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论述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的特点
论述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的特点文学、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意义。
下面将分别从不同方面对这三种类型的文学进行论述。
寻根文学是指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探索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该文学形式突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和思考。
寻根文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寻根文学尝试重新思考传统文化的观念和价值,追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精神和文化自信。
其次,寻根文学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发掘,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和思想的重新诠释,提出寻根创作的新思路和创作方法。
此外,寻根文学也表达了对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丧失和忧虑,倡导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新的方向。
综上所述,文学、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都是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每一种文学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影响。
文学关注社会问题,追求真实和批判性;寻根文学回归传统文化,追求文化自信;先锋文学追求前卫和创新,挑战传统文学形式。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多元面貌,为文学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80年代寻根文学
80年代寻根文学摘要: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首先,寻根文学是一次文学寻找自我的思潮,其特点一是寻找民族文化、民族文学的自我,二是寻找作家的个性自我。
寻根文学彻底摒弃了对生活和历史进行单纯政治层面剖析的创作手法,而把探寻的笔触伸进了民族历史文化心理结构中去,超越政治批判层面而突人到历史文化反思层面。
从宏观上说,它表现为现实主义时期文学进程中一种必然的深化、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批判、对人类理性天空的向往。
尤为重要的是寻根文学虽然也写民俗,但并不停留新旧民俗的斗争上;虽然也写山野村夫,但并不一般地赞美他们的素朴纯真;虽然也描写国民的劣根性,但并不以批判封建礼教为重点。
寻根作家的超越前贤之处,集中体现在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根脉的追寻,主要也就是对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认同,比如贾平凹商州系列,高扬秦汉雄风,王安忆的《小鲍庄》对仁学思想的阐释,阿城的《棋王》放射出道家文化的风流神韵,李航玉的“葛川江系列”的吴越文化,韩少功的楚文化儒思想??寻根文学是第一次自觉的浪漫主义的完成式。
自然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三大问题(自然、生命、传统)之一。
“回到自然”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口号和标志。
许多寻根文学作家都不断返回,寻找个性自我,给自然注入灵性,“在自然中看到上帝,在上帝中看到自然”,完成了浪漫的叩问。
比如农裔城籍作家返回乡土,如路遥、贾平凹、陈忠实、莫言等。
中国近现代文学之寻根文学浅析
中国近现代文学之寻根文学浅析中国近现代文学之寻根文学浅析在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中,不少作家为了进一步融合现代意识与民族文化、重塑民族形象和重振民族文学而做出努力。
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不少作家注重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走过了一段很长的时期,是中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文学界中一个里程碑。
它完成了“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一整套环节,对后面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寻根文学”是在很多人的自觉谋划下完成的,由于当时思想越来越开放.包括作家、思想家、评论家等在内的诸多人士谋划了这样一场文学运动,展现了新时期知识分子的主流思想观念。
一、兴起背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西方的现代文化思想也与其他经验和技术一起进入中国,但是如何应对这些思想,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两种主要看法:一种认为就应该学习模仿。
