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产业发展意见

合集下载

主要围绕茶产业提建议意见

主要围绕茶产业提建议意见

主要围绕茶产业提建议意见
针对茶产业,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意见:
1. 推广茶文化: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可以组织茶艺表演、茶道展示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茶文化。

2. 提高产品质量:保证茶叶的品质是关键,从种植、采摘、加工到销
售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

可以建立质量追溯体系,让消费者
放心。

3. 创新产品种类:除了传统的绿茶、红茶等,可以开发出更多花茶、
果茶等新品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4.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有特色的品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广告、公关活动、口碑营销等方式进行品牌推广。

5. 拓展销售渠道:除了线下销售,可以积极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如电
商平台、社交媒体等。

同时,也可以考虑出口茶叶,拓展国际市场。

6. 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茶叶种植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
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的种植和加工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7. 培养专业人才:加强茶艺、茶道等相关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
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8. 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茶产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茶
产业的发展,分享经验和技术,提高整体水平。

9. 建立行业标准和规范:制定合理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这些建议对茶产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都匀毛尖属于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但多数人对都匀毛尖的认知程度不高,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应注重挖掘都匀毛尖茶的品牌优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发展。

在此过程中,应注重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体现出都匀毛尖茶产业优势[1]。

1 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现状2020年,都匀茶园面积已达到 10.79万hm2,实际产量达到4.5万t,生产总值73.82亿元。

茶叶加工相关企业674家,带动了40余万农民增收致富,5万余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茶产业稳定脱贫,都匀人均收入超出5 000元[2]。

通过发挥合作社带动作用,构建万亩茶园乡镇共计35个,万亩茶园村21个,绿化荒山面积达到380 km2,茶产业当前已经成为都匀共建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

2 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建议2.1 重视基地建设基地建设是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发展都匀毛尖茶产业应注重基地建设,针对种植面积进行合理规划,在保证茶叶品质的基础上,运用工业化方式促进茶产业不断发展。

结合现代工业中绿色食品的加工要求,保证茶叶种植和茶叶管理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为机械化采摘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3],同时,需加强对茶农发展高产、优质、生态种植的整体扶植力度,提升都匀毛尖茶叶的生产水平。

在此过程中,应注重水利设施建设,优化调整茶叶种植结构以及茶叶生产布局,推动茶叶基地实现优质化建设,实现对都匀毛尖品牌的打造,通过提升管理水平、科技水平保证效益与质量。

2.2 积极打造茶叶品牌品牌能代表企业形象,是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手段扩大的主要手段之一,更是企业占据市场的关键,同时,品牌能发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作用,使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都匀毛尖虽属于名茶,但尚未形成品牌,可从以下几方面打造特色都匀毛尖品牌:①扩大生产规模及经营规模,提高市场整体占有率[4]。

②针对流通市场展开有效管理,通过塑造企业诚信形象打造企业品牌。

③注重宣传与推广。

④形成质量为根本的发展意识,通过生产高质量产品实现高质量品牌的发展,促进实现标准化生产。

发展贵州生态茶产业的思路及对策

发展贵州生态茶产业的思路及对策
金投 入 , 或者投 入分散 , 功近利 , 益缺乏 急 效 长远 。 , 3缺乏科 学 的布局设计 , 一些 地 区新种
2 2t增长 88 % , 中绿毛茶 167, 04, .3 其 54 t红毛 茶 17, 7 t紧压茶 原料 10, 它茶 87 t二是 4t 其 9 5。 茶业效益 提升 。全年 实现茶 叶农 业 产值 6 1 .5 亿元 , 比上年 增加 07 .6亿元 , 增长 1.0 , 4 1%
览会 , 力宣传 贵州生 态茶产业 , 大 打造 贵州茶 叶品牌 。 五是获 得多项 荣誉 。 贵定县 获 中国国 际茶 文 化研究 会 授予 的 “ 岭贡 茶之 乡”称 苗 号, 湄潭县 “ 天下第 一壶 ” 入选 吉尼斯 世界纪
录。
1 贵 州茶产 业发 展 的现 状 分 析
近年来 ,发展 贵州 生态茶 产业 明显 呈全 方位 的加快趋 势 。一是 发展生 态茶 产业 速度
维普资讯
3 6
贵 州 拳 叶
28 第 期 第3 0 年 3 总 1期 0 5

发展贵 州 生态茶 产业 的思路及对 策
陈 晓 陈 政
武 汉 大 学硕 士 研 究生 ,5 0 4 500
提要: 本文从 1 贵州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 、 2 发展贵 州生态荼产业的思路; 、 3 以农民增收为主线加快贵 州生
态茶产 业发展 的对 策措 施 三 个 方 面 阐述 了发展 贵 州生 态 茶 产 业 的思 路及 对策 。
主题词 : 生态荼产业
贵 州 思路
对策
发展
贵州是 茶业 的故 乡 , 明清 以来 , 业是 贵 茶 州省 的一大产 业 。建 国 5 0多年来 , 叶产业 茶 已稳 步发展 ,但 茶业 大省 的优势未 能得 到充 分发挥 和体现 。 在西部 大开发 的形势下 , 充分 发挥 贵州茶 业优 势和潜 力 ,实施茶 业 品牌 战 略, 加快 茶产业 发展 , 实现全 面建设 贵州小 是 康 社会 的一项 重大经 济举 措 。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作者:杜薇汤艳黄翠萍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06期摘要:在贵州省茶产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提升其生产效益,无法加快茶产业的发展速度。

