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的护理

第12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的护理
第12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的护理

第12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的护理

学习目标:

1.阐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的护理评估内容

2.列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的护理诊断

3.阐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

一、引言

中枢神经功能衰竭(central nervous system function failure , CNSF)即急性脑功能衰竭(CF),是多种病因所致的一种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病死率最高的脏器功能衰竭。常为许多全身疾病和颅内疾病的严重后果,在抢救危重病人的过程中,要早期监测脑功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脑组织,控制脑缺血缺氧的发展。

链接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

一、颅内疾病:1. 感染乙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流脑等。

2.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3.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肿瘤、脑寄生虫病等。

4.颅脑外伤

5.癫痫

二、全身疾病: 1.多系统功能衰竭

2.心脏骤停

3.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肺性脑病、肝性脑病、尿毒症性脑病、

粘液性水肿昏迷及低血糖昏迷等

4.中毒

二、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在询问病史中应注意有无原发病如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

是否存在相关诱发因素如外伤、中毒等。

(二)身心状况

1.症状、体征

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按程度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1)嗜睡:病理性睡眠过多、过深,能被各种刺激唤醒,并能正确做出反应及回答问题,但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

(2)意识模糊:病人反应慢,回答语言简单、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对刺激的反应不及时、不确切,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3)昏睡:病人多不易被唤醒,只有在持续强烈刺激(如压迫眶上神经)下能做出睁眼、呻吟、躲避及模糊而简短回答,很快又入睡。

(4)昏迷是意识障碍的严重阶段,临床上将昏迷份三个阶段:

①轻度昏迷(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病人对强烈刺激仍有防御性反应。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等基本生理反应存在。生命体征(呼吸、血压、脉搏等)一般无明显改变。

②中度昏迷对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血压、脉搏出现异常。

③深度昏迷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及角膜反射消失,肌肉松弛、大小便失禁,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

2.体查

(1)意识可按照Glasgow昏迷计分法,总分为A+B+C,正常人为15分,小于8分提示预后不良,该评分简单易行,比较适用。

链接

Glasgow昏迷量表

(2)体温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损伤时,可有中枢性高热。

(3)呼吸广泛脑损伤时可出现潮式呼吸;中脑、桥脑损伤时可发生过度换气;桥脑下部损伤时出现喘息样呼吸;两侧额叶损害时可

发生呼吸暂停。

(4)血压血压升高,常见于高血压脑病、颅内压升高。

(5)瞳孔注意观察瞳孔的大小、对称性及对光反射是否存在。

(6)神经系统其他检查角膜反射、腱反射及脑膜刺激征的检查,若脑膜刺激征阳性,可提示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

三、护理诊断

1、舒适的改变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2、自理能力缺陷与活动无耐力或肢体功能障碍有关。

3、恐惧对疾病不了解及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

4、疼痛与可加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有关。

5、体液不足与呕吐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躯体活动障碍、瘫痪有关。

四、护理目标

1、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疼痛消失,感觉舒适。

2、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恢复,积极参与生活自理活动。

3、病人恐惧减轻,有安全感,了解疾病常识,并配合治疗。

4、病人无感染发生、压疮、意外损伤。

五、护理措施

(一)常规护理

1、体位安全体位一般采取头高脚低位,侧卧位或仰卧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病人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防

止窒息,检查病人呼吸情况,是否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及时吸氧高流量吸氧可改善缺氧,一般氧流量为2~4L/min。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药物治疗,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适当给予镇

痛、镇静、促进脑细胞代谢和功能恢复的药物等。

5、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病人意识、呼吸、体温、脉搏、心率、血压,同时

注意监测Glasgow评分,如发现分数下降,要及时汇报给医生进行抢救。

病情危重者做好护理记录及记出入液量

6、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有一定热量的饮食。轻度

吞咽障碍者半流质饮食,进食要慢以防呛咳。昏迷者给鼻饲。

(二)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坠入性肺炎预防护理昏迷病人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入呼吸道,引起坠入

性肺炎,因此在护理中要注意每2~3小时定时翻身一次,同时适当给病人叩背,定期更换吸氧导管,保持清洁通畅。

2、口腔感染预防的护理为避免口腔感染要注意每日早晚用生理盐水清洗

口腔一次,若出现口腔感染要及时处理。

3、泌尿系感染的预防护理如病人因为尿潴留多采用留置导尿,注意保持导

尿管通畅,定时开放,每日清洁插管部位和尿道口,同时可应用1:5 000呋喃西林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膀胱2次,注意观察引流尿液变化,一旦能自行排尿,导尿管应迅速拔掉。

4、其他预防角膜炎、角膜干燥可每日应用1%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洗眼1~

2次;若病人长期卧床,要注意定时翻身,每2~3小时翻身1次,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燥,床铺要保持清洁平整,对受压部位要适当按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三)颅内压监测(intra cranial pressure ,ICP)的护理:监测前调整好记录仪和传感器,操作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

液反流,每日消毒1~2次,避免颅内感染;躁动病人可适当给予镇静剂,以免影响颅内压;观察病人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如出现

注意引流速度是否过快。

(四)脑疝先兆观察及脑疝护理

1、脑疝先兆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脑疝先兆: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血压

急剧升高、呼吸不规则,瞳孔不等大,出现后要立即通知医生。

2、脑疝护理出现脑疝后,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流量给氧,按医嘱20~

30min内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同时可应用地塞米松10mg静

脉注射;用药后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紧急情况下,配合医师行脑室

穿刺置管引流

链接

脑疝

临床上常见的脑疝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小脑幕切迹疝指颅内压增高时,脑组织向下移位,颞叶的海马沟回被挤入小脑幕裂孔形成的脑疝。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出现嗜睡、昏迷,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患侧瞳孔开始缩小随后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有的可以出现对侧肢体自主活动减少或消失、去大脑强直发作、高热和生命体征紊乱。

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指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疝入枕骨大孔及椎管内。急性枕骨大孔疝表现为昏迷,双瞳孔先缩小后散大,光反射消失,短时间内出现呼吸衰竭。慢性枕骨大孔疝表现为枕部疼痛,颈项强直,强迫头位,锥体束征,颅高压表现。

