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合集下载

输液导管相关血栓预防及处理

输液导管相关血栓预防及处理

概 述
1.CRT分类
01
血栓性导管失功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性静脉炎
无症状血栓
02
03
04
1. CRT分类
(1)深静脉血栓形成(DTV)置管侧肢体、颈部、肩部、胸部、颜面部有水肿症状或体征,超声检查提示DVT,伴或不伴有浅静脉,头臂静脉以及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伴或不伴受累部位疼痛、皮温升高、浅表静脉显露、颈部或肢体运动障碍、肢体红斑或麻木感等表现。
2.6
1.07
5-8
11.7
24
4.81
15.8
5.88
5-15
15.3
28.9
3.07
5.4
1.82
5-23
12.5
18.5
2.13
2.9
0.55
5-25
11.9
23.4
1.64
0.3
患者5月13日复查B超示血栓减小,5月14日转回妇科继续用PICC化疗治疗
8. 案例介绍
置管侧手臂出现红、肿、热、痛等静脉炎症时
8. 案例介绍
左侧肢体有胀痛,以为是用化疗药引起,未予重视
静疗门诊维护并行B超结果提示:PICC经贵要-腋-锁骨下走行-上腔静脉。左头静脉、贵要静脉、左肱静脉(内侧支)大部分管腔内血栓形成,仅肱静脉内侧支上段见少量血流显示,左贵要-腋静脉交界处管腔狭窄、PICC管完全贴壁
复查血管B超:左侧贵要静脉上臂段及头静脉前臂中段血栓形成(完全型),左侧肱静脉(内侧)血栓形成(部分型),继续抗凝治疗。转往妇科继续行化疗治疗。
3.1 CRT预防措施
3.2 CRT预防措施
LOGO
输液管
PICC
中心静脉导管(CVC)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课件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课件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导管相关静脉血栓概述•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特殊情况下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总结与展望01导管相关静脉血栓概述是指发生在置入血管内导管部位,与导管外壁或其附件紧密接触的静脉内血栓。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急性完全性血栓、慢性不完全性血栓、慢性完全性血栓。

分类定义与分类1发生机制与原因23由于血液流动缓慢、血管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原因导致血液在静脉内凝固形成血栓。

血栓形成导管的材料、规格、形状、留置时间等均可影响血栓形成的风险。

导管相关因素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活动量等也可影响血栓形成。

患者因素临床表现置管部位疼痛、肿胀、皮温升高、肤色改变、感觉异常等。

诊断方法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D-二聚体测定)、血管超声检查、静脉造影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02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定期更换穿刺部位为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需要定期更换穿刺部位,一般建议每48-72小时更换一次。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穿刺部位应始终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和污染。

避免在同一血管内反复穿刺应避免在同一血管内反复穿刺,以免损伤血管内膜,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可以抑制血栓形成的过程,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抗炎药物使用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可以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使用机械压迫方法如弹力袜、气压治疗等,可以减轻血管内膜的损伤,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机械压迫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血液淤滞,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运动锻炼机械预防措施03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定期对患者的导管进行检查,确保其畅通无阻,避免血栓的形成。

定期检查保持导管的清洁,避免细菌的感染,预防血栓的形成。

保持清洁如果发现导管有堵塞或感染,应及时更换导管,避免血栓的形成。

更换导管一般护理方法03抗炎药物如果导管的感染引起炎症,可以使用抗炎药物来缓解炎症,预防血栓的形成。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预防和处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预防和处理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倪元红引言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

临床上广泛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注血制品、采集血标本、静脉营养、化疗和测量中心静脉压等病人,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

导管堵塞的并发症中在PICC置管发生率较高,并且随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液体重力的滴速一般可达80滴/min以上。

若滴速<30滴/min,常提示导管不通畅或部分堵塞。

近年来,我们对PICC 堵塞的预防和处理进行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导管阻塞的原因护理和操作:①导管打折或受压致使血液反流后凝固,造成导管堵塞。