基于此,下文将贵州省茶产业发展问题作为分析要点,提出几点应对建议,以期可以提升贵州省茶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其向着更好的方向进步。

关键词:贵州省;茶产业发展常见问题;应对措施贵州省茶产业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占有较为重要的社会位置,且茶产业属于绿色天然与健康保健等范畴,受到消费者的重视。

因此,需要给予贵州省茶产业足够的重视,做好战略规划工作,逐渐提升茶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能力。

一、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贵州省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夏季的降雨量较多,适合种植茶叶。

目前,当地政府已经制定了完善的保护政策,可以提升贵州省茶产业的经济效益,落实各类茶园的建设制度,拓宽其发展途径。

当地已经打造了相关品牌,取得良好的成就,是我国茶产业发展重要基地。

在茶品种方面,贵州省主要生产的是西湖龙井与福鼎大白茶,将其作为主要的生产品种,除了可以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之外,还能对其出口销售。

另外,贵州省茶产业的生产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可以有效提升其生产效益。

但是,在实际发展期间,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茶产业竞争能力。

二、贵州省茶产业生产问题分析在贵州省茶产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法提升其经济效益,难以促进其向着更好的方向进步。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缺乏专门的茶产业管理机构。

当地在茶产业发展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较多问题,难以提升茶产业的经济效益。

一方面,贵州省还没有针对茶产业制定完善的组织结构建设方案,无法提升结构可靠性,不能建设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导致技术水平较低。

另一方面,当地政府部门对于茶产业虽然产生了一定的重视,但是,还没有树立整体发展观念,无法从根本上对其进行资源整合与技术指导。

同时,贵州省还没有建设专门的茶产业管理机构,不能聘用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导致产业受到抑制性影响。

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中国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依托中国茶叶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品质高的优势,深受全球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茶叶产业也从过去的传统性发展向新的消费样本实施调整,大大的拓展了行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空间。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再调整,全球茶叶市场预计将迎来新的增量,面临更多机遇。

在这种情况下,促进茶叶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提出几条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深入开展茶叶科学研究,开发和改良茶叶品种,提高茶叶品质,并通过智能化、自动化、互联网等新技术和新模式,实现茶叶的生产运营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二是完善产业协同,建立产、供、销、服务等大数据共享平台,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推动行业协同发展。

三是加强市场建设,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茶叶产品的行业挂牌,建立统一的准入标准和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品牌力度,打造国际知名的茶叶行业品牌。

四是推动国际合作,实施国际经贸合作和专项计划,开展国际对话推介活动,提升茶叶的国际影响力,拓宽茶叶行业的出口渠道,实现共享开发。

五是加强行业规范,规范茶叶行业行为行为,加强政府主管和监管职能,确保行业可持续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总体而言,促进茶叶产业发展需要政府支持,企业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探索发展三足鼎立的路径,从法治和产业发展两方面,统筹实施相关政策,全方位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贵州省茶叶行业报告

贵州省茶叶行业报告

贵州省茶叶行业报告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

贵州省茶叶的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精湛的制茶工艺而闻名于世。

本报告将对贵州省茶叶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现状。

1. 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

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广泛,分布在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等地。

据统计,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约为100万亩,年产茶叶约为6万吨。

其中,贵州省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品种均有较大的产量。

2. 茶叶品质和特色。

贵州省茶叶以其鲜爽清香、滋味醇厚、叶底嫩绿等特点而备受青睐。

尤其是贵州铁观音、贵州毛尖、贵州红茶等品种,因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3. 茶叶加工和出口。

贵州省茶叶加工技术先进,产品质量稳定,出口量逐年增加。

贵州茶叶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和北美等地,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

二、发展趋势。

1. 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贵州省茶叶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和工艺改进,不断提高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推动茶叶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2. 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

贵州省茶叶企业积极开展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3. 深加工和多元化发展。

贵州省茶叶企业加大对茶叶的深加工力度,开发茶叶相关产品,如茶饮料、茶食品、茶化妆品等,拓展产品线,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三、市场前景。

贵州省茶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备受青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贵州省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出口前景广阔。

总之,贵州省茶叶产业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贵州省茶叶产业走向世界,为中国茶叶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加大扶持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关于加大扶持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关于加大扶持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茶产业作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市场需求。

发展茶产业不仅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建议。

一、加强茶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茶产业发展需求大量的土地、水源、气候等自然资源,因此需要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加大对茶园土地流转的支持,优化土地流转市场机制,降低流转成本,减少茶农的经营风险。

其次,加大对茶园水源建设的投入,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保证茶树的正常生长。

此外,还应加强对茶产业的气象服务,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帮助茶农做好种植管理。

二、加强茶产业技术创新支持茶产业技术创新是提高茶产业效益和竞争力的关键。

应加大对茶产业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展茶树新品种培育、茶叶加工技术改进等研发工作。

