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文学(2)

合集下载

现当代文学 寻根文学

现当代文学 寻根文学


除“吃”之外,王一生有一大嗜好,即下棋。 与“吃饭”相对,下棋是一种精神存在方式。
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节
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 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 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 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 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 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
一个封闭的生活世界鸡头寨和一个白 痴丙崽的形象,象征了传统文化的痼 疾。
丙崽形象的象征意义:
小说试图承继鲁迅开创的批判国民性的传统,
以现代文明去映照民族的精神病根。
⑴他一生只会两个简单音节,高兴时逢人不
管男女老幼一律叫“爸爸”,反映了古老民
族二元对立的思想方式。
丙崽形象的象征意义:

⑵他那声口状貌、言动举止的迟钝愚顽,痴呆无 知,正是民族文化不开化的象征;
寻根作家对文化意识的重视和追求,标志着
文学创作界文化意识的觉醒,中国当代文学 从此改变了单一的政治视野,生成了更为开 阔的文化视野;另外寻根小说中的浪漫倾向 及其对现代主义的多种表现手法的探索,打 破了小说创作单一的现实主义格局,并在语 言文体、隐喻象征、叙述方式、作品结构等 方面都有所创新,表现出了文学的自觉。
王安忆《小鲍庄》-对儒家文化的思考
小说中捞渣这一形象有着巨大的象征
意义,他的身上集中了我们民族全部 的美德,传统自然也包含着“仁义” 这一道德准则,而他的死亡正是我们 民族文化中“仁义”观念走向消亡的 象征.

二、寻根的主张和理论
寻根文学的倡导者韩少功说:“寻根文学是一个 先有旗号,后有创作,先有理论,后有实践的 ‘有意为之’的文艺流派。这在现当代文学史上 倒是罕有先例。” 1、文学的根在于民族的文化。 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一文中说:“文学有 根,文学之根应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里,根不茂 则叶难盛”。

当代文学史第十讲 寻根文学二

当代文学史第十讲 寻根文学二
第、痴、淡
庄禅的人生境界:悠闲、淡泊、宁 静、平和,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传达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尤其 是道家文化的自觉认同,呈现出一 种文化的人格魅力。
2、“吃”与“下棋” ——文化命题
“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 每日在忙这个。可囿于其中,终于 还不太像人。”小说通过吃与下棋 来表现人物的两种追求(生存本能 和精神追求)和人生哲学,从而达 到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刻揭示。
• “口语化而不流俗,古典美而不迂 腐,民族化而不过‘土’,嘎嘣利 落但仍然细密有致,刻画入微却又 惜墨如金。”
——王蒙《且说〈棋王〉》 《文艺报》1984年第10期
思 考
• 作品如何通过塑造王一生这一人物 形象来传达内在的文化意蕴?
• 阿城写王一生的吃是寄寓着人生和社 会的丰富内涵的。通过写他对“饿” 与“馋”的区别,折射出社会历史的 某些可悲侧面;通过写他对于“吃” 的高度重视,暗示了对生命价值的尊 重,无论在任何逆境之中,均不必怨 天尤人,只有执着于生存,才能有所 发展。 ——生存本能
• 下棋:从“生存”到“思想”的生命升华 和大彻大悟似的超脱 。表面上是一种厌世、 遁世的思想表现,实质上又表现出一种个 体意识和文化意识的自觉追求,也就是个 体意志和精神理想的寄托。 • “妈,儿今天明白事了。人还是要有点东 西,才叫活着。” 淡泊与顽勇,统一在王 一生的生命形态里。 ——进取意识
• 王一生是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在他的 身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象 征着整个人生。 “吃”和“下棋”贯 穿其中,一方面表现了我们民族的韧 性,另一方面暗示了道家文化传统是 中国人应付乱世的有效工具。 • 客观上达到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且 表现了一种对社会现实较为清醒的认 识,不愿随波逐流的智者心理和傲世 态度。

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

2、文学之根虽在文化,但却并不等同于 全部的民族传统文化。
李杭育在《理一理我们的“根”》中说:“中国 的文化形态以儒家为本。儒家的哲学浅薄、平庸, 却非常实用。”
3、对民族文化应该作出新的判断和认 识
寻根文学试图通过对民族本土文化沉积的 发掘,“寻找东方文化的思维和审美优 势”,建立一种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学品格。
六.寻根小说的历史变革作用
局限: 对于‚根‛的理解的静止性和非历史性, 导致了一些作家一味的沉迷于古、俗、粗、 野之中,表现出贵远贱近、向虚背实的倾 向。
80年代小说
寻根小说
王安忆的《小鲍庄》
以平实朴素的语言,非线 型散点透视的叙述方法, 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浸透着 传统文化几近封闭状态的 村庄和一群农民的生存状 态。表现上看,这里民风 古朴,讲究仁义,敬老爱 幼,其实贫穷、落后、愚 昧,甚至人性被扭曲。
3、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价值选择
作家们在对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糟粕进行否定的同 时,也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价值选择。 在寻根文学中,被认为最能显示传统文化精神的 是阿城的小说。他以《棋王》、《树王》、《孩 子王》奠定了他在寻根文学中的坚实地位,以他 对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的道家文化的追寻成为最 有特色的寻根小说代表人物。
寻根小说
一.“寻根文学”概念
1983年前后,一些作家 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尝试 以现代意识去关照民族文化 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 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 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 主要代表作家:莫言、韩少 功、王安忆。
二 、文化寻根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
寻根文学是指80年代中期出现在当代文 坛上的以“文化寻根”为思想艺术追求 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种类。85年,韩少功、 阿城、郑义、李杭育等青年作家发表文 章,正式提出“文化寻根”的口号,意 欲对民族文化精神返本求源,挖掘民族 性格中的民族文化素质。主要代表作有: 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 庄》、阿城的《棋王》等。

