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的亲子关系_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的研究_陈欣银

合集下载

单亲家庭及其亲子关系开题报告

单亲家庭及其亲子关系开题报告
在英国单亲家庭委员会的报告中,单亲家庭被定义为:“一个没有配偶与之生活(或同居),并与其未婚的没有独立的年龄在16岁以下,或年龄在16-19岁,但正在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子女一块生活的父亲或母亲所组成的家庭”。美国心理学家P,M.SymondS最早在研究家长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研究中发现,被家长接受的单亲家庭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等;被家长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冷漠、倔强而逆反;受家长支配的单亲家庭孩子比较被动顺从、缺乏自信、依赖性强;让家长服从自己的孩子有很强的进攻性。日本学者诧摩武俊原关于家长的教养态度与儿童个性发展的研究等也都得出类似的结论,那些既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又坚持自己合理要求的民主型家长,有助于儿童形成自信、知足、独立、爱探索、自我控制、自我肯定、喜欢交往的性格特点;滥用家长职权的专制型家长易导致儿童不安全、压抑、忧虑、退缩、怀疑、无主动性,不喜欢与同伴交往,且在能力、自信、自我控制方面表现一般。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亲子关系良好的单亲家庭孩子表现出积极正面,而亲子关系恶劣的单亲家庭孩子则表现出消极负面。
[5]王跃生.《中国社会科“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学》2006年第1期。
[6]周伟文.透视单亲家庭——一个跨文化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00 (9).
[7]徐兆春.单亲家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甘肃教育,2010,10.
[8]张爱玲《茉莉香片》,见《张爱玲经典作品集》,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03年3月出版。
从表面意义理解,单亲家庭是指由于死亡或离异后只剩下夫妻中一方与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虽然,国外研究者对单亲家庭的界定与国内学术界的界定有所不同,但是究其概念提出的角度,主要是从单亲家庭产生的原因和单亲子女的自立能力两方面进行。Schlesinger对英语国家单亲家庭进行了18年的研究,他将单亲家庭的概念界定为“以男性或女性为家长,同被抚养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多由死亡、离婚、分居、抛弃或者未婚所形成”。他分析出了单亲家庭产生的原因及其类型。离异式单亲家庭、丧偶式单亲家庭、未婚式单亲家庭和分居式单亲家庭是主要的四种类型。其中,离异式单亲家庭是指夫妻双方经法定程序解除婚约,夫妻一方与其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女性独立意识的增强。离婚式的单亲家庭成为目前单亲家庭的主要形式。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作者:金雪莲张丽红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11期[摘要]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即为亲社会行为。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受着外在因素的影响。

本文分别对亲社会行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儿童亲社会行为合作[中图分类号]Q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57-02一、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关亲社会行为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出现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合作、分享、助人、捐献等亲社会行为展开。

1972年,美国学者威斯伯在其《社会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他用这一词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此后,对于亲社会行为理解,不同心理学家,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例如:亲社会行为是由那些对行为者无明显利益,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亲社会行为是那些任何以有益他人为目标的行为(Aronson,2004);亲社会行为包括任何帮助他人或目的是帮助他人的行为,不论助人者的动机如何(Taylor,2004)。

我国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

我国心理学学者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也有着各自的见解:周宗奎认为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在同样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趋向(1987);白利刚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的行为(1997);俞国良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行为(1999)。

社会行为教师评价问卷

社会行为教师评价问卷

社会行为的教师评价问卷下面有四十四个项目,请考虑您所评价的学生和每个项目所描述的情况的符合情况,然后在每条后面的相应的符合程度上划一个勾。

1 完全不符合2 有些不符合3 中等符合4 比较符合5 完全符合1 具有领导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

1234 52 坚持主见,不随大流。

1 234 53 完成学习任务。

1 2 34 54 在班上调皮捣蛋。

1 2 3 4 55 学习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1 2 3 4 56 不喜欢和别人一起玩。

1 2 3 4 57 坐立不安,很难安静下来。

1 2 3 4 58 有很多朋友。

1 2 3 4 59 不在乎别人的招惹。

1 2 3 4 510 害羞,腼腆。

1 2 3 4 511 上课东张西望,做小动作。

1 2 3 4 512 别人学习时扰乱别人。

1 2 3 4 513 能承受不如意的事情。

1 2 3 4 514 做事有条不紊。

1 2 3 4 515 忧虑,担心。

1 2 3 4 516 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

1 2 3 4 517 对同学友好。

1 2 3 4 518 遵守纪律。

1 2 3 4 519 总是想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1 2 3 4 520 紧张不安。

