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教学设计
《望月》教学设计
《望月》教学设计《望月》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望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望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写“宫、侯”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古诗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9654;教学重点1.学会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品味诗句,感知古诗大意。
2.指导背诵,积累古诗。
9654;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9654;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在字音教学上,要注意本课的多音字:“纤”读“xiān”;“脉”读“mò”。
在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先放手让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自学,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求学生把初步理解的词语放进诗句中去,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点拨即可。
2.阅读理解本课的三首古诗分别写了三个不同的节日,描写了不同的风俗习惯。
学习古诗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结合课文插图等理解诗句的意思。
同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以丰富学生对古诗中美好感情的感悟。
9654;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8226;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9654;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寒食》9654;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边读边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9654;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能列举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指名学生答)那么,你们知道清明节的前一天是什么节日吗?(寒食节)寒食节在我国很早就有了,许多诗人都曾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歌,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首——韩翃的《寒食》。
《望月》教学设计
《望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望月》这首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2.学会分析古诗的诗意表达和修辞手法。
3.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提升对古诗的审美品味。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望月》的意境,学会欣赏古诗。
2.难点:分析古诗的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1.教学依据:教材《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欣赏》。
2.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月亮的美丽画面,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对月亮有什么印象?”学生回答后,导入《望月》的话题。
然后,教师用PPT呈现《望月》的诗句:“望庐山瀑布之宏观,听乌啼,皇叔泪沾衣。
”要求学生简单描述这首诗。
二、理解诗意(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李白的背景和作品风格,并简要介绍《望月》的背景和大意。
2.教师播放一段朗读《望月》的音频,让学生倾听诗歌的语音、语调和韵律。
4.教师进行简单的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望月》的意境和情感。
三、分析修辞手法(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望月》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夸张等。
通过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2.教师例举几个具体的修辞手法的例子,并让学生找出诗中的类似修辞手法。
四、品味诗歌(1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古琴曲,让学生静心欣赏。
2.教师引导学生从韵律、意境和情感等方面进行古诗的欣赏。
可以让学生围绕古诗的意境展开发挥,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几位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感悟和评论。
五、诗歌创作(20分钟)1.教师布置一个作业,要求学生围绕月亮创作一首诗歌。
可以写出自己对月亮的感受、对月亮的赞美、对月亮的祝福等等。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技巧。
2.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情感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创作。
可以先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后再组织语言进行表达。
3.教师可以选取几首优秀的作品进行朗读。
六、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表现。
《望月》教案设计
《望月》优秀教案设计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望月》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诗歌的美。
1.1.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1.1.3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
二、知识点讲解2.1 诗歌背景介绍2.1.1 介绍唐代诗人张九龄的生平事迹,使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2.1.2 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2.1.3 分析诗歌的韵律特点,如平仄、对仗等,让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格律。
三、教学内容3.1 教材分析3.1.1 教材内容:选取《望月》这首具有代表性的唐诗,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美。
3.1.2 教材处理: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3.1.3 教学资源:利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月》。
4.1.2 理解诗歌的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
4.1.3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诗歌中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5.1.2 古典诗词韵律特点的掌握。
5.1.3 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5.2 教学重点5.2.1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5.2.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5.2.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由于字数限制,后续章节无法全部呈现,但您可以根据上述格式和思路进行拓展。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投影仪、电脑、显示屏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6.1.2 《望月》全文打印稿,准备给学生们阅读和笔记。
6.1.3 古典音乐或自然环境的音频资料,用于营造氛围。
6.1.4 相关唐诗的图片或画作,用于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7.1 课堂导入7.1.1 利用多媒体展示月亮的图片,配上轻松的古典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
7.1.2 简要介绍诗人张九龄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望月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望月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望月》,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望月》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掌握古诗的基本韵律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比喻。
2. 运用古诗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1. 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形状和颜色。