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



2.李杭育: (1)《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年第9期) 文章认为,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精华,其实更多地存在和保 留于“中原规范之外”。 (2)《“文化”的尴尬》(《文学评论》1986年第2期) 文章指出,“中国的文学总该有点中国的民族意识在里边, 这个说法大约是不过份的。倘使我们的文学里没有一点自己 的气味,自己的面孔,那我们又何必做人做文呢?我们跑到 世界上去,人家问起来,我们算什么人呢?我们的作品算是 个什么东西呢?” 3.郑万隆:《我的“根”》(《上海文学》1985年第5期) “黑龙江是我生命的根,也是我小说的根”,在这个小说世 界里,“我企图表现一种生与死、人性与非人性、欲望与机 会、爱与性、痛苦与期待以及一种来自自然的神秘力量。更 重要的是我企图利用神话、传说、梦幻以及风俗为小说架构, 建立一种自己的理想观念、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和文化 观念……”
三、总体特征
1.重视世俗日常生活及异域民俗文化描述。 2.对传统道家文化和禅宗哲学持暧昧的态度。 3.将生活实景与幻想、象征、寓言进行糅合 性处理,营造了一种古朴自然、神秘而浪漫 的艺术风格。

四、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略) 五、寻根文学的重估 (略)



4.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文艺报》1985 年7月6日) 文章指出,人们想在穿越了被“文化大革命”浩劫 摧毁得所剩无几,在“把民族文化判给阶级文化, 横扫一遍,我们差点连遮羞布也没有了”。 5.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文艺报》1985 年7月13日) 文章指出,“‘五四运动’曾给我们民族带来生机, 这是事实。但同时否定得多,肯定得少,有隔断民 族文化之嫌,恐怕也是事实?‘打倒孔家店’,作 为民族文化最丰厚积淀之一的孔孟之道被踏翻在地, 不是批判,是摧毁;不是扬弃,是抛弃。痛快自是 痛快,文化却从此切断。儒教尚且如此不分青红皂 白地被扫荡一空,禅道二家更不待言。”

第十九讲 改革与寻根文学(下)

第十九讲 改革与寻根文学(下)

“宗教是一种高贵、神秘、复杂、沉重而美 丽的黑色。信仰不是卸下重负,而是向受难 追求。 这黑色的世界千态万象,比人间更有一层 丰富的危险,它使我同时感到恐惧和诱惑。” ※ 对无信仰汉民族的启发:坚韧、沉默, 在苦难中为灵魂而战。
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 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椿, 似无所见,似无所闻。 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 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 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 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 众人都呆了,都不说话。外面传了半天, 眼前却是一个瘦小黑魂,静静地坐着,众人 都不禁吸了一口凉气。
第十九讲 改革与寻根文学(下)
二、寻根文学
1、 从“乡土” 到 “寻根”: 鲁迅 — 乡土小说 — 京派 /东北作家群 ——— 废名、鲁彦 沈从文/萧红
赵树理 社会文化分析小说 孙 犁 汪曾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寻根文学” (1)精神背景:改革开放 世界“寻根”潮流 (2)文学主张: 1985年韩少功发表《文学的根》—— “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当深植于民族传统 的文化土壤中。 … 分析民族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优秀 的成分; … 把握中华民族的思想方式、理想标准和 价值标准,创造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气派的 文学。”
3、代表作家及作品:
(1)城市文化寻根:陆文夫《美食家》 邓友梅《那五》《烟壶》 冯骥才《神鞭》《三寸金莲》 (2)乡野文化寻根: 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 阿城《棋王》 王安忆《小鲍庄》 韩少功《爸爸爸》 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
汪曾祺 (1920-1997)
乡土文化小说的集大成者, 寻根文学的肇始人。
巧云破了身子,她没有淌眼泪,更没有想到跳到 淖里淹死。人生在世,总有这么一遭!只是为什么 是这个人?真不该是这个人!…她怔怔地坐在床上, 心里乱糟糟的。

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

4、传统审美意识的复苏 、
在审美意识上, 在审美意识上 , 寻根作家对民族艺术精 神的认同, 对传统的审美经验的重视, 神的认同 , 对传统的审美经验的重视 , 复活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 复活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 , 给新时期 文学灌注进我们民族所特有美学气韵和 情致。 情致。
阿城的“ 三王” 系列小说, 阿城的 “ 三王 ” 系列小说 , 表现出平淡 冲和、旷达淡泊的艺术人格; 冲和、旷达淡泊的艺术人格; 郑万隆对那些山野汉子们粗犷强悍、 质 郑万隆对那些山野汉子们粗犷强悍 、 朴自然的感性力量的张扬; 朴自然的感性力量的张扬; 韩少功对原始古老的初民心态的冷峻审 视及作品的神秘瑰丽, 视及作品的神秘瑰丽, 贾平凹的朴拙凝重, 郑义的深沉悲壮, 贾平凹的朴拙凝重 , 郑义的深沉悲壮 , 张承志的雄浑奔放。 张承志的雄浑奔放。
汪曾祺: 汪曾祺
“风俗中保留着 一个民族的常绿 的童心, 的童心,并对这 种童心加以圣化。 种童心加以圣化。 风俗使一个民族 永不衰老。 永不衰老。胡同文化 1、居民建筑民 、 俗 2、饮食民俗 、 3、语言民俗 、
)、谐音民俗 (1)、谐音民俗: )、谐音民俗: 求雅避俗, 求雅避俗,趋吉避 凶 )、民间熟语 (2)、民间熟语 )、 )、京味方言 (3)、京味方言 )、
(2)从文学自身演变发展来说,这 )从文学自身演变发展来说, 又是一次文学寻找自我的浪潮。 又是一次文学寻找自我的浪潮。
一是寻找民族文学 之根, 之根,二是寻找作 家的个性自我。 家的个性自我。 马尔克斯的魔幻现 实主义成为民族精 神与外来现代文明 巧妙结合的典范。 巧妙结合的典范。
二、寻根的主张和理论
(六)阅读与思考
《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陈思和, 》,陈思和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年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版 1、为什么会出现寻根文学的热潮?有何 、为什么会出现寻根文学的热潮? 创作实绩? 创作实绩? 2、丙崽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丙崽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3、《受戒》的主题意蕴是什么? 、《受戒 、《受戒》的主题意蕴是什么? 4、说说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征 、