并加强对茶农的技术培训和示范引导,推广高效耐旱、抗病虫害的茶树品种和种植管理技术,提高茶农的种植技能和生产水平。

此外,还应鼓励茶企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建立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三、扶持茶产业品牌建设茶产业发展需要建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应加大对茶产业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品牌建设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同时,加强对茶企的市场推广支持,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市场份额。

此外,还应积极推动茶产业标准化建设,提高茶叶的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

四、强化茶产业合作交流茶产业是一个具有很强区域特色的产业,各地茶叶品种和工艺各不相同,具有很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为了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应加强各地茶产业的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借鉴经验,推动茶产业的整体发展。

可以通过举办茶产业交流研讨会、组织茶产业考察团等方式,促进各地茶农和茶企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茶产业的统一合作力量。

贵州茶产业发展思路

贵州茶产业发展思路
技改 配套资金 、 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 如羊艾茶场从 20 年 01
以来 , 就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 目资金发展 了与茶业优势互补
的乳业 , 年来共 申请农发 资金计 6 0余万元 ;0 7年 , 6 0 20 茶场 根据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的申报要求 , 申报 了茶叶清洁化生产 加工项 目, 这对该场茶产业 的进一步发展起 到了促进作用 。 贵州茶叶企业普遍未能形成一定的规模 , 经济基础较薄
增加 税 收 1 亿 元 。可 见 , 展 茶产 业 是 真 正 的 富 民工 程 、 . 5 发 产
业工程。
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意义 二 、发展 思路
1 .自然优 势
贵州位于 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 间, 属亚热带高原 山地 地 区, 内山峦起 伏 , 境 年平 均气温 1~ 9 年降水量 10 ~ 5 1℃, 00 10 70毫米 , l E照率 3 %左 右 , 射光 多。土壤有黄壤 、 红 0 漫 砖
壤 、 陵 红 壤 、 地 红 壤 、 壤 等 , 机 质 含 量 丰 富 , 力较 丘 山 棕 有 肥
1 分 利 用支 农 政 策 , 极 推进 茶 产 业 发展 .充 积
贵州省委 、省政府在关 于加快 贵州茶产业发展 的意见 中 , 出了切实加强 贵州茶产业发展 的思路 、 提 目标 、 重点 、 机 构、 市场 、 品牌 、 科技 、 财政支持等方面的意见 。 财政支持包括 对退耕还林 、 生态建设 、 扶贫开发 、 农业综 合开发等配备支农
略, 实现经济 、 社会 、 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的重要措施来抓。山 区种茶 , 能起 到防止水 土流 失 、 净化空气 、 涵养水分等功能 , “ 退耕还茶” 是落实 “ 退耕还林 ”, 维护 贵州高原 山区生态环 境 的一项重要举措 。 同时茶产业的发展也丰富了贵州 的旅游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贵州 省 基本 建立 加快 茶产 业 发展 的政 策支持 体 系 。
1 主 要 特 征
为 了加快 贵 州 茶 产 业 发 展 , 贵 州省 学 习 借鉴 了
四川 、 浙江 等 国内主要 茶 区成 功 的支 持政策 , 总 结推 广 了 湄潭 、 凤 冈、 石 阡等 省 内主要 茶 区支持 政策 与政
作领 导小 组组 长 , 4 2个 茶 叶主 产县 全 部 由县 委 书记
或县 长任 领导 小组 组长 。各级 各 有关部 门在项 目资
金 的安 排上 向茶产 业 倾 斜 , 形 成 合力 推 动 了茶 产 业 发展 的 格局 。财政 部 门争取 中央 现代农 业 生产 发展
茶 产业 是 贵州 省重要 的 传统 产业 、 优 势产业 、 富 民产 业、 绿 色产业 , 集生态、 经济 、 休闲、 旅游、 文 化传 承功
耕 地水 土流 失治理 支持 茶 区基础 设施 建设 及新 建茶 园; 林 业部 门安 排巩 固退耕 还林 成 果 项 目和 天 然林 保 护 工程 公益林 建 设项 目支 持 新 建 茶 园 ; 经 信 委 安
把茶 产 业 作 为 贵 州 省 重 点 发 展 的 优 势 产 业 来 抓 。 2 0 1 1年 , 贵州省委、 省 政 府 将 茶 产 业 列 为 贵 州 省 加 快培 育 发展 的十 六个 重 点 产业 之一 。2 0 1 2年 , 贵 州
业 产业 化经 营 的支 持重 点 , 创 新 金融 产 品 , 提 供金 融
策 创新 ; 结 合实 际 , 勇于探索 , 逐 步 建 立 一 整 套加 快
茶 产业 发展 的政 策 体系 。 1 . 1 构 建 了党 委政 府领 导 。 部 门 合 力支 持 、 金 融 扶 持 的政 策支 持框 架

贵州茶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贵州茶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贵州茶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一、贵州茶产业现状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气候多样,地形复杂,是国内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

根据《贵州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数据,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31.9万亩,产量75.1万吨,年产值超过200亿元。

但是,贵州茶叶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较低。

二、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1.品牌建设不够贵州茶叶的品牌知名度较低,缺乏综合性的品牌打造。

2.茶园基础设施薄弱贵州茶叶种植基础薄弱,烘焙设施和仓储设备较落后,茶园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3.生产加工技术需要提高贵州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加工过程不规范等问题,品质参差不齐。

