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 《分桃子》
《分桃子》教案设计(精选17篇)
《分桃子》教案设计(精选17篇)《分桃子》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分一分“,并体会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
难点:体会“同样多”、“一样多”、“平均分”的含义。
关键: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分一分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圆片(或小棒)20个(根)。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瞧,小熊打扮的漂亮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了,今天是小熊的生日。
他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
都有谁呢?(两只小猴、四只小猫、三只小狗)小熊非常热情,拿出伙伴们最爱吃的食物来招待大家,看看都有什么?这节课我们就帮助小熊把这些好吃的东西分给伙伴们,好吗?2、揭示课题:分一分(二)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
1.摆一摆。
小熊先拿出8个桃子招待两只猴子,请你们帮他分一分。
请同学们用8个圆片代替桃子,分成两堆。
2.说一说。
(1)学生边分边口述操作过程,教师巡视。
(2)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看谁分得多?(3)学生汇报操作过程,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书。
1 2 3 487 6 5 43.想一想,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能使两只小猴都满意?说说你的想法。
4.引导小结:都分4个。
两只小猴就分得一样多。
像这样分得同样多,在数学王国里还有一个词语叫做“平均分”。
5.分一分:放手让学生分,着重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两只小猴喜滋滋地抱着桃子到一边去了,该给小猫分鱼了。
1)12条鱼分给4只小猫吃,要想每只小猫分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几条呢?想一想怎样给小猫分鱼比较快一些?(用学具代替小鱼来分、连线、圈一圈)可把小狗急坏了,汪汪地叫了起来。
我们赶紧帮小熊给小狗分骨头吧。
3)把18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几根?用你喜欢的方法分一分。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桃子》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桃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章《分数的初步认识》,详细内容为“分桃子”一节。
通过具体情景的设置,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受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表示的含义,学会用分数表示数量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正确书写分数。
2. 使学生通过分桃子的活动,理解分数表示的含义,学会用分数表示数量关系。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的书写及分数表示的含义。
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用分数表示数量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分桃子的动画视频、卡片、磁性白板。
学具:每组一份桃子模型、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一个美丽的桃园,讲述桃子丰收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桃子的分配问题。
2. 例题讲解(1)出示分桃子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配桃子。
(2)讲解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3)通过磁性白板展示,教学生正确书写分数。
3. 随堂练习(1)发放卡片,让学生分组讨论,用分数表示不同数量的桃子。
(2)学生动手操作,用彩纸剪下相应数量的桃子,进行实际分配。
(2)提出拓展问题:如何用分数表示更多种类的物品分配?六、板书设计1. 《分桃子》2. 内容:(1)分数的概念(2)分数各部分的名称(3)分数的书写方法(4)用分数表示数量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 桃子总数:8个,每组分配2个。
② 桃子总数:12个,每组分配1个。
③ 桃子总数:15个,每组分配3个。
(2)用自己的话解释分数表示的含义。
2. 答案:(1)① 2/4;② 1/12;③ 3/5(2)分数表示将总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的数就是分数的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除了分桃子,还能用分数表示哪些情况?2. 如果桃子总数不能被平均分配,分数如何表示?3. 探索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购物时如何表示折扣?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分数表示的含义。
分桃子教学设计(精选9篇)
分桃子教学设计(精选9篇)分桃子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32页—33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经历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力目标:(1)能按要求把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会用自己的话叙述分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分法的多样性。
(2)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难点:在分一分活动中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圆片8个、小棒18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创设故事情境: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摘桃子,两兄弟合作,一共摘了8个桃子。
刚开始,两兄弟高兴得手舞足蹈。
可是现在,他们却为了“分桃子吃”发起愁来。
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分一分吗?(课件呈现猴子兄弟摘桃子的情境。
)2、揭示课题:分桃子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分桃子,感知“分”的含义,初步体会“平均分”。
(1)引导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分给两只猴子。
想一想,可以怎么分?(2)学生动手分桃子,教师巡视辅导学生。
(3)汇报交流:谁愿意把你的分法展示给大家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整理并板书。
