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复习课教学模式及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化学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练习巩固等环节,培养学生复习化学的方法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化合物等。

2. 化学原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等。

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物、物、反应条件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的识记和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 难点:化学原理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问题。

3. 练习巩固: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复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复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师提问检查复习效果。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享解题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讲解化学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5. 练习巩固:布置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讲解。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与作业:批改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七、教学拓展1. 化学实验:组织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2. 化学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化学竞赛,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潜能。

3. 化学讲座:邀请化学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化学视野。

化学“五环节”复习课教学模式

化学“五环节”复习课教学模式

化学“五环节”复习课教学模式环节一:情景创设本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复习。

教师运用试题、视频、社会现象、生活现象筹情景切人,设疑激思,巧妙导人。

教师围绕情景设计一系列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的复习提供一条线索和指引,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复习巩固知识要点,掌握重点知识和规律。

环节二:知识梳理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具体过程如下:活动一:自我回顾学生独立把所学知识“结网”,然后在学习小组内展示交流,小组修改、完善知识网络。

学生一起修改、完善,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理清所要复习内容的知识网络。

活动二:知识整合教师引导全班学生交流讨论,修改,补充和完善学生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

活动三、知识深化教师针对构建的知识网络,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把问题逐步深入,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新的知识和规律。

环节三:典例剖析本环节立足于解题思路的提示和思维方法的培养,旨在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类、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

教师选取典型的、连接较多知识点,体现典型思维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到以题及类,举一反三的效果。

针对精选的例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各抒己见,相互交流,争论反驳,以形成信息的多面传递,充分发挥思维的共振效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环节四:测试评价本环节旨在立足于学习中的问题和三维目标要求进行基础性、综合性的达标测试,反馈矫正。

本环节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自我评价,找出自己知识上的不足,教师耍特别注意学生还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进行反馈矫正。

这一环节主要包括:(1)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形成基础训练内容。

(2)用不同题型的组合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达标情况,以及在学习中的差异。

(3)体现学生学习有效性的重点内容,学生自主发展、自我评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

教案:复习课——初中化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如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符号等;(2)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3)了解物质的分类,能正确判断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4)掌握质量守恒定律,能运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总结、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2)运用实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利用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兴趣;(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常见化学用语的复习;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的复习;3. 物质分类的复习;4. 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的掌握;(3)物质分类的判断;(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 教学难点:(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2)物质分类的判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复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1)常见化学用语的复习:讲解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熟练掌握。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的复习:讲解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通过视频或演示实验,让学生巩固实验技能。

(3)物质分类的复习:讲解物质的分类,如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等,引导学生掌握判断物质性质和用途的方法。

(4)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复习内容。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部编五年级化学下册复习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化学下册复习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化学下册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能与电能的关系。

2. 掌握原子定量微观模型。

3.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和化学反应方程式。

4. 了解简单的无机物的组成和性质。

5. 熟悉标准实验室器具和实验操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1. 化能与电能的关系。

2. 酸碱中和反应和化学反应方程式。

3. 无机物的组成和性质。

三、教学难点1. 原子定量微观模型。

2. 化学反应方程式。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第一课时1. 教学内容* 化能与电能的关系。

* 原子定量微观模型。

2. 教学方法* 以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化能与电能的关系。

* 通过图像和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原子定量微观模型。

第二课时1. 教学内容* 酸碱中和反应和化学反应方程式。

2. 教学方法* 以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

* 通过图像和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三课时1. 教学内容* 简单的无机物的组成和性质。

2. 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了解无机物的组成和性质。

五、教学评价方式1. 实验操作实验记录(40%)。

2. 课堂练(20%)。

3. 期中考试(20%)。

4. 期末考试(20%)。

六、教学后记本课教学旨在通过简单的实验和相关案例,让学生从平时的生活中感受化学的神奇,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和老师进行互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深入探究。

高中化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关于高中化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一、教学思想化学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化学的必考内容,同时也是高考化学的难点。

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并从中得到启示:要注重实验的延伸及改进;要注重化学常用仪器的使用和一些基本操作;还要注重实验安全问题等。

