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与诺卡菌

放线菌与诺卡菌
放线菌与诺卡菌

放线菌与诺卡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述微生物中哪种不是原核细胞型

A.钩端螺旋体 B.沙眼衣原体 C.衣氏放线菌 D.肺炎支原体 E.白色念珠菌

2.下述哪不是依色列放线菌的特性

A.在组织病灶中可出现硫磺样颗粒 B.可导致口腔内感染 C. 属于真核细胞型

微生物 D.抗生素治疗有效 E.机体对放线菌的免疫主要靠细胞免疫

3.衣氏放线菌感染的最常见部位是

A.肠道

B.中枢神经系统

C.面颈部软组织

D.胸膜

E.泌尿道

4.放线菌在机体组织中形成的菌落是

A.硫磺样颗粒

B.细菌L型

C.荷包蛋样菌落

D.黑色菌落

E.绒毛样菌落

5.放线菌与龋齿和牙周炎有关,能产生粘性很强的物质,种物质是

A. 6-去氧太洛糖

B.荚膜

C.普通菌毛

D.顶端结构

E.鞭毛

6.放线菌生长时,对气体的要求是

A.专性需氧

B.专性厌氧

C.需加30%C02

D.微需氧或厌氧

E.兼性厌氧

7.诺卡菌属引起的感染多为

A.内源性感染

B.蚊虫叮咬感染

C.动物的咬伤

D.外源性感染

E.接触感染

8.诺卡菌广泛存在于

A .口腔 B.土壤 C.皮肤 D.肠道 E.水

9.分离放线菌应使用

A.沙保培养基

B.罗氏培养基

C.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

D.BCYE培养基

E.S-S琼脂

10.下述对放线菌正确的描述为

A.多数可致人类疾病

B.多以分裂方式繁殖、有菌丝

C.形成菌丝及孢子的真核生物

D.必须在活的细胞中才能生长繁殖

E.感染细胞内可形成包涵体

11.放线菌感染的病变部位可见

A.异染颗粒

B.质粒

C.硫磺样颗粒

D.内含颗粒

E.营养颗粒

12.可引起内源性感染,好发部位为颈部和颜面部的病原体是

A.衣原体

B.真菌

C.放线菌

D.支原体

E.立克次体

13.关于放线菌错误的是

A.有细长菌丝

B.革兰阴性菌

C.抗酸染色阳性

D.属厌氧菌或微需氧菌E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14.在放线菌感染的病灶组织及脓样物质中,肉眼可见黄色小颗粒,其实质是

A.异染颗粒

B.组织中形成的菌落

C.包涵体

D.质粒

E.孢子

15.下述除哪项外均是螺旋体与细菌的共同点

A.有轴丝 B.有细胞壁 C.二分裂繁殖 D.无定型的核 E.对抗生素敏感16.观察螺旋体常用

A.革兰染色法 B.镀银染色法 C. 抗酸染色法 D.鞭毛染色法 E.荚膜染色法17. 螺旋体的运动决定于

A.鞭毛 B.菌毛 C.轴丝 D. 芽孢 E.以上都不是

18.伯氏疏螺旋体培养的常用培养基是

A.SS培养基 B.EMB培养基 C.血琼脂平板 D.BSK培养基 E.肉汤培养基19.梅毒血清中除含有特异性制动抗体外,另一抗体是

A.反应素 B.内毒素 C.干扰素 D.穿孔素 E.抗毒素

20.关于螺旋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革兰染色阴性 B.能在体外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C.以二分裂方式繁殖D.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E.其运动性是因为具有鞭毛的缘故

21.钩端螺旋体病主要的传染源和储存宿主是

A.病人 B.猪,鼠 C.节肢动物 D.犬 E.带菌者

22. 以下对梅毒螺旋体感染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梅毒是人畜共患病

B. 先天梅毒由孕妇经胎盘及产后哺乳传给胎儿

C. 后天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

D. 后天无辜梅毒主要经输血感染

E. 人类对梅毒易感,产生的是传染免疫

23.常应用镀银染色法进行观察的是

A. 以色列放线菌

B. 支原体

C. 衣原体

D. 普氏立克次体

E. 钩端螺旋体

24.钩端螺旋体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

A.接触病人或病兽

B.接触疫水或疫土

C.经呼吸道感染

D.经消化道感染

E.经节肢动物叮咬

25.应用显微镜凝集试验辅助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凝集效价是

A. l:50以上

B. 1:100以上

C. 1:200以上

D. 1:300以上

E. l:400以上26.引起莱姆病的主要病原体是

A.梅毒螺旋体

B.钩端螺旋体

C.伯氏疏螺旋体

D.雅司螺旋体

E.回归热疏螺旋体

27.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是

A.钩端螺旋体

B.苍白密螺旋体

C.伯氏疏螺旋体

D.雅司螺旋体

E.回归热疏螺旋体

28.用于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抗生素主要是

A.磺胺类

B.青霉素

C.氯霉素

D.金霉素

E.链霉素

29.传播莱姆病的节肢动物是

A.蚊

B.蚤

C.蜱

D.蝇

E.虱

30.体外培养钩端螺旋体最合适的温度是

A. 37℃

B. 35℃

C. 25℃

D. 28cC

E. 56℃

31.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的螺旋体是

A.钩端螺旋体

B.梅毒螺旋体

C.伯氏疏螺旋体

D.奋森螺旋体

E.回归热螺旋体

32.I期梅毒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不洁性交

B.硬下疳

C.梅毒血清学阴性

D.心血管梅毒

E.外阴表面溃疡,有浆液性渗出

33.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检查方法为

A.肥达试验

B.外斐试验

C.补体结合试验

D.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

E.红细胞溶解试验

34.常用于检查血液和组织中的梅毒螺旋体的染色方法是

A.革兰染色法

B.抗酸染色法

C.墨汁染色法

D.镀银染色法

E.鞭毛染色法

35.一名耕种水稻的农民,突然出现高热、乏力,伴有腓肠肌疼痛和眼结膜出血以及淋巴结肿大。该患者可能是哪种微生物感染

A.霍乱弧菌

B.钩端螺旋体

C.梅毒螺旋体

D.甲型肝炎病毒

E.伯氏疏螺旋体

36.某患者,突然出现高热,乏力,伴有腓肠.肌疼痛,眼结膜出血以及淋巴结肿大。印象诊断是钩体病。该病原体的主要传染源和储存宿主是

A.鼠和犬

B.猪和犬

C.鼠和猪

D.牛和马

E.羊和牛

37.某患者,男,有不洁性交史,2月前出现生殖器皮肤的无痛性溃疡,1月后自然愈合,近日出现全身皮肤红疹,伴有淋巴结肿大,该患者可能患有何病

A.猩红热

B.麻疹

C.性病淋巴肉芽肿

D.风疹

E.梅毒

38.支原体与细菌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A.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B.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C.无细胞壁 D.含DNA和RNA

E.以上都不是

39. 关于肺炎支原体,下述错误的是

A.是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 B.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C. 在呼吸道黏膜表面寄生,借助末端的棒状结构吸附于宿主细胞上

D. 患者血清可与人O型红细胞在4℃下发生凝集发应

E. 首选青霉素进行治疗40.能人工培养的最小微生物是

A.衣原体

B.支原体

C.放线菌

D.立克次体

E.螺旋体

41. 解脲脲原体引起

A.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B.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C. 大叶性肺炎

D. 包涵体结膜炎

E. 性病淋巴肉芽肿

42.下面哪种微生物没有细胞壁

A.肺炎支原体

B.沙眼衣原体

C.细菌L型

D.钩端螺旋体

E.立克次体43.对有机溶剂敏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A.衣原体

B.支原体

C.巴通体

D.螺旋体

E.立克次体

44.与支原体定植有关的物质是

A.脂多糖

B.荚膜

C.神经毒素

D.核酸酶

E. PI蛋白

45.不是支原体的特点

A.不耐干燥

B.对碱和醋酸铊有抵抗力

C.对结晶紫有抵抗力

D.不耐热

E.不耐寒

46.支原体可引起

A.腹泻

B.食物中毒

C.大叶性肺炎

D.间质性肺炎

E.百日咳

47.对支原体不产生作用的抗生素应是

A.强力霉素

B.红霉素

C.先锋霉素

D.链霉素

E.螺旋霉素

48.通过血清污染细胞培养体系的常见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A.支原体

B.衣原体

C.立克次体

D.螺旋体

E.真菌

49.细菌L型能通过滤器是因为

A.体积小

B.能迁徙

C.高度的多形态性

D.滤器孔径较大

E.有足够的能量50.细菌L型的形成是由于

A.干扰了细胞壁的合成

B.干扰了细胞膜的合成

C.干扰了中介体的合成

D.干扰了DNA的合成

E.干扰了荚膜的合成

51.下列哪种疾病与脲原体无关

A.自然流产

B.先天缺陷

C.不孕症

D.死胎

E.淋病

52.支原体与L型细菌的最主要共同特性是

A.缺乏细胞壁

B.具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C.可通过细菌滤器

D.能独立生活

E.呈多形性生长

53.引起人类原发性非典型肺炎(PAP)的病原体是

A.肺炎球菌

B.肺炎支原体

C.嗜肺军团菌

D.流感病毒

E.溶脲脲原体54.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常感染AIDS患者

A.肺炎支原体

B.脲原体

C.穿透支原体

D.巴通体E普氏立克次体

55. 由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是

A.梅毒 B. 沙眼 C. 莱姆病 D. 性病淋巴肉芽肿 E. 恙虫病56. 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成分的细菌是

A.大肠杆菌 B. 伤寒杆菌 C. 变形杆菌 D.产气杆菌 E. 绿脓杆菌57. 普氏立克次体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消化道 B. 呼吸道 C. 性接触 D. 虱叮咬后入血 E. 蚤叮咬后入血

