8.2中位数与众数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中位数和众数2》精品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中位数和众数2》精品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2.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 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甲群:13、13、14、15、15、15、16、17、17.乙群:3、4、4、5、5、6、6、54、57.〔1〕、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岁, 中位数是岁, 众数是岁, 其中能较好反映甲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2〕、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岁, 中位数是岁, 众数是岁. 其中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三、例题精讲例1:为了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 引导学生走向操场, 走进大自然, 走到阳光下,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学校准备购置一批运动鞋供学生借用, 现从各年级随机抽取了局部学生的鞋号, 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1和图2, 请根据相关信息, 解答以下问题:(1)本次接受随机抽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__________, 图1中m的值为__________;(2)求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3)根据样本数据, 假设学校方案购置200双运动鞋, 建议购置35号运动鞋多少双?四、当堂达标1.〔8分〕作为宁波市政府民生实事之一的公共自行车建设工作根本完成, 某部门对今年4月份中的7天进行了公共自行车租车量的统计,结果如下:(1)求7天日租车量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2)用(1)中平均数估计4月份(30天)共租车多少万车次;〔3〕市政府在公共自行车建设工程中共投入9 600万元, 估计2021年共租车3 200万车次, 每车次平均收入租车费0.1元, 求2021年租车费收入占总投入的百分率(精确到0.1%).2.〔4分〕在对全市初中生进行的体质健康测试中, 青少年体质研究中心随机抽取的10名学生的坐位体前屈的成绩(单位:厘米)如下:(1)样本数据(10名学生的成绩)的平均数是________, 中位数是_________, 众数是_________;(2)一个学生的成绩是11.3厘米, 你认为他的成绩如何?说明理由;(3)研究中心确定了一个标准成绩, 等于或大于这个成绩的学生该项素质被评定为“优秀〞等级, 如果全市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能够到达“优秀〞等级, 你认为标准成绩定为多少?说明理由.1.A2.〔1〕15、15、15、众数〔2〕.15、5.5、6、中位数3.B4.例1〔1〕40;15.(2)∵在这组样本数据中, 35出现了12次, 出现次数最多,∴这组样本数据的众数为35;∵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为36,∴中位数为36362=36;(3)∵在40名学生中, 鞋号为35的学生人数比例为30%,∴由样本数据, 估计学校各年级中学生鞋号为35的人数比例约为30%, 那么方案购置200双运动鞋, 35号的有200×30%=60(双).1. (1)8, 8, 8.5;(2)30×8.5=255(万车次);(3)3 200×÷9 600≈3.3%.2.〔1〕10.9;11.2;11.4.(2)根据(1)中得到的样本数据的结论, 可以估计, 在这次坐位体前屈的成绩测试中, 全市大约有一半学生的成绩大于11.2厘米, 有一半学生的成绩小于11.2厘米, 这位学生的成绩是11.3厘米, 大于中位数11.2厘米, 可以推测他的成绩比一半以上学生的成绩好.(3)如果全市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评定为“优秀〞等级, 标准成绩应定为11.2厘米(中位数).因为从样本情况看, 成绩在11.2厘米以上(含11.2厘米)的学生占总人数的一半左右.可以估计, 如果标准成绩定为11.2厘米, 全市将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能够评定为“优秀〞等级.第四单元第1课函数一、根底稳固1.一般地, 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 并且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 变量y都有________的值与它对应, 那么我们称y是x的________, 其中________是自变量.2.下面选项中给出了某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x和y, 其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A.y:正方形的面积, x:这个正方形的周长B.y:等边三角形的周长, x: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D .y :一个正数的平方根, x :这个正数 3.以下关系式中, y 不是..x 的函数的是( )A .y =xB .y =x 2+1C .y =|x |D .|y |=2x4.(泸州)以下曲线中不能..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 5.表示函数的方法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函数的表示方法可以互相转化, 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6.在下表中, 设x 表示乘公共汽车的站数, y 表示应付的票价.x /站 1 2 3 4 5 6 7 8 9 10 y /元1112233344根据此表,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y 是x 的函数 B .y 不是x 的函数C .x 是y 的函数D .以上说法都不对7.假设每上6个台阶就升高1 m, 那么上升高度h (单位:m)与上的台阶数m (单位: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A .h =6m B .h =6+mC .h =m -6D .h =m68.(随州)“龟兔赛跑〞这那么寓言故事讲述的是比赛中兔子开始领先, 但它因为骄傲在途中睡觉, 而乌龟一直坚持爬行最终赢得比赛, 以下函数图象可以表达这一故事过程的是( ) 9.