实验的复习就是要实现学生“四动”:动手做(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动眼看(培养观察能力)、动笔写(培养表达能力)、动脑想(培养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物质制备及性质实验的复习教学考纲要求: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掌握常见物质的制取、分离、提纯和鉴别。

具备设计和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确解决实验问题的程序;形成分析、解决实验问题的策略。

教学环节:问题引出—→归纳分析—→巩固提高1.问题引出:通过学案练习中出错率较高的一道综合实验习题展示,引起学生的关注。

2.归纳分析:以高一教材中“金属钠与水反应”为例来研究。

引导学生:得出基本规律——抓住实验目的,联想实验原理,从反应、装置、操作三角度再开。

得出一条线索——实验习题考查的三个方面:物质性质、装置分析和实验操作。

↗反应原理—→物质性质↖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装置原理—→装置分析←—实验考查↘操作原理—→实验操作↙3.巩固提高:然后继续让学生深入研读高二教材中“浓硝酸和铜的反应”实验。

抓住实验目的,引导学生设计可以考查的问题。

再展示其它例题,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实际例子分析实验,完成习题,让学生体会解题程序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本节课的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和巩固练习,对综合实验题能够有清醒的认识。

为此我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教材中常见气体的制备、收集、净化、性质检验、尾气处理等知识进行再认识;掌握各种仪器装置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明确解决物质制取及性质实验问题的程序。

2.过程与方法:在化学实验复习教学中,主要应用“知识迁移教学法”。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化学计算、实验技能等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练习巩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变化等。

2. 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结构、分子动理论等。

3. 化学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化学方程式计算等。

4. 实验技能:实验操作、仪器使用、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等。

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复习课本,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

2. 合作交流: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复习心得,解答彼此疑问。

3. 练习巩固: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解答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点。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4.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复习中取得进步。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复习过程中的表现,总结经验教训。

2. 同伴评价:评价他人的复习效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复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化学教材。

2. 课件:复习课件。

3. 练习题:精选的化学复习练习题。

4. 实验器材:进行化学实验所需的器材。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复习内容,了解所学知识。

2. 课堂纪律:保持课堂秩序,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3. 课后巩固: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家校合作: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化学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化学键类型与物质性质2. 第五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进行方向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概念3. 第六章:无机化学基础知识酸碱盐的概念与分类氧化还原反应沉淀溶解平衡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4. 第七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烃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醇、醚、酮、羧酸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反应类型及机理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同分异构体5. 第八章:化学实验技能实验基本操作与实验仪器的使用物质的制备、提纯与分析方法实验安全与事故处理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化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练习: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实验态度和安全意识。

五、教学时间1. 第四章:2课时2. 第五章:2课时3. 第六章:3课时4. 第七章:3课时5. 第八章:2课时六、第九章: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定义和判断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反应级数及其意义七、第十章:有机合成与有机金属化学有机合成的策略与方法碳碳键的形成与断裂反应有机金属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生物活性物质与药物化学八、第十一章:物理化学基础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热化学与化学势相变与相图电化学与电池九、第十二章: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化学分析方法概述滴定分析与电化学分析光谱分析与色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与质谱分析十、教学实施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学生反馈与教学调整教学效果的持续改进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十一、教学评价综合测试:进行全面的测试,评估学生对整个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化学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点复习:复习已学过的化学知识点,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溶液与沉淀、气体与溶液的性质等。

2. 提高分析问题能力: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化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实验技能:复习实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能够熟练进行化学实验。

4. 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通过练习,使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化学题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已学过的化学知识点的复习,实验操作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实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对已学过的化学知识点进行讲解,梳理知识体系。

2. 采用演示法: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学生跟随操作。

3. 采用练习法:学生进行化学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已学过的化学教材。

2. 实验器材:实验仪器、试剂等。

3. 习题:精选的化学复习习题。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已学过的化学知识点,引起学生对复习内容的兴趣。

2. 知识点讲解:教师对已学过的化学知识点进行讲解,梳理知识体系。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学生跟随操作。