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

一、背景(一)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二)一种认为就应该学习模仿。

连文学艺术上的现代派也被当作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不考虑现代派艺术在西方正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抗。

还有一种认为“现代化”这个目标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环境不同,文化基础也不相同,它所呈现的模式,尤其是文化上的发展模式,是不应该相同的。

(三)在整个寻根文学思潮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知青作家。

文化寻根不是向传统复归,而是为西方现代文化寻找一个较为有利的接受场:在对于西方现代文学历史和作家的状况有了较多了解之后,迫切要求文学“走向世界”的作家意识到,追随西方某些作家、流派,即使模仿的再好,也不能成为独创性的艺术创造。

在他们看来,以“世界文学”的视镜从中国文化寻找有生命力的东西,应该是中国文学更为可行之路。

(四)阿城:“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 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郑义:《老井》贾平凹:《商州系列》李锐《厚土系列》莫言《红高粱系列》(五)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对“人”的自觉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并在作品中力图解放“人”的生命与价值,但一些作家却发觉即使抛开暂时的政治、道德因素,人也不可能像动物那样,进入绝对自由的生存空间--一只无形的手在幕后操纵着人类,制约着“人”的心理、行为模式,这就是“文化”。

[韩少功寻根文学]寻根文学

[韩少功寻根文学]寻根文学

[韩少功寻根文学]寻根文学寻根文学篇(一):传承文化寻根历史征文500字【传承文化寻根历史征文1】秦人贾平凹,对于秦地的热爱、对于秦文化的思考,我们从其散文、小说中都能够了解到。

这其中,我想,他的散文作品《秦腔》可以被视作分析贾平凹“寻根”情愫的很好例证。

当然,这似乎和已然被我们认作是寻根文学代表作品的贾平凹的《商周系列》有着一脉相承的地方。

我喜欢从“秦人”、“秦地”和“秦腔”的三者关系来读这部作品。

这主要也是因为我在阅读贾平凹其他作品的时候发现,他的情感及其所生发出的文字都源于对秦地文化的深厚热爱。

由此,我们不禁想到文学史上,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寻根作家”的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都触及了作家们对于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和对传统文化意识的思考。

“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

《秦腔》中,作者在开篇就给了我们他自己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

显然,作家的思考是很受大家认同的。

这篇文章的结构思路很清晰,由议论展开、夹叙夹议;先后写了等戏、看戏、议戏的场面,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想必给读者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种场面的描写,地域色彩浓厚,给读者一种对秦地、秦人、秦腔的感性认识。

而透过这些作品内容,我们能够看到的更有秦川一带文化具象后的影子。

秦地自然条件的恶劣连结着秦人悲苦而又奋争的生命;秦人的释放和粗犷又造就了秦腔“吼”的艺术。

秦人、秦地、秦腔就在这种必然的联系中完成着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延展,绵延千年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也许,有人说“文化的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我不否认这种观点,我只是想明确一个小问题,即文化的交流和借鉴一定不可忽视自身文化的价值。

“寻根文学”,乃至“文化寻根”不是复归传统,而是为西方现代文化寻找一个较为有利的载体。

在对于西方现代文学历史和作家的状况有了较多了解之后,迫切要求文学“走向世界”的作家也已经意识到,追随西方某些作家、流派,即使模仿的再好,也不能成为独创性的艺术创造。

在他们看来,以“世界文学”的视镜从中国文化寻找有生命力的东西,才应该是中国文学更为可行之路。

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

2、文化寻根思潮出现的原因



(1)从社会历史原因来看,国门敝开后, 导致了中西方文化的大碰撞、大融汇, 思想艺术界再次掀起了文化大讨论的热 潮。 “寻根”一词最早借用了美国表现黑人 归乡寻祖意识的长篇小说《根》的名字 加西亚·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2)从文学自身演变发展来说,这 又是一次文学寻找自我的浪潮。


第七章 第十节 寻根文学

一 、文化寻根思潮形成的历史 背景

寻根文学是指80年代中期出现在当代文 坛上的以“文化寻根”为思想艺术追求 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种类。主要代表作有: 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 庄》、阿城的《棋王》等。
1、国内不断高涨的“文化热”


文化上的回归意识,早在“寻根”的大 旗被正式张扬出来之前,已显露端倪。 汪曾祺、邓友梅、刘绍棠、陆文夫、张 承志等分别创作了《大淖纪事》、《那 五》、《蒲柳人家》、《美食家》、 《黑骏马》等中短篇小说。




阿城的“三王”系列小说,表现出平淡 冲和、旷达淡泊的艺术人格; 郑万隆对那些山野汉子们粗犷强悍、质 朴自然的感性力量的张扬; 韩少功对原始古老的初民心态的冷峻审 视及作品的神秘瑰丽, 贾平凹的朴拙凝重,郑义的深沉悲壮, 张承志的雄浑奔放。
四、寻根文学的意义

寻根小说既是“反思” 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再 次呈现和发展,更是 在更为广大的空间和 更为长久的时间之流 中探寻我们民族生存 命运的文化奥秘。

读者的心也被定串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小 脚印撩动得痒痒的,对踩出小脚印的人, 生满爱怜之意。
(四)散文化的小说



1、寓人生哲理于凡人小事的叙述之 中,寓真善美于平庸琐碎的事件描 写之中,散漫、随意、淡泊,却又 令人回味。 2、运用散文化的笔调,注重气氛, 淡化情节,铺开一幅幅水乡风俗画。 3、运用诗化语言,简洁明快,流畅 自然。

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

红高粱》是一个具有神话意味的传说。

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赞美生命是该片的主题。

“是要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

”(张艺谋:《(红高粱)导演阐述》)正因为这种对生命的礼赞以及影片那精湛的电影语言的运用,使得《红高粱》获得了国际荣誉,这也是中国电影迄今为止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荣誉。

