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概述98399
2、礼仪概述
![2、礼仪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c4cd266af1ffc4ffe47ac87.png)
• (四)礼仪是衡量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 • 礼仪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还反映着一个人的气 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 • 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真正提高个人的 文明程度。
礼仪的种类
1、个人礼仪 2、社会礼仪 3、公务礼仪 4、商务礼仪 5、服务礼仪 6、习俗礼仪 7、涉外礼仪
• 3、遵时守信
• 中国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为了避免濒临破产的局面,想寻找一家资金 雄厚的外资企业做合作伙伴。经过多方努力,这家企业终于找到了自
己的“意中人”——一家具有国际声望的德国公司。经过双方长时间
的谈判,终于可以草拟合约了。在签字仪式那天,德方代表提前5分 钟到场,而中方企业的代表到达签字地点的时间比双方正式约定的时
尊重他人的三A原则
• • • 接受对方,不要难为对方,不要让对方难堪。
谈话中不要打断别人,不要轻易补充对方,不要随意更正对方。
重视对方,欣赏对方,多看对方的优点,不当众指正缺点。 赞美对方。
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实际是在欣赏自己,是自信的表现。
礼仪的功能
• (一)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 • 现代礼仪的基础是平等待人,礼仪本身表现了对他人的尊敬,所以遵 守礼仪可以缓和人际交往中的摩擦。
• •
• •
(二)礼仪是事业成功的敲门砖。 西方,弗兰西斯· 培根:“礼仪是一封永久的推荐信,可以使人通向四面八 方。” 中国:“礼多人不怪” 一个具有礼仪这种美德的人,门路就可以更宽,朋友就可以更多,在这世上 的造诣就可以更深。
• (三)礼仪是国家富强、社会文明的标志。 • 古人曾经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将礼仪列为立国的精神要 素之本。 • 礼仪是衡量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尺度,体现着人们的道德理想和精神追 求,代表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故此可以说礼仪是 形成互相尊重的人文氛围、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保证。 •
第一讲 礼仪概述
![第一讲 礼仪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65b6b9365ce050876321343.png)
11第一讲礼仪概述………………一、礼的基本概念………………(一)礼礼本意为敬神,今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是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也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与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在古代,礼特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今天,礼的含义比较广泛,它既可指为表示敬意而隆重举行的仪式,也可泛指社会交往中的礼貌和礼节。
所以说,礼的本质是“诚”,有敬重、友好、谦恭、关心、体贴之意。
(二)礼貌礼貌是人与人在交往中,也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它通过言谈、表情、举止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准则,体现了时代的风尚和人们的道德品质,也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
2.礼貌的分类礼貌可分为礼貌行为和礼貌语言两部分。
礼貌行为礼貌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如微笑、点头、欠身、鞠躬、握手、正确的站姿、坐姿等。
礼貌语言礼貌语言是一种有声的行动,如使用“小姐”、“先生”等敬语,“恭候光临”、“我能为您做点什么”等谦语;“哪一位”、“不新鲜”、“有异味”、“哪里可以方便”等雅语。
在人际交往中讲究礼貌,不仅有助于建立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而且能够缓解或避免某些不必要的冲突。
(三)礼节1.礼节的定义礼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
2.礼节的表现形式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内在品质的外化。
有礼貌、尊重他人是通过礼节表现出来的。
例如:尊重师长,可以通过见到长辈和教师问安行礼的礼节表现出来;欢迎他人到来可以通过见到客人起立、握手等礼节来表示;得到别人帮助可以说声谢谢来表示感激的心情。
借助这些礼节,对别人尊重友好的礼貌得到了适当表达。
不掌握这些礼节,在与人交往时虽有尊重别人的内心愿望却难以表达,所以,我们应掌握正确(规范)的礼节,正确地表达意愿。
(四)礼仪礼仪通常是指在较大较隆重的正式场合,为表示敬意、尊重、重视等所举行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仪式。
礼仪概述
![礼仪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e497774e2bd960590c677fb.png)
(一)礼礼本意为敬神,今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是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也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与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在古代,礼特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今天,礼的含义比较广泛,它既可指为表示敬意而隆重举行的仪式,也可泛指社会交往中的礼貌和礼节。
所以说,礼的本质是“诚”,有敬重、友好、谦恭、关心、体贴之意。