58. 恙虫病的传播媒介是

A. 蚊

B. 鼠蚤

C. 蜱

D. 螨

E. 人虱

59.下面哪种微生物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A.恙虫病东方体

B.贝纳科克斯体

C.五日热巴通体

D.普氏立克次体

E.莫氏立克次体

60.对热抵抗能力最强的立克次体是

A.恙虫病东方体

B.贝纳科克斯体

C.五日热巴通体

D.汉塞巴通体

E.莫氏立克次体

61.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可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的立克次体属是

A.东方体属

B.柯克斯体属

C.巴通体属

D.立克次体属

E.埃立克体属62.立克次体的特点是

A.不耐干燥

B.对四环素类抗生素敏感

C.对磺胺类抑菌剂敏感

D.绝大部分耐热E不耐寒

63.普氏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是

A.人虱

B.蚊子

C.老鼠

D.跳蚤

E.恙螨

64.战壕热的病原体是

A.腺热埃立克体

B.汉塞巴通体

C.五日热巴通体

D.恙虫病东方体

E.贝纳柯克斯体

65.与变形杆菌有共同抗原的微生物是

A.支原体

B.衣原体

C.立克次体

D.螺旋体

E.真菌

66.Q热的传播媒介是

A.人虱

B.蚊子

C.蜱

D.跳蚤

E.恙螨

67.猫抓热的病原体是

A.恙虫病东方体

B.贝纳科克斯体C五日热巴通体 D.汉塞巴通体E.莫氏立克次体68.立克次体的致病物质是

A.PI蛋白和荚膜

B.透明质酸酶

C.神经毒素和内毒素

D.核酸酶

E.脂多糖和磷脂酶A

69.关于立克次体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

B.专性细胞内寄生

C.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

D.可引起人畜共患疾病

E.对抗生素不敏感

70.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A.有细胞壁和核糖体

B.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C.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D.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E.对抗生素敏感

71.普氏立克次体主要引起哪种疾病

A.肠伤寒

B.流行性斑疹伤寒

C. Q热

D.地方性斑疹伤寒E恙虫病

72.某患者有丛林接触史,突发高热,用变形杆菌OXk株作抗原与患者血清进行定

量凝集试验,抗体效价为1:320,该患可能由何种病原体引起的

A.恙虫病立克次体

B.森林脑炎病毒

C.Q热柯克斯体

D.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E.普氏立克次体

73.某患者有丛林接触史,突发高热,用变形杆菌OX 19与患者血清进行外斐反

应,抗体效价为1:320,该患者可能的印象诊断是

A.风湿热

B.肠伤寒

C.森林脑炎

D.恙虫病

E.斑疹伤寒

74.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

A.蜱

B.虱

C.蚊

D.蚤

E.螨

75.衣原体的哪种形式具有感染性

A.包涵体 B.原体C.始体D.核糖体E.网状体

76. 关于衣原体,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衣原体的原体具有胞外稳定性 B. 衣原体的原体具有高度感染性

C. 衣原体的始体具有繁殖能力

D. 衣原体的原体与始体都与包涵体的形成有关

E. 一般从胞内释放的主要是始体

77. 关于沙眼,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侵害部位是眼的角结膜 B. 由沙眼衣原体的A、B、Ba、C血清型引起

C. 主要经眼-眼或眼-手-眼直接或间接途径传播

D.其病原体由我国学者汤飞凡用鸡胚接种法首次分离到

E. 沙眼不会导致失明78.具有独特发育周期的是

A. 以色列放线菌

B. 支原体

C. 衣原体

D. 普氏立克次体

E. 钩端螺旋体

79.感染宿主细胞能形成包涵体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A.支原体

B.立克次体

C.衣原体

D.螺旋体

E.巴通体

80.衣原体与其它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共同特点是

A.细胞外寄生

B.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C.缺乏能量来源

D.无细胞壁

E.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81.衣原体可引起

A.腹泻

B.食物中毒

C.肝炎

D.沙眼

E.百日咳

82.衣原体易于发生变异的成分是

A.脂多糖

B.肽聚糖

C.微荚膜

D.主要外膜蛋白

E.磷脂酶A

83.衣原体介导的免疫特点是

A.细胞免疫

B.体液免疫为主,细胞免疫为辅

C.补体和溶菌酶的早期作用

D.体液免疫

E.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

84.性病淋巴肉芽肿的病原体是

A.沙眼衣原体

B.兽类衣原体

C.肺炎衣原体

D.鹦鹉热衣原体

E.脲原体85.衣原体与细菌的不同点是

A.含有两种核酸

B.含有肽聚糖和胞壁酸

C.二分裂方式增殖

D.专性细胞内寄生

E.对抗生素敏感

86.衣原体与病毒的不同点是

A.可用鸡胚接种进行培养

B.可通过细菌滤器

C.专性细胞内寄生

D.可在感染细胞中形成包涵体

E.对抗生素敏感

87.下述疾病中,哪项不是衣原体引起的

A.大叶性肺炎

B.新生儿肺炎

C.沙眼

D.性病淋巴肉芽肿

E.包涵体性结膜炎

88.衣原体细胞外的感染型是

A.始体

B.原体

C.内基小体

D.革兰阳性圆形体

E.革兰阴性圆形体89.衣原体在细胞内的繁殖型是

A.始体

B.原体

C.内基小体

D.革兰阳性圆形体

E.革兰阴性圆形体90.革兰染色后镜检衣原体的形态是

A.始体

B.原体

C.内基小体

D.革兰阳性圆形体

E.革兰阴性圆形体

X型题:

1.合成抗生素的微生物有

A.病毒

B.放线菌

C.衣原体

D.真菌

2. 关于莱姆病,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 B. 蚊虫叮咬为传播媒介

C. 慢性游走性红斑为早期临床表现

D. 该病的发生主要为夏季

E. 主要发生在林区,被称为林区工人的职业病

3. 下述哪项是螺旋体与细菌的共同点

A.可以具有运动能力 B.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C.能在体外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D. 革兰染色是为观察所采用的最常用染色方法

E.对抗生素敏感

4. 致病性螺旋体包括

A. 钩端螺旋体

B. 梅毒螺旋体

C.伯氏疏螺旋体

D. 回归热螺旋体

E.奋森螺旋体5.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有

A.衣原体

B.放线菌

C.真菌

D.螺旋体

6.下列微生物染色方法正确的是

A.新生隐球菌—墨汁负染

B.钩端螺旋体—镀银染色

C.立克次体—Giemsa染色

D.结核杆菌—抗酸染色

7.能引起STD的病原体有

A.梅毒螺旋体

B.沙眼衣原体

C.人乳头瘤病毒

D.溶脲脲原体

8.通过鼠类传播的疾病有

A.钩端螺旋体病

B.流行性出血热

C.莱姆病

D.回归热

9.属于密螺旋体属的有

A.梅毒螺旋体

B.钩端螺旋体

C.品他螺旋体

D.雅司螺旋体

10.具有内鞭毛的是

A.梅毒螺旋体

B.钩端螺旋体

C.大肠杆菌

D.痢疾杆菌

11.通过节肢动物叮咬传播的疾病有

A.钩端螺旋体病

B.流行性出血热

C.莱姆病

D.回归热

12.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有

A.钩端螺旋体病

B.梅毒

C.莱姆病

D.奋森咽颊炎

13. 关于肺炎支原体,下述正确的是

A.是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 B.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C. 在呼吸道黏膜表面寄生,借助末端的棒状结构吸附于宿主细胞上

D. 与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典型肺炎不同

E. 抗生素治疗有效

14.在体外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可形成“油煎蛋样菌落”的是

A. 衣原体

B. 支原体

C.螺旋体

D. 立克次体

E. 细菌L型

15. 可引起肺炎的病原体包括

A. 肺炎衣原体

B. 肺炎支原体

C. 肺炎双球菌

D. 肺炎杆菌

E.嗜肺军团菌16.能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包括

A.肺炎支原体

B.人型支原体

C.溶脲脲原体

D.生殖器支原体

17.支原体的繁殖方式有

A.出芽

B.分支断裂

C.复制

D.二分裂

18.支原体致病物质包括

A. PI蛋白

B.荚膜

C.神经毒素

D.核酸酶

19.支原体不可能存在

A.磷壁酸

B.内毒素

C.外毒素

D.粘多糖

20.支原体尚能引起

A.中耳炎

B.鼻炎

C.因喉炎

D.气管炎

21.与肺炎支原体传播和发病有关的是

A.属于内源性感染

B.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C.夏末秋初常见

D. 4~6年可发生一次大流行、1~15岁为高发病人群

22.治疗支原体感染常用的抗生素有

A.强力霉素

B.链霉素

C.红霉素

D.螺旋霉素

23. 立克次体的共同特点是

A. 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

B. 为人畜共患的病原体

C. 专性细胞内寄生

D. 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E. 对抗生素敏感

24.立克次体可用

A.豚鼠体内培养

B.小鼠体内培养

C.L929细胞培养

D.Vero细胞培养25.外斐反应阳性

A.流行性斑疹伤寒患者血清

B.地方性斑疹伤寒患者血清

C.Q热患者血清

D.痒虫病、战壕热患者血清

26.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包括

A.人虱

B.蚊子

C.蜱

D.跳蚤

27.立克次体对下列抗生素敏感的是

A .四环素 B.氯霉素 C.磺胺 D.红霉素

28.立克次体的致病物质应包括

A.血凝素

B.内毒素

C.微荚膜样黏液层

D.磷脂酶A

29.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症状和体征应包括

A.皮疹

B.中毒性休克、DIC

C.高热

D.剧烈头痛

30.恙虫病的临床体征有

A.焦痂

B.剧烈头痛

C.可出现耳聋

D.高热

31.沙眼衣原体可引起下列哪些疾病

A. 沙眼

B. 包含体结膜炎

C. 泌尿生殖道感染

D. 性病淋巴肉芽肿

E. 衣原体肺炎

32. 下列哪项属于衣原体的特性

A. 具有类似革兰阴性菌的细胞

B. 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C. 能在体外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生长繁殖

D. 具有独特发育周期

E. 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33. 关于沙眼,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侵害部位是眼的角结膜 B. 由沙眼衣原体的A、B、Ba、C血清型引起

