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衬托

合集下载

修辞之三“对比与衬托”(“事物”相关文档)共8张

修辞之三“对比与衬托”(“事物”相关文档)共8张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修辞系列之三
对比简介
对比: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
格。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正 反道理说得更加深刻,矛盾问题揭得更加尖锐。
两体:把相反、相对的两种人物、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①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一体两面:就是把一种事物的相反或相对的两面放在一起,对照、比较。 ①这些人,马克思主义是有的,自由主义也是有的: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
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 ②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韩鲜人民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感情。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二)对比一般出现在议论性的词句中较多,表达出作者对某些景色与现象的哲理性的认识;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对比: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 (一)比较的目的不一样,对比二者并重,侧重指出二者的差异性;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衬托欣赏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 题都城南庄》)——去年欢快衬今年失落。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 煜的《望江南》)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欢快衬今年失落。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正反道理说得更加深刻,矛盾问题揭得更加尖锐。 两体:把相反、相对的两种人物、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 两体:把相反、相对的两种人物、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欢快衬今年失落。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对比一般出现在议论性的词句中较多,表达出作者对某些景色与现象的哲理性的认识;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手法之对比和衬托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手法之对比和衬托课件
• 当然这也正表明对照与衬托是两个不可分的手法。 • 衬托的基底就是对照。
• 方法归纳 • 1、诗(词)中将(事物或内容)与(事物或内容)对照 • 2、突出强调了(内容),表达了(感情)。
• 典型例题 • 【例题一】
五洲夜发 阴 铿(南朝)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 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 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 • 【题目】最后两句采用的手法,简析其作用。(4分) • 【答案示例】对照, 用船工不时的优游自在的歌唱与“愁人”的内心 急切、焦急不安形成鲜明对照,表现“愁人”想家的强烈,归家的心切。
• ③“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自白居易的《卖炭翁》。这是一种自身的对照,是个人状况与心理 状态的对照。它近乎一种悖论,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对照,悦华准备 另文详说,不过可以附更多的例:
•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白居易《长恨歌》)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杜甫《兵车行》)
这两个是诗歌手法的大概念,广泛使用于诗歌创作的各个层面。 • 比方,对照可以作为结构方式,也可以作为修辞、抒情、议论、说
明的方法。 • 衬托,不仅可以物衬物,以人衬人,也能够以景衬情。 • 正因为它们应用广泛,难以类分,所以只好归为“一般表现手法”,
这个“一般”是指“普遍”。 • 下面就从描写的角度谈。
• 【例题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华清宫 吴 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 崔 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 [注]华清宫:唐代宫名。故址在今陕西临潼骊山北麓。山有温泉,唐
贞观十八年建汤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年大加扩建,改 名华清宫。

对比与衬托

对比与衬托

对比与衬托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

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正反道理说得更加深刻,矛盾问题揭得更加尖锐。

对比,从内容分,有两体对比、一体两面对比两种。

两体对比,就是把相反、相对的两种人物、两种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①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②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不过是苍蝇。

(鲁迅《战士和苍蝇》)这两例,是两种人物的对比。

例①,通过对照、比较,更显得鲁迅先生的伟大,反动统治者的渺小,更能湟起我们爱憎的感情。

例②,通过对照、比较,肯定、赞扬了坚持真理的革命战士,否定、斥责了诬蔑革命的反动奴才。

又如: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④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分炭直。

(白居易《卖炭翁》)这两例,是两种事物的对比。

例③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穷奢极欲的愤怒,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它使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对立。

例④,“一车炭,千余斤”,说明物质之多,“半匹红绡一丈绫”,说明价值之少,两相比较,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性质,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一体两面对比,就是把一种事物的相反或相对的两面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例如:①这些人,马克思主义是有的,自由主义也是有的: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

②他把手放在小宝的“和尚头”上摩着,他的被穷苦弄麻了的老心里勃然又生出新的希望来了。

(茅盾《春蚕》)③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韩鲜人民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感情。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些例子,例①非常具体地批评了自由主义者的两面性;例②用“老”心理以突出“新希望”;例③将志愿军战士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对举出来,赞美我们战士爱憎分明。