4.营销推广不到位贵州茶叶在市场推广方面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推广手段。

三、贵州茶产业发展战略1.品牌建设加强针对贵州茶叶品牌建设不足的问题,强化品牌意识,打造多品牌装备体系。

引导企业利用市场机制,依托大型茶企的品牌优势,通过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定位,提高贵州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茶园基础设施改善强化贵州茶叶基础设施投入,提高茶园建设和管理水平。

着力加强茶园化肥、农药、生产设备和标准化管理,提高茶叶产量和茶品质量。

加强茶叶储存条件,优化茶叶烘焙和贮存技术,保障茶叶品质稳定。

3.生产加工技术提高着重加强贵州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水平。

通过加强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做好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环保工作,规范茶叶加工流程,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和卫生水平。

4.营销宣传推广增强加强贵州茶叶营销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宣传推广效果。

通过市场营销手段,做好线下展会、品牌推广和茶文化创新等方面工作,提升贵州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贵州茶叶的市场占有率。

四、贵州茶产业发展前景贵州茶叶作为中国茶叶资源宝库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

随着品牌建设、茶园基础设施改善、生产加工技术提高、营销宣传推广增强等方面工作的开展,贵州茶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贵州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气候湿润,年降水量达到800-1400毫米,地形复杂,海拔差异大。

这些天然优势为茶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贵州省的茶叶种类繁多,以绿茶、红茶、乌龙茶等为主要品种。

近年来,贵州省茶叶产业发展较快,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行业,同时也带动了贵州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贵州省茶叶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发展现状贵州省茶叶的收成季节集中在春季和秋季。

春茶一般从2月中旬到4月中旬采摘,秋茶一般从8月中旬到10月中旬采摘。

贵州省的茶叶品种繁多,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其中以绿茶种植面积最大,也是主要的茶叶出口品种。

贵州省茶叶的主要产区有遵义、黔南、毕节、铜仁、安顺等地。

贵州省的茶叶生产已经与科技、设施有机结合,同时形成了全产业链化的生产模式,从茶树的种植、采摘、初加工到后续的熟化、包装、销售,都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格局。

二、优势与问题贵州省的茶叶种植生产具有地域优势,气候湿润,通风性好,土质肥沃,种植茶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同时,贵州省茶叶的加工技术与质量也得到了普遍认可。

茶叶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贵州省的茶叶不仅仅在国内,也在国际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竞争力。

贵州省的茶叶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市场问题。

贵州省茶叶的内销市场较小,茶叶销售渠道和营销手段都存在不足。

其次是品牌问题。

贵州省茶叶品牌的知名度与市场份额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茶叶品牌的建设与提升需要加强。

再次是技术问题。

虽然贵州省的茶叶生产技术和加工技术较为成熟,但是茶叶的熟化技术还需要加强,同时茶叶包装技术也需要提高,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

三、发展建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拓展内销市场,加强营销宣传,提高市场渗透力。

其次,建立茶叶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形象。

加强茶叶包装技术研究,提高茶叶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茶叶市场份额。

此外,提高熟化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口感更加醇厚的茶叶产品。

贵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展望

贵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展望
渔 业 总 产 值 的 1 1 , 业 总 产 值 的 别 占 茶 园 总 面 积 的 6 5 、 .% 和 5 % 、4 % , .% 农 .% 46 5 5 因此贵 州省 名优 绿茶在
19 , .% 这样 的比重实在太低 , 由此可 1 8 , . % 优质茶 园的 比重较低 , 这严 重 省 内的销 售 平均 价格 要 高于 在省 外 见, 贵州 的茶 产业 对地方 经济的 发展 制约了贵州省茶 产业 的发展 。 贡献 很低 ,与其具 有 的资 源优 势不
目前 贵 州 省 茶 产 业 生 产 绿 茶 、 红
碎茶 、 砖茶 、 茉莉花 茶四大茶类 , 以生
从 良种化程度 和认证情 况看 , 良 产 绿茶为主 , 占总产量的 9 .%。名 97
量 与销 售 收入 分别 占全 省 茶叶 产量 种 茶 园 ( 包括无 性 系 良种)占茶 园总 优 绿 茶每 年在 省 内外 销售 的数 量相 和 销售 收入 的 3 . %和 6 . %。贵 面积 的 5 . % (1 3 ;通 过无 公 当 ,各 占名优 绿茶总 产量 的 4 %和 19 02 2 4 2 .%) 5 州 省茶 叶销 售 收入 仅 占全 省 农林 牧 害 、 色 食 品 和 有 机 茶 认 证 的 面 积 分 5 % , 销售 收入省 内外的 比重却是 绿 5 但
台江 、 秀 、 阡 、 隆 4县 ( ) 西 石 睛 区 共 经 营 重 点 龙 头 企 业 2 家 ( 级 3家 、 装或作 为花茶加工原料 销往广 东 、 1 省 广
1 . 亩 , 1 % ;-3 亩 有 贵 定 地 区级 1 4 7万 占 4 1 万 8家 ) 。显然 , 贵州 省茶 叶加 西 、 山东 、 江等省。 浙 等 2 7县 ( 、 区 )共 4 . 亩 , 市 4 8万 占 工 企 业 基 本 上 都 是 小 型企 业 , 全 行 但 4 % ;面 积 1万 亩 以 下 有 平 塘 等 4 业 平均销售利润率较 高 , 1 %。 4 7 达 8 另外 ,从开园初期 到谷 雨前后 ,