)(4)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分法当中,你认为哪一种分法能让猴子兄弟都满意?(得出结论:分得同样多最公平)板书:同样多或一样多(5)初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板书:平均分2、分小棒,进一步体会“平均分”。
(1)引导学生把6个小棒分成两堆,怎么分?(2)学生开始摆学具,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自己分的过程,说一说哪种分法叫“平均分”?为什么?3、分小鱼,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多种方式分”的过程。
(1)课件出示“小猫的一家”情境图(教材32页“分一分”第2题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一共有多少条小鱼?多少只小猫?(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每只小猫要吃同样多的小鱼,每只小猫能吃几条?(3)先让学生用圆片代替小鱼自己分一分,然后找几名学生到黑板前展示自己的分法。
2024年小学数学《分桃子》教案
2024年小学数学《分桃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具体内容为“分桃子”。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中的一部分,学会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表示的是整体中的一部分。
2. 使学生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书写分数。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的概念,以及分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中的一部分,学会用分数表示具体的事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桃子模型、分数卡片、PPT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桃子分配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如果你有8个桃子,要平均分给4个好朋友,每个人能得到几个桃子?怎样表示每个人得到的桃子数量?”2.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分数的概念,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如“1/4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桃子分配的例子,讲解如何用分数表示每个好朋友得到的桃子数量。
如:4个好朋友分别得到2个、1个、1个和1个桃子,可以表示为2/4、1/4、1/4和1/4。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将8个桃子模型平均分给4个组员,然后填写相应的分数。
六、板书设计1. 《分桃子》2. 主要内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读写方法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你有5个糖果,要平均分给3个朋友,请用分数表示每个人分到的糖果数量。
2. 答案:(1)5/3(2)2/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分桃子的实践情景,让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课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分数表示,增强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分数的性质和分数的比较大小等知识点。
分桃子教学设计(共7篇)
《分桃子教学设计(共7篇)》摘要:)写在()位上,再算(),商是()个1,()写在()位上,所以84÷2 最终的结果是(),÷ 9 分组独立计算(鼓励做得快的可以多做几道),展示学生的做法,重点叫学生说第一道的算理,88 ÷ 4 算完后及时反馈学情分桃子———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难点:透彻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用具: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理念:在这里设计两道新课前的热身题,既可以复习“平均分”的概念以及除法的意义,更是为稍后的新课作出了铺垫及增加了孩子们学习的信心。
两只小猴子到山上玩耍,突然间它们发现了一棵桃树,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课件出示桃树、桃子图),于是它们可高兴了,你一个我一个地摘了好多。
它们吃得好饱啊!等到天黑了,要回家了,它们才发现面临着一个难题(课件出示4筐桃子及8个桃子):桃子是大家摘的,怎么分才公平呢?师引导学生说出“平均分”。
生齐读题目。
设计理念:低年级段的小学生对故事都很感兴趣,本环节我把教材主题图创编成小猴分桃子的故事,用小动物作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境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当中。
以吗?现在你们同桌两人为一小组,假设你们就是这两只猴子,要把这48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怎样分才最快?你们会分吗?分分看!(1)学生独立尝试分。
(2)学生台前展演并说说分法。
(师说清楚要求:坐端正,看仔细。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看清楚他(她)是怎么分了吗?这种分法快吗?(3)再来看看老师的分法。
(课件演示桃子的分法)(4)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把刚才那位同学分法的算理说一说好吗?刚才他是先分什么?(生:4捆)4捆表示多少?(生:40根)平均分成几份?(生:两份)所以应该怎么列式?边说师配合板演:40 ÷ 2 = 20,8 ÷ 2 = 4, 20 + 4 = 24。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第五章第一节《分桃子》。
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整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整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整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桃子模型。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桃子园,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位果园主人,需要将园中的桃子平均分给朋友们。
2. 自主探究(10分钟)(1)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将桃子平均分给朋友们。
(2)引导学生用除法表示这个过程,并尝试计算结果。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出示例题:有18个桃子,要平均分给6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桃子?(2)引导学生用除法计算,讲解计算步骤。
4. 随堂练习(15分钟)出示两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除法运算。
5. 小组合作(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定数量的桃子模型。