_对比_与_衬托_是一回事吗_

_对比_与_衬托_是一回事吗_
, ,
响 。 返 景 入 深林 复 照 青 苦 上




起对 照

比较

或 以 室 内 花盆



亲 贤 臣 远 小人 此先汉
… …


3

蠢笨的 企 鵝

胆 怯 地把

里 的 金 银花 衬 托 院 中 的 金银 花 ) 所 以 兴 隆 也

亲 小人 远贤 臣


肥胖 的 身 体 躲 藏 在 悬 崖 底 下



2 0
1
4


徐州

两 棵金 银
分明
花 》 赵 元 波



1


1





意 是什 么


4
分 形 成 鲜 明对 照 给 人 以 深 刻 的 印


s #

参考 答 案 作者 此

处 运 用 了象







1

桃 花 潭 水 深千 尺


不 及
对比

衬 托 反衬


的 写 法
有 意

1


的人活 着


他 已经死

汪 伦 送 我 情

把 院 中 的 金银 花 和 室 内 花 盆 里 的 了
有 的人死 了

他还活着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及例子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及例子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及例子《说说对比与衬托的那些事儿》咱今儿就来唠唠对比和衬托这俩家伙的区别,可别小瞧了它们,在文学创作和日常生活里都可常见啦!先来说说对比吧。

对比就像是一场“争斗赛”,把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东西放在一块儿,让它们“当面锣对面鼓”地较量一番。

比如说,胖哥和瘦猴站一起,那身材的差异一目了然,这就是对比。

对比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就像是把它们的特点放大了给你看。

举个例子哈,比如说“小红考试每次都考100 分,而小明却总是在及格线徘徊”,这就是用小红和小明的成绩对比,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小红学习好,小明学习不咋地。

对比就是这么直接、这么明显,没啥弯弯绕绕的,就是让你清楚地看到差异。

再说说衬托。

衬托就像是一个“绿叶”,专门来突出“红花”的美。

它不是两个东西直接比,而是通过一个东西来衬托另一个东西。

就好比说,一朵娇艳的红花在一堆绿叶中,那绿叶就是为了突出红花的漂亮。

比如说在一个故事里,坏人特别坏、特别邪恶,那好人就显得更加善良和正义了。

这坏人就是用来衬托好人的呀,让好人的形象在坏人的反衬下显得更加高大。

又或者说,描写一个环境特别安静,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这安静的环境就是为了衬托出某种紧张或者重要的氛围。

相比对比,衬托总是有一种“烘云托月”的感觉。

它不是简单地把两个东西摆出来比,而是通过巧妙地安排,让你在感受一个东西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就感受到了另一个东西的特点。

其实在生活中,咱也经常用到对比和衬托。

比如说你说“我这朋友可好了,不像那谁谁谁整天就知道捣蛋”,这就是对比。

又比如你夸一个女生漂亮,说“她往那一站,周围的花都黯然失色了”,这就是用花来衬托女生的美呀!总之呢,对比和衬托都是很有意思的文学手法,也都是咱表达和感受世界的好帮手。

它们就像是一对好兄弟,虽然各有特点,但都能让我们的文字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下次再看到它们,咱可就能分得清啦!哈哈!。

《对比与衬托》课件

《对比与衬托》课件
对比的运用
在PPT中,可以通过颜色、字体、大小、 位置等元素的差异来形成对比。
衬托的定义
衬托
通过突出某一事物的特点 ,以突出其重要性或优势

衬托的作用
使主要内容更加突出、醒 目,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衬托的运用
在PPT中,可以通过降低次 要内容的亮度、大小、颜 色等方式来衬托主要内容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与联系
02
对比的运用
对比在文学中的运用
总结词
突出差异,深化主题
详细描述
在文学作品中,对比手法常被用来突出不同人物、情节或场景之间的差异,以强 调主题或加深读者的理解。例如,在小说中,作者可能会用对比来展示主人公和 其他角色之间的性格差异,或者通过对比不同情节来强调故事的主题。
对比在艺术中的运用
总结词
05
对比与衬托的效果分析
对比的效果分析
01
02
03
突出差异
通过对比,可以突出两个 或多个元素之间的差异, 使观众更加清晰地看到它 们之间的不同点。
强调重点
对比可以用来强调某个元 素或观点的重要性,使其 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
引导注意力
对比能够引导观众的注意 力,使他们在比较中更加 关注某个特定的方面。
衬托在艺术中的运用
9字
在艺术创作中,衬托手法也 经常被运用。
9字
在雕塑中,雕塑家可能会通 过不同的材质、形态等手法 来衬托主体形象的特点和意 义。
9字
例如,在绘画中,画家可能 会用明暗、色彩、线条等手 法来衬托画面的主体部分, 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9字
衬托手法可以使艺术作品更 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让 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作品的 艺术魅力。