《红高粱》既是“寻根文学”的终结,也是“新时期”“新历史小说”家族小说的起源。

其中透出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物的历史边缘性都给新时期小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强烈的生命意识:(1)红高粱是有爱恨情仇的鲜活的生命个体,山川草木、清风白云甚至溺尿都是有生命质感的。

《红高粱家族》中,“我奶奶”从出嫁的那天起似乎就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然而她却凭着坚强和果敢闯了过来,从而获得新生,获得了自己的爱情和事业;罗汉大叔面临酷刑自知没有生存的希望却并不绝望,依然以自己的忍耐力与极刑斗争到底,他的英雄气概被后人传为佳话;“我爷爷”率领的非正规军队虽然抗日失败了,他的率性和他的辉煌业绩却被载入史册传为佳话,“使我们这些不肖子孙相形见绌”。

在这里,社会正统的伦理道德和是非观念失灵了,我们所感觉到的只有强盛的生命力量的震撼之美。

(2)植物是有生命的,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但植物是有灵性有感觉的却是童话神话里和寓言中才有的事。

然而在莫言笔下,植物的灵性和感觉却是那么的自然,丝毫不让人觉得突兀。

红高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有喜怒哀乐,也会“肃然默立”、“感情激荡”,“向苍天呼吁”,它们同扎根于故乡的黑土地,已经与“我爷爷”、“我奶奶”融为一体,山川河流、蓝天白云、风雨雷电都是通灵的有感觉有感情的,河水也会愤怒从而给人施加惩罚,也会因悲哀而呜咽。

(3)死亡皆自然。

文中对罗汉大叔被活剥皮的过程写到极致,将生命结束的瞬间无限拉长,把死亡过程本身酣畅淋漓地展示出来。

描写酷刑并不一定代表作者受过或者执行过,而是靠着艺术想象虚构出的真实,其目的却是为了展示在极端情况下人的生命感觉和生命存在状态本身即生命本身,而不是聚焦于死亡的意义。

文化寻根小说2

文化寻根小说2
扎西达娃西藏隐秘的岁月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扎西达娃西藏隐秘的岁月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还有的寻根作家注重从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思想资源中寻找现代社会的精神支撑因而他们把根指认为还有的寻根作家注重从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思想资源中寻找现代社会的精神支撑因而他们把根指认为民族的传统精神信仰或文化价值观念
80年代小说
二 寻根文学概念
指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具有浓郁的地 域文化色彩的小说。它通过对特定地域的 风土人情以及人民生活的描写,试图站在 时代的高度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 以发现民族古老文化中带有生命力的根须 和病态的根须,目的是重铸民族精神。主 要代表作家:阿城、莫言、韩少功、王安 忆。
‚寻根文学‛是新时期首次出现的以明确的理 论主张而倡导的、理论与作品同时出现的艺 术流派。 1985年4月 韩少功《文学的‚根‛ 》 “民族文学
他的作品以白描淡彩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 氛围,透露出浓厚隽永的人生逸趣,寄寓 了关于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学玄思, 关心人类的生存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的现 时积淀。
《棋王》、《树王》和《孩子王》合称 ‚三王‛。三个中篇小说都以文革为背 景,以知青生活经验为创作素材,所写 的都是小人物的故事,深刻地反思人在 非常时期失去的价值,以及一些小人物 在精神上的坚持与抵抗——《棋王》里 的象棋是传统文化的价值,《树王》里 的老树是自然生态的价值,《孩子王》 里的教科书和字典是教育的价值。
尽管‚文化寻根‛在动机上有反拨的一面, 而实际上又有对以上二者顺应的一面。 首先,从‚寻根文学‛同当时主流文学的关 系来看,‚寻根文学‛是反思文学和改革 文学的合乎逻辑的深化。(1)它是反思文 学的进一步深化,是对一个民族文化心理 的深层反思:‚反思文学‛着重在社会政 治层面对极‚左‛思潮展开猛烈而无情的 批判;‚寻根文学‛则从民族文化传统的 劣根性,从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层次揭示历 史因袭的重负如何成为深入批‚左‛的阻 力。

寻根文学及代表作家

寻根文学及代表作家





一、民族文化形态的一种理性批判 当代文化意识的高度赋予寻根作家多元化的思维。 他们认识到,人是自然生态的一部份,大自然也 是他们要寻的一条“根”。 首先,自然生态面貌(如贫乏、闭寨、灾害等) 无疑是决定人生存状态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大自 然的容貌不可置疑地塑造着人的性格和人的文化 面貌。所谓“面山者智,近水者灵”,“北方人 的性格”和“南方人的性格”以及“地域文化” 等等说法,都是说明自然与人与文化关系的密切。 其次,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解释,产生了知 识、思想与信仰。这些知识、思想和信仰一代一 代地积淀下来,就形成了他们的文化和习俗。文 化和习俗反过来又主宰着他们后代的人生。



真正大规模打出“文化寻根”大旗的时间,是在 1985年。 1985年文化寻根意识的崛起,在政治和文化的 多重关系下直接带动了文学上的实验,唤起作家艺 术家对艺术本体的自觉关注。 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 “根”》中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 他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 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 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 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谜。"


• 1983年以后,随着贾平凹的《商州初录》、张承志的 《北方的河》、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 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等作品的发表和引起轰动, 许多知青作家加入到了“文化寻根”的写作之中,并成为 这一文学潮流的主体。
• 1984年12月,在《上海文学》杂志社与杭州《西湖》 杂志社等文化单位在杭州举办的座谈会上,许多青年作家 和评论家讨论近期出现的创作现象时提出了文化寻根的问 题。
民族的才是世界 的
——寻根文学及代表作 家

寻根文学的评介

寻根文学的评介

寻根文学的评介寻根文学的评介姓名:郑小立学号:1002405037 班级:10级汉5班寻根文学的定义: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是中国八十年代兴起的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传统意识的探究、讨论的文学类型。

寻根文学是由韩少功提出的,1985年他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综合来看,“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寻根文学”由一批青年作家发动,主旨在于突出文学存在的“文化”意义 ,试图从传统文化心理、性格上推进“反思文学”的深化,并发掘、重构民族文化精神,以此作为文学发展的根基。