连文学艺术上的现代派也被当作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不考虑现代派艺术在西方正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抗,还有一种认为“现代化”这个目标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环境不同,文化基础也不相同,它所呈现的模式,尤其是文化上的发展模式,是不应该相同的。
因此,中国在经济起飞之际应该如何把自身的文化传统作为接受场来检验、吸收西方现代文化,以求发展自己的现代化?这个问题在当时人文知识分子中逐渐引起了关注,具体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做出多元的考察。
这与80年代初的启蒙话语不同,启蒙主义者所强调的反传统和反封建,正好可以被用来批判文革时期泛滥成灾的政治专制主义。
但是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实际生活中研究如何建设现代化的命题时就不能不注意到,对现实的改造必须利用好自己的文化传统。
于是重新研究认识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既是客观的需要,也是主观上的要求。
到了1985年前后,文化领域兴起了一股规模不小的文化热。
二、作者人群在整个寻根文学思潮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知青作家。
当他们走向成熟的时候,他们需要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标志。
文艺民族化视野下的“寻根文学”解读
文艺民族化视野下的“寻根文学”解读作者:白丽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9期摘要:“寻根文学”兴起于80年代中期的中国社会,但是活跃了短短几年的时间便销声匿迹了。
笔者带着深深的思考,借助文艺民族化的视野,以“寻根文学”的经典之作韩少功的《爸爸爸》为例,来解读“寻根文学”。
学习借鉴其优势,警惕摒除其劣势,以便更好的促进后世文学的创作发展。
关键词:文艺民族化;寻根文学;解读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006-01一、何谓文艺民族化所谓文艺民族化,是指文艺家在尊重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独特的富有民族色彩的艺术手法或形式来反映新时代的社会面貌,而且所创作的文艺作品必须具有本民族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息。
本质上讲,文艺民族化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成熟。
文艺作品要实现民族化,就必须以本民族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为出发点,不断继承、革新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摒弃其中的糟粕成份;并批判的吸收借鉴异民族的文艺优点,使异民族的优秀文化能融合到本民族中来,为我所用。
二、寻根文学的积极价值意义(1)注重文化心理的展示,通过审视传统文化来刻画人物形象,拓宽了文艺创作的角度和空间,人物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寻根文学”诞生在“文革”浩劫之后,与文革文学不同,“寻根派”的文学家们选择疏离、超越社会政治的创作策略,企图从积淀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挖掘出中国文学的“根”。
在创作中,他们改变了过去从政治角度进行创作的方式,不再为政治目的服务;而是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用多彩的文笔描绘缤纷的文化形态。
在《爸爸爸》中,人物的设置是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丙崽、德龙、仁宝、仲满、丙崽娘等,这些人物生活在与世隔绝的鸡头寨,过着原始、落后、清贫的生活。
这种禁闭性的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畸形病态的思维方式,所以鸡头寨在遭受天灾和械斗之后,最终走向败落。
什么是“寻根文学”
什么是“寻根文学”一、“寻根文学”概念1983 年前后,当现代派文学的形式实验没有新的进展,小说创作处在徘徊状态中,一些作家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
尝试以现代意识去关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
主要代表作家:莫言、韩少功、王安忆。
二、寻根文学产生的原因1985 年,韩少功、阿城、郑义、郑万隆、李杭育等相继打出了“寻根”的旗子,他们反对一味追求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创作倾向,提倡把文学的“根”扎在本民族的岩层中。
同时受到学术界的“文化热”影响,旨在追溯民族文化渊源,对传统文化予以审视、剖析和继承,并希望以此走向世界。
三、文化寻根小说的发展1.寻根文学可追溯至 80 年代初期的民俗风情小说。
汪曾祺《受戒》(明海、小英子)、邓友梅《那五》。
2.80 年代中期寻根小说的主题从边缘化的追求到一种自觉,真正进入寻根小说的写作。
主要作品: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王安忆《小鲍庄》,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陆文夫《美食家》,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郑义《老井》。
3.1987 年左右是文化寻根思潮转型和终结的时期。
以莫言《红高粱》、张炜《古船》为标志。
四、寻根文学的显著特点1.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
2.具有现代意识。
以现代意识关注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