②封管不正确,造成血液回流至导管,凝血后堵塞导管。

③经PICC采血未彻底冲洗管道,血液中的纤维蛋白等成分黏附在导管壁,造成堵管。

④PICC留置时间较长,管道尖端对血管内膜机械性摩擦引起损伤,形成管周微血栓或在导管尖端形成纤维蛋白鞘堵塞导管。

输注药物:①输注静脉营养液或血液制品。

如高渗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人体清蛋白等液体时,因其分子微粒大,输液速度减慢,故易黏附于导管腔内,导致堵管。

②血管炎性堵塞。

如输注刺激性药物或导管长期刺激血管引起的血栓性静脉炎。

护理选择静脉:静脉瓣丰富的血管易引起导管摩擦、损伤而形成血栓性静脉炎,造成导管堵塞。

因此,应选择静脉瓣少的血管穿刺置管。

如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

贵要静脉不仅静脉瓣少、而且血管径粗、直,短,故应为首选血管。

而头静脉置管时,导管易反折入腋静脉或颈内静脉,且刺激血管和皮肤,易引起机械性静脉炎,应尽量少选。

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栓发生率比上肢静脉高3倍,故应尽量避免选用。

导管留置的护理:①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与PICC导管的选择是否合适、导管尖端的位置是否准确、导管在体外部分的固定是否牢固均有关。

因此,穿刺前应选择与血管腔相匹配的导管,以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性刺激。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血管内留置导管广泛应用于各临床科室,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ICU)。

因导管插入、护理等不当,导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十分常见。

根据卫生部的相关要求和我院的具体情况,特制定预防CR-BSI措施如下:一、置管时预防控制措施1、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无菌屏障要求。

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操作人员应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外科手套,置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

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3、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成人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

4、使用的医疗器械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病人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5、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

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

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作。

6、前臂及手部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

二、置管后预防控制措施1、应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但多汗、渗血明显患者宜选无菌纱布。

2、更换穿刺点覆盖辅料。

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天,专用贴膜可至7天,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

3、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应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检查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手卫生。

4、保持三通锁闭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

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5、置管患者洗澡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6、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24小时内应及时更换。

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中心静脉导管是指经皮穿刺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等大血管,使导管尖端到达中心静脉(上、下腔静脉)的方法。

中心静脉穿刺留置管术目前已被广泛推广。

尤其是在ICU、CCU等重症监护室应用更为广泛。

执行该操作时,有发生某些并发症的风险,如导管堵塞、空气栓塞、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移位或滑脱、气胸或血胸、导管断裂等。

医护人员要注意预防,若不慎发生,应正确的处理。

导管堵塞原因导管没用适宜的封管液冲管可发生管腔内堵塞。

导管内血凝块、沉淀的不相容药物、肠外营养的脂类聚集。

临床表现输液不畅,接注射器抽吸有明显负压,推注有阻力;部分可见外露导管上附有凝固血液。

预防脂肪乳剂与氨基酸、葡萄糖必需分开输注。

输注血制品或脂肪乳等黏滞性药物后,必须立即进行冲管,再继续使用其他药物。

采用正确的冲、封管技术。

应给以充分、正确的导管冲洗。

若导管冲洗不彻底,会形成堵塞。

同时应选择正确的冲管液冲洗导管。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尽量减少可能导致胸腔压力增加的活动:如咳嗽等。

可使用抗凝药物以预防导管阻塞的发生,如肝素盐水等。

处理流程发现导管堵塞→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查找原因(检查是否存在导管打折等机械性堵管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可用注射器回抽,严禁将凝固的血块推进血管内;解除导管阻塞药物的选择应根据导管堵塞的物质所决定,血栓性临床常选用尿激酶溶栓;如不通畅拔除导管)→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及记录→科室讨论分析。