小结

本章学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主要表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等。在学习中要掌握好相关病情的观察,及时发现颅高压出现的征象,学会观察意识障碍的表现、脑疝出现的先兆,出现相关问题要立即汇报医师,做好抢救工作。

(蔡雁斌)

慢性肾衰竭的护理要点、措施、评估.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英文缩写为CRF) 的概念是: 各种原因致肾脏慢性进行性损害,使其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以代谢产物和毒素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等表现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CRF 为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共同转归,终末期称为尿毒症。 CRF的病程发展分为三期: 一、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又称肾储备功能减退期): Ccr < 80ml / min;Scr < 178umol / L; BUN < 9mmol / L;该阶段,病人的肾功能已下降但临床无肾衰竭的症状。 二、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又称氮质血症期): Ccr 25-50ml / min;Scr > 178umol / L; BUN > 9mmol / L;出现临床症状。病人处于该阶段时,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出现消化道症状和贫血。 三、肾功能衰竭期(又称尿毒症期): Ccr < 25ml / min;Scr > 445umol / L; BUN > 20mmol / L;症状明显。此时,病人的肾功能极度下降,出现各系统症状。当病人的Ccr < 10ml / min时,为尿毒症终末期。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 引起慢性肾衰竭的病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原发性肾脏疾病: 慢性肾炎和肾盂肾炎、多囊肾等, 2.继发性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SLE性肾病。 3.梗阻性肾脏疾病: 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等。 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 一、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症状是尿素等代谢产物对胃肠道粘膜刺激引起的。首发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后期口中有氨味,常有口腔粘膜溃疡、十二指肠炎、消化道出血。是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二、血液系统:血液系统症状包括以下三方面 贫血(必有症状)EPO减少、铁摄入不足、失血、毒素抑制RBC生成、叶酸蛋白质缺乏。 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和聚集能力下降。 感染:WBC趋化、吞噬和杀菌能力减弱。 三、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 钠水潴留(容量依赖性);肾素活性增加(肾素依赖性);肾分泌降压物质减少;外周阻力增高。

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护理常规

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相关知识 1、定义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 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2、临床分类 命名定义 急性肝衰竭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以II度以上的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起病较急,15天至26周出现肝衰竭的临床表现 慢加急性肝衰竭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出现急性肝功能失代偿慢性肝衰竭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慢性肝功能失代偿 3、常见原因 3.1 病毒:肝炎病毒(主要是乙肝病毒),还有巨细胞病毒等其他病毒。 3.2 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异烟肼、利福平、化疗药、酒精、毒蕈等)。 3.3 细菌:败血症,持续感染。 3.4 其他:肝脏缺血缺氧、肝豆状核变性、肝移植后等。 4、肝性脑病分期见肝硬化护理常规 一护理问题/关键点 1、呼吸困难 2、腹内压 3、腹水 4、脑水肿 5、肝性脑病 6、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7、消 化道出血 8、肝肾综合征 9、感染 10、黄疸 11、凝血功能障碍 12、营养 13、实验室检 查 14、教育需求 二评估 1、神经系统肝功能衰竭患者可出现脑水肿及肝昏迷。脑水肿是爆发型肝衰死亡的主要原因 1.1 评估神志、瞳孔、四肢活动情况,有无头晕、头痛、意识障碍 1.2 评估是否有肝性脑病的早期症状:精神、性格及行为有无异常表现,双手是否有扑翼样 震颤等 2、呼吸系统肝硬化患者肺内血管病理性扩张,增加肺部血管病理性扩张,增加肺部右到左的 血液分流,可以导致低氧血症;另外,肝功能衰竭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导致肺部感染。 低蛋白患者还可以导致胸腔积液 2.1 给氧方式,氧饱和度、血气情况,昏迷的患者需要注意评估是否有舌根后坠 2.2 呼吸音、呼吸频率、型态,肝昏迷患者可有过度通气 2.3 咳嗽咳痰情况,痰液的性状、颜色和量 2.4 胸片、胸部B超、CT以及痰培养结果 3、心血管系统:评估容量是否充足:心率、心律、血压、CVP、水肿程度、进出量 4、胃肠道系统:肝功能衰竭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因免疫力下降还可 以出现自发性腹膜炎。需要评估: 4.1 腹内压力 4.2 饮食及食欲情况,有无胃潴留、呕吐 4.3 肠呜音、腹胀、腹痛、以及腹壁静脉曲张、痔疮等 4.4 大便颜色、性状、量以及次数 4.5 消化道出血征象 4.6 腹部B超,检查是否有腹水。有腹水患者监测腹围 5、泌尿系统警惕出现肝肾综合征。肝肾综合征是指肝功能衰竭伴进行性、功能性肾功能不全。 临床主要表现为少尿、无尿、血肌酐升高和氮质血症。需要评估: 5.1 尿量、颜色、是否浑浊,进出量是否平衡 5.2 肾功能 6、感染征象:肝功能衰竭患者易并发感染,需要关注体温及白细胞及培养结果。患者可出现腹 膜炎、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注意观察相应的感染征象 7、皮肤、肌肉系统 7.1 皮肤瘀斑、粘膜出血情况,蜘蛛痣以及肝掌 7.2 有无黄疸、肝病面容 7.3 水肿情况,皮肤是否完整,四肢肌力 8、化验检查 8.1 血糖:由于糖原移动,糖异生和胰岛素代谢障碍可出现低血糖。注意观察低血糖的临床 表现 8.2 CBC:脾亢患者可出现血三系减少。注意血色素、血小板和白细胞 8.3 凝血功能:肝脏产生凝血因子减少,可出现P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 8.4 胆红素:失代偿期可出现结合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升高,胆红素的持续升高是预后不良的 重要指标 8.5 蛋白: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场所。正常值为35-55g/L,白蛋白低于28g/L为严重 下降;A/G比值正常为(1.5-2.5):l,A/G倒置见于肝功能严重损伤