对于一个的函数,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这个函数________的一切值;对于一个实际问题, 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____________有意义.如果当x =a 时y =b , 那么b 叫做当自变量x 的值为a 时的__________. 10.(内江)函数y =x +1x -1, 那么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x <1 B .x ≥-1且x ≠1C .x ≥-1D .x ≠111.函数y =2x -1x +2中, 当x =a 时的函数值为1, 那么a 的值是( )A .-1B .1C .-3D .312.函数y =⎩⎪⎨⎪⎧x 2-3〔x ≤2〕x -1〔x >2〕当函数值y =6时, 自变量的值是( )A .7B .-3C .-3或7D .±3或7 二、拓展提升13.在国内投寄本埠平信应付邮资如下表: 信件质量x /g 0<x ≤2020<x ≤4040<x ≤60邮资y /元(1)y 是x 的函数吗?为什么?(2)分别求当x 取5, 10, 30, 50时的函数值.14.某生态公园方案在园内的坡地上造一片只有A, B 两种树的混合林, 需要购置这两种树苗2 000棵, 种植 A, B 两种树苗的相关信息如下表: 品种 价格(单位:元/棵)成活率 劳务费(单位:元/棵)A 15 95% 3 B2099%4设购置A 种树苗x 棵, 造这片树林的总费用为y 元, 解答以下问题: (1)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假设这批树苗种植后成活1 960棵, 那么造这片树林的总费用为多少元?第26章 反比例函数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2一、根底稳固1.某工厂现有原材料100吨, 每天平均用去x 吨, 这批原材料能用y 天, 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 A .y =100x B .y =C .y =+100D .y =100﹣x2.如图, 市煤气公司方案在地下修建一个容积为104m 3的圆柱形煤气储存室, 那么储存室的底面积S 〔单位:m 2〕与其深度d 〔单位:m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C.D.3.甲、乙两地相距s〔单位:km〕, 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 那么汽车行驶的时间y〔单位:h〕关于行驶速度x〔单位:km/h〕的函数图象是〔〕A.B.C.D.4.教室里的饮水机接通电源就进入自动程序, 开机加热每分钟上升10℃, 加热到100℃, 停止加热,水温开始下降, 此时水温〔℃〕与开机后用时〔min〕成反比例关系, 直至水温降至30℃, 饮水机关机.饮水机关机后即刻自动开机, 重复上述自动程序.水温y〔℃〕和时间x〔min〕的关系如图.某天张老师在水温为30℃时, 接通了电源, 为了在上午课间时〔8:45〕能喝到不超过50℃的水, 那么接通电源的时间可以是当天上午的〔〕A.7:50B.7:45C.7:30D.7:205.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对汽缸顶部的活塞加压, 测出每一次加压后缸内气体的体积和气体对汽缸壁所产生的压强, 如下表:那么可以反映y与x之间的关系的式子是〔〕体积x〔mL〕10080604020压强y〔kPa〕6075100150300A.y=3 000x B.y=6 000x C.y=D.y=6.随着私家车的增加, 交通也越来越拥挤, 通常情况下, 某段公路上车辆的行驶速度〔千米/时〕与路上每百米拥有车的数量x〔辆〕的关系如下图, 当x≥8时, y与x成反比例函数关系, 当应该满足的范围是〔〕A.x<32 B.x≤32 C.x>32 D.x≥327.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函数y=〔k>0, x>0〕的图象与等边三角形OAB的边OA, AB分别交于点M, N, 且OM=2MA, 假设AB=3, 那么点N的横坐标为〔〕A.B.C.4D.68.如图, 反比例函数y1=〔k1>0〕和y2=〔k2<0〕中, 作直线x=10, 分别交x轴, y1=〔k1>0〕和y2=〔k2<0〕于点P, 点A, 点B, 假设=3, 那么=〔〕A.B.3C.﹣3D.9.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A, B点, 与y=〔x<0〕的图象交于C、D两点, E是点C关于点A的中心对称点, EF⊥OA于F, 假设△AOD的面积与△AEF的面积之和为时, 那么k =〔〕A.3B.﹣2C.﹣3D.﹣10.如图, 点A、B在双曲线〔x<0〕上, 连接OA、AB, 以OA、AB为边作▱OABC.假设点C恰落在双曲线〔x>0〕上, 此时▱OABC的面积为〔〕A.B.C.D.411.某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Pa〕与物体和地面的接触面积S〔m2m2时, 该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Pa.12.根据某商场对一款运动鞋五天中的售价与销量关系的调查显示, 售价是销量的反比例函数〔统计数据见下表〕.该运动鞋的进价为180元/双, 要使该款运动鞋每天的销售利润到达2400元, 那么其售价应定为元.售价x〔元/双〕200240250400销售量y〔双〕3025241513.小刚同学家里要用1500W的空调, 家里保险丝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0A, 额定电压为220V, 那么度也会随之改变, 密度ρ〔单位:kg/m3〕与体积v〔单位:m3〕满足函数关系式〔k为常数, k≠0〕其图象如下图过点〔6, 1.5〕, 那么k的值为.15.小丁在课余时间找了几副度数不同的老花镜, 让镜片正对太阳光, 上下移动镜片, 直到地上的光斑最小, 此时他测量了镜片与光斑的距离, 得到如下数据:老花镜的度数x/度…100125200250…镜片与光斑的距离y/m…1…m, 那么这副老花镜为度.16.为预防传染病, 某校定期对教室进行“药熏消毒〞, 药物燃烧阶段, 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mg〕与燃烧时间x〔分钟〕成正比例;燃烧后, y与x成反比例〔如下图〕.现测得药物10分钟燃烧完, 此时教室内每立方米空气含药量为6mgmg时, 对人体方能无毒害作用, 那么从消毒开始, 至少需要经过分钟后, 学生才能回到教室.二、拓展提升17.近似眼镜片的度数y〔度〕是镜片焦距x〔cm〕〔x>0〕的反比例函数, 调查数据如表:眼镜片度数y〔度〕4006258001000 (1250)镜片焦距x〔cm〕251610 (8)〔1〕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2〕假设近视眼镜镜片的度数为500度, 求该镜片的焦距.18.y〔毫克/百毫升〕与时间x〔时〕成正比例;1.5小时后〔包括1.5小时〕y与x成反比例.