(2)要求每组用除法计算,将桃子平均分给组内成员。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1. 分桃子2. 主要内容:(1)整数除法的意义(2)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3)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小明有20个苹果,他想平均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 答案:每个朋友能分到4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自主探究、例题讲解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但在小组合作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数学教案《分桃子》数学分桃子
《分桃子》数学分桃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分桃子教具(模型或图片)3.小组讨论记录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颗桃子,引导学生观察桃子的形状、颜色。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桃子可以怎么分吗?(二)探究分数的意义1.老师将一颗桃子平均分成两份,展示给同学们看。
2.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两份桃子的大小一样吗?(三)读写分数1.老师展示分数的读写方法,如:1/2,2/3等。
2.引导学生跟读,并尝试自己书写分数。
(四)分桃子活动1.老师将桃子分给同学们,每人一份,提问:同学们,你们手中的桃子是多少份?2.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手中的桃子。
3.老师出示不同数量的桃子,让学生尝试用分数表示。
(五)解决问题1.老师出示一道实际问题:小明有3颗桃子,他想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份?2.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并解决问题。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老师点评并指导。
(六)小组讨论a.分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b.你是如何理解分数的?c.如何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哪些与分数有关的问题?3.鼓励学生课后去发现生活中的分数,并尝试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a.一颗苹果b.一块巧克力c.一杯水2.选做题:发现生活中的分数,用分数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桃子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同时,通过解决问题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分桃子》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整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整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除法运算。
2. 能够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整数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粉笔、黑板、桃子模型。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一个桃子分成若干等份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个桃子被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桃子?”2. 例题讲解(1)讲解整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步骤。
3. 随堂练习出示几道整数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
4.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桃子模型,让学生进行分组操作,探究整数除法的应用。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检查学生对整数除法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分桃子2. 板书内容:(1)整数除法的意义(2)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例题及解答(4)课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课后练习第1、2题。
(2)运用整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
2. 答案:(1)课后练习第1、2题答案。
(2)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尝试用除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分数除法。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除法现象,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通过生动的动画展示桃子分成若干等份,可以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除法运算的实际意义。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桃子》教案三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桃子》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详细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习题、解决问习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的过程中取得成功的愉悦感,激发学生自主求知的兴趣。
〖教材剖析〗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掌握百以内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和一步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步计算的除法竖式对学生而言很生疏,因此第一局部的教学内容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
这局部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明白两步计算的除法竖式的算理。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采用动手操作与计算方法有机结合这一教学策略,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竖式。
结合操作,学生对算理有了透彻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二局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这局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可以很顺利地解决问习题。
这样,由扶到放,层层递进,将教学的重难点一一突破。
〖学校及学生状况剖析〗学生已经学过口算除法,以及一步计算的除法竖式。