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

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相关知识 1、定义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 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2、临床分类 命名定义 急性肝衰竭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以II度以上的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 亚急性肝衰竭起病较急,15天至26周出现肝衰竭的临床表现 慢加急性肝衰竭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出现急性肝功能失代偿 慢性肝衰竭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慢性肝功能失代偿 3、常见原因 3.1 病毒:肝炎病毒(主要是乙肝病毒),还有巨细胞病毒等其他病毒。 3.2 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异烟肼、利福平、化疗药、酒精、毒蕈等)。 3.3 细菌:败血症,持续感染。 3.4 其他:肝脏缺血缺氧、肝豆状核变性、肝移植后等。 4、肝性脑病分期见肝硬化护理常规 一护理问题/关键点 1、呼吸困难 2、腹内压 3、腹水 4、脑水肿 5、肝性脑病 6、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7、消化道出血 8、肝肾综合征 9、感染 10、黄疸 11、凝血功能障碍 12、营养 13、实验室检查 14、教育需求 二评估 1、神经系统肝功能衰竭患者可出现脑水肿及肝昏迷。脑水肿是爆发型肝衰死亡的主要原因 1.1 评估神志、瞳孔、四肢活动情况,有无头晕、头痛、意识障碍 1.2 评估是否有肝性脑病的早期症状:精神、性格及行为有无异常表现,双手是否有扑翼样震颤等 2、呼吸系统肝硬化患者肺内血管病理性扩张,增加肺部血管病理性扩张,增加肺部右到左的血液分流, 可以导致低氧血症;另外,肝功能衰竭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导致肺部感染。低蛋白患者还可以导致胸腔积液 2.1 给氧方式,氧饱和度、血气情况,昏迷的患者需要注意评估是否有舌根后坠 2.2 呼吸音、呼吸频率、型态,肝昏迷患者可有过度通气 2.3 咳嗽咳痰情况,痰液的性状、颜色和量 2.4 胸片、胸部B超、CT以及痰培养结果 3、心血管系统:评估容量是否充足:心率、心律、血压、CVP、水肿程度、进出量 4、胃肠道系统:肝功能衰竭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因免疫力下降还可以出现自 发性腹膜炎。需要评估: 4.1 腹内压力 4.2 饮食及食欲情况,有无胃潴留、呕吐 4.3 肠呜音、腹胀、腹痛、以及腹壁静脉曲张、痔疮等 4.4 大便颜色、性状、量以及次数 4.5 消化道出血征象 4.6 腹部B超,检查是否有腹水。有腹水患者监测腹围 5、泌尿系统警惕出现肝肾综合征。肝肾综合征是指肝功能衰竭伴进行性、功能性肾功能不全。临床主 要表现为少尿、无尿、血肌酐升高和氮质血症。需要评估: 5.1 尿量、颜色、是否浑浊,进出量是否平衡 5.2 肾功能 6、感染征象:肝功能衰竭患者易并发感染,需要关注体温及白细胞及培养结果。患者可出现腹膜炎、肺 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注意观察相应的感染征象 7、皮肤、肌肉系统 7.1 皮肤瘀斑、粘膜出血情况,蜘蛛痣以及肝掌 7.2 有无黄疸、肝病面容 7.3 水肿情况,皮肤是否完整,四肢肌力 8、化验检查 8.1 血糖:由于糖原移动,糖异生和胰岛素代谢障碍可出现低血糖。注意观察低血糖的临床表现 8.2 CBC:脾亢患者可出现血三系减少。注意血色素、血小板和白细胞 8.3 凝血功能:肝脏产生凝血因子减少,可出现P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 8.4 胆红素:失代偿期可出现结合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升高,胆红素的持续升高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8.5 蛋白: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场所。正常值为35-55g/L,白蛋白低于28g/L为严重下降;A/G 比值正常为(1.5-2.5):l,A/G倒置见于肝功能严重损伤 8.6 肝酶和血氨:ALT、AST升高,疾病后期可降低;血氨升高需要警惕肝性脑病出现 8.7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低钾、低钠/高钠 9、既往史及相关病因:饮酒史、肝炎史、长期用药史、毒物摄人、细菌感染、血吸虫病史、肝硬化相关

病毒感染与肝功能衰竭(文档版)

1.1甲型肝炎病毒(HA V)感染.HA V是小RNA病毒.主要 经粪——口途径传播。人感染HAV,可表现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感染。6岁以下儿童感染HAV后,70%为亚临床型感染;大龄儿童和成人感染HAV后,70%以上为临床型感染。病死率为0.3%~0.6%;50岁以上患者的病死率为1 .8%;慢性肝病者感染HAV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危险性升高.。HAv感染大多表现为自限性、急性临床过程,单独HAV感染进展为急性肝衰竭的几率低(约0.1%~0.35%),但一印度医院报道的70例HAV感资的儿童中,l4例发展为急性肝衰竭.几率为20%。调查解放军302医院1977例肝衰竭患者的病因未发砚单独HAV感染急性肝衰竭,发现5例HAV感染引起的肝衰竭皆为在慢性HBV感染基础上发生。有研究显示HAV感染进展为急性肝衰竭与HAV受体TIM1的基因多态性有关1.2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目前我国慢性HBV感染者 达9300万,HBV感染是我国引起肝衰竭的最主要病因。有研究显示,HBV感染在1977例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病因中占87.25%。 1.3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HCV感染是欧美国家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原因。目前世界范围内确诊为HCV感染患者的人数达1.7亿,我国抗-HCV阳性率为3.2%,有近4千万感染者。HCV感染后一般临床症状较轻,引起急性肝衰竭少见,仅20%感染者表现为急性并呈自限性发病过程,而