4. 习题练习:学生进行化学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复习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2. 习题测试:定期进行习题测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验技能。

七、教学策略调整:1. 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和辅导。

2. 对于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新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简介本教案是针对新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的教学设计,旨在提供一个系统而丰富的教学方案,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安全操作。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3.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4.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5. 金属与非金属物质6. 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7. 酸碱与中性物质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系统教学讲解,向学生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安全操作。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合作研究法:设计合作研究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2. 第二课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3. 第三课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4. 第四课时: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5. 第五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物质6. 第六课时: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7. 第七课时:酸碱与中性物质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能力等。

2. 实验报告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展示的合作研究和团队合作意识。

参考资料- 新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 相关化学实验教材和教辅资料。

化学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

化学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

化学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四部八环节”模式的应用新课程标准中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收集信息、获取新知的能力。

而复习课则是以查漏补缺、矫正错误、巩固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为目标。

为了达到此目标,复习课的教学就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讲练结合,适时点拔,反馈矫正,寓教于乐。

而传统的的复习课的基本模式一般为:出示目标——基础知识梳理(一般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填写,老师有侧重点的进行点拨形成知识网络)——考点精析(一般是把本节的重要考点列出来然后辅以典型例题和巩固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耗时太多而且收效颇微,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开发。

“四部八环节”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的有效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使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单位时间内提高了学习绩效,最终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现将这种模式具体介绍如下:一、基本模式基本模式为“四步八环节”,其组织过程如下图:二、主要内容1.引、导:结合学情和考试说明制定详细具体的复习目标,然后以问题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2.学、测:学生结合提供的复习目标和复习方法进行自主复习,自我检验复习的效果。

3.议、教:展示复习成果并进行组内讨论和组间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对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讲解,最终使某些重要知识得到提升或者系统化。

4.查、练:引导学生自查本节课的复习内容的目标达成情况,填写自查反馈表;并当堂进行达标检测来进一步检验知识内容的目标达成情况。

三、具体操作(一)出示目标,复习指导课上老师通过多媒体或其它方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准确地、明确地展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 在学生明确了复习目标之后,教师围绕目标提出复习自学的内容,并向学生明确自学的要求和自学的时间,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复习方法指导。

初中化学复课教案

初中化学复课教案

初中化学复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点整合: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初中阶段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技能等。

2.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复习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化合物、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等。

2. 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燃烧的条件等。

3. 元素化合物:氢气、氧气、水、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铁、铜、铝等。

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仪器的使用、常见物质的检验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复习的内容,提问学生,检查复习效果。

2. 知识点梳理:根据教材,将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板书重点内容。

3. 课堂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举例说明,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归纳、总结等方式掌握知识。

4. 课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巩固知识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化学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4.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3.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 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能够在复习过程中,系统地掌握初中化学知识,提高化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已学过的化学基础知识,提高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复习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元素等。

(2)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

(3)分子结构: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复习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反应物、物、反应条件等。

(2)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3)化学反应与能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能量守恒定律。

3. 复习第三单元:溶液与浓度(1)溶液的定义:溶剂、溶质、溶液浓度等。

(2)溶液的制备与分离:溶解、稀释、过滤、蒸馏等。

(3)溶液的浓度计算: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

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和复习资料,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2.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复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 练习巩固:教师布置适量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提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复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复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教材及相关复习资料。

2. 课件:教师制作的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3. 练习题:针对各章节设计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4. 网络资源:化学学科相关网站、论坛、视频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

六、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实施分层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初中化学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流程:自我诊断——查找问题——自主复习——探究交流——专项达标——定位提升——反思评价操作过程:1、自我诊断、查找问题:学生通过教师精心编制的诊断性测试题或复习提纲,来回顾教材内容并且测评自己对复习的达成度,从知识、技能、方法等方面搞好自我排查,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

本阶段教师要编制全新的问题情景和新问题,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提供的诊断题或复习提纲要包含分解的复习目标,同时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来引导学生复习,并且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知识网络。