3.创作手法上传统和现代相融合。
五、文化寻根小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1.文化批判型。
对传统文化持审视批判和否定的态度。
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
2.文化认同型。
对传统文化持一种理解、认同、肯定的态度。
阿城《棋王》,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郑义《老井》。
3.原始生命型。
莫言《红高粱》、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如《老棒子酒馆》、扎西达娃《系在皮绳扣上的魂》。
六、寻根小说的历史变革作用1.它导致了小说由以往所关注的社会领域向文化领域的变革,使小说由当代社会生活的仆从成为广阔的文化与人性领域的探索者。
文学寻根与莫言的文化反思研究
文学寻根与莫言的文化反思研究作者:苏兆峰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03期【摘要】莫言成名于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浪潮的鼎盛时期,其创作符合寻根文学的思想追求与价值取向,但却存在独特之处。
90年代以后,莫言的文学创作将寻根文学导向更深层次的文化维度。
本文从寻根文学的根本任务入手,分析莫言寻根文学的独特之处与不变主题,深入分析莫言作品中人性与文化的冲突与矛盾,进而从莫言的文化反思入手,探究莫言从文化批判到文化认同与批判的过程,从而探索莫言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与内核。
【关键词】文学寻根;莫言;文化反思【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3—023—03引言在我国文学史上,莫言是极为罕见的“异数”,他超凡的创造力,辉煌的艺术成就,使许多同时代作家黯然失色,从《红高粱》到《食草家族》、从《透明的萝卜》到《酒国》,再到近些年的《檀香刑》与《丰乳肥臀》,莫言以旺盛的文学创造力、雄健的文学生命力,掀起五六次的文坛轰动。
然而抛开浮华,探究莫言文学创作的思想底蕴,不难发现一个价值指向,就是“寻根”。
寻根文学是在文化寻根的浪潮中所形成的文学流派。
文化寻根形成于20世纪末,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各阶层多层次、多方面地反思中国发展的历程,特别对西方文化的传入,使得文化界更加关切、反思中国现实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历程,一部分文化学者及作家开始提倡“文化寻根”,渴望在梳理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探寻中华民族赖以为生的根脉。
在该层面上文化寻根与寻根文学得以交汇,并推进了我国“寻根文学”的发展。
莫言的文学生命力植根于寻根文学,并赋予其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特性。
一、寻根文学的根本任务地域文化是我国寻根文学最为典型的特征,莫言的文学创造契合了该特征。
寻根文学创作者韩少功认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
寻根文学作家都在“寻根”,他们也不断找到了“根”,通过对地理风情、山川地貌的描写,让“根”贯穿于作品创作的“字里行间”。
一曲悲凉的文化挽歌——浅析寻根文学的兴衰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一曲悲凉的文化挽歌——浅析寻根文学的兴衰黄一晨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摘 要:寻根文学作为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是凭借其独特的“文学寻根”内涵,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淡彩的一笔。
本文通过多角度探究寻根文学兴起与衰落的原因,浅谈寻根文学为当代文学发展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寻根文学;民族文化;现代形式作者简介:黄一晨(1993年-),女,河北沧州人,汉族,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56-03寻根文学产生于中国当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当时文化热,文学流派众多的大环境下,凭借其独特的文学特色,异军突起在中国文坛上,为当时的中国文坛添上了一抹独特的色彩,虽然寻根文学的文学史地位不可低估,但是由于其存在的时间不长,又曾引发过巨大的争议,因而寻根文学常常被认作是昙花一现,在研究过程中也常常被忽视。
然而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寻根文学的兴衰历程无疑是一曲悲凉的文化挽歌,有太多的地方值得思考,值得借鉴,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启示性的意义。
一、寻根文学的兴起寻根文学以其独特的文学特色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涌现的众多文学流派中脱颖而出,展示出了寻根文学的独特魅力。
寻根文学重点在于把握文学的“根”,而“根”就体现在民族文化之中,“寻根文学”自问世以来,就标榜要探寻民族文化的根脉,而这“根”就深扎在民族文化之中,要充分地挖掘传统民族文化之中弥足珍贵的文化素材,并以历史和现代的双重眼光重新审视,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做出全新的阐释和认知,以发掘民族文化之中优秀的,积极的文化内核,从而建立起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特色和文学风格,将文学的“根”延续下去。
这也是每一个以寻根为己任的寻根作家所追求的。