2. 提问:你们对月亮有什么了解?你们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月亮?为什么?二、学习古诗(15分钟)1. 教师出示古诗《望月》的标题和作者,让学生猜测古诗的内容和主题。
2. 教师朗读古诗,学生跟读。
3. 学生自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4. 学生分组讨论古诗的意义和感受,并向全班汇报。
三、分析古诗(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如押韵、对仗、比喻等。
2. 学生分组合作,找出古诗中的意象和比喻,并解释其含义。
3. 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
四、创作古诗(15分钟)1.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主题或情境,让学生自由创作古诗。
2.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创作一首古诗。
3. 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创作的古诗。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回答以下问题:你对古诗的理解有了哪些提高?你觉得自己在创作古诗方面有哪些进步?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背诵本节课学习的古诗《望月》。
2.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月亮的读后感。
《望月》教学设计
《望月》教学设计(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望月》教学设计《望月》教学设计(精选17篇)《望月》教学设计篇1佚名[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望月教学教案设计
望月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月》;(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3)学会使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背诵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诗歌,培养审美情趣;(3)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月亮的喜爱和向往;(2)培养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欣赏;(3)激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朗读和背诵;(2)诗歌意境的理解;(3)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抽象词语的理解;(2)诗歌情感的把握;(3)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课文《望月》;(2)相关月亮的图片或视频;(3)诗歌解析资料。
2. 教学设备:(1)投影仪;(2)电脑;(3)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月亮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月亮的兴趣;(2)引导学生分享对月亮的认识和感受。
2. 朗读与理解:(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望月》;(2)学生自读,理解诗歌内容;(3)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诗歌意境。
3. 欣赏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2)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3)小组分享,互相学习。
4. 背诵与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背诵诗歌;(2)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3)小组展示,互相评价。
五、作业布置1. 背诵《望月》;2. 写一篇关于月亮的作文;3. 收集其他有关月亮的诗歌,进行欣赏和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背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望月》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创作练习,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兴趣。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拓展1. 相关知识:(1)介绍古代诗人对月亮的描写;(2)讲解月亮的神话传说。
望月教学设计(优秀7篇)
望月教学设计(优秀7篇)《望月》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1.看板书“月”,你们想到了什么?【运用学生自身存在的知识进行开始,这样较为容易亲近学生,也容易让学生接受本次的教学活动。
】2.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古诗?【一是起到复习,二则检查积累,三则过渡】3.除了古诗你们还能想到什么?(1)师生交流(2)我想到了关于月亮的嫦娥的故事……4.无论是带有月字的古诗,或者是传说故事,月亮总是能够给人们带来无数的遐想。
【教师渲染的气氛是清幽的,但此处最好能够出示课件的演示,因为要给学生以明确的感知,效果上可能会更棒。
】二、新授1.指名读课文,看看每个部分向大家介绍了什么?(1)学生读课文【读通,带着问题读课文,是朗读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这个其中还让学生明了了自己教授知识的准确方向。
】(2)师:你们读得正好,请告诉老师每个部分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学生:第一部分写了作者在江轮甲板上坐下来,看见了月亮和江面上的美景(教师板书:赏月)(3)3—一三小节写了什么呢?学生:小外甥向我挑战背诗。
(教师板书:挑战背诗)(4)14-21小节呢?学生说:是小外甥和作者在谈论月亮的话题。
(教师板书:谈论月亮)【通读课文,这是让学生整体感知,同时也是为了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为下文的理解做出铺垫。
这里是一个暗示。
】2.宁静夜晚我们在欣赏月亮,……出示第二自然段,自己读读这段话,看看这样的月景给你怎样的感受?【直奔重点,不牵牵扯扯,这里突现文本的难点。
】(1)学生自读(2)学生:很美丽和和谐(3)教师引导朗读这一段。
【这个环节让学生在内心达到初步的认知,让“美”悄无声息地融入到学生的心田。
】(4)多美的情景啊,如果你带了一个照相机,你最想照下哪里的景色?【让学生“流动”地去阅读,让文字成为画面,使学生真正理解文本。
】(5)首先自读,划出相关语句――同桌交流一下(6)师生交流学生:我想拍摄江面被照亮的,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老师说:请你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句话好吗?(学生读-教师点评,还有谁也想拍摄这副景色的?)学生说:长江被月亮照得真美。
《望月》教学设计
《望月》教学设计《望月》教学设计篇1教学过程: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现代著名作家赵丽宏写的一篇课文题目是《望月》,一起读课题。
(生声音响亮)师:这样读课题,老师感觉这月亮也太刺眼了吧?好好想想,你平时望见的月亮是怎样的?想好了谁来再读一读课题生读(声音柔和多了)师:对了,这才是月亮的声音,月亮的感觉!(出示:江月图)看,有月的夜空是多么的宁静而优美,望着画中的月儿在想象中沐浴着它的清辉,让我们一起轻轻的读课题!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这一片江上月色,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老师先来了解同学们的读书情况。
(指名学生读课文随时帮助学生正音,并指导读好文中的诗句)师:同学们预习课文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在这篇课文中分别写到了哪些人眼中的月?板书:“我”诗人小外甥师:我眼中望见的月是怎样的?我们先来欣赏,读读。
cia出示文中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课堂声音比较的嘈杂)师:看来,声音这样嘈杂的读,是很难欣赏到真正的月色,这是一段优美的文字,要能静静的品味才会让人动心动情,让我们在书上静静的读一读这段我眼中望见的月色,边读边想,从文字里想像出一片月色,慢慢欣赏!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师:如果读了让你心动的句子心动的词,应该及时画下来,再细细的品味,或许这些词句会领着你触摸到作者藏在文字里的那些微妙的情思。
师:读书有时就得这样静下心来品味,想想,假如用一个词来形容今晚这江上的月光,你会用上哪一个词?生:我会用上“优美”,优美的月光。
师:美的就像一幅画!我们都感觉到了。
生:我会用上“朦胧”,朦胧的月光。
生:我会用上“宁静”,宁静的月光师:你从哪感觉到宁静的?读出来生:(读)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
师:是不是没有一点声音呢?你听(读)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
听到了什么声音?生:流水的声音。
师:有了流水的声音,还能用上“宁静”吗?学生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生:我认为也是可以的,正因为周围很宁静所以才会听到流水的声音。
语文《望月》教案
语文《望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望月》。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望月》。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意象和深层含义。
(2)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写作。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望月》的文本和相关的参考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和电脑。