空气栓塞原因未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患者免疫力低下。

导管污染:在污染的环境中(如病房)置管,经导管输入血液制品、加药、抽血、行中心静脉监测,使用三通开关或更换添加输液装置等均可使导管或其接头受到污染而导致导管腔内感染。

置管者的操作熟练程度与感染率成反比,操作越不熟练,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越大,引起局部炎性反应和导管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

临床表现局部表现:穿刺处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全身表现:寒战、高热(稽留热或弛张热),脉速、呼吸急促、头痛、烦燥不安等。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血栓形成的处理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血栓形成的处理
但是长期留置的导管会引起 多种并发症发生,其中血栓形成 会直接影响血液透析的进行.
01.导管内血栓的概述 导管管腔内血栓形成判断标准
导管管腔内血栓形状判断标准:血栓外观细长>1cm为条状;外观呈不规则块为块状;外观
01 呈散在小点为泥状。
导管管腔内血栓颜色判断标准: 血栓外观鲜红为红色血栓;外观陈旧红色为暗红色血
导管内血栓形成的处理
目录/content
01 导 管 内 血 栓 的 概 述 02 尿 激 酶 溶 栓 03 防 止 血 栓 再 形 成 的 护 理
01.导管内血栓的概述
CVT(中心静脉置管)是血液净化过程中建立的一条临时血管通 路,对有紧急需要或短期血液透析治疗而无永久血管通路的 患者适用,也是针对肢体血管条件不佳而不能建立自体静脉 内瘘患者的一种方案 。
01.介绍国0 3内. 防静脉止输血液栓的再现状形 成 的 护 理
血栓形成与患者长期卧床血流 淤滞及患者的原发病如糖尿病、
高脂血症等有关,与患者透析 期间导管内注入肝素不足、肝 素流失或血液反流入导管亦有 关, 因此及时冲管、防止血液 反流是预防堵塞的重要措施。
血液透析及经留置导管用药前常规消毒 动静脉接头,去除肝素帽(一次性),然 后抽去导管 腔内的肝素和部分残余血 液或血凝块,注入肝素 后进行血液透 析或用药;透析或用药结束后,先用 等渗盐水快速冲洗导管,在导管动静脉 端分别注 入 10 ml等渗盐水,并用 1.5 ml肝素等渗盐水(浓 度 25 mg/ m1)正压封管,最后以肝素帽封口,导 管 出口处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对 患者做好宣教, 置管肢体活动幅度不 宜过大和防止肢体受压,避 免因血液 反流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高凝状态患 者,根据医嘱服用阿司匹林片 100 mg /d,减少血栓 的发生率;指导患者合 理饮食,限制饱和脂肪酸和 胆固醇的 的摄人比例,适当增加活动。

中心静脉导管(CVC)术后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中心静脉导管(CVC)术后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中心静脉导管(CVC)术后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中心静脉置管(CVC)是经皮穿刺将导管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用较长的导管经股静脉插入下腔静脉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重症患者术中及术后监测、补液输血、胃肠外营养(TPN)、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输入,确保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抢救及中心静脉压(CVP)的准确监测等。

【并发症】导管脱出及移位【发生原因】1.无菌敷料面积过小,粘性不够,特别在敷料潮湿后容易脱落,从而使导管脱出。

2.在如厕或穿脱衣服时常不慎导致导管脱出。

3.患者入睡后,在翻身或移动时无意识拉出导管。

【临床表现】回抽血及输液不畅,局部水肿,液体外漏。

【预防及处理】1.妥善固定导管,留在体外的导管应呈“S”形或弧形固定,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余地。