而探究寻根文学兴起的原因,乡土文学的影响、八十年代文学影响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都给予了寻根文学强大的理论背景与支撑。
文学史中的“寻根小说”得失论
文学史中的“寻根小说”得失论摘要“寻根小说”既续了五四文学的文化反思批判,又有对本能非理性因素的极力表现。
在追求本土化的诉求中实现了审美现代性,却始终不能摆脱西方世界的“他者”形象。
其所寻之“根”的含混与复杂,造成“寻根小说”概念的泛化,其实质是知识分子应对现代性焦虑的文学表现。
关键词:寻根小说本土化他者现代性焦虑引言“寻根”小说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是对“五四”以来极端文学态度的矫正,但同时也是启蒙话语的延续。
“寻根小说”将视线引入文化上来,是另一种启蒙形式的延续。
然而,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和非理性话语,因而“寻根文学”陷入一种理性与非理性相互缠绕的复杂关系中。
“寻根小说”在西方文学冲击下应运而生,旨在学习拉美国家的文学创作,从中国本土中寻找立足之地,进入“世界文学”的秩序中。
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外来文明的冲击和侵略,并非是中国当代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此外“寻根小说”所寻之“根”五花八门、含混不清。
文学、文化之根究竟是什么,是连许多寻根小说家自身也说不清的。
一、“启蒙”话语延续与非理性话语碰撞“寻根小说”以中国文化为切入点,表现出对五四精神的反叛。
它一纠正了五四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激进态度,以更为客观的眼光评判传统文化。
然而,“寻根文学”也并非是一味鼓吹传统文学精华。
对五四文学中的反传统,“寻根小说”是持否定态度,对五四以来的“反封建”意识“寻根小说”持肯定态度。
冯骥才的《神鞭》、林斤澜的《那五》等小说有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及批判“国民性”等启蒙批判意识。
许多文学史叙述也发现了“寻根小说”与五四小说之间的紧密联系,如《爸爸爸》中的丙崽与阿Q的相互呼应。
“寻根小说”在“反思”、“伤痕小说”之后出现,不论是“寻根文学”对文化的反思,还是“反思”、“伤痕小说”对政治所造成的个人心灵创伤的反省和控诉,都建立在理性启蒙话语之上。
“寻根”是对反思的延伸,是对“反思”和“伤痕”小说的一种“合乎逻辑的深化”[ 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86页。
“寻根文学”的得失以《爸爸爸》为例
“寻根文学”的得失以《爸爸爸》为例一、概述“寻根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兴起的一股文学思潮,它主张作家应当深入民族文化的传统,从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力量。
这一文学思潮的兴起,既是对当时文坛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过度追捧的一种反拨,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和挖掘的尝试。
在众多寻根文学作品中,韩少功的《爸爸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内涵,成为了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以《爸爸爸》为例,探讨寻根文学的得失,以期对当代文学创作有所启示。
《爸爸爸》以湘西边陲小山寨鸡头寨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丙崽这一痴傻形象的塑造,以及鸡头寨人民在历史变迁中的命运沉浮,展现了作者对民族传统文化、人性、命运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作品将荒诞现实与古老传说、民间信仰相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对传统的反思。
在寻根文学的浪潮中,《爸爸爸》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寻根文学在追求民族性和传统性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关系,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文学的创新和发展,这些都是寻根文学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以《爸爸爸》为例,深入分析寻根文学的得失,以期对当代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 寻根文学的背景和意义寻根文学的产生,深深植根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
这一文学流派的出现,一方面受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尤其是1982年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因《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极大地刺激和启发了中国作家。
他们看到了第三世界国家文学走向世界的可能性,试图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根植于悠久而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
寻根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寻根文学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学创新,更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重新解读。