3. 生词和短语的卡片或黑板。
4. 写作练习纸张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月亮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月亮的好奇和兴趣。
(2)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月亮的认识和感受。
2. 朗读与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望月》,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学生跟读并模仿,加强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背诵练习,提高记忆和表达能力。
3. 生词和短语学习:(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的卡片或写在黑板上。
(2)学生朗读并模仿,注意发音的准确性。
(3)教师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并给出例句进行说明。
4. 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逐段分析和讨论,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进行课文《望月》的朗读和背诵练习。
2.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编写一段小故事或描述一段情景。
《望月》教案设计
《望月》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望月》。
2.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体会作者对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学会通过诗歌来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热爱。
2.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诗歌《望月》的字词理解和意境感受。
三、教学难点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和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诗歌《望月》的文本。
3. 相关的背景资料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月亮,引发学生对月亮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b. 提问学生对月亮的了解和感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2. 诗歌阅读:a. 分配诗歌《望月》的文本,让学生自主阅读。
b.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3. 诗歌解析:a. 对诗歌中的生僻字词进行解释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b. 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
4. 朗读和背诵:a. 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诗歌,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b. 鼓励学生背诵诗歌,加强学生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
5. 创作练习:a. 引导学生以望月为主题,进行诗歌或故事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b.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给予鼓励和评价。
a. 回顾诗歌《望月》的主要内容和意境,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b. 强调诗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望月》。
2. 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对作者的情感态度有深入的理解。
3.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够创作出有意义的诗歌或故事。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赏月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月亮的美丽和宁静。
《望月》的教学设计(通用7篇)
《望月》的教学设计《望月》的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望月》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望月》的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简析文章主要写“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像。
文章语言隽永、意境优美、生动有趣,是一篇构思独特、感情真挚的散文诗。
二、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月亮下的美景,背诵一些写月的古诗句,激发美好的想象。
三、设计理念体现“以商讨为方法,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抓住课文的留白点,充实更多的语文教学资源。
四、设计特色抓住文中四处“……”组织整堂课的教学流程,配以合适的音画,让学生在阅读感悟文字之美时,增加视听美感,并力求把文字之美与视听之美融为一体。
五、教学准备有关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写月亮的古诗句。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人们常说,月亮是美的化身,观赏月亮需要一颗宁静的心。
……2、轻声地读一读全文。
交流读后感受。
(二)提出问题1、文中有四个地方用了省略号。
哪四个地方?2、作者为什么在这四个地方用省略号?(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探讨第一处省略号的意思?(可能是作者没有把看到的景物一一写出来;可能是作者被月光下的美景陶醉了)2、让学生欣赏“月下美景”。
(出示画面)。
为朗读课文选音乐,并说说所选音乐的依据。
3、学生边默读边欣赏音乐。
4、指名学生配乐朗读(注意把“……”读好)。
5、齐读。
(四)学习第三到十二自然段1、小外甥和作者背了哪些诗句?2、讨论在朗读时要注意什么。
3、指名分角色朗读。
4、指导学生背诗。
5、第11小节下面的省略号,是由两个省略号组成的。
望月教案2
望月教案2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望月”这个诗词,理解其背后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诗词的朗诵和表达方法。
2.理解“望月”的意境和文化背景,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难点1.理解“望月”的悲壮和慷慨的情感表达,并准确地将其表达出来。
2.培养学生的队伍合作和协作精神,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
四、教学方法1.授课讲授和示范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练习和模仿。
2.小组合作和分角色表演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推动学科间的融合,将文学、历史等相关知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五、教学过程1. 望月的背景介绍(10分钟)介绍唐代诗人张九龄和他的代表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望月”一章,引出“望月”的意境和文化背景。
2. 望月的朗诵和表达(30分钟)1.教师示范朗诵和表达“望月”,引导学生发现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检查和指导,提高朗诵和表达的水平。
3.学生进行整组合作表演,展示自己的成果。
3. 队伍合作和团队协作(20分钟)1.拆分小组,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亲自体验“望月”中的情感和意境。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析,分配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
3.小组整合角色表演,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望月”故事。
4. 总结回顾(10分钟)1.梳理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2.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收获的感悟和启发,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听说读写技能和合作精神。
2.对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和角色表演的评价,提供具体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3.让学生自评和互评,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和提高。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感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更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要求。
《望月》教学设计(通用13篇)
《望月》教学设计(通用13篇)《望月》篇1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08《望月》教学设计五21 望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并随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两段。
