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物理相机

合集下载

VR物理相机设置

VR物理相机设置

(12)设置“水平偏移”参数为0,观察镜头效果。
(13)设置“垂直偏移”参数为0.3,观察镜头效果。
(14)设置“垂直偏移”参数为0,观察镜头效果。
(15)设置“光圈系数”参数为1,渲染“VR-物理相机001”视图,观察当前场景效果。
(16)设置“光圈系数”参数为7,渲染“VR-物理相机001”视图,观察当前场景效果。
渲染插件相机设置:VR-物理相机常规设置参数
VR-物理相机为VRay专用的相机类型,相对于普通的max相机,VR-物理相机的成像更具真实感,能够更轻松地调节透视关系,甚至能够调节场景的明暗。在本实例中,将为大家讲解VR-物理相机相关知识。
由于VR-物理相机设置参数较为复杂,所以在本实例中,仅为大家讲解VR-物理相机常规设置参数,在以后的实例中,将为大家逐步讲解更为深入的知识。在制作实例之前,大家需要首先下载素材文件。
本帖隐藏的内容
(1)运行3ds max 2011,打开素材文件“巧克力豆.max”,该文件已经对材质、光源进行了设置,并创建了VR-物理相机,在本训练中,将为大家讲解VR-物理相机的基本编辑参数。
(2)渲染“VR-物理相机001”视图,观察当前场景效果。
(3)选择“VR-物理相机001”,进入“修改”面板。
(4)由于本实例为静态场景,所以在“类型”下拉式选项栏选择“照相机”选项。
提示:“类型”下拉式选项栏内的“摄影机”主要模拟电影相机效果;“摄像机”主要模拟录像机的镜头。
(5)设置“片门大小”参数为60,观察镜头效果。
(6)35mm的胶片是最流行的胶片尺寸,设置“片门大小”参数为35,观察镜头效果。
(17)设置“垂直纠正”参数为1,观察镜头效果。

轻松玩转VRay物理相机

轻松玩转VRay物理相机

轻松玩转VRay物理相机学习3dsmax的同学和朋友们对max中内置相机的用法应该不会太陌生,但是在Vray渲染器中内置了两个相机,一个是VRayPhysicalCamera(物理相机),另一个是VRayDomeCameras(穹顶相机),这其中又以VRay物理相机最为实用,但很多朋友觉得它的参数很多,不太好把握,特别是关于场景光线亮度与曝光参数之间的平衡找不到规律,觉得很难使用。

其实VRay物理相机的使用并不难,与场景光线有关的重要曝光参数也只有三个,你只要按照本节介绍的参数去细心领会,使用VRay物理相机是很轻松的。

Vray物理相机与现实生活中的相机很类似,它其中的大部分参数都是来源于真实的相机。

因此它的调节技巧也与现实中的摄影技术几乎是一样的。

为了讲述方便,我们随意的建了一个场景,打好了灯光,设置好了渲染参数,场景如图3-1所示。

图3-1 测试场景切换当前视图为透视图,进行渲染,效果如图3-2所示。

图3-2 未设置相机的透视图效果我们建立一个VRay物理相机,并调节观察角度与上图类似,这个过程我就不多说了,由读者自行完成。

对调节好的物理相机视图VRayPhysicalCamera01进行默认的渲染,效果如图3-3所示。

图3-3 物理相机默认渲染效果这时我们发现场景非常的暗,那为什么在透视图中可以渲染出清晰的图像,而在VR物理相机视图中却什么也看不见呢?用过相机的朋友们都知道,如果进入相机的光线过多,照片就会曝光过度,画面显得非常亮;而进入的光线如果过少,就会曝光不足,画面显得非常暗;我们要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才能达到正常的曝光效果。

说明图片如图3-4所示。

图3-4 曝光情况说明分析我们当前的场景,显然这是曝光不足的表现。

那么怎么才能曝光正确呢?控制相机曝光程度的主要是三个因素,它们是Shutter Speed(快门速度)、f-number(光圈)和film speed(ISO)感光度,VR物理相机中也有这些参数。