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 解答以下问题:〔1〕写出一般成人喝半斤低度白酒后, 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相应的自变量取值范围;〔2〕按国家规定,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百毫升时属于“酒后驾驶〞, 不能驾车上路.参照上述数学模型, 假设某驾驶员晚上21:00在家喝完半斤低度白酒, 第二天早上7:00能否驾车去上班?请说明理由.19.教室里的饮水机接通电源就进入自动程序, 开机加热时每分钟上升10℃, 加热到100℃停止加热, 水温开始下降, 此时水温y〔℃〕与开机后用时x〔min〕成反比例关系, 直至水温降至30℃,水温y〔℃〕与时间x〔min〕的关系如下图:〔1〕分别写出水温上升和下降阶段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怡萱同学想喝高于50℃的水, 请问她最多需要等待多长时间?20.某地建设一项水利工程, 工程需要运送的土石方总量为360万米3.〔1〕写出运输公司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y〔单位:天〕与平均每天的工作量x〔单位:万米3〕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运输公司平均每天的工作量15万米3, 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是多少?〔3〕为了能在150天内完成任务, 平均每天的工作量至少是多少万米3?21.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此蓄电池作为电源时, 电流Ⅰ〔单位:A〕与电阻R〔单位:Ω〕是反比例函数关系, 它的图象如下图.〔1〕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如果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的电流不能超过8A, 那么该用电器的可变电阻至少是多少?22.某公司用100万元研发一种市场急需电子产品, 已于当年投入生产并销售, 生产这种电子产品的本钱为4元/件, 在销售过程中发现:每年的年销售量y〔万件〕与销售价格x〔元/件〕的关系如下图, 其中AB为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局部, 设公司销售这种电子产品的年利润为s〔万元〕.〔1〕请求出y〔万件〕与x〔元/件〕的函数表达式;〔2〕求出第一年这种电子产品的年利润s〔万元〕与x〔元/件〕的函数表达式, 并求出第一年年利润的最大值.23.为预防传染病, 某校定期对教室进行“药熏消毒〞.药物燃烧阶段, 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mg〕与药物在空气中的持续时间x〔m〕成正比例;燃烧后, y与x成反比例〔如下图〕.现测得药物10分钟燃完, 此时教室内每立方米空气含药量为8mg.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分别求出药物燃烧时及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mg时, 对人体方能无毒害作用, 那么从消毒开始, 在哪个时段消毒人员不能停留在教室里?mg的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 才能有效杀灭某种传染病毒.试判断此次消毒是否有效, 并说明理由.第1课函数二、根底稳固1.一般地, 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 并且对于变量x 的每一个值, 变量y 都有________的值与它对应, 那么我们称y 是x 的________, 其中________是自变量. 2.下面选项中给出了某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x 和 y , 其中y 不是..x 的函数的是( )A .y :正方形的面积, x :这个正方形的周长B .y :等边三角形的周长, x :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C .y :圆的面积, x :这个圆的直径D .y :一个正数的平方根, x :这个正数 3.以下关系式中, y 不是..x 的函数的是( )A .y =xB .y =x 2+1C .y =|x |D .|y |=2x4.(泸州)以下曲线中不能..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 5.表示函数的方法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函数的表示方法可以互相转化, 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6.在下表中, 设x 表示乘公共汽车的站数, y 表示应付的票价.x /站 1 2 3 4 5 6 7 8 9 10 y /元1112233344根据此表,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y 是x 的函数 B .y 不是x 的函数C .x 是y 的函数D .以上说法都不对7.假设每上6个台阶就升高1 m, 那么上升高度h (单位:m)与上的台阶数m (单位: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A .h =6m B .h =6+mC .h =m -6D .h =m68.(随州)“龟兔赛跑〞这那么寓言故事讲述的是比赛中兔子开始领先, 但它因为骄傲在途中睡觉, 而乌龟一直坚持爬行最终赢得比赛, 以下函数图象可以表达这一故事过程的是( ) 9.对于一个的函数,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这个函数________的一切值;对于一个实际问题, 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____________有意义.如果当x =a 时y =b , 那么b 叫做当自变量x 的值为a 时的__________. 10.(内江)函数y =x +1x -1, 那么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x <1 B .x ≥-1且x ≠1C .x ≥-1D .x ≠111.函数y =2x -1x +2中, 当x =a 时的函数值为1, 那么a 的值是( )A .-1B .1C .-3D .312.函数y =⎩⎪⎨⎪⎧x 2-3〔x ≤2〕x -1〔x >2〕当函数值y =6时, 自变量的值是( )A .7B .-3C .-3或7D .±3或7 三、拓展提升13.在国内投寄本埠平信应付邮资如下表:(2)分别求当x 取5, 10, 30, 50时的函数值.14.某生态公园方案在园内的坡地上造一片只有A, B 两种树的混合林, 需要购置这两种树苗2 000棵, 种植 A, B 两种树苗的相关信息如下表:(1)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假设这批树苗种植后成活1 960棵, 那么造这片树林的总费用为多少元?。