C. 主要经眼-眼或眼-手-眼直接或间接途径传播

D. 不会导致性病

E. 沙眼不会导致失明

34.下列疾病哪些与性传播途径相关

A.沙眼

B.性病淋巴肉芽肿

C.包含体结膜炎

D.泌尿生殖道感染

35.能通过滤器的微生物有

A.立克次体

B.细菌L型

C.支原体

D.衣原体

36.衣原体能引起

A.肺炎

B.沙眼

C.呼吸道感染

D.泌尿生殖道感染

37.培养衣原体可用

A.鸡胚

B.小鼠

C.Hela299

D.BHK-21

38.肺炎衣原体主要引起儿童和青少年

A.肺炎

B.鼻窦炎

C.甲状腺炎

D.支气管炎

39.衣原体细胞壁主要由下述哪些物质组成。

A.脂多糖

B.磷壁酸

C.外膜

D.肽聚糖

40.治疗鹦鹉热应选用

A.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B.四环素类抗生素

C.喹诺酮类抗生素

D.磺胺类抑菌剂41.不属于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衣原体包括

A.鹦鹉热衣原体

B.肺炎衣原体

C.沙眼衣原体沙眼生物亚种

D.沙眼衣原体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

42.衣原体的传播途径有

A.性接触传播

B.通过观赏鸟接触传播

C.通过飞沫传播

D.通过公共物品传播

二、填空题:

1. 专性细胞内寄生的三大类微生物是、、、。

2. 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传播媒介是;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是,传播媒介是;恙虫病的病原体是,传播媒介是;莱姆病的病原体是,传播媒介是。

3. 支原体是唯一一类没有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与立克次体,衣原体的区别是

4. 引起人类肺炎的微生物主要有_______,_ ,,,,等。

三、名词解释:

1.放线菌(Actimyces)

2.硫磺样颗粒(Sulfur granule)

3.内鞭毛(endoflagellum)

4.赫氏反应(Herxheimer reaction)

5.硬下疳(hard chancre)

6.支原体(mycoplas ma)

7.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primary atypical pneumonia)

8.立克次体(rickettsia)

9.猫抓病(CSD,cat scratch disease)10.衣原体(chlamydia)11.鹦鹉热(psittaco sis)

四、问答题:

1.比较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异同点。

2.简述衣原体的发育周期。

3.立克次体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4.简述肥达试验与外斐反应的异同点。

5.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分别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E

2.C

3.C

4.A

5.A

6.D

7.D

8.B

9.

A 10.

B 11.

C 12.C 13.B 14.B 15.A 16.B

17.C 18.D 19.A 20.E 21.B 22.A 23.E 24.

B 25.D 26.

C 27.B 28.B 29.C 30.

D 31.B

32.D 33.D 34.D 35.B 36.C 37.E 38.C 39.

E 40.B 41.A 42.A 43.B 44.E 45.E 46.D

47.C 48.A 49.C 50.A 51.E 52.A 53.B 54.

C 55.E 56.C 57.

D 58.D 59.D 60.B 61.C

62.B 63.A 64.C 65.C 66.C 67.D 68.E 69.E 70.

C 71.B 72.A 73.E 74.

D 75.B 76.

E 77.E 78.

C 79.C 80.B 81.

D 82.C 83.

E 84.A 85.D

86.E 87.A 88.B 89.A 90.E

X型题:

1.BD

2.ACDE

3.ABCE

4.ABCD

5.ABD

6.ABCD

7.ABC

D 8.ABCD 9.ACD 10.AB 11.CD 12.AC 13.ABCD

E 14.BE 15.ABCDE 16.BCD 17.ABD 18.ABCD 19.ABC D 20.ABCD 21.ABCD 22.ABCD 23.ABCDE 24.ABCD 25. ABD 26.ABCD 27.ABCD 28.BCD 29.ABCD 30.ABCD 31. ABCDE 32.ABDE 33.ABCE 34.BCD 35.BCD 36.ABCD 3

7.ABCD 38.ABCD 39.ABC 40.ABC 41.CD 42.ABCD

二、填空题

1. 衣原体,立克次体,病毒

2. 普氏立克次体,人虱;斑疹伤寒立克次体,鼠蚤;恙虫病东方次体,恙螨;伯氏疏螺旋体,蜱

3. 细胞壁,能在体外人工培养基中繁殖

4. 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

三.名词解释:

1.放线菌:是一类具有分枝菌丝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因菌落呈放射状而得名,在自然界分布极广,主要存在于土壤中。

2.硫磺样颗粒:是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颗粒的核心部分由分枝菌丝交织而成,外周由长丝排列成放射状,在显微镜下可见颗粒呈菊花状。常在患者病灶组织和脓样物质中找到该颗粒。

3.内鞭毛:存在与螺旋体,位于外膜与柱形原生质体之间,紧紧缠绕在柱形原生质体表面呈螺旋状,是螺旋体的运动器官。

4.赫氏反应:指患钩端螺旋体病的部分病人经青霉素注射后,出现寒战、高热及低血压,有的甚至出现休克等反应,可能与钩端螺旋体被青霉素杀灭后所释放的大量毒性物质有关。

5.硬下疳:是梅毒患者的一期表现,约在感染梅毒螺旋体后3周左右出现,多见于外生殖器,其溃疡渗出物中含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极强,约一个月可自然愈合。

6.支原体:为没有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态性,能通过滤菌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一类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7.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现称作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其病变为间质性肺炎,亦可合并支气管肺炎,有不规则发烧,刺激性咳嗽和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婴幼儿病情较重。

8.立克次体:是一类体积微小,绝大多数为自身代谢不完善,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9.猫抓病:主要是儿童或青少年,有被猫或狗咬伤,抓伤或接触史,汗赛巴通体从伤口进入,局部皮肤出现弄泡,引流淋巴结肿大,发热、厌食、肌痛和脾肿大等临床综合征。常合并结膜炎伴耳前淋巴结肿大为其重要特征之一。

10.衣原体:是一类严格寄生在细胞内,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菌器的原核细胞形微生物。在生物学分类的地位处于立克次体与病毒之间。一度曾被认为是病毒,现已归属为细菌类。

11.鹦鹉热:鸟类可通过粪便和上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原体传染给人类,患者多表现为发病急剧,寒战,发热、咳嗽和胸痛等肺炎体征,亦鹦鹉热,或称鸟热,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有传染性。

诺卡菌病,诺卡菌病的症状,诺卡菌病治疗【专业知识】

诺卡菌病,诺卡菌病的症状,诺卡菌病治疗【专业知识】 疾病简介 奴卡菌病是由诺卡菌(又称奴卡菌)引起的急、慢性、化脓性(偶为肉芽肿性)疾病。奴卡菌属于放线菌。奴卡菌通过感染皮肤和内脏,引起局部和全身症状。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诺卡菌属共百余种,广布于土壤,大多为需氧菌。多数为腐物寄生性的非病原,不属于人体正常菌群,故不呈内源性感染。对人致病的主要有3种:星形诺卡菌(N. asteroides )、豚鼠诺卡菌(N.caviae)和巴西诺卡菌(N.brasiliensis )。以星形诺卡菌和巴西诺卡菌多见。后者致病力强,可引起暴发流行。在我国最常见的为星形诺苄菌。本菌属的共同特征是菌丝纤细,直径0.3~0.2μm,多弯曲如树根状,一般生长到10多小时开始形成隔膜,并断裂成长度不等的杆状、杈状细丝。革兰染色阳性,胞壁IX型,糖类A型,并含LCN-A类脂和诺卡菌酸,DNA中GC含量为60~70mol%。星形诺卡菌菌落表面无白色菌丝;巴西诺卡菌菌落表面有白色菌丝生长。 二、发病机制 病原菌多经外伤进入皮肤或经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然后局限于某一器官或组织,或经血液循环播散至脑、肾或其他器官。病原菌进入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中性粒细胞通过溶菌酶和其他阳离子蛋白的作用抑制诺卡菌。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也能制和杀灭本菌。因此当宿主免疫防御机制削弱时容易引发本病。此外诺卡菌对吞噬细胞呼吸爆发产物有抵抗力,说明吞噬细胞呼吸爆发与诺卡菌病的发病有密切的联系。 症状体征 一、症状奴卡菌侵犯皮肤和内脏,发生局部和全身感染,引起多种临床表现。 1.皮肤感染皮肤受创后引起病原菌侵入而发病,亦可由肺部病变发展而来。臂部可出现链状排列的皮下结节群,呈孢子丝菌病样奴卡菌病。也可表现为脓肿及慢性瘘管或疣状损害类似皮肤结核,

