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的诊断鉴别方法

合集下载

骨肿瘤的诊断

骨肿瘤的诊断

骨肿瘤的诊断
介绍
骨肿瘤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通常发生在骨骼中,可能是恶性的或良性的。

及早发现和诊断骨肿瘤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骨肿瘤的诊断方法和流程。

临床表现
骨肿瘤的临床表现各异,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类型、位置和病程。

常见的症状包
括疼痛、肿块、骨折、活动障碍等。

如果患者有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X射线
–CT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MRI)
2.生物化学检查
–血液检查:测定骨肿瘤标志物如碱性磷酸酶、钙等
–骨髓穿刺:获取骨髓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
3.活检检查
–穿刺活检:通过穿刺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诊断
–手术活检:直接切除部分或全部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诊断流程
1.临床症状观察: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症状初步判断是否疑似骨肿瘤
2.影像学检查:进行X射线、CT或MRI等检查确认病变的位置、大小
和范围
3.生物化学检查:进行血液检查和有需要时的骨髓穿刺
4.活检检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活检方式进行确诊
鉴别诊断
骨肿瘤的诊断需要与其他疾病鉴别,如骨折、骨结核、骨髓瘤等。

细致的临床
表现和辅助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结论
骨肿瘤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作,需要医生患者密切配合,综合运用各种检查手段才能达到准确诊断。

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治疗和康复具有关键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骨肿瘤的诊断的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骨肉瘤的症状表现-诊断方法

骨肉瘤的症状表现-诊断方法

骨肉瘤的症状表现,诊断方法骨肉瘤是骨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是从间质细胞系发展而来,肿瘤迅速生长是由于肿瘤经软骨阶段直接或间接形成肿瘤骨样组织和骨组织。

下肢负重骨在外界因素(如病毒)的作用下,使细胞突变,可能与骨肉瘤形成有关。

骨肉瘤是较常见的发生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或儿童的一种恶性骨肿瘤,在小儿骨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约为小儿肿瘤的5%。

典型的骨肉瘤源于骨内,另一与此完全不同类型的是与骨皮质并列的骨肉瘤,源于骨外膜和附近的结缔组织。

后者较少见,预后稍好。

临床表现骨肉瘤的突出症状是肿瘤部位的疼痛,由肿瘤组织浸蚀和溶解骨皮质所致1.疼痛肿瘤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是骨肉瘤非常常见和明显的症状,由膨胀的肿瘤组织破坏骨皮质,刺激骨膜神经末梢引起。

疼痛可由早期的间歇性发展为数周后的持续性,疼痛的程度可有所增强。

下肢疼痛可出现避痛性跛行。

2.肿块随着病情发展,局部可出现肿胀,在肢体疼痛部位触及肿块,伴明显的压痛。

肿块增长迅速者,可以从外观上发现肿块。

肿块表面皮温增高和浅表静脉显露,肿块表面和附近软组织可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因骨化程度的不同,肿块的硬度各异。

肿块增大,造成关节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

3.跛行由肢体疼痛而引发的避痛性跛行,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加重,患病时间长者可以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

4.全身状况诊断明确时,全身状况一般较差,表现为发热、不适、体重下降、贫血以至衰竭。

个别病例肿瘤增长很快,早期就发生肺部转移,致全身状况恶化。

瘤体部位的病理骨折使症状更加明显。

在成骨性骨肉瘤的病例,可以在早期发现血液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增高,这与该肿瘤的成骨作用有关。

病理诊断是治疗的依据。

当考虑到骨肉瘤的诊断时,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尽快得到病理学检查的确认,对明确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苗市医惺宦点匡阮* 专料医皖*世界骨肉瘤检查方法 1.X线摄片典型的骨肉瘤的X线表现为骨组织同时具有新骨生成和骨破坏的特点。

肿瘤多位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边缘不清,骨小梁破坏,肿瘤组织密度增高,穿破骨皮质后,肿瘤将骨膜顶起,产生该病具有特征性的X线征象--考德曼套袖状三角(Codman-三角)。

软骨肉瘤诊断难点和分级标准

软骨肉瘤诊断难点和分级标准

软骨肉瘤诊断难点和分级标准本文经《中华病理学杂志》授权发布,其他媒体转载或引用须经《中华病理学杂志》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软骨肉瘤是三大常见骨原发性恶性肿瘤(骨肉瘤、软骨肉瘤和多发性骨髓瘤)之一。

在日常工作中,软骨肉瘤的诊断难点主要表现在其与良性内生软骨瘤的鉴别、对分级标准的掌握以及与其他肿瘤性或非肿瘤性软骨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上。

我们结合新近文献和自己长期从事骨病理诊断的体会,对软骨肉瘤的诊断难点和分级标准进行讨论。

一、软骨肉瘤与良性内生性软骨瘤的鉴别国内外骨病理专家都认为无论是在穿刺活检、手术活检还是刮除标本中,单凭病理形态学无法准确区分良性内生软骨瘤和高分化软骨肉瘤,因为两者在形态学上有相当程度的重叠[1,2,3]。

良恶性鉴别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肿瘤部位、患者年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资料。