学校位于农村,条件有限,教、学具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
于是,我大胆将教材中“小猴子分桃子”改成“小猴子分甘蔗”。
这样,学生就可以用小棒替代甘蔗来操作,简便易行,更有助于理解算理。
〖教学教案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1.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智慧老公公看大家学得这么仔细,他可快乐了!他给大家带来一幅画。
(出示情境图)师:小猴子们想吃甘蔗,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碰到什么问习题了?(学生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报告。
)学生报告。
生1:我发现有两只淘气心爱的猴子,想分掉48根甘蔗。
生2:我认为为了公平,这2只猴子必须分得一样多,也就是必须均匀分。
2.提出问习题。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习题?生:48根甘蔗要均匀分给2只小猴子,1只小猴子分到几根呢?根据学生的发问,师板书例1(有48根甘蔗,均匀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根?)。
中班数学教案分桃子
中班数学教案分桃子标题:中班数学教案——分桃子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简单的数学概念,如分割、平均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具:桃子模型、卡片、计数棒。
2. 素材:一篮子桃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拿出一篮子桃子,展示给幼儿看,并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互动:教师:大家看,我这里有一篮子桃子,你们猜猜有几个桃子?幼儿:(踊跃回答)有十个、有二十个……教师:好的,现在我们就来数一数。
2. 探究教师将桃子一个一个地拿出来,每拿出一个桃子,就让幼儿一起数数,统计出总共有多少个桃子。
教师询问:我们一共有几个桃子?幼儿:(集体回答)有xx个桃子。
教师:非常好,我们一共有xx个桃子。
现在我们要将这些桃子分给大家,每个人分几个呢?3. 分组合作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五个人,每人发给一张卡片,卡片上写有数字“5”。
教师:现在我们将桃子分给大家,每个人分xx个桃子,请你们按照卡片上的数字,一人分发给一起,每人得到xx个桃子。
4. 分桃子教师示范并解释:现在,我要将这些桃子分发给你们,请大家将桃子平均分给每个人。
教师将篮子中的桃子平均分给每个小组一个桃子,然后由小组成员中的一人拿出一个桃子,平均分给小组中的每个人。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我们分了一次桃子,每个小组分到了一个桃子,请问每个小组有几个桃子?幼儿:(回答)每个小组有1个桃子。
教师再次分发一次桃子,每个小组得到一个桃子,然后由小组成员中的一人拿出一个桃子,平均分给小组中的每个人。
教师引导幼儿回答:教师:我们分了两次桃子,每个小组分到了两个桃子,请问每个小组有几个桃子?幼儿:(回答)每个小组有2个桃子。
类似地,教师继续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思考,并继续分发桃子,直到每个小组都有5个桃子。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整个过程,让幼儿总结如何平均分桃子:教师:我们是如何将桃子平均分给每个小组的?幼儿:每次分发一个,每次分发多一个,直到每个小组都有五个桃子。
数学教案-分桃子
数学教案-分桃子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分配原则,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数学运算能力;2.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2.材料:纸板、水果模型(例如:桃子模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在小黑板上写下标题“分桃子”,向学生提问:“你们小时候是否听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两个孩子分桃子的故事?你们知道如何分配桃子吗?请谈谈你们的想法。
”在学生积极回答后,引导学生思考分配原则,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归纳。
2. 教学(15分钟)•第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老师拿出纸板和水果模型,给每个学生发一块纸板。
在纸板上用彩色粉笔画出桃子的形状,然后将几块桃子模型摆放在纸板上。
老师提问:“如果有3个孩子,这些桃子要怎样分配才能公平呢?请思考一下。
”鼓励学生先自行思考,并随机抽几名学生回答问题。
•第二步:引导学生分析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分析桃子的分配原则。
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各种情况来找到规律。
•第三步:讲解分桃子的方法老师根据学生的思考结果,讲解正确的分桃子方法。
首先,将桃子分成3等份,然后每个孩子会得到1份桃子,并剩下1份。
•第四步:例题演练老师给学生提供几个例题,让学生分别在纸板上画出桃子的模型,并按照正确的分配方法计算每个人得到的桃子数。
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思考,找出规律。
3. 小组合作(2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3个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分别拥有一份水果模型和纸板。
•第一步:分配任务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其他两名学生分别代表两个孩子。
组长负责摆放模型桃子,其他两名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桃子数量进行分配。
•第二步:小组讨论组员之间进行讨论,根据分配原则,分配桃子。
组长负责指导和监督分配过程。
•第三步:展示结果各小组分别将分配结果展示在纸板上,并互相比较结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 拓展练习(15分钟)老师布置一些拓展练习,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024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桃子》精彩教案
2024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桃子》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概念,读写分数。
2.教学难点:运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具:桃子模型、分数卡片、白板、彩笔等。
2.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桃子,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桃子有几份吗?2.学生回答:一份。
3.教师再出示一个桃子,提问:如果我把这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4.学生思考后回答:每份是半个桃子。
(二)探究分数的含义1.教师将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用彩笔在桃子上画出两份,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这个桃子的每一份吗?3.学生动手操作,用剪刀将彩纸剪成两份,表示桃子的每一份。
(三)读写分数1.教师出示分数卡片,让学生读出分数。
