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3单元整理与复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说课稿XXX小学教师:XXX一、说教材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整理和复习。
既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教材在本单元专门安排了整理和复习的内容,这是学生入学以来的第一次系统整理好热复习数学知识。
本节主要就第三单元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整理,包括比大小、5以内数的分解以及加减法,已形成课本第32页的5以内加法表和减法表,并且要求学生对两张表格进行探索,发现两张表格中的算式的排列规律。
本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整数加、剪发算式并发现期排列规律的过程,从中感受算式排列的有序性和不同算式之间的联系。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通过整理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形成加法表和减法表;通过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排列规律,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本课重点:提高学生正确、熟练的进行的口算能力。
本课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小棒。
二.学情分析我们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大多数儿童在未学习部分内容之前,已经能数出5以内的数,甚至会写,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5以内的数。
况且通过前几周学习,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初步已经建立了5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对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为以后学习数学及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但是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然而对校园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心。
只要是新奇好玩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
三、说教法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关于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课。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0-5的认读、大小比较、顺序)、数的加减法(5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以及简单的应用题。
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复习巩固0-5的数的认读、大小比较和顺序。
- 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法与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方法。
-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方法,但部分学生在知识的运用和解题技巧上还存在不足。
因此,本节课应注重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五、教学过程:1.引入阶段- 师生互动:教师展示一些5以内的物品(如苹果、小球等),让学生快速数出数量,并说出对应的数字。
- 提出问题:我们之前学习了5以内的数,以及它们的加减法,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复习这些知识,你们准备好了吗?2.复习阶段①数的认识复习-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快速读出数字,并说出该数字表示的意义(如“3”表示有3个物品)。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整理与复习》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位置、时间和重量等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数学的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整理和复习来巩固已学的知识。
学生对于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位置、时间和重量等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注意力集中程度也有所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位置、时间和重量等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数的认识和运算规则的理解。
2.几何图形的识别和运用。
3.位置、时间和重量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复习和巩固已学的知识。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采用实物操作和数学游戏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和教具,如数学书籍、卡片、实物等。
2.准备数学游戏和活动所需的教学资源。
3.准备教学环境,如教室座位安排、教学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或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或者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学的知识。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一到三单元期中整理和复习课件(共15张)
3
5
比是(
),如果乙数是50,那么甲数是(
)。
7、 8 吨大豆可榨油 1 吨,那么 3 吨大豆可榨油(
)
9
吨,要榨油
3
3
吨,需要大豆(
5
)吨。
4
8、男生比女生多
1
,则男生占全班的(
),女生比男生少
3
( )。
9、3小时9分=(
)时
(
)立方米=45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0、已知a× 6 =b÷ 5 =c+ 4 (abc≠0)把abc按从小到大排列
面积是多少?
4、一艘轮船 2 小时行20千米,照这样计算,航行48千米要多少小
时?
5
5、运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总数的 1 ,第二天运走总数的 2 ,第
3
5
二天正好运60吨,第一天运多少吨?
6、光明小学有男生720人,比女生少 2 ,光明小学有学生多少人?
5
7、一堆煤,第一天运走600吨,正好占这堆煤的1/6,第二天运 走的数量与这堆煤的比是1:5,第二天运走多少吨?