它的主要代表作家有阿城、张承志、韩少功、王增其等。

寻根文学主要分为:城市文化寻根和乡野文化寻根两个流派。

城市文化寻根的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刘心武的《钟鼓楼》,冯骥才的《三寸金莲》,邓友梅的代表作《那五》和《烟壶》、《寻访"画儿韩"》、《双猫图》、《"四海居"轶话》、《索七的后人》。

乡野文学寻根的作家及其代表作有:王增其的《大淖记事》、张承志的《黑骏马》、韩少功的《爸爸爸》被很多人认为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寻根文学”的显著特点是:具有现代意识,以现代意识关注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创作手法上传统和现代相融合。

文化寻根小说2

文化寻根小说2
个人与大时代的关系: A、送别:大时代中的小人物 我(家破人亡,冷静对待) 王一生(举世皆醉我独醒) ——边缘心态 (被时代放逐,自我放逐)

“父母生前 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 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 走, 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 不在留城政策之内。我野狼似 的转悠一年多,终 于还是决定要走。此去的地方按月有二十几元工 资,我便很向往 ,争了要去,居然就批准了。”
第三部分
过渡:战前的平静
民间的‚棋道‛与知识分子‚棋道‛最终的 分道扬镳 倪斌的妥协与王一生的坚守 有意味的风景描写
第四部分:王一生:民间的、道家 的文化中的‚个人‛
棋王诞生的前提:体制外的民间的比赛 棋王诞生的过程:车轮大战 第一处:“王一生坐在场当中一个靠背椅上, 把手放在两腿上,眼睛虚望这,一头一脸 都是土,像是被传讯的歹人。” “眼睛虚 望着”,展示了王一生内心没有多少把握 而显得内心有些空虚的形象。车轮大战对 他来说其实意味着一种挑战,一种因为认 真而显得没有多少把握的挑战。
一万物有灵论一万物有灵论二畏天祭神二畏天祭神三千奇百怪的三千奇百怪的迷信解释预兆禁忌和行为迷信解释预兆禁忌和行为四咒语拜物教四咒语拜物教五巫卜文化五巫卜文化六盲目的祖先崇拜和长辈权威六盲目的祖先崇拜和长辈权威七对人的兽性摧残七对人的兽性摧残八好勇斗狠集团仇杀八好勇斗狠集团仇杀33整体的荒诞与象征整体的荒诞与象征作品采用隐去具体的时代环境与社会联系的作品采用隐去具体的时代环境与社会联系的抽象的方式对历史作整体的把握以写实抽象的方式对历史作整体的把握以写实和象征交替为基本手段运用直觉综合和象征交替为基本手段运用直觉综合整体把握主观表现等艺术方法使作品整体把握主观表现等艺术方法使作品获得了整体的象征意味全文弥漫着一种获得了整体的象征意味全文弥漫着一种飘忽不定的扑朔迷离的神秘感飘忽不定的扑朔迷离的神秘感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省丹凤县人

寻根文学的评介

寻根文学的评介

寻根文学的评介姓名:郑小立学号:1002405037 班级:10级汉5班寻根文学的定义: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是中国八十年代兴起的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传统意识的探究、讨论的文学类型。

寻根文学是由韩少功提出的,1985年他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综合来看,“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寻根文学”由一批青年作家发动,主旨在于突出文学存在的“文化”意义 ,试图从传统文化心理、性格上推进“反思文学”的深化,并发掘、重构民族文化精神,以此作为文学发展的根基。

它的主要代表作家有阿城、张承志、韩少功、王增其等。

寻根文学主要分为:城市文化寻根和乡野文化寻根两个流派。

城市文化寻根的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刘心武的《钟鼓楼》,冯骥才的《三寸金莲》,邓友梅的代表作《那五》和《烟壶》、《寻访"画儿韩"》、《双猫图》、《"四海居"轶话》、《索七的后人》。

乡野文学寻根的作家及其代表作有:王增其的《大淖记事》、张承志的《黑骏马》、韩少功的《爸爸爸》被很多人认为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寻根文学”的显著特点是:具有现代意识,以现代意识关注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创作手法上传统和现代相融合。

寻根文学及代表作家

寻根文学及代表作家
❖ 造成鸡头寨现实生存状态的最根本的原 因还是鸡头寨人和他们的文化。
❖ 鸡头寨人自称是刑天的后代。为了生存, 他 们的祖先从东方的海边迁徙而来。他们的 历史悠久。他们以宗亲为纽带, 以祠堂为社 会组织形式。沿着他们祖先的耕作习惯, “一年一道犁, 不开水圳也不铲倒不堪力 ” 地靠农业为生。他们的生命是顺其自然的。 他们没有宗教信仰, 最敬仰他们的祖宗神灵, 迷信自然界中的鬼神。小说以峻冷的笔调 通过对鸡头寨人的风俗、习惯、乡规、土 语、迷信、传说、历史、信仰、祭祀、服 饰、食品以及其他生存状态的描述, 描绘出 鸡头寨人的文化概貌。
❖ 文学寻根的目的就是为了深刻地揭示我们 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状态, “从而使人们看 到我们民族(文化)的优根和劣根, 看到我 们民族所赖以生存的精神品性和背上的因 袭的精神重担” 。这大概就是韩少功等寻 根作家努力探寻的民族文化的一种劣根。
❖ 深山老林使鸡头寨与世隔绝。在这里一个 玻璃瓶子, 一盏破马灯, 一条能长能短的松 紧带, 一张旧报纸或一张小照片, 一双皮鞋 都是那么新鲜的玩意儿。这些“玩意儿” 还能使仁宝这个后生“更有新派人物的气 象”, 使他的身份和身价与众不同。但大自 然给人生存条件是造成鸡头寨人贫困、愚 昧、落后的外在原因。
❖ 素的思考。”——樊篱
❖ 这部小说叙述了一个遥远不知所在的山寨" 鸡头寨"及其自称刑天后裔的居民们蒙昧而
充满神秘色彩的生存状态。小说以一个痴 呆儿"丙崽"为中心人物, 描述鸡头寨奇异的 风俗、来历, 鸡头寨百姓与正常世界的隔绝, 他们与鸡尾寨的"打冤"及战败后遗弃老人和 孩子举族迁徙的经过。
❖ 生存环境:
❖ 祠堂是这群人的文化核心。祠堂不仅凝聚着他们祖先的神 灵, 而且还象征着他们祖先的信念, 象征着类似今天法律的 他们族规的威严。这里深藏着他们族人文化的根。所以, 祭祀、占卜吉凶、打冤盟誓、重大的部落集会等都在祠堂 举行。