衬托和对比

衬托和对比

题型之二: 题型之二:内容分析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 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 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对象是什么? 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对象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 面来写的? 面来写的? 答案:是梅。从花开的季节、花的颜色、花的香气、 答案:是梅。从花开的季节、花的颜色、花的香气、 花的姿态以及种植的地方等方面来写梅花的。 花的姿态以及种植的地方等方面来写梅花的。
两者区别
•衬托的双方有主次之分, 衬托的双方有主次之分 衬托的双方有主次之分, 陪衬事物都是为被陪衬事 物服务,都是为突出被陪 物服务,都是为突出被陪 衬事物; 衬事物;对比重在表明对 立关系,对立的双方没有 立关系,对立的双方没有 主次之分,是平行并列的. 主次之分,是平行并列的.
基本题型之一: 基本题型之一:词语理解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 诗眼” 谓“诗眼”往往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 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两句中的“ 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两句中的“诗 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 诗简要赏析。 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自” 诗眼”分别是“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 和“空”。碧草春色,黄鹂好音, 而着一“ 而着一“自”字、“空”字,便 凄清之极, 凄清之极,突出了祠堂的荒凉和 寂寞。 寂寞。而诗人的万千感慨也正是 由此而生发的, 由此而生发的,我们才能体验到 诗人表现出来的感伤叹婉的情调。 诗人表现出来的感伤叹婉的情调。 (或字里行间寄寓诗人感物思人 的情怀。) 的情怀。)
衬托

对比与衬托

对比与衬托

乐哀相衬
谢亭送别
谢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在一首别意绵绵的诗中,以“红叶青山” 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了诗人离愁别恨。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王夫之《姜斋诗话》
练一练 绝 句
杜甫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浓艳明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 融融,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与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光 的红艳,青与红相互斗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但作者 偏偏拿暖色调的客观景物与羁旅思归的主观感受形成鲜明 对照,以乐景写哀情,诗人的归心殷切如何,自不待言。
对比 & 衬托
对比

衬托

对比,是让二者呈现巨 大的反差,使读者从强 烈的差异感之中受到情 感的触动。

衬托,是以一物 / 一景 / 一情作陪衬,来突显 另外一物 / 一景 / 一情 的特点。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声寂相衬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是一首隐逸诗,作者写出了空山的宁静、幽深。 作者在渲染空山的静时采用了以声衬寂的方法。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 都是古典诗歌中“以声衬寂”的典型描写。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反衬(以虚衬实)。用曾经美好的回忆(即 虚景部分)来反衬眼下现实处境的不堪。

剖析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剖析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一、概念●对比:把两个多个相反、相对的事物、现象、人等或同一事物、现象、人等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

以突出他们的差异。

●衬托:衬托是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特点,用类似的事物(正衬)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反衬)作陪衬。

二、区别●目的不同:对比旨在突出事物的差异。

衬托重在突出主体的特点。

对比的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存在主次。

而衬托存在主次,强调通过次来衬托主。

●数量不同:对比的对象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甚至是一个的两面。

而衬托是一主一次。

●表达方式不同:对比常用在论述,衬托常用于描写。

(以上是我收集的主流UP关于对比与衬托之间区别的主要观点,在实战中是否适用?请看例题。

)例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分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将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与穷苦百姓的悲惨命运作对比。

一边是酒肉飘香,一边是有人冻死路边,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不平等。

诗中将“豪门贵族”与“穷苦百姓”进行对比,两者属于并列关系,无主次,旨在突出的是两者的巨大差异,故是对比。

例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用“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来衬托汪伦与诗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尽管潭水很深,但仍比不上汪伦送别诗人的情谊。

诗中用“深千尺”来衬托情谊深,一次一主,用次要事物衬托主要事物的特点,故是衬托。

例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是对比为什么不是衬托?大家可能会说,支撑房屋的柱子比种地的农夫还要多是衬托,理由是种地的农夫多,柱子比农夫还要多,突出柱子之多,以此来说明秦始皇的奢靡。