它试图以中国人特有的感受性来解读和改造西方的文化观念和艺术形式,从而解决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所面临的精神贫困等难题。
寻根文学
论寻根文学得创作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坛掀起一场寻根文学得热潮,挖掘中华民族文明得潜藏底蕴,求索文化得根基,揭示传统得精华与糟粕,探寻并且重构中国文化得绚丽乐章。
其中,韩少功就就是一位重量级得作家,她得寻根小说《爸爸爸》借助一个山寨得历史变迁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明重生得过程。
关键词:寻根文学、寻根小说、传统文化、韩少功、一、寻根文学1985年前后形成潮涌得”寻根小说”创作。
寻根小说最显著得特点在于:以现在意识观瞧显示与历史,反思传统得文化,重铸民族得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得可能性;作品题材与文化反思对象呈现鲜明得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得手法,又运用现代派得象征、暗示、抽象得方法,丰富、加深了作品得文化意蕴。
(一)寻根‘小说作家对自己所寻得“根”究竟就是什么,“文化”这一概念究竟就是什么对“根”或“文化”得态度也比较矛盾,概括得说有这样三类:1就是持肯定态度。
代表作主要有阿城得《棋王》,《棋王》写了“吃”与“下棋”得故事,作品揭示了王平们这个民族凭借着极其简陋得“吃”与“下棋”,也就就是物质与精神得最低层次需求度过了许多动乱得年代。
作品中得那个十年动乱只不过就是中国历史上无数动乱年代得一种,而“吃”与“下棋”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民族得韧性。
2就是持否定态度。
代表作有韩少功得《爸爸爸》、《女女女》,王安忆得《小鲍庄》、《刘大庄》等。
韩少功在《爸爸爸》中所寻找到得就是民族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得一个丑陋不堪得“老根”:丙崽。
丙崽就是一个白痴,但就是却被全村人奉若神明,她得胡言乱语致使全村人在一场大战中伤亡惨重。
作者在这里揭示了民族经常将自己得命运交付给荒诞而抽象得异已物,进而导致了整个民族行为陷入一种无理性得盲动行为。
3就是持辩证态度。
代表作有冯翼才得《神鞭》,[1]李杭育得《最后一个渔老儿》、《沙杜遗风》、《土地与神》等“葛川江”系列小说。
《神鞭》中得主人公“神鞭”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这就是我们民族之前有过得辉煌,但就是在八国联军得枪炮面前,“神鞭”就不堪一击了。
关于寻根文学的文化反思
关于寻根文学的文化反思耿庆伟【摘要】作为8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创作潮流,寻根文学引入了文化的概念,成功地将文学由政治反思转入文化反思,并在现代意识的观照下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让文化趣味成为文学的最重要品质,但对于根的理解的歧义也让寻根文学矛盾重重。
【期刊名称】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32)001【总页数】5【关键词】寻根文学;文化反思;传统文化【艺文寻珠】寻根文学是8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创作潮流,无论理论还是创作都在评论界引发广泛的争议。
不容否认的是,寻根思潮的出现促进了文学不断挣脱意识形态的功能负累,加速了文学本体化的回归,从而使寻根文学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转折点。
寻根文学因“文化”概念的引入制造了文学与文化间的盛宴,文学因文化而多了几分厚重的文化积淀,文化亦因文学而引发了浓厚的文化热,并悄然引导中国文学偏离追踪意识形态热点的传统写作,让文化趣味成为寻根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美学品质。
这场应时而兴的文学运作,借复活传统文化的名号而增加了寻根文学的美誉度,催生了一批文学作品,捧红了一批寻根文学作家。
但寻根文学兴起和发展的时代亦是中国社会迅速转型和文学逐渐市场化、商品化和现代性的时代,这导致寻根文学因外在的经济冲击和自身文化态度的首鼠两端而迅速走向沉寂,同时也因报负宏大而建树不足给人留下无穷的遗憾。
时至今日,寻根文学虽然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我们对这一文学思潮的思考仍在继续,对其重新梳理分析,对今后文学的发展,以及文学创作中如何处理历史与现实、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大有裨益。
一新时期文学因思想解放而起,因对“文革”的多角度反思而贯通中国现代文学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并因对社会问题的主动关注和积极探讨迎合了政治对文学的期待,不断引发新时期文学的轰动性效应。
综而观之,新时期文学似乎在形式上经历了伤痕、反思、改革和寻根文学的创作演变,但其创作主旨一直未变。
寻根文学的文学形态论——基于寻根文学文化立场的思考
[ 关键词 ]寻根文 学;民族 文化 ;反 思型寻根文学 ;乡恋型 寻根 文学;互补型寻根文学 [ 中图分类号 ]I0 . [ 2 67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0 3 0 (00 4 — 18~ 5 0 8— 84 2 1 )0 0 0 0
将寻根 文学 推人高 潮 。 然 而 寻根文学 的创 作却 不像其 理论倡 导 的那 样整 齐划 一 ,形 成隶 属 于不 同文化 版 块 的文 学类 型 。