寻根文学及代表作家

寻根文学及代表作家


郑义也认为,只有“跨越文化断裂带”,我 们才有可能“走向世界”。(《跨越文化 断裂带》)
其他文章还有:郑万隆《我的根》,李杭 育《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文化制 约着人类》等等。


在他们的讲述中,有着一个重要的共同点, 那就是:中国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 的“文化开掘”之中,才能与“世界文学” 对话。


小说描写鸡头打冤处在失败的困境时,被 他们拜为“丙仙”的丙崽手指祠堂的屋檐, 鸡头寨人就开始在“檐”字上找吉凶暗示。 有人认为“檐”和“言”同音,怕是要言 和?”有“话份”的人却认为“檐和炎同 音,双火为炎,是要用火攻”。这不仅是 人的愚昧,而且是深层次种族文化心理的 一种缺陷,也是人的逻辑思维的一种严重 的缺陷。并且,不仅鸡头寨人有这种缺陷, 就是在已经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的 中国人中也常常能找到这种缺陷。

冰雹、倒春寒,田里的秧苗冻成黑水,几天后又 暴热,田里又多虫。大自然的灾害造成了鸡头寨 人的饥荒。面对神秘的自然力,鸡头寨人的祖先 早就做出自己的想象和解释:这是谷神的意志。 所以,按祖宗的规矩,寨里人要从他们自己中挑 选一个头发最密的人,把他杀了,用他的脑袋来 祭谷神,把肉分给狗吃。本来要拿丙崽的头祭谷 神的,不料正要开刀时,天上响了一声雷。对这 种自然现象,鸡头寨的人按老祖宗的逻辑,自己 又解释道:“莫非神圣对这个瘦瘪瘪的祭品还不 满意?”当他们无法确信自己的解释时,就会把 解释权交给巫师。巫师指点:“年成不好,主要 是叫鸡精在作怪”。为了生存,按巫师的旨意, 鸡头寨人决定要炸鸡头岭,这才酿成与鸡尾寨人 “打冤”的惨局。
倾向于表现乡野粗朴甚至鄙陋状态的作品更多表现的领域也更加广泛汪曾祺表现桃花源式的传统生活的大淖记事张承志表现蒙古草原人民生活的黑骏马路遥关于城乡交叉地带的描写莫言关于高密东北乡自己祖辈的生活秘史的讲述其它如贾平凹表现秦汉文化的商州系列小说李杭育表现吴越文化葛川江系列小说郑万隆表现大兴安岭少数民族生活的异乡异闻系列扎西达娃表现带有宗教神秘色彩的高原藏民文化心态小说等等

寻根文学及代表作家

寻根文学及代表作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学寻根的目的就是为了深刻地揭示我们 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状态,“从而使人们 看到我们民族(文化)的优根和劣根,看 到我们民族所赖以生存的精神品性和背上 的因袭的精神重担” 。这大概就是韩少功 等寻根作家努力探寻的民族文化的一种劣 根。
深山老林使鸡头寨与世隔绝。在这里一个 玻璃瓶子,一盏破马灯,一条能长能短的 松紧带,一张旧报纸或一张小照片,一双 皮鞋都是那么新鲜的玩意儿。这些“玩意 儿”还能使仁宝这个后生“更有新派人物 的气象”,使他的身份和身价与众不同。 但大自然给人生存条件是造成鸡头寨人贫 困、愚昧、落后的外在原因。 造成鸡头寨现实生存状态的最根本的原 因还是鸡头寨人和他们的文化。

冰雹、倒春寒,田里的秧苗冻成黑水,几天后又 暴热,田里又多虫。大自然的灾害造成了鸡头寨 人的饥荒。面对神秘的自然力,鸡头寨人的祖先 早就做出自己的想象和解释:这是谷神的意志。 所以,按祖宗的规矩,寨里人要从他们自己中挑 选一个头发最密的人,把他杀了,用他的脑袋来 祭谷神,把肉分给狗吃。本来要拿丙崽的头祭谷 神的,不料正要开刀时,天上响了一声雷。对这 种自然现象,鸡头寨的人按老祖宗的逻辑,自己 又解释道:“莫非神圣对这个瘦瘪瘪的祭品还不 满意?”当他们无法确信自己的解释时,就会把 解释权交给巫师。巫师指点:“年成不好,主要 是叫鸡精在作怪”。为了生存,按巫师的旨意, 鸡头寨人决定要炸鸡头岭,这才酿成与鸡尾寨人 “打冤”的惨局。



真正大规模打出“文化寻根”大旗的时间,是在 1985年。 1985年文化寻根意识的崛起,在政治和文化的 多重关系下直接带动了文学上的实验,唤起作家艺 术家对艺术本体的自觉关注。 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 “根”》中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 他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 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 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 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谜。"

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

论寻根文学得创作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坛掀起一场寻根文学得热潮,挖掘中华民族文明得潜藏底蕴,求索文化得根基,揭示传统得精华与糟粕,探寻并且重构中国文化得绚丽乐章。

其中,韩少功就就是一位重量级得作家,她得寻根小说《爸爸爸》借助一个山寨得历史变迁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明重生得过程。

关键词:寻根文学、寻根小说、传统文化、韩少功、一、寻根文学1985年前后形成潮涌得”寻根小说”创作。

寻根小说最显著得特点在于:以现在意识观瞧显示与历史,反思传统得文化,重铸民族得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得可能性;作品题材与文化反思对象呈现鲜明得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得手法,又运用现代派得象征、暗示、抽象得方法,丰富、加深了作品得文化意蕴。