这个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是一样吗?如果有此疑问我觉得很好?因为你没有盲从,到这里好像上面的方法似乎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三、重点例3所提到的问题,其实在概念中就可以找到答案,概念中明确指出,衬托是为了突出主体的特点。

而对比是为了突出两者的差异。

即:衬托的表达目的与主体的特点是一致。

对比是通过差异来突出表达目的。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与联系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与联系

修辞手法:对比与衬托区别与联系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里也曾明确写道:“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

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

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

”衬托与对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甲乙对比,同时又互相衬托,甲衬乙,乙也衬甲;甲乙衬托,也含有某种程度的对比。

也正由于它们有联系,所以有些修辞著作中将它们合为“比衬”(对比衬托)。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加以对照比较,以便说明一定的道理的修辞格,对比又叫“对照”。

如①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②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例①把两种完全对立的人加以比较,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有的人虽死犹生,人民永远怀念他;有的人虽然活着,却如同行尸走肉,人民痛恨他。

例②把老人与少年的不同的思想状态加以比较,形成鲜明的对比,以说明下文之“保守”与“进取”的道理。

衬托则是用描绘相类或相反的其他事物,从旁陪衬、烘托被描写的事物的辞格。

俗话说:“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他事物的表现手法。

按照衬托事物与被衬托事物的关系,衬托可以分为正衬与反衬两类。

好的衬托必须主次分明,通过对他事物的描叙,使所要描写的主体更鲜明突出。

从上述两种修辞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对比中对比双方并没有主次之分,而其主旨需要两方共同构建突出。

而衬托双方则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其主题表现则主要依靠被衬托事物来表现。

在诗歌教学中,这是两种被经常被分析到的修辞格。

但虽然如此,许多学生却并不能清晰分辨这两个概念,甚至有些学生以为这只是一种修辞格的两个不同名称而已。

另外,有些试题似乎并没有有意分辨这两个概念,有的试题甚至将这两个概念并提,这更加模糊了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认识。

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的区别

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的区别

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的区别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的区别一、定义的区分:1、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

2、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

3、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4、烘托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二、作用不同:1、对比作用是为了突出人和事物的特点,这两种事物是没有主次之分的,对比只是为了突出各自的特点,是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2、衬托作用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以声衬静,愈见其静。

3、烘托作用通过事物对环境、环境对主题和人物性格的表现作用,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来烘托心情。

4、渲染作用通过环境描写,从正面着笔,层层铺叙,营造意境,使描写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三、范畴区分:渲染、烘托、衬托属于写作手法,而对比属于修辞手法。

扩展资料:意象和意境除了衬托,对比,烘托,渲染还有比喻和象征:比喻和象征的区别:比喻有本体、喻体、比喻词。

而且是有相同点,不同类,熟悉的事物。

象征也有象征本体(象征意义,也就是表达作者的主观意识)、象征客体(具体事物)和象征词,如象征。

第一,它们的侧重点不同,比喻侧重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是可观的,直接的,而象征是由象征词连起来的词语,不存在直接的相似点,是需要靠联想和想象。

如鸽子象征着和平。

第二,它们的作用也不同,比喻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俗为生动,化陌生为熟悉,象征却恰恰相反,即把具体而形象的事物含蓄化,使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含义。

对比与衬托汇总

对比与衬托汇总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一)主次是否分明:
对比的两个事物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
衬托中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有主次、偏正之 分。
(二)内容是否一致:
对比的事物必须是同一性质、同一范围、同一角 度的不同侧面 。 衬托既可以是不同性质的事物,也可以是同一性 质的事物。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1、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 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 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像我,冬天要 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 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 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2012年广东中考《淡淡的深情》中15题: 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 并作简要的分析。(4分)
①第一段“我”考上大学后,将父亲的到处炫耀、 一醉方休和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多喜不见多愁 进行对比,写出母亲的爱子深情不易被发觉。 ②第三段母亲为“我”入学送行,将其他父母的 依依惜别、千叮万嘱与母亲淡淡的转身就走进行 对比,以母亲的淡淡表现来突出她隐藏在内心强 烈的爱子之情。 ③入学送行时,母亲是淡淡的;但作者走后,母 亲作了一个噩梦,一哭哭了个没气,突出表现母 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赏析表现手法
对比
定义: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人物的行为、 态度等作对照,相互比较,突显对象的 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表达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 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对比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用百草园 的自由快乐与三味书屋枯燥无味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 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 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两体对比) 又如,鲁迅《社戏》中, “我”白天不能去 看社戏的沮丧心情与去看社戏时的高兴心情 形成鲜明对比。 (一体两面对比)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及举例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及举例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及举例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衬托”和“对比”这两个词。