VR物理相机详解

VR物理相机详解

一般常用35mm相机 焦距:值越大,景深区域越模糊 光圈: 值越大渲的图越暗,值越小图越亮 值越大所拍物体焦点的四周就更清晰,值越小四周就更模糊 当确定相机位置后,点击该按钮,可以帮 助校正相机视图。 快门:注意,一般是1/4或1/8这样的分数 来表示,我们填写的其实是分母。 此值越大快门时间越短,进光量越小,画 面越暗。此值越小画面越亮。 值越高,胶片越容易被感光,画面越亮 白天ISO都控制在100-200,晚上控制在300-400
v-ray物理相机
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梁静
Vray物理相机
• VR物理相机与3D的相机有什么区别?
– MAX相机是不可能实现照明,但VR的物理相机可以。也就 是当你把参数设好后,如果觉得整体太亮或太暗就不用动灯 光了,通过调节相机的快门等参数改变场景的亮度; – 焦距的调节也更灵活和方便;
– 还可以调节景深。
Vray物理相机
Vray物理相机

焦距比数:(光圈)
– – – – – 图象的曝光程度可以通过调整光圈来满足。 光圈的作用和瞳孔相似,光强的时候,光圈应小些。 光线强时,设置教大的光圈值以减少进入相机的光线数量; 光线暗时,设置较小的光圈值,使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 控制场景亮度,和景深有一定关系

快门:
– 快门速度决定了曝光时间。速度,分母越小,曝光时间越长,图象越亮。 – 该值大小影响到运动模糊效果。
Vray物理相机
景深
• Depth of Field (景深DOF) – 即在调焦使影像清晰时,在 焦点的前后一段距离内的区 域,图像能清晰的呈现,而 这一段范围我们称之为景深, 景深越长,那么能清晰呈现 的范围越大;反之,景深越 小,则前景或背景会变得模 糊,模糊是因为聚焦松散所 形成的一种朦胧现象。从光 学理论角度来看,在镜头的 焦距下,能够清楚的成像的 只有在一物距上的平面,在 此平面外的景物都会模糊。

VRay物理相机全参数详解,胶片感光变焦光圈值白平衡

VRay物理相机全参数详解,胶片感光变焦光圈值白平衡

VRay物理相机全参数详解,胶片感光变焦光圈值白平衡VR物理相机采用的是现实世界里的相机的设置,有f-stop, 焦距, 快门速度等,用它配合真实世界的灯光类型,比如VR太阳,VR灯和VR天空等,可以快速得到良好的效果。

基本参数type –相机的类别,这个参数在动态模糊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Still cam –模拟普通相机在常规快门速度下的效果。