(二)礼貌1.礼貌的含义礼貌是人与人在交往中,也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它通过言谈、表情、举止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准则,体现了时代的风尚和人们的道德品质,也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
2.礼貌的分类礼貌可分为礼貌行为和礼貌语言两部分。
礼貌行为礼貌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如微笑、点头、欠身、鞠躬、握手、正确的站姿、坐姿等。
礼貌语言礼貌语言是一种有声的行动,如使用“小姐”、“先生”等敬语,“恭候光临”、“我能为您做点什么”等谦语;“哪一位”、“不新鲜”、“有异味”、“哪里可以方便”等雅语。
在人际交往中讲究礼貌,不仅有助于建立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而且能够缓解或避免某些不必要的冲突。
3酒店餐饮服务礼仪规范4 ○R(三)礼节1.礼节的定义礼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
2.礼节的表现形式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内在品质的外化。
有礼貌、尊重他人是通过礼节表现出来的。
例如:尊重师长,可以通过见到长辈和教师问安行礼的礼节表现出来;欢迎他人到来可以通过见到客人起立、握手等礼节来表示;得到别人帮助可以说声谢谢来表示感激的心情。
借助这些礼节,对别人尊重友好的礼貌得到了适当表达。
不掌握这些礼节,在与人交往时虽有尊重别人的内心愿望却难以表达,所以,我们应掌握正确(规范)的礼节,正确地表达意愿。
(四)礼仪1.礼仪的定义礼仪通常是指在较大较隆重的正式场合,为表示敬意、尊重、重视等所举行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仪式。
礼 仪 概 述
![礼 仪 概 述](https://img.taocdn.com/s3/m/1ce2ea6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0.png)
1.3 公关与商务礼仪
1.3.1 公关礼仪
2.公关礼仪的含义
公关礼仪是公关人员在公关交际过程中应该遵循的礼节 和仪式,是必须掌握并灵活运用的交际传播沟通技巧。 公共关系工作的性质要求公关人员必须注重自己的交际 礼仪。公关人员的礼仪修养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组织 的形象和声誉,关系到所代表的组织和公众的关系。因 此,公关人员必须掌握礼仪的一般原则、常识和礼仪的 运用技巧与各民族乃至各国的习俗,为协调好组织内外 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1.1 礼仪的基本内容
1.1.1 礼仪的含义
1.礼仪的含义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统称,可以定义为人们在各种社 会交往中,用以美化自身、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 为规范和程序。
1.1 礼仪的基本内容
1.1.1 礼仪的含义
一个人内在 修养和素质的外
在表现
为人处世的行为 规范、标准做法
或行为准则人ຫໍສະໝຸດ 交往中适用的 一种艺术,一种交际② 从动态角度看,公共关系是一种活动。它是社会组织为追求 某种公共关系意识状态,有意识、自觉地采取措施改善自己的 公共关系状态而进行的活动,公共关系活动分为日常性公共关 系活动和专业性公共关系活动。
1.3 公关与商务礼仪
1.3.1 公关礼仪
1.公关的含义和特征
(2)公关的基本特征
① 从结构上看,公共关系由3大要素构成。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社会组织,客体是公众,媒介是传播媒体。
1.2 礼仪修养
1.2.2 礼仪修养的目的
礼仪修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修养,使个人的言行在 社会交往活动中,与自己的身份、地位和社交角色 相适应,从而被人理解和接受。 社交角色是指在社交活动中,处于某种社交关系状 态的人。社会对于不同的社交角色提出了不同的行 为规范和行为模式。而且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社会 经验的他人或组织,对于社交角色的评价可能有完 全不同的意义。
礼仪概述——精选推荐
![礼仪概述——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2ba6cbe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5.png)
礼仪概述第⼀章礼仪概述【学习⽬标】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了解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熟悉礼仪的特征与作⽤;掌握礼仪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礼仪的内涵及礼仪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运⽤。
【教学⽅法】理论教学、案例分析。
【引导案例】细节决定成败有⼀位⼥⼠去应征财务经理,路上正好碰上⼀场⼤⾬,幸好出门带了伞,才没有迟到。
当她来到招聘单位的电梯前时,取出纸⼱把鞋擦⼲净,然后把纸扔进垃圾桶。
当她坐在⾯试经理⾯前时,经理看完证书后,没问她任何问题,微笑着告诉她:“欢迎你加⼊我们公司。
”当她不敢相信地看着经理时,经理告诉她:“第⼀,这样的天⽓你仍然来了,说明你做⼈很有原则,很守信⽤;第⼆,你没有迟到,说明你准备很充分,很守时;第三,你的⾐服没湿,说明你昨天看了天⽓预报,来时⼀定带了伞;第四,刚刚从公司的监视器⾥看到了你的⾏为,证明你很有修养、很细⼼。
⼀个⼈的⼩习惯是⽆法刻意掩饰的,所以我们很愿意和你这样的⼈成为同事。
”(资料来源:华英雄. 华英雄说礼仪.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第⼀节礼仪的起源与发展我国拥有五千年⽂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礼仪⽂化对整个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泛⽽深远,已积淀成中国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交往、国际交往的⽇益频繁,社会组织和个⼈对礼仪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有“礼”⾛遍天下,⽆“礼”⼨步难⾏,“礼仪”的规范与修养已成为个⼈⽴⾝处世、企业谋⽣求存的重要基⽯。
⼀、礼仪的起源“礼”是⼀个历史范畴,与⼈类历史⼀样古⽼。
