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治疗病例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临床分析_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临床分析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
方法对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辨证施治。
结果两组患者经综合治疗措施后,治疗组治愈33例(73.3%),基本治愈9例(20.0%),手术治愈3例(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22例(78.9%),基本治愈8例(17.8%),手术治愈15例(33.3%),总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具有疗效好、无复发,且能免除患者手术之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中西医结合;阑尾炎;急性;腹膜炎;疗效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是急性阑尾炎的常见并发症,常由化脓、坏疽阑尾炎穿孔引起[1]。
我院外科收治急性阑尾炎210例,其中根据病史症状与体征可以确诊为腹膜炎9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外科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收治住院急性阑尾炎患者210例,其中并发腹膜炎90例,发生率42.85%。
全部患者均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临床症状与体征。
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3.2±2.6)岁。
住院时间最短4 d,最长30 d,平均(10.2±1.8)d。
发病到入院时长最短10小时,最长9天,平均(1.5±0.6)天。
入院首次體温、脉搏,是判断阑尾炎的病变程度的重要参考。
75例体温38℃以上;79例脉搏90次/分以上;血象:81例白细胞总数在14×109/L以上,56例中性粒细胞在0.80以上;其它检查:腹腔穿刺,对少数不能确诊,根据抽出液,用肉眼观察,以便帮助确诊、腹透,均无隔下游离气体,无液平,与上消化道穿孔,及肠梗阻作鉴别。
经麦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穿孔继发弥漫性腹膜炎的效果观察

潘长 勇 ( 滨海县 第二人 民 医院 , 江苏 滨海 2 2 4 5 0 0 )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经 麦 氏 点皮 纹 横 切 口手 术 方 式 治疗 阑尾 穿孔 继 发 弥漫 性 腹 膜 炎的 效 果 及 应 用 价 值 。方 法
杂志 , 2 0 1 0, 1 7( 5) : 4 2 3 — 4 2 4 .
『 6 ] 吴伟敏 , 张剑平 , 姜敏炎 , 等. 肋 骨 爪 形 钢 板 内 固定 治 疗 外 伤 性 浮 动 胸 壁[ J 】 . 中华 胸 心 血 管外 科 杂 志 , 2 0 0 5 , 2 1 ( 1 ) : 2 3 . f 7 ] 张方 , 王子军 , 武 国栋 , 等. 可 吸 收 肋 骨 钉 治 疗 多 根 肋 骨 骨 折 2 8例『 J ] . 中华 创 伤 杂 志 , 2 0 0 6 , 2 2 ( 3 ) : 2 0 1 . f 8 1 付剑韬 , 汤继泉 , 郑志鹏 , 等. 纯 钛 肋 骨接 骨 板 治 疗 多发 肋 骨 骨 折f J ] . 中 国医 学 创 新 , 2 0 1 2 , 9 ( 2 ) : 1 0 1 2 . 1 0 1 3 . f 9 1 吴 孟超 , 吴在德. 黄家驷外科 学[ M】 . 7版 . 北京: 人 民卫 生 出 版社 , 2 0 0 8 : 2 0 1 8 — 2 0 2 0 . 『 1 0 1骆 峰 , 季 惠. 胸 腔 镜 下 纯 钛 肋 骨 爪 形 接 骨 板 治 疗 多 发 性 肋 骨 骨折 1 9例 临 床 分 析 『 J 1 . 吉 林 医学 , 2 0 1 1 , 3 2 ( 1 6 ) : 3 2 8 3 . 3 2 8 4 .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2 — 1 5 修 回 日期 : 2 0 1 4 . 0 6 . 1 0 )
阑尾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治体会

阑尾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治体会
孙汉文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年(卷),期】1993(0)4
【摘要】阑尾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是急性阑尾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
我院外科1980年1月至1991年12月共手术治疗196例,死亡率为2%,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22例,女性74例,年龄2~82岁,其中14岁以下45例,60岁以上56例。
发病至入院最短时间18小时,最长时间12天,平均3.2天。
【总页数】3页(P19-21)
【关键词】弥漫性腹膜炎;阑尾穿孔;急性阑尾炎;阑尾腔;盲肠壁;切口感染;阑尾根部;妊娠期阑尾炎;单纯阑尾切除;阑尾粘膜
【作者】孙汉文
【作者单位】湖北省洪湖红军医院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R192
【相关文献】
1.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J], 肖声平