说实话,这俩词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用起来特别简单,像是你跟朋友一起聊天时的调侃。

要说清楚这两个概念,咱们就先来看看它们的本质。

2. 衬托的概念2.1 衬托的定义衬托就像是咱们生活中的调味品,没它不行!想象一下,白米饭旁边放了一盘红烧肉,那肉的色泽和香味瞬间就提升了,米饭也显得更加美味可口。

这就是衬托的魅力,给主角添彩,让它更加出众。

2.2 衬托的作用通过衬托,咱们可以让重点更加突出。

比如说,在一幅画里,背景的颜色如果是淡淡的蓝色,那么前面的花朵就显得格外鲜艳。

生活中也是如此,朋友间的关系通过衬托彼此的优点,会让彼此的友谊更加牢固。

3. 对比的概念3.1 对比的定义接下来我们再聊聊对比。

对比就是拿两个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像是阴天和晴天,水煮菜和烤肉,一下子就能凸显出它们的不同。

用对比,咱们就能一目了然,知道哪样好,哪样更有吸引力。

3.2 对比的作用对比能够给我们带来更深的理解。

比如在一篇文章中,如果作者提到“春天的花开得特别美”,紧接着又说“而秋天的落叶则显得有些凄凉”,那么这对比就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萧条,情感也随着这种对比而变得丰富。

4.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4.1 概念上的差异所以说,衬托和对比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目的。

衬托是为了衬托出一个东西的优点,让它显得更加优秀,而对比则是为了强调两个事物的差异,让我们更加明白它们的特点。

就好比在一个游戏中,衬托就像是那个辅助角色,永远在后台支持,而对比就像是两个主角在争夺“最佳角色”的奖项,直接对抗,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4.2 实际运用在文学作品中,衬托常常被用来增加情感的层次感,而对比则可以用来提升故事的张力。

比如说,古诗中常见的“月照山河”与“江水悠悠”,前者通过衬托让月亮显得更加清亮,后者通过对比江水与河流的不同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5. 生活中的应用5.1 生活中的衬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衬托的影子。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烘托渲染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烘托渲染

精品课件
11
2.衬托 《搭把手不孤独》
郭冬临:她不漂亮吗? 冯巩:她漂亮,是因为你在旁边衬托的。
精品课件
12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用一些事物 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分正衬和反 衬。 正衬:用相同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 以乐衬乐,以哀衬哀,以美衬美,即“绿叶衬红花”。 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 以丑衬美,即 “鲜花插牛粪上”。
——诸葛亮《出师表》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俗谚
精品课件
6
【经典例题】
南方的雨和北方的
南方的雨,下得缠绵、温柔、纤细、持久;
北方的雨,下得豪爽、酣畅、粗犷、干脆。
南方的雨,像南方少女的爱,羞羞答答,多情、含蓄;
北方的雨,像北方小伙的情,炽烈如焰,热情、奔放。
南方的雨,使人想起洞箫牧歌、春花秋月,想起酒香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
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
嘟的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
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找出上面文段中的衬托,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精品课件
15
作用: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精品课件
16
3.烘托 画: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事物鲜明突出。
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精品课件
17
Hale Waihona Puke 衬陪衬陪衬陪衬 主要内容

对比和衬托

对比和衬托

• 例文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 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 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 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 这样自嘲。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 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 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 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 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 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 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 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 故。不容虫豸近身。 (宗璞《抱秋》)
对比和衬托
• 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 或同一人物、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进行对照比较,起到强调的作用。 •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 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 出某一事物,使主体的特点更加突 出、更加鲜明。 • 衬托一般是以次衬主,对比是正反 对照,无主次之别。
• 衬托分为两类:正衬和反衬 • 正衬:“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使用的就是正 衬。课文中使用正衬的有《爱莲说》,文中的 “菊”和“莲”构成了正衬关系,《捕蛇者说》 先写蛇之毒: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 者”。接着写“赋”之毒,最后得出“孰知赋 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结论,“蛇”和“赋” 就构成了正衬关系。 • 反衬:“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这里用 “百丈冰”反衬梅花坚强和耐寒的品 性,这么冷的天气而梅花依然自我的开放着。
பைடு நூலகம்
• 在写玉簪花之前,作者先写自己种花 的经历,尤其写到把有“死不了”之 称的太阳花种死了,这样写反衬了玉 簪花生命力之强。