3、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课文描绘的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拧能湖都城送,并能熟读成诵。
3、引导学生搜集、拓展相关的阅读内容,反复欣赏、评析,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欣赏第二自然段描写月光的句子。
教学准备:月下江景图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这堂课陈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望月。
1、(出示)现在,夜幕已经降临,看,一轮明月升起来了!请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答)2、2、小结导入:望着同一轮明月,同学们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望月》,(板书:望月)看看文中是说谁在望月?他们望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感知大意1、请大家打开课本,朗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1)思考:文中是说谁在望月?他们望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提示:文中的省略号2、交流讨论:3、(1)文中是说谁在望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相机解释:小外甥提问: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同学们初读课文,读懂的真多,大家有没有把生字词读准、课文读通呢?(屏幕出示生字词)闪烁光斑沐浴瞳仁比喻云絮封锁呵欠①一生领读,其余跟读,及时纠正、鼓励②文中哪些句子、段落你觉得较难读,提出来大家一起练练3、总结:初读课文,同学们真认真,但要真正读懂一篇课文,还要对其中的内容细细地体会。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品味作者眼中的月亮。
三、精读课文(一)感受月色美1、听朗读,说说你能感受到什么。
2、学生交流:(引导说出月下江景太美了,就像一幅画)3、大家的悟性真高!在阅读写景文章时,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很重要,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啊!你们一下子做到了,好样的!如果我想把这幅画画下来,告诉我,画什么景物,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望月》教案设计
《望月》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望月》的内容,体会作者对月亮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场景氛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望月》的内容理解和文化背景知识。
生字词的掌握和正确运用。
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培养。
2.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月亮的情感表达和寓意。
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场景氛围。
结合个人经历进行情感态度的反思和表达。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课文《望月》的文本。
生字词卡片。
教学课件或黑板。
学生作文本。
3.2 教学环境:安静的教室,适合阅读和思考。
舒适的座位安排,方便学生交流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对月亮的思考:“你们对月亮有什么样的感受和联想?”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或故事,为进入课文学习做铺垫。
4.2 朗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望月》,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和情感表达,解答学生的疑问。
4.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通过查字典或询问同学解决不理解的字词。
教师通过提问和举例来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4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场景氛围。
每组选取一个例子进行分享和讨论,引导全班学生进行思考和评价。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方法和情感表达技巧。
5.2 评价方式: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相评价和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学生的描写方法和情感表达。
在课堂上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分享和讨论,给予表扬和指导。
语文《望月》教案
语文《望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掌握和理解。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分析。
3. 表演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望月》的文本和相关的生字词卡片。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课文朗读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小组讨论的桌椅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自然景色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课文主题“望月”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朗读课文(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停顿,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10分钟)教师分发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组词游戏等方式,学习和掌握生字词。
4. 分析课文内容(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课文的人物形象、情节和环境描写。
5. 表达能力培养(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表演,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学习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如书写生字词、复述课文内容或写一篇关于“望月”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问答、小组讨论等。
《望月》教学教案
《望月》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望月》这首诗的基本内容,了解其创作背景。
(2)通过学习《望月》,使学生了解和感悟到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丰富意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1.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阅读理解能力。
(2)提高学生对月亮意象的感悟和审美鉴赏能力。
1.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望月》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诗人夜晚望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2 教学资源(1)教材:《望月》原文及注释。
(2)多媒体课件:月亮图片、诗人张九龄简介、古代诗词中月亮意象的视频资料。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展示月亮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月亮的美。
(2)简要介绍诗人张九龄及其创作背景。
3.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望月》,理解诗意。
(2)学生分享对《望月》的理解和感悟。
3.3 课堂讲解(1)讲解《望月》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分析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和寓意。
3.4 课堂练习(1)学生背诵《望月》。
(2)学生模仿《望月》的写法,创作一首小诗。
3.5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张九龄的《望月》,理解了诗意,感悟了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美好意象。
希望同学们能够热爱古典诗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望月》的理解、背诵和创作小诗等方面。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鼓励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举办“月亮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通过朗诵的方式表达对月亮的感悟。