1 2 3 4 521 参加班级讨论。

1 2 3 4 522 纵有外界影响也不分散注意力。

1 2 3 4 523 对于老师的指导听不大懂。

1 2 3 4 524 经常和同学打架。

1 2 3 4 525 不表露自己的感情和情绪。

1 2 3 4 526 容易和别人交朋友。

1 2 3 4 527 失败了了也不灰心丧气。

1 2 3 4 528 学习动机不强。

1 2 3 4 529 固执,倔强。

1 2 3 4 530 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1 2 3 4 531 不快乐,精神压抑。

1 2 3 4 532 没有成人的帮助也干得很好。

1 2 3 4 533 同学们喜欢围在这个同学的身边。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李 丹(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200234)摘 要 本研究以小学二、四年级和初中预备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进行了测查。

研究结果表明,人际交往状况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非常显著,同伴关系好、人际信任度高的儿童有较多的亲社会行为;父母教养方式对这一年龄段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不太明显;此外,研究还发现,焦虑程度较高的儿童,其亲社会行为相对较少。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同伴关系 人际信任 教养方式 个性特征1 目的 亲社会行为是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其发展作为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大发展心理学家的重视。

近些年来,发展心理学家除了继续研究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趋势外,还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研究领域,诸如亲社会行为的认知基础、情感因素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研究。

也有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探讨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客观因素,诸如儿童的个性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1],儿童所处的家庭、学校环境中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等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2]。

那么,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中,究竟哪些因素的影响更多些?国外的一些研究虽然谈到了父母的教导、同伴关系、儿童自身的个性特点等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但我们仍然不清楚父母怎样的教导对儿童有影响,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以什么为中介,所谓的利他特质指的是什么?而国内的研究对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涉及得更少。

本研究着重探讨亲社会行为与儿童人际交往状况、个性特点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的关系。

这里所指的人际交往状况包括同伴关系和人际信任两方面。

本研究假设:(1)同伴关系、人际信任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2)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某些指标可能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较密切的关系;(3)儿童的某些个性心理特征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密切。

2 方法 被试: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初中预备班学生总共349人,除去无效被试,最后统计的被试人数为337人,其中男生175人,约占总数的52%;女生162人,约占总数的48%。

社会退缩儿童的行为表现及应对策略

社会退缩儿童的行为表现及应对策略

社会退缩⼉童的⾏为表现及应对策略2019-07-12摘要:社会退缩⼉童不能或不愿与同伴发起和进⾏有效的互动,缺少社交⾏为。

表现为⾃我⾏动能⼒差、对物的兴趣⼤于对⼈的兴趣、交往策略⽋缺、容易被拒绝等。

这种独⾃状态给社会退缩⼉童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须要采取完善⾃我能⼒结构、进⾏积极的⾏为矫正、加强社交策略培养、引导⼉童融⼊交往环境、改善各种⼈际关系等应对策略,帮助退缩⼉童积极融⼊社会。

关键词:社会退缩;⾏为表现;应对策略作者简介:陈红梅(1982-),⼥,佳⽊斯⼈,硕⼠,讲师,研究⽅向:学前⼉童⼼理发展与教育。

基⾦项⽬:⿊龙江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项⽬;项⽬编号:12522292学术界对社会退缩的关注和研究已有半个世纪之久,国外的学者Rubin、Asendorpf、Coplan、Hart等已经分别从不同的层⾯作了⼤量的有益的探索,他们倾向于把退缩⾏为界定为独⾃⼀⼈不愿意与他⼈交往的独处⾏为。

我国学者陈会昌、郑淑杰、叶平枝、陈欣银等⼈也分别尝试对社会退缩⼉童进⾏了研究。

现在,虽然对社会退缩的概念还没有达成共识,但学术界都不约⽽同地⽤“独⾃”“独处”等词语来描述社会退缩的⾏为,即社会退缩⼉童不能或不愿与同伴发起和进⾏有效的互动,缺少社会交往⾏为。