2.学生跟读,注意分数的读写方法。
3.教师选取几个学生上台演示分数的读写,并进行点评。
(四)分桃子游戏1.教师将桃子模型平均分成若干份,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份的桃子。
2.学生分组合作,每组用剪刀、彩纸、胶水等材料制作分数卡片,表示桃子的每份。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桃子”游戏,学生轮流抽取分数卡片,用语言描述分数的含义。
(五)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每题中的图形。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选取几名学生上台展示练习成果,并进行点评。
(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回家后,用分数表示自己家里的水果、玩具等物品的每一份。
2.家长签字确认,明天交给老师。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这个桃子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多少桃子?”学生可能会回答“半个桃子”,教师进而追问:“我们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准确描述‘半个桃子’呢?”“同学们,当我们说‘每份是半个桃子’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说桃子的几分之几?”“对,我们是说桃子的二分之一。
分桃子数学教案设计
分桃子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分桃子數學教案設計
一、教案目标:
1.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分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 等分的定义
2. 等分的实际应用——分桃子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很多桃子要平均分给每个人,应该怎么做。
从而引入等分的概念。
(二)讲解新知
1. 介绍等分的定义:将一个物品分成相等的部分就叫做等分。
2. 让学生尝试将手中的纸片进行等分,初步体验等分的过程。
(三)实践操作
1. 教师展示一些数量不同的桃子图片,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桃子等分给不同的人。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尝试将桃子等分,并记录下每次等分的结果。
(四)总结反思
1.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桃经验,讨论在等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总结等分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
设计一些等分的实际问题,如“如果有6个苹果要分给3个人,每个人能分到几个?”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等分的知识。
四、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是否理解了等分的概念,是否能够熟练地进行等分的操作。
以上就是关于“分桃子數學教案設計”的详细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分数”的第一课时“分桃子”。
详细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并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方法。
教学重点:分数的表示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桃子模型、分数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满桃子的篮子,提出问题:“如何将这些桃子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引导学生思考,导入分数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同时,结合桃子模型进行直观演示。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10分钟)a. 分数的意义是什么?b. 分数的读写方法有哪些?c. 如何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六、板书设计1. 《分桃子》2. 内容:a. 分数的意义b. 分数的读写方法c. 分数的基本性质d. 分数的表示和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2、2/3、3/4、4/5b. 小明有5个苹果,他将其中的2个苹果给了小红,请用分数表示小红得到的苹果数量。
c. 小华有10块巧克力,他将其中的1/4给了小明,小明得到了多少块巧克力?2. 答案:a. 1/2:一半;2/3:二分之三;3/4:三分之四;4/5:四分之五b. 2/5c. 2.5块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及其应用。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桃子》教案、教学设计
针对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这一难点,教师可以运用教具进行演示,结合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运算规则。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4.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游戏、竞赛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分数概念的建立:分数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一个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是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是本章节的教学难点。
2.小组竞赛:教师组织小组竞赛,设置一定的分数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互评互改:学生相互批改练习,给出评价和建议。互评互改有助于学生发现错误,提高自我纠错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知识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等。
2.问题引导:教师提出与分数相关的问题,如:“什么是分数?”“分数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1.分数概念:教师通过PPT展示、教具演示等方式,讲解分数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将一个桃子分成几份,感受分数的实际意义。
3.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有趣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案《分桃子》精选