细菌 、放线菌 、酵母菌及霉菌的分离与纯化

土壤中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及霉菌的分离与纯化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掌握从土壤稀释分离、划线分离各类微生物的技术。 2. 学习从样品中分离、纯化出所需菌株。 3. 学习并掌握平板倾注法和斜面接种技术,了解培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及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 4.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法。 二、实验原理 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一定的稀释,使微生物的细胞(或孢子)尽量呈分散状态,选用有针对性的培养基,在不同温度、通风等条件下培养,让其长成一个纯种单个菌落。 要想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还需提供有利于该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适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微生物四大类菌的分离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见表2-1所示。 表2-1 微生物四大类菌的分离和培养要求 样品来源分离对象分离方法稀释度培养基名称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d 土样细菌稀释分离10-5,10-6, 10-7 牛肉膏蛋白胨30~37 1~2 土样放线菌稀释分离10-3,10-4, 10-5 高氏1号28 5~7 土样霉菌稀释分离10-2,10-3, 10-4 马丁氏琼脂28~30 3~5 面肥或土样酵母菌稀释分离10-4,10-5, 10-6 马铃薯葡萄糖28~30 2~3 细菌分离平 板 细菌单菌落划线分离10-2 牛肉膏蛋白胨30~37 1~2 三、实验材料 1. 菌源土样 2.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马丁氏培养基,高氏合成1号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制平板和斜面),见附录Ⅲ。 3. 无菌水 250 mL锥形瓶,每瓶装99 mL无菌水(或95mL为分离霉菌用),内装10粒玻璃珠。 4.5 mL无菌水试管(每人5~7支)。 4. 其他物品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管,无菌玻璃涂棒(刮刀),称量纸,药勺,橡皮头,10%酚溶液。 (一)系列稀释平板法 1. 取土样 选定取样点,按对角交叉(五点法)取样。先除去表层约2cm的土壤,将铲子插入土中数次,然后取2~10cm处的土壤。盛土的容器应是无菌的。将5点样品约1kg充分混匀,除去碎石、植物残根等杂物,装入已灭过菌的牛皮纸袋内,封好袋口,并记录取样地点、环境及日期。同时取10~15g,称重后经105℃烘干8h,置干燥器中冷却后再次称重,计算含水量。土样采集后应及时分离,凡不能立即分离的样品,应保存在低温、干燥条件下,尽量减少其中菌种的变化。 2. 制备土壤稀释液 称土样1g于盛有99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充分振荡,此即为10-2浓度的菌悬液。用无菌移液管吸取悬液0.5mL于4.5mL无菌水试管中,用移液管吹吸三次,摇匀,此即为10-3浓度。同样方法,依次稀释到10-7。稀释过程需在无菌室或无菌操作条件下进行。

常见致病菌的检测

常见致病菌的检测 摘要: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的问题屡见不鲜,做好致病菌的检测,是防范于未然的措施,因而显得尤为的重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对一些常见的致病菌检测技术的要有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致病菌,肠球菌,霉菌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一.肠球菌 (1)、形态与染色【1】 肠球菌为革兰阳性(G+)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及人和动物消化道内。20世纪80年代以来,肠球菌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并且由于肠球菌的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使许多常用抗菌药物在治疗肠球菌感染时失败。因此,从分子水平对肠球菌致病因子、肠球菌引起的感染机制与治疗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肠球菌为圆形或椭圆形、呈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无芽胞,无鞭毛,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本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在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致病性【1】 一般而言,肠球菌的毒力不高。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相比,肠球菌对大多数动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值相当高,而且肠球菌很少引起蜂窝织炎和呼吸道感染。 肠球菌只有在宿主组织寄殖,耐机体非特异及免疫防御机制,并引起病理改变,才能导致感染。粘附测定显示肠球菌可通过细菌表面表达的为粘附素,吸附至肠道、尿路上皮细胞及心脏细胞。这些粘附素的表达亦受细菌生长环境的影响。另外,肠球菌可产生一种聚合物质(系一种蛋白表面物质,可聚集供体与受体菌,以利质粒转移),在体外增强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粘附。 细菌生长环境亦影响肠球菌与多形核白细胞反应。血清中生长的肠球菌与多形核白细胞反应较弱,而肉汤中生长的细菌反应较强。体外多形核白细胞对肠球菌的有效杀灭作用需血清补体蛋白参与,而抗肠球菌抗体可增强该作用。 (4)、肠球菌属主要检测步骤如下:【2】 方法一:肠球菌平板计数法检验程序 25g (mL) + 225 mL 缓冲蛋白胨水

牛羊常见疾病的首选药

牛羊常见疾病的首选药 (一)牛巴氏杆菌病:恩诺沙星、硫酸链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牛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 (二)牛羊布鲁氏菌病:环丙沙星、土霉素、布鲁氏苗病灭活疫苗 (三)牛副伤寒:环丙沙星、牛副伤寒灭活疫苗 (四)犊牛大肠杆菌病:环丙沙星、硫酸庆大霉素、磺胺对甲氧嘧啶 (五)羔羊痢疾:林可霉素、甲硝咪唑、抗羔羊痢疾血清 (六)羊黑疫:羊黑疫、羊快疫灭活疫苗、羊梭菌病多联干粉灭活疫苗(七)羊快疫:羊快疫、羊猝狙(或羔羊痢疾)、肠毒血症三联灭活疫苗 (八)羊肠毒血症:林可霉素、甲硝唑、抗羔羊痢疾血清,并结合强心、镇静等对证治疗。用羊快疫、羊猝狙、肠毒血症三联灭活疫苗或羊梭菌病多联灭活疫苗预防效果好 (九)羊猝狙:羊快疫、羊猝狙(或羔羊痢疾)、肠毒血症三联灭活疫苗、羊梭菌病多联干粉灭活疫苗 ()牛结核病:异烟肼、利福平、硫酸霉素 (一)牛放线菌病:青霉素 C、硫酸链霉素、林可霉素 (二)气肿疽:气肿疽灭活疫苗、气肿疽抗血清(三)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恩诺沙星、泰乐菌素、土霉素、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弱毒疫苗

(四)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药物同上,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 (五)炭疽:红霉素、抗炭疽血清、11号炭疽芽孢疫苗、无荚膜炭疽芽孢疫苗 (六)羊链球菌病:青霉素、恩诺沙星、磺胺对甲氧嘧啶、羊链球菌病灭活疫苗 (七)口蹄疫:口蹄疫O型、A型灭活疫苗 二、牛羊寄生虫病防治首选药 (一)牛羊消化道线虫病:丙硫苯咪唑、伊维菌素 (二)毛首线虫病(鞭虫病):吩嘧啶、精制敌百虫 (三)肺线虫病:构橼酸乙胺嗪、氰乙酰肼、左咪唑 (四)莫尼茨绦虫病:氯硝柳胺、硫双二氯酚、溴羟替苯胺 (五)肝片吸虫病:硝氯酚、三氯本唑 (六)双腔吸虫病:海托林 (七)日本血吸虫病:吡喹酮、六氯对二甲笨 (八)牛羊螨病(疥癣病、癞):二嗪农、伊维菌素 (九)蜱病:氧硫磷、双甲脒、敌敌畏、二嗪农(螨净)、氯菊花酯 ()牛皮蝇蛆病:倍硫磷、皮蝇磷 (一)羊鼻蝇蛆病:精制敌百虫、敌敌畏、伊维菌素、碘醚硫胺 (二)巴贝斯焦虫病:双脒苯脲、硫酸喹啉脲(阿卡普林)、三氮脒、伯氨喹、青蒿素 (三)牛泰勒焦虫病:咪唑苯脲、硫酸喹啉脲、三氮脒 (四)牛羊球虫病:莫能菌素、氨丙啉、磺胺二甲嘧啶

羊的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一、羊痘 症状发痘前,可见病羊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结膜潮红,从鼻孔流出黏性或脓性鼻漏,呼吸和脉搏增快。经1—4天后开始发痘。发痘时,痘疹大多发生于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如眼的周围、唇、鼻翼、颊、四肢和尾的内面、阴唇、乳房、阴囊及包皮上。开始为红斑,1-2日形成丘疹突出皮肤表面。随后丘疹逐渐增大,变成灰白色水疱,内含清凉的浆液,此时病羊体温下降。由于化脓菌的侵入,水疱逐渐变浑浊而成脓疱。随后脓疱破裂或内容物干涸,形成棕色痂皮,脱痂后痊愈。 防治方法: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大小羊一律尾内或股内皮下注射0.5毫升。 二、羊炭疽 症状:多为急性,突然发病。患羊昏迷、眩晕、摇摆、倒地、呼吸困难、全身颤栗、磨牙、口鼻流出血色泡沫、肛门、阴门流出血液,且不易凝固,数分钟内羊即可死亡。羊病情绪缓和时,兴奋不安,行走摇摆,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后期全身痉挛,数小时内即可死亡。 防治方法:对病程稍缓和的病羊,采病羊皮下或静脉注射抗炭疽血清30-60毫升,必要时于12小时后再注射一次。炭疽杆菌对青霉素,土霉素及绿霉素敏感,其中青霉素最为常用,剂量按每千克体重1.5万单位,每8小时肌内注射1次。疫苗有无毒炭疽芽孢苗,对绵羊可皮下接种0.5毫升;Ⅱ号炭疽芽孢苗,皮下注射1毫升。 三、羔羊大肠杆菌病