5.2 开展“月夜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月夜里观察月亮,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3 推荐阅读其他关于月亮的古典诗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悟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和寓意。
五年级语文下册《望月》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望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感受作者的情感。
(3)学会通过朗读,提高自己的语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学会通过朗读提高语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小组讨论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图片或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指气和节奏。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通过卡片或黑板,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的大意,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描写和情感表达。
5.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学生分组讨论。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7. 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2)家庭作业: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六、教学延伸:1. 课下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望月”主题的写作活动,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月亮的感受和想象。
望月教学教案设计
望月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月》;(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3)掌握作者通过对月亮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体会诗歌的意境;(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3)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望月》;2.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3. 掌握作者通过对月亮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2. 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体会诗歌的意境;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望月》文本;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诗词,为学习《望月》做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解决生字词和重点句子的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通过对月亮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文学鉴赏方法和审美情趣。
4. 课堂实践:(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2)学生默写课文,巩固学习成果;(3)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望月》;(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3)收集其他描写月亮的诗词,进行欣赏和分析。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月亮的图片和相关的自然景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课文《望月》教案设计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文《望月》教案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望月》的基本内容,掌握其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望月》,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1. 课文《望月》的基本内容理解和表达。
2. 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表达。
2. 重点词汇和句型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1. 课文《望月》的文本和相关的教学材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开场提问:请问同学们,他们有没有在晚上仰望过明月?他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2.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名为《望月》的课文,让我们一起去领略月亮的美丽和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Step 2:阅读理解1. 学生自读课文《望月》,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Step 3:重点词汇和句型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 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Step 4: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Step 5:写作练习1. 教师给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写作话题,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 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三、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等方面,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提高。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重新阅读课文《望月》,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完成教师给出的与课文相关的家庭作业。
五、教学评价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写作练习等方面,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月》教学设计
杜郎口镇联合校李琳
一、教材分析
《望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第七组中的一篇散文。
全文以“望月”为聚焦点,虽形散却神聚。
其静谧明雅的月色、清新俊逸的语言、深沉委婉的意境更给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提供了一个自然、质朴的视角。
而“小外甥”奇妙的想象,则使文章颇添了几分童话色彩,易于引起学生共鸣,便于启发他们同样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作为本组的主体文章,《望月》还能通过课外拓展的教学形式,获得超越文本的意义建构,使学生在品读、感悟中体会“月亮”所具有的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并从中受到美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和理解、品析描写小外甥对月亮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同学们,上课前我想知道,咱们五年级那个班最优秀?(五几班)好,那就大声告诉在座的所有老师:五三班最棒!老师还想知道,咱班里谁最棒?(记住,最优秀的人是你自己!)好,大声告诉自己: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找到自信了没?是啊,自信的人最优秀!开始上课可以吗?好上课!
<一> 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望月》,齐读课题。
1、浏览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段落和大家一起分享,谁先来?
(生可读自然段,也可读句。
)
(预设评价语:点评从学生回答中提炼出来,自然)
是的,江上的的月色真令人着迷。
板书:江上月
是的,诗中的月亮让人喜欢。
或:看来你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你爱上了古诗中的情和趣。
板书:诗中月
是的,心中月亮多么新奇有趣。
板书:心中月
3、(指板书)这就是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就是先写江上月,再写诗中月,最后写想象月。
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写作顺序,接下来,我们再细细的品读,去感受望月的乐趣。
<二>品读“江上之月”
1、首先我们和作者一起,走到江轮的甲板上,欣赏迷人的江中月。
2、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第二自然段,把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划出来,读好它,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3、交流: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最美?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感受到月亮的美?