15%~80%发展为慢性感染,肝硬化、肝愛发生率也较高,约25%的慢性HCV感染者发展为肝硬化,大多发展为以严重腹水、腹膜炎、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为特征的慢性肝衰竭。慢性HCV感染基础上发生的慢加急性肝衰竭少见。 1.4 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HDV是一个小型的、有缺陷的RNA病毒,只感染有HBV感染基础患者,全球超过1500万人感染。HDV虽一定程度上抑制HBV复制,但会加速病程进展为肝硬化和慢性肝衰竭。有研究报道在HBV感染相关的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中合并HDV感染者约占30% ,远远高于普通型乙型肝炎患者中HDV感染的阳性率,说明HDV/HBV感染发生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几率远远高于单独H BV感染者。 1.5戊型肝炎病毒(H EV)感染同HAV感染相似,HEV经消化道传播,大多呈自限性,孕妇、年老体弱者及慢性H BV 感染者感染HEV后易发展为肝衰竭,病死率也相对较高。孕妇感染HEV的预后比感染其他嗜肝病毒的预后差,我国上海地区孕妇感染HEV后的病死率为31%,印度北方地区病死率为39.1%。范振平等报道424例戊型肝炎患者中,青年、中年、老年组重型肝炎病例分别占单纯性戊型肝炎的3.0%、5. 99%和14.0%,汪茂荣等报道45例戊型重型肝炎平均年龄58岁,混合或重叠其它肝炎病毒感染19例(4 2. 2%),

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一、概念急性肾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肾功能在短期内(数小时或数天)急剧下降的临床综合征,与日俱增的进行性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并引起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及急性尿毒症症状。 二、临床特点 病因不同临床特点不同。临床可分为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部分病人尿量并不减少。 三、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有无心、肺、肝、肾严重疾病,有无感染以及使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等诱因。 2.评估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尿量、神志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程度等,判断急性肾衰竭程度。 3.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无焦虑、恐惧等情绪。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少尿期: (1)绝对卧床休息,注意肢体功能锻炼。 (2)饮食给予高糖、高维生素半流饮食,严格控制含钾食物、水果摄人。

(3)有恐惧心理者,护士应以关心、安慰为主,多给予鼓励。 2.多尿期: (1)以安静卧床休息为主。 (2)供给足够热量和维生素,给予含钾多的食物。 3.恢复期: (1)鼓励病人逐渐恢复活动,防止肌肉无力。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3)告知病人和家属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定期到医院复查。 (二)特殊护理 1.少尿期的护理: (1)严格限制液体入量。 (2)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遵医嘱监测电解质、酸碱平衡、肌酐、尿素氮等。 (4)做好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腹膜透析的准备工作。 2.多尿期的护理: (1)准确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 (2)做好保护性隔离。室内空气要新鲜,避免与易感人群接触,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各种介人性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3.恢复期的护理: (1)避免劳累和一切加重肾脏负担的因素,如高血压等。 (2)遵医嘱给药,指导病人勿乱用药物。 (三)病情观察 1.少尿期:观察有无嗜睡、肌张力低下、心律不齐、恶心、呕吐等症状及血压变化、心功能不全、尿毒症脑病的先兆。 2.多尿期:注意监测血钾、血钠及血压的变化。 3.恢复期注意用药不良反应。 五、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避免使用损伤肾脏的食物、药物。 2.指导患者观察尿量,如果发现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应到医院就诊。 3.定期门诊复查肾功能。

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611760148.html, 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郑燕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0期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急 性肝功能衰竭43例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护理并总结。结果:80%的患者痊愈或好转,6.9%的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结论:除了药物治疗外,同时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人工肝;护理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25-01 急性肝功能衰竭病情凶险而复杂,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我院通过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1 临床资料 自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42例,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28岁-70岁。经过治疗和护理,治愈23例,好转8例,自动出院4例,转外科手术5例,病情恶化及死亡3例。 2 临床观察 2.1 精神情况观察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的重要临床表现,占发病率的26.5%[1]。肝性脑病一般分为四期[2]:前驱期以性格行为改变、持物不稳、口齿不清或不合逻辑;昏迷前期出 现意识模糊,定向力、记忆力、记算力差,有扑翼样震颤,患者嗜睡;昏睡期嗜睡,伴肝臭味;昏迷期意识和反射逐渐消失。 2.2 皮肤黏膜观察皮肤巩膜深度黄染,面色呈褐灰土色。 2.3 出血倾向观察出血是急性肝功能衰竭常见并发症, Louis等报道的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1%~75%,10%~60%[1]。主要原因有:肝细胞坏死所致的各种凝血因子和抗凝血因子减少、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及情绪激动等应激反应引起的弥漫性胃黏膜腐蚀性糜烂等[3]。 2.4 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出现持续低热或体温逐渐并持续升高时,常提示有继发感染。有血压明显下降、脉搏加快、细速,常提示有大出血或休克的可能。脉搏缓慢、洪大有力,同时伴有血压升高,呼吸深慢时,常为颅内高压的先兆。做肝穿刺或腹腔穿刺放腹水时,专人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第十章 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护理

第十章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护理 一、选择题 A1型题 1.下列哪项不属多器官功能衰竭特点 A.严重急性损伤24h后 B.严重急性损伤48h后 C.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 D.高代谢状态 E.高动力型循环障碍 2.不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病因 A.组织损伤 B.严重感染 C.营养不良 D.大量输血 E.慢性肠炎3.不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人学说的是 A.炎症失控学说 B.缺血再灌注学说 C.代谢障碍学说 D.肠道动力障碍学说 E.三次打击学说 4.严重感染液体复苏到达目的时间 A.2h B.4h C.6h D.8h E.12h 5.预防新的感染方法不正确 A.减少侵入性诊疗操作 B.减少医源性感染 C.局部病灶手术治疗 D.增强病人免疫力 E.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 6.高钠血症采取哪种治疗方法较好 A.无肝素透析 B.血浆置换 C.血液灌注 D.血液滤过 E.腹膜透析7.氧的摄取率正常值 A.20%~25% B.30%~50% C.15%~20% D.30%~40% E.50%~60% 8.单位时间内组织细胞实际耗氧的量是

A.DO 2B.VO 2C.O 2ER D.C aO 2E.PCO 2. 9.动脉乳酸正常值是 A.等于1mmol/L B.等于3mmol/L C.小于1mmol/L D.大于3mmol/L E.等于5mmol/L 10.肠道动力学说正确的是 A.肠道细菌,毒素的移位 B.肠道细菌,毒素的灭亡 C.肠道细菌,毒素失去作用 D.肠道对缺血不敏感 E.肠道功能很难破坏 11.肠内营养输注前及期间抽取胃残留量的时间 A.8h B.4h C.6h D.2h E.没必要抽取 12.预防喂养管误吸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妥善固定喂养管 B.取合适的体位 C.及时估计胃内残留 D.经常更换胃管 E.加强观察 13.机械通气病人防止呼吸机相关肺炎取正确体位 A.450卧位 B.侧卧位 C.200卧位 D.平卧位 E.300卧位