2.更换敷料时应注意沿导管向心端揭开敷料。

3.做好记录,注意观察导管的刻度,判断导管有无滑脱。

4.加强巡视。

【并发症】导管堵塞或折管【发生原因】1.静脉导管扭曲或受压。

2.静脉导管内血液凝固。

3.药物沉淀或大分子溶质(如脂质)沉积。

4.疾病因素:血液呈高凝状态,高血压,肿瘤压迫等。

5.长时间留置导管的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静脉推注时阻力大或无法推注,回抽无回血,导管堵塞还可出现穿刺部位渗液,置管肢体局部潮红、肿胀,远端可出现血循环障碍。

若堵塞导管的血凝块脱落发生栓塞,可使受累部位组织或器官缺血、功能减退,甚至组织坏死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预防及处理】1.输液前后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2.堵管时不能强行冲注,以防栓子脱落。

3.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导管折叠、扭曲、受压。

4.采用脉冲式封管用稀释的肝素液封管,可防止血栓的形成。

5.正压接头的使用。

6.防止血液反流,及时更换液体;防止液体滴速停止,血液倒流。

【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原因】封管不彻底,导致血液回流;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液体滴空,未及时发现,导致血液回流;穿刺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教育、培训与人员配备
( 一 )建立专业化的、固定的医护队伍
缺乏置管和护理经验,护理人员不足,人员流动等均可增加CRBSI 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而经严格培训和主动教育,强化标准化的无菌操作 等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CRBS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51-62]。 通过多种教育模式,多学科、多途径地对专业人员进行导管操作和 预防的相关性教育,包括自我教育和强化被动式教育、演示与示范性教 育、实践指导与考核等。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熟练程度、无菌操作的依 从性,以确保导管应用的安全性。 具体措施包括: 1.明确插管指征、正确操作和维护程序及正确感染控制措施。(ⅠA) 2.对进行导管插入和维护的相关人员对指南知晓和遵从程度进行周期性 评估。(ⅠA) 3.只有接受过培训并证明有能力进行周围和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和维护的 人员才能被指派本项操作。(ⅠA) 4.确保ICU适当的护理人员的水准。观察性研究表明,没有经验的护士 或患护比例增加,与ICU中插管相关血液感染(CRBSI)相关。(ⅠB)
三、穿刺操作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
在放置深静置管时或更换导丝时,应进行最大无菌 屏障措施,包括佩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 术衣,患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ⅠB)
三、穿刺操作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
无菌操作前准备:
手卫生、无菌手套、口罩、 帽子、无菌手术衣
三、穿刺操作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
患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
(二)监测与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应当包括详细的操作流程、标准化的无菌 操作,详实的记录,严格血管内导管应用的管理与监测 制度,定期考核,对标准执行进行评估,以及置管后随 访等。 提倡建立以ICU为主,包括感染疾病专家,质量监 控专家在内的多元化管理队伍。建立本地关于医院获得 性血行感染的病因学和发生率相关的数据系统。目的在 于监测与总结感染危险因素,及时回顾总结相关感染危 险因素与问题,及时指导临床,以提供快速改进措施, 并降低医疗成本。

PICC 置管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PICC 置管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PICC 置管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摘要】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现已广泛应用临床,它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安全性高等优点,实现了“全程输液治疗只需一针”的工作特点,明显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1】、减少药物外渗的风险、减少了外周小静脉的损伤,同时又具有带管者可以自由活动、维护方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适用于中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尤其适用于肿瘤化疗的患者。