数学教案《分桃子》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7页例1及第78页的“做一做”,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通过分桃子的情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学会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表示物品分配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会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装满桃子的篮子,引导学生观察篮子里的桃子,并提出问题:“如果把这篮子里的桃子分给你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分?”2. 例题讲解教师拿出10个桃子,邀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如何将这10个桃子分给2个朋友。
学生将10个桃子分成2份,每份5个。
教师解释:“将这10个桃子分成2份,每份5个,我们就说每份是这篮子桃子的二分之一。
”3. 随堂练习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再邀请一个朋友,你会怎么分这10个桃子?”学生上台演示,将10个桃子分成3份,每份约3个多一点。
教师解释:“将这10个桃子分成3份,每份约3个多一点,我们就说每份是这篮子桃子的三分之一。
”4. 分数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并用PPT展示分数的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数表示物品分配的方法。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分数的概念:将物品分成若干等份,每份的数量就是分数的分子,总份数就是分数的分母。
七、作业设计(1)一箱苹果,分给2个朋友,每份有几个苹果?答案:每份是这箱苹果的二分之一。
(2)一袋饼干,分给3个朋友,每份有几块饼干?答案:每份是这袋饼干的三分之一。
小明有12个糖果,他想把它们分给他的4个好朋友。
请问每个好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答案:每个好朋友能分到这12个糖果的四分之一,即3个糖果。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分桃子》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在大森林里,住着小猴子一家人,有一天小猴兄弟俩遇到了一点小麻烦,爸爸买了8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该怎么分呢?小猴子们想请大家帮忙来分桃子,大家愿意吗?(板书课题:分桃子)。
二、合作分一分,探究新知识。
活动一: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替桃子帮他们分一分。
1、汇报分的情况。
(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并板书)。
2、师: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小猴们最满意?说说你的想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同样多、一样多)。
活动二:(1)师:这时猴爸爸又拿出6个小木块,请小猴分成2堆,猜猜看小猴会怎么分?(同桌互相讨论)。
(2)同学们同桌合作用小棒分一分。
活动三:认识平均分。
(1)师:小猴跟同学们学到了新知识非常的高兴,他们准备把好消息告诉小猫,可是小猫正在为一件事发愁呢。
(出示):要把12条小鱼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要同样多,怎么分?同学们帮帮它们吧。
(4人小组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2)交流汇报:12条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
(3)学生总结平均分东西的方法。
结论:把每一份分得一样多叫平均分。
(板书)活动四:巩固平均分。
(1)师:小猴告别了小猫又来到小狗家,小狗也有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也帮帮小狗吧!(出示题目请学生读32页第3题)。
怎么分?谁来圈一圈。
(2)尝试用完整的话汇报。
三、实践应用。
师:小猴在外面玩了一圈回家一看,家里来了那么多客人,猴爸爸说,快来、快来,帮爸爸摆筷子。
(33页第1题,课件出示12根筷子,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借助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平均分)。
师:吃完饭,猴子兄弟回到自己的房间做作业,弟弟不小心把铅笔撒了一地,请大家帮猴子兄弟分一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案-《分桃子》
课题说明:
本单元的基础是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已经学会
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然后进行教学。
本单元的标题为“分一分与除法”,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
念思考对于除法意义的重要性。
开展“分一分”活动,
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体会除法意义。
因此,在教学“分
桃子”这节课时,我准备充分利用教科书所提供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
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让学生动手操
作(如:分一分、摆一摆、填一填、圈一圈、画一画等),逐步体会什么是“同样多”、“一样多”、“平均分”。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练习,体验平均分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实际性
的问题,从而加深印象。
课时说明:1课时
学生情况分析:
本案例适合于二年级学生,由于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
维能力为主,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
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
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如:动手、动口、动脑),这样
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但是,二年级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目的性不够明确,易兴奋,这就需要教师作出正确的引导与评价。
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情感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经历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三、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小圆片小棒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导入语,创设故事情境
同学们,你们瞧,小熊家打扮的这么漂亮要干什么,知道吗?(学生猜一猜)。
哦,原来,今天是小熊要过十岁
生日了。
他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准备开一个生
日Party。
你们瞧:前面走来了两只小猴、四只小猫、
三只小狗。
小熊非常热情,拿出了动物们最爱吃的食物
来招待:有8个桃子、12条小鱼、18根骨头。
可是你们瞧,小熊正皱着眉头,手抓头皮。
咦,这是怎么回事?哦,原来小熊正在为该怎么分食物烦恼?同学们,你们
能帮小熊分食物吗?(能)
2、揭示课题:分一分(板书:分一分)
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熊来分一分食物吧!