Cinematic camera –模拟带有圆形快门的影视摄影机效果。

Video camera –模拟带有CCD矩阵的摄影机效果。

targeted –决定在场景里是否看到相机的目标点film gate (mm) –以毫米为单位,定义片门的水平数值。

垂直数值则由渲染图的比例进行相应的缩放(垂直胶片尺寸 = 水平胶片尺寸 / 宽高比).focal length (mm) 焦距–决定了相机的焦距。

fov –当勾选时,这个参数的数值会取代之前的film gate和focal length两项参数。

zoom factor (变焦)–模拟相机的变焦效果。

数值高于1,相当于放大效果,小于1,相当于缩小效果。

horizontal shift –调整相机的水平视界,比如0.5的数值,会让相机向左侧移动当前画面水平宽度的一半。

vertical shift –调整相机的垂直视界,比如0.5的数值,会让相机向上方移动当前画面垂直高度的一半。

f-number(光圈值)–决定了相机的光圈。

如果Exposure(曝光)选项被勾选的话,更改这个参数还会对画面的亮度产生影响。

target distance –定义了相机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

vertical tilt和horizontal tilt –模拟偏斜镜头的效果。

点击Guess vert tilt和Guess horiz tilt按钮对画面进行两点透视的修正(保持透视的垂直和水平)。

auto guess vert. –当勾选时,相机在动画时也会自动修正偏斜。

VR物理相机功能全解析培训资料

VR物理相机功能全解析培训资料

~ 相机知识和几个重要参数的理解:f-number光圈系数光圈系数和光圈相对口径成反比,系数越小口径越大,光通亮越大,主体更亮更清晰光圈系数和景深成正比,越大景深越大shutter speed快门速度实际速度是快门速度的倒数,所以数字越大越快快门速度越小实际速度越慢,通过的光线更多主体更亮更清晰快门速度和运动模糊成反比,值越小越模糊ISO底片感光速度,值越大越亮white balance 白平衡,就是无论环境的光线影响白色如何变化都以这个白色定义为白色zoom factor这项参数决定了最终图像的(近或远),但它并不需要推近或拉远摄像机Vignetting: On类似于真实相机的镜头渐晕(图片的四周较暗中间较亮)。

VR的摄像机最重要的有三个参数,光圈,快门,和ISO感光首先是光圈(f-number),正常我们的相机光圈的最高值只有8(数码相机),当然也有更高的,但我认为也不一定很实用,所以我的光圈数值一般都控制在 8以内,现实的相机光圈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控制景深,值越低所拍物体焦点的四周就更模糊,数值越高四周就更清晰。

除非你开了景深,要不一般都控制在5-8这个范围内,数值越低就越亮,数值越高就越暗第二是ISO感光(film speed iso)也可以说胶片的速度,根据摄像的经验,白天ISO都控制在100-200,晚上控制在300-400那么现在这二个值大致都明确如何去设置了,接下来就是快门了第三快门shutter speed(s^-1)快门越低暴光的时间就越长,也越亮,快门越高暴光时间越短,也越暗,当然,如果你的场景有500平方,又只有一只萤火虫照明,你开到最低-1也见不得会亮起来,也必须把光圈的值降低才可以现在知道摄像机的好处了吧,如果我所说的这个场景,MAX相机是不可能实现照明,但VR的物理相机可以,也就是当你把参数设好后,如果觉得整体太亮或太暗就不用动灯光了,只要动摄像机就行了VR物理相机3Ds max 2009-08-18 18:25 阅读367 评论0字号:大中小vray 物理相机(2009-07-25 07:29:39)标签:杂谈VRay物理相机基本原理详解2009/03/15 18:411. 功能VRayPhysicalCamera(VRay物理相机)可以模拟真实相机的结构原理,包括镜头、光圈、快门和景深等。

VRay---发光材质

VRay---发光材质

VRay材质设置使用发光材质使用VRay发光材质,可以使材质具有自发光效果,并且可以使自发光影响到周围的对象,在本实例中,就将为大家讲解该材质的设置方法,在制作实例之前,请大家首先下载素材文件。

(1)运行3ds max 2011,打开素材文件“灯泡源文件.max”,该场景中的灯芯尚未设置材质。

(2)渲染“VR-物理相机001”视图,观察当前材质效果。

(3)打开“板岩材质编辑器”对话框,将“VR-发光材质”材质添加至活动视图,并重命名。

2、双击“VR-发光材质”1、单击“板岩材质编辑器”按钮3、双击节点4、在名称栏内输入“苹果皮”(4)将“自发光”材质赋予场景中的“灯芯”对象。

1、选择“灯芯”对象2、单击“将材质指定给选定对象”按钮(5)单击“颜色”显示窗右侧的宽按钮,导入素材“文本.jpg”文件。

2、双击“位图”选项1、单击None按钮选择“文本.jpg”文件(6)渲染“VR-物理相机001”视图,观察当前材质效果,可以看到没有明显的自发光效果。

(7)设置“颜色”显示窗右侧的参数为1000,增强材质的发光强度。

曝光过度,已经看不到材质最初的图案了。

如果设置灯箱类的材质,这样的材质无法使用。

窗右侧的参数为50。

(10)将“VR-材质包裹器”材质添加至活动视图。

1、双击“VR-材质包裹器”材质2、展开“Material #31”节点(11)设置“自发光”材质成为“Material #31”材质的子材质。

拖动“自发光”节点的输出套接字至“Material #31”节点的输入套接字(12)将“Material #31”材质赋予场景中的“灯芯”对象,否则其仍将使用“自发光”材质。