组织学改变因部位而不同是软骨性肿瘤的显著特征之一。

良性内生性软骨瘤大多位于手足部小管状骨,该部位的内生性软骨瘤细胞丰富和异型程度常常可以达到1级甚至2级的程度。

与之相似的还有骨膜软骨瘤、滑膜软骨瘤和多发性软骨瘤病(Ollier病和Maffucci综合征),因此这类软骨性肿瘤如果没有明确呈浸润性生长的病理或影像学依据(髓内浸润、皮质浸润或骨旁软组织浸润),单凭软骨细胞丰富和胞核的轻-中度异型不足以诊断软骨肉瘤。

相反,长骨、扁骨(包括盆骨、肩胛骨、肋骨和胸骨)、脊椎骨和颅面骨很少有良性内生性软骨瘤,这些部位的高分化软骨肉瘤与内生性软骨瘤在病理形态上难以区分。

因此,发生在这些部位的软骨性肿瘤,如果:1、患者年龄偏大(尤其是40岁后肿瘤仍在增大);2、在休息状态下疼痛;3、肿瘤最大径:长骨>5 cm、扁骨>2~3 cm;4、影像学骨皮质有改变(增厚、变薄、局部隆起以及骨皮质内层扇形凹陷大于正常皮质厚度的2/3);5、骨端受累;6、MRI与X线平片/CT相比较肿瘤范围有明显差异,出现骨旁或瘤旁水肿影;7、有骨膜反应或软组织肿块时。

骨肉瘤的诊断与放疗方案

骨肉瘤的诊断与放疗方案

者更换体位、减轻压迫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定期随访与复查安排
制定随访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制 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明确随访
的时间、频率和内容。
复查与监测
安排患者进行定期的复查和监测 ,包括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 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病情
变化。
及时处理并发症
对于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的并 发症或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和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安
05
患者管理与随访
心理支持与辅导
提供专业心理咨询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服务,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治疗。
家属参与心理支持
建立患者互助小组
组织患者参加互助小组,与病友分享 治疗经验和心得,互相鼓励和支持, 共同度过治疗难关。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支持过程, 共同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关爱,减 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个性化营养评估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营养需求 和饮食偏好,制定个性化的营养 评估方案,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
营养。
营养补充与调整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营养不良或营 养过剩问题,提供相应的营养补充 或饮食调整建议,保持患者良好的 营养状态。
饮食指导与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饮食指导与教育 ,包括健康饮食原则、食物选择、 烹饪方法等,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 饮食习惯。
骨肉瘤概述
• 骨肉瘤是一种恶性骨肿瘤,起源于鱼骨膜深层的最易发部位。当肿瘤发生或蔓 延之骨膜深层时,骨膜即被肿瘤由骨面剥离而产生新生新生骨,骨纹呈日光放 射样。肿瘤与骨干相连接处,新生骨呈三角状。由肿瘤性成骨细胞、骨样组织 所组成,是起源鱼成骨性间叶组织以瘤细胞能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骨质为特征 的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软骨肉瘤的鉴别诊断和特殊组织学类型

软骨肉瘤的鉴别诊断和特殊组织学类型

的透明软骨融合而成 , 瘤边缘的透明软骨 岛可 以和瘤体分 肿
离 , 离的软骨岛周边 的软骨基 质往往 变红 , 分 质地 致 密有硬 化倾 向。真正 的髓 内浸 润是指 肿瘤 性软骨 伸展 到周 围骨小
软骨 肉瘤是骨三大恶性肿 瘤之 一 , 占恶性 骨肿瘤 2 %。 0
病理诊断软骨性肿瘤 的复杂性 体现在 :1 软骨性 肿瘤 只有 ()
别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 于细胞 学和组织学不典型性 , 而要 依赖临床和影像学表 现, 这就要求病理 医师应具 备基本 的临 床和影像学知识 , 只有 与骨科 和放射科 医师 密切 合作 , 才能 在病理诊 断时避免偏 差 。( 软骨 性肿 瘤 的组织 学类 型 复 4)
下, 骨皮质逐渐萎缩 吸收 , 但依 然完整 包绕 在肿 瘤周 围。在
中 图 分 类 号 : 3 . R 7 83 文 献标 识 码 : A
在肿瘤周围髓腔 内常 见散在软 骨 岛, 使镜 下肿 瘤边界 不清 , 造成髓腔 内浸润 的假 象。 内生 性软 骨瘤 是 由大量 分 叶结 构
文章 编号 :0 1 7 9 (0 7 0 0 1 0 10 — 39 20 )5— 5 7— 3
良恶性之分 , 良恶性之 间没有 交界性肿 瘤 , 给病理诊 断 在 这 增加 了风险 。( ) 骨性肿 瘤在 不 同解 取代正 常骨髓 组织 , 反过来包 绕残存 并 的骨小梁 - 。髓 内浸 润的软骨可 以是透 明软骨 , 呈大体 - 也 象鼻涕样 , 镜下有广泛基 质黏液 变 的软骨 , 这类 软骨 肉瘤 由
作者简介 : 蒋智铭 , , 男 教授
软骨包绕残存的宿主骨
维普资讯