贵州茶产业实施方案

贵州茶产业实施方案

贵州茶产业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贵州是中国茶叶主要生产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贵州茶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技术落后、市场开发不足、品牌建设薄弱等问题制约了贵州茶产业的发展。

因此,制定贵州茶产业实施方案,推动贵州茶产业发展,提升贵州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业定位。

贵州茶产业实施方案的核心是要将贵州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茶叶生产基地和茶叶加工出口基地。

贵州茶产业应以绿色有机茶叶为主打产品,积极开发国内外市场,提升茶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发展目标。

1. 到2025年,贵州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10万吨,茶叶加工产值达到100亿元。

2. 到2030年,贵州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15万吨,茶叶加工产值达到150亿元。

四、实施策略。

1. 加大科技投入,推动茶叶种植技术升级。

引进先进的茶叶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2.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贵州茶叶知名度。

通过举办茶文化节、举办茶叶品鉴会等活动,提升贵州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拓展市场,加大对外贸易力度。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贵州茶叶出口,提升贵州茶叶的国际竞争力。

4. 加强产业协同,推动茶叶产业链发展。

鼓励茶农、茶企、茶商等各方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升茶叶附加值。

五、保障措施。

1. 政策扶持。

加大对贵州茶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推动贵州茶产业的发展。

2. 资金支持。

加大对贵州茶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贵州茶产业,推动贵州茶产业的发展。

3. 人才培养。

加强对贵州茶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贵州茶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六、总结。

贵州茶产业实施方案的制定,有利于推动贵州茶产业的发展,提升贵州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贵州茶产业走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贵州茶农增收致富,推动贵州农业经济的发展。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贵州茶产业能够实现更加辉煌的发展。

对贵州发展的22条建议

对贵州发展的22条建议

对贵州发展的22条建议宗源书记征求发展意见的公开信,体现了“为人民谋发展、谋发展为人民”的执政理念,是省委、省政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执政宣言。

现提22条不成熟的建议供参考。

一、贵州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议贵州要不要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在决策层一直是有争议的。

相当一部分同志不赞成贵州大力抓高新产业,主要原因是产业链配套、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配套、信息网络配套等不完善。

但我认为,这些配套功能不是先天性的,是可变的也是正在改变的。

况且,贵州还有很多优势:一是贵州独具的生态、气候、环境优势,宜居、宜业;二是普通人力资源成本优势;三是土地成本优势;四是随着“两高”、机场等为主的交通网络逐步完善,信息网络突飞猛进,贵州正在迅速与世界拉近距离。

成都、绵阳、德阳、重庆、昆明等地的区位交通依赖贵州通道而逊于贵州(即便不经贵州但距出海口也远于贵州),这些地方都在高新产业上大步推进,抓出了成绩;且贵州的航空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也出了成绩,为何就不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推动包括电子制造业在内的相关产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沿海的高新产业也是从发达国家转移来的。

贵州大力发展高新产业的机遇期到了。

建议:省委、省政府认真研究一下,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好高新产业,不能老是搞建材、重型机械、煤炭、化工等污染相对较大的产业。

一是可考虑将所得的土地出让金逐年返还用于高新企业基础建设,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二是建立高新产业发展基金,可考虑从煤炭、电力、矿产价格入手,争取中央的政策支持,适当提取用于高新产业的基金。

如1度电提1分钱,仅贵州2007年的用电量就可提5亿元。

这样,就有了加快发展高新产业的资本,其杠杆效应必将得到较大发挥。

同时,也能将贵州的能源、矿产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此消彼长。

二、利用能源优势,建立贵州第二产业发展基金2007年,贵州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0.94%,可见贵州工业整体实力较弱,且存在能源和原材料产业偏重,现代制造业偏弱,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不高,带动能力弱,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

黔南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报告

黔南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报告

黔南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报告一、引言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也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份。

黔南州作为贵州省茶叶主产区之一,茶产业的发展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黔南州茶产业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黔南州茶产业现状分析1. 茶叶品种丰富:黔南州的气候条件和土壤适宜茶树生长,因此茶叶品种繁多,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多个品种。

2. 生产规模较小:尽管黔南州的茶叶品种丰富,但茶叶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大部份农户只是进行家庭式种植,缺乏规模化的生产。

3. 市场开辟不足:黔南州的茶叶市场主要集中在本地区,对外销售和品牌建设相对薄弱。

缺乏有效的市场开辟措施,导致茶叶的销售渠道有限。

4.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茶叶的加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缺乏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的种植技术。

三、对策分析1. 提高茶叶生产规模:鼓励农民进行茶叶规模化种植,引导农户组织成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农民合作社,共同合作种植、加工和销售茶叶,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2. 加强市场开辟:建立茶叶品牌,开展市场推广活动,扩大茶叶的销售渠道。

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网上销售,拓宽茶叶的市场覆盖面。

3.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的培训,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

4. 加强合作与交流:与其他茶叶主产区进行合作与交流,学习其成功经验,共同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