(1)、指名说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分?
(生答:把桃分给小猴,鱼分给小猫们,骨头分给小
狗们)
(2)、那么小猴、小猫、小狗之间又应该怎么分配呢?
设计意图: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好新、
好动的思维特点,创设故事性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
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让
生动的故事情境去吸引学生,唤起学习兴趣。
二、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
1、小熊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拿出8个桃子招待两只猴子,请你们帮他分一分。
用8个小圆片代替桃子。
(四人小组讨论分法并在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1)、出示分得的结果:
8888
17263544
888
536271
(2)、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能使两只猴子都满意?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答体会“同样多”、“一样多”。
同时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应该平等对待和尊重每
一位客人,进行人文教育。
2、现在,小熊手上有12条鱼,请你帮他分给4只小猫,要求每只小猫分到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条。
(同桌合作、全班反馈交流、由学生判断正误并说出
理由)
4、师生小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说是“平均分”。
5、判断:是否平均分,错得在〇打“╳”,并说说为什么?
(1)、
(2)、
(3)、
5、小狗在旁边等不急了,“汪汪汪汪”叫了起来,小熊该来给我分食物了。
小熊急忙拿出18根骨头,请同学
们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分到()根。
(四人小组用摆小棒摆一摆)
(投影出示学生分得结果,集体交流评讲)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在课堂中创设操作性情境,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练习,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演示,获得学习成效。
(我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形象地感知“平均分”,再由教师小结,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最后,由学生判断是否“平均分”进行练习反馈。
这样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其次,动手操作“平均分”活动的设计,即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最后,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操作,同桌合作等形式的交流方式,初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三、结合生活,练一练
1、投影出示14支铅笔,2个文具盒,连一连平均每盒放几支?
2、实物出示20个圆圈,每5个圆圈拼成一个奥运会图标,可以拼几个?请摆一摆
3、有12根筷子,有()双。
用小棒摆一摆
4、有9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到()个,还剩()个。
(用线连一连)这个气球还能给其中的一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内容作为练习题目,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助学生
的生活经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时,我让学生连一连、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形式,通
过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运
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培养数学能力。
四、跳一跳,摘果子
智慧老爷爷、小淘气和机灵狗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很想和同学们交朋友,不过他们要同学闯过其中的
一关,请看题目
1、小熊家来了这么多客人,请问16根筷子,每位一
双够吗?为什么?你能帮小熊的忙吗?请用小棒代替分
一分
2、春天到了,同学们出去春游,有25人要去划船,
每条船限坐6人,要租几条船?请用小圆片摆一摆
3、16只蜜蜂在采蜜,飞走了一半,还剩()只。
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设计意图:跳一跳,摘果子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题,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
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培养向难题
挑战的信心。
五、总结:
1、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2、这节课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
3、在学习过程中,你碰到过困难吗?你是如何对待的?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不仅是教师对一堂课教学的整理,还应该是对学生知识的梳理,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方
法的指导。
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明白学到了什么知识,
明确自己表现最出色的地方和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板书:
分一分
8
44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12
3333
18
666
教学反思: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
色彩的认识倾向。
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
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
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
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
情感体验。
根据这一理论,我这堂课的设计理念是:激
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
联系生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整堂课,学生在小熊
过生日的故事情节中进行学习,把新知识的探索融入于
游戏当中。
整堂课的数学活动,都是在师生之间、学生
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练习题的设计,紧密
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
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
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整堂课的亮点是: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在具体的
情境中感受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知道了数学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在课堂中,不仅注重知识的感受过程,还注重对学生
的情感教育。
有待完善处:在整堂课中学生动手操作多,比较费时间。
学生思维活跃,易兴奋,课堂纪律不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