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秦汉部分作品选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秦汉部分(一)

复习笔记

一、辞赋

(一)贾谊赋

1.简介

贾谊,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汉文帝初年,由洛阳守吴公推荐,被召见,官至人中大夫。力主改革政制,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复被召为梁怀王太傅。怀王堕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郁郁而死。

贾谊在政治上建议逐步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政权,以全力抗击匈奴;并强调重农,充裕民食。

2.著作

贾子新书十卷,共五十六篇。

政论散文:《论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

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惜誓》、《旱云赋》、《虚赋》。

3.思想

(1)仁与礼:以爱民为主要内容的施仁义、行仁政的思想是贾谊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a.在贾谊看来,在使汉朝长治久安而不至于重蹈秦亡的覆辙,就必须施仁义、行仁政。b.贾谊的仁义观已带有了强烈的民本主义的色彩。贾谊认为,秦之所以强大起来并能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就在于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并合乎了民心。

(2)道与德:贾谊认为,阴阳、天地、人与万物都是由德产(2)道与德:贾谊认为,阴阳、天地、人与万物都是由德产生的,而德又是由道产生的。因此,在贾谊看来,道是宇宙万物的最终本源,而德则是宇宙万物的直接本源。

4.后世评价

贾谊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就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他却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他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在西汉政论散文的园地中,贾谊的散文也堪称文采斐然。刘勰《文心雕龙·奏启》称其奏疏是“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其最为人称道的政论作品是《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其文说理透辟,逻辑严密,气势汹涌,词句铿锵有力,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鲁迅曾说,他与晁错的文章“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二)枚乘赋

1.简介

枚乘赋据胡刻《文选》本枚乘,字叔,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县)人。初为吴王刘濞郎中。濞企图谋反,乘上书劝阻,不被采纳。后为梁孝王客。吴楚反时,又上书劝濞罢兵,由此知名。武帝即位,以安车蒲轮征入京,死在路中。《汉书·艺文志》有枚乘赋九篇,今仅存三篇。《七发》是他的代表作。

2.代表作解读

《七发》:本文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往问,用七事来启发太子,故名《七发》。先陈说音乐、饮食、车马、游观之乐,都未能使太子兴起;再说以田猎、观涛,引起太子的兴趣,使他略有起色;最后说要向太子推荐方术之士论述精辟的道理,太子听了出一身汗,霍然病愈。它的主旨在说明享乐腐朽的生活是致病的根源,而听取“要言妙道”以提高思想是治病的最好药石。全文规模宏大,词汇丰富,描写事物,铺张细腻;观涛一段,写得尤为淋漓尽致、惊心动魄。《七发》开辟了汉代大赋的道路,但每段颇有变化,不像后来一般大赋那么平板,后人沿袭这种形式写作,称为“七”体。

(三)司马相如赋

1.简介

司马相如赋据胡刻《文选》本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前汉著名辞赋家。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客游梁,为梁孝王门客,与邹阳、枚乘、严忌等辞赋家交游。所作《子虚赋》、《上林赋》,为武帝所重,用为郎。奉命出使西南有功。后为孝文园令。病卒于家。有《司马文园集》。著名作品尚有《大人赋》、《长门赋》和散文《喻巴蜀檄》、《难蜀父老》等。

2.代表作品

《子虚赋》、《上林赋》、《司马相如上书谏猎》、《长门赋》等。

3.代表作解读

《子虚赋》:本篇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名作。两赋内容承接,本为一篇,《史记》的《司马相如列传》、《汉书》的《司马相如传》都作一篇,《文选》始分为两篇。本篇假设子虚出使于齐,向乌有先生夸耀楚王在云梦游猎的盛况非齐王所及;乌有先生不服,加以诘难。《上林赋》写亡是公详述汉天子在上林苑校猎的壮观,非齐楚诸侯之国所能比;最后主张修明政治,提倡节俭,用以讽谏。两赋规模宏大,铺叙细腻,是汉代大赋的代表作品,对后来的辞赋影响很大。

4.文学成就

(1)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和汉赋大师,也是一位文学大师和美学大师。它是汉赋的奠基人,掌握了辞赋创作的审美规律,并通过自己的辞赋创作实践和有关辞赋创作的论述,对辞赋创作的审美创作与表现过程进行了不少探索。他比较完整地提出了自己的辞赋创作主张。对现代美学的领域作出贡献。

(2)司马相如还是汉代很有成就的散文名家,从整体上看,在语言的运用和形式的发展等方面,他对汉代散文作出了重要贡献。

5.历史评价

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他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同时,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将西南夷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被称之为“安边功臣”,名垂青史。(四)班彪赋

1.简介

班彪,字叔皮,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人。更始时,年二十余,离长安往天水郡(故治在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归隗嚣。后感到隗嚣一定要失败,往河西(今甘肃、青海二省黄河以西地)依大将军宝融,为融画策归汉光武(刘秀)。光武重其才名,召见之。举茂才,历任徐令、望都长。他才高而好述作,曾采前史遗事,并贯串异闻,继司马迁《史记》作《后传》数十篇。其子固在此基础上写成《汉书》。

2.作品解读

《北征赋》:公元二三年,刘玄称帝于高阳,王莽死,玄迁都长安,年号更始。三年,赤眉入关,玄被杀。在这时期中,班彪远避凉州(在今甘肃省),从长安出发,至安定,写了这篇《北征赋》。赋中记述作者北行的历程,抒写怀古伤时的感慨,表现了安贫乐道的思想。(五)张衡赋

1.简介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县北)人。历任太史令、河间相等职。他精于天文历算,曾从唯物观点出发,反对当时对于图谶的迷信。文学创作有《二京赋》、《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有《张河问集》。

2.作品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