8
数的( ),每份是1吨的( )。
),每份占总
3、一堆煤重 15 吨,用去 2 ,用去(
16
3
( )。
)吨,还剩总数的
4、已知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需要3分钟,那么锯成11段需要
( )分钟。
5、小明在进行敲击实验,敲击了4次,用了3分钟,那么敲击
12次需要( )分钟。
6、甲数的 2 等于乙数的 3 (甲乙不为零)甲乙两数的最简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到三单元 期中整理复习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二单元 位置和方向(二)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新教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练习》总复习课件(1-3单元)
容量:容器能盛液体的多少 容量是有大小的 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升用字母 “L”表示 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毫升用字母“mL”表 示 1L=1000mL 1L水正好装满棱长是1dm的正方体容器
5400mL=( )L( )mL
判断:
(1)水瓶的容量比奶瓶的大
(2)爸爸一口喝了3升水 (3)1升水大约能倒满4个纸杯 (4)把4升果汁平均装在8个瓶里,平均每瓶装有果汁2升
比一比
900毫升
5600毫升 +
9升
6升
2400毫升
7升 =15升
2升
708毫升 +
4升
5升
3900毫升
6000毫升 =27升
9 3 0 6
运用“四舍法”试商,因为把除 数看小了,所以初商容易偏大
“四舍调商”,商偏大,应调小
6 2 1 6 3 6
运用“五入法”试商,因为把除数 看大了,所以初商容易偏小。
“五入调商”,商偏小,应调大
(1)把除数84看作80试商时,商可能会( ) a.偏大 b.偏小 c.一样 (2)把除数76看作80试商时,商可能会( ) a.偏大 b.偏小 c.一样 (3)笔算334除以43进行试商时,( ) a.商8正好 b.商8大了,改商7 c.商8大了,改商9
即 77 9 8···5, (77 3) (9 3) 8···15
商是8,余数是15
发现: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当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 相同的倍数时,商不变,余数随之扩大相同的倍数
观察以下算式,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24 4 6 48 8 6 12 2 6
六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课堂说课稿
六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课堂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名为《整理和复习》。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整理和复习的方法、整理和复习的意义、整理和复习的应用等。
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2.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包括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整理笔记、预习和复习等。
(2)整理和复习的意义:包括提高学习效果、巩固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3)整理和复习的应用:包括在课堂学习、课外学习和考试中的实际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如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整理笔记等。
(2)使学生理解整理和复习的意义,如提高学习效果、巩固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到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如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整理笔记等。
(2)使学生理解整理和复习的意义,如提高学习效果、巩固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如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四、说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到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
(2)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一)北师大版教案:整理与复习(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的内容,包括加减法、乘除法、分数和小数的计算,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知识。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加减法、乘除法、分数和小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2. 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和小数的计算,以及几何图形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加减法、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分数和小数的转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几何图形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几何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加减法、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分数和小数的转换。
3.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如分数和小数的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等,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加减法计算方法2. 乘除法计算方法3. 分数与小数的转换4. 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征七、作业设计(1)1/2 + 1/3 =(2)2/5 1/5 =(3)0.6 0.3 =(4)0.75 + 0.25 =(1)三角形(2)正方形(3)圆形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和练习,使学生巩固了加减法、乘除法、分数和小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几何图形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探索更多的几何图形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重点关注了教材中加减法、乘除法、分数和小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运用。
这些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在复习过程中,我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这些基础知识。
六年级数学1-3单元复习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一—三单元知识的整理教学内容:复习整理前三个单元的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巩固前三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2.培养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复习的习惯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重点: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
难点: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
开学以来我们研究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
(圆、百分数的应用和图形变换的相关知识)二、教学实施。
1.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知识。
(1)出示圆的图片。
让学生结合图形进行回答。
让学生先总结圆的基本知识,再总结圆的周长、面积与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的总结情况,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补充,如半径、圆心的作用,圆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会有无数条对称轴、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2)综合练习。
①填一填:让学生分别列式完成。
板演集体订正。