4、通过赏读,欣赏、评析重点词句。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
品读:抓“安详”悟情思
(1)生读此句,谈体会
师:你真会读书。
你抓住了“安详”体会到月亮的
如果学生答不到点子上,就追问——
A、“安详”什么意思?——本是形容人的一种温和、从容不迫的神情。
(2)作者把它用在月亮的身上,让我们感觉到月亮怎么样?
(3)这一句,谁还有感受?
点评:你读出了月夜的静态美。
板书:静态美
(4)指导读句。
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
烁的光斑在跳动。
A.生抓“跳动”,你读出了光斑在跳动,一个“跳动”让景物动了起来,赋予了它们生命这句话,
B.你还读出了什么?
C.生抓“千点万点”、“晶莹闪烁”。
写法指导:
作者这一静一动的写法,叫“动静结合”(板书:动静结合)写景时就应抓住景物的特点,既关注景物的静态美又关注景物的动态美,做到动静结合,就能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吸引人。
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
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1)同学们,见过黑色剪影吗?我们来看看图。
(2)月光下,那山,那树林只留下了黑色的轮廓,真像用黑色的纸剪下来贴在远处似的。
(3)这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这朦胧的月色中怎样,用你的手势把它表现出来——伸展着……起伏着……——师生动作演示(4)指导读句。
(5)“它们”指的是什么?(回到第3句的学习)
(6)在这两句中,还有哪一处的描写吸引了你?抓“镀”字
①你真是独具慧眼呀,发现了这个“镀”字——偏旁理解本意,镀:用电解或其他化学方法,使一种金属均匀地附着在别的金属或物体的表面上。
②为什么要用“镀”呢?
③点评:是啊,一个“镀”字用得多准确、多精妙啊!
5、是啊,月光照水,水波映月,这么美的景,这么美的文,让我们把它烙在心坎上吧!(配乐,引读,感悟表达顺序)配乐齐读。
“安详”“吐洒”等词概括了月的静谧,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给人以亲切和亲近感;“晶莹闪烁”
“千点万点”“跳动”的光斑正凸显了月的“动”,抓住周围芦苇、树林、山峰进行反衬,让一个皎洁的月在作者的眼中更具体更清晰。
“镀”字的运用也使文中的月更柔和,更均匀,更美。
<三>品读“诗中之月”
1、在这样柔和的月光下,作者和小外甥坐在甲板上,欣赏着月光,请同学们轻声读4-12自然段,感受一下舅舅和小外甥是怎么享受着美丽的月光的。
3、学生自由读课文
4、交流
分角色读,弄清人物的身份。
同位读,师生读,生配乐读……
5、同学们俨然成了一个个小诗人,此时此刻,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也浮现出许多与月有关的诗句,正好文中的删节号给你机会啦,我们一起把它补充上吧,男生一句,女生一句,不能重复呀。
同学们真是积累诗句的小专家呀,由于时间关系,咱们先对到这里,课下继续。
(拓展)
6.柔和的月光洒落在我们身上,我们在快乐地对诗,沉浸在诗歌所蕴含的情趣之中,难怪,作者说:“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齐读
<四>品读“想象之月”
1、月亮在遥远的星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遐想,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文中的第14—20小节,,看看在小外甥的眼里月亮又有怎样的情趣呢?(自由读)
这部分能读好吗?
2、一起读一读这一部分:出示“这是明亮的眼睛······童话故事。
”会读书的同学一定注意到课文对朗读要求的暗示,什么是“绘声绘色”?就是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的生动逼真.你能绘声绘色的读一读吗?请同学们都绘声绘色的读一读,用心体会,小外甥眼里的月亮怎么样?
同学们读的真不错,在你的眼中,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
3、小外甥的想象很丰富,也引发了作者的想象,因为作者说:“当甲板上只留下我一个人,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4、如果你也在这月光皎洁的晚上,面对着这样的江天月色,你会把月亮想象成什么?同学们,展开幻想的翅膀,写一写吧。
请把你的奇妙幻想分享给大家吧!谁先来!
指生读一读。
指生评价,教师面批:“你的想象真奇妙!”“真有创意!”
“语言真优美,你是我们班的桂冠诗人!奖牌颁发给你!”
仔细品味同学们的幻想,多么美妙啊!真是“举头望明月,幻想如诗歌”啊!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今晚也来观看月亮,写下你的感受和幻想,我相信你们的眼中的月亮也会很美很妙,我期待着同学们的精品佳作!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