⼀、社会退缩⼉童的⾏为表现(⼀)⾃我能⼒结构不完善,⾃我⾏动能⼒差⼉童⾃我能⼒包括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全⾯的感知、适度⾃控、及时决策、适当反应和准确反馈的能⼒和交往技巧、选择语⾔、显⽰表情、遵守规范的能⼒。

[1] 退缩⼉童的⾃我能⼒结构往往是不完备的。

退缩⼉童的⾃我认知常是否定或是消极的,⾃我评价低或过分⾃卑,从⽽不能对情境进⾏全⾯的感知、及时地进⾏⾃我调控从⽽作出适当的反应。

部分退缩⼉童表现出感觉统合能⼒失调,严重地影响⼉童的社会性发展,导致其⼈际关系敏感或学习能⼒和社交能⼒出现障碍。

[2]⾃我⾏动能⼒是指个体对⾃我进⾏的调解、管理、约束、控制等⾏为。

社会退缩⼉童由于受到负性⾃我认知的影响,⾃我价值感会降低,当⾯临时间、地点、⼈物都不断变化的社交情境时,他们⼀贯以“我不能”“我不会”来应对,逃避和退缩就成为了最终的选择。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研究与评价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研究与评价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研究与评价作者:周奕琦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08期摘要: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从心理健康教育出发培养中小学生同伴交往能力,对于孩子的沟通和交往能力提升都十分有益。

就北师大版的小学、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同伴交往这一部分的内容编写展开详细分析,以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合理使用教材。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同伴交往中小学生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8-0149-02中小学生同伴交往指中小学生与同一年龄段的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想与同伴良好相处,首先,要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有礼貌,懂谦让,有责任心;其次,学会与同伴交往的技巧,主动交往,乐于分享,懂得尊重,赞美对方;再次,学会沟通技巧,善于倾诉,适当拒绝;最后,明白集体重要性,学会与集体合作。

一、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同伴交往中优秀的、积极的、对人热情、有能力的、经常得到表扬和夸奖的儿童容易成为榜样。

[1]陈欣银认为个体的友善、合作、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受有正效应,而个体的攻击、破坏行为与同伴接受有负效应。

[2]由此可见,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亲社会品质,可以让他们在同伴之中成为受欢迎的人。

在北师大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中,小学低年级的《学会彬彬有礼》《学会谦让》,小学中年级的《良好礼仪,一个都不能少》《培养责任心》,都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帮助其提升人际吸引力。

二、学会与同伴交往的技巧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同伴的关注更加强烈,喜欢与同性别的同伴玩。

刚进小学时,小学生会对周围环境有陌生感,部分孩子会出现适应不良的状况,甚至违反学校规则而不自知。

这时,为了缓解对环境的不适应,他们会选择与同伴交往。

小学低年级的《让我们做朋友吧》《我们的大家庭》《分享我的爱好》《发现别人的优点》等章节,教学生主动与他人做游戏,分享心里话,体会分享的快乐、赞美并学习对方的优点。

中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发展特点调查分析——以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为例

中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发展特点调查分析——以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为例

中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发展特点调查分析□ 邹筱清—— 以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为例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1.青少年依恋的研究现状Bowlby认为依恋就是“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

” [1]同时,他还认为人类依恋在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的生理迅速发育成熟,由此带来心理“暴风骤雨”般的变化,成人感、自我意识高涨,独立性增强,关注同伴交往,挑战权威。

几乎每个青少年都会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父母、朋友为什么不理解我”等问题,并执着地寻求问题的答案。

身心的迅猛发展给青春期学生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方面带来了挑战。

2.亲子依恋的研究亲子依恋对于中学生而言是促进个体适应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在我们的咨询工作中,却经常会听到很多学生对自己父母的抱怨,如“我的父母不关心我”“我爸妈很爱管我的闲事”“父母简直不可理喻”等等。

随着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迅速膨胀,原有和谐的亲子关系出现了裂缝,遭到了破坏,主要表现亲子冲突的频度增多,亲子亲密度降低。

已有研究发现,亲子依恋关系显著影响了个体的自尊、社会能力和情绪控制等心理适应指标,它们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