• • •

对比与衬托写作

对比与衬托写作
请你以“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 看法和信念,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500字以上。
听爸爸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村里大部分 人家住的还是土屋墙,只有少数人家能够住上青瓦砖房,但 不管是土屋还是砖房,窗户都开得很小,而且都是木质的, 简单而且粗糙,窗门通常是一块木板,也有小部分是两块对 开的木板,之间用“插销”,也就是用木窗加以关闭,锁定。 雨天或寒冬季节,窗户往往关上,采光本来就不怎么好的屋 内,光线也就变得更为暗淡,而风雨剥蚀、虫蛀鼠咬,木窗 经不起折腾,腐烂自然不在话下,维修变成了麻烦事。
作文训练:
❖ “比”是一种思维方法,可以横向比较,国家 之间要比,比谁更发达、强大;也可以纵向比, 自己也可以和自己比,比自己的现在和过去。 “比”是一种处世智慧,太阳和月亮比,比出 了太阳的伟大,比出了月亮的美好。比,可以 是堕落的催化剂,可以是前进的发动器,可以 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可以是从新的起点向更 高处攀登的阶梯……
写作技巧之对比、衬托、
写作技巧1:对比
❖ 对比就是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手法,它通常将 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列举出来, 加以对比,突出矛盾双方最本质的特征。
❖ 巧妙运用对比,可以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 感染力。
作用1、制造情节波澜
❖ 父子俩在一棵大树下,父亲指着树枝上 的一只鸟问:“儿子,那是什么?”
衬托和对比的区别
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 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 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 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两者主次分明。比如: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对比,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衬托。
看看哪些是衬托,哪些是对比?
❖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

修辞之三对比与衬托

修辞之三对比与衬托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欢快衬今年失落。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李煜的《望江南》)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一体两面:就是把一种事物的相反或相对的两面放在一起,对照、比较。 ①这些人,马克思主义是有的,自由主义也是有的: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
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 ②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韩鲜人民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
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能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 更加突出,形象。
文有正衬(烘托),有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为 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譬喻写 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 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夫形之,而觉其更勇。读此可 悟文章相衬之法。
反衬
: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 。如以动衬静,以乐
衬哀,以丑衬美,以恶衬善,或反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邪溪》) 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衬托欣赏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 》)

如何区分衬托与对比

如何区分衬托与对比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这首诗中,所写的事物有主次之分:“衾枕冷”、“窗户明”、“折竹 声”为次要事物,“雪”才是主要事物。列举诸多次要事物,目的是突 出主要事物“雪”下得极大。 • 可见,这里的表现手法应是衬托而非对比。
• 再如宋代梅尧臣的一首《陶者》: • •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 可以看到,诗中所写的事实有两种,一种是劳动人民无比艰苦却 “居无片瓦”;一种是统治阶层“指不沾泥”却“居大厦”。这 两种事实无主次之分,而是同等并列的,目的是比较两类人的不 同点:劳动人民劳而不获;豪门富贵不劳而获。所以,表现手法 是对比而非衬托。
衬托与对比相同点:
• 二者都是将一些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如唐代赵嘏有一首 旧感》: •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江楼
如何区分衬托与对比
一、衬托与对比不同点:
不同方面。
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对比是为了比较事物的不同点、
• (1)衬托所举的诸事物有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之分,事物间不是并列关 系。
• (2)对比所举的诸事物无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之分,事物间是同等、并 列的关系。
• 如白居易的诗《夜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 由“同来望月人何处”可知诗人去年登楼赏景是有同伴的,而今年是 “独上江楼”,尽管“风景依稀似去年”。所以,诗作将去年登楼赏景 与今年(眼前)登楼赏景的情景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形成对比。这种 对比又能够突出诗人此时此刻孤独落寞的情怀,因此,又具有衬托的特 点。

