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案例分析21379
审计方法典型案例
审计方法典型案例嘿,咱今儿就来聊聊审计方法典型案例。
你说审计就像是给一个大公司或者组织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得仔细瞧瞧哪儿有毛病,哪儿不对劲。
比如说有个案例,一家企业的账目看起来那叫一个漂亮,盈利多多,没啥问题。
可审计人员就觉得不对劲,为啥呢?因为他们发现一些大客户的订单来得太集中了,而且付款也特别爽快,这在正常生意里可不常见啊!于是审计人员就像侦探一样,深挖下去,结果发现这些大客户其实都是企业自己虚构出来的,就是为了让账目好看,这要是没发现,那得多大的坑啊!还有一次,审计人员在审查一家公司的库存时,发现数量对不上。
然后他们就一点点排查,最后发现是仓库管理人员和采购人员勾结,偷偷把货物运出去卖了,再伪造库存数据。
这就好比家里的东西莫名其妙少了,你得找到那个偷东西的“小老鼠”呀!再讲个例子,有个公司的财务报表里有一些奇怪的费用列支,审计人员就顺藤摸瓜,发现原来是公司高层用公款吃喝玩乐,还把这些费用包装得特别合理。
这不是明摆着占公司便宜嘛!你看,审计多重要啊!要是没有审计,这些问题不知道得隐藏多久,会给公司和相关人员带来多大的损失。
审计人员就得有双火眼金睛,能透过表面看到本质。
就像医生看病,不能光看表面症状,得深入检查,找到病根儿。
审计也是一样,不能只看账面上的数字,得分析背后的原因和逻辑。
他们得细心、耐心,还得有智慧和勇气。
有时候审计人员还得和那些想隐瞒问题的人斗智斗勇呢!那些人可不想让自己的小秘密被发现,会想尽各种办法阻拦审计。
但审计人员可不能怕,得坚定地把真相找出来。
想想看,如果一个公司没有审计,那不是乱套了吗?谁知道钱都花哪儿去了,有没有人贪污腐败,有没有决策失误。
审计就是那个守护公司健康的卫士,时刻警惕着各种问题。
所以啊,审计方法真的太重要了,那些典型案例就是给我们的警示。
让我们知道在审计的道路上,不能马虎,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地方。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这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关系到大家的利益呢!咱可得重视起来呀,是不是?。
关于审计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XX公司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产品远销国内外。
然而,在2010年,XX公司被爆出财务造假事件,涉及金额巨大,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二、审计法律问题本案涉及的主要审计法律问题包括:1. 审计独立性审计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核心要求,包括组织独立性、职业独立性和经济独立性。
本案中,XX公司聘请的审计师事务所与公司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
2. 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等。
本案中,审计师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存在疏漏,未能发现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
3. 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应当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审计结果。
本案中,审计报告存在虚假陈述,未能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三、案例分析1. 审计独立性本案中,审计师事务所与XX公司存在以下利益关系:(1)审计师事务所曾为XX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双方存在业务往来。
(2)审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曾在XX公司担任过高管职务。
这些利益关系可能影响审计师的事务所保持独立性,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 审计程序审计师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存在以下疏漏:(1)未充分了解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发现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2)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不够深入,未能发现财务报表中的异常数据。
(3)对公司的现金流量分析不足,未能发现公司存在大额现金流入和流出。
这些疏漏导致审计师未能发现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
3. 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存在以下问题:(1)虚假陈述。
审计报告声称XX公司的财务报表符合相关会计准则,但实际上存在虚假陈述。
(2)误导性陈述。
审计报告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了美化,误导了投资者。
(3)隐瞒事实。
审计报告未能披露公司存在财务造假行为的事实。
四、法律后果1. 行政处罚XX公司因财务造假行为被中国证监会处以罚款、责令改正等行政处罚。
审计案例分析实训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审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报告选取了一则典型的审计案例,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审计实务操作,掌握审计程序和方法,提升审计职业素养。
二、案例背景(以下为案例背景的虚构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某市一家上市公司A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近年来,A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但在2019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发现A公司在收入确认、资产减值等方面存在疑点。
注册会计师怀疑A公司可能存在财务造假行为,遂展开深入调查。
三、审计程序1. 初步调查- 注册会计师查阅了A公司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了解了A公司的业务流程和会计政策。
- 通过查阅A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税务申报等资料,初步掌握了A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风险评估- 注册会计师对A公司财务报表进行了分析,发现收入确认、资产减值等方面存在较大风险。
-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注册会计师确定了审计重点和审计程序。
3. 实质性程序- 收入确认方面:注册会计师对A公司的销售合同、发货凭证、收款凭证等进行了核查,发现部分收入确认时间与合同约定不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可能性。
- 资产减值方面:注册会计师对A公司的存货、固定资产等进行了盘点和评估,发现部分资产存在减值迹象。
4. 证据收集- 注册会计师向A公司管理层、财务人员、销售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获取了相关证据。
- 通过查阅第三方资料、公开信息等,进一步验证了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审计发现1. 收入确认问题:A公司在2019年度提前确认收入,虚增了当期营业收入和利润。
2. 资产减值问题:A公司未对部分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导致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
3. 内部控制缺陷:A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未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审计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的全面检查和评估过程,以提供独立、公正的意见。