②小明用两根长度都是62.8厘米的铁丝分别围成正方形和圆,它们围成的面积一样大吗?让学生独立进行验证。
订正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扩展,分别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谁的面积最大?谁的面积最小?2.引导学生整理第二单元知识:(1)同学们想一想第二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提示学生从学习百分数的应用的类型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可以采用列举的方法(如百分数的应用,可以列举一些实例)、绘表格或绘网络图。
对于学生呈现的方法,应让介绍整理的方法,以提高学生他们反思和整理。
(2)综合练习。
①书店图书一律降价10%,小红用18元买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原价多少元?②食堂运进2100千克面粉,比大米多20%,食堂运进大米多少千克?③有200科技书本,比故事书多60%,故事书有多少本?④去年计划造林9公顷,实际造林12公顷,比计划多百分之几?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让学生分析每道题。
(3)学生总结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3.引导学生分析第三单元的知识。
(1)学生说一说第三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主要是本单元的三部分内容:图形的变换、图形的设计和数学欣赏(2)在本单元中我们要注意什么?从平移、旋转和对称三个方面要注意什么?(3)练习:图形A如何变换得到图形B?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中: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学反思:本节课是让学生全面回顾前三单元的知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第3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复习内容】0~5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复习目标】1.加深对5以内各数的认识,熟练地掌握5以内数的加减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整理复习,探索发现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排列规律,进一步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拓展合理推理的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培养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学习习惯,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重难点:会正确、迅速地计算0~5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复习序数。
出示数字卡片。
320154(1)上面的数字卡片,从左数第1张是(),第3张是()。
从右数第1张是(),第5张是()。
(2)把上面的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2.复习数的组成。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5以内数的组成,同学们知道哪些数的组成?(点名学生回答)二、知识运用1.5以内数的加法。
出示教材第32页第3题部分加法表:(1)引导学生观察加法表。
师:上表还不完整,有许多算式还没填好,请你仔细观察表中已有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竖着看:每一列的第一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0加几,1加几,2加几……第二个加数一样,第一列都是0,第二列都是1……横着看:每一行的得数相同,第一行是0,第二行是1……(2)完成加法表。
师:按照这个规律试着把表填完整。
(点名学生回答,动画显示剩余的加法算式)师:再仔细观察,表中还有哪些规律?(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回答)师:斜着看有什么规律?分组交流。
(3)看表口算,老师任意指定一些算式让学生很快地说出得数,然后两人一组进行口算。
2.5以内的减法。
出示教材第32页第3题部分减法表:(1)完成减法表。
师:上表还不完整,有许多减法算式还没填,大家仔细观察,按照表中的排列顺序把剩余的算式补充完整。
(点名学生回答)(2)寻找规律。
师:观察减法表,看看表中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小组内交流排列规律)(3)任意指定一些算式让学生很快地说出得数,然后两人一组进行口算。
小学数学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一至三单元复习
一至三单元复习一、按要求填一填。
1、45个381是();123的17倍是()。
2、一个数是由5个亿、6个百万、3个万和9个十组成的,这个数是()位数,写作(),读作()。
3、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端点。
4、把99000、90090、890000、900090、900009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5、一个数精确到“万”位约是23万,这个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6、按要求用7、1、0、3、0这五个数字,写出五位数:(1)要每个“0”都读的是();(2)组成最大的数是();7、用0,6,3,8,1组成最大的五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
8、把一个圆形纸片连续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度。
9、440×25在计算时先算()再算(),最后把()。
10、根据∠1=720 ,那么∠2=()∠3=( )11、4052631是()位数,4在()位上,表示()个(),5在()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12、按规律写数。
(1)2023,3003,(),(),6006,(),()。
(2)6060, 6040,(),(),(),5960,()。
(3)(),7,14,(),28,()13、比较大小。
200000○200万 312×5○215×349×87○87×49 80×90○79×91二、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明明画了一条()长3厘米。
A、直线B、射线C、线段D、角2、7()5030≈77万A、 6B、 7C、 53、下面的数,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A、501500B、500500C、500510D、5010504、角的大小与角的()有关。
、A、两条边的开口B、两条边的长短C、顶点5、下列四个数中,最接近8万的是:()A、80101B、79989C、79899D、799796、下图中共有几个角()。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整理复习
实线是向上平移两格后的 图形。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沿对称轴翻
折,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轴对
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红色是绕0点按顺时针旋 转90度后的图形。
三单元主要学习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与笔算方法
第一课时
一单元 主要学习了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口算与笔算
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1、从被 除数的最高位除起;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 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如果 有余数时,余数应比除数小。
做除法时,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 添0占位,一直除到被除数的个位。
除法验算方法用: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竖式)法则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因数的个
位、十位,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因数,
乘得积的末位和第二因数的十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的积加起来。
注意: 1、数位对齐2、加上进的位
被除数184是三位数,百位上的 1<8,所以商是两位数
平移现象:升国旗、坐电梯,滑滑 梯…… 方向盘、风车和表针都在转动就是旋转 现象
说一说我在前几个单元学习中的体会和收获
因为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 但两个部份大小相等。
对折,翻转,中心对称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2000
400 60
100 20 3
想一想:可以这样 计算吗?为什么? 你是怎样想的?