2.高龄结肠癌急性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诊治体会 [J], 翟新法;秦文祥
3.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J], 胡绍兴
4.手术治疗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J], 王金科
5.23例高龄大肠癌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治体会 [J], 王作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病例分析——急腹症

第三章病例分析——急腹症字体:打印: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为外科常见病,也是最多见的急腹症。
病因(1)阑尾管腔阻塞:淋巴滤泡增生,管腔中粪石或结石阻塞为常见原因。
(2)细菌入侵。
临床病理分型(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亦称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属重型阑尾炎;(4)阑尾周围脓肿。
临床表现1.症状(1)转移性右下腹痛。
(2)胃肠道症状:可有厌食、恶心、呕吐,但程度较轻,较少频繁出现。
(3)全身症状:可有乏力、心率增快、体温增高等。
2.体征(1)右下腹固定性压痛:是阑尾炎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体征。
(2)腹膜刺激征象: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右下腹肿块:触及右下腹压痛性肿块,固定,边界不清,应考虑阑尾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
(4)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其它体征:①结肠充气试验;②腰大肌试验;③闭孔内肌试验。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升高到10~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核左移。
2.影像学检查立位腹平片可见盲肠及回肠末端扩张积气,B超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脓肿,CT可发现阑尾增粗,周围脂肪垂肿胀,可靠性高于B超。
鉴别诊断1.消化性溃疡穿孔:常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突发上腹痛,查体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查体时除右下腹压痛外,上腹仍有疼痛和压痛,腹壁板样强直,立位腹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2.妇科急腹症: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有停经史,突发下腹痛,常有急性失血症状和腹腔内出血体征,查体有宫颈举痛,附件肿块,阴道后穹窿穿刺有不凝血性液体,尿HCG阳性,血HCG升高。
卵巢囊肿蒂扭转妇科查体可及附件区明显触痛肿块。
上述疾病结合B超一般不难鉴别。
3.右侧输尿管结石:多为右下腹绞痛,并向腰部及会阴部外生殖器放射。
尿中查到多量红细胞,结合B超、X线一般不难鉴别。
治疗原则1.原则上急性阑尾炎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切除阑尾。
2.对于不同意手术的单纯性阑尾炎,发病已超过72小时或已形成炎性肿块有手术禁忌证者,可选用非手术治疗。
手术配合灌肠汤治疗急性阑尾炎化脓穿孔致腹膜炎60例

手术配合灌肠汤治疗急性阑尾炎化脓穿孔致腹膜炎60例程定有1曹均荣2△摘要:目的探讨手术配合灌肠汤治疗急性阑尾炎化脓穿孔致腹膜炎60例临床观察。
方法两组患者急诊或入院后常规检查,控制伴随症状,术前积极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并做好术前准备,两组均行阑尾切除后尽可能清除脓性纤维组织,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至冲洗液澄清后稀PP 碘溶液冲洗,关腹前注入0.5%甲硝唑液50ml ,放置引流管。
术后加强营养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
治疗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
结果治疗组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观察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配合灌肠汤治疗急性阑尾炎化脓穿孔致腹膜炎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观察组。
关键词:手术;灌肠汤;肠痈;中西医结合疗法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3.01.076文章编号:1003-8914(2013)-01-0144-02作者单位:1.湖北省丹江口市土台乡卫生院(丹江口442711);2.湖北省丹江口市丹赵路卫生院内科(丹江口442700)△通讯作者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1]。
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
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
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的一个体征。