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的泌尿功能急剧降低,导致机体内环境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临床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少数患者尿量减少不明显)、低渗尿或等渗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等。 (一)临床表现 急性肾功能衰竭典型的临床病程分为三个阶段: 1、少尿期尿量明显减少,每日〈400ml为少尿,<100ml 为无尿。食欲减退、恶心、呕 吐、腹胀、腹泻等,严重者可发生消化道出血。呼吸系统症状常出现容量过多和感染的症状。循坏系统因体内水分积聚严重过多,出现气促、端坐呼吸、肺部湿罗音等心力衰竭表现。神经系统表现为性格改变、神志模糊、定向障碍甚至昏迷。生化、电解质异常,肌酹、尿素氮升高、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等。 2、多尿期从少尿渐尿量增多并超过正常范围,尿量 可每日达3000"5000ml,而肌肝和 尿素氮仍可上升,由于尿量过多,少部分病人尿比重下降, 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等症状。多系统症状减轻。 3、恢复期肾功能恢复,容量正常或正常偏高。 (-)护理要点

1、按内科护理常规。 2、密切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及意识状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及时处理。 3、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每日测体重。 4、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尿量增加、病情好转时, 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5、营养和水分的摄入: 1)少尿期:营养供给很重要,应尽可能的摄入足够的热能(2000kcal/d),蛋白质限制为每日0. 8g/kgo 2)多尿期4'7天后,水和饮食的控制可逐日放宽,病人可逐渐地恢复正常的饮食,但蛋白质仍应继续适当地限制,一直至血肌肝和尿素氮水平降至正常时才可放宽。 6、多与病人交流,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以减轻其焦虑不安程度。 7、治疗护理 1)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不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2)每日检测血电解质,纠正酸中毒,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按医嘱控制液体的摄取量;少尿期每日液体进入量为前一天液体排出量加上500ml给予;多尿期则为前一天尿量乘以2/3 再加上720ml给予。

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一、概念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由多种慢性疾病引起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使机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综合症群。是威胁生命的重要病症之一。慢性肾衰的终末期,人们往往又称为尿毒症。 二、临床特点 贫血、高血压、恶心呕吐、头痛、食欲不振、水肿等。 三、护理评估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少尿期 (1)绝对卧床休息,注意肢体功能锻炼。 (2)预防感染,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一切处置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以防感染。 (3)如行腹膜透析或血透治疗,按腹透、血透护理常规。 2.多尿期

(1)嘱患者多饮水或按医嘱及时补液和补充钾、钠等,防止脱水、低钾和低钠血症的发生。 (2)以安静卧床休息为主。 3.恢复期控制及预防感染,注意清洁及护理。 4.皮肤搔痒,可用热水擦浴,切忌用手搔伤皮肤。 5.病人思想负担重,使病人失去安全感和信心,护士应对病人加强解释工作,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7.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低蛋白饮食,高血压病人应限钠盐的摄入,透析治疗病人应予以优质高蛋白饮食。 (二)对症护理 1.少尿期 (1)严格限制液体进入量,以防水中毒,按医嘱准确输入液体。(2)饮食护理:既要限制入量又要适当补充营养,原则上应是低钾、低钠、高热量、高维生素及适量的蛋白质。 2.多尿期供给足够热量和维生素,蛋白质可逐日加量,以保证组织的需要,给予含钾多的食物。 3.恢复期 (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2)鼓励逐渐恢复活动,防止出现肌肉无力现象。 4.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抽搐时防止舌咬伤,加用床挡。 (三)病情观察

2020年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课件)

2020年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 规(课件) 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一、概念急性肾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肾功能在短期内(数小时或数天)急剧下降的临床综合征,与日俱增的进行性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并引起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及急性尿毒症症状。 二、临床特点 病因不同临床特点不同。临床可分为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部分病人尿量并不减少。 三、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有无心、肺、肝、肾严重疾病,有无感染以及使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等诱因。 2.评估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尿量、神志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程度等,判断急性肾衰竭程度。 3.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无焦虑、恐惧等情绪。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少尿期: (1)绝对卧床休息,注意肢体功能锻炼。 (2)饮食给予高糖、高维生素半流饮食,严格控制含钾食物、水果摄人。 (3)有恐惧心理者,护士应以关心、安慰为主,多给予鼓励.2。多尿期: (1)以安静卧床休息为主。 (2)供给足够热量和维生素,给予含钾多的食物。 3。恢复期: (1)鼓励病人逐渐恢复活动,防止肌肉无力。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3)告知病人和家属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定期到医院复查。 (二)特殊护理 1。少尿期的护理: (1)严格限制液体入量。 (2)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遵医嘱监测电解质、酸碱平衡、肌酐、尿素氮等.

(4)做好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腹膜透析的准备工作。2.多尿期的护理: (1)准确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 (2)做好保护性隔离。室内空气要新鲜,避免与易感人群接触,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各种介人性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3.恢复期的护理: (1)避免劳累和一切加重肾脏负担的因素,如高血压等。(2)遵医嘱给药,指导病人勿乱用药物。 (三)病情观察 1.少尿期:观察有无嗜睡、肌张力低下、心律不齐、恶心、呕吐等症状及血压变化、心功能不全、尿毒症脑病的先兆. 2。多尿期:注意监测血钾、血钠及血压的变化。 3.恢复期注意用药不良反应。 五、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避免使用损伤肾脏的食物、药物。