本文将对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案例分析,并就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建议。
二、背景介绍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数码产品的企业,销售业绩一直稳步增长。
本次审计的重点是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资产负债表分析根据资产负债表,公司资产总额在过去一年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增长。
然而,应收账款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这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我们建议公司加强对客户信用评估和回款管理的监控,以降低坏账风险。
四、利润表分析利润表显示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持续增长,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然而,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公司的销售费用占比显著增加,这可能意味着公司在市场推广方面存在一定的浪费。
其次,财务费用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这可能是由于贷款利息支出增加所致。
我们建议公司对销售费用进行审慎控制,并寻求更加优惠的融资方式。
五、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显示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了正向现金流量,这表明公司正常运营。
然而,我们发现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占比逐年下降,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占比逐年增加。
这可能意味着公司越来越依赖投资活动来获取现金流量,风险也随之增加。
因此,我们建议公司加强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并降低对投资活动的依赖性。
六、内部控制评估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流程进行了评估。
我们发现公司缺乏严格的内部审计和监控机制,这可能导致财务数据的错误和操纵。
我们建议公司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七、结论和建议综上所述,通过对某公司财务报表的审计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潜在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为了确保公司的财务信息准确无误,我们建议公司加强对客户信用评估和回款管理的监控,控制销售费用,寻求更优惠的融资方式,加强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降低对投资活动的依赖性,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
审计工作总结案例分析
审计工作总结案例分析一、引言审计是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旨在评估和确认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以一个案例为例,对审计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案例分析,以加深对审计工作的理解。
二、案例背景某ABC公司是一家大型制造企业,拥有多家分公司。
本次审计主要关注集团总部的财务报表。
审计的目的是评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并发现任何潜在的风险和违规行为。
三、审计过程1.确定审计范围根据公司业务类型和规模,确定审计范围为集团总部的财务报表。
并确定审计时间段和审计目标。
2.风险评估分析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并识别潜在的风险。
在本次审计中,涉及到的风险主要包括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应收账款的确认以及投资项目的准确性。
3.数据采集和分析审计团队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凭证凭证、账目和其他相关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收集和分析。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比对和校核,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4.内部控制测试审计团队使用合适的测试程序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评估。
主要包括对内部控制流程的复核、抽样检查和其他有效性测试。
5.核实财务报表中的关键项目审计团队对财务报表中的关键项目进行了详细的核实,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例如,对现金流量表进行了逐项确认,并核对与公司其他账户的一致性。
6.发现与沟通潜在问题审计期间发现潜在的问题或异常,及时与公司管理层进行沟通,并提出建议或采取适当的行动。
例如,发现某笔应收账款金额异常,审计团队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调查。
7.总结和陈述审计意见综合以上的审计工作,审计团队总结并陈述了审计报告。
报告中包括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评价,以及对潜在问题的建议和处理意见。
四、分析与总结通过对该案例的审计工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审计工作的目的是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提供给利益相关方一个可信的信息来源。
2.内部控制是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的重要环节,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和测试是审计过程中的重点。
审计案例分析-完整版
二、审计目标与管理当局认定1.报表审计目标:对财务报表整体就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得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就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得财务报告编制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与治理层沟通2、认定与目标联系管理当局认定就是指管理当局在财务报表中做出得明确或隐含得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用于考虑可能发生得不同类型得潜在错报联系,由于注册会计师得主要责任就是确定管理当局得认定就是否恰当,因此审计具体目标沿袭了管理当局认定得主要内容并与管理当局认定得紧密相连3、具体审计目标对应得当局认定“存在果发生”认定–报表金额确实存在或已记录得业务就是真实得“完整性"认定–已经存在得金额或者已经发生!交易已经被记录“计价或分摊”认定–会计要素已恰当得金额记录于报表忠,与之相关得计价或分摊已经恰当记录,已经记录得交易金额正确“权利与义务认定–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列报"认定–被审计单位资产或负债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得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三、审计抽样方法得应用1、以每个随机数得前四位为标准,并以第1行第一列数字为起点,为3290 3687 