症状:分为败血型和下痢型。败血型多发于2-6周龄的羔羊,病羊体温41-42℃,精神沉郁,迅速虚脱,或不腹泻。有的带有神经症状,运动失调,磨牙,视力障碍,多在发病后4-12小时死亡。下痢型多发于2-8日龄的新生羔,病羊最初体温略高,出现腹泻后体温下降,粪便带气泡,有时带有血液。病羊可以发病24-36小时死亡,死亡率15%-17%。 防治方法:土霉素按每日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分2-3次口服;或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分2次肌内注射。呋喃唑酮,按每日每千克体重5-10毫克,分2-3次内服,新生羔羊每日再加胃蛋白酶0.2-0.3克。对心脏衰弱的,皮下注射25%安钠咖0.5-1毫升;对脱水严重的,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20-100毫升;对于有兴奋症状的病羔,用水合氯醛0.1-0.2克加水灌服有很好的疗效。 四、羊衣原体病 症状:流产型:潜伏期50-90天,流产通常发生于妊娠的中后期。关节炎型:感染羔羊发病初期体温高达41℃-42℃,食欲减退,支关节肿胀、疼痛。有些羔羊同时发生结膜炎,病程2-4周。结膜炎型:水肿,大量流泪,病程6-10天,角膜溃疡的羊病期可达数周。 防治方法:可肌内注射氯霉素,每千克体重注射20-40毫克,每天1次,连用1周。或肌内注射青霉素,每次80万-160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3天。结膜炎型患羊可用土霉素软膏涂眼治疗。 五、关钩端螺旋体病 症状:潜伏期4-5天,一般为隐性感染,少数病例可表现发热、

诺卡菌属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诺卡菌属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诺卡菌属细胞壁含分枝菌酸,是广泛分布于土壤中的需氧性放线菌。多数为腐物寄生性的非病原,不属于人体正常菌群,故不呈内源性感染。分为星形诺卡菌、短链诺卡菌、鼻疽诺卡菌、肉色诺卡菌、巴西诺卡菌、越橘诺卡菌、豚鼠耳炎诺卡菌、南非诺卡菌、苦味诺卡菌等9种。对人致病的主要有3种:星形诺卡菌(N. asteroides )、豚鼠诺卡菌(N.caviae)和巴西诺卡菌N.brasiliensis )。引起人类疾病主要为星形诺卡菌和巴西诺卡菌。在我国最常见的为星形诺苄菌。奴卡菌病多为外源性感染,可因吸入肺部或侵入创口引起化脓感染。如星形诺卡菌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人的原发性、化脓性肺部感染,可出现肺结核的症状如咳嗽,发热,寒战,胸痛,衰弱,纳差和体重减轻,但这些症状都是非特异性的,并且与肺结核或化脓性肺炎相似。胸腔积液也可发生。约1/3病例可发生转移性脑脓肿,通常可有严重头痛和局灶性神经系统异常。肺部病灶可转移到皮下组织,形成脓肿、溃疡和多发性瘘管,也可扩散到其他器官,如引起脑脓肿、腹膜炎等。表现为化脓性肉芽肿样改变,在感染的组织内及脓汁内也有类似“硫磺样颗粒”,呈淡黄色、红色或黑色,称色素颗粒。巴西诺卡菌可因侵入皮下组织,引起慢性化脓性肉芽肿,表现为肿胀、脓肿及多发性瘘管,好发于腿部,称为足分枝菌病。 奴卡菌感染常可发生在一些进行性疾病或免疫障碍性疾病患者的晚期尤其是柯兴综合症、糖尿病或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及广谱抗生素患者。但约一半病人并无预先存在的疾病。本病已被认为是晚期艾滋病患者的一种机会性感染.其他诺卡菌有时也可引起局部或偶也可是全身性的感染。 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奴卡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有细长的菌丝,菌丝末端不膨大。色素小颗粒压碎染色镜检,可见颗粒呈菊花状。抗酸染色为弱阳性,在盐酸酒精种较长时间可完全脱色,这可与结核杆菌相区别。本菌属为专性需氧菌。在普通培养基或沙氏琼脂培养基中可缓慢生长,需5~7天可见菌落大小不等,表面有皱褶,颗粒状;不同种类可产生不同色素,如橙红、粉红、黄、黄绿、紫以及其他颜色。在培养的早期菌体裂解为较多的球菌或杆菌状,分枝状菌丝较少。菌丝直径为1μm或更小。若培养时间较长,则菌丝易断裂,可见有丰富菌丝体形成。星形诺卡菌菌落表面无白色菌丝;巴西诺卡菌菌落表面有白色菌丝生长。在液体培养基中常在表面生长形成菌膜,下部液体澄清。 三、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1、涂片镜检根据脓、痰涂片和压片检查,可见有革兰阳性和部分抗酸性分枝菌丝若见散在的抗酸性杆菌,应与结核分枝杆菌相区别。 2、分离培养:标本接种分离可用沙保培养基或脑心浸液琼脂平板置37℃培养。因星形诺卡菌在45℃时生长,故温度可有初步鉴别意义。培养24—48h后有小菌落缓慢出现,淡黄色粗颗粒样,边缘陷入培养基中,表面干燥,白色或淡黄色。时间延长则菌落皱折、堆叠如皮革样,表面有天鹅绒样气中菌丝体。需注意,诺卡菌入侵肺部后由于巨噬细胞等免疫因素的

细菌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接种方法和形态观察

注意:由于实验内容较多,所以我们只要把蓝色字体部分写在实验报告上即可,黑体字部分自己看一下。由于11-13周为教学质量检查周,督导随时可能来查,所以预习报告还是要写。 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真菌接种方法和形态观察 一、微生物的接种技术 1 目的 1.1学习掌握微生物的几种接种技术 1.2 建立无菌操作的概念,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环节 2 基本原理 将微生物培养物或含有微生物的样品在无菌条件下移植到培养基上的操作技术称为接种。接种的关键是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常用的接种方法有斜面接种、液体接种、穿刺接种、平板接种和固体接种等。 3 实验材料 3.1 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啤酒酵母、玫瑰暗黄链球菌、曲霉、荨麻青霉的斜面培养物 3.2 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及高氏1号培养基的斜面和平板3.3 试剂:5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 3.4 仪器与其他用品 酒精灯、记号笔、试管、橡胶塞、试管架、接种环、培养皿、超净台等。 4 操作步骤 4.1 斜面接种法 斜面接种法主要用于传代活化、纯化培养、鉴定或保存菌种。通常先从平板培养基上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或挑取斜面,液体培养基中的纯培养物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操作应在无菌室、接种柜或超净工作台上进行。 将菌种斜面培养基(简称菌种管)与待接种的新鲜斜面培养基(简称接种管)持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之间,菌种管在外侧,接种管在内侧,斜面向上管口对齐,并能清楚地看到两个试管的斜面,注意不要持成水平,以免管底凝集水浸湿培养基表面。 右手持接种环柄,将接种环垂直放在火焰上灼烧。镍铬丝部分(环和丝)必须烧红,以达到灭菌目的,然后将除手柄部分的金属杆全用火焰灼烧一遍。 用右手的小指和手掌之间及无名指和小指之间拨出试管棉塞,将试管口在火焰上通过,以杀灭可能沾污的微生物。 将灼烧灭菌的接种环插入菌种管内,先接触无菌苔生长的培养基上,待冷却后再从斜面上刮取少许菌苔取出。 接种环不能通过火焰,应在火焰旁迅速插入接种管。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接种方式各异,具体如下: (1)细菌和放线菌由斜面培养基底部自下而上来回做“Z”形密集划线,勿划破培养基。(2)真菌菌落为局限性生长的曲霉、青霉等采用上下涂布法接种。菌落为扩散性生长的根霉、毛霉等采用点植法接种。 4.1.6塞管塞和接种环灭菌 接种完毕,将接种环抽出,灼烧管口,并迅速塞上棉塞。再重新仔细灼烧接种环后,放

微生物检验病原性放线菌及检验

第三十章病原性放线菌及检验 本章考点: 一、放线菌属 放线菌属的细菌是革兰阳性无芽孢厌氧杆菌,多为动物体表面,特别是口腔正常菌群的成员,少数可引起内源性感染。其中,衣氏放线菌是人类放线菌病最常见的菌种,牛放线菌主要引起牛放线菌病。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无芽孢、荚膜和鞭毛,无抗酸性。菌体常形成分枝状无隔菌丝,但不形成空中菌丝。有时断裂成短杆状或球状。在患者病灶和脓汁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小颗粒,称为“硫磺颗粒”,是放线菌在病灶组织中形成的菌落。将其压制成片,镜检可见颗粒呈菊花状,中央为革兰阳性的丝状体,周围为粗大的革兰阴性棒状体,呈放射状排列。 2.培养特性:本菌培养比较困难,厌氧或微需氧。在有氧环境中一般不生长,初次分离加5%CO2可促进生长。生长缓慢,在培养基上需3~4天才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较致密菌落,灰白色或瓷白色、表面粗糙而不规则的菌落。经人工多次移种后,可形成光滑型,白色、柔软、易于钩取的菌落。 在葡萄糖肉汤中37℃3~6天后,在培养基底部形成灰白色球形小颗粒沉淀。 在硫乙醇酸钠肉汤中37℃3~6天后,在培养基下层白色或灰白色雪花样生长,管底生长不多,肉汤清晰。 衣氏放线菌在牛心脑浸液琼脂上,37℃18~24小时形成蛛网状菌落。继续培养7~14天,形成臼齿形或面包屑样菌落,白色或灰白色,不溶血,无气中菌丝。菌落常粘连于琼脂上,不易挑起和乳化。 3.生化反应:能分解多种糖类产酸,除粘性放线菌外触酶试验均为阴性,不产生吲哚,不分解尿素。 (二)致病性