2、选择“灯芯”对象3、单击“将材质指定给选定对象”按钮1、选择节点(13)设置“产生全局照明”参数。

1、双击节点2、设置(14)渲染“VR-物理相机001”视图,观察当前材质效果。

可以看到,既保留了对周围对象的光照效果,又能够清楚地看到材质图案。

VRay如何设置并使用物理相机

VRay如何设置并使用物理相机

VRay如何设置并使用物理相机+VRaySun+VRaySky对于MAX来说,日光系统是模拟现实的物理光源,可真实再现太阳在真实时间里出现的位置,而VRay内设的太阳光VRaySun正是为了更真实的表现日光来开发的,并且已经从1.5版本开始整合在MAX辅助工具的日光系统中,更方便的调整正确位置。

作为辅助的VRaySky 贴图系统则是模拟天空环境颜色,它将依照日光位置、强度、大气……等等产生颜色亮度变化。

那么要保证日光亮度更真实,就要采用VRay的物理相机,通过它的真实参数设置来调整整个画面曝光和色彩对比。

这篇教程就是针对这三个物理模块来进行解析,只介绍常用参数,因为其他参数不会对图像产生过多影响。

所有演示图片所采用的渲染设置:对于MAX来说,日光系统是模拟现实的物理光源,可真实再现太阳在真实时间里出现的位置,而VRay内设的太阳光VRaySun正是为了更真实的表现日光来开发的,并且已经从1.5版本开始整合在MAX辅助工具的日光系统中,更方便的调整正确位置。

作为辅助的VRaySky 贴图系统则是模拟天空环境颜色,它将依照日光位置、强度、大气……等等产生颜色亮度变化。

那么要保证日光亮度更真实,就要采用VRay的物理相机,通过它的真实参数设置来调整整个画面曝光和色彩对比。

这篇教程就是针对这三个物理模块来进行解析,只介绍常用参数,因为其他参数不会对图像产生过多影响。

所有演示图片所采用的渲染设置:要注意:日光系统是依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坐标方向来定位太阳,所以不论室外建筑还是室内场景,记得要先确定图纸上窗口南北朝向,在建立模型时保证方位一致,这样明暗关系才正确。

进入工具栏的辅助工具,建立日光辅助系统。

将默认设置的MAX自身日光转化为VRaySun模式。

由于VRay对MAX的天光不兼容,所以记得关掉下面的天光。

日光系统的定位模式有三种:手动、日期时间和区域地点、气象数据文件。

手动模式比较自由,可以随意调整位置,但不准确。

vr光学成像原理

vr光学成像原理

vr光学成像原理VR光学成像原理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真实世界的感官体验,使用户可以沉浸于虚拟的环境中。

而实现VR技术的核心之一就是光学成像技术,它能够将虚拟场景投射到用户眼中,使用户感受到逼真的视觉体验。

光学成像是指利用光线的传播规律来实现图像的通过,将物体的形象投射到成像平面上的过程。

在VR技术中,光学成像的原理主要有两个部分:透镜成像和眼睛成像。

透镜成像是实现VR技术的关键。

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它可以通过折射和聚焦光线来实现物体的成像。

在VR设备中,通过透镜的作用,可以将虚拟场景投射到用户的眼睛上,让用户感受到真实的视觉效果。

具体而言,VR设备通常采用双屏显示技术,即每只眼睛对应一个屏幕。

透镜将屏幕上的图像进行放大,然后通过折射使其聚焦到用户的视网膜上。

由于透镜的特殊设计,它能够使用户的眼睛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的画面,从而实现3D的视觉效果。