礼仪随着社会的产⽣⽽产⽣,适应社会的发展⽽发展,在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仪的内涵也在逐步发⽣着变化。
礼仪起源于祭祀。
豊(lǐ),古同“礼”,古代祭祀⽤的礼器。
《说⽂·豊部》:“豊,⾏礼之器也,从⾖,象形,读与礼同。
”从甲⾻⽂形体来看,“豊”字从“⾖”,⾖是古代的⾷器,也于祭祀时⽤来盛供品,是考古发现古代最常见的⼀种祭器。
礼仪概述
![礼仪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df37695e2bd960590c677d2.png)
礼仪概述1、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类的社会性。
人类的活动不但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还受到社会规律以及由社会规律决定的各种社会规范的影响和制约。
在这些社会规范中,除了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就是礼仪规范。
礼仪,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以某一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一个人的行为,从一个人对它的适应和掌握的程度,可以看出他的文明于教养的程度。
因此,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人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家庭里,注重礼节,讲究礼仪,追求文明,掌握交往原则,融洽人际关系,这是每一个向往成功的有志者必修的一门课,也是对民族和后代负责的表现。
孔子曾经说过:不学礼,无以立。
茫茫的宇宙中,朗朗乾坤2、交际是礼仪用语交际是一门艺术,要讲究礼仪,不同场合都要注重初次见面说:幸会;看望别人说:拜访;等候别人说恭候。
礼貌用语请人勿送用留步;对方来信用惠书;麻烦别人说打扰。
请人帮忙说烦请;求给方便说借光;托人办事说拜托;请人赐教说请教;他人指点说赐教;请人解答用请问;赞人见解用高见;归还物品用奉还;求人原谅用包涵;欢迎顾客用高见;归还物品用奉还;求人原谅用包涵;客人来到用光临;中途先走说失陪;与人分别说告辞;赠送作品用雅正。
三1、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或是行为模式,见了面不自觉的要伸出手,临走时下意识的要说?声“再见”。
没有人逼着你这样做,但你却觉得只有这样做才算合适和正确。
2、礼仪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当然,不可能全世界每个人都遵从同一礼节,但相对于偶然性的行为,礼仪却是普遍存在的。
例如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是见面打招呼说“你好”。
3、礼仪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如约束人类欲望,保证社会秩序,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等。
当然,这是概念上的认知,和外在表现是有区别的。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五经中有《礼记》;古时官制,中央政府设六部,“礼部”居其一;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同此可见一斑。
8礼仪概述
![8礼仪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4c1851ce518964bcf847c70.png)
请人解答应用:请问 归还原物应说:奉还 欢迎顾客应叫:光顾 好久不见应说:久违 中途先走应说:失陪 赠送作用应用:雅赠
2.令人讨厌的行为 ① 经常向人诉苦,包括个人经济、健康、工作情况, 但对别人的问题却不予关心,从不感兴趣; ②唠唠叨叨,只谈论鸡毛小事,或不断重复一些肤 浅的话题,及一无是处的见解; ③ 态度过分严肃,不苟言笑; ④ 言语单调,喜怒不形于色,情绪呆滞; ⑤ 缺乏投入感,悄然独立; ⑥ 反应过敏,语气浮夸粗俗; ⑦ 以自我为中心;
第八章 礼仪概述
第一节 礼仪的概念与发展
一、礼仪的基本概念 1.礼仪的含义 礼仪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交场合,为表示相
互尊重、友好而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循的行为规 范和交往程序。
礼仪包括两部分,“礼”和“仪”。“礼” 指“事神致福”的形式,即敬神;现引申为表示 尊敬。“仪”指“法度标准”,现引申为表率、 标准。
礼仪是有形的,它存在于社会的一切交往活 动中。其基本形式受物质水平、历史传统、文化 心态、民族习俗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如果跳出当时人的表述框架,用现代眼光来 看,“礼”就是“法”出现之前的一种过渡形式, 是介于道德和法律之间的一种社会规范。 礼区别于道德的是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区别于 法律的是它又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规范 内容和强制主体都不象法律那样具体固定统一。
商务礼仪的内容 仪表礼仪 举止礼仪(详见第19章) 谈吐礼仪 1、交际用语
初次见面应说:幸会 等候别人应说:恭候 对方来信应称:惠书 请人帮忙应说:烦请 托人办事应说:拜托
看望别人应说:拜访 请人勿送应用:留步 麻烦别人应说:打扰 求给方便应说:借光 请人指教应说:请教
他人指点应称:赐教 赞人见解应用:高见 求人原谅应说:包涵 老人年龄应叫:高寿 客人来到应用:光临 与人分别应说:告辞
礼仪概述
![礼仪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67ab418fc4ffe473368ab1d.png)
学会宽容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得饶人处且饶人(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宰相肚里能撑船 ▲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千万不要有理变成“无礼” 当然,宽容决不是纵容,不是无原则的宽大无边, 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于社会基础上的适度 宽大,必须遵循法制和道德规范。 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4、适度原则:
感情要适度 行为要适度 语言要适度 距离要适度
5、平等原则 6、真诚原则(皮革马利翁效应)
谢 谢!