北师大版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中位数与众数》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 8 章第 2 节内容。

《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北师大版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阅读。

北师大版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与学过的统计量知识(平均数、中位数)的比较,认识众数。

2.让学生在统计数据、观察分析、合作探索、联系生活中理解众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2.通过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求众数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身边处处有数学,体味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保护视力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三者的区别,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表示。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计算器、学习卡。

教学过程:一、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培养统计意识复习导入板书统计统计我们并不目生,我们学过关于统计的哪些知识呢?知道统计量吗?我们学过哪些统计量啊 ?统计量是统计理论中用来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的变量。

板书平均数中位数平均数用来表示什么? 平均水平所有的中位数用来表示什么? 普通水平所处位置二、在数据整理中体验,统计量所表示的意义同学们说的真好。

奖励一下大家(播放视频) 这个节目怎么样?哪里好?动作整齐身高差不多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学校的五年级准备编排一个集体舞,每班选 10 人,这是五年(2) 班的 24 位候选同学的身高数据。

(课件出示 24 个数据)怎样找这十个同学合适呢?用哪个数据做标准呢? 平均数你就快速的用计算器算出来中位数你也快点罗列算出来1、提取数据。

寻觅 10 个身高比较接近的几组数据。

8.2中位数与众数

8.2中位数与众数
8.2中位数与众数 8.2中位数与众数
复习与回顾
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如果一个公司的员工的平均工资是2000 如果一个公司的员工的平均工资是2000 那么是不是每个人的工资就是2000 元,那么是不是每个人的工资就是2000 元? 如果一个公司的员工的平均工资是2000 如果一个公司的员工的平均工资是2000 那么是不是一半员工的工资比2000 元,那么是不是一半员工的工资比2000 元多,另一半员工的工资比2000元少? 2000元少 元多,另一半员工的工资比2000元少?
20 20 20和35 和 5
1.如何求一 1.如何求一 组数据的中 位数? 位数? 2.众数是否 2.众数是否 惟一? 惟一?
1,求中位数要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而不必计算,顾名 求中位数要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而不必计算, 思义,中位数就是位置处于最中间的一个数( 思义,中位数就是位置处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最中间的两 个数的平均数),排序时,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都可以. ),排序时 个数的平均数),排序时,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都可以.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2,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 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 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
上海东方大鲨鱼队
上海东方鲨鱼队队 员身高的中位数, 员身高的中位数, 众数分别是多少? 众数分别是多少?
号码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身高/米 身高 米 1.85 1.96 2.02 2.05 1.88 1.94 1.85 2.08 1.98 1.97 1.96 2.23 1.98 1.86 2.02

中位数与众数 导学案

中位数与众数  导学案

中位数与众数导学案姓名:一、定义1、众数的定义:书页2、中位数:书页3、求中位数的步骤:1、;2、当数据的数量为时,中位数是;3、当数据的数量为时,中位数是;例1:某男子篮球队在10场比赛中,投球所得分数分别为80、86、95、86、79、65、98、86、90、81,则该球队的10场比赛所得分数的众数为________,中位数为________.例2:某饮食公司为一学校提供午餐,有3元、4元和5元三种价格的饭菜供师生选择(每人限定一份).如图,是五月份的销售情况统计图,这个月一共销售了10400份饭菜,那么师生购买午餐费用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例3: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7名运动员成绩如下:那么运动员成绩的众数是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平均数是________。

二、练习1、为了筹备班里的新年联欢会,班长以全班同学最爱吃的哪几种水果做民意调查,以决定最终买什么水果.该次调查最终应该由数据的( )决定.(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无法确定2、对于数据7,9,6,8,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位数等于平均数 (B)中位数大于平均数(C)中位数小于平均数(D)以上都不对3、如果数据20、30、50、90和x的众数是20,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平均数是________。

4、某班40个同学参加“支援灾区”捐款活动,情况如下表:若该班同学人均捐款4元,求:(1)x和y;(2)捐款的中位数和众数.5、某中学要召开运动会,决定从9年级全部的150名女生中选30人,组成一个花队(要求参加花队的同学的身高尽可能接近).现在抽测了10名女生的身高,结果如下(单位:厘米):166 154 151 167 162 158 158 160 162 162(1)依据数据估计,9年级全体女生的平均身高约是多少?(2)这10名女生的身高的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6、已知一组数据10、10、x和8的中位数和平均数相等,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7、在一次环保知识竞赛中,某班50名同学得分情况如下:50分,2人;60分,3人;70分,6人;80分,14人;90分,15人;100分,5人;110分,4人;120分,1人。

掌握众数与中位数的教案

掌握众数与中位数的教案

掌握众数与中位数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众数与中位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2.掌握众数与中位数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二、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讲义、课件、实例2.学生:预习教材,掌握初步概念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引入教师将常见的数据统计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去计算数据的中心趋势值。

2.概念讲解教师介绍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并解释这两个值对数据有何作用。

(1)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值称为众数(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的顺序排列,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3.计算方法教师介绍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众数和中位数的计算:(1)众数的计算方法:寻找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每一组数据必须进行排列。

(2)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的顺序排列,若数据的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为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若数据的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为排序后中间位置两个数的平均值。

4.应用实例教师通过实例进行应用练习,以帮助学生掌握众数和中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一所学校的年级总人数为200人,各班级的人数如下:50,90,30,10,20,其中的众数是多少?(2)某班学生的数学分数如下:76,55,89,66,90,70,87,72,86,64。

请问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5.归纳总结教师让学生自行总结众数与中位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6.拓展延伸教师提供更多的问题和练习,让学生继续掌握和熟练运用众数与中位数。

四、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检测2.对学生针对性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认知升华3.对教学过程中的实例和讲义进行定期评价,完善教材素材五、教学反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现学生的掌握程度及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同时,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看法和建议,为下一次教学改进和提升提供充足的保障。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学案)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学案)

北师大数学八年级第3课时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响。

师:你对此有何评价?生:…师:类似的受平均数误导例子还是很多的。

婷婷的爸爸的公司在一次招聘时就出现了如下的情景。

讲授新课“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婷婷爸爸公司遇到怎样的情况”问题: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员工经理副经理职员A 职员B月工资/元7000 4400 2400 2000职员C 职员D 职员E 职员F 杂工G1900 1800 1800 1800 1200经理说: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为2700元。