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二、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护理技术规范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或监护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卧位与安全:根据病情酌情给予卧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对昏迷神志不清,烦燥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档、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 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和神智、瞳孔等的观察,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遵医嘱给药,保证治疗。 加强基础护理,做到病人卫生三短九洁,即头发、胡须、指甲短:眼、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头发、身洁。 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摄入高蛋白、低脂肪、含维生素高的易消化食物。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者,行诱导排尿无效可行导尿术,需保留尿管,按保留尿管护理,大便干燥便秘给予灌肠。 保持各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脱落、扭曲、堵塞,同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防逆行感染。 心理护理:勤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交流沟通,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一)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心率、心律、心输出量、血压、周围循环状态、尿量。 2.根据血气及动脉血氧分压数值给予病人合理吸氧,注意缺氧的改善情况,保持吸氧通路通畅。保证静脉通路,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静滴速度维持在20—30滴为宜,以免诱发肺水肿。 3.在使用利尿剂时应该注意尿量、出汗的情况及血压变化,以免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和低血钾。 4.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抗心率失常药有一定不良反应,多数药物的治疗量

与毒副作用量接近,因此在使用期间应该加强观察。准确记录出入量并注意有无电解质紊乱。 5.个身浮肿或—卜垂部位水肿时,除记好出入量外应该经常更换体位,定时按摩受爪过久的部位,预防褥疮的发生。 6.尽量半坐卧位,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7.防止受凉感冒,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做好心理护理。 8.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物。 (二)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 1.取休克卧位,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搬运。 2.专人护理,每15-30分钟测量生命体征,密切注意神志、面色、呼吸、体温,及时记录。 3.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4.保持呼吸道通畅,按医嘱吸氧,必要时行机械辅助呼吸。 5.遵医嘱及时应用各种药物。 6.做好生活护理,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压疮。 7.有高热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并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三)CPR术后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病情,主要生命体征变化,持续心电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变化。 2.—早期进行脑保护,重视脑复苏的作用,头部降温时间要早,给予头部置冰敷或置冰帽,保持头部温度28—30度,肛温30-32度,以保护脑细胞及预防脑水肿。 3.维持有效循环、纠正酸中毒、血液稀释降温疗法、高压氧治疗、甘露醇脱水利尿、降低颅内压等治疗。 4.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记录呼吸机参数的监测和记录,做好血气监测,5.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床单干整、干燥,防止压疮发生。 6.做好空气消毒及物品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各种导管的无菌管理,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发生于严重创伤等重症患者,同时或相继并发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和)系统的急性功能障碍。常先累及肺和肾。护理过程中应 注意密切观察,及时预防。 第一节概述 在急性疾病过程中,同时或相继并发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和)系统的急性功能障碍,称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MODS多见于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及重症感染的患者。MODS受累的器官及系统包括心、肺、肾、肝、胃肠、中枢神经、血液及免疫系统等,首先受累的器官以肺最为常见,以后波及其他脏器。 MODS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在严重损伤、感染及休克等状态下,机体受到强烈损害因子袭击,体液内出现大量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及其他病理性产物,这些物质对组织细胞的各种损害作用,并且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了MODS。 由于MODS病情危重,一旦发生,治疗困难,因此预防尤为重要。在护理严重创伤、大手术及重症感染等的患者时,应随时警惕MODS的发生,并及时预防。在病情观察中,要仔细收集资料,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时发现MODS。表5-1可作为护理评估时的参考指标。 表5-1 MODS的评估(参考) 器官或(和)系统评估标准 心力衰竭收缩压<80mmHg(10.6kPa)或<平时血压的2/3,需输液用 药支持;心率≤54次/min,心电图明显异常 <60mmHg(8.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频率≥30次/min或≤5次/min,PaO 2 kPa),需呼吸机支持5d以上 急性肾衰竭连续6h尿量<20ml/h,血肌酐>177μmol/L 肝功能衰竭血胆红素>34.2μmol/L,ALT等超过正常1倍,凝血酶原时 间超过20s;进展后呈黄疸,神志失常 胃肠功能衰竭不耐饮食,胃肠蠕动消失,极度腹胀;进展后胃肠出血或呈 腹膜炎;内镜见胃黏膜病变 血液系统功能障碍血小板<50×109/L,白细胞<3×109/L或>30×109/L,进 展后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

儿童肝功能衰竭

儿童肝功能衰竭

————————————————————————————————作者: ————————————————————————————————日期: ?

儿童急性肝衰竭 急性肝衰竭(ALF)是严重的肝病症候群。临床上虽属罕见或少见,但因为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因此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发布了对急性肝衰竭处理的建议[1]。为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规范我国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于2006年制定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2]。这些建议和指南针对成人肝衰竭而制定,儿童肝衰竭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等与成人都有较大差别。2008年8月28-30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九次全国儿科肝病学术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办,上海市肝病学会和上海市感染病学会协办,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小儿肝病及感染学组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承办。为提高对儿童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水平和救治能力,会议特邀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兰娟院士和英国国王学院医院儿童肝病科主任、欧洲儿童肝病专委会主席Anil Dhawan教授等就有关问题作了专题报告。特将其中的新进展进行总结。 一、儿童肝衰竭的定义 急性肝衰竭最初的定义为无慢性肝病的患者,在起病8周内出现大块的肝坏死伴肝性脑病。以后许多学者认为一些先前无症状的慢性肝病,包括肝豆状核变性、垂直获得性HBV 或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能已存在肝硬化,但呈急性起病者,仍应纳入ALF 范畴。还有学者不以最早出现症状的时间,而以出现黄疸到进展为肝性脑病的时间进行分类。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定义为原来没有肝硬化的患者,在发病26周内出现凝血障碍(INR≥1. 5)和不同程度神智障碍(肝性脑病),包括急性起病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等。既往国内对于肝衰竭多称为重型肝炎,但命名、分类和定义等和国际上所称的肝衰竭并不一致。我国《肝衰竭诊疗指南》将肝衰竭定义为由多种因素引起肝细胞严重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和生物转化等功能障碍,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和腹水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可将其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四种。急性肝衰竭指起病2周以内出现肝衰竭表现,亚急性肝衰竭指起病15天至24周出现肝衰竭,分别相当于既往的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之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是本次肝衰竭标准中新提出的。慢性肝衰竭指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肝功能进行性减退或造成失代偿,是慢性肝硬化的结果,和国际上的定义相同。

昏迷、黄疸(肝功能衰竭)