7041;使用后四位则就是?2、数字:632652672系统选样法对总体要求要求总体得特性随意分布在总体内,否则样本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四:审阅法审阅明细账1、含义:审阅法就是指通过对会凭,会计账簿与会计报表书面资料仔细观察与阅读来查账证据得查账技术方法2、要点:异常金额判断,反映经济活动真实程度,会计账户核算内容与对应关系正确性,时间上判断,要素就是否齐全3、对账簿得审阅:就是否合规;总账,明细账,账簿凭证就是否相符;期初余额,借贷方向,合计数就是否准确;摘要对照金额栏数额审阅五:销售与收款循环关键控制及控制测试1、目标:销货有关权利以记录至应收账款;销货交易均记录于适用当期;退回折让折扣真实发生,均记录;计提坏账准备与核销坏账;收款真实发生;准确记录收款;记录于当期;监督账款及时收回;顾客档案变更真实2、关键控制:以经审核得发运凭证,订单为依据记账;赊购经过批准;销售发票事先编好并记账;每月向顾客对账;销售价格付款条件经授权批准;采用适当科目表3、内控与控制测试:内控就是被审计单位保证业务活动有效进行,保护资产完整,防止错误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实施得政策与程序注会对单位内控了解,确定执行就是否有效,即控制测试,再评价,确定控制风险水平4、实质性测试:为会计报表每项认定公允性提供证据,披露交易过程中得错报漏报5、销售折让折扣审计程序:获取折扣折让明细表,复核,并与明细账合计数核对;取得相关资料,抽查折扣折让授权批准情况与执行情况核对,检查授权就是否真实合法;折扣折让金额就是否提交对方,有无转移收入,小金库情况;会计处理就是否正确六: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审计案例1、函证对象得确定:注册会计师可以运用抽样方式确定函证样本,样本应当足以代表总体,并包括:余额较大项目;坏账账龄较长项目;交易频繁期末余额小得;重大关联方;重大异常交易;存在争议或舞弊函证方式确定:积极;必须回函;消极:不同意才回函2、对于这种情况,注册会计师应结合具体情况考虑其要求就是否合理,注册会计师应评价管理层不允许寄发询证函对评估得相关重大错报风险,以及其她审计程序得性质、时间安排与范围得影响,并且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获取与这些账户余额或其她信息相关得充分适当得审计证据。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审计案例分析报告一、项目背景根据委托方的要求,我们承接了公司A的年度审计项目。
公司A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经营电子产品销售业务。
该项目的目的是对公司A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评估其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问题分析在对公司A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 报表中的销售收入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
我们通过与公司A 的销售记录进行核对发现,有一部分销售记录未被计入报表中,导致报表中的销售收入被低估。
2. 费用支出的记录不完整。
我们发现一些费用支出记录不完整,无法清楚地知道具体支出的用途和金额,不利于评估公司A的运营成本。
3. 固定资产折旧记录存在问题。
我们发现公司A在报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式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资产净值计算有误。
三、问题原因分析1. 原因一:销售收入数据不符。
我们初步怀疑公司A存在销售收入的虚假记录行为,可能是为了满足投资者的期望和争取更高的股价。
另外,公司A的销售记录可能存在系统错误或人工操作失误。
2. 原因二:费用支出记录不完整。
我们初步怀疑公司A故意掩盖了一些费用支出,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此外,公司A 的财务人员在记录费用支出时可能存在疏忽或错漏。
3. 原因三:固定资产折旧记录有误。
我们怀疑公司A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存在错误或故意夸大折旧数额,以提高资产净值和公司的财务状况。
四、解决方案1. 针对销售收入数据不符的问题,我们建议进一步调查公司A 的销售记录,确保销售收入的真实性。
此外,建议加强系统的内部控制,防止销售数据的错误或失实记录。
2. 对于费用支出记录不完整的问题,建议公司A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费用支出的记录准确性和完整性。
另外,建议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对费用支出进行监督和审核。
3. 针对固定资产折旧记录有误的问题,我们建议公司A重新审查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另外,建议加强资产管理,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和评估,以确保资产净值的准确性。
审计_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近年来,公司业务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在2019年,某公司被审计部门发现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
经审计部门调查,发现该公司通过虚构业务、虚增收入、虚减成本等手段,虚报利润,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
此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公司的声誉和利益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审计法律分析1. 审计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审计部门有权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同时,公司有义务依法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不得隐瞒、篡改、伪造。
2. 审计法律责任(1)公司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公司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①隐瞒或者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的;②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的;③未按照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④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在本案中,某公司虚构业务、虚增收入、虚减成本等手段,虚报利润,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已构成隐瞒或者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审计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二条,审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有下列行为:①隐瞒或者篡改审计证据的;②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商业秘密的;③收受贿赂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④玩忽职守,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在本案中,审计部门在发现某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后,依法进行调查,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履行了审计职责。
因此,审计部门在本案中不存在违法行为。
3. 案件处理(1)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审计部门对某公司作出如下行政处罚:①责令改正;②没收违法所得;③罚款人民币XX万元。
(2)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某公司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构成犯罪,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
审计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也时有发生。
本案例选取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对事件的深入剖析,揭示财务造假的原因、手段、后果及法律责任,为我国上市公司合规经营提供借鉴。
二、案例分析1. 事件概述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在2011年至2014年间,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增销售收入、虚增利润等手段,虚构资产、虚增负债,导致公司财务报表严重失真。
2015年,该公司被监管部门调查,最终被认定虚增利润近10亿元。