眼睛成像是VR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人眼是光学成像的关键器官,它具有两个特殊的成像系统:角膜和晶状体。

角膜是眼睛的前表面,它具有强烈的折射作用,将光线聚焦在晶状体上。

晶状体则负责进一步调节光线的折射,使其聚焦在视网膜上。

通过这两个成像系统的协同作用,眼睛能够将光线的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从而传递给大脑进行图像的认知和理解。

在VR技术中,眼睛的成像原理被充分利用。

透过VR设备的透镜,眼睛能够接收到虚拟场景的光线,并将其成像到视网膜上,产生立体的视觉效果。

通过与虚拟场景的交互,用户可以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除了透镜和眼睛的成像原理,VR光学成像还涉及到其他一些关键技术。

例如,VR设备通常会配备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等传感器,用于跟踪用户的头部运动。

通过实时检测用户的头部姿态,VR设备能够实现对用户视角的动态调整,从而提供更加真实和流畅的视觉效果。

VR光学成像还需要考虑用户的视觉舒适度。

由于用户长时间佩戴VR 设备,眼睛容易疲劳和不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R物理相机3Ds max 2009-08-18 18:25 阅读367 评论0字号:大中小vray 物理相机(2009-07-25 07:29:39)标签:杂谈VRay物理相机基本原理详解2009/03/15 18:411. 功能VRayPhysicalCamera(VRay物理相机)可以模拟真实相机的结构原理,包括镜头、光圈、快门和景深等。

因为相机的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先要了解一下相机的基本原理,这样学习VRay物理相机就轻松多了,如图1所示。

1. 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相机的基本原理是很简单的,就是在一个封闭的区域内有一个小孔,光线通过小孔照射到内部的感光材料(胶片)中就可以形成图像,图像的效果和孔(后面所说的孔径就指的这个孔)的大小与孔所通过的光的多少有关,孔越大光线就越多,在感光材料(胶片)上所得到的潜影也就越暗,最终形成的图像就越亮。

当然,图像的亮度也与感光材料(胶片)接收光的时间长短有关,接收光线的时间越长,在感光材料(胶片)上所得到的潜影也就越暗,最终形成的图像也越亮要点提示:需要注意的是,感光材料(胶片)不是最终的照片,它是照片的负片,如图2所示,所以负片越亮的部分,最后洗出来的照片对应的部分就越暗,如图3所示。

感光材料(胶片)的明暗与接受光的强弱成反比,也就是说感光材料(胶片)在光照强的地方所形成的影像就会越暗。

这一点让人很难理解,想知道原因就必须要了解感光材料(胶片)的受光原理。

胶片是由一个单层或多层的感光乳剂以及附着感光乳剂的一个透明基片组成。

感光乳剂一般是由卤化银晶体组成,在基片上均匀分布,当有光照到卤化银晶体时,其结构就会发生化学变化,卤化银晶体会相互聚结起来,形成黑色金属银颗粒的聚结体,光量少的地方卤化银晶体会相互聚结也少,这样就形成了影像(负像)。

负像上黑暗(厚的)部分就是曝光较多部分;明亮(薄的)部分就是曝光较少的部分;全透明部分就是没有受到光照射的部分。

上面的理论有些复杂,其实这些理论的最终解释就是相机上的孔径大小以及光通过孔的时间与最后洗出来的照片的明暗区是成正比的。

2. 图23. 图3真实相机的结构要比图1中复杂,如图4所示,最主要的就是增加了镜头、光圈、快门和焦距控制等装置。

4. 图4镜头就是接收光线的最前端部分,主要是由一片曲面玻璃或塑料制成,以凸透镜的原理聚焦形成清晰可辨的影像,而更复杂些的镜头是由称作透镜单元的两片或更多光学玻璃组成,并将所有透镜单元组装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它主要的功能就是聚焦光线。