放线菌大多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属于正常菌群。只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或受伤时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导致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若无继发感染则大多呈慢性无痛性过程,常出现多发瘘管,排出的脓性物质中含有硫磺颗粒,此即为放线菌病。 放线菌可引起面颈部、胸部、腹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等感染。最常见为面颈部感染。本菌可从呼吸道进入肺,开始在肺部形成病灶,症状和体征似肺结核。损害大多广泛连续蔓延,并能穿破胸膜和胸壁,在体表形成多个瘘管,排出脓液。原发性皮肤放线菌病常由外伤或昆虫叮咬引起。放线菌还与龋齿和牙周炎有关。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主要采集脓液和痰液或活检组织。首先检查标本中有无“硫磺颗粒”,可用灭菌注射器抽取未破脓肿的脓汁作检查。 2.直接镜检:将“硫磺颗粒”置玻片上,以盖玻片轻压后镜检。在低倍镜下如见有典型的放射状排列的棒状或长丝状菌体,边缘有透明发亮的棒状菌鞘,即可确定诊断。也可用革兰染色、镜检,颗粒的中心部菌丝体染色为阳性,分枝状菌丝排列不规则,四周放射状的肥大菌鞘可呈阴性。抗酸染色阴性。 3.分离培养:将标本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在5%C02的厌氧环境中37℃3~6天,观察生长特点。接种牛心脑浸液琼脂上,观察菌落特征。 4.生化反应:触酶试验,明胶液化,硝酸盐还原,多种糖类分解试验,厌氧环境37℃3~7天观察结果。 二、诺卡菌属 诺卡菌是广泛分布于土壤中的一群需氧性放线菌,多数为腐物寄生性的非病原菌。其中有5~6种诺卡菌可引起人或动物的急性或慢性诺卡菌病。主要为星形诺卡菌和巴西诺卡菌。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本菌形态基本与放线菌相似,但菌丝末端不膨大。革兰染色阳性,抗酸染色呈弱抗酸性。在培养早期菌裂解为较多的球状或杆状,分枝状菌丝较少。在病人脓、痰、脑脊液中本菌为纤细的分支状菌丝。 2.培养特性:为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或沙氏培养基上室温或37℃培养均可生长,但繁殖速度慢,一般需5~7天可见到菌落。菌落表面干燥、有皱褶或呈颗粒状,不同种类可产生不同色素。星形诺卡菌可形成黄色或深橙色菌落,表面无白色菌丝。巴西诺卡菌的菌落,表面有白色菌丝。在液体培养基中由于需氧可在表面长成菌膜,下部培养基澄清。 (二)致病性 主要为外源性感染。星形诺卡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引起人的原发性、化脓性肺部感染,产生类似肺结核的症状。也可经肺部病灶转移到皮下组织,产生脓肿及多发性瘘管,或扩散到其他脏器,如引起脑脓肿、腹膜炎等。在病变组织或脓汁可见黄、红、黑等色素颗粒。而巴西诺卡菌可因外伤侵入皮下组织,引起慢性化脓性肉芽肿组织,表现为脓肿及多发性瘘管,好发于足、腿部,故又称为足分枝菌病。此病也可能由星形诺卡菌、马杜拉放线菌及某些真菌引起。

(完整word版)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异同

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的异同 1细胞结构 细胞结构群体特征繁殖方式 细菌原核细胞菌落光滑,湿润有些透明二分裂 放线菌原核细胞菌落表面丝绒状,干燥不透明孢子生殖 霉菌真核细胞菌落较大,干燥不透明,有颜色孢子生殖 酵母菌真核细胞与细菌菌落相似,出芽、孢子生殖 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真核生物有细胞核。 2菌落特征比较: 细菌:湿润,粘稠,易挑起 放线菌:干燥,多皱,难挑起,菌落较小,多有色素 酵母菌:湿润,粘稠,易挑起,表面光滑,比细菌的菌落大而厚 霉菌: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起 3细胞壁成分的异同: 细菌肽聚糖磷壁酸类脂质蛋白质 G+ 含量高含量较高一般无不含 G- 含量低不含含量较高含量高 细菌分为G+和G-,G+肽聚糖含量高,G-含量低;G+磷壁酸含量较高,而G-不含磷壁酸;G+类脂质一般无,而G-含量较高;G+不含蛋白质,G-含量较高。 放线菌为G-,其细胞壁具有G-所具有的特点。 酵母菌的细胞壁外层为甘露聚糖,内层为葡聚糖; 霉菌的细胞壁成分为几丁质、蛋白质、葡聚糖。 原生质体制备方法: G+菌原生质体获得:青霉素、溶菌酶 G-菌原生质体获得:EDTA鳌合剂处理,溶菌酶、肽酶 放线菌原生质体获得:青霉素、溶菌酶、肽酶

霉菌原生质体获得:纤维素酶。 酵母菌原生质体获得:蜗牛消化酶。 原生质体(protoplast):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是一生物工程学的概念。动物细胞也可算做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由原生质分化形成,具体包括细胞膜和膜内细胞质及其他具有生命活性的细胞器。植物和动物的如细胞核、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而细菌如核糖体、拟核等。 病原生物学意义严格地说,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去除原有细胞壁或抑制新生细胞壁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着的圆球状对渗透敏感的细菌。革兰阳性菌最易形成原生质体。 原生质球指革兰阴性菌肽聚糖层受损后尚保留有外膜的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它是细胞进行各类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中重要的部分。原生质体可分为质膜、细胞器、胞基质三部分。 4.大小比较 细菌大小一般在0.5~5μm 放线菌:菌丝纤细,宽度近于杆状细菌,约0.5~1微米,但是比较长。 酵母菌:比细菌的单细胞个体要大得多,一般为1~~5微米或5~20微米。 霉菌:构成霉菌体的基本单位称为菌丝,呈长管状,宽度2~10微米,长度最长。 噬菌体:是病毒,在细胞内,比细菌小的太多,一个细菌内可以有数百个噬菌体。 所以从小到大:噬菌体、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 5.pH 细菌6.5-7.5,放线菌7.5-8.0,酵母菌霉菌6.0-6.5 酵母菌渗透压较高。

放线菌与诺卡菌范文

放线菌与诺卡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述微生物中哪种不是原核细胞型 A.钩端螺旋体 B.沙眼衣原体 C.衣氏放线菌 D.肺炎支原体 E.白色念珠菌 2.下述哪不是依色列放线菌的特性 A.在组织病灶中可出现硫磺样颗粒 B.可导致口腔内感染 C. 属于真核细胞型 微生物 D.抗生素治疗有效 E.机体对放线菌的免疫主要靠细胞免疫 3.衣氏放线菌感染的最常见部位是 A.肠道 B.中枢神经系统 C.面颈部软组织 D.胸膜 E.泌尿道 4.放线菌在机体组织中形成的菌落是 A.硫磺样颗粒 B.细菌L型 C.荷包蛋样菌落 D.黑色菌落 E.绒毛样菌落 5.放线菌与龋齿和牙周炎有关,能产生粘性很强的物质,种物质是 A. 6-去氧太洛糖 B.荚膜 C.普通菌毛 D.顶端结构 E.鞭毛 6.放线菌生长时,对气体的要求是 A.专性需氧 B.专性厌氧 C.需加30%C02 D.微需氧或厌氧 E.兼性厌氧 7.诺卡菌属引起的感染多为 A.内源性感染 B.蚊虫叮咬感染 C.动物的咬伤 D.外源性感染 E.接触感染 8.诺卡菌广泛存在于 A .口腔 B.土壤 C.皮肤 D.肠道 E.水 9.分离放线菌应使用 A.沙保培养基 B.罗氏培养基 C.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 D.BCYE培养基 E.S-S琼脂 10.下述对放线菌正确的描述为 A.多数可致人类疾病 B.多以分裂方式繁殖、有菌丝 C.形成菌丝及孢子的真核生物 D.必须在活的细胞中才能生长繁殖 E.感染细胞内可形成包涵体 11.放线菌感染的病变部位可见 A.异染颗粒 B.质粒 C.硫磺样颗粒 D.内含颗粒 E.营养颗粒 12.可引起内源性感染,好发部位为颈部和颜面部的病原体是 A.衣原体 B.真菌 C.放线菌 D.支原体 E.立克次体 13.关于放线菌错误的是

山东大学微生物实验报告放线菌形态观察

实验六: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姓名:戈奕文 学号:201005140022 系别:2010生物基地 组别:周一下午第一组 试验日期:2012年11月5日 同组成员:孟亚平宋宁褚鹏程

【摘要】 配制高氏I号培养基用来培养青色链霉菌和弗式链霉菌,本实验运用插片法观察放线菌的形态,初步地了解放线菌的基本结构和形态。更直观的了解,基内菌丝、气生菌丝以及气生菌丝分化而成的孢子丝以及孢子。 【关键词】 青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laucus)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高氏I号培养基插片法 【前言】 放线菌(actinomycetes)是指能形成分枝丝状体或菌丝体的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土壤中最多,主要以孢子繁殖,至今发现的共有五六十属,它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根据1978年的统计,在当时已发现的5128种抗生素中,有3165种为各种放线菌所产生,链霉菌属又占放线菌中的首位(占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中的87.5%);有的放线菌还可用于生产维生素、酶制剂等;少数会引起人类、动物、植物的疾病。链霉菌属是放线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形态特征最典型的类群,其孢子丝的形态多样,而且性状较稳定,是对它们进行分类、鉴定的重要指示。因此学习如何培养和观察它们不仅对科学研究有很大的意义,对实际生活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本实验采用合成培养基进行培养,采用插片法取菌观察,不仅可观察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特征,而且便于观察不同生长期的放线菌形态,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玻璃纸法、印片法进行观察。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共约1,000多种,它们具有发育良好的菌丝体,也是实验中选取它们观察的重要原因。