但PICC置管后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其中静脉血栓是最严重的,一旦发生,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且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于2014年至2015年我院对肿瘤化疗的120例患者行PICC置管,在置管的全程中采取全方位的预防血栓发生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PICC 静脉血栓预防护理The prevention and nursing of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PICC tubeAbstract: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long retention time and high safety. It achieves the objective of "infusion in the whole course of treatment only requires one sho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pain of patients with repeated puncture, reduce therisk of drug extravasation, and reduce the injury to the small peripheral vein.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free activities and convenient maintenance, which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t is suitable for patients who need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medium and long term, especially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 chemotherapy. But there are some complications in PICC catheter, among which the vein thrombosis is the most serious one. Once it has occurred, it may endanger the patient's life and safety, and increase the patient's pain and economic burden. Therefore, our hospital for cancer chemotherapy in 120 patients with PICC catheter. In the whole course of the whole process to take a full range of nursing measures to prevent thrombosis, achieved satisfactory result。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患者,男性,73岁,因大部分胃切除术后于 2015年5月转入EICU治疗,入室时神志呈全 麻未醒,呼吸机辅助呼吸,而后患者神志逐 渐转为清楚状态,自主呼吸良好,生命体征 平稳,因术后需要进行营养支持,责任医生 拟中心静脉(颈内静脉)臵管行肠外营养治 疗。 穿刺成功后,开始实行肠外营养,输注通畅 输注4h后,患者出现呼吸频率增快达30次/ 分,胸闷气喘,主诉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 降至89%
导管位臵异常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肺与胸膜损伤(液胸)
处理 立即暂停输液 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 引流,观察引流液的量 、性质、色等 吸氧 建立静脉通路 监测生命体征 脏器支持 对症治疗 心理护理,做好沟通
导管位臵异常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目前,多数机械损伤造成的并发症主要与颈内 静脉穿刺的盲目性有极大关系,也是导致医疗 纠纷的一个因素
肺与胸膜损伤、导管位臵异常 置管时并发症
动脉或静脉损伤、神经或纵膈损伤
空气栓塞、导管栓子、心脏并发症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中心静脉臵管的并发症: 与导管相关的感染有关:所以臵管前、 中、后均应该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这 是减少感染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静脉血栓形成 留置期并发症 空气栓塞、折管、导管堵塞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解 剖 结 构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颈内静脉(前路、中路、后路)
常 见 穿 刺 部 位


锁骨下静脉(锁骨上和锁骨下) 颈外静脉(进入锁骨下静脉呈锐角且有静脉瓣) 其他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贵要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与处理对策

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与处理对策

中心静脉导管(CVC)术后护理中心静脉置管(CVC)是经皮穿刺将导管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用较长的导管经股静脉插入下腔静脉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重症患者术中及术后监测、补液输血、胃肠外营养(TPN)、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输入,确保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抢救及中心静脉压(CVP)的准确监测等。

【并发症】导管脱出及移位【发生原因】1.无菌敷料面积过小,粘性不够,特别在敷料潮湿后容易脱落,从而使导管脱出。

2.在如厕或穿脱衣服时常不慎导致导管脱出。

3.患者入睡后,在翻身或移动时无意识拉出导管。

【临床表现】回抽血及输液不畅,局部水肿,液体外漏。

【预防及处理】1.妥善固定导管,留在体外的导管应呈“S”形或弧形固定,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余地。

2.更换敷料时应注意沿导管向心端揭开敷料。

3.做好记录,注意观察导管的刻度,判断导管有无滑脱。

4.加强巡视。

【并发症】导管堵塞或折管【发生原因】1.静脉导管扭曲或受压。

2.静脉导管内血液凝固。

3.药物沉淀或大分子溶质(如脂质)沉积。

4.疾病因素:血液呈高凝状态,高血压,肿瘤压迫等。

5.长时间留置导管的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静脉推注时阻力大或无法推注,回抽无回血,导管堵塞还可出现穿刺部位渗液,置管肢体局部潮红、肿胀,远端可出现血循环障碍。

若堵塞导管的血凝块脱落发生栓塞,可使受累部位组织或器官缺血、功能减退,甚至组织坏死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预防及处理】1.输液前后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2.堵管时不能强行冲注,以防栓子脱落。

3.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导管折叠、扭曲、受压。

4.采用脉冲式封管用稀释的肝素液封管,可防止血栓的形成。

5.正压接头的使用。

6.防止血液反流,及时更换液体;防止液体滴速停止,血液倒流。

【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原因】封管不彻底,导致血液回流;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液体滴空,未及时发现,导致血液回流;穿刺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临床表现】患侧肢体、颈部、锁骨下皮肤有肿胀疼痛感、紫绀、皮温降低、肩周不适等症状。