安全依恋型的青少年认为父母是自己的重要社会支持来源,而退缩依恋型的青少年则持有相反的看法。

同时,亲子依恋水平也能显著预测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母亲依恋及父母监控与青少年的吸烟、饮酒行为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因此,了解青少年亲子依恋水平对其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3.同伴依恋的研究随着中学生的成长和社会适应的发展,同伴扮演了成人无法取代的重要角色,更成为青少年依恋的重要对象。

研究表明,同伴依恋对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生活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力。

良好的〔摘要〕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随着身心的迅猛发展,其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均受到了挑战,为了了解中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的特点,为具体分析其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做铺垫,我们采用了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对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在校中学生(除毕业班外)进行施测。

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

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

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一、本文概述亲子关系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之一,自古以来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逐渐被揭示出来。

本文旨在综合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深入探讨亲子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深远影响。

文章将首先概述亲子关系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国内外学者在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探讨未来研究方向和可能的应用领域。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家长、教育工作者以及心理学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全面提升。

二、亲子关系的理论基础亲子关系,作为人类社会中最为基本、核心的家庭关系,一直是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研究的焦点。

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深远,涉及到儿童的情感、行为、认知和社会化等多个方面。

对于亲子关系的理论基础,我们可以从心理学和社会学两个角度进行梳理。

从心理学角度看,亲子关系主要受到依恋理论、家庭系统理论和自我认知理论的影响。

依恋理论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他认为婴儿与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形成的情感联结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

儿童通过与照顾者的互动,建立起对他人和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

家庭系统理论则强调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在这个系统中,亲子关系不仅受到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互动影响,还受到其他家庭成员、家庭规则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自我认知理论则认为,儿童通过与父母的互动,逐渐形成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这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从社会学角度看,亲子关系主要受到社会结构和社会化过程的影响。

社会结构决定了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从而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在父权社会中,父亲通常扮演着权威和决策者的角色,而母亲则更多地负责儿童的日常照顾和情感支持。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李 丹(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200234)摘 要 本研究以小学二、四年级和初中预备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进行了测查。

研究结果表明,人际交往状况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非常显著,同伴关系好、人际信任度高的儿童有较多的亲社会行为;父母教养方式对这一年龄段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不太明显;此外,研究还发现,焦虑程度较高的儿童,其亲社会行为相对较少。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同伴关系 人际信任 教养方式 个性特征1 目的 亲社会行为是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其发展作为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大发展心理学家的重视。

近些年来,发展心理学家除了继续研究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趋势外,还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研究领域,诸如亲社会行为的认知基础、情感因素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研究。

也有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探讨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客观因素,诸如儿童的个性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1],儿童所处的家庭、学校环境中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等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2]。

那么,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中,究竟哪些因素的影响更多些?国外的一些研究虽然谈到了父母的教导、同伴关系、儿童自身的个性特点等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但我们仍然不清楚父母怎样的教导对儿童有影响,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以什么为中介,所谓的利他特质指的是什么?而国内的研究对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涉及得更少。

本研究着重探讨亲社会行为与儿童人际交往状况、个性特点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的关系。

这里所指的人际交往状况包括同伴关系和人际信任两方面。

本研究假设:(1)同伴关系、人际信任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2)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某些指标可能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较密切的关系;(3)儿童的某些个性心理特征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密切。

2 方法 被试: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初中预备班学生总共349人,除去无效被试,最后统计的被试人数为337人,其中男生175人,约占总数的52%;女生162人,约占总数的48%。

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幼儿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深入研究这三种关系的内涵及其相互作用,本文期望为幼儿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明确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定义和特征,阐述它们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亲子关系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关系,对幼儿的情感、认知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同伴关系则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社会交往形式,对幼儿的社交技能、自我概念和人格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本文将分析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与幼儿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探讨亲子关系质量、同伴交往状况等因素如何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本文将提出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教育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提升,从而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幼儿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随着儿童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逐渐成为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热点话题。

亲子关系作为儿童早期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对幼儿的情感、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关系在幼儿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成为影响其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综述前人研究,探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幼儿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在亲子关系方面,早期研究表明,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互动方式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等因素都会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例如,积极的亲子情感联系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关爱和分享等亲社会行为;而父母的支持性、民主型教养方式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合作性和责任感,从而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冷眼看中国的亲子沟通