昏迷、黄疸(肝功能衰竭) 一、中医诊疗常规 1.昏迷 (1)热毒熏蒸 多由湿热邪毒壅遏所致,热毒燔灼厥阴逼乱心神,木火升腾胆液泄越。表现为壮热昏谵全身黄疸。络损血溢,故衄血便血。 因脾胃大热热伤于心,心主于血热气盛,故发黄而动血。心主神,心静则神爽,心为烈火所燔,则神不清而谵语。肝阳化风故二手震颤,舌苔黄质绛,示湿重热淫。脉细弦数,示火旺阴伤。 【治疗】凉血祛瘀,晴热醒神 【处方】犀角地黄汤 组成:广犀角15、鲜生地30、赤白芍9、丹皮9、连翘9、生蒲黄9(研末分2次冲入)、荷叶9、安宫牛黄丸2粒。 全身黄加茵陈30后下,焦三栀9、生大黄9;衄血加土大黄15、茜草15;便血加侧柏叶15、地榆炭9. (2)湿热证: 发痉神昏笑妄脉洪数有力,开泄不效者湿热蕴结胸膈,宜仿凉隔散。若大便数日不通,热邪闭结肠胃仿承气微下之例。舌苔老黄带黑,干裂起刺示热结伤津、脉洪数为里实热盛。 【治疗】大承气汤合凉膈散加减: 组成:生大黄9、元明粉9、川朴5、枳实5、黄芩9、连翘9、山栀9、湿热结聚,发痉笑厥,去川朴、枳实、加生甘草3、鲜竹叶30片,鲜卢根2支去节。 对伤寒阳明腑证或湿热入胃,燥实内结都会引起神昏谵语,笑妄痉厥。治疗要急下存阴,决非芳香开窍而能奏效。

邪在络居多,而在阳明较少。如邪搏阳明,阳明太实,上冲心包神迷肢厥,甚至通体皆厥当从下法。惟伤寒下不嫌迟,必待化热屎燥,方可议下。 湿多嫌秽,蕴阻阳明症见识乱神秘,发痉撮空阳明之邪,仍假阳明为出路,亦宜凉膈撤热参合承气通降,热退则神识自清。温邪为阳明火必克金,故先犯飞,火性炎哈桑难得下行,若肺气肃降有权,移其邪由腑出正是病之去路应及时濡润利导轻用蒌杏重用硝黄,但温病最易伤津,积朴应尽慎。 2.黄疸: 阳黄 1、热重于湿 【治法】清利湿热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组成:茵陈蒿(12克)栀子(9克)大黄(9克) 2、湿重于热 【治法】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方药】茵陈五苓汤和连朴饮加减 组成:茵陈12、泽泻9、猪苓6、茯苓6、山栀6、木通6、白术6、山楂12、枳实9、甘草9、陈皮9、滑石6、姜6、枣6、灯心3. 3、急黄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千金犀角散加减。 二、西医诊疗常规

肝衰竭的诊断

第三节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思路与步骤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思路与步骤:首先,确定有无慢性肝病史及临床表现;其次,注重发现肝病到肝性脑病出现所历时间的长短;最后,关注大量功能性肝细胞的丧失及由其所导致的多系统证候群。其示流程图见附图。 (一)临床诊断 肝衰竭的临床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而确定。 1.急性肝衰竭 急性起病,在两周内出现以下表现者。 (1)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腹胀,频繁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和(或)腹水; (2)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或每日上升≥17μmol/L); (3)出血倾向明显,PTA<40%,且排除其他原因; (4)有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A型); (5)肝脏进行性缩小。 2.亚急性肝衰竭 急性起病,在15日至24周出现以上急性肝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 3.慢性肝衰竭 是指在慢性肝病、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其主要诊断要点:(1)有腹水或其他门脉高压表现;(2)肝性脑病(C型);(3)血清总胆红素>51.3μmol/L, 白蛋白<30g/L;(4)有凝血功能障碍,PTA≤40%。 (二)辅助诊断 (1)总胆红素升高;(2) 白蛋白或前白蛋白明显下降;(3) AST/ALT比值>1;(4)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显著降低;(5)PTA<40%;(6)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值(BCAA/AAA)显著下降;(7)血氨水平明显升高;(8)血内毒素水平升高; (9)影像学检查提示肝脏体积进行性缩小;(10)血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 (三)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肝衰竭的诊断、分类及预后判定上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肝衰竭患者的凝血功能严重降低,实施肝穿刺具有一定的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应

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健康指导

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健康指导 什么是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脏衰竭意味着肾脏突然停止工作,而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人体内代谢废物,保持体内水,盐和电解质平衡。因此,当肾脏突然停止工作是,代谢废物、多余液体和电解质堆积在体内。这种情况严重时能致命。 哪些能诱发急性肾衰? 急性肾衰有三大主要原因: 1.突发性的严重性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大出血、严重损伤和感染都能减少肾脏血液灌注。体内液体不足也能造成肾脏损伤。 2.来自药物、毒物和感染的伤害。大多数病人不会因为服用药物而引发肾脏问题,但是长期有严重健康问题的病人通常会因为服药而导致其肾脏受到伤害。能引起肾脏损伤的药物主要包括: 抗生素类,比如链霉素和庆大霉素。 止痛类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 一些降血压类药物,比如ACE抑制剂。 在影像学检查时用到的一些染料。 3.泌尿系统发生急性阻塞,导致尿液无法从肾脏排出。肾结石、肿瘤、外伤或者前列腺肥大均能引起阻塞。 如果你具有如下条件,那么发生急性肾衰的机会就更大: 年龄偏大的成年人。 具有长期健康问题比如肾脏或肝脏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或肥胖。 如果病人病的非常严重,并且住进了急重症监护病房,心脏手术、腹部外科手术或者骨髓移植手术,这时病人并发急性肾衰的可能性更大。 急性肾衰有哪些症状? 当你排尿时很少尿液甚至完全没有尿液。 腿部和足部肿胀。