肺放线菌病与肺诺卡菌病的回顾及进展_王争力

当代医学 2007.09 总第124期 144 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现状和前景展望 苏敬 (山西省古交市中医院 山西古交 030200) 自从WHO1999年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这一名称取消后,“保护胰岛β细胞”理论逐渐兴起,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出现了一场空前的“胰岛素革命”,从前那种“饮食+运动+口服药物联合治疗”的旧观念被彻底打破,几年时间里,胰岛素从最后的“杀手锏”一跃跳到前台,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首选之一,而且,大有一夜之间就加入“指南”中一线药物行列的趋势,传统口服药物,尤其是磺脲类口服药物如同一个人老珠黄的妇人一样,时刻面临着被“休”的空前危机,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非磺脲类促分泌剂和胰岛素一样,后来居上,逐渐得“宠”,受到了医患双方的广泛喜爱。 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但多少年来,2型糖尿病的治疗领域延续的是“磺脲+双胍”这对黄金搭档法,少有改变,直到九十年代后期出现了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后,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但那时胰岛素的早期使用观念还没有出现在医患双方的头脑中,牢固扎根的是“胰岛素抵抗”思想,就是说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用,医生不愿意用,患者也不愿意用,害怕有依赖,用了离不开,所以胰岛素的使用并不普及。自从胰岛β细胞保护理论在几年前提出后,胰岛素才逐渐被早期使用开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早期使用胰岛素后,大量的2型糖尿病病人出现了“蜜月期”,更使胰岛素的倡导者欣喜若狂,也更坚定了他们早 期使用胰岛素的信心和决心。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便有50%的β细胞衰竭,如果再使用磺脲类促分泌剂二至三年,则可能有70——80%的β细胞被“刺激”凋亡,所以,保护β细胞理论和早期胰岛素理论便日渐深入人心。尽管ukpds的研究显示,优降糖等磺脲类药物并没有明显的致β细胞衰竭的证据,但绝大多数医生还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磺脲类药物受到极大的冷落。 在未来的几年中,伴随着肥胖患者的不断增多,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非磺脲类促分泌剂将会越来越多地被用在临床,而以优降糖为代表的第二代磺脲类药物,以格列美脲为代表的第三代磺脲类药物将逐步退出市场(第一代磺脲类药物D—860等已被淘汰)。但在低收入人群中,“优降糖+二甲双胍”仍会长期使用下去。同时,胰岛素的早期使用将会出现一个高潮,但胰岛素不是万能的,不是对谁都适用的,而且,胰岛素使用起来的不方便、增加体重、不敏感等因素仍会是制约它广泛使用的难题,另外,长时间使用会不会引起胰岛的萎缩,也尚在探索之中,没有定论,因此,在短时间内,非磺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磺脲类和胰岛素的联合或单独使用状况将占主流。大多数医生将倾向于个体化治疗,各种药物的联合使用、交替使用、综合治疗,而且一定会很快出现更新的药物填补 肺放线菌病与肺诺卡菌病的回顾及进展 王争力 郭金雄 李健 (湖北省洪湖市人民医院内科 洪湖 433200) [摘 要] 肺放线菌病与肺诺卡菌病为两种少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临床上都具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特点,类似于肺癌或肺 结核。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发展成为急性细菌性肺炎危及患者生命。此综述回顾总结了两类疾病各自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最新进展以共广大医学同仁共同参考及讨论。 [关键词] 放线菌病;诺卡菌病;肺炎;肺部感染。 Actinomycoses and Nocardia pulmonary infections [Abstract] Actinomycosis and nocardiosis are uncommon pulmonary infections with distinct morphologic features. Both infections most commonly present as chronic, debilitating illnesses with radiographic manifestations simulating lung cancer or tuberculosis. Immunocompromised hosts, however, may develop fulminant disease resembling acute bacterial pneumonia.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primarily to review the 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tinomycosis and nocardiosis. [Key words] actinomycosis, nocardiosis, pneumonia, pulmonary infection.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题库1-2-10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题库1-2-10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放线菌病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内源性感染 B.常伴有多发性瘘管形成 C.感染病灶常排出硫黄样颗粒 D.多为面颈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E.主要依靠抗体诊断 放线菌病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特异性抗体,但这些抗体诊断意义不大。主要的微生物学检查法是在脓液、痰液和组织切片中、寻找硫黄样颗粒。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放线菌叙述,下列何者正确() A.革兰阳性球菌 B.革兰阴性球菌 C.有芽孢 D.革兰阳性杆菌 E.革兰阴性杆菌 放线菌是革兰阳性,无芽孢、荚膜和鞭毛,是一群在生物学特征上与细菌类同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与棒状杆菌、分枝杆菌等有着亲缘关系。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在放线菌感染的病灶中,肉眼可见硫磺颗粒,其实质是() A.异染颗粒 B.孢子 C.包涵体 D.质粒 E.组织中形成的菌落 放线菌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拔牙等引起内源性感染,导致软组织化脓性炎症,在脓汁中可见到分枝缠绕的小菌落,即硫磺样颗粒。 https://www.360docs.net/doc/1514627870.html,/ 羽毛球冠军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诺卡菌的特点不包括() A.菌丝细长分枝,末端不膨大 B.抗酸染色可抵抗3%盐酸乙醇的脱色 C.厌氧性,营养要求高 D.菌落R型 E.感染组织中可见有菌丝颗粒 诺卡菌为革兰阳性杆菌,有细长的分枝菌丝,亦或同时有杆状或球状存在,形态与放线菌相似,但菌丝末端不膨大。抗酸染色呈弱抗酸性,为专性需氧菌,菌落大小不等,表面有皱褶,为颗粒状。

羊肿头病

羊肿头病 肿头病俗称大头病,是青年公羊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特征是头部发生炎性水肿,发展迅速,病程短。通常发生在角斗的有角品种中。其发病率不高,但可能引起名贵公羊死亡,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羊肿头病 别名:大头病 病原 病原为诺维氏梭状芽胞杆菌。该菌生活在土壤内、皮肤表面和绵羊的消化道,其芽胞普遍存在于羊栏、牧场和草场的土壤内,容易机械性地转移到公羊头部皮肤表面,当羊在角斗过程中引起角周围皮肤或其他软组织的裂伤或挫伤时,芽胞易乘机进入伤口。 症状 患肿头病的公羊体温上升到40~41.5℃。患羊离群躺卧。头、胸与颈部皮下和肌内组织水肿发展迅速,肿胀的皮肤渗出液体。肿胀的眼睑关闭。鼻孔与鼻道部分关闭,可能引起有杂音的呼吸困难。患羊拒食,身体虚弱,在48~72h死亡。发病率通常为公羊群的2%~4%,但可能高达15%。大多数患羊死亡。 剖检 在尸检时,突出的变化是在头颈的软组织中。角周围的皮肤可能有裂伤,面、胸和颈部的皮下与肌间隔通常含有大量清亮的水肿液。混合感染时,含有水肿液血红蛋白与不透明的渗出物。胸腔与心包囊中和肺内可能有积液。心内膜下与心外膜下有点状出血。病理组织切片上,

水肿液明显;在裂伤和接种部位的周围可发现细菌和白细胞。 根据典型症状与病变可初诊为肿头病。公羊面、胸、颈部迅速发展的水肿,成为有力的诊断指征,而肿胀组织和裂伤中的清亮水肿液可进一步支持诊断。从裂伤附近组织中可能分离到诺维氏梭状芽胞杆菌与有关细菌,例如梭状芽胞杆菌与产气荚膜杆菌。 鉴别诊断需要考虑光致敏作用、黑腿病、恶性水肿与能分泌毒液的动物咬伤。光致敏作用造成的头部肿胀,发生在所有性别和无色素皮肤的个体中。黑腿病发生在两性于剪毛、预防接种、断尾、去势与分娩所致的创伤之后,有特征性的肌内病变,液体常为血红蛋白所着色。恶性水肿是创伤周围的一种急性局灶性感染,含有气体、血色液体与坏死组织,可能分离到气肿疽梭状芽胞杆菌和腐败梭状芽胞杆菌。动物毒性咬伤通常见于个别绵羊,公母两性都可发生。 应用诺维氏梭状芽胞杆菌疫苗,可显著降低此病的发生率。为了取得最好的预防效果,疫苗应在角斗季节开始前6周使用;在预期疾病爆发期间,将年轻公羊从怀疑被诺维氏梭状芽胞杆菌污染的羊栏中赶出。对受感染的公羊必须及早治疗。每天注射抗生素,并将病羊隔离到黑暗安静的羊舍,供给优质饲料与充足的饮水。 1.公羊肿头病 通常发生于抵架或受伤以后,伤口局部含有黄色或血液渗出液,衰竭、突然死亡。 2.放线杆菌病及放线枝菌病 头面部有多数肿块,或者下颌或面部的骨头肿大。

微生物实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一:丝状微生物的鉴定 实验目的: 1、观察常见放线菌的基本形态特征。 2、观察镰刀菌与木霉的基本形态。 3、掌握埋片培养法培养放线菌。 4、掌握载片培养法培养丝状真菌。 5、学会用显微镜观察未染色样品。 实验原理: 放线菌的菌落早期绒状同细菌菌落月牙状相似,后期形成孢子菌落呈粉状、干燥,有各种颜色呈同心圆放射状。 放线菌一般由分枝状菌丝组成,它的菌丝可分为基内菌丝(营养菌丝)、气生菌丝或有孢子丝三种。放线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大部分气生菌丝分化成孢子丝,通过横割分列的方式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孢子丝形态多样,有直、波曲、钩状、螺旋状、轮生等多种形态。孢子也有球形、椭圆形、杆状和瓜子状等等。它们的形态构造都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真菌的菌丝较放线菌粗,菌落疏松,主要用肉眼观察,必要时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利用显微镜主要观察孢子的着生状态,孢子形状及菌丝有无横隔等。 3材料 3.1菌种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诺卡氏菌(Nocardia sp.);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3.2培养基 高氏1号培养基,PDA培养基。 3.3器皿 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无菌滴管、镊子、接种环、小刀(或刀片)、水浴锅,显微镜,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 4流程 4.1埋片培养法: 倒琼脂→切槽→接种→埋片→培养→镜检→记录绘图。 4.2载片培养法:滴琼脂→凝固→边缘接种→盖盖玻片→培养→镜检→记录绘图。 5步骤 埋片培养法: 1 向每个培养皿倒约20毫升高氏一号琼脂培养基,待凝固。