职员C说:我的工资是1900元,在公司算中等收入。

职员D说:我们好几个人工资都是1800元。

一位应聘者心里在琢磨:这个公司员工收入到底怎样呢?你怎样看待该公司员工的收入?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对表现积极的学生予以鼓励。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交流。

(2)各小组之间竞争回答。

通过有争议的问题情境,再次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通过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角度地认识平均,使他们的认知冲突得到升华。

小组之间竞争回答问题,让学生经历体验竞上述问题中,经理、职员C、职员D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该公司的收入情况:(3)9个员工中有3个人的工资为1800元,出现的次数最多,我们称1800元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议一议:你认为用哪个数据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让学生讨论,充分发表不同的观点,然后归纳起来:用中位数1900元或众数1800元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些,因为平均数2700元受到了极端值的影响。

结合上述问题的探究,引入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8.2中位数和众数

8.2中位数和众数

8.2中位数与众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2. 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联系与区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正确评判. 二、导学过程阅读课本第258--259页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 你怎样看待该公司员工的收入?2.认识新知:“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1) “中位数”:一般地,n 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 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 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2)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 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3.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5、17、14、10、15、19、17、16、14、12.求这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多少?解: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0、12、 、 、 、 、 、 、 、 ; ∴中位数是 件.众数是 件. 4.方法归纳:求“中位数”、“众数”的方法:(1)将n 个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2)若n 为奇数,则第21n 个数据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若n 为偶数,则第2n 个和第2n +1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众数,但是众数不是唯一的.交流评价1:小组内交流,互评对错,并帮助改正,分析错误原因,加以总结。

共性的问题全班交流阅读课本第260页的“议一议”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1.(课本P267/5)一段时间内,一家鞋店销售了某种品牌的女鞋30双,各种尺码的销量如下表表示: 尺码/厘米 22 22.5 23 23.5 24 24.5 25 销售量/双12511731(1)求出这30双女鞋尺码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1)中所求的3个数据中,你认为鞋店老板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2.知识归纳:作用优点缺点区别 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容易受最大(小)值的影响 中位数反映数据的“中等水平”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不受最大(小)值的影响众数反映数据的“多数水平”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不受最大(小)值的影响联系都是数据的代表,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平均水平”;交流评价2:小组内交流,互评对错,并帮助改正,分析错误原因,加以总结。

八年级数学《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中位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和作用。

3.会利用中位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学习重难】1、重点:认识中位数这种数据代表2、难点:利用中位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导学流程】(一)学习准备:(1)已知一个样本:7.7 7.5 7.9 7.8 7.6 7.7,则样本平均数为.(2)若4,8,x,15的平均数为36,则x=.(3)7个同学做引体向上成绩分别是:9、6、4、5、8、4、34,则7人的平均成绩为.若将7人的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成绩为9的人得第名,成绩排名虽然比较靠,但他的成绩却比低.显然用成绩衡量一个人能力是不合适的。

(二)解读教材活动1 阅读教材,探索新知问题2 下表是某公司员工月收入的资料:(1)计算这个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2)若用(1)算得的平均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平均月收入水平,你认为合适吗?讨论后我明白了:1、这个公司员工的月收入的平均数为元,但在名员工中,仅有名员工的收入在平均数以上,而另外的名员工的收入都在平均数以下,因此,用月收入的平均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是的。

2、结合教材:(1)用一个新的统计量来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更好,即数,它可以更好地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2)中位数是指先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到(或由到)的顺序排列,位置处在最的数;(3)中位数是一个代表值,用它可判断一个数据在一列数中所处的位置。

(4)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应特别注意首先应。

3、我知道上面的问题中应该用元来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了。

(1)先将收入的数据从大到小排列应该是:个45000,个18000,个10000,个5500,个5000,个3400,个3000,个1000;(3)该公司一共有名员工,反映每个员工收入的数据个数是数,中位数应该是第个数据,即中位数是元。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中位数和众数》导学案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中位数和众数》导学案

(7)我班张婉丽的数学考了 87 分,她想知道自己的成绩是否在班中属于中上,
那么他需
知道这次数学考试全班同学成绩的( )
A. 平 均 分
B. 中 位 数
C. 众 数
D. 以 上 都 不


(8)八年级(2)班的教室内,两位同学正在为谁的数学成绩好而争论,他们
的 5 次数学成绩如下:
冯素芳
62
62
97
员工
总工 程师
工程师
技术 员A
技术员 B
技术 员C
技术员 技术员 技术员 见习技
D
E
F 术员 G
小范
工资 (元) 8000 5500 1800 1700 1500 1200 1200 1200 400 1300 (1)增加小范以后(10 人),工资的中位数又是多少呢? (2)先按大小排列:
(3)工资的中位数是
中位数和众数导学案
教 学 目 标
重点 难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 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 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 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经历探索中位数、众数的概念的过程,学会根据数据做出 总体的初步的思想、合理论证,领会平均数、中位数、众 数的特征数的联系和区别。
二、学一学:
员工
总工程 工程 技术员 技术员 技术员 技术员 技术员 技术员
师师 A
B
C
D
E
F
见习技术 员G
工资
(元) 8000 5500 1800 1700 1500 1200 1200 1200

中位数和众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中位数和众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中位数和众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中位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2.学生能够理解众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3.学生能够将中位数和众数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重难点1.中位数和众数的区别和联系。

2.中位数和众数的求解方法。

3.如何将中位数和众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内容1.什么是中位数。

2.如何求解中位数。

3.什么是众数。

4.如何求解众数。

5.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和区别。

6.将中位数和众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方法1.探究法: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自行探究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2.案例法: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求解方法。