此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2. 财务造假手段(1)虚构销售合同:该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将应收账款转入收入,虚增销售收入。
(2)虚增销售收入:通过关联交易、内部交易等方式,虚增销售收入,掩盖实际经营状况。
(3)虚增利润:通过虚构成本、费用等方式,虚增利润,误导投资者。
(4)虚构资产、虚增负债:通过虚构资产、虚增负债,调节财务报表,掩盖公司真实财务状况。
3. 原因分析(1)公司治理缺陷:该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2)利益驱动:部分管理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不惜采取财务造假手段。
(3)监管不到位: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监管力度不够,导致财务造假行为得以长期存在。
4. 后果及法律责任(1)公司股价下跌:财务造假事件被揭露后,该公司股价大幅下跌,投资者利益受损。
(2)公司形象受损:财务造假事件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形象。
(3)法律责任:该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追究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市场禁入等。
三、案例分析总结1. 财务造假原因分析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公司治理缺陷是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之一。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2)利益驱动是财务造假的重要诱因。
部分管理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不惜采取财务造假手段。
(3)监管不到位是财务造假事件得以长期存在的外部因素。
审计案例分析
一、财务造假案例简介与公司现状概述
2020年,公司的亏损极其严重,经营不善的同时加上 信誉损失,公司股价近年整体呈现下跌走势,从被看好
的根正苗红的公司,到股价一落千丈
目前,公司负债累累,公司声誉也受到极大影响,已经 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发展也是举步维艰
2
第2部分
二、A公司财务 造假的相关手段
分析
序和方法
审计人员因多年从 事母公司的审计工 作,因此可能缺少 了对待审计工作的 客观性和真实性, 没有严格按照应有 的审计程序,通过 询问、观察等途径 充分了解上市公司 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以及现实情况,没 有保持应有的职业 怀疑行为,对客户
一一进行函证
或者审计人员已就 相关客户进行了函 证,但是在由于审 计对象和往来业务 客户存在串通行为, 在审计函证就很难 查出问题的情况下, 没有继续对往来客 户进行走访调查, 没有保持应有的怀
xxxxxxxxxxxxxxxxxxx
NEXT
二、A公司财务造假的相关手段分析
母公司在2014年底转让其持有 的A公司的51%的股权,在 2015年初继续转让其剩余的 49%的股权
2015年,母公司对第二次转让 的49%股权进行了账务处理, 同时确认2015年1月至6月所
对应产生的投资收益
XX XX XX
由于A公司此前多计收入、少 计费用的造假行为,造成了 2015年1月至6月A公司财务报 表中虚增净利润约0.68亿元, 进而导致2015年母公司在入账 时账面投资收益也相应多计约 0.33亿元
3 三是加强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平台建设无论是针对业务系统还是财务系统,都可以有效推动系统规范化和透明化,使公司内
4 部更加熟悉业务和财务往来情况,形成广泛监督,确保每一笔收支都有迹可循,每一次入账都基于业
中国经典审计案例分析
中国经典审计案例分析审计作为一种监督和评价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审计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国的经典审计案例,探讨审计在发现问题、防范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案例一:安然公司财务造假案安然公司曾是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但在2001年,该公司因财务造假丑闻而破产。
这一事件震惊了全球,也引发了对审计工作的深刻反思。
安然公司通过复杂的会计手段,隐藏了巨额债务,虚增利润,误导了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审计机构未能发现这些问题,部分原因是审计独立性不足,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存在利益冲突。
这一案例表明,审计机构必须保持独立性,严格执行审计程序,以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案例二:中国银广夏财务造假案中国银广夏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曾在2000年至2001年间通过虚构销售收入、虚增利润等手段进行财务造假。
这一行为最终被审计机构揭露,导致公司股价暴跌,投资者损失惨重。
此案中,审计机构通过细致的审计工作,发现了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异常,及时向监管机构报告,有效遏制了风险的进一步扩散。
这一案例说明,审计工作对于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案例三:三鹿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三鹿集团因在奶粉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导致数千名婴儿患上肾结石,引发了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
在这一事件中,审计机构未能及时发现并报告公司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的严重问题。
这一案例暴露出审计工作在某些领域的不足,也提醒审计机构需要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审计,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四:康得新财务造假案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新材料研发和生产的上市公司。
2019年,该公司被曝出存在财务造假行为,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亿元。
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发现这些问题,部分原因是审计程序执行不严格,审计证据收集不充分。
这一案例再次强调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审计机构的责任。
审计法律责任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物业管理。
该公司在多年的经营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曾多次被审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2018年,某公司因涉嫌财务造假,被当地审计局立案调查。
经过调查,某公司被认定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涉及金额巨大。
本文将以该案例为背景,分析审计法律责任。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事实根据审计局的调查结果,某公司存在以下财务造假行为:(1)虚构销售收入:某公司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虚构销售合同、伪造销售发票等方式,虚增销售收入,涉及金额达5000万元。
(2)隐瞒成本费用:某公司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虚构成本费用、少计成本费用等方式,虚减成本费用,涉及金额达3000万元。
(3)虚增利润:某公司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上述虚构销售收入和隐瞒成本费用的方式,虚增利润,涉及金额达8000万元。
2. 审计法律责任分析(1)审计机构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应当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审计,并对审计结果负责。