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是急性阑尾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发展与阑尾穿孔密切相关。
穿孔发生于坏疽性阑·441·光明中医2013年1月第28卷第1期CJGMCM January 2013.Vol 28.1尾炎但也可发生于化脓性阑尾炎的病程晚期,多数在阑尾梗阻部位或远侧。
有人统计1000例急性阑尾炎中,穿孔占21%。
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经麦氏切口手术治疗体会

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经麦氏切口手术治疗体会目的探讨经麦氏切口治疗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将2011年7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的114例患者分成两组,麦氏组与传统组,每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切口疼痛消失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瘢痕长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麦氏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切口疼痛消失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为,切口瘢痕长度明显优与传统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麦氏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麦氏组的肠粘连发生率高于传统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麦氏切口治疗阑尾炎穿孔合并腹膜炎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标签:麦氏切口;阑尾炎;穿孔;腹膜炎;治疗体会阑尾炎穿孔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急腹症[1]。
对于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方式较多,本院从2011年起开始应用麦氏切口治疗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经验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资料为2011年7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的114例患者,其中男68例,女46例,年龄13~68岁,平均年龄(29.7±3.9)岁。
病程7h~3d。
经血常规及腹部B超等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
随机将114例患者分成两组,麦氏组与传统组,每组5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1),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1.2.1麦氏切口手术方法常规术前准备后行连续性硬模外麻醉,经麦氏点做一个长约5~7cm的切口,进入腹腔找到阑尾后将阑尾顺行或逆行切除,切除后将患者盆腔的脓液抽吸出来,然后用湿纱布反复擦洗盆腔的脓液,直到没有脓液为主,然后患者取平卧位,术者将50ml甲硝唑冲入盆腔及右髂窝,然后将腹膜缝合,甲硝唑清洗切口,逐层关闭,不留置腹腔引流管。
基层副高病例分析【范本模板】

基层副高病例分析【范本模板】关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病例分析一、病人基本信息1.病人基本情况:XXX,男性,59岁,身高168cm,体重70kg,农民。
2.主诉:腹痛伴畏寒发热2天,不省人事2小时。
3.病史:家属代述患者于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恶心,无呕吐,伴畏寒发热,,间有咳嗽咳痰。
昨日曾在卫生院输液治疗,效果欠佳。
于入院前2小时出现不省人事,呼之不应,伴四肢强直,双眼上翻,气促,无口吐白沫,无恶心呕吐,其家人遂急送我院治疗.患者发病以来,精神、胃纳差,睡眠一般。
小便如常,大便3次/天,为稀烂便,体重无明显变化。
二、诊断依据:1.老年男性,腹痛伴畏寒发热,突发昏迷。
2.主要检查指标与结果148次/分,心律欠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肌稍紧张,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可疑,肠鸣音约7次/分。
7-13肝肾功能:ALT:42.0 U/l,GLU:7。
56 mmol/l,CREA:130 umol/l。
7-13血常规WBC:17.1*10^9/L,MON#:1.66*10^9/L,NEU#:13。
89*10^9/L,NEU%:81。
4%,7-13乳酸: 2.80 mmol/L7—13超敏—C反应蛋白:40。
60 mg/l7-13降钙素原定量:7.18 ng/ml三、诊断:1、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2、急性弥漫性腹膜炎,3、粘连性肠梗阻,4、肠间脓肿形成,5、感染性休克,6、菌血症,7、低蛋白血症,8、继发性癫痫四、具体分析:该患者晚上22时入院,入院时已昏迷,导致病史采集困难及体查不能配合,并且抽血检查未出结果。
值班医生未能准确判断病情,考虑:1、不省人事查因:癫痫?脑梗塞?中暑?2、发热查因:肺部感染?遂叫我会诊.通过详细询问家属,得知患者2天前曾出现畏寒发热1次,伴腹痛,排稀烂便。
体查发现腹肌稍紧张,右下腹按压时患者有痛苦表情,结合高热,低血压及血常规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定量均明显升高,考虑急性阑尾炎继发腹膜炎,导致感染性休克可能性大。