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进行茶叶品种改良和技术创新。

四、结论黔南州的茶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面临着生产规模小、市场开辟不足、技术水平低等问题。

为了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一系列对策,包括提高茶叶生产规模、加强市场开辟、提高技术水平和加强合作与交流。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黔南州的茶产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为当地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做出积极贡献。

黔南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黔南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黔南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黔南州位于中国贵州省南部,是贵州省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

茶产业在黔南州
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潜力,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以下是对黔南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的分析:
现状分析:
1. 产业基础薄弱:黔南州茶产业的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相对较弱,
生产规模相对较小,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有待提高。

2. 市场需求不稳定:茶叶市场需求受季节、地域和消费者口味等因素影响较大,市场需求不稳定,导致茶农收入波动较大。

3. 产业链条不完善:黔南州茶产业的产业链条相对薄弱,缺乏完整的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和品牌推广等环节,制约了产业的整体发展。

对策分析:
1. 提升茶产业基础设施:加大对茶叶种植基地、茶叶加工设施和茶叶质量检测
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2. 建立稳定的市场渠道:与茶叶企业、商超和电商平台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稳定茶叶销售渠道,降低市场风险。

3. 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升黔南州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4. 发展茶叶深加工:加大对茶叶深加工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引进,提高茶叶的
附加值,扩大茶叶产业的利润空间。

5. 加强合作与交流:与其他茶叶产区和茶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经验,促进茶叶产业的互利共赢。

综上所述,黔南州茶产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市场渠道、加强品牌建设、发展深加工和加强合作与交流等对策,可以促进黔南州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贵州茶叶行业报告

贵州茶叶行业报告

贵州茶叶行业报告贵州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其茶叶产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本报告将对贵州茶叶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产业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

贵州地处亚热带和北亚热带交界地带,气候湿润,地势起伏,适宜茶叶生长。

贵州茶叶主要分布在遵义、安顺、黔东南等地,其中遵义市的红茶、安顺市的铁观音茶和黔东南的毛尖茶是当地的特色茶品种。

贵州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在全国茶叶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饮料,而是一种讲究品质和文化的生活方式。

茶叶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口感、包装、文化内涵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特色茶叶的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尤其是对有机茶叶和高端茶叶的需求更是日益旺盛。

三、产业竞争力。

贵州茶叶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茶叶加工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得到了保障。

政府对茶叶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促进了茶叶产业的发展。

同时,贵州茶叶产业在品牌建设和营销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知名茶企在国内外市场上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四、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贵州茶叶产业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市场对茶叶需求的不断增长,贵州茶叶产业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品附加值。

另一方面,茶叶产业也将面临着环境保护、品质提升、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挑战,需要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推广力度。

总之,贵州茶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贵州茶叶产业有望实现更大发展,成为中国茶叶产业的重要支撑力量。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2024年修正)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2024年修正)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2024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9.25•【字号】•【施行日期】2024.10.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2020年12月4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24年9月25日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保健用品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茶树种植第三章茶叶加工第四章品牌建设第五章扶持与服务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茶产业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茶产业包括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品牌建设、文化活动及其相关扶持与服务。

本条例所称茶叶是指用山茶科山茶属茶组植物的鲜叶加工而成的产品。

第三条茶产业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品牌引领、市场主导,科技支撑、质量保障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第四条产茶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茶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将茶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茶产业发展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健全促进茶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完善茶产业发展政策措施。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茶产业发展工作。

发展和改革、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商务、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林业、气象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促进茶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茶树种植、茶叶加工等活动的指导、服务、监督,落实茶叶质量安全属地管理的责任。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草案)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草案)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草案)(二次审议修改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茶产业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茶产业包括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品牌建设、文化活动及其相关扶持与服务。

第三条茶产业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品牌引领、市场主导,科技支撑、质量保障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第四条产茶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茶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将茶产业发展相关内容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茶产业发展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健全促进茶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完善茶产业发展政策措施。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茶产业发展工作。

发展和改革、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商务、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林业、气象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促进茶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等活动的指导、服务、监督,落实茶叶质量安全属地管理的责任。

村(居)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茶产业发展相关工作。

鼓励制定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村规民约。

第六条产茶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和监管体系,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茶产业宣传,普及茶知识,传播茶文化。