3、宽容原则
宽容的典范
安徽省桐城市有条“六尺巷”。其由来是,清朝康熙年 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其在桐城的祖 居与吴姓人家为邻。对方欲越界盖房,家人遂驰书京华禀 告,张英写了一首诗作复:
一纸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诗,让地三尺;吴姓人家深感其义,也退让三 尺,这样就诞生了“六尺巷”。
不学礼,无以立
有礼走遍天下
第一章 礼仪概述
教养体现于细节, 细节展示素质, 细节决定成败。
一、礼仪的概念
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 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 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 仪式、仪表等.
1、礼貌
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 好的行为规范,是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最 简单、最直接的体现,主要通过口头语 言、书面语言、态度和行为举止体现出 来,如尊老爱幼、热情待客等。
2、“老”毁誉不一
4、送礼礼仪泾渭分明 6、色彩意义天壤之别 8、数字含义天渊之别
四、交际礼仪的原则
1、遵守的原则
(பைடு நூலகம்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守时)
一、礼仪概述
![一、礼仪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70b043d5a8102d276a22f79.png)
13
8 .正式场合中女士如何着装
23
12 .何谓 “希尔顿式” 的微笑
• • • • “希尔顿式”的微笑是以“饭店之 王”康纳· 希尔顿的名字命名的一种 微笑方式。它要求嘴角外展,露出上 面的 8 颗牙齿,眉开、眼笑。
24
13 .微笑的 “四要” 和 “四不要”
• ( 1)微笑的“四要” : • 一、要口、眼、鼻、眉、肌结合,做到真笑。发自 内心的微笑,会自然调动人的五官,使眼睛略眯、眉 毛上扬、鼻翼张开、脸肌收拢、嘴角上翘。 • 二、要神、情结合, 显出气质。笑的时候要精神饱 满、神采奕奕、亲切甜美。 • 三、要声情并茂,相辅相成。只有声情并茂 ,你的 热情、诚意才能为人所理解,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 • 四、要与仪表举止的美和谐一致 ,从外表上形成完 美统一的效果。
一、礼仪概述
• 1 .什么是礼仪
•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以建立和谐关系为 目的的各种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与规范。它包括 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 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尊重、友好 的行为准则;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 致意、问候、祝福等惯用的形式;仪表是指人的外 表,是礼仪在个人形象方面的体现;仪式是指在特定 场合举行的专门化、规范化的活动,是按礼宾要求, 用特定的程序和方式来表达礼仪的过程。
28
15 .体态礼仪的禁忌
• ( 3)忌傲慢。傲慢待人就是无礼。忌斜视对方、双 手抱于胸前与人交谈;忌与对方握手时昂首俯视;忌 对他人的友好表示视而不见等。 • ( 4)忌轻佻。人际交往应端庄严肃。忌搔首弄姿、 斜胯拧腰,忌勾肩搭背等轻佻动作。
礼仪简介
![礼仪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c3732eaaeaad1f346933fed.png)
2、这是你的
3、这是你的
3、语速 不疾不徐 听得舒服、清楚
4、音量 适中 程度---多大 ---多小
5、音色 悦耳动听 训练 口、唇、舌、呼吸
6、文明用语
敬语 雅语 谦语
7、社交场合七不问 年龄 婚姻 收入 健康 住址 经历 信仰
4、女士的小包
三、仪态礼仪 所谓仪态,就是能给人良好知 觉的动作、姿态、表情。 1、表情——微笑
表情
• 微笑是万能的通行证
各种表情
2、眼睛 ①注视的时间 ②注视的方向 第一、平视 第二、斜视 第三、俯视 第四、仰视
③注视的部位 公事凝视 社交凝视
亲密凝视
• • • •
3、姿态(训练并掌握要点) 标准站姿 稳重的坐姿 优雅的走姿
漠不关心、疑惑
Hale Waihona Puke 或无可奈何自满、厌烦和气愤
傲慢
直接进犯
相互打量,气氛有点紧张
有打斗的可能性
四、交谈礼仪 例1南戴河滑沙 作协与做鞋 例2物管公司的:这我们怎么会修
1、语音——字正腔圆 例1---小媳妇、小水壶 例2---大学毕业乡音未改的小王 有助于沟通和交流
2、语调 自然、沉稳、不拿腔拿调 如:1、这是你的
礼仪基本原则是礼仪的宗 旨,掌握原则便能很好地掌 握各个场合的礼仪规范
二、仪容礼仪 首轮效应和晕轮效应
1、头部 ①收敛个性 发型保守 ②遮掩体毛 ③淡妆上岗 ④修饰避人
2、着装 ①不许内衣外露 ②不许乱解衣扣 ③不许乱配鞋袜 ④女士晚装可露不可透 ⑤不许不穿衬衣
3、饰物 ①可以不戴 ②不可乱戴 ③质地精良 ④质地一律 ⑤以少为佳 ⑥符合规范
第七章 礼仪概述
![第七章 礼仪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60ae54e3c1ec5da50e2701c.png)
一、礼仪的含义
从字面上看,礼仪是由“礼”和“仪”两个字组合起来的。一般说来,“礼”属于伦 理道德范畴,是对人的尊重,是一种道德要求;而“仪”则是表达尊重的交际技巧。与之 相关的词通常有:礼、仪、礼貌、礼节、礼仪,它们彼此联系,但也有区别。 (一)礼 在古汉语中,“礼”主要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礼节仪式。 第二,表示尊敬和礼貌。 第三,礼物,即赠送的物品。 (二)仪 “仪”既指容貌和外表,又指礼节和仪式。古代“仪”的含义主要有五个方面:法度、准 则;典范、表率;形式、仪式;容貌、风度;礼物。 (三)礼貌 礼貌,是人们在交往时,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 (四)礼节 礼节,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 礼节与礼貌是相辅相成的,往往表现为具体的言行举止。 (五)礼仪 礼仪是个复合词语,由礼节和仪式两部分构成。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 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三、入座之礼