在本案例中,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存在以下责任:①未发现虚构销售收入: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发现某公司虚构销售收入的行为,导致审计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②未发现隐瞒成本费用: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发现某公司隐瞒成本费用的行为,导致审计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③未发现虚增利润: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发现某公司虚增利润的行为,导致审计报告存在重大误导。
因此,审计机构在本案例中存在重大过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被审计单位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被审计单位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在本案例中,某公司存在以下法律责任:①虚构销售收入:某公司虚构销售收入,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审计法律主体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企业(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近年来,甲公司业务迅速扩张,在全国各地开发多个房地产项目。
然而,随着业务的发展,甲公司内部管理混乱,财务状况恶化,引发了众多债权人纷纷向甲公司提出诉讼。
2018年,甲公司被当地审计机关审计,发现存在重大财务造假行为。
此后,债权人纷纷要求甲公司承担法律责任。
本案涉及审计法律主体的责任纠纷。
二、案情简介1.审计法律主体的责任纠纷甲公司聘请了某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乙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乙事务所的审计报告显示,甲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无重大财务造假行为。
然而,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显示,甲公司存在重大财务造假行为,涉及金额高达数亿元。
债权人认为,乙事务所未能发现甲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甲公司的法律责任审计机关对甲公司进行审计后,认定其存在重大财务造假行为,涉及金额高达数亿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甲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案例分析1.审计法律主体的责任审计法律主体是指从事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等。
在本案中,乙事务所作为审计法律主体,应当对甲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客观、公正的审计,确保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
然而,乙事务所未能发现甲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导致审计报告存在重大误导,给债权人造成了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审计法律主体在审计过程中,如因过失未能发现重大财务造假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本案中,乙事务所未能履行审计职责,未能发现甲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给债权人造成了损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甲公司的法律责任甲公司作为被审计单位,应当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资料,配合审计机构的审计工作。
然而,甲公司存在重大财务造假行为,严重误导了审计机构,给债权人造成了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甲公司应当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对财务造假行为负责,退还违法所得,并承担相应的罚款。
审计法律环境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合规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审计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看门人”,其法律环境对保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为例,分析审计法律环境在防范和查处财务造假中的作用。
二、案例概述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于2018年发布年报,年报显示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然而,在2019年,A公司被曝出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包括虚增收入、隐瞒费用等。
这一事件震惊了资本市场,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审计法律环境分析1. 审计准则我国审计准则体系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
审计准则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审计报告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为审计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在A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中,审计人员未能严格遵守审计准则,未能发现公司存在的财务造假行为。
这反映出审计准则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2.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对违反证券法的行为进行了严厉处罚。
A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的相关规定,监管部门对其进行了处罚,包括罚款、暂停上市等。
3. 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进行了规范,对违反注册会计师法的行为进行了处罚。
在A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中,审计人员未能履行其职责,违反了注册会计师法的相关规定。
监管部门对相关注册会计师进行了处罚。
4. 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上市公司防范财务造假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发现和纠正财务造假行为。
A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未能有效防范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
四、案例分析1. 审计程序执行不严格A公司审计人员未能严格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审计程序,未能充分获取审计证据,导致未能发现公司存在的财务造假行为。
财务审计案例分析
财务审计案例分析在现代商业环境中,财务审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活动,旨在评估和验证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实际的财务审计案例,探讨财务审计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1. 案例背景本案例涉及一家制造业公司,该公司生产和销售电子产品。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以保持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