5 8・ 1
临床与 实验病理 学杂志

软骨肉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软骨肉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靠依 据 。
【 键 词】 软 骨 肉瘤 ;体 层 摄 影 术 , 线 计 算机 ; 共 振 成 像 关 X 磁 【 图分 类 号】R 1 . 2 4 5 2 7 8 2 【 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 】1 0 — 3 3 2 1 ) 80 9 — 5 中 8 4 4 ;R 4 . ;R 3 . 文 文 0 0 0 1 ( 0 2 0 — 8 30
M R m a ng f a ur s i gi e t e .M e ho s: e r tos c i 1 r v e d we y ie pa ho o c ly r e c s s of h t d W e r pe tvey e i we t nt fv t l gia l p ov n a e c ond o a c m a r s ro . Re u t O ft a e t ho s ls: he25 c s s wih c ndr a c a, 3 os r om 2 we e p i a y c ndr a c a c nss i o r rm r ho os r om o itng ofc nve i ntona ho 1c ndr s r om a oac
放射 学 实 践 2 1 0 2年 8 第 2 卷 第 8期 月 7
Rail rci , g2 1 , l 7 No 8 do at e Au 0 2 Vo , . P c 2
8 93
骨 骼 肌 肉 影 像 学
软 骨 肉瘤 影 像 诊 断 与 鉴别 诊 断
袁 明 智 , 永 ,任 瑞 美 黄
表 现 为低 密 度 1 9例 , 密 度 1 。2 等 例 O例 普 通 型 及 1例 黏 液 型 见 散 在 钙 化 。 MRI 现 : 通 型 软 骨 肉瘤 T w I 表 普 呈等 或稍 低

骨肿瘤 检查标准

骨肿瘤 检查标准

骨肿瘤检查标准
骨肿瘤的检查标准主要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判读。

1. 体格检查:主要通过观察肿块的部位、大小、硬度、活动度、波动感,边界是否清楚,肿瘤表面的皮肤是否水肿或溃疡,静脉是否怒张,有无出现血管性搏动或震颤。

同时了解局部及肢体远端神经血管受累情况以及局部和全身淋巴结是否肿大。

2. 实验室检查:对于骨肿瘤患者,实验室检查的指标包括血液、尿液和骨髓检查。

如碱性磷酸酶在骨肉瘤、成骨性转移瘤中的数值可能增高。

如果尿液中VMA(香草扁桃酸)升高,要考虑神经母细胞瘤或嗜铬细胞瘤骨转移。

在恶性骨肿瘤的晚期,可能出现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和贫血的情况。

3. 影像判读:X线检查是诊断骨肿瘤的重要手段,其检查结果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请注意,这些检查标准只是对骨肿瘤进行初步判断的参考,最终的诊断还需要通过病理活检来确定。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任何健康疑虑或症状,应及时向医疗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影像表现和鉴别

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影像表现和鉴别

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影像表现和鉴别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是一种非常见亚型的骨肉瘤,曾被命名为“恶性骨动脉瘤”,后经组织学证实为骨肉瘤的变异型。

这是一种临床少见、病程短、发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恶性溶骨性肿瘤,且因其组织学与影像学表现与骨巨细胞瘤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等疾病相类似,故容易混淆,不利于早期确诊。

1临床特点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临床较为少见,约占全部骨肉瘤的2%到11%。

其临床表现、好发年龄及男女比例均与经典型骨肉瘤相似,多发生于青少年,平均发病年龄约24 岁,男女比约为 1.5-2 :1。

典型症状为局部疼痛和软组织肿胀,不具有特异性。

此外,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病理性骨折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亚型的骨肉瘤,超过1/4 的患者伴有病理性骨折。

疾病通常发生于长骨干骺端,半数病变发生于股骨远端,还可发生于胫骨近端、肱骨近端、股骨近端、骨盆,头骨,肋骨等部位。

2病理学特点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大体观瘤体膨胀、质软,切面见大小不等的多房囊腔样改变,囊腔内多见暗红色血凝块和少量肿瘤坏死组织。

肿瘤侵犯骨皮质致骨质变薄,亦可突破骨皮质侵犯周围组织、边界不清。

显微镜下观察,常有类似侵袭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表现,即肿瘤由大量薄层纤维间隔隔成的血窦构成,血窦有或无内皮,大小不一,大的血窦可互相交通。

囊壁及间隔处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核异型性和细胞多形性,单核恶性瘤细胞的核分裂像及病理分裂相多见,可见多核破骨样巨细胞浸润。

肿瘤组织内可有肿瘤性骨质形成,肿瘤区多见液化坏死现象,少数病例病理可见成软骨肿瘤区。

3影像学表现3.1X 线表现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X 线表现为广泛的溶骨性破坏和膨胀性破坏。