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 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乱坐,弄错席位,不仅主人不高兴,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 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入座的 规矩是,饮食时身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 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四、礼仪的作用
第一,礼仪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美化生活。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礼仪是一种无声的人际交往语言, 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道德修养和精神风貌,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 的具体体现。可以说,礼仪即教养。当人们都抱着与人为善的动机为人处世,以文明 有礼的准则约束自己时,就会保持心底坦荡、身心愉悦的心情。 第二,礼仪有助于促进和改善人际关系。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和黏合剂,能够帮助人们规范交际活动,更好地向交往对象 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和善意,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使不同群体的人 与人之间相互敬重、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和谐相处。 第三,礼仪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礼仪可以促进从业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互助友爱,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理想、走 向成功,从而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礼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五讲四美”的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高度契合,因此,学习、运用礼仪,可以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的水平。
礼仪概述
![礼仪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5f08cc5bb4cf7ec4afed0c1.png)
礼仪概述
什么是礼仪: 一 .什么是礼仪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追求自身正常 什么是礼仪
生活而必须共同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是道德行为规 生活而必须共同遵守的最简单 最起码是道德行为规 礼仪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和关心.(礼貌 礼节.仪表 范.礼仪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和关心 礼貌 礼节 仪表 仪 礼仪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和关心 礼貌.礼节 仪表.仪 式)
一.行为美 行为美 (一)举止美 一 举止美
1.站如松 站如松 2.坐如钟 坐如钟 3.行如风 行如风 4.手势 : 在任何情况下 不要用手指指点他人 手势 在任何情况下,不要用手指指点他人 不要用手指指点他人. 5.递物和接物 用双手 递物和接物: 递物和接物
(二)表情 二 表情
A.目光 目光
学会看人 尊重和友善, 学会用眼神表示对他人的 尊重和友善 克服不良的看人习惯
二 .礼仪的作用 打开交际大门的钥匙 礼仪的作用: 礼仪的作用
密切人际关系的纽带 追求事业成功的纽带 良好社会秩序的基石 改善社会风尚的良药 塑造高尚人格的途径
个人礼仪
“精神应该通过姿势和四肢的运动来表现” 精神应该通过姿势和四肢的运动来表现” 精神应该通过姿势和四肢的运动来表现 -------------达.芬奇 达 芬奇
B.笑容 微笑 交际世界语 笑容: 微笑-----交际世界语 笑容
最美的表情
1.微笑是指笑不露齿,嘴角两 端略提起的笑。
2.“露出八颗牙 齿”
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 二.个人仪容(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 个人仪容 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 保持口腔清洁 不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 不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 谈话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尽力避免体内发出令人厌恶的声响 着装要整洁.大方 得体 着装要整洁 大方.得体 大方
礼仪概述
![礼仪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cc8becd360cba1aa811dad7.png)
4、适度的原则 这要求在应用礼仪时,为了保证取得成效,必 须注意技巧及其规范,特别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 认真得体。当然,运用礼仪要真正做到恰到好处, 恰如其分,只有勤学多练,积极实践。
(三)礼仪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 它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而 且也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 操、精神风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 礼仪即教养,而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能文明。
2、差异性 礼仪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和约定俗成的规范,这是 各民族礼仪文化的一个共性。但是对于礼仪的具体 运用,则会因现实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这 主要表现在:同一礼仪形式常常会因时间地点的不 同使其意义出现差异。 礼仪的差异性,还表现为同一礼仪形式,在不同 场合,针对不同对象,会有细微差别。同样是握手, 男女之间力度就应不同,新老朋友之间亦有差别。 同样打招呼,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运用形式也不 同。