因此,公司决定进行一次财务审计,以确保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 财务审计过程财务审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2.1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在本案例中,审计目标是评估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审计范围涵盖了公司的财务记录、交易和报表。
2.2 收集证据审计师需要收集和分析与财务报表相关的证据,以验证其准确性。
证据可能包括银行对账单、销售和采购记录、合同和发票等。
2.3 进行数据分析在收集足够的证据后,审计师将进行数据分析,以检查财务报表是否存在任何异常或错误。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数据、与行业标准进行对比等方式进行。
2.4 进行实地核查除了数据分析,审计师还需要进行实地核查,以验证公司的资产、设备和库存等是否存在,并与财务记录进行核对。
2.5 发布审计报告最后,审计师将根据收集的证据和分析结果,撰写审计报告。
该报告将包括对财务报表的评估和建议,以及对发现的任何异常情况的说明。
3. 案例分析在本案例中,审计师发现了一些财务报表中的问题。
首先,公司的销售额与实际销售记录不一致。
经过进一步调查,审计师发现了一些销售记录的错误和漏报。
其次,公司的库存记录存在问题。
审计师发现一些库存物品已经过期,但仍然被计入公司的资产中。
这导致了公司资产的被高估,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审计师还发现了一些与供应商的合同存在的问题。
一些合同条款不清晰,导致了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纠纷和争议。
4. 财务审计的意义财务审计对企业和利益相关者都具有重要意义:4.1 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财务审计可以帮助保护企业的股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审计法律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曾一度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业绩逐年下滑。
为了维持股价和投资者的信心,公司管理层在2019年进行了一次财务造假,企图虚增公司利润。
二、审计过程1. 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师在接到公司审计任务后,首先对公司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包括公司规模、行业地位、财务状况等。
同时,审计师还对公司管理层进行了初步评估,了解其诚信度。
2. 审计实施阶段(1)财务报表审计审计师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了详细的审查,重点关注收入、成本、费用等项目的真实性。
在审查过程中,审计师发现以下问题:- 公司收入存在虚假记载,部分销售收入未实际发生;- 公司成本存在虚增现象,部分成本费用未实际发生;- 公司费用存在虚假报销,部分费用未实际发生。
(2)内部控制审计审计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评估,发现以下问题:-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存在漏洞;- 公司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存在违规操作;- 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足,无法有效监督公司管理层。
3. 审计报告阶段审计师根据审计结果,出具了审计报告,指出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要求公司进行整改。
三、案例分析1. 财务舞弊原因分析(1)公司业绩下滑,管理层为了维持股价和投资者信心,采取财务造假手段。
(2)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存在漏洞,为财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3)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足,无法有效监督公司管理层。
2. 审计风险分析(1)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存在判断失误,导致无法发现财务舞弊。
(2)公司管理层可能对审计师施加压力,影响审计结果。
(3)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受到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约束,影响审计独立性。
3. 审计应对措施(1)审计师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对财务舞弊的识别能力。
(2)审计师应加强与公司管理层的沟通,了解公司实际情况,提高审计效率。
审计案例分析范文
审计案例分析范文一、案例背景公司是一家中型企业,主要经营生产和销售日用品。
由于该企业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管理层决定进行一次综合审计,以便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二、审计目标本次审计的目标是全面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内部控制和运营管理体系,提供有关改进和增强公司运营效率的建议。
三、审计方法和步骤1.审计范围确定:首先,审计团队与管理层一起确定审计范围,包括财务报表、内部控制、销售和采购流程、人力资源管理等。
2.数据收集和分析:审计团队收集公司的财务和管理信息,包括会计记录、操作手册和会计凭证。
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查找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3.内部控制评估:审计团队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人员安排、操作程序、授权机制等。
通过检查和测试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确定现有控制是否存在弱点。
4.财务报表审计:审计团队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检查其准确性和合规性。
这包括对账户余额和交易记录的检查、对会计估计和准则应用的评估等。
5.销售和采购流程审计:审计团队对公司的销售和采购流程进行审计,评估其运作效率和准确性。
这包括对销售订单、发货和收款流程的检查,以及对采购订单、收货和付款流程的检查。
6.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审计团队评估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员工招聘、培训和激励机制。
通过收集员工反馈和查阅相关文件,确定现有体系是否满足公司的需求。
7.编写审计报告:审计团队根据审计结果编写审计报告,总结发现的问题和建议改进的措施。
报告应包括对公司财务状况、内部控制和运营管理的评估,以及具体的改进建议。
四、审计发现和建议在本次综合审计中,审计团队发现了以下问题和推荐的改进措施:1.财务报表准确性:发现公司的财务报表存在一些错误和遗漏。
建议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财务报表编制的准确性和合规性的认识。
2.内部控制弱点:发现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一些弱点,如未进行足够的授权和审批程序。
建议加强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确保公司资产和利益的安全和保护。
审计法律法规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XX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等。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业绩逐年下滑,财务状况日益恶化。
为了掩盖这一事实,公司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财务舞弊手段,导致公司财务报表严重失真。
二、案例分析1. 舞弊手段(1)虚增收入。
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等手段,将未实际发生的销售收入计入报表,虚增收入。
(2)隐瞒费用。
公司通过虚列支出、延迟确认费用等手段,将实际发生的费用隐瞒不报,降低成本。
(3)虚假投资。
公司通过虚构投资项目、虚增投资收益等手段,美化财务报表。
2. 审计程序(1)初步了解。
审计师在项目开始前,通过查阅公司资料、访谈相关人员等方式,初步了解公司财务状况。