溶骨性破坏多呈不规则地图样或类圆形溶解,边界不清,通常骨质破坏溶解完全多数不伴有周边骨质硬化。

破坏累及骨皮质可引发骨皮质断裂导致病理性骨折。

膨胀不明显的溶骨性破坏病变区可见较明显的Codmar三角和洋葱皮样改变等骨膜反应征象,部分病例可见放射样骨针形成。

骨肿瘤鉴别诊断攻略

骨肿瘤鉴别诊断攻略
表现为虫蚀状或渗透性骨质破坏的肿瘤、瘤样病变
年龄
良性: 嗜酸性肉眼肿 化脓性骨髓炎 恶性:
神经母细胞瘤(等)骨转移 白血病 尤文肉瘤、PNET 骨肉瘤 淋巴瘤 骨髓瘤
5~15岁 任何年龄
5岁以下 10岁以下 5~20岁 10~25岁 >20岁 >40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表 现 为 虫 蚀 状 或 渗 透 性 骨 质 破 坏 的 肿 瘤
骨骺: 软骨母细胞瘤、骨脓肿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0岁以上骨肿瘤好发部位
骨干: 转移瘤、骨髓瘤、淋巴瘤
干骺端:转移瘤、骨髓瘤、内生软骨瘤 软骨肉瘤,甲旁亢棕色瘤
骨骺: 巨细胞瘤、骨脓肿、退变性软骨下骨囊肿
横向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心性:单纯性骨囊肿、内生软骨瘤
骨纤、嗜酸性肉芽肿
单纯性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软骨母细胞瘤, 骨母细胞瘤,内生软骨瘤,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骨纤维发育异常,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恶性:尤文肉瘤,骨肉瘤,白血病,
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以及少见的横纹肌样肉瘤、视网 膜母细胞瘤、何杰金淋巴瘤的骨转移
5岁以下骨恶性肿瘤多为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
1.地图样骨质破坏
C:局限性病灶,边缘模糊→侵袭性病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虫蚀状骨质破坏:边缘不清→侵袭性
骨髓腔斑片状溶骨性破坏,并有多层骨膜反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渗透性骨质破坏:边缘不清→侵袭性
弥漫性小斑点状骨质破坏,病灶无明确边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软骨基质钙化
内生软骨瘤 软骨肉瘤(继发于骨软骨瘤)

(完整版)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完整版)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影像学表现
(一)基本X线征
(1)瘤骨(肿瘤骨)
①象牙质样瘤骨:密度特高,边界较清或模糊, 无骨结构,位于髓腔或软组织肿块内,肿瘤中 心区,细胞分化较成熟,恶性较低。
2020/6/16
②云絮状或斑片状瘤骨:密度浅淡,边界不清, 亦无骨结构,位于髓腔或软组织肿块内,瘤边 缘部,细分化差,恶性度高。
2020/6/16
骨肉瘤病理表现:骨肉瘤截肢标本。 组织切片
示分化不好的瘤骨细胞,瘤骨小梁和血管腔
2020/6/16
三、临床表现
(一)发病情况 1、骨肉瘤是我国最常见的 原发恶性骨肿瘤,约占恶性骨肿瘤的44.6%, 是软骨肉瘤3倍,纤维肉瘤7倍。2、男性多于 女性,2.3:1。3、好发年龄15~25岁(占 75%),50岁以上好发于扁骨。4、好发于长骨 (96%),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占70%-80%; 扁骨及不规则骨中以髂骨多见。长骨病变中最 好发生于干骺端。
右肱骨骨肉瘤(混合型):平片,CT示
髓腔、皮质骨破坏,瘤骨,骨膜增生,软组织肿块
2020/6/16
腓骨骨肉瘤
平 片 CT示骨破坏, 软组织肿块
2020/6/16
右髂骨骨肉瘤
平片
CT
2020/6/16
左股骨骨肉瘤平片及CT表现
平片
CT示瘤骨、骨膜增生,软组织肿块
2020/6/16
(四)MRI表现
2020/6/16
骨肉瘤基本X线征:瘤骨,骨质
破坏,骨膜增生,软组织肿块
2020/6/16
(3)、病理性骨折 常见于溶骨型,发生率 8%-10%,一般无骨痂。
(4)骨骺和关节受侵犯 ①发生率17.0%34.1%②临时钙化带消失,骺板增宽;关节破坏, 关节间隙增宽,关节内软块或瘤骨等。

骨肉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骨肉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l CT比X线更容易显示死骨及骨内脓肿。 l MRI可以很好显示炎症组织、脓肿、窦道或瘘管。
m 好发于年轻人(5-30岁),男性多于女性。 m 主要表现为疼痛及软组织,常伴发热、贫血、白细胞
增多。 m 发生于长骨者多位于骨干,X线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膜
反应及软组织肿块。 m CT平扫表现与X线类似,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m 早期易通过血行转移到肺及远处骨转移。
m X线和CT:表现为棉絮状、 象牙质样和放射针状致 密影。
m MRI:肿瘤骨在T1WI和 T2WI呈低信号。
m 骨膜反应:病理情况下骨膜受到刺激,骨膜内层的成 骨细胞活动增加所产生的骨膜新生骨。
m X线和CT:早期表现为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 以后随骨膜新生骨逐渐增厚,由骨小梁排列顺序不同而 形成不同形式的骨膜增生,可呈线状、层状、放射状、 codam三角等。
m 最常见骨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 m 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其次是肱骨近
端。 m X线:骨质破坏、肿瘤骨、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及
Codam三角。 m CT、MRI能更好的显示坏死囊变、瘤骨及骨质破坏的细
节,和肿瘤在髓腔的蔓延程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骨肉瘤的影像诊 断与鉴别诊断
m 最常见骨恶性肿瘤,占原发骨肿瘤的11.7%。 m 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大约75%
的患者发病年龄在15~25岁。 m 80%~90%的骨肉瘤发生在长管状骨干骺端。 m 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其次
是肱骨近端。
肿瘤骨
m 定义:有成骨能力的的 肿瘤细胞形成的新生骨, 为病理组织本身成骨。
m 与肌肉对比,大部分骨肉瘤在T1WI主要表现为 等、低信号,有时出血可见高信号成分。