冷眼看中国的亲子沟通

作者: 陈旗敏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教科院,福建,福州,350007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53-55页
主题词: 家庭教育;亲子沟通;民主平等
摘要:自古以来,我们不仅将家庭视为'儿童生命的摇篮',家庭也是儿童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基础所在.如果说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不够,则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则父母过分溺爱孩子,而使孩子产生自恋人格障碍;二则父母实施过分严厉的家庭教育,而使其产生强迫人格障碍.其实做好亲子沟通需要较深的学问,也需要较强的技巧性和艺术性.笔者从当前社会上一些失败的亲子沟通案例入手,揭露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并试着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希望对为人父母者有所启发.。

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

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

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

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形成积极的性格特点和自我调节能力。

然而,亲子关系的质量不同,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产生各种影响。

本文将探讨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

亲子关系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亲子关系质量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且有助于调节儿童的行为发展。

根据研究,亲子关系质量低下的儿童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如攻击性、自闭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而良好的亲子关系则与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自尊心的提高、成就动机的加强等积极的行为特征有关。

具体来说,亲子关系质量通过三种方式影响儿童行为: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沟通方式和亲子互动质量。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孩子的规范、监督、纠正行为的方式。

沟通方式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包括表达情感的方式、沟通技巧、沟通内容等。

亲子互动质量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情况,包括亲密度、支持性、温暖性等。

亲子关系质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也受到一些中介变量的影响。

研究表明,亲子关系质量通过影响儿童的自尊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影响儿童行为。

父母关注儿童的感受和需要,鼓励儿童尝试解决问题,增强儿童的自尊心,这样可以提高儿童的行为水平。

此外,亲子关系还可以通过调节儿童的情绪和压力来影响儿童行为。

儿童行为问题的预防与干预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和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识。

如何预防和干预儿童行为问题,也成为了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下面将介绍一些预防和干预儿童行为问题的方法。

预防:预防是最有效的方法预防儿童行为问题,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1)鼓励孩子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情感;(2)花时间陪伴孩子,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要;(3)父母要在孩子前展示合理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尊重孩子的权利。

中学生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同伴接受的中介作用

中学生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同伴接受的中介作用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21, 11(5), 1256-1262Published Online May 2021 in Hans. /journal/aphttps:///10.12677/ap.2021.115141中学生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同伴接受的中介作用谭雅兰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重点实验室,重庆收稿日期:2021年4月20日;录用日期:2021年5月19日;发布日期:2021年5月26日摘要目的:探讨中学生同伴接受在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

方法:选取七年级至八年级学生458人,采用青少年亲子沟通问卷、同伴关系问卷、一般健康问卷。

结果:亲子关系能够显著预测同伴接受(β= 0.426, p < 0.001);亲子关系能够显著预测心理健康水平(β = −0.0676, p < 0.001),加入中介变量同伴接受后,同伴关系能够显著预测心理健康(β = −0.048, p < 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9%。

结论:同伴接受在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关键词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心理健康,中介作用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ChildRelationship and Mental Health of MiddleSchool Students: The MediatingRole of Peer AcceptanceYalan TanKey Laboratory of Applied Psychology, School of Education,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Received: Apr. 20th, 2021; accepted: May 19th, 2021; published: May 26th, 2021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eer acceptance 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谭雅兰mental heal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458 students from grade 7 to grade 8 were se-lected. Adolescent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questionnaire, peer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and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Result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peer acceptance (β= 0.426, p < 0.001);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mental health (β= −0.0676, p < 0.001), and peer acceptance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mental health (β= −0.048, p < 0.001). The mediating effect was 29% of the total effect. Conclusion: Peer acceptance plays a 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men-tal health.Keywords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eer Relationship, Mental Health, Mediating Effect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中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身心状态处于急剧变化与发展的关键期,学业压力、社会环境的影响、价值观的不成熟、学校与家庭因素的影响等,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了较大的起伏,有调查显示我国17岁以下青少年中,3000万以上的学生面临着各类情绪障碍与行为问题困扰,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行为问题越来越严重(荣建英,2014)。

近十年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研究综述

近十年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研究综述

近十年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研究综述摘要综合近十年来心理学关于亲子关系的特点、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行为和社会责任感的影响等的研究,对亲子关系的不对称性、双向性、系统性进行了分析,对儿童的攻击性、反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等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亲子关系依恋儿童行为在影响儿童成长的诸多社会因素中,家庭因素显然是最重要的。