(2)风险评估。
审计师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评估公司财务舞弊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
(3)实质性程序。
审计师对收入、费用、投资等关键账户进行实质性审查,包括:①分析性程序:对收入、费用、投资等关键账户进行趋势分析、比率分析等,发现异常情况。
②检查原始凭证:对收入、费用、投资等关键账户的原始凭证进行核查,确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③询问相关人员:询问公司管理层、财务人员等相关人员,了解其工作职责、内部控制等情况。
(4)结论。
审计师根据审计程序,对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3. 审计发现(1)收入虚增。
审计师发现公司部分销售合同、发票等原始凭证存在虚假情况,导致收入虚增。
(2)费用隐瞒。
审计师发现公司部分费用未在报表中体现,导致费用隐瞒。
(3)虚假投资。
审计师发现公司部分投资项目未实际发生,导致虚假投资。
4. 审计建议(1)完善内部控制。
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和检查。
(2)加强财务人员培训。
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减少财务舞弊行为。
(3)加强审计监督。
公司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审计法律实务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然而,部分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上市、融资等目的,不惜采取财务造假等不正当手段。
本案例以某公司财务造假案为例,分析审计法律实务中的相关问题。
二、案情简介某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逐渐拓展。
2018年,该公司向证监会提交了上市申请。
在上市过程中,该公司聘请了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
然而,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发现该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
经审计师调查,该公司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虚构销售收入、虚增资产、隐瞒负债等手段,虚报了公司的财务状况。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虚构销售收入:该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等方式,将未实际发生的销售收入计入财务报表,虚增了公司收入。
2. 虚增资产:该公司通过虚构资产、夸大资产价值等方式,虚增了公司资产。
3. 隐瞒负债:该公司通过隐瞒债务、虚增所有者权益等方式,虚减了公司负债。
三、审计法律实务分析1. 审计师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保持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负责。
在本案例中,审计师在发现财务造假行为后,应及时向公司管理层报告,并向证监会等相关机构反映。
2. 审计程序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程序:(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业务范围、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等;(2)对财务报表进行初步分析,关注异常项目;(3)实施实质性程序,包括检查凭证、核对账目、函证等;(4)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评价,提出审计意见。
在本案例中,审计师在实施实质性程序时,未能及时发现财务造假行为,暴露出审计程序的不足。
3. 审计证据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其审计意见。
在本案例中,审计师在收集证据过程中,未能充分关注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导致未能发现财务造假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综合题(20分)资料:信勇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对远大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了解到该公司2006年审计前的资产总额为6200万元,净利润为980万元。
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发现如下事项:(1)远大公司2006年1月购买乙材料73万元,由于采用乙材料生产的产品销售市场前景黯淡,所购买乙材料全部积压,截至2006年12月31日可变现净值为20万元,远大公司2006年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远大公司2006年4月购买一辆原价为32万元的管理用轿车并入账,当月启用,但当年未计提折旧。
公司会计政策规定,此类固定资产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净残值率为5%。
(3)远大公司2006年12月将预付下年度的广告费40万元计入2006年的销售费用账内。
(4)在对远大公司2006年末应收账款实施函证时,发现债务人华为公司对60万元债务未予确认,远大公司也未能提供相关原始凭证。
(5)远大公司在其报表附注(8)中披露2006年因生产造成环境污染被起诉,原告要求赔偿损失500万元的事项,至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工作时,这一案件仍未判决。
(6)远大公司在2006年度变更了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但并未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注册会计师认为变更是不合理的。
(7)远大公司利润总额中的70%是由境外子公司提供的,注册会计师无法赴国外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也无法通过其他程序进行验证。
要求:(1)假定注册会计师按照净利润的5%作为判断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的标准,请计算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3分)(2)假如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或披露以上情况,分别说明上面七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类型及原因。
(7分)(3)假定只存在1、2两种情况,且远大公司不接受注册会计师的调整意见,说明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何种意见的审计报告,简要说明理由,并代注册会计师续写下面的审计报告:(10分)审计报告远大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我们审计了后附的远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大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6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6年度的利润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股份公司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远大公司管理层的责任。
这种责任包括:⑴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⑵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⑶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