3、继承性 礼仪是一个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个民族的礼仪文化,都是在本民族固有传统文 化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礼仪文化而 发展起来的。
4、发展性 礼仪文化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礼仪 规范更加国际化。我们说,时代总在不断的前进。 礼仪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 而不断发展。 一方面,礼仪文化随时代的不断进步而时刻地 发生着变化。如现代人所拍发的礼仪电报、电视点 歌祝寿贺喜等礼仪形式就是时代进步而产生的新生 事物。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各 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种因素的互相渗 透,我国的传统礼仪自然也被赋予了许多新鲜的内 容。礼仪规范更加国际化,礼仪变革向符合国际惯 例的方面发展。
礼仪概述
![礼仪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5f64b425acfa1c7aa00ccf3.png)
2.仪式的内容和形式 按目的的不同,分为:迎送仪式 、签字仪式、开幕式、闭幕式、 颁奖仪式等。
其联系是: (1)礼包括礼貌、礼节、礼仪,其本质 都是表示对人的尊重、敬意和友好。 (2)礼貌、礼节、礼仪都是礼的具体表 现形式。
一、概念
礼仪是一个复合词语,包括“礼”和 “仪”两 部分。
“礼”(禮)指“事神致福”的形式 (即敬神);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 。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 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
“仪”指“法度标准”。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 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 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 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 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在讲文明、懂礼貌、相互尊重原则的基础 上形成了完善的礼节形式。 (二)民族性 作为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有明显的民族 差异性。 (三)继承性 一旦形成,通常会长期沿袭、经久不衰。 (四)时代性
四、现代礼仪的主要 功能
(一)有助于提高人们 的自身修养;
(二)有助于美化自身、 美化 生活;
(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 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 只有庄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 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 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 所以居业也”(注:《易·乾文》)。将诚恳 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
礼仪概述
![礼仪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eb1510a6c85ec3a87c2c58d.png)
礼仪概述我们谁都知道,中华民族具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以前,我们就以礼仪之帮闻名于世。
对整个世界的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但随着世界的变化,我们发现我们在文明礼貌以及礼仪礼节方面褪化了,和许多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很大的差距。
以至于现在在很多旅游国家和城市出现了用汉语写着的:请小声说话、请不要随地吐痰等等针对国人的一些最起码的礼仪礼貌的提示。
这一点让我们感到惭愧,同时作为当今现代的中国人也有了一种责任——改变世界对中国人不懂得礼仪礼貌的看法的责任。
一、什么是礼仪?礼者,敬人也!所谓“礼”,就是尊敬别人。
怎么样才能让人觉得你在尊敬他呢,用什么方法和形式去表达呢?这就是“仪”,“仪”就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示尊敬的形式。
好比说,今天我在这儿给大家讲课,主持人介绍说“请董老师上场”。
在这里主持人的介绍就是对我的尊重,这是一个礼仪的课堂,我在这儿给大家讲课,这就是课堂的礼仪。
如果不懂得去遵守一些礼仪,很容易造成失礼。
(客的例子)如果女主人在谈话前给我们作了介绍,就不会出现这样尴尬的事情。
实际上,你善待自己也好,善待别人也好,尊重自己也好,尊重别人也好,你就既要有礼,礼就是尊重;又要有仪,仪就是表达。
也就是说:既要坚持尊重为本,又要掌握表达方式。
没有礼是没有仪的。
下面分三个角度来阐述礼仪:1、礼仪是交往的艺术。
我们现代的社会很发达,交通、通讯技术使我们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那么我们交际圈子扩大以后,拿自己跟自己一个城市的人打交道的游戏规则可能不行了。
比如国家人事部所颁布的《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里面第八条最后一句话就是——讲普通话。
因为普通话是国家法律规定要推广的,有助于全国人民之间的有效沟通,你在外地讲普通话很多人听不懂。
“军校报到的例子”。
后来才知道,所谓“老子”、“龟儿子”只是人家的口头禅,和武汉的“个板妈”差不多,没有占人便宜的意思,也不是骂人的意思。
这就是没有有效沟通的结果。
礼仪学第一章 礼仪概述
![礼仪学第一章 礼仪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8f6cb603c1ec5da51e27036.png)
礼俗
礼俗即民俗礼仪,它是指各种
风俗习惯,是礼仪的一种特殊形式。 礼俗是由历史形成的,普及于社
会和群体之中并根植于人们心理之 中,在一定的环境经常重复出现的 行为方式。
理解礼仪含义的注意要点:
(1) 礼仪是用于交往中的:初次交往、因公交往 、对外交 往。
(2)礼仪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用于律己和敬人,学习 礼仪贵在实践。
礼仪
第一讲 礼仪概述
第一章 礼仪概述
思考并讨论:
?什么是礼仪? ?为什么学习礼仪?学习礼仪的重要性?