鼓励广播电视台、网站、报刊、融媒体等加强茶产业宣传。

第八条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参与茶产业发展。

第九条支持培育发展茶行业社会组织。

茶行业社会组织应当规范行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和人才培训,引导茶叶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奖惩机制,提供信息、技术、培训、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推动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贵 州 省 位 于 我 国 西 南 地 区 云 贵 高 原 东 部 , 处 东 经 地
13 3 19 3 北 。 6- 0 。5 , 43 2。3 ,
万 人 , 中 : 受 过 专 业培 训 及从 业 5年 以上 的 熟练 工人 1 其 接
万 人 , 占从 业 人 员 的 1 % ; 州 省 现 有 茶 叶 加 工 企 业 2 0 只 0 贵 0
为 29 0I, 低 处 在 南 部 , 1 7m, 均 海 拔 约 1 0 0 T 最 I 为 3 平 0m。 0
面 积约 1 7万 k 气 候 属 亚热 带 湿润 季 风 气 候 区 , 暖 湿 m, 温 润 , 平均 气温 为 l 年 5℃左右 , 最冷 月 ( ) 均 气温 ~般 为 1月 平
现 代农 业科 技
2 1 第 5期 0 1年
农 村经 济学
贵 , 省 茶产 业发 展 现 状及 对 策 k l t l
侯 彦双
( 州 省 松 桃 苗 族 自治 县 农 业 局 茶 叶 产 业 发 展 办 公 室 . 州 松 桃 5 4 0 ) 贵 贵 5 10
摘 要 总 结 了贵 州 省 自然 资 源 概 况 、 产 业 发 展 现 状 , 析 了 其 存 在 的 问题 , 提 出 发 展 对 策 , 供 参 考 。 茶 分 并 以 关 键 词 茶 产 业 ; 源 概 况 ; 状 ; 在 f 题 : 策 ; 州 省 资 现 存 " l 对 贵 中 图 分 类 号 ¥ 7 . ;3 6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5 11 F 2 .2 文 章 编 号 10 — 7 9 2 1 ) 5 0 7 — 2 0 7 5 3 ( 0 10 — 3 7 0
3 6c , 热 月 ( - 二 最 I 7月 ) 均 气 温 ~ 般 为 2 ~ 5℃ 。 雨 多 , 平 22 阴 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7]6号(2007年3月30日)为全面提升我省茶产业发展水平,振兴茶叶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加快我省茶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1、茶产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茶产业是我省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

全省宜茶面积700多万亩,目前种植面积102万亩,遍布全省81个县(市、区、特区)。

茶产业是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产业。

发展茶产业有利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茶产业是生态功能极强的产业。

发展茶产业对于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促进生态建设。

减少水土流失,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力发展茶产业,既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又有重要的社会和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2、加快我省茶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我省是国内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兼具的茶区,海拔高度、年均气温、日照时数、空气湿度、年降雨量、土壤酸碱度等,都特别适宜茶树生长,有利于生产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

茶叶水漫出物、氨基酸、茶多酚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国家标准,具有香高馥郁、鲜爽醇厚的独特品质。

我省茶叶加工成本低,竞争力较强。

加之国际、国内市场对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需求逐年递增,市场前景广阔。

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茶叶种植、加工、营销、科研体系及人才队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生产经营经验,形成了一都匀毛尖、贵定雪芽、湄江翠片、羊艾毛峰等为代表的一批茶叶品牌。

目前我省茶园面积仅占宜茶面积的3.8%,茶叶采摘下树率仅为55.3%,种植面积扩展、原材料利用和加工升值等发面的潜力都很大,完全有条件把茶产业建成覆盖全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

3、加快茶产业发展必须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贵州茶叶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但商品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不够明显,还停留在资源的初步开发上。

主要问题是:一些地方领导重视不够,思路不清,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统筹规划指导;茶园的集中度、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无性系良种比例小;机械化修剪、采摘普及率低,茶青资源利用率不高;加工企业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不高,加工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地方品牌多、势力弱、影响小;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市场开拓不力;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科技含量低。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省茶产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4、切实把茶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抓。

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加快茶产业发展作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工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作为落实生态立省战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重大举措来抓,认真分析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增强加快茶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茶产业培育成我省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推动茶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理清发展思路,努力做优做强我省茶产业1、加快我省茶产业发展的思路。

立足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高品质绿茶为方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壮大、引进一批茶叶龙头企业。

打造出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影响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黔茶品牌;以农户为主体,以推广无性系良种为突破口,加快茶园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进程;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积极发展茶叶中介组织,提高茶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2、加快我省茶产业发展的目标。

到2010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150万亩,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上。

其中,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50万亩,全部实现茶园无害化生产,认证绿色食品茶园面积20万亩,有机茶园15万亩。

到2015年,茶园面积达到220万亩,年产值50亿元以上,把我省建成中国高品质绿茶的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重要生产基地,使茶产业成为我省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部分地区成为支柱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新的增长点和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培育壮大茶叶企业,提升茶叶加工水平1、集中培育重点茶叶企业发展。

省集中扶持5——10家茶叶生产龙头企业,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增强产业带动能力。

到2010年,使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2家,3000至5000万元的达到3家,1000至3000万元的达到5家。

同时,引导和支持有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大中小相结合的茶叶企业群体。

对茶叶企业申请的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发展、乡镇企业发展等项目资金,主管部门要优先考虑。

对确定的重点龙头企业和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品牌知名度较高的龙头企业,从自己、信贷、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

2、支持茶叶企业改革改制改造。

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以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深化茶叶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动,提高市场竞争力。

采取职工、农户分户管理茶园和承包、拍卖等方式加快国营、集体茶场改革改制步伐。

以现有经济和技术实力雄厚、经营管理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企业为核心,打破部门、地区、所有制界限,遵循市场规律,采取联合、兼并、参股、租等方式,加快推进企业整合,促进中小茶叶企业向骨干企业、优势品牌集中,形成集约化经营,改变我省茶叶企业小、散、弱的局面,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对基础条件差,改造潜力不大的国营、集体茶场,通过市场运作逐步退出。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实力强、管理优的国内外知名茶叶企业入黔开发茶产业。