骨肿瘤鉴别诊断攻略

骨肿瘤鉴别诊断攻略
1.骨的原发肿瘤,良性多于恶性,约3:1 2.在良性肿瘤中,骨软骨瘤占首位,次为巨细胞瘤。
恶性肿瘤(占全身所有恶性肿瘤的1.5%)中,骨 肉瘤居首位,占原发骨恶性肿瘤的30%,其次是 软骨肉瘤和纤维肉瘤。通常骨肉瘤为软骨肉瘤的 1~2倍,纤维肉瘤的3-4倍。
.
按年龄因素
年龄对X线诊断极为重要。诊断时不知道 年龄,会给诊断增加许多困难。因为不 同的年龄组各有其好发的肿瘤。
.
4、 骨膜反应:炎症的骨膜反应开始常 不规则,以后逐渐趋向成熟,由不整到 光滑而规则。骨肿瘤开始常较光滑,随 后变为模糊、残缺中断或破坏消失。
.
5、 软组织改变:骨感染多为软组织肿 胀,边界不清。肿瘤多为软组织肿块, 恶性肿瘤在骨破坏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 其中又有瘤骨,则是骨肉瘤X线诊断的重 要依据
.
Hale Waihona Puke X线检查的目的为排出临床可疑疾患,或由 于临床诊断不明而期望通过X线检查找出病 因,协助确定病变范围和程度,确立相应的 治疗方案。因此,X线诊断应力求具体。若 不能肯定,应考虑几种可能性,并提出何者 可能性最大。
.
谢谢大家!
.
2、 胸骨肿瘤,一般不论年龄和表现如何,恶性者 远多于良性。
.
(六)良性肿瘤恶变与单发、多发 以及合并症的关系
单发性骨软骨瘤仅有1%的恶变,而多发性的恶变率 则高达11—25%,尤多见于宽基底和位于骨盆、脊柱、 肩胛骨、肋骨等处者。因此这些部位的骨软骨瘤需 特别注意。当发现疼痛症状加重,生长迅速增快, 肿瘤增大显著,则常提示有恶变的可能。
.
一、区分正常或病变
此系非常重要而关键的诊断第一关。区分 正常或病理看来容易,其实并不简单,有 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正常和正常变异范 围极其宽广。

骨肉瘤的CT与MRI影像诊断与

骨肉瘤的CT与MRI影像诊断与

骨肉瘤的CT与MRI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一)概述与临床资料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原发性骨肿瘤,约占骨原发恶性肿瘤的1/3。

成骨肉瘤起源于骨的未分化纤维组织。

临床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

原发性骨肉瘤常见于20岁以下年轻人,男女发病率比为2:1,好发于四肢长管状骨。

继发性骨肉瘤可继发于如Paget 病、骨软骨瘤、骨纤维异常增殖以及放射后骨骼等,发病年龄晚于原发性骨肉瘤,好发于扁骨。

成骨肉瘤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骨骼,但亦有其好发部位。

原发性骨肉瘤常发生于四肢长管状的干骺端,75%发生于膝关节周围(股骨下端、胫骨和腓骨上端);9.5%发生于骨干,其中34.1%可侵犯骨骺。

骨肉瘤常具有疼痛、肿胀和运动障碍等表现,以疼痛最为常见。

开始为间断性,后持续性加剧。

侵犯软组织时患处可出现肿块,边界常不清,压痛明显,局部皮肤温度增高,表浅静脉怒张,邻近关节可肿胀积液。

病情发展较快,病程短。

实验室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可增高,多在正常值的两倍以下。

继发性骨肉瘤在原有的病变基础上症状加剧,可出现局部软组织肿块、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等表现。

骨肉瘤多通过血行转移至其他部位,如肺、脊柱、骨盆等,部分可沿长骨骨干跳跃性转移。

发生于肩胛骨、骨盆的骨肉瘤可通过淋巴道转移,常转移至纵隔或主动脉旁淋巴结。

80%的骨肉瘤可采用术前化疗后保肢手术。

手术切除病灶时,根据病变的范围和分期尽可能避免截肢手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二)病理骨肉瘤是肿瘤细胞能直接形成肿瘤性骨样组织或骨组织的恶性肿瘤。

根据骨肉瘤细胞和组织分化方向,分为骨母细胞型、软骨母细胞型、成纤维细胞型。

①骨母细胞型成骨肉瘤,肿瘤以异型性骨母细胞为主要成分,瘤骨丰富,少有溶骨性破坏。

②软骨母细胞型,瘤组织中1/2以上呈软骨肉瘤样结构,在此基础上可化生形成骨质,但必须见到直接成类骨或瘤骨的梭形瘤细胞,以与软骨肉瘤区分。

③纤维母细胞型,瘤组织中1/2以上呈纤维肉瘤样结构,瘤细胞呈梭形,束状及紧密编织状排列,瘤细胞间有少量肿瘤性骨质或骨样组织。

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骨肿瘤和类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一横向分类特点髓内:中心性骨肉瘤10-20岁,膝关节附近和肩关节附近。