(一)寻根‘小说作家对自己所寻得“根”究竟就是什么,“文化”这一概念究竟就是什么对“根”或“文化”得态度也比较矛盾,概括得说有这样三类:1就是持肯定态度。

代表作主要有阿城得《棋王》,《棋王》写了“吃”与“下棋”得故事,作品揭示了王平们这个民族凭借着极其简陋得“吃”与“下棋”,也就就是物质与精神得最低层次需求度过了许多动乱得年代。

作品中得那个十年动乱只不过就是中国历史上无数动乱年代得一种,而“吃”与“下棋”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民族得韧性。

2就是持否定态度。

代表作有韩少功得《爸爸爸》、《女女女》,王安忆得《小鲍庄》、《刘大庄》等。

韩少功在《爸爸爸》中所寻找到得就是民族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得一个丑陋不堪得“老根”:丙崽。

丙崽就是一个白痴,但就是却被全村人奉若神明,她得胡言乱语致使全村人在一场大战中伤亡惨重。

作者在这里揭示了民族经常将自己得命运交付给荒诞而抽象得异已物,进而导致了整个民族行为陷入一种无理性得盲动行为。

3就是持辩证态度。

代表作有冯翼才得《神鞭》,[1]李杭育得《最后一个渔老儿》、《沙杜遗风》、《土地与神》等“葛川江”系列小说。

《神鞭》中得主人公“神鞭”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这就是我们民族之前有过得辉煌,但就是在八国联军得枪炮面前,“神鞭”就不堪一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个阶段,93年以后,他的创作有了变 化,题材和内容都有变化。 • 《废都》 • 写西京的古都,写知名作家庄之蝶为首的 几大名人生活。 • 废都已成为专有名词,成为一种意象,表 现那种苍茫、悲凉的废都意识。 • 《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 第四个阶段。98年以后,他又开始写作长 篇,写乡土小说。 • 1、《高老庄》、《怀念狼》 • 2、2005年《秦腔》 • 当代农村正在急速地走向荒凉,表达了对 根的失去的哀叹、绝唱,如同秦腔一样不 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 《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儒家思想的浸蕴,潜在的创造欲、实 现欲(有为)的升华和发展,淡泊和进取 统一在了王一生的生命形态里,棋王的诞 生。 在阿城的笔下,主人公王一生,既是 一个道者,有是一个儒士,他在这纷乱世 事间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既有道家 的旷达与超脱,又有儒家的进取与执着。
• •
• •
阿城倡导既是一种远离世俗、淡 泊虚静的道家精神;也是一种创造投入, 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道禅外衣之下,隐 藏着儒的筋骨。 • 儒道合一,是中国精神的真实面目。
• 此外,创作《晚唱》、《二月杏》 等
• 第二个阶段(83年—90年代初) • 1983年以后,写了“商州系列”小说。 • 《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 月· 正月》、《远山野情》、《黑氏》等中 短篇小说和长篇《商州》、《浮躁》。
• 《腊月· 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 中篇小说奖。 • 《浮躁》写一个农村青年,在改革的大潮 中,奋斗的故事,反映了乡土社会农民的 浮躁。 • 1987年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 2010年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 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 《高兴》与一般写农民工题材的作品在人 物塑造和主题方面有什么不同? • 一般的写进城农民的作品,基本是写农 民在城市里受到歧视,与城市格格不入。 但《高兴》不是,作品没有写主人公到城 市里来过的多么苦,多么辛酸。这个农民 进城后是高兴的,是快乐的!
• 《高兴》中对农民工问题的态度和思考? • 现在关于农民工问题的,不是要把他 们赶回农村,他们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 权力,而是要想办法让他们在城市里生活 得更好,怎么样让他们消除与生活的城市 的隔膜和差异。
• • • • • • •
一、生平 1、53年出生。陕西丹凤人,即商州。 2、66年,文革爆发 ,回乡务农。 3、72,推荐到西北大学中文系读大学。 4、75年,大学毕业留在西安做编辑。 5、82年,成为西安市文联专业作家 6、00年,创办《美文》
• • • • •
二、创作 第一个阶段是初始阶段,八十年代初前后 1、78年《满月儿》 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使他在文坛上受到注意,开始引人注目。
• 讨论题:
• 1:这篇小说的名字叫《棋王》,但是这篇 小说中间有很大的篇幅是用来写“吃”, “吃”在这篇小说中有何意义?起什么作 用? • 2:王一生这个形象如何体现了儒道合一的 哲理境界? • 3:如何理解王一生母亲的“无字棋”?
• • • •
一、吃饭与下棋 1、 衣食是本。 揭示“民以食为天”这个常识。 表现中国老百姓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追求---吃饱肚子。
• 《棋王》被誉为“寻 根文学”的扛鼎之作, 文字清新老道,结构 精巧,气度超逸。
• 其作品集《棋王》, • 包括三个中篇《棋王》、《树王》、《孩 子王》 • 六个短篇《会餐》、《树桩》、《周转》、 《卧铺》、《傻子》和《迷路》