寻根 文学 的理论 和创作 之 间的矛盾 已被关 注 ,如旷新 年在 《 寻根文 学” 的指 向》 一文 中提到 :寻根 “ 文学 “ 一方 面延续 了启 蒙 主义 和 ‘ 民性 ’批 判 的主 流思 路 ,从 文化一 心 理 的角 度 寻找 中国落 后 的 国 深层 的文化 根源 ,对传 统 的民族文 化一 心理进行 批判 性重建 ;另 一方 面则为文 学事业 建 立 了新 的支点
立 型寻根 文学 又是对 反思 型 和乡恋性 寻根 文学 的扬弃 ,实现 了文学 立场 的否定 之否定 。寻根文 学 昭示 着新 时期 的文 学转 型 。寻根文 学之后 ,启 蒙文 学逐 渐退 潮 ,启 蒙不 再是 全 民的事业 ,而 是零 星知识 分
到新 时期 初现代 性 与启蒙话 语 的影响 ,又受 到文化保 守 主义和 反殖 民主义话 语 的影 响。它不像 世界 其 他 寻根文 学那样 完全 沉浸在 “ 文化 自恋 ” 的情 结 之 中 ,单 纯 守望 民族 文 化 ,深情 回 眸和 歌颂 民族 文 化 ,而是 出现 了文化 皈依 、文化批 判 以及文 化 中立 的立 场分野 ,形成 了三 种不 同类型 的寻根 文学 。
第 1 8卷 第 4期 21 00年 1 2月
寻根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寻根文学的文学史意义寻根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流派,它的兴起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寻根文学的早期形态主要以寻根主题为主,而后演变为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它的发展为中国文学的多元化和丰富性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可能性。
寻根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和政治动荡的时期,文学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在这个时期,许多青年作家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试图寻找一个新的文学方向。
他们认为传统文化和历史是中国文化的根基,而中国文化的复兴需要回到这些根基上来。
于是,他们开始创作一些关于民俗、传统文化和历史题材的小说和散文,试图通过文学表达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热爱和探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寻根文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流派。
这个时期的寻根文学主要以小说和散文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红楼梦》、《茶馆》、《围城》等。
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热爱,还深入探讨了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揭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
随着寻根文学的不断发展,它的主题也逐渐扩大和深化。
除了关注传统文化和历史之外,寻根文学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试图通过文学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和生命的真谛。
这个时期的寻根文学作品涉及面更加广泛,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鲁迅的《阿Q正传》、贾平凹的《废都》、余华的《活着》等。
寻根文学的兴起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重新审视了传统文化和历史,为中国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它也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和人性的种种问题,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
同时,寻根文学的多元化和丰富性也为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寻根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流派,它的兴起和发展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寻根文学通过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深入探索和研究,为中国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寻根文学中现代反省与回归传统的融合——以韩少功《爸爸爸》为例
文化艺术 |寻根文学中现代反省与回归传统的融合——以韩少功《爸爸爸》为例□徐天昱/文韩少功是我国新时期文学作家中“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与多数“寻根文学”作品不同,韩少功《爸爸爸》中充斥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它同时具备与鲁迅文学作品、沈从文作品的相似之处。
一方面,韩少功继承了鲁迅的批判精神,忧患与批判意识在《爸爸爸》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另一方面,他和沈从文一样,以文学寻根为目的,创作了一系列展示乡土社会中愚昧、落后、野蛮的小说,但也挖掘了乡土文明的精神亮点。
本文着重从韩少功文学创作与鲁迅、沈从文作品之间的联系出发,意在探讨韩少功对鲁迅批判精神、沈从文乡土寻根的继承和发展,探究《爸爸爸》中现代反省与文化寻根的融合。