临床:疼痛,血管怒张。

组织学:成骨型、成软骨型、成纤维型。

影像:软组织肿块+钙化瘤骨+溶骨性破坏病变+骨膜反应(日射状与Codman三角)。

并发症:1病理性骨折。

2肺转移。

鉴别:1骨端的,只要看到瘤骨+软组织+骨膜反应,基本上不存在鉴别。

注意成骨型骨肉瘤找到软组织很重要。

2骨干的:Ewing肉瘤,很相似,年龄更小,葱皮样骨膜反应,软组织相对于骨破坏更明显。

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20-40岁,侵袭性强。

组织学:血管成分+充满血液的囊性间隙。

影像:溶骨破坏病变+无硬化+可有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

很像血袋子。

鉴别:ABC:多发液平+血液成分+膨胀+无软组织肿块。

纤维组织细胞性骨肉瘤:与MFH相似,30岁以上,长骨关节端。

影像:X线透亮性病变+瘤骨+软组织+少见骨膜反应。

鉴别:1 MFH:无瘤骨。

2骨巨:无瘤骨。

3纤维肉瘤:无瘤骨。

中心型软骨肉瘤30-60岁,骨盆或长骨的骨干或骨端。

影像:髓内膨胀性病变+软组织+软骨样钙化+扇贝样改变。

鉴别:1骨干时,内生软骨瘤:无软组织+膨胀不及中心型软骨肉瘤明显。

2骨端时,骨巨:无软骨样钙化。

纤维肉瘤和MFH 30-60岁,关节端偏心。

影像:特殊部位+骨溶解区+宽的移行带+软组织+很少反应性硬化+无骨膜反应。

其中MFH可借助于免疫组化溶菌酶和α1-抗胰蛋白酶阳性来识别。

鉴别:1纤维组织细胞性骨肉瘤:有瘤骨。

2骨巨:窄的移行带+强化。

3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血液。

Ewing肉瘤5-25岁,好发于长骨骨干,其次肋骨和肢带骨。

临床:类似骨髓炎,疼痛性肿块+发热。

影像:边界不清+渗出状或虫蚀状骨破坏+葱皮样骨膜发应+骨皮质香肠样改变+巨大软组织肿块+增强后软组织强化。

鉴别:1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年龄小,3岁以下,而Ewing肉瘤常大于5岁。

2骨肉瘤:年龄偏大+瘤骨。

3淋巴瘤:年龄偏大+无软组织肿块。

骨肉瘤的诊断鉴别方法

骨肉瘤的诊断鉴别方法

骨肉瘤的诊断鉴别方法诊断方法:1、骨肉瘤多发于15~25岁青少年,易发于四肢长管骨干骺端。

膝关节上下部位最常见。

2、骨肉瘤的主要症状是局部疼痛,初为间歇性隐痛,迅速转为持续性剧痛,夜间尤甚。

3、骨肉瘤患者局部皮温高,静脉怒张,肿块生长迅速,压痛,可出现震颤和血管杂音,可有病理性骨折,关节功能障碍。

4、全身毒性反应,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最后衰竭,出现恶病质。

5、贫血,白细胞增高,血沉块,碱性磷酸酶增高。

6、x线摄片的特征表现。

7、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鉴别方法:1、骨转移癌:大多数骨转移癌的病人有原发癌病史。

转移癌一股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与骨肉瘤好发年龄在青少年不同。

与骨肉瘤的鉴别主要依靠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及影像特征,最终确诊须病理学检查。

2、软骨肉瘤:发病年龄较大,好发与于扁骨或长骨干骺端,呈不规则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内多有钙化阴影,周围有软组织肿块。

镜下所见软骨细胞里分叶状,细胞分布均匀,胞核肥大,常可见双核细胞,偶见不规则形巨大的软骨细胞。

二者的鉴别要点是软骨肉瘤发病年龄较大,病灶内无瘤骨,骨膜反应少见,病理学检查肿瘤内无骨样基质。

3、纤维肉瘤:纤维肉瘤是起源于纤维母细胞的原发恶性肿瘤。

30岁~50岁多发,骨内纤维肉瘤表现为疼痛逐渐加剧,X线表现为密度减低的穿透性破坏区,病理学检查其主要的细胞学特征是由大小、形态均一的梭形细胞构成。

细胞核深染,几乎没有胞浆,细胞膜不明显或缺如。

细胞被胶原纤维间隔,交织排例,呈“鲱鱼骨”状。

二者的鉴别要点是纤维肉瘤发病年龄较大,病灶内无瘤骨,骨膜反应少见,病理学检查肿瘤内无骨样基质。

4、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程长,无恶变征象,病损主要是纤维组织增生和骨质硬化。