光圈是控制光通过镜头的孔径大小的装置(参数),孔径越大光线通过的光就越多,感光材料(胶片)所接收的光线也就越多,最后形成影像(最后渲染的效果图)也就越亮。

快门是控制光通过镜头的时间长短的装置,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控制感光材料(胶片)接收光的时间。

接收光线的时间越长感光材料(胶片)的感光就越多,最后形成影像(最后渲染的效果图)也就越亮。

焦距控制装置是控制画面透视及焦长大小的,焦距分为广角、标准和长焦(望远),镜头除了可以改变画面的透视以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影响到感光材料(胶片)接收光的强度。

广角镜头最短,光从镜头到达感光材料(胶片)的时间也最短,这时感光材料(胶片)接收光也最强。

反之,长焦镜头会使感光材料(胶片)所接收的光线减少。

不同的感光材料(胶片)也会影响到胶片的感光度(接收光的敏感度),一般分为快速胶片(接收光的敏感度高)、中速胶片和慢速胶片。

快速胶片适合在亮度较低的场景中使用,慢速胶片适合在亮度较高的场景中使用。

除了镜头以外,其他4个相机的装置都能影响感光材料(胶片)感光的多少,特别是焦距控制装置对光的控制,所以新的相机就将焦距和光圈两个功能用一个参数(f值体系(光圈))来控制,应用这一体系后,就可以使用一个数字来实现焦距和光圈多个参数才能得到的效果。

在考虑曝光时,不必计算焦距和光圈(孔径)的关系,f值已将这些变量结合为一个单一的数。

例如f/8光圈就代表到达胶片的一个确定的光量,这一数字已经把镜头的焦距和光圈的大小两项因素考虑在内了,任何两只将光圈设置为f/8的镜头,它们让胶片所接纳的光量都是完全相等的。

f/n光圈这个参数可以控制孔径的大小,n值越小孔径就越大(f为分子,n为分母,f为一个定数,分母n越小,最后的f/n就是越大,孔径也会越大,所以最后我们发现,n值的大小与孔径成反比,也可以说n值越小,最后所得到的图像(渲染的图像)就会越亮。

2 参数物理相机的参数设置面板如图5所示。

5. 图5(1)Basic parameters(基本属性)type(类型):Still camera(静态相机)主要模拟常规的静态画面的相机,也是在效果图中所用的一种相机类型;Cinematic camera(电影相机)主要模拟电影相机效果;Video camera(视频相机)主要模拟录像机的镜头。

targeted(目标):是否手动控制相机的目标点。

film gate(mm)(胶片(mm)):是指感光材料的对角尺寸,35mm的胶片是最流行的胶片画幅,也就是常说的照片底版(负片)大小,该数值越大画幅也就会越大,透视越强,所看到的画面也越多。

focal length(mm)(焦长(mm)):控制相机的焦长,同时也会影响到画面的感光强度。

较大的数值效果类似于长焦效果,且感光材料(胶片)就会越暗,特别是胶片边缘的区域会更暗,较小数值的效果类似于广角效果,透视感强,胶片就会越亮。

图6是焦长为50时的效果(类似人眼所看到的效果),图7是焦长为10时的效果(广角效果)。

6. 图67. 图7zoom factor(视图缩放):控制相机的视角大小,与focal length(mm)(焦长(mm))功能相似,只是该功能只改变画面的透视效果,不会影响到画面的感光强度。

f-number(光圈数值):光圈数值就是控制光通过镜头到达胶片所通过的孔的大小,数值越大胶片感光就越强,反之就越弱,图8左是f-number为2时的效果,图8右是f-number为4时的效果要点提示:f-number中的数值是指number中的数值,最后的光圈为f/number。