案例 我不愿意在礼貌上不如任何人
《林肯传》中有这样一件事:一天, 林肯总统与一位南方的绅士乘坐马车外 出,途遇一老年黑人深深地向他鞠躬。 林肯点头微笑并也摘帽还礼。同行的 绅士问道:“为什么你要向黑鬼摘帽?”林肯回答 说:“因为我不愿意在礼貌上不如任何人。”可见 林肯深受美国人民的热爱是有其原因的。1982年美 国举行民意测验,要求人们在美国历届的40位总统 中挑选一位“最佳总统”时,名列前茅的就是林肯。
论上更加系统)
(二)西方礼仪的起源与演进
爱琴海地区和希腊是西方古典文明的发源地。 公元12世纪至17世纪(特点:成为区分等级的工具) “文艺复兴”以后(特点:逐步形成规范,朝简单
易行的方面发展) 如今,西方礼仪已经在世界众多国家中通行,成为
国际礼仪的只要组成部分。
三、礼仪的特点
1.普遍性和限定性
现代礼节主要包括:
介绍的礼节、握手的礼节、打招呼 的礼节、鞠躬的礼节、拥抱的礼节、 亲吻的礼节、举手的礼节、脱帽的礼节、致意的礼 节、作揖的礼节、使用名片的礼节、使用电话的礼 节、约会的礼节、聚会的礼节、舞会的礼节、宴会 的礼节等等。
礼貌
礼仪概述——精选推荐
![礼仪概述——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d004bd0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4e.png)
礼仪概述第⼀章礼仪概述教学⽬的:礼仪作为⼀种社会⽂化现象,从⼤的⽅⾯讲,它反映了⼀个民族的⽂明程度和⼀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具体到⼈们的社会⽣活,则更是⽆处不在,俯拾即是.学习礼仪知识,研究不同的礼仪⽂化和礼仪现象,可以提⾼个⼈的道德修养,净化社会风⽓,按照礼仪规范去规定和约束个⼈的⾏为.教学要求:了解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熟悉古今中外礼仪的特征;理解东⽅和西⽅礼仪的差异;领会学习礼仪的意义重点难点:礼仪的起源;现代礼仪的特征;学习礼仪的意义教学⽅法:理论教学、案例分析课时分配:4课时第⼀节中国礼仪的起源⼀、中国古代礼仪的起源现代⼈类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表明,礼仪起源于⼈类最原始的两⼤信仰:⼀是天地信仰; ⼆是祖先信仰.对于原始⼈来说,⽣存繁衍是他们最强烈的企盼,⽽粮⾷丰收则是他们赖以⽣存的物质基础,所以礼仪是他们为祭祀神明,保佑风调⾬顺,祈祷祖先显灵,降福免灾⽽举⾏的⼀项敬神仪式。
他们希望⾏了礼,来年就可逃避天灾⼈祸,就会五⾕丰登,有⼀个好的年成。
⼈类学家还考证,“礼”字古时候通“履”字,意为鞋⼦,鞋穿上了更好⾛路,但⼤了不⾏,⼩了也不⾏,因此“礼”⼀定要适度。
当然,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礼的含义也不断延伸,不断拓展。
⼆、中国古代礼仪的形成与发展⼈类在原始社会形态下的历史⾄少有⼀百万年,如此漫长的历史,加上没有可供记载的⽂字,拿不出有关的历史遗存作为佐证,所以原始社会的礼仪只能是礼仪的萌芽.礼仪的正式形成,应当始于奴⾪社会.由于社会⽣产⼒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解体,⼈类进⼊奴⾪社会,这时的礼也就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为了维护奴⾪主的统治,奴婢主将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成为符合奴⾪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并专门制定了⼀整套礼的形式和制度。
周代出现的《周礼》、《仪礼》、《礼记》,即“礼学三著作”,标志着周礼已达到了系统、完备的阶段。
封建社会的礼仪,标志着礼仪已进⼊了⼀个发展、变⾰的时期,形成了以儒家学派学说为主导的正统的封建礼教。
礼仪简述
![礼仪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1b7eaf5df01dc281e53af0b6.png)
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
从传播的角度看
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从道德的角度看
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或曰标准做法、行为准则。
请问:
怎样向大人物索要名片?