阿城的《棋王》一发表, 就赢得了文坛广泛的赞誉。 • 王蒙说:“我久没有见过 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文体、这 样的叙述风格了。” • 季红真说:“在这一片纷 纭繁荣的气象中,阿城的小说 却以其朴素的故事和比故事更 朴素的叙述方式,开出一片美 学新地,争得广大的读者群, 这是极不容易的。”
• 1、车站送别的王一生。 • (举世皆醉我独醒) • 2、“何以解忧”与“何以解不痛快------唯 有下棋” • 知识份子的追求与凡人的追求
• 很典型的道家思想。
• 3、‘为棋不为生’, • 为棋是养性,生会坏性,所以生不可太盛。
“道家的外衣”里包裹了“儒家”的骨气。 在王一生所处的时代,对现实的规避 本身既是一种抗争。 而在关键时刻,九局连环、车轮大战 时,积极进取。
阿城的《棋王》
• “人要有点东西才能活着。” • 王一生之所以得到“棋王”这个称号,不仅仅是指 他在下棋上胜过了他人,更在于他能够在人格的 境界上超越仅仅满足于“饮食男女”的庸庸碌碌 的俗人。所以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棋王”。
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 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倦意渐渐上来,就拥了幕 布,沉沉睡去。
• • • • • • • • • • • • • • • •
我就回了老家一次。老家的那条一级公路在改造之后,许多路段从丹江 北岸移转到了南岸,过去的几十年老是从北岸的路上走,看厌了沿途的风 光,而从南岸走,山水竟然是别一样的景致。每次回老家,肯定要去父亲的 坟上烧纸奠酒,父亲虽然去世已有十八年,痛楚并没有从我心上逝去,一跪 到坟前就止不住地泪流满面。这一次当然不能例外,但这一次我看见了父亲 的坟地里一片鲜花。我的弟弟一直在父亲的坟地里栽种各类花木,而我以往 回去都不是花季,现在各种形态各种颜色的花都开了,我跪在花丛中烧纸, 第一次感受到死亡和鲜花的气息是那样地融合。我流着泪正喃喃地给父亲说: 《秦腔》我写了咱这儿的农民怎样一步步从土地上走出,现在《高兴》又写 了他们走出土地后的城里生活,我总算写了……就在这时,一股风吹了过 来,花草摇曳,纸灰飞舞,我愣了半天,蓦地又觉得《高兴》还有哪儿不对。 从坟地出来,脑子里挥之不去的仍是父亲坟地里死亡和鲜花的气息,考虑起 书稿中虽然在那么多拾破烂人的苦难的底色上写着刘高兴在城市里的快活, 可写得并不到位,是哪儿出了问题,是叙述角度不对?我当然还没有想得更 明白,但已严重地认为小改动是不行的,要换角度,要变叙述人就得再一次 书写。

我重新写作。原来的书稿名字是《城 市生活》,现在改成了《高兴》。原来是 沿袭着《秦腔》的那种写法,写一个城市 和一群人,现在只写刘高兴和他的二三个 同伴。原来的结构如《秦腔》那样,是陕 北一面山坡上一个挨一个层层叠叠的窑洞, 或是一个山洼里成千上万的野菊铺成的花 阵,现在是只盖一座小塔只栽一朵月季, 让砖头按顺序垒上去让花瓣层层绽开。
• 抹――摁――拈――呷 • 现代白话文文学性的新开掘
• 二、王一生这个形象如何体现了儒道合一 的哲理境界?
说说儒家和道家
• 儒家侧重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 道家侧重人与自然,或者人与自己的关系。 • 儒家主张“有为”,强调积极进取,投身社会事 业,个人应尽可能多地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要 去做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道家主张"无为"。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 宁静和谐,主张超越世俗,老子的"无为而无不 为",是要通过"无为"的方式达到"无不为"的结 果。 • 从总体上看,儒家倡导进取型的人生,道家则比 较超然通达,故而给人以儒家入世、道家出世的 印象,其实并不尽然。
如何理解王一生母亲的“无字棋”?
• • 无字棋的象征内涵: 内涵的丰富饱满——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空 白”的审美处理。 母爱——乱世中的精神传承 他人的不理解——个体坚守的前提 自我书写——个人建构的完成
• • •
贾平凹
• 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 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 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 的作家,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俄 语、越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是当 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 的著名文学家之一。
3、2007年《高兴》
• • • • • • • • • • • • • • • • •
几个月后,我终于写起拾破烂人的故事了。 但我没有想到,写起来却是那样的不顺手,因为我总是想象着我和刘高 兴、白殿睿以及×××的年龄都差不多,如果我不是一九七二年以工农兵上 大学那个偶然的机会进了城,我肯定也是农民,到了五十多岁了,也肯定来 拾垃圾,那又会是怎么个形状呢?这样的情绪,使我为这些离开了土地在城 市里的贫困、卑微、寂寞和受到的种种歧视而痛心着哀叹着,一种压抑的东 西始终在左右我的笔。我常常是把一章写好了又撕去,撕去了再写,写了再 撕,想为什么中国会出现打工的这么一个阶层呢,这是国家在改革过程中的 无奈之举,权宜之计还是长远的战略政策,这个阶层谁来组织谁来管理,他 们能为城市接纳融合吗,进城打工真的就能使农民富裕吗,没有了劳动力的 农村又如何建设呢,城市与乡村是逐渐一体化呢还是更加拉大了人群的贫富 差距?我不是政府决策人,不懂得治国之道,也不是经济学家有指导社会之 术,但作为一个作家,虽也明白写作不能止于就事论事,可我无法摆脱一 种生来俱有的忧患,使作品写得苦涩沉重。而且,我吃惊地发现,我虽然在 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平日还自诩有现代的意识,却仍有严重的农民意识, 即内心深处厌恶城市,仇恨城市,我在作品里替我写的这些破烂人在厌恶城 市,仇恨城市。我越写越写不去,到底是将十万字毁之一炬。

许多情节和许多议论文字都删掉了, 我尽一切能力去抑制那种似乎谈起来痛快 的极其夸张变形的虚空高蹈的叙述,使故 事更生活化,细节化,变得柔软和温暖。 因为情节和人物极其简单,在写的过程中 常常就乱了节奏而显得顺溜,就故意笨拙, 让它发涩发滞,似乎毫无了技巧,似乎是 江朗才尽的那种不会了写作的写作。
阿城
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文人,或者说是 最后一位通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地 熟悉,精通琴棋书画。
又名钟阿城。
钟阿城简介

北京人,出生于1949年清明节。 十二三岁时就已遍览曹雪芹、罗贯中、施耐 庵、托尔斯、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 等中外文学名著。 其父56年成右派,家道由此败落。 中学未读完,“文化大革命”开始,去山西 农村插队,此时开始习画。 在云南时,与著名画家范曾结识,两人超过 “代沟”而成莫逆之交。 文革”后,经范曾推荐,《世界图书》编辑 部破格录用阿城,作者重返北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