8. 图8distortion(扭曲):扭曲效果是由下面的distortion type(扭曲类型)来控制的。

vertical shift(垂直变形):可以控制在垂直方向的透视效果,类似于Camera correction(相机修正)功能。

specify focus(指定焦点):勾选该选项后,用户可以用下面的focus distance(焦点距离)选项来改变相机目标点到相机镜头的距离。

exposure(曝光):勾选此参数后,改变场景亮度一些选项(f-number(光圈)、shutter speed(快门)、ISO(感光系数))才能起作用。

vignetting(虚光):该功能可以模拟真实相机的虚光效果,也就是画面中心部分比边缘部分的光线亮,图9左是不勾选时的效果,图9右是勾选后的效果。

9. 图9white balance(白平衡):真实相机所拍摄的画面和肉眼所看到的会一有定差别,这主要是由于相机不会像大脑一样智能处理色彩信息,白平衡就是针对不同色温条件下,通过调整摄像机内部的色彩电路使拍摄出来的影像抵消偏色,更接近人眼的视觉习惯。

白平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任意色温条件下,摄像机镜头所拍摄的标准白色经过电路的调整,且使之成像后仍然为白色,可以由右边的预设选项来定义白平衡,也可以由下面的custom balance(手动白平衡)选项来调节,白平衡调成时的效果如图10左所示,白平衡成时的效果如图10右所示。

10. 图10要点提示:从图10中可以看出白平衡的色彩映射到感光材料(负片)后,色彩会增加到负片上,负片是相片(渲染的效果图)的反色,所以最后的图就会与白平衡的色调相反。

shutter speed(快门速度)(单位是秒):这里的快门速度中的数值是实际速度的倒数,也就是说如果将快门速度设为80,那么最后的实际快门速度为1/80秒,它可以控制光通过镜头到达感光材料(胶片)的时间,其时间长短会影响到最后图像(效果图)的亮度,数值小(例如shutter speed(快门速度)为10,最后的实际速度为1/10秒)与数值大(例如shutter speed(快门速度)为200,最后的实际速度为1/200)相比,数值小的快门慢(快门打开的时间长,通过的光就会多,感光材料(胶片)所得到的光就会越多,最后的图像(效果图)就会越亮),数值大的快门快(所得到的图像(效果图)就会越暗)。

这样就得到一个结果,shutter speed(快门速度)数值越大图像就会越暗,反之就会越亮。

如图11所示,右图的shutter speed(快门速度)数值就比左图的大。

11. 图11shutter angel(快门的角度):当开启Cinematic camera(电影相机)选项时,快门角度也会影响最终渲染图的亮度,但Cinematic camera(电影相机)与Still camera(静态相机)中的shutter speed(快门速度)功能是相似的。

shutter offset(快门偏移):当开启Cinematic camera(电影相机)选项时,可以控制快门角度的偏移。

latency(反应时间):当开启Video camera(视频相机)选项时,该功能与Still camera(静态相机)中的shutter speed(快门速度)功能相似。

film speed(ISO):(ISO胶片感光系数):不同的胶片感光系数对光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数值越高胶片感光度就越高,最后的图像(效果图)就会越亮,反之图像就会越暗。

一般在渲染白天效果时可以使用较小的数值,这样就可以让胶片对光的敏感度低一些,可以避免画面曝光过度;而晚上可以使用较高的数值,这样可以避免曝光不足。

如图12所示,左边的film speed(ISO)数值为600,右边的film speed (ISO)数值为200。

12. 图12(2)Sampling(采样)depth-of-field(景深):控制是否开启景深效果。

当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内的所有景物也都是相当清晰的,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景深效果可以让画面清晰的区域更引人注目,也可以凸显视觉中心效果,如图13所示,但是开启景深功能后会大大增加渲染时间。

13. 图13要点提示:有景深的图像最清晰的区域为焦点的地方,也就是指VRay物理相机中的目标点。

景深大就说明在目标点到很远的距离都相对清晰,景深小就说明只有目标点周围很小的区域是清晰的,其它区域是模糊的。

motion blur(运动模糊):控制是否开启运动模糊功能,它只适用于有运动画面的物体,对静态画面不起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