1 寻根文学的产生背景“寻根文学”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目的在于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回归传统文化。
文革结束后,文学在抚摸伤痛中开始把“人”从伤痕累累的肉体与沉重的心灵创伤中扶起,“给以人性人情的滋润与慰藉,‘人’得以苏醒与再生。
[1]”“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都重视文学的政治功能,把人放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加以描绘,展现复杂的社会中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而寻根作家则试图弱化文学的政治性,把目光由现实生活转向乡村传统文化和民间历史。
2《爸爸爸》中的人物形象2.1 人物的丑恶《爸爸爸》讲述了鸡头寨的一个畸形儿,名叫丙崽,他生下来不会说话,第三天只会喊“爸爸”和“×妈妈”。
但这样丑陋、愚昧的人物被鸡头寨的村民们视为“丙仙”来膜拜。
后来,鸡头寨与鸡尾寨械斗,鸡头寨屡战屡败,决定杀丙崽祭神。
最终鸡头寨战败,丙崽却仍然活着。
这暗示了腐朽、愚昧永久地存在着。
“恶童”丙崽象征着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的一面,他是不死的、永存的,这暗示着腐朽的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稳定的、永续的联系。
村民们在对待丙崽的态度上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村民们取乐于丙崽,没事便打他耳光。
村民们会杀丙崽做祭品,但又会将丙崽当作“丙仙”好吃好喝供着,这体现出了民众对愚昧、落后文化的矛盾态度。
读《文化寻根——赣南书院研究丛书》感言三篇
读《文化寻根——赣南书院研究丛书》感言三篇寻根文学指的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读《文化寻根——赣南书院研究丛书》感言(1)粗读《文化寻根——赣南书院研究丛书》,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史实的资料性。
文瑞先生从2014年的冲动到2015年开始的准备,近五百万字的阅读,花费了巨大的心血,看资料看得视力下降、颈椎劳损,他终于完成了一次前无古人的赣南书院史考。
第二,体例的清晰性。
面对浩瀚资料,一千多年的时间跨度,如何把这些内容放到当下,即使历史史料具有当下的现实意义,文瑞先生做了大量的思考。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部丛书,归类有秩,体例清晰,一目了然。
第三,教育的普及性。
我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对书院的起源、功能、特点等有了宏观的理解,对赣南书院的概况有了基本的了解。
赣州文化历史的研究,目前在全市来讲,应该说既是后起之秀,也是佼佼者。
文瑞对赣南文史的研究与创作,对我们现在及今后的赣州,对人们了解赣州的历史、记住赣州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独到的文化价值。
第四,文化的建设性。
____提出文化自信以后,全国上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运用都非常重视。
这套书,对赣南的文化建设是功不可没的一项文化工程。
他对传统文化的敬意达到了最高的一种境界,对我们当下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自信建设,应该说其功劳是不朽的。
读《文化寻根——赣南书院研究丛书》感言(2)我想用五个“历史研究样本”,大致浅显地说了一下个人观感。
首先,丛书为社会提供了一个赣南政治治理教化的历史研究样本。
他这套丛书,虽然打的是书院文化研究,但实际上它已经越出了书院文化地界。
一个社会,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机器或者硬件来说,那么所有植入我们脑海从而让社会得以运行的东西,都是软件。
这个软件从哪些地方植入呢?教育。
“寻根文学”启蒙立场的叙事分析
“寻根文学”启蒙立场的叙事分析硕士学位论文THESIS OF MASTER DEGREE论文题目:“寻根文学”启蒙立场的叙事分析英文 : Narrative analysis of“ Search-for-roots ” for itsenlightmengstandpoint作者: 李鹏飞指导教师: 方兢2007 年5 月 15日论文题目:(中文)“寻根文学”启蒙立场的叙事分析(外文) Narrative analysis of “Search-for-Roots”for its enlightment standpoint所在院、系、所 : 文学院专专业、名、称 :文艺学指专导专教专师姓名、职称 : 方兢副教授论文主题词: 文化叙事; 可靠性和不可靠性; 进程;精英主义学习专期专限 :2005 年 9 月至 2007 年 7 月论文提交时间: 2007 年 5 月 15 日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地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李鹏飞日期:2007-5-15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人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签名:李鹏飞导师签名:方兢日期:2007-5-151摘要“寻根文学”是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它突破“伤痕”、“反思”、“改革”等文学思潮的创作模式,在“文化热”的社会思潮涌动中,选择以文化作为思考的切入点,文学的进入由此而展开,在文化的基础上渗入启蒙的表达, 不满于前有的创作模式,又不想放弃文学的意义化功能,这里,文化和文学的命题、文化和启蒙的关系命题一开始就潜伏在“寻根文学”的创作思路中,在这样的思路中,文化展开的多样性,启蒙指向的多样性,使“寻根文学”成为一道文化奇观的同时,也使启蒙的进入有了多种表现形态的可能。