病例分析

1.女性,29岁,下腹剧痛,伴头晕、恶心2小时于2000年11月5日急诊入院平素月经规律,4-5/35天,量多,无痛经,末次月经2000.9.17,于10月20日开始阴道出血,量较少,色暗且淋漓不净,四天来常感头晕、乏力及下腹痛,二天前曾到某中医门诊诊治,服中药调经后阴道出血量增多,但仍少于平时月经量。
今晨上班和下午2时有2次突感到下腹剧痛,下坠,头晕,并昏倒,遂来急诊月经14岁初潮,量中等,无痛经。
25岁结婚,孕2产1,末次生产4年前,带环3年。
既往体健,否认心、肝、肾等疾患。
查体:T36℃,P 102次/分,BP 80/50mmHg,急性病容,面色苍白,出冷汗,可平卧。
心肺无异常。
外阴有血迹,阴道畅,宫颈光滑,有举痛,子宫前位,正常大小,稍软,可活动,轻压痛,子宫左后方可及8cm×6cm×6cm不规则包块,压痛明显,右侧(-),后陷凹不饱满。
化验:尿妊娩(±),Hb 90g/L, WBC 10.8×109/L, Plt 145×109/L。
B超:可见宫内避孕环,子宫左后7.8×6.6cm囊性包块,形状欠规则,无包膜反射,后陷凹有液性暗区。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1.异位妊娠破裂出血2.急性失血性休克(二)诊断依据1.有突发下腹痛,伴有急性失血和休克表现2.有停经史和阴道不规则出血史3.宫颈举痛,子宫左后可触及包块4.B超可见囊性包块,后陷凹有液性暗区二、鉴别诊断(5分)1. 卵巢滤泡或黄体囊肿破裂2.外科急腹症:急性阑尾炎、穿孔3. 内科腹痛:急性肠炎、菌痢三、进一步检查(4分)1. 后穹窿穿刺2. 尿、粪常规3.必要时内镜超声协助四、治疗原则(3分)1.输液,必要时输血,抗休克2.开腹探查,清洗腹腔,左输卵管切除备注:手术所见:腹腔内积血700±ml,子宫稍大,软,左输卵管增粗,直径约1±cm,壶腹部膨胀充血,可见1cm大小破口,周围有血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阑尾炎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治疗病
例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院
在2019年3月-2022年11月接收102例急性阑尾炎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作
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实验
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以手术时间、身体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及
并发症发生率评判2种治疗方式差异性。
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及并发
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伴弥
漫性腹膜炎效果显著。
因此,在进行急性阑尾炎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治疗时可及
时将腹腔镜手术运用其中,促使治疗质量性、效率性及安全性均可高效保障。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
急性阑尾炎穿孔病症患者其阑尾内部细菌、病菌会被腹膜吸收,进而形成腹
膜炎,若未及时接受治疗可促使患者因此产生肠粘连、完全性肠梗阻等病症,对
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既往在进行此病症手术治疗时多采取开腹手术,其
具有风险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特点,严重影响治疗质量。
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性
特点,可高效降低对患者不良影响。
对此为进一步促进治疗质量性不断改善,本
文将主要研究急性阑尾炎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9年3月-2022年11月接收102例急性阑尾炎穿孔伴弥漫性腹
膜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29-71岁,平均(48.72±1.35)岁;实验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26-69
岁,平均(48.63±1.37)岁,两组患者基本信息相差无几,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及时引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并对其硬膜外麻醉,在右腹部直肌外缘做手术切口,全面检查患者腹腔状况并利用吸管将脓液完
全吸除,将阑尾系膜、阑尾切断并借助规格为4-7#丝线进行结扎处理,设定引流
管并进行切口缝合。
实验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体位与麻醉方法均同于对照组,医生在
患者脐上缘做3个手术切口并分别将腹腔镜、手术操作器械、Trocar置入其中,
借助腹腔镜全面观察患者腹部状况并将脓液完全吸除,将阑尾系膜切断,利用7#
慕丝线进行阑尾根部结扎并将其剪短,进行腹腔清晰、设定引流管、释放腹腔二
氧化碳。
1.3观察指标
1.3.1 治疗与恢复效果:治疗与恢复效果主要通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VAS评分及住院时间体现,医生需密切观察
患者各症状反应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VAS评分依据为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
满分为10分,分数越低,疼痛感越轻微、治疗效果越显著。