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进展

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进展

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进展摘要:PICC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穿刺成功率高、安全、血管损伤小、置留时间长、无需医生操作等优点,常被用于长期输液、肿瘤周期化疗等临床治疗中,但随着PICC留置时间的延长,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其中以静脉血栓最具代表性,危重患者中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3%–91%,血栓形成极易诱发肺栓塞等高危并发症,进而威胁患者生命。

本文就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概念、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护理措施进行综述,重点对三大危险因素和预防护理干预内容进行阐述,进一步论证优质护理可以减少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这一论证,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PICC导管;静脉血栓;危险因素;预防护理;综述一、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概述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它是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定位于靠近心脏的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

外周手臂静脉大多选择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

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是血栓发生的三大危险因素,PICC相关性血栓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与PICC导管相关的深静脉和浅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分别为4%和1%。

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置管侧肢体肿胀、疼痛、皮温升高等,浅静脈血栓症状明显,深静脉血栓往往症状不明显,主要依靠超声来确诊。

二、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PICC对于治疗救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静脉置管后具有很大的风险,以静脉血栓最具代表,综合起来,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3种。

1、导管因素导管材质、导管管径的大小、导管尖端位置都是形成血栓的重要危险因素。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声明,聚氯乙烯、聚乙烯材料导管比聚氨酯硅胶类导管发生血栓的危险性高。

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预防与处理流程

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预防与处理流程

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预防与处理流程中心血管通路装置(CVAD)堵管的预防与处理流程一、落实预防堵管措施1.选择合适的置管部位:PICC首选贵要静脉,CVC优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股静脉置管;导管尖端送至理想位置(应在上腔静脉T8水平);2.进行正确的导管维护:(1)及时更换液体、输液时避免液体滴空;(2)规范的冲封管:严格遵守正确的冲管液、冲管容量、冲管时机及冲管频率的规定,充分、正确的冲管与封管;(3)采用正确的方法经导管采集血标本(非特殊情况不建议从CVAD采血),采集完毕彻底冲洗导管,及时更换接头;(4)根据无针接头的类型,以正确的顺序夹闭导管和断开注射器,减少导管尖端回血;(5)输液开始前,确保所有导管夹处于夹闭状态;(6)及时处理输液装置报警。

3.尽量减少可导致胸腔内压力增加的因素:如咳嗽、便秘、剧烈运动等;4.关注高凝状态患者:指导多饮水、置管侧肢体恰当活动磨炼,如握拳、松拳等,遵医嘱正确合理的使用抗凝药物等。

5.掌握药物特性;输注以下相互接触可能导致沉淀(有药物配伍禁忌)的药物时,注意在两种药物之间输注生理盐水或糖盐水,同时注意冲管:苯妥英钠、地西泮、更昔洛韦、氨苄青霉素、亚胺培南、肝素、万古霉素、场外营养液、头孢曲松钠和全部钙剂、氨溴索、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等。

二、评价有没有导管堵塞及堵塞程度1.熟悉堵管的临床表现:输液滴速减慢,冲管有阻力或抽回血困难,电子输液器(输液装置)出现频繁堵管报警;2.判别导管堵塞的程度(1)部分堵塞:无法抽回血,但可注药;或抽回血及注药均困难;(2)完全堵塞:不能注药和抽回血,有时导管外露部分可见凝固的血液。

三、评价可能招致堵管的原因1.血凝性导管堵塞的影响因素:(1)导管因素:①导管异位:导管不在上腔静脉或导管发生移位,造成血液反流;②导管尖端血栓或纤维蛋白鞘形成;(2)置管部位:股静脉穿刺置管的导管堵塞几率明明高于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置管者(因腹压作用使股静脉压高于导管内压,血液易返流入导管腔);(3)导管维护不规范:冲封管不及时或方法不正确,致使血液反流、导管内药物沉积或回血未冲洗;经导管采集血标本(非特殊情况不建议从CVAD采血)后未彻底冲洗导管及更换接头。