3.呈现法:通过教学PPT,让学生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和区别。

4.情境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中位数和众数进行解决。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导入问题:如果有10个人的薪水分别为:10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3500元、4000元、4500元、5000元、6000元、7500元,请问这10个人的中位数是多少?有哪些众数?2.让学生自行思考答案后,进行解释和讲解。

第二步:探究中位数1.讲解什么是中位数,以及它的求解方法。

2.通过教学PPT展示示例,进行分析解答。

第三步:探究众数1.讲解什么是众数,以及它的求解方法。

2.通过教学PPT展示示例,进行分析解答。

第四步:对比中位数和众数1.让学生认识到中位数和众数的求解方法的不同,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2.通过教学PPT展示示例,进行分析解答。

第五步:将中位数和众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1.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何用中位数和众数解决这个问题。

2.让学生自行思考和解答,然后进行分享和讲解。

第六步:课堂练习1.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进行课堂练习和解答。

2.给出反馈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1.通过实例引入,学生积极思考,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基本概念。

2.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PPT展示,在学生的参与下,掌握了中位数和众数的求解方法。

八年级上数学众数与中位数导学案

八年级上数学众数与中位数导学案

8.2 众数和中位数导学案编制: 学科:数学 班级: 学习目标:1.能正确计算出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2.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数三者之间的差别,能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自己的判断。

学习重点:1.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2.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学习难点: 对各种特征数有清晰的理解,并有较高的分析能力.一.预习检测 温故而知新1.数据3、2、1、6、3的平均数是 ,中位数是 ,众数是2.某公司员工的工资表如下:员工经理副经理职员A职员B职员C职员D职员E职员F杂工C 月工资/元60004000170013001200110011001100500问题1:计算该公司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问题2:月平均工资能否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收入?问题3: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们认为用哪个数据反映一般职员的实际收入更合理?3.某公司的33名职工的月工资(以元为单位)如下:职员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经理管理员职员人数11215320(2)区别:平均数是应用较多的一种量,能反映一组数据的 水平,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 ;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是 ,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但各个数据的重复次数大致相同时,它往往没有意义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水平,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

(3)实际问题中求得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应带上单位。

四. 自学互动三:学以致用(1)要调查多数同学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应关注的是哪个数据的代表(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2)在演讲比赛中,你想知道自己在所有选手中处于什么水平,应该选择哪个数据作为代表(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3)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甲:13、13、14、15、15、15、16、17、17;乙:3、4、4、5、5、6、6、54、57。

八年级数学《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众数。

2.理解众数的意义和作用。

3.会利用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学习重难】1、重点:认识众数这种数据代表。

2、难点:利用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导学流程】(一)学习准备:(1)数据3、6、3、8、3、8、3的中位数是.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

(2)有14个数据:23、15、27、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5、3、4次,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

(3)在一组数据中,对于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往往也是人们比较关注的数据。

(二)解读教材活动1 问题再探,感受新知问题2 下表是某公司员工月收入的资料:(1)计算这个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2)若用(1)算得的平均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你认为合适吗?我们已经知道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高于中位数,用中位数来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比用平均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更合适,但实际上有11名员工(人数最多的群体)的月收入是3000元,低于中位数、平均数。

那么3000元更能反映公司多数员工的月收入水平,更受人们的关注,更具有普遍意义。

感受新知:1、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

如:(1)数据8、9、9、8、8、8、9、9、8、10、7、9、9中,7出现次,8出现次,9出现次,10出现次,其中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2)数据12、9、12、10、10、10、9、12中,9出现次,10出现次,12出现次,其中数据和出现的次数都是次且出现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有两个,分别是和。

2、一组数据的众数可以是唯一的,例如(1);也可以是不唯一的,例如(2)。

当一组数据中多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一样最多时,这几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3、众数一定存在于原数据之中。

4、众数也常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用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当一组数据中有较多的重复数据时,众数往往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量。