我认为可以:因为123由1个百、2个十和3 个一组成的。123=100+20+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整理与复习(第1-3单元)》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整理与复习(第1-3单元)》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期中复习《整理与复习》学习任务单(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3.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105度的角。
()
三、选择题
1.可以量出长度的是()。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2. 图中有()个锐角。
A.1
B.2
C.3
四、操作题
过c点分别画直线L的垂线、平行线。
.C
——————L
活动意图说明: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本单元知识点,感受空间与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期中复习《整理与复习》学习任务单(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期中复习《整理与复习》学习任务单(作业设计)。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1-3单元复习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1-3单元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1)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3.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我国过去40 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优质课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前两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分数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部分学生在应用题的解决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一些复杂应用题的解决方法还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规则,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2.难点:对于一些复杂应用题的解决,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结合实例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课件和教学道具。
3.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起吃掉了这些苹果的1/2,请问他们还剩下多少苹果?2.呈现(15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规则,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每组选择一道实例,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完毕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和提高。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解答实例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巩固。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第7课时整理与复习一、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一)通过复习,巩固0~5各数的认识,熟练掌握数的大小比较和5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梳理单元知识点,沟通知识内在联系,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
三、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各知识点。
难点:梳理单元的知识点,沟通知识内在联系,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整理师:(创设凌乱的讲台情景)讲台有些乱,会影响老师上课,怎么办呢?大家帮老师想想办法吧。
师:整理就是将东西有条理地存放,这样会更方便我们使用。
其实学知识也一样,到了一定时间就需要整理一下,让它更有条理。
今天我们就一起对第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二)师生互动,合作探讨1.回忆整理。
师:这单元学过哪些知识,请大家看书回顾一下。
师: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谁来说一说?教师板书主要的小标题,形成知识结构图:2.复习巩固,内化认识。
(1)复习数的认识。
师:本单元我们主要认识了0~5这几个数字娃娃,现在来检查一下你学得怎样。
请看教材第23页,“整理与复习”第1题:看一看是哪些数字娃娃,并给树叶涂色来表示这些数字。
师追问:数字1该怎样涂色表示,数字0又该怎样涂色表示?师小结:每一个数字娃娃表示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大家要仔细数数,把它们数清楚。
师: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比一比1~5各数。
师:看教材第23页第3题,填一填。
(2)复习比较。
①“练习三”第1题。
师:读题,按要求画一画。
师:(1)小题为什么画5个○,你是怎样想的?师:(2)小题画几个△,为什么?②“整理与复习”第2题。
师:读题,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复习加减法。
①“练习三”第6题。
师:看图数一数,列出算式。
师:一幅图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读一读四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算式中都有1、4、5这几个数,说说每个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六年级1--3单元复习整理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1----3单元)1.文言文两则学弈弈秋,之者也。
使弈秋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思而射之。
虽与之学,之矣。
为是?曰:也。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去人近,而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及日中,则如,此不为乎?” 一儿曰:“日初出,及其日中如,此不为乎?”孔子。
两小儿笑曰:“?”2、匆匆作者:燕子了,有的时候;杨柳了,有的时候;桃花了,有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是了。
在里算着,日子已经从我手中去;像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没有,也没有。
我不禁而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
太阳他有脚啊,地了;我也跟着。
于是——的时候,日子从里过去;的时候,日子从里过去;时,便从前过去。
我觉察他了,伸出手时,他又从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地从我身上过,从我脚边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走了一日。
我。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里闪过了。
在的日子里,在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罢了,只有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被了,如,被了;我留着些什么呢?我何曾留着像呢?我来到这世界,也将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啊?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呢?3、桃花心木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而,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高的一片树林。