2、自主复习,探究交流:通过前面的自我排查、自我诊断,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复习目标进行自主复习,复习和回顾完了基础知识并且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进行探究交流。

交流前一环节的复习效果,小组内交流自己没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生教生、生帮生来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学习能力。

3、专项达标,提高能力:通过形成性训练和测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反馈复习效果,及时进行矫正。

形式可以是发放专项训练题、针对性测试题,学生自主解决,并且进行小组内合作或班内展示,学生间或小组内进行质疑释疑,解决疑难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

训练题和测试题要注意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要精选精练,要处理好训练与能力形成的关系,要合理设置课堂容量。

4、定位提升,反思评价:让学生同桌间或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复习收获与体会,或到黑板上写出知识网络共同提高,其他学生及时进行补充、评价,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课堂表现,对自己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习方法的运用、复习效率进行评价,找出优缺点,有利于今后的复习。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复习课)复习课:“自补—合作—展示—反馈” 教学流程模式1.自补——自主复习,查漏补缺学生带着学案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自主复习,复习的过程要注重查漏补缺和对新授内容的拓展延伸、重新感悟,要避免搞成对照课本找学案中问题答案的倾向。

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化学复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复和巩固高三学年的化学知识点;2.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3.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次复课的教学内容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2.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3. 化学反应速率;4. 酸碱中和反应;5. 氧化还原反应。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次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解复重点知识点:通过教师的讲解,梳理和复高三学年的重要知识点,并强调重点和难点;2. 分组合作研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通过合作研究来解决一道化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生动形象地展示一些化学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4. 讨论互动: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思考,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价在本次课程中,将采用以下教学评价方式:1. 课堂回答问题:通过学生的课堂回答问题,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相应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3.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研究等环节中展示的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五、教学资源本次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1. 教材和课件:准备好相关的教材和课件,用于知识点的讲解和演示;2. 实验材料: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和设备;3. 小组分工表:为学生准备小组分工表,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

六、教学安排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本次化学复课的教学安排如下: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次课程的话题;2. 知识点讲解:根据课程内容,讲解和复相关知识点;3. 小组合作研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解决一道化学问题;4. 实验演示:进行相关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化学现象的理解;5.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6. 总结回顾: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化学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2. 第五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3. 第六章:有机化学基础4. 第七章:化学实验技能5. 第八章: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技能、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

2. 难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运用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3. 结合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教案、PPT、习题等教学资源。

2.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教案,讲解章节重点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应章节的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进行指导。

5.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6. 教学反馈: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7. 课程复习:在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复习,总结本章节知识点。

8. 综合测试: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测试,检验学习效果。

9.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疑问,进行课后辅导。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教学经验。

六、教学内容:1. 第九章:溶液与离子平衡2. 第十章:电化学3. 第十一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4. 第十二章:有机合成5. 第十三章:分析化学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溶液的性质、离子平衡、电化学原理、金属腐蚀与防护、有机合成方法、分析化学技术。

【最新公文】初中化学复习课“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案例

【最新公文】初中化学复习课“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案例

初中化学复习课“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案例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高二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5篇高二班主任工作总结1本学期,我担任高二(14)班班主任。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学生科的领导下,我顺利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在从事德育教学过程中,有顺利也有挫折,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困惑,也有启迪,交织着酸甜苦辣,现就本学期班主任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培养良好的班集体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团结和睦的集合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在培养班集体方面,本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注重教室文化的建设开学初,我组织全班学生把教室布置好,让教室的每一块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

在具体布置时,针对班内学生的特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制定班级文明公约,张贴名人名言,使学生行有可依,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并设立评比栏。

班组设置由专人管理的“图书角”,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为及时反馈学生情况,设置了班级日记,由班长负责记录。

(二)注意班干部的培养进入高二以后,班干部换届重新选举,由学生民主投票,产生了一支能力较强,有一定影响力的班干部队伍。

对待班干部,我积极引导,大胆使用,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另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务。