8.2中位数与众数教案说明 河南郑州杨尚茜

8.2中位数与众数教案说明  河南郑州杨尚茜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八章第二节教案说明§8.2中位数与众数河南省郑州十九中杨尚茜我喜欢把一堂课比作一座房子,课的建构过程正好象房子的建筑过程,房子周围环境如何?房子是否美观、质量是好还是坏、是否舒适耐用、是否透气采光、通风怎样?……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比如《中位数与众数》这一节课.我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的:首先说说建构这座房子周围环境和目的.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中位数与众数》这一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八章第二节, 这是一节概念课.在信息社会和“数字”社会里,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大量纷繁杂芜的数据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而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及建议.在七年级,学生已经经历过一些数据收集的过程,并对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整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仅要收集数据、更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进而作出评判.应该说,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这样几个过程.为此必须授予学生一定的评判工具,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3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内容是继平均数学习之后的后续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据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②能力目标:体验事物的多面性和学会全面分析事物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等能力.③情感目标:通过各种奥运素材和问题情景, 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对统计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避免机械的、片面的解释.谁都知道对房子来说用料和结构是很重要的.看看我的构思吧.二、本节课的结构环节,主要内容:回顾上个世纪,数学科学的巨大发展,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牢固地确立了它作为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的地位.数学在突破传统的应用范围向几乎所有的人类知识领域渗透.统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人们生活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是怎么让学生熟练掌握深奥的统计知识,可以说教师用教材的意识,往往能窥出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犹如建造房子时所选取建筑材料的眼光一般,往往会决定课堂的质量和走向.为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并让学生体会: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我以刚结束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素材,原创了许多关于中位数和众数的题.对应奥运五环,设计了五个押韵的环节:①自学时光---看到的容易忘记、听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经历的才会刻骨铭心.学生通过自学,变被动为主动,初步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②新课导航---自学中对概念理解错误或不透彻的地方,可以通过对比和师生互动,一步步加以纠正,并形成正确的概念.③闯关夺奖---生生互动,让所有学生都参与,体验成功的快乐.④你争我抢---题目有难度,鼓励思维敏捷的学生.⑤收获感想---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体验和理解,知识得以升华.五个环节由五个福娃做导游,层层铺垫,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房子盖好了,快迎接它的小主人们吧,看看他们喜欢不喜欢?三、教学诊断分析,学习时容易了解与误解的地方:学生分析:①认知分析:学生已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会计算平均数,这两者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②能力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③情感分析: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尚需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基于以上分析,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互相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研究,并最终学会学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从发展学生认识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角度考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索问题--理性概括,构建新知――实践应用,鼓励创新――归纳小结,反思提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概念的产生过程,思想方法的概括过程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疑点:学生容易把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次数当做众数.易错点:学生做中位数题,忘了先排序.比如练习1: 14,5,10,3,6的中位数是什么?学生容易说成是10,其实将这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得:3,5,6,10,14,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而不是10.我笑着说:曾经有一道中位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没有好排序,直到做错时我们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们一次做中位数题的机会,我们一定要说两个字:“排序”.让学生在开怀大笑后再反思自己的错误,教学效果特别好!房子通风性怎样?窗户是否能透进更多的光线?能否给人更大的自由度?四、本节课的教法特点以及预期效果分析:我们需要从多角度寻找课堂中的亮点,至于亮点有多少,有多亮,我觉得跟房子中打开的窗户有多大很相似.因此,我除了预设中的亮点之外,更多时候还要及时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促进课堂中更多亮点的生成.比如让学生说出自己对中位数的理解.记得当时有一位学生举出“2、4、6、7、8的中位数是什么?”立刻引起全班都唱数鸭子儿歌,气氛多么融洽.并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编题做题.如果学生尽情地投入活动而忘了数学思考的话,那这样的活动是没有数学味的,也是无效的活动.综观这堂课,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再去活动,所以我认为这样的活动是扎实有效的.其中,学生感悟不断,思考不断,亮点也层出不穷,耐人寻味.自己盖的房子,自己挺臭美的,毕竟是自己辛苦劳动的结晶呀!对了,我的房子位于数学世界统计王国数据村,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中位数与众数》,欢迎参观!河南省郑州市十九中杨尚茜2008年10月。

中位数与众数教案

中位数与众数教案

中位数与众数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把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2.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评判.(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实际背景,区分刻画平均水平的三个数据代表,让学生猎取一定的评判能力.2.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猎取数据,巩固学生对各种图表信息的识别与猎取能力,同时也力图增强学生对生活中所见到的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处理和评判的主动意识.(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统计作为处理现实世界数据信息的一个重要数学分支,必定要求素材本身的真实性,以培养学生求确实科学态度.2.将知识的学习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作为数据处理过程的一部分,使学生体会数字与现实的联系.3.通过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大伙儿的合作精神.二.教学重点众数和中位数的意义.三.教学难点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三者的差别.并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评判.四.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五.教具预备投影片两张: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确实是训练幼儿的观看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畴,让幼儿在观看事物、观看生活、观看自然的活动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义、进展语言。

在运用观看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看于观看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看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第一张: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自的特点(记作8.2 A);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专门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因此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样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现在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中位数与众数》教案

《中位数与众数》教案

《中位数与众数》教案第一章:中位数的基本概念1.1 导入:通过一组数据,让学生感受中位数的重要性。

1.2 讲解中位数的定义: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称为中位数。

1.3 讲解中位数的性质:对于一组数据,中位数将数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大于中位数,一部分小于中位数。

1.4 举例说明中位数的求法。

第二章:众数的基本概念2.1 导入:通过一组数据,让学生感受众数的重要性。

2.2 讲解众数的定义: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众数。

2.3 讲解众数的性质:众数能够反映出数据的出现频率。

2.4 举例说明众数的求法。

第三章:中位数和众数的关系3.1 导入:通过一组数据,让学生感受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

3.2 讲解中位数和众数的关系:中位数是将数据分为两部分,而众数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数,两者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3.3 举例说明中位数和众数的关系。

第四章: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4.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4.2 讲解中位数和众数在统计学中的应用:中位数和众数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第五章: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及应用5.1 导入:通过一组数据,让学生学会求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

5.2 讲解中位数的求法:将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找到中间位置的数即为中位数。

5.3 讲解众数的求法:统计每个数出现的次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为众数。

5.4 举例说明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及应用。

第六章:中位数的性质与应用6.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位数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2 讲解中位数的稳定性:无论数据如何变化,只要数据个数不变,中位数的位置不变。

6.3 讲解中位数的应用:中位数在评估数据集中趋势、解决争议数据等问题上的作用。

6.4 举例说明中位数的应用。

第七章:众数的性质与应用7.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众数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2 讲解众数的唯一性与非唯一性:一组数据中可能有一个众数,也可能有多个众数。