2 用无菌手术刀在琼脂平板上平行开两条槽,取出其中的琼脂培养基。 3 在槽的外侧边缘接种待鉴定的放线菌菌株。 4 将无菌载玻片呈与槽垂直的方向盖在平板上面,用镊子轻轻压下,使载玻片与琼脂平板接触。 5 放于28℃培养3天。 6 将载玻片从平板上取下,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 载片培养法: 1 将无菌载玻片放于洁净工作台。 2 向其上滴一滴溶化的PDA培养基,待凝固。(注意: 培养基的量不要太多,应尽量让其在载玻片上扩展开,降低培养基的高度,利于以后观察。) 3 在琼脂块边缘接种待鉴定真菌菌株。 4 用镊子夹取无菌盖玻片盖于琼脂块上。 5将载玻片放于无菌培养皿,用塑料袋密封,在塑料袋中放入一块吸水脱脂棉,保湿,28℃培养3天。 6将载玻片从培养皿取出,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 6 结果:1观察并绘制放线菌的菌丝丝形态,并指明其着生方式。 2比较不同放线菌形态特征的异同。 3 观察并绘制镰刀菌、木霉的孢子形态。 7 思考: 1在高倍镜或油镜下如何区分放线菌的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 2同样为丝状微生物,为何观察菌丝形态所用的培养方法不一样?

羊呼吸道病的治疗

羊呼吸道的治疗 出现咳嗽症状主要是由于受寒感冒、受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机体抵抗力降低、受条件性病原菌的侵害,如巴氏杆菌、链球菌、化脓放线菌、坏死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土拉杆菌等的感染而引起肺炎或呼吸道炎症;肺线虫、蛔虫、羊鼻蝇也可引起咳嗽。此外,口蹄疫、放线菌病、羔羊腹泻、羊痘以及外伤性肋骨骨折、创伤性心包炎等也会出现咳嗽症状。 咳嗽的声音干而短,常见于喉和气管异物、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和肺结核等;湿而长,常见于咽喉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等;短而弱,有疼痛表现,常见于急性喉炎、喉水肿和胸膜炎等。单发性咳嗽,常见于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结核等,连续性咳嗽,常见于急性喉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等。 巴氏杆菌引起的咳嗽,病羊同时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流黏性鼻液,有时颈部和胸下出现水肿,初期便秘,随后腹泻,病程3--30天,死亡率高。链球菌引起的咳嗽,伴有铁锈色鼻液,流泡沫性口水,咽喉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眼睑、唇部、面部及乳房肿胀。粪便松软,带有黏液或血液。病程2--3天,死亡率高达80%。 支原体和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咳嗽,病羊营养不良、消瘦、精神沉郁,腹式呼吸,喘气,病程较长,死亡羊多数表现胸膜黏连,胸膜内含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肺部可见局限性化脓病灶,受损的肺呈灰紫色,肺叶与肋骨黏连。本病常发生于营养不良的当年羔羊,以小尾寒羊最为多见。 双球菌引起的咳嗽,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羔羊,病羔发热,结膜潮红,呼吸困难,流脓性鼻液,时有脑膜炎症状或腕关节、跗关节发炎,呈现跛行,病程较短,3--6天死亡。剖检可见脾脏肿大,呈黑红色,肺充血、出血,并有纤维蛋白渗出物, 坏死杆菌引起的咳嗽,常发生于1--4日龄的羔羊,病初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口腔发生坏死性炎症(白喉),肝、肺坏死,4--5天死亡。 由寄生虫、营养不良(如维生素A缺乏症)引起的咳嗽,一般病程较长,患畜瘦弱,体温正常。预防:①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供给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饲料;②每个圈舍要严格控制羊只数量,防止密度过大。圈舍应通风良好,干燥向阳;冬季保暖,春季防寒,以防感冒的发生;③按程序进行防疫,定期驱虫。当羊群咳嗽呈增多趋势时,应在饲料中添加强力霉素或支原净等。 治疗:查清病原,控制感染,可用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①常以青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0.05克,1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3天;②新砷矾钠明(914)按成年羊0.30--0.50克、5月龄以上羊0.20--0.40克、5月龄以下羊0.10--0.20克,溶入50--100毫升糖盐水中静注;③肌注咳喘神针,每千克体重0.15毫升,两天注射1次。 对症疗法①当体温过高时,可肌肉注射安乃近2毫升或安痛定2--4毫升,每天2次;②镇咳祛痰,可使用氯化铵2--5克,吐酒石0.40--1克、杏仁水2--3毫升,加水混合,1次灌服;③心脏衰弱时,可用10%樟脑磺酸钠注射液2--3毫升,1次肌肉或皮下注射。 怀疑有寄生虫时,可用畜卫佳或丙硫苯咪唑驱虫,用法用量按药品生产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执行。 中药咳嗽处方①一点红500克,鱼腥草200克,鹅不食草200克,水煮候温灌服;②醋500毫升,甘草粉30克,冰片15克,加水适量,1次灌服;③苏叶100克,陈皮50克,半夏50克,桔梗100克,前胡50克,枳壳50克,杏仁25克,甘草25克,水煮灌服。 如果以上方法治疗无效可采取用生物制剂羊呼肽

文字版之放线菌

除细菌外其他原核微生物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放线菌放线菌是具有菌丝、以孢子进行繁殖、陆生性较强的一类革兰氏阳性原核微生物。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孢子繁殖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单细胞,大多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菌丝直径与杆菌类似,约1mm 细胞壁组成与细菌类似,革兰氏染色阳性(少数阴性)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营养、气生和孢子丝三种 (一)放线菌的形态、大小和繁殖 特征:丝状分枝多核、单细胞(细胞核之间没有分隔) 孢子繁殖→无性繁殖孢子是放线菌的“种子”(无性)。孢子对于不良的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散落的孢子遇到适宜条件就萌发长出菌丝。菌丝分枝再分枝,最后形成网状的菌丝体。通过分生孢子或孢囊孢子繁殖,也可以一段营养菌丝繁殖 (二)、鉴定特征及生理特性 菌落特征(与细菌特征正好相反)表面常呈粉末状或皱褶状(?) ,有的则呈紧密干硬的圆形,有些为糊状。颜色各异,正反不同(?) ,质地紧密,菌落不易用接种环挑起(?),较小。 ②液体培养特征静置培养:培养基不混浊膜状附壁,或沉降于底部。震荡(或摇床)培养:短的菌丝体构成球状颗粒③生理特性大多数好氧,最适宜的pH值7~8,嗜中温 蓝细菌(一)蓝细菌—蓝藻或蓝绿藻(blue-green algae)革兰氏阴性,无鞭毛,含有光合色素(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产氧的原核生物。 1、结构和形态 比一般细菌大,通常直径为3~10μm,最大达60μm 蓝藻有单细胞球状、杆状、长丝状、分枝丝状单细胞体的、群体的和丝状体的。丝状体:是由于细胞分裂按同一个分裂面反复分裂、子细胞相接而形成的群体:丝状体可以连成群体,包在公共的胶质鞘膜中特殊结构异形胞—固氮的场所静息孢子—休眠体 2、营养类型—光能自养 3、繁殖—无性生殖单细胞:二分裂、多次分裂、顶端释放(芽殖)丝状体:中间分裂、无规则分裂、顶端释放(芽殖 4、分类 蓝藻门分为两纲:色球藻纲和藻殖段纲(一)色球藻纲藻体为单细胞体或群体。微囊藻属、腔球藻属(二)藻殖段纲藻体为丝状体。颤藻属、鱼腥藻属 5、藻类在环境中的利和弊 弊富营养化:人类活动使江河、湖泊中生物所需的N(0.2-0.3mg/L)、P(0.01-0.02mg/L)等营养物质短期内大量增加,引起藻类和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导致水中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和其它生物死亡。水化淡水中的一种生态现象,是由于某些蓝藻的过度生长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发生时,水体一般呈蓝色或绿色。以蓝藻为主,如微囊藻、鱼腥藻、颤藻等,还有栅藻、硅藻)成因---化肥、城市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土地侵蚀、淋溶出的营养盐、网箱养殖生物的排泄物危害--危害人类健康。接触、少量饮用、长期饮用。对家畜及野生动物的危害。蓝藻对水生生物有影响。含毒素的蓝藻细胞在水体中的迁移,可与粘土共沉淀,形成底泥。影响自来水厂的出水水质,增加制水成本。使水体透明度明显降低,严重富营养化的水质透明度仅有0.2m。甚至在岸边堆积,藻体死亡时还会散发恶臭,严重破坏景观。防治控制含氮、磷等废物向水体中排放。1. 物理除藻:超声波、重力斜筛自动脱水设备2. 化学除藻:利用除草剂、杀藻剂及金属盐等来控制水华,硫酸铜3. 生物除藻:利用生态系统食物链摄取的原理以及生物的相生相克关系来控制或抑制水华。将凡是能够有效地控制蓝藻生长的生物调动起来,但又不能造成生态危害,人为地创造了一个生态链环。赤潮海水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一段时间水体变色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绿和褐色等。成因①海域水体高营养化(氮、磷②某些特殊物质参与作为诱发因素,已知的有维生素B1、B12、铁、锰、脱氧核糖核酸③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主要为藻类。(甲藻纲,常见的有裸甲藻属、膝沟藻属、多甲藻属,共5个纲15个科30个种) 危害①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一度成为死海②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毒素被食物链中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则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防治控制含氮、磷等废物向海洋中排放。如含磷洗衣粉的废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