语文修辞: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语文修辞: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①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籍 反衬
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
正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练习
1、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 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海燕》高尔基 反衬 2、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漫游黄山仙境》徐霞客 正衬 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 对比 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白居易 正衬
6
感谢观看
5
解题思路
【例】请赏析崔护《题都城南庄》中“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一句。 【答案】运用了反衬的修辞手法,用去年此时此地美丽的姑娘和桃花相互映衬的场景,反衬今 年只有桃花的物是人非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在的感慨。
【总结】 ①运用了正衬/反衬的修辞手法; ②用……衬托……; ③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修辞: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1
对比和衬托
对比:把两种对立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列出来,形成鲜明对比,为了表现某种意境
或情感。 A和B对比,重点是C ①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臧克家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而用其他相近或相反的人或事物作陪衬。其中用相近的事
物衬托,叫做正面衬托,用相反的事物衬托,叫做反面衬托。A衬托B,重点是B
4
解题思路
【例】请赏析梅尧臣《陶者》中“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一句。 【答案】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烧瓦工人挖光门前的土来烧瓦,但自家房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富贵人家泥土都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房子中,进行了鲜明对比,诗人控诉和讽刺了社 会中的不平等现象,发人深省。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把两种对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列举出来,造成鲜明对照,这种修辞格就叫对比。

两种对立物的对比,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同丑的对立,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如:例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例2: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毕竟不过是苍蝇。

一物两面的对比,可以突出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矛盾现象,使人对事物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如:例3:卖盐的,喝淡汤。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构成对比的双方没有主次之分,但衬托有主次,而且次要部分要对主要部分起陪衬烘托的作用。

如:例4: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例4就用了衬托的手法,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是为了反衬我内心的不宁静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

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

因此,衬托,尤其是其中的反衬,有人往往将它与对比混为一谈,其实衬托与对比的界定与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的《中学教学全书·语文卷》里这样论述:“对照是把两种相互对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关的两面并联列在一起,加以比照的修辞方式,也叫对比。

”“映衬是用乙事物来作甲事物的陪衬,以突出事物的修辞方式。

……映衬可分正反衬两类。

”可见,从修辞的角度讲,对比与衬托是不同的。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里也曾明确写道:“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