没有食欲。 恶心和呕吐。 感知混乱、焦虑不安或者困乏。 胁腹痛:肋支架下面疼痛。 有些人也学没有任何症状 急性肾衰是如何诊断? 医生一般会询问病人主要有哪些症状,服用哪些药物,做过哪些检查,而病人的症状一般都有助于发现肾脏问题的原因。 血液和尿液检查能发现肾脏的功能状态。血液大生化检测也能发现病人血液钠盐、钾盐、钙盐的水平。同时病人也可能会做超声检查,医生通过这种检测观察病人肾脏。 如果病人因为其他原因入院,也有可能会同时发现患有肾衰竭。 医生会尝试处理哪些引起肾脏衰竭的病因,同时也会: 帮助肾脏休息,病人可能会透析,这种治疗手段主要是用机器来代替肾脏工作,直到肾脏恢复,这样病人会感觉稍好。 预防其他疾病。病人需要服用抗生素来预防和治疗感染。同时也需要服药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肾衰病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来治愈疾病。同时,病人可能需要进食特殊饮食防止肾脏工作负荷过重,也可能需要进食钠盐、钾盐和磷盐。 饮食与营养指导: 1.严格控制出入量,病人摄入量应“量出为入,宁少勿多”的原则。 2.限制蛋白质的摄取量:急性期若血尿素氮过高,给予无蛋白质饮食。不过如果已经采取透析治疗,则放宽蛋白质的摄入量限制,如果血尿素氮已降低到28.56mmol/L以下,即可自由进食。 3.限制钾、钠、镁、磷的摄入,如不宜吃香蕉、桃子、菠菜、油菜、蘑菇、木耳、花生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查房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查房 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是指各种终末期肾脏疾病,病情逐渐发展,肾单位大量毁损,引起体内氮质和其他代 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某些内分泌活性物 质生成和灭活障碍等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状。在治疗上, 早期多采用保守疗法,以延缓病情进展,尤其适宜于病程迁延、易反复、合并症多的患者;晚期则以透析和肾移植为主。慢性 肾衰患者对自身疾病无心理准备,心理压力大并伴有恐惧心 理。故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以一例病例报告将 护理体会简述如下。 患者,杨维海,男性,48岁,已婚,侗族,农民,主因“间断关节疼痛10年,发现肾功能异常2年半”,于2015年04月20日21时20分入院。 病例特点:1.中年男性。2.病史要点:①慢性起病,病史10年,主要表现有间断关节疼痛,肾功能异常。②10年前出现左踝关节疼痛,就诊于思南县人民医院查尿常规:Pro-、BLD-,肾功能: CR60umol/L,UA650umol/L,肾脏彩超示:双肾多发结石,余检查结果不详,诊断为“痛风、双肾结石”。治疗后疼痛缓解。③后痛风反复发作,部位不固定,5年前左侧腕关节、双侧足部跖趾关节发现痛风石,逐渐增大,未处理。④2年半前因再次痛风发作就诊于三穗县医院查尿常规:Pro2+、BLD1+,肾功能:CR244.3umol/L,UA680umol/L,

抗核抗体系列阴性,肾脏彩超示:双肾多发结石。诊断为“痛风、痛风肾损害”,治疗后无好转。⑤10个月前因痛风再次发作就诊于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查血常规:RBC3.22×1012/L、HGB90g/L,尿常规:Pro2+、BLD2+, 24小时尿蛋白定量1.173g,肾功能: CR525.1umol/L,UA591.9umol/L,肾脏彩超示:双肾略缩小。诊断为“痛风、痛风性肾病、慢性肾衰竭(衰竭期)、肾性贫血”,治疗后无好转。为求治疗入我院。⑥无过敏史、皮肤紫癜、腹痛、黑便,无面部蝶形红斑、光过敏、脱发、口腔溃疡。入院查体:BP140/100mmHg,贫血貌,双眼睑无水肿,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初步诊断: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尿酸性肾病、慢性肾衰竭(衰竭期)、肾性贫血。 诊断依据:1.间断关节疼痛10年,发现肾功能异常2年半。2.既往查血常规:RBC3.22×1012/L、HGB90g/L,尿常规:Pro2+、BLD2+,24小时尿蛋白定量1.173g,肾功能:CR525.1umol/L,UA680umol/L,肾脏彩超示:双肾略缩小。 鉴别诊断:1.与狼疮肾炎相鉴别:两者均可有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狼疮肾炎好发于青年女性,可有面部蝶形红斑、光过敏、脱发、口腔溃疡,抗核抗体系列阳性,本患者为中年女性,无面部蝶形红斑、光过敏、脱发、口腔溃疡,抗核抗体系列阴性,故可鉴别。2.与过敏性紫癜肾炎相鉴别,两者均可有蛋白尿、血肌酐升高,过敏性紫癜肾

肝衰竭的诊断

第三节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思路和步骤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思路和步骤:首先,确定有无慢性肝病史及临床表现;其次,注重发现肝病到肝性脑病出现所历时间的长短;最后,关注大量功能性肝细胞的丧失及由其所导致的多系统证候群。其示流程图见附图。 (一)临床诊断 肝衰竭的临床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而确定。 1.急性肝衰竭 急性起病,在两周内出现以下表现者。 (1)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腹胀,频繁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和(或)腹水; (2)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或每日上升≥17μmol/L); (3)出血倾向明显,PTA<40%,且排除其他原因; (4)有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A型); (5)肝脏进行性缩小。 2.亚急性肝衰竭 急性起病,在15日至24周出现以上急性肝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 3.慢性肝衰竭 是指在慢性肝病、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其主要诊断要点:(1)有腹水或其他门脉高压表现;(2)肝性脑病(C型);(3)血清总胆红素>51.3μmol/L, 白蛋白<30g/L;(4)有凝血功能障碍,PTA≤40%。 (二)辅助诊断 (1)总胆红素升高;(2) 白蛋白或前白蛋白明显下降;(3) AST/ALT比值>1;(4)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显著降低;(5)PTA<40%;(6)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值(BCAA/AAA)显著下降;(7)血氨水平明显升高;(8)血内毒素水平升高; (9)影像学检查提示肝脏体积进行性缩小;(10)血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 (三)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肝衰竭的诊断、分类及预后判定上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肝衰竭患者的凝血功能严重降低,实施肝穿刺具有一定的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