1.3.2 并发症:包含感染、肠粘连、切口不愈合、脂肪液化。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t用于计量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治疗与恢复效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如下表1中所示)。
表1 对比治疗与恢复效果()
组别
手术
时间
(min)
术中
出血量
(ml)
下床
活动时间
(h)
胃肠
功能恢复
时间
(d)
VAS
评分
(分)
住院
时间
(d)
对照组(n=51)
55.46
±10.97
39.21
±6.37
10.52
±2.23
2.62
±0.93
6.76
±0.62
7.26
±1.92
实验组(n=51)
38.63
±7.75
21.52
±4.26
8.46
±1.52
1.76
±0.41
4.13
±0.59
4.26
±1.35
t8.94816.48
95.451 6.04
3
21.9
45
9.12
8
P0.0000.0000.0000.00
0.00
0.00
2.2 对比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如下表2中所示)。
表2 对比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感染肠粘
连
切口
不愈合
脂肪
液化
并发
症发生率
对照组
(n=51)
5
(9.80)
2
(3.92)
1
(1.96)
2
(3.92)
10
(19.61)
实验组
(n=51)
1
(1.96)
(0.00)
(0.00)
1
(1.96)
2
(3.92)
2//// 6.044 P////0.014
3讨论
急性阑尾炎穿孔具有较高危急性,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对此当患
者产生此病症时需第一时间送医,避免其因此症状加剧。
另外,人们在日常生活
中还需保持饮食健康、合理,尽可能降低此病症发生率。
在进行急性阑尾炎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治疗过程中,传统开腹手术具有
创伤性较大特点,对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产生严重影响,促使手术治疗效率性及安全性均缺乏有效保障;同时利用肉眼进行腹腔内部观察
时易受脓液、血液、视野等影响,促使观察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影响治疗质量[1-2]。
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切口明显较小,进而可促使治疗安全性及术后恢复效
率性等均可有效保障[3]。
利用腹腔镜可及时进行肠间、盆底、膈下等视野盲区全
面观察并以此及时进行感染灶、脓液全面清除,促使治疗效果可充分保障。
通过
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时患者体内脓液、血液、切除阑尾组织等均不与切口直接接触,进而可高效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促进其身体高效康复[4-5]。
借助腹腔镜进
行具体手术操作可促使医生及时全面了解相关组织具体部位,避免造成周围组织损伤,促使治疗效果再次显著提升[6]。
另外,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切口明显较小,后续恢复效果可观,可有效降低对腹膜完整性及腹部皮肤美观性影响,进而促使腹腔镜手术治疗价值性显著提升[7]。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手术效率、术后恢复效率及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等均可明显缩短或降低,促使治疗质量性、安全性均可高效保障。
因此,在进行急性阑尾炎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治疗时可及时将腹腔镜手术运用其中,促使治疗质量性、效率性及安全性均可高效保障
参考文献
[1]乐红晓. 开腹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J]. 系统医学,2022,7(01):118-120.
[2]陈建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冲洗治疗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腹膜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7):3163-3165.
[3]杨树剑,王巍. 化脓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早期应用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5):97-98.
[4]高志伟,刘吉平,张国胜.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5):48-51.
[5]付剑. 改良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的效果及生活质量观察[J]. 吉林医学,2019,40(08):1854-1855.
[6]方益峰,单志东. 通腑解毒方辅助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9,28(07):1250-1252.
[7]汪栋宇,莫伟明,阮勇. 腹腔镜治疗阑尾炎根部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的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0):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