X 线片可见病变不破坏骨皮质,仅使骨皮质膨胀变薄.无骨膜反应。

5、骨化性肌炎:有时与骨肉瘤相似,当CT和MRI可清楚显示骨髓腔内及骨皮质无骨质破坏,而骨肉瘤多有骨质破坏。

6、急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偶尔与溶骨性骨肉瘤X线相似,但临床表现是急性炎症反应的症状后体征,局部穿刺可抽出脓液,较易与骨肉瘤鉴别。

骨肉瘤病理学诊断的必要条件

骨肉瘤病理学诊断的必要条件

骨肉瘤病理学诊断的必要条件
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骨骼恶性肿瘤,病理学诊断是确诊和治疗的重要基础。

以下是骨肉瘤病理学诊断的必要条件:
1.组织学特征:骨肉瘤通常由致密的骨组织和软组织肿块组成,其中一部分组织呈现为不成熟的纤维肉瘤。

病理学家需要观察到这些特征来进行诊断。

2.细胞学特征:骨肉瘤的细胞通常具有异质性,包括多形性的细胞核,异形的染色体和大量的核仁。

这些特征对于确定肿瘤的性质非常重要。

3.免疫组化特征:骨肉瘤细胞通常会表达某些特定的蛋白质,如S-100、CD99和Vimentin。

病理学家可以使用免疫组化技术来检测这些蛋白质的存在。

4.遗传学特征:某些遗传突变或基因重排可能与骨肉瘤的发生有关。

例如,TP53、RB1、P16和P53等基因与骨肉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骨肉瘤病理学诊断的必要条件包括组织学特征、细胞学特征、免疫组化特征和遗传学特征。

利用这些特征来诊断骨肉瘤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 1 -。

颅面骨骨肉瘤的CT和MRI诊断及鉴别

颅面骨骨肉瘤的CT和MRI诊断及鉴别

颅面骨骨肉瘤的CT和MRI诊断及鉴别邓磊;邹玉坚;曾雪伟;秦耿耿【摘要】目的:探讨颅面骨骨肉瘤的CT和MRI征象.方法:收集2005年8月到2017年11月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面骨骨肉瘤的术前CT (14/15) 、MRI (6/15) 资料, 男女比3:2, 平均年龄42.8岁.原发性骨肉瘤8例, 继发性骨肉瘤7例.对病灶部位、边界、内部成分、瘤骨、周围软组织分别进行分析.结果:病灶位于上颌骨6例, 下颌骨4例, 鞍区2例, 颞颌关节1例, 同时累及颧骨及上颌骨、下颌骨1例, 同时累及蝶骨和鞍区1例.CT图像显示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 骨皮质部分或全部突破, 有瘤骨形成者7例, 其中5例为团块状瘤骨.MRI平扫信号多样, 强化均匀或不均.结论:颅面骨骨肉瘤均出现不同程度骨破坏, 伴瘤骨的概率较高, 且常继发于放疗后和长期的骨化性纤维瘤, CT+MRI可较好地鉴别骨肉瘤和多种良恶性骨病变.%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CT and MRI findings of craniofacial osteosarcoma. Methods: Preoperative CT (14/15) and MRI (6/15) data of 15 cases of craniofacial osteosarcoma confirmed by surgical pathology results were collected from August 2005 to November 2017. There were 9 men and 6 women. Their mean age was 42.8 years old.There were 8 cases of primary osteosarcoma and 7 cases of secondary osteosarcoma. The location, boundary, internal composition, tumor bone and surrounding soft tissue of the lesions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location of the lesion was maxillary bone in 6 cases, mandible in 4 cases, sella region in 2 cases,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in1 case, zygomatic bone and maxilla and mandible in 1 case, sphenoid bone and sella region in 1 case. CT images showed that all lesions were with different grades of bonedestruction, partial or total breakthrough of the bone cortex; 7 cases with tumor bone formation, 5 of which were with tuberous tumor bone. The MRI signal intensity of the lesions were varied and uniform or uneven. Conclusions: There is different degree bone destruction in craniofacial osteosarcoma. Tumor bone is more often seen secondary to radiotherapy and long-term ossifying fibroma. Osteosarcoma and a variety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bone lesions can be well identified by CT and MRI.【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年(卷),期】2019(025)001【总页数】5页(P53-57)【关键词】颅面骨;骨肉瘤;CT;MRI【作者】邓磊;邹玉坚;曾雪伟;秦耿耿【作者单位】东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东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佛山市中医院放射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R445.3骨肉瘤是间叶来源的、能直接形成骨质或骨样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恶性骨肿瘤的34%[1],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浅谈分化好的髓内骨肉瘤的诊断分析

浅谈分化好的髓内骨肉瘤的诊断分析

浅谈分化好的髓内骨肉瘤的诊断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髓内高分化骨肉瘤在病理和临床中较易误诊的原因及其鉴别诊断。

方法:通过光镜检查、实验室HE染色对1例高分化髓内骨肉瘤患者进行诊断分析。

结果:患者男,20岁,因摔倒出现骨折于2013年来我院就诊,X光片未发现特殊改变,手术时见髓内灰红故取约1*1*0.3cm大小组织做病检,笔者依据镜下所见拟诊为良性病变,但聘请专家诊断为骨肉瘤,以骨肉瘤报告,后患者会诊结果同骨肉瘤,于6个月后死亡。