这样,由于班干部积级配合,以身作则,从而带动全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三)注意养成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的结合高二学生由于已经熟悉了学校的环境,又没有升学上的压力,个别学生纪律开始松动起来,不喜欢别人对他们的行为约束和管教,一些不良行为随之而来,如旷课等,面对这些违纪情况,如果不注意引导或引导不当,学生很容易在这个特殊的学习和生活阶段走入岔道。

我的具体做法是:1、加大学习、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力度。

部编五年级化学下册复习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化学下册复习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化学下册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2. 回顾学过的重点知识,加深理解;3. 加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物质的分类:固体、液体、气体;2. 复物质的性质:颜色、形状、有无气味、能否导电等;3. 复常见的物质变化:燃烧、溶解、融化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复物质的分类和性质,让学生掌握相关基本概念;2. 通过实验巩固对物质变化的理解;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通过讲解复知识点,引导学生回忆并加深理解;2. 实验演示与实验操作: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示范,引发学生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3. 小组合作与讨论: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验,进行讨论,共同总结。

五、学时安排本次复课计划为1学时。

六、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并通过提问激发他们的兴趣;2. 复:重点回顾物质的分类、颜色、形状等基本概念;3. 实验演示: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如燃烧、溶解等,引发学生的思考;4. 小组实验:学生分组完成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5. 结果讨论: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总结物质变化的规律;6. 总结复: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答疑。

七、教学评估1. 实验结果记录:学生的实验记录是否准确,逻辑是否清晰;2. 学生讨论表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思维是否开放;3. 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对复知识点的回答是否准确、完整。

八、教学资源和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复知识点的PPT;2. 化学实验器材:如燃烧盘、试管、试管架等;3. 实验材料:如纸、水、盐等。

九、拓展延伸1. 学生可通过阅读相关化学书籍或上网查找更多有关物质分类和性质的知识;2.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并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进一步深入理解物质变化的过程。

以上是本次复习课的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六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模式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模式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模式教案I.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回顾和掌握本册教材中的核心化学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思维。

3. 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演示和问题解决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总结、比较分析等方法,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做出明智的决策。

II. 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1. 物质与变化:物质的性质、分类和变化规律。

2. 原子和分子:原子的结构、分子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3. 溶液:溶液的概念、浓度和稀释。

4. 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5. 实验技能: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观察和数据处理。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但仍需要通过复习来巩固和提高。

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引导他们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III.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组合作学习(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2.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如PPT、实验演示、小组报告等)来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3. 其他小组倾听并进行评价和提问,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归纳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出核心概念和原理。

2. 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练习与反馈(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自我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新授课135 课堂教学模式之
—化学复习课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名称: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二、教学模式框架:
三、教学模式流程:
1、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本环节的任务是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可以复习旧知,设置问题,观看图片,欣赏视频,直观教具,小实验等将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思维引导新课学习中。

2、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在导学卡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主学习问题。

要使学生,不再被动地跟着教师走,跟着教材走,而是发挥其个体能动作用主动地、独立地、有目的地去进行学习。

必须明确学习的目标,使学生能有的放矢,更有效地学习。

要吸取目标教学的合理做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和新课程标准、教材的知识呈现方式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设置三维的导学卡。

然后让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自学文本。

3、组内讨论,形成结果
本环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

在这一步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通过对文本的学习,主要是在小组中阐释自己对导学提纲的理解和公布探究结果,然后小组讨论每个人的成果。

4、总结结果,班内展示
本环节任务有两个:一是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每一小组选择一个同学,代表本组发表与每一个导学提纲较一致看法,组与组之间针对不同的见解去讨论去辩论,从而形成较合理教一致的看法;二是引导学生突破学生自学不会,探究不出的疑难点。

5、目标检测,巩固提升
本环节要引导学生参考教师给出的目标检测,利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可自己去记忆理解,可小组去讨论,巩固所学,巩固并提高自己的学习体验。

教学流程
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复习课)教学设计课题再探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课型复习课授课人张万印单位双庙中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并掌握比较不同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
2、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存在差异的原因;
3、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

能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②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④感受客观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教学重点学会设计实验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