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

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

”事实也确实如此。

例如《纳谏与止谤》一文,把虚稀纳谏之利和止谤之害,两者并无主次之分,即写此而意亦此。

而《天山景物记》一文,写天然湖的景色,“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

”以天鹅的洁白衬托湖水的明净,以天鹅的叫声衬托湖面的幽静,两者显然有主次之分,即写此而意指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年江苏卷)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 题。 • 送魏二 王昌龄 •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 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 【答案】(2) • A、“醉别江楼”,说明诗人因惜别知音,借酒 浇愁;(2分) • B、写凄凄风雨,以及一个“凉”,衬托(烘托) 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悲凉心情。(2分) • (另外 “橘柚香”,以乐景衬哀情)
• 答案:反衬手法,乐景衬哀情,相反相成,艺术感染力 强。主要的表达方式:前五句写水乡美;后三句抒思乡 苦,描写反衬抒情,写法别致。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写白梅?
(1)作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白梅。(2) 首句中“冰雪”可见梅的生长环境极其恶劣, 衬托出梅的耐寒品格和坚韧风骨;第二句用 “混芳尘”的桃李反衬白梅不同流俗的高洁性 情(3)诗人通过衬托手法,塑造白梅这一形象, 表现了自己坚持理想操守,不慕荣华、高洁脱 俗的志趣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清秋节令凄切悲凉意象,衬托着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情 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3、 反衬---以乐衬哀
[双调]蟾宫曲•叹世 马致远 •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 醒时渔笛,醉时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 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2)请简要分析本曲中反衬手法的运用。(4分) 译文 答案:以“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池塘”等 我半生来虚度了光阴,在那通幽的竹径中,隐映着 事物表明景物的优美、恬静,以此反衬作者内心 一座小巧的游亭,走到竹径的尽头,就是小巧的庭院。 的不平静(2分);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沾湿。
试分析此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1)这首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2)天 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 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3)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 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在那儿有个池塘,我醒的时候轻声吹起渔笛,醉酒之后 又放声唱起渔歌。严子陵一定会嘲笑我,孟光台我要学 他。笑我什么呢?偌大的江河湖海,也自有躲避风波的 办法。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4、反衬---以动衬静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 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 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不是。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① 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诗歌前两句, 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 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 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全成 了春恨之铺垫。②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 (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
• 三、课堂检测:
•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 【注】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 • 【参考答案】 • (1)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 情)。(2)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 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 到忧愁、苦涩。
• 【分析鉴赏】 “七夕” 织女与牛郎相会,故又 称双星节。此时银河两岸,牛郎已无心耕种,织 女亦无心纺绩,就连天上的众仙女也忌妒了。起 笔透过对主角与配角心情之描写,烘托出一年一 度的七夕氛围。下韵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写出, 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紧了蛾眉,风姨竟然兴风吹雨。 下片七夕相会,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错见! 见了又只是重新撩乱万千离愁别绪罢了。 “新 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相逢仅 只七夕之一刻,旧愁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深重, 新欢又何其有限。不仅如此。旧愁未销,反载了 难以负荷的新恨归去。 • 此词在艺术造诣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郎织女 爱情悲剧之生生不已。以嫦娥风姨之相妒情节, 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 具匠心的。
• (07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8分)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 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 (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 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 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 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 了思乡的情感。
四、课堂总结
• 1、区别概念 • 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 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 成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 种表达技巧。 •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 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 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的一种表达 技巧。
[越调]平湖乐 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 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 何日是归年? 略析这首元曲主要的艺术手法或表达方式。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 简析后两句的表达技巧。 •答:(1)以动衬静(反衬)(2)两句中有花 落有莺啼,有动静有声响,这是动;山客犹眠 说明居住的环境是寂静的,花落莺啼更衬出了 这种寂静。(3)表达了山客宁静的心境。以动 衬静,更显生趣 。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请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1、找出双方:过去“ 战士还家尽锦衣”、“宫 女如花满春殿” 的热闹、繁华景象与现在“惟 有鹧鸪飞” 的凄凉景象 2、分析关系:不分主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1)这首诗使用了对比的手法。(2)把过去 “ 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 的 热闹、繁华景象与现在“惟有鹧鸪飞” 的凄凉景 象进行对比,形成强烈反差。(3)抒发了诗人昔 盛今衰的历史感慨。
衬托与对比
11年重庆卷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 象的作用(3分)(衬托)
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衬托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 遥山淡无景”进行赏析(3分)(对比)
11年江西卷
11年福建卷
2011年
10年天津卷
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 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 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 由。(衬托)
匠人与“居大厦”者三个环环相扣的对比, 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不劳而获 者的痛恨,以及对弱者的无比同情。
• (二)分析下面几句诗句,哪些使用了对比手法,哪 些使用了衬托?为什么? • 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衬托 六宫粉黛的美衬
蝉躁、鸟鸣体现山谷之幽静 托杨贵妃的美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答案:(1)运用了对比手法 • (2)诗歌上阕写去年元夜时的幸福欢乐,下阕写 今年元夜时的苦闷伤感。 • (3)用今昔情景之间哀乐迥异的鲜明对比,体现 了不见伊人的怅惘和忧伤。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请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答: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 (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 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 成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 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 定。
知识归纳
1、什么叫对比?什么叫衬托?
• 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 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 成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 种表达技巧。 •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 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 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的一种表达 技巧。
2、区分对比和衬托的步骤 (1)找出用于对比或衬托的双方 (2)分析双方关系 3、区分对比和衬托的方法 区别一: 对比:并列关系,造成反差。 衬托:主次关系,突出主体。 区别二: • 对比:用来对比的双方都要出现,而且双方类属 相同。(如人与人的对比) • 衬托:被衬托的事物(主体)可以不出现,而且 双方类属可以不同。(如以景衬情)
对比 对比
形象揭露了贫富对立的严酷社会现实
•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战士杀敌与将军享乐对比揭露二者矛盾,暗示必败的原因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衬托
桃花潭水的深衬托友人对我的情谊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对比
无闲田与犹饿死形成对比,揭露了尖锐的阶级矛盾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 衬托
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 “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 (映衬、对比)
10年湖南卷
一、课前练习:
(一)同学们分析下面两首诗分别使用了对比与 衬托中的哪种手法?
《陶者》梅尧臣 对比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用“落、出、惊、鸣”等动态词,衬托了山谷的 --------------------------------------------------静。 衬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答:(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手法(2分),第 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 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 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 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