8.2 中位数和众数练习

8.2 中位数和众数练习

8.2 中位数和众数练习一、目标导航①掌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能根据所给信息求出相应的数据代表. ②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自己的判断.③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避免机械的、片面的解释. 二、基础过关1.初三(1)班12名学生的身高为(单位:cm )158,159,157,161,158,165,160,164,158,166,164,156. 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2.样本数据10,10,x ,8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3.数据3,4,3,2,5,5,2,5,4,1的平均数为 ,众数为 ,中位数为 . 4.已知数据a ,c ,b ,c ,d ,b ,c ,a 且a <b <c <d ,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中位数为 ,平均数为 .5.一组数据6,2,4,2,3,5,2,3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6.2003年5月份,某市一周空气质量报告中某项污染指数的数据是:31, 35, 31,34,30,32,31,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7.若一组数据x ,-3,3,-2,1,6的中位数是1,则x =____.8.一组数据:8,9,9,10,12,12,12,13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11,3B .10,12C .12,12D .11,12 9.对于数据2,2,3,2,5,2,10,2,5,2,3有以下说法:①众数是2; ②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③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④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人C .3个D .4个10.从小到大排列的一组数据:-2,0,4,4,x ,6,6,9的中位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A .4B .5C .6D .4或6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样本7,7,6,5,4的众数是2B .如果数据1x ,2x ,3x ,……,n x 的平均数是x ,则12()()()0n x x x x x x -+-++-=C .样本1,2,3,4,5,6的中位数是4D .样本50,50,39,41,41不存在众数12.在一次体操比赛中,当运动员甲做完一套动作后,四个裁判评分依次为:8.4,9.4,9.6,9.9,这时比赛场记分牌显示9.5,这个分数是以上数据的什么数?为什么这个数代表运动员甲的水平?三、能力提升13在这次竞赛中成绩哪一组好些,哪一组稍差,并说明理由.14.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甲群:13,13,14,15,15,15,15,16,17,17;乙群:3,4,4,5,5,6,6,6,54,57.(1)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多少?中位数、众数呢? 其中能较好反映甲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什么?(2)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多少?中位数、众数呢? 其中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什么?15.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如下:(1)求这15位营销人员该月销售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额定为320件,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四、聚沙成塔这是美国智力趣题专家奇尔出的一道观察力测试题,许多成年人对此不知从何入手,而一些聪明的少年却轻而易举地解开了难题.图中有辆公共汽车,有A和B两个汽车站.问:公共汽车现在是要驶往A车站,还是驶往B车站?。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

《中位数和众数》邹巍巍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位数和众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第一节第三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平均数以后,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发现平均数已经不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引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使学生扩展统计量,对本章最后一节统计量的选择与应用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数学思考: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

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情感与态度:通过让学生自己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创新,养成认真勤奋、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运用这两个统计量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教学难点:区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并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分析、评判。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上课我便和学生交流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从而引出我的同学侯彬彬毕业后到处找工作,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招聘启示:(课件出示)招聘启事本公司高薪诚聘技术员一人, 平均月薪2000元,有意者请来公司面试。

科技公司人事部2016年4月28日刘波认为月平均工资2000元,待遇不错,于是来到这家公司面试,很快被公司聘用了。

他很努力的工作了一个月后,发现他的月工资只有1300元。

于是他找到了经理,提出质疑:“你欺骗了我,招聘启事中的说好的平均月工资2000元呢?”经理拿出了该公司工作人员的月工资表,并再三强调月平均工资2000元没有错,探究一(1)该公司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经理是否欺骗了小王?(2)平均月工资能否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收入?(3)你们认为用哪个数据反映大多数公司员工的实际收入比较合适?【设计意图】(1)(2)问,通过我的朋友小王求职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平均数已经不能很好地代表有极端数据出现的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1,22,22,22,22,23,23。
对这组数据的分析中,婷婷的妈妈最感兴趣的数据代表是()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
作业
作业:P261习题8.3中1、2
教后
反思
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课题
8、2中位数与众数
执教
时间




知识

技能
掌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能根据所给信息求出相应的数据代表。
过程与
方法
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自己的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避免机械的、片面的解释。
3.用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也比较差,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但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是人们尤为关心的一种统计量。
要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确定是用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来映数据的平均水平。
六、达标检测
1.对于一组数据:3,3,2,3,6,3,10,3,6,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四、合作交流
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揭示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产生新的疑点,引起学生对“平均水平”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入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板书:中位数——把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median).
众数——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批数据的众数(mode).
教学重点
掌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
教学难点
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判断。
教法设计
创设情境、组织讨论、组织练习
学法指导
交流、讨论、练习
教具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明示目标
本节课的任务是我们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以及用这三者对生活的运用。
二、预习检查
某次数学考试,婷婷得到78分。全班共30人,其他同学。
A.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
B.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
C.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
D.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
2、数据1 2 8 5 3 9 5 4 5 4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A.4.5、5 B.5、4.5
C.5、4 D.5、5
3、婷婷的妈妈是一位校鞋经销部的经理,为了解鞋子的销售情况,随机调查了9位学生的鞋子的尺码,由小到大是:
婷婷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77分,所以婷婷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婷婷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三、自主学习
出示幻灯片:
然后提问:
经理所说的公司的平均月薪2000元是根据什么?
平均月薪2000元能客观反映公司员工的平均收入吗?
若不能,你认为用哪个数据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
1、如果数据有偶数个时,如何求中位数?
【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用彩色粉笔板书补充)】
2、如果数据中两个数据出现次数相等,众数是哪一个?
【两个都是.(用彩色粉笔板书:众数可以有多个)】
3、如果数据中每个数据都只有出现一次呢?
【这组数据没有众数。(用彩色粉笔板书:众数也可能没有)】
4、一组数据总是重复一个数呢?
【这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用彩色粉笔板书补充)】
五、展示讲解
议一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有哪些特征?
1.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可靠和稳定,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有关系,对这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的反映最为充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2.用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它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但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它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