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有时,有时,有时才来一次;也不一定,有时,有时。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地枯萎了。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
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
我浇水只是,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了。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复习整理。
2.能够独立解决相关问题,提高思维逻辑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各种类型的数学题目,巩固基础知识。
2.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归纳,提高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整理和复习本节课主要是对前几单元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包括但不限于:•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分数计算•小数计算•问题解决能力等2. 题型训练通过一系列题目训练,检查学生对各类题型的掌握程度,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应用题等四、教学过程1. 复习概念首先,复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分数和小数的相关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操作练习。
2. 划分学习小组将学生划分为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增进交流与合作能力。
3. 知识点讲解通过示例和解题技巧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并指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
4. 练习与检测布置一些练习题和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下完成,并进行批改和讲解,检测学习效果。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各类解题方法、注意事项和思维逻辑。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未能完成的练习题目。
2.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做相关练习题目。
3.积极参与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重点在于对前几单元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以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水平。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3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 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3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就是旋转。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比较、分析和选择的过程,让学生在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环节三:我的成长足迹(指向目标2)学生活动3与同伴说一说。
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说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一个提问或用数学知识解决的一个问题等。
教师活动3根据课前准备,请同学们勇敢地将自己最满意的作业、作品等展示给同学们看。
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活动意图说明: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情感等方面进行总结,有效地把对学生的反思总结和评价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每一堂课中。
环节四:我提出的问题(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4生1:平行四边形这么完美,怎么不是轴对称图形呢?生2:除了平移与旋转,还有哪些图形的运动呢?生3:三位数乘两位数也能用表格的方法计算吗?生4:为什么除法竖式和加减乘法的形式不一样呢?生5:……1、随堂小练1.购物(1)一台电风扇的价格是一盏台灯的3倍,一盏台灯多少钱?(2)买一台电风扇的钱可以买几个茶杯?(3)你还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2、归纳概括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计算方法?教师活动41、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2、引导学生说自己是如何解决的。
数学课要注意动静结合,这一阶段应是学生安静地做练习的时候。
教师应走到学生当中,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特别是多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化、针对性的帮助与指导。
活动意图说明:在练习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训练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并将新知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作业与检测1、P42:1、2题,完成在书上。
2、王老师不小心把发票弄脏了,你能帮他算出羽毛球每筒多少吗?第1-3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内容整理与复习(1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乘除混合运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综合运用乘除计算等知识内容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一至四单元复习
重点:这个单元主要以笔算为主 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进位的乘法 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 0乘以任何数都得0 连乘
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算法:从各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成多 位数上的每一位数,与那一位上的数相乘, 结果就写在哪一位数的下面。
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克、千克、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所以他 们之间的换算其实就是加3个0,减3个0
列如:2kg=(2000 )g
3000 3t=( )kg
2000kg=( 2
)t
搭配中的学问:
注意: 以搭配荤素菜为例子: 荤菜:猪肉、鱼、虾 素菜:白菜、萝卜、冬瓜、海带
搭配中的学问:
一至四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重点:
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以一位数 2、两位数乘以一位数 3、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 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整十、整百、整千数数乘以一位数
30× 2= 300× 2= 3000× 2=
2、两位数乘以一位数
23 ×2= 24 ×3=
3、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
80÷ 2= 800÷ 2= 8000÷ 2=
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48÷ 4= 33 ÷ 3=
第二单元知识整理:
注意: 1、几个小正方体所搭成的图形,从不同的 位置看,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数小正方体的个数时,要一层一层地数 或者是一列一列的数
第三单元知识整理
重点:
质量单位的认识
克、
质量较轻的物体 一分硬币约重1克
思考: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积最大一定是 三位数吗?