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五、综合题(20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980×5%=49万元情况一、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类型为保留意见情况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类型为无保留意见情况三、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类型为无保留意见情况四、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类型为保留意见情况五、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类型为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情况六、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类型为保留意见情况七、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类型为无法表示意见(二)爱乐者协会每周一至周五晚上在文化宫举办音乐会。
音乐会开始前,协会的一名员工在入场处把门。
协会的会员出示会员卡后可以免费入场,非会员观众,只有当场支付30元、换取到一张式样统一的入场券后,才能入场。
每晚演出结束,这位把门的员工将收到的现金,交给协会的出纳。
出纳当面清点,将现金存放入保险柜。
每周六上午,出纳和把门的员工一起将保险柜中存放的所有现金,送存银行,收到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作为每周登记账目的依据。
爱乐者协会的管理层认识到门票收入的内部控制需要改进,聘请您帮助出谋划策。
要求:1、指出门票收入现有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弱点,(5分)2、针对每项弱点,各提供一项改进建议。
(5分)(三)鸿运公司2006年7月份制造费用明细账见表2006年摘要物耗费工资办公费折旧费其他月日7 1233711131822313131领用车间办公用品一批甲产品领用材料付六月照明用电费领用车间用材料付乙产品展览费计提生产设备的折旧付车间电话费付甲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付购货合同违约金付车间管理人员个人所得税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车间主任报销差旅费80001200540002756074346596756780110008700024802695731本月合计820081560217556780101357要求:1、采用哪种取证方法对制造费用明细账进行审计;(2分)2、获取到哪种类型的审计证据(按证据外在形式分类)(1分)3、判断制造费用明细账存在的问题。
(7分)得分评卷教师五、综合分析题(共20分)飞腾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南宁明日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为蒙浩)审计其2006年度会计报表,2007年3月20日审计工作结束,按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要求,应于2007年3月31日提交审计报告。
飞腾公司的总资产为9000万元,总负债为4500万元,净利润为1800万元。
审计中存在以下事项:1、2006年12月21日飞腾公司销售给利友公司产品一批,不含税价为400万元,成本为120万元,2006年12月30日,利友公司发现产品质地有问题要求退货。
2006年2月26日正式办妥退货手续,退回产品验收入库。
飞腾公司未做处理;2、飞腾公司在其报表附注(8)中披露2006年因生产造成环境污染被起诉,原告要求赔偿损失1100万元的事项,至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工作时,这一案件仍未判决。
3、飞腾公司在其境外子公司投资额为100万元,占70%股权比例,连续几年没有收到投资收益,因受条件限制,注册会计师无法去现场审计,所发出的询证函也没有回音。
4、飞腾公司2006年11月购买一条原价为150万元的生产线并入账,当月启用,但当年未计提折旧。
公司会计政策规定,此类固定资产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10年,净残值率为5%。
5、飞腾公司在2006年度变更了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但并未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注册会计师认为变更是不合理的。
6、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飞腾公司的存货出现滞销,其账面成本为1200万元,2006年12月31日的可变现净值为580万元,飞腾公司对此尚未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7、飞腾公司利润总额中的70%是由其境外子公司提供的,注册会计师无法赴国外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也无法通过其他审计程序进行验证。
要求:1、假定项目负责人何日坤与其小组成员柳莺等按照总资产的5%作为判断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的标准,请计算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3分)2、假如飞腾公司拒绝调整或披露以上情况,分别说明上面七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类型及原因。
(7分)3、假定只存在1、6两种情况,且飞腾公司不接受注册会计师的调整意见,说明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何种意见的审计审计报告,简要说明理由,并代注册会计师续写下面的审计报告:(10分)审计报告飞腾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我们审计了后附的飞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腾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6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6年度的利润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股份公司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飞腾公司管理层的责任。
这种责任包括:⑴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⑵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⑶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
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五、综合分析题:20分答:1、9000*0.005=45万元,确定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为45万元。
(3分)2、(7分)项目审计意见类型原因1保留意见影响不够广泛2带强调事项段存在重大不确定事项无保留意见3保留意见审计范围受到局部限制,影响不广泛4无保留意见错报金额小于重要性水平5保留意见未能充分披露,但影响不广泛6保留意见影响不够广泛7无法表示意见审计范围受到严重限制,影响广泛3、审计意见类型:否定意见(1分)理由:错报重大且影响到报表整体(1分)续写的审计报告:三、导致否定意见的事项经审计,我们发现如下问题:1、2006年12月21日飞腾公司销售给利友公司产品一批,不含税价为400万元,成本为120万元,2006年12月30日,利友公司发现产品质地有问题要求退货。
2006年2月26日正式办妥退货手续,退回产品验收入库。
飞腾公司未做处理;(1分)2、飞腾公司的存货出现滞销,其账面成本为1200万元,2006年12月31日的可变现净值为580万元,飞腾公司对此尚未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1分)上述三个问题致使飞腾公司2006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虚增了1240万元。
负债虚增了68万元,利润总额虚增了900万元,占报表已列报的50%,从而使飞腾公司由盈利1800万元减少到900万元。
(1分)四、审计意见我们认为,由于受到前段所述事项的重大影响,飞腾公司财务报表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股份公司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飞腾公司2006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06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分)中国注册会计师:蒙浩明日会计师事务所中国注册会计师:何日坤(1分)广西南宁(1分)2007年3月31日(1分)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