它是儿童的社会联系中出现最早和持续最久的一种,而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又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一种主要的家庭关系。

儿童早期唯一的社会联系可能就是与父母的关系。

亲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情感关系将会影响到儿童对以后社会关系的期望和反应。

[1]一、亲子关系特点的研究1.亲子关系不对称性的研究从心理意义和社会资源两方面看来,亲子关系是一种不对称的相互作用关系。

[1]子女需要得到父母的保护、抚养、交流,不仅婴幼儿时期是这样,即使到了童年、少年时期,父母仍然为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

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食物、住处、指导、劝告、关怀、慈爱以及纪律和控制;反过来,他们也向父母提供了顺从、合作、帮助和满足情感关系的机会。

显然,亲子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但这种相互作用关系又具有不对称的特点,孩子和父母都对对方抱有期望,然而这种期望并不对称:儿童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父母往往能在短时间内给予满足,而父母想从孩子身上得到的则常常需要孩子长期的努力,并且,从亲子关系的很多方面来看,孩子的需要超过了父母需要,父母对孩子大多是“只求付出,不求索取”。

一般地说,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从亲子关系中学到的是对权威的理解和对规则的服从,而从同伴关系中学到的是平等、民主的观念和公正、合作的原则。

在亲子关系中,通常由父母掌握着权力和限制,儿童的合作就意味着对父母权威的顺从和尊重。

父母指导和训练孩子,孩子遵从父母的教导,从而自然地形成了亲子关系中父母占有权威地位。

从总体上来看,亲子关系中父母占主导地位,子女处于服从地位,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

儿童心理学家陈忻出版的书

儿童心理学家陈忻出版的书

儿童心理学家陈忻出版的书1、书名:《养育的选择》2、书籍目录:第1章我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吗?安全感来自良好的亲子关系,跟亲子互动的模式息息相关。

只要我们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关心和理解他们的感受,及时、恰当地回应他们的需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稳定的环境,通常我们就不需要时时刻刻担心孩子会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来自对妈妈的信任心理学家发现了“安全依恋”的秘密安全依恋建立的基础是拥抱,而非乳汁母婴依恋的不同阶段,宝宝有不同的表现不同成长阶段,培养“安全依恋”的可靠建议不要担心“宠坏”一个小婴儿解决“黏人”的方法是主动陪伴用积极的情绪影响宝宝的情绪表达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让孩子尽情探索【“实战”TIPS】得到理解的宝宝才能逐步建立安全感Tip1: 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经历比说教更有效Tip2:了解未知事物越多,安全感越多Tip3: 幼儿园的分离焦虑并不是缺乏安全感第2章早教有必要吗?什么是好的早教?早教非常有必要,但早教不是越多越早就越好。

生活即早教,父母和家庭才是早教的主力军,对孩子充满爱的照料,让孩子身体、智力、和社会化情感等方面均衡发展,从长远来看,这才是好的早教,只有意识到这点,我们才不会迷失。

大脑的可塑性决定了早教的必要性脑科学发现婴幼儿的大脑极具可塑性来自美国“启智计划”的启示什么样的早教是好的早教?各种感官均衡发展是儿童探索世界的基石早教不是越早越多就越好优秀而快乐的儿童大部分时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早教机构难以实现早教的重点:均衡发展【“实战”TIPS】父母和家庭才是早教的主力军Tip1: 充满爱的照料是宝宝良好发展的基础Tip2: 鼓励宝宝通过感知和运动探索世界Tip3: 玩具不是越贵越好,泥土花草都是宝宝最好的“玩具”第3章敏感期,是否真的无处不在?流行的“敏感期”被大众泛化和夸大了,父母既不要被敏感期禁锢,也不要消极等待敏感期。

给孩子有质量的互动,了解孩子的发展共性和个体差异,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给孩子适度、均衡的学习内容,才能因势利导,事半功倍。

亲子关系研究进展_陈衍

亲子关系研究进展_陈衍

亲子关系研究进展陈衍1,2,陈新宇1(1、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2、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30074)摘要:亲子关系是个体出生后建立的第一个重要人际关系,对个体发展有重要影响。