方法:以静制动
原因:
名片交换有一个规则就是地位低的人给地位高的,地位 低的人要先把名片给地位高的。
方法:
案例六
“回去告诉你妈妈,你今天和苏 联女孩安妮娜一起玩了。”
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萧伯纳有一次在苏 联访问,他在莫斯科街头散步时见到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 萧伯纳和这个小女孩玩了很久,在分手时,他对小女孩说: “回去告诉你妈妈,你今天和伟大的萧伯纳一起玩了。”小 女孩也学着大人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你今天和苏 联女孩安妮娜一起玩了。”萧伯纳很吃惊,他立刻意识到自 己的傲慢,并向小女孩道歉。 后来,萧伯纳每次回想这件事,都感慨万千。他说:“一个 人无论有多么大的成就,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应该永 远谦虚。”
目的不同 以维护封建统治 秩序为目的
重在追求人际交往的和谐与顺 利
范围不同 “礼不下庶人”, 适用于任何交际活动,任何人 与平民百姓无关 都应该遵循
国际礼仪与中国古代礼仪的区别
国际礼仪强调个人至上
国际礼仪强调女士优先
国际礼仪强调交际务实
(三)中西礼仪的差异
• 大相径庭的问候语
• 毁誉不一的“老”
案例四 “金夫人”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出访韩国时,按妇女出嫁后从夫姓的 美国习惯,称呼韩国总统金泳三的夫人为“金夫人”, 成了国际笑料。因为在韩国,女性婚后是保留本姓的。 在国宴上,克林顿要发表演说前,突然叫翻译走进他身 旁,站在他本人和坐着的金泳三之间,是又一次失礼。 因为在韩国,任何人站在两国元首之间都视为是一种侮 辱。克林顿两次不经意的失礼,原因在于他的公关顾问 未能及时弄清韩国的风俗习惯以提醒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丧葬之事为凶礼;(丧礼:图片展示) 军旅之事为军礼;(小视频展示) 宾客之事为宾礼;(小视频展示) 婚冠之事为嘉礼:
周朝五礼之一:吉礼
周朝五礼之一:凶礼
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的差异
A、基础不同:社会发展不同 B、目标不同:统治者不同 C、范围不同:针对的社会阶层不同
第一节 礼仪概述
教养体现于细节, 细节展示素质, 细节决定成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目标 运用目标
1、了解礼仪的概念,以及该科的课堂要求 2、理解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3、了解礼仪的表现形式
1、引导学生重视礼仪,建立主动学习的意识,梳理日常生活中践行 礼仪的良好态度
2、有意识地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身在社会生活中行为,并使其成为 自己的自觉行为
礼仪初概念
拼读拼音:jing(第四声) 同学们能写出多少个字? 回忆:刚才三个字一般出现在什么场合?
我国礼仪的基本原则
敬
净
?
静
雅
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 表示尊重、友好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活动:选出本班的“礼仪形象大使”
评分标准:仪表整洁、举止大方、待人有礼, 并进行礼仪展示。
1、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现象是否合乎礼仪规范 2、增长历史礼仪知识
3、掌握如何学习礼仪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礼仪的概念。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 重点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学习方法。
• 难点
课堂导入
课堂要求:明确课堂纪律: “四
不”、“三有”
(不迟到、不早退、不玩手机、不睡觉; 有作业、有礼貌、有自信)
总结:只有外表整洁举止大方的同学,最受 人欢迎,给人的印象最好。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礼仪的产生:原始社会时期——祭祀; 古代礼仪的发展:奴隶社会时期——萌芽; 夏商周时期形成周礼五礼; 封建社会时期——定制; 近代社会时期——创新。
礼仪变化的表现形式
礼仪变化的表现形式
周朝五礼分别代表什么活动呢?
礼仪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形式:
礼仪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形式:
看完图片,你有何感想?
作业布置:
1、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请你写出一个 礼仪相关的小故事,谈一谈它给你带来了 什么启发和影响?
2、现代生活中因时代的发展改变了哪些礼 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