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投入茶产业。

支持规模大、基础好的茶叶企业积极引进和利用先进设备、技术,改造不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生产加工设备和工艺,提升茶叶生产加工水平。

3、调整优化企业产品结构。

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从注重春茶开发向注重春、夏、秋、茶均衡开发转变,从注重独芽茶利用向注重独芽与一芽多叶综合利用转变,从注重发展高端产品茶向发展高中低端产品茶并重转变,改变目前我省茶叶下树率低的状况。

利用我省丰富的茶叶资源和茶叶无污染、内质好等优势,开发超微茶粉、茶饮料、茶多酚、茶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工等多元化茶叶产品,延伸茶叶产业链,提高茶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四、加强茶叶基地建设,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进程1、优化茶叶区域布局。

采取“政府扶持、企业运作、茶农所有、集中连片、科学种植、分户经营”的形式,以茶叶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目标,重点支持黔北湄潭、风冈、余庆、正安、道真,黔中平坝、西秀、开阳,黔南都匀、贵定,黔西南普安、晴隆,黔西北纳雍、水城,黔东石阡、松桃、印江,黔东南黎平、丹寨、雷山,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茶叶基地,促进茶园连片集中,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富晒(锌)优质绿茶产业带,高档名优绿茶产业带,大叶种早生绿茶和花茶产业带,“高山”有机绿茶产业带,优质出口绿茶产业带。

到2010年,使茶叶主产县茶园面积占全省茶园面积的比重达到70%以上。

这些县也要集中在优势区域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茶叶专业乡(镇)、村、组。

2、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按照统一建立良繁基地、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组织供应的原则,完善茶苗良繁体系,加大茶叶无性系良种繁育力度,确保无性系良种茶苗供应。

省重点支持建立10个100亩以上的苗圃基地,对苗圃基地建设进行补贴。

对苗圃基地申报的土地整治、水系配套、机耕道建设等,有关部门要优先安排。

各市(州、地)、茶叶主产县(市、区)也要根据发展需要建设一定数量的苗圃基地。

农业部门要加强茶苗的管理工作,做好良种茶苗的产销衔接,确保供需平衡。

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生产、贩运、销售假冒伪劣种苗的行为,保证种苗质量。

3、扶持茶园连片开发和低产茶园改造。

省每年集中抓10个以上规模达到1000亩以上的无性系良种茶园示范片,各主产县(市、区)也要做好规划,集中建立辖区内的无性系良种茶园示范基地。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走“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道路,发展连片茶园。

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途下,通过“业主承包、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发展规模茶园。

结合旅游景点布局,建设一批旅游观光茶园。

要重点选择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乡、村建立高标准茶叶示范基地。

在部门贫困村以茶叶为主导产业实施“整村推进”。

林业部门要单列部分退耕还林指标用于茶叶规划区实施退耕还茶。

水利部门要安排一定比例的水土保持资金用于茶产业发展。

农业、扶贫等部门要把茶叶生产作为重要扶持内容,在安排种植业发展基金时给予倾斜。

对良种茶叶基地申请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主管部门要优先安排。

衰老低产茶园改造以改种换植为主,进行连片改造,淘汰没有生产能力的零星茶园。

加强现有茶园管护,提高茶叶生产能力。

五、加强市场和营销体系建设,打造我省茶叶品牌1、加强市场建设。

重点支持湄潭西南茶城、都匀茶叶批发市场、贵州茶城、贵阳太升茶叶批发市场等茶叶市场扩大规模,完善管理,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

在规模茶区建设一批茶青贸易市场,使茶青向加工能力较强的企业集聚。

加快我省外主要消费市场的对接,鼓励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到省外大中城市开办贵州茶叶专卖店、专卖柜和专销区等茶叶销售窗口。

加强信息服务网络等无形市场建设,及时收集和发布茶叶相关信息。

2、强化市场营销。

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统一策划制定“黔茶”品派打造方案,进一步宣传我省深厚的茶文化、优良的茶叶品质和发展茶叶生产的产业优势,树立“黔茶”的良好形象。

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通过举办采茶节、茶艺表演、茶产品展销会、茶文化节、茶文化研讨会等茶事学术交流活动,定期组织茶叶企业到茶叶主销区举办大型推介活动,提高我省茶叶的知名度。

建立和完善以专业市场为主,超市专柜、专业店、定点送货上门等为辅的灵活多样的营销网络,努力扩大我省茶叶的市场占有份额。

保护外来客商在我省从事茶青和茶叶初制品收购活动,构件自由公平的交易环境。

3、整合黔茶品牌。

引导茶叶企业组建茶叶产销联合体,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技术标准,共同开发统一品牌系列产品,拓展市场营销网络,引导一般茶叶品牌向名优品牌集中,提高品牌知名度。

省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我省茶叶知名品牌进行倾斜扶持。

加强品牌和原产地保护,对使用区域性品牌逐步实行市场准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规范我省茶叶市场管理,打击不正当竞争,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纯洁“黔茶”品牌形象。

六、发展茶叶中介组织,提高产业产业组织化进度1、支持依法成立各种茶叶中介组织。

进一步发挥省茶叶行业协会的作用,做好茶叶行业发展和市场营销的协调、服务和监督工作,为党政部门决策当好参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