中心静脉导管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中心静脉导管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导管内血栓 导管外周纤维蛋白鞘 血管附壁血栓
治疗——导管内血栓
导管内溶栓
早期
UK 5000~8万u/ml,根据导管标定的腔内容量封管 15~60min后,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 不成功,再重复,最多3次 成功率90%
人,插管后可立即使用,不需要像AV内瘘 那样等待成熟。
缺点
中心静脉插管的并发症:气胸、血肿等。 感染和血栓形成高发 穿刺部位静脉狭窄或梗阻 外表不美观,不舒适 使用时间短 血流速可能不足,需要延长透析时间
中心静脉导管的类型
导管的材料
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酯、聚氨基甲酸酯 聚合物、硅酮聚合物等
观察护理: 使用后必须按血透后导管的处理要求封管。
导管外血栓(extrinsic catheter thrombosis) 指南6:临时导管失功,只要无感染,可引导导丝更换导管,或用尿激酶处理 中心静脉导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优导点管的弹严性 硬禁、半硬强、弹性行冲管,血栓形成引起的堵塞,应在 6小时内处理。预防非血栓性堵塞关键在于正 导管长期留置在血管中容易形成漩涡而至血栓形成
原因分析:
血栓性堵塞: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返流至导管,在 纤维鞘从插管后24小时开始形成,5~7天可覆盖导管全程(?)。
使用时间 临时性、长期性 导管回撤造影(pull-back venography)
导管腔内形成血凝块血栓所致 血栓形成常导致晚期导管功能丧失
最少凝血(激光切槽,光滑切口) 导管的弹性 硬、半硬、弹性
管尖)
安全易操作(Palindome
撕脱鞘)
临时性导管
长期性导管
留置导管使用时间长 患者高凝状态 肝素用量不足 管路受压扭曲
易引起血栓形成
血透患者的深静脉留置导管,一般情况下不 宜另作他用,如抽血、输液等,如果一定要 用(如患者需要大量补液或无其他输液通 路),使用后必须按血透后导管的处理要求 封管。

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栓形成性及感染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栓形成性及感染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综述·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栓形成性及感染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尹萌萌 胡群作者单位:43000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血液科通讯作者:胡群(邮箱:qunhu2013@qq.com)【摘要】 中心静脉导管是儿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患儿药物、全肠外营养液、血制品等静脉输注及血液透析和血浆置换。

随着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明显增加,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和中心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逐年增加,不仅缩短了静脉导管的使用寿命,也降低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制定适合儿童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已引起临床重视。

本研究综述了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及感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措施。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儿童; 静脉导管相关血栓; 中心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图分类号】 R72;R17 20世纪80年代引入的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venouscatheter,CVC)可长期为儿童患者静脉输注药物、营养液或血液制品,通常分两种:常规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PICC)。

常规中心静脉导管,如输液港、Hickman导管等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植入,费用高[1]。

而PICC选择外周静脉经皮插入,其尖端位于中央静脉,与其它留置CVC相比具有潜在优势,可进行床边操作,一般不需要镇静。

PICC导管由生物兼容材料如聚氨酯或硅胶制成,常见穿刺部位为肘前静脉,也可选择贵要静脉、腋静脉或头静脉,易操作,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其它CVC,气胸、血胸等危急并发症少见[2]。

CVC相关并发症不仅缩短患儿导管寿命,还影响其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延长住院时间,其中静脉导管相关血栓(catheter relatedthrombosis,CRT)和中心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entralline associatedbloodstreaminfection,CLABSI)等并发症可损害CVC功能[3],本综述概述其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