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进位的乘法
第一至三单元整理与复习知识点检测(试题)-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无答案
一、填空.(31分)1、35+35+35+35=( )×( )=( ).2、20千克的45是( )千克;36米比( )米少110.3、45分=( )时 78吨=( )千克;35米=( )厘米 25cm=( )m 4、76×( )=( )×0.3 = 5÷( )=18÷( )= 15.113的倒数是( ),0.2和( )互为倒数,( )没有倒数.6.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全长的( ),每份长( )米.7.李大爷每天慢跑5圈,现在已经跑了半圈,大约用了2分钟.照这个速度,李大爷每天慢跑要用( )分钟.8.在括号里填上“>”.“<”或“=”.18×65( )18 56×0 ( )651×23( )2389×35( )8947×212( )5323×98( )349.白兔有x 只,灰兔是白兔的34,灰兔有( )只. 10.( )米比5米长15;14吨比( )吨少13吨.11.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要知道物体所在的( )和( ).12.小红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24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38,第二天看( )页.13.(45+34)×512使用( )律比较简便.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8分)1.24÷89=24×98 = 27. ( ) 2.18+19-18+19=0 ( )3.一个数(0除外)除以真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4.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 )5.一个数乘一个假分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个数. ( )6.6米的13和6个13米同样长. ( )7.因为57×75=1,所以57和75都是倒数. ( )8.如果a÷b=13,b 就是a 的3倍. ( )三.选择题(16分)1.水果店有苹果30箱,卖出23,还剩下多少箱?列式为( ). A.30-23; B.30×23; C.30-30×23;2.摩托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汽车每小时比它快25,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不正确的算式是( ).A.40×25+40; B.40×(1+25); C.40×(1-25);3.a 是一个不为零的自然数,在下面各式中,( )得数最大. A 、a×12B.a÷12C.a×524.一个工程队3天修了这条路的25,这个工程队每天完成这条路的( ). A 、215B.15C.135.一支钢笔6元,比一本练习本贵13,一本练习本( )元?A.6×(1+13) B.6÷13C.6÷(1+13)6.一段公路,每天修它的316,4天修了这段公路的( )A 、34B.14C.4167.一批零件,王师傅要4h 完成,李师傅要6h 完成,两人合作需要( )h. A 、1÷(4+6) B.1÷(14+16) C.1÷(14−16)8.一套桌椅共120元,椅子是桌子的23,桌子是( )元. A.80 B.48 C.72 四.计算.(46分)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12×1124=910÷3= 45×34=716÷0.8= 34-316=54×45= 310÷35= 49×0.6= 67−67×16= 34×0=比故事书多?本科技书:150本 故事书:1、 2.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24分)79÷115+29×51189÷47÷134÷83-352-613÷926-232140÷(110+35)514÷421×162549×25+59×25(34-58)÷(13-14)3.解方程.(12分) 715x =2125x -815x =35 14÷X =2323X ÷14=12六、看图列式计算.(5+5+3)七.解决问题.(36分)1.光明小学图书室有科普读物320本,占全部图书的25,光明小学图书室共有多少本图书?2、小红有48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数量是小红的58,小明的邮票数量是小新的56,小明有多少张邮票?3、航模小组和美术小组一共有45人,美术小组的人数是航模小组的45,航模小组有多少人?(用方程解答)4、大齿轮每分钟转80周,比小齿轮每分钟转的周数少45.小齿轮每分钟转多少周?5、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8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2天完成.甲.乙两队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6.广州平均年日照1608小时,北京平均年日照时间比广州多12.北京平均年日照时间大约多少小时?20只比白兔少灰兔:只 白兔: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
大数的认识:
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都是计数单位。
把上面的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
数级:按每(4 )位一级,从右往左有(个)级、(万)级、(亿)级。
大数的读写
读数时。
从(最高)位读起,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每级开头或中间不管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
写数时,从(最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占位。
大数的比较
比较两数的大小,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如果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这一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大数改写
把整万数或整亿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把万为后面的(4个0 )去掉,再加上“(万)”字,或把亿位后面的(8个0 )去掉,再加上“(亿)”字。
认识近似数
常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把哪一位(后一位)的那个数进行“四舍”或“五入”即可。
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
线的认识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射线只有(一)端无限延长;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
相交与垂直
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两条直线相交。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作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平移与平行
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
旋转与角
活动角的两边经过旋转可以形成5种角,它们的大小关系是:(锐角)<(直角)<(钝角)小于(平角)<(周角)。
1个周角=(2 )个平角=(4 )个直角
角的度量
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1度),记作(1°)。
用量角器量角,量角器(中心点)与交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用两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0也要乘;与0相乘时,如果有进位,要(加)进上来的数;如果没有进位,要写(0 )占位。
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0 )。
大数的估计
估计较大的数量,可以把它分成大致相等的若干份,先估计出一份的数量,再乘(份数),从而估计出总数量。
神奇的计算工具
用计算器计算时,先按(ON/C )键,打开计算器,再输入要计算的算式,如果输错了,按(CE )键清除错误,最后按(等于号)键输出计算结果。
计算完成后,关闭计算器要按(OFF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