国内外亲子关系研究有四个方面的主要进展,包括亲子冲突高发期、亲子性别交互作用、家庭形态和结构对亲子关系的影响以及亲子关系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等。

关键词:亲子关系;亲子冲突;心理发展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059(2010)05-0106-04收稿日期:2010-02-13作者简介:陈衍(1976-),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010年第5期第28卷(总第118期)NO.5,2010Vol.28General No.118毕节学院学报JOURNAL OF BIJIE UNIVERSITY 一、亲子关系的涵义青春期的亲子关系是关于青少年发展中讨论得最多的论题。

亲子关系,按朱智贤教授主编的《心理学辞典》中的理解,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

它表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关系状态。

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整体的家庭关系或家庭氛围状况。

亲子关系是个体建立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它对我们每个人的心身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最早的亲子关系产生于母亲和婴儿之间。

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儿童习得各种基本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与人交流和沟通所必须的社会交往技能。

孩子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亲子相互作用之中进行的。

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着社会化过程是否顺利、是否发生障碍或缺陷,也决定着社会化所可能达到的水平。

国外对亲子关系的研究较多,而国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拟对国内外亲子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与总结。

二、国内外有关亲子关系的研究进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研究的质量和数量有了较大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了亲子关系的影响因素,亲子关系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亲子关系中的青春期冲突对青少年的作用等。

关于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综述儿童同伴关系一、概念的界定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s)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到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

因此同伴关系日益受到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科学家的重视。

二、我国关于同伴关系的研究儿童同伴关系日益受到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科学家的重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发展心理学家对同伴关系系统深入地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国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此给予了关注。

该研究的兴起一方面受国外相关研究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使得对同伴关系的研究成为众多学科研究的热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研究人员首先对国外有关儿童交往研究的介绍,然后在了解和借鉴国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儿童的同伴交往进行本土研究。

这一时期,儿童同伴关系和同伴交往的相关研究既大量散见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当中,也有对儿童的交往及能力进行教育干预的研究。

从目前我国关于儿童同伴交往的研究状况来看,主要侧重于对儿童现实交往问题的探讨,教育对策的思考及交往技能和良好交往行为的培养。

自1970年以来,我国对同伴关系的研究逐渐系统和深入,使人们对同伴关系的认识不断丰富。

(一)关于儿童同伴交往的意义: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化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作用,它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其主要意义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同伴关系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二是同伴关系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映的机会;三是同伴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四是同伴关系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和亲子关系研究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和亲子关系研究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和亲子关系研究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和亲子关系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一、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又是社会化的结果。

·亲社会行为的早期发展1.3岁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3个月婴儿能对友善和不友善作出反应,6~7个月婴儿能分辨愤怒和微笑的面孔,2岁儿童有感知他人悲伤的能力。

12个月的婴儿有分享行为,表明他们已经开始参与人际交往活动。

2.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我国学者研究表明:(1)儿童亲社会行为主要指向同伴,极少指向教师;(2)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次数存在差异;(3)在儿童的亲社会中,合作行为最常见,再次是分享和助人行为,安慰和公德行为较少发生;·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1.换位思考问题2.移情作用3.父母抚养方式4.不同文化的影响二、儿童的攻击行为·攻击性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也是个体社会化的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工具性侵犯,即儿童渴望得到一种物品、权利和空间,并努力地去得到它;另一种是敌意性侵犯,即伤害别人。

·学龄前攻击的两种形式及表达方式的变化:美·哈杜普发现,年龄较小的儿童的侵犯性要高于年龄大一些的,且前者的工具性侵犯比率高于后者。

在整个学前期,儿童的工具性侵犯呈减少趋势,敌意性、报复性侵犯呈增多趋势。

另一些学者发现,在儿童2::4岁时,身体攻击逐渐减少,言语攻击相对增多。

3岁左右,儿童的踢、打、踩等身体攻击逐渐增多,3岁以后,身体攻击的频率降低,同时言语攻击增多。

·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1.儿童的教养环境2.社会认知的缺陷和歪曲3.交流及文化影响三、儿童的道德发展·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方法:开放式的临床访谈对偶故事法结论:儿童道德发展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他律性道德(5~10岁)他律指按照外在的他人的标准来判断事物的好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