结论:高分化的髓内骨肉瘤多发于中青年患者,由于细胞分化程度高,诊断较困难,易造成误诊,临床应结合各项实验室检查和细胞形态学特点做出正确诊断。

【关键词】髓内骨肉瘤高分化诊断【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082-01骨肿瘤的发病率较低,组织分型和生物学行为很复杂,骨病理在所有肿瘤中是诊断病理学中的一个难题,髓内高分化骨肉瘤又称低度恶性中心性骨肉瘤,分化较好,极易被误诊[1-2],现报告1例因摔倒致骨折后,来我院就诊发现髓内骨肉瘤的病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右膝关节上方软组织轻度肿胀,无明显疼痛,病程两年余,一日运动时突然摔倒发现骨折,遂来医院就诊,拍X光片未发现特殊改变,因手术时见髓内灰红故取约1*1*0.3cm大小组织做病检。

镜下可见:骨母样细胞大量增生,形态相似,似有骨样组织少许伴碎骨片或骨小梁,笔者拟诊断为良性病变,但我科的聘请专家诊断为骨肉瘤,以骨肉瘤报告,患者到上级医院病理会诊结果为髓内高分化型骨肉瘤,于6个月后死亡。

2 讨论髓内高分化骨肉瘤其在所有骨肉瘤中发病率很低,约为2%左右,男女数无明显差异,发病部位和典型骨肉瘤相似,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骨,约80%发生于长骨尤其是膝关节周围,股骨下端最多,其次是胫骨上端。

因这型骨肉瘤较少见,临床病理报告也不多,确诊比较困难,通过总结该病例,笔者认为描述一下髓内高分化骨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将有利于广大同行的临床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肉瘤的诊断鉴别方法
诊断方法:
1、骨肉瘤多发于15~25岁青少年,易发于四肢长管骨干骺端。

膝关节上下部位最常见。

2、骨肉瘤的主要症状是局部疼痛,初为间歇性隐痛,迅速转为持续性剧痛,夜间尤甚。

3、骨肉瘤患者局部皮温高,静脉怒张,肿块生长迅速,压痛,可出现震颤和血管杂音,可有病理性骨折,关节功能障碍。

4、全身毒性反应,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最后衰竭,出现恶病质。

5、贫血,白细胞增高,血沉块,碱性磷酸酶增高。

6、x线摄片的特征表现。

7、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鉴别方法:
1、骨转移癌:大多数骨转移癌的病人有原发癌病史。

转移癌一股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与骨肉瘤好发年龄在青少年不同。

与骨肉瘤的鉴别主要依靠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及影像特征,最终确诊须病理学检查。

2、软骨肉瘤:发病年龄较大,好发与于扁骨或长骨干骺端,呈不规则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内多有钙化阴影,周围有软组织肿块。

镜下所见软骨细胞里分叶状,细胞分布均匀,胞核肥大,常可见双核细胞,偶见不规则形巨大的软骨细胞。

二者的鉴别要点是软骨肉瘤发病年龄较大,病灶内无瘤骨,骨膜反应少见,病理学检查肿瘤内无骨样基质。

3、纤维肉瘤:纤维肉瘤是起源于纤维母细胞的原发恶性肿瘤。

30岁~50岁多发,骨内纤维肉瘤表现为疼痛逐渐加剧,X线表现为密度减低的穿透性破坏区,病理学检查其主要的细胞学特征是由大小、形态均一的梭形细胞构成。

细胞核深染,几乎没有胞浆,细胞膜不明显或缺如。

细胞被胶原纤维间隔,交织排例,呈“鲱鱼骨”状。

二者的鉴别要点是纤维肉瘤发病年龄较大,病灶内无瘤骨,骨膜反应少见,病理学检查肿瘤内无骨样基质。

4、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程长,无恶变征象,病损主要是纤维组织增生和骨质硬化。

X 线片可见病变不破坏骨皮质,仅使骨皮质膨胀变薄.无骨膜反应。

5、骨化性肌炎:有时与骨肉瘤相似,当CT和MRI可清楚显示骨髓腔内及骨皮质无骨质破坏,而骨肉瘤多有骨质破坏。

6、急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偶尔与溶骨性骨肉瘤X线相似,但临床表现是急性炎症反应的症状后体征,局部穿刺可抽出脓液,较易与骨肉瘤鉴别。

7、尤文氏肉瘤:多见于5~15岁,最常发生于长骨骨干,典型表现为髓腔内斑点状溶骨性破坏及葱皮样骨膜反应,对放射治疗敏感可与骨肉瘤鉴别。

8、成骨细胞瘤:组织学上与骨瘤相似。

好发部位为椎弓、半数病例累及脊柱,长骨病变可位于干骺端或骨干。

X线的典型表现为局限性膨胀性病变、基质可有或无骨化,病灶大小不一,皮质膨胀变薄呈壳状。

亦有时断裂,肿瘤向软组织伸出。

骨膜反应稀少,也看不到骨肉瘤的“太阳光芒”骨针。

肿瘤与正常骨之间有一窄的移行带,骨肉瘤时此移行带较宽,骨样骨瘤时周围的硬化反应带更为明显。

原文链接:/gzl/2014/0805/187668.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