从莫言《红高粱》看“寻根文学”
从莫言《红高粱》看“寻根文学”从莫言《红高粱》看“寻根文学”80年代中后期,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寻根文学悄然出现,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这批作家的典型代表就是韩少功,他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寻根文学”当中的乡野文化寻根是其典型的流派,如汪曾祺表现"桃花源"式的传统生活的《大淖记事》、张承志表现蒙古草原人民生活的《黑骏马》、路遥关于城乡交叉地带的描写、莫言关于高密东北乡自己祖辈的生活秘史的讲述,如《红高粱》系列作品。
对我感触最深的当属《红高粱》,就以《红高粱》举例,在分析其人物形象和民族内涵同时,同时结合作者人物性格背景,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莫言曾经说过:“这时我是强烈地感受到,20年农村生活中,所有的黑暗和苦难,都是上帝对我的恩赐,虽然我身处闹市,但我的精神已回到故乡,我的灵魂寄托在故乡的回忆里,失去的时间突然又以充满声色的形式,出现在我的面前。
”我认为,这段话不是简单的空谈,而是他对乡村灵魂的把握,对乡村自我精神的抒发。
在人物形象方面,《红高粱》在人物塑造上竭力表现民间状态的草莽英雄,抛弃了沉重的意识形态内容,这样就使人物变得鲜活生动,充满人性张力。
例如,文中“我爷爷”余占鳌在开篇一出场便显示了土匪头子兼抗日英雄的双重身份,“杀人越货”又除暴安良,作者始终让人物停留在未曾雕琢过的原始的农民心理上。
而奶奶戴凤莲的形象更是突破了中国传统女性贤妻良母的造型,热情果敢,充满情欲野性,可求人性自由与本能的满足。
在追求的过程中反抗传统封建礼教,张扬具有反抗色彩的生命意识。
在细节描写上,高粱地里火焰般的野合,一手掌管烧酒坊的魄力以及奔向天国之际的那段生命的宣誓,桩桩件件都是浓烈感人,激情奔放。
寻根文学之传统文化的探寻
寻根文学之传统文化的探寻寻根文学之传统文化的探寻1.引言寻根文学兴盛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期。
在新时期文化热的小说形态的嬗变中,它无疑是一个承先启后的文学潮流。
它以独特的创作实绩,对小说都进行了一次真正的创造与革新。
那么,寻根派的作家们所要寻找的文学的根究竟在哪里?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一文中提到:“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1]又说:“中国还是中国,尤其是在文学艺术方面,在民族深后精神和文化物质方面,我们有民族的自我。
”[1]他的这两段文字恰恰概括了寻根文学的本意。
所以“文化寻根”意识,大致概括了以下三个方面,“一、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的传统文化遗风,寻找能够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二、对当代社会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的进行批判;三、在文学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与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
[2]这三方面是不能分开的,一部作品中可能会交叉出现这三种寻根意识。
作为特定的文学,它本身就应该寻找民族传统文化之根。
那么,寻找传统民族文化之根与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思想的关系,它是值得推敲的。
然而,正确认识与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是寻根文学的关键。
从寻根派小说家的主张看,它所探寻的根就是传统的文化哲学的观点。
支撑中国文化殿堂架构小说灵魂的是儒道释。
其中的儒道二家,尤为得到一些寻根派作家的推崇和认同。
2.《小鲍庄》中以仁义为核心的文化心理结构《小鲍庄》有着两个引子、两个尾声、四十个小节的中篇,涉及了五个家庭、十数个人物。
应该说它标志着作者创作风格的转变,是王安忆小说创作中成功的一篇。
这部在对小鲍庄方方面面的呈现中,隐含着儒家传统文化道德。
如何对待儒家思想文化?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这在《小鲍庄》中有着独特的体现。
2.1传统文化的优根小鲍庄是一个鲍姓的家族村落,联系、支配着庄子里的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则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伦理道德。
儒家文化将这一点作为基点,发展成“仁义”。
寻根文学思潮地域化特征的解读与反思
2010年第12期 山东社会科学 N o .12 总第184期 SHANDONG SOC I AL SCIENCES G eneralNo .184寻根文学思潮地域化特征的解读与反思姜 锐(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002)[摘要] 寻根文学是80年代兴起的带有文化建设目的的一个文学派别,其作品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化倾向。
其地域化特点表现在:歌颂传统文化,赋予自然山水以文化精神基质;反思现代文明;在对地域文化的发掘中刻画地域人物的精神特质。
作品的地域化倾向在展现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时,也限制了对文化之根的追寻,从而促使寻根文学逐渐走向衰亡。
[关键词] 寻根文学;地域化;地域文化[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4145[2010]12 0096 03一、寻根文学的地域化表现寻根文学,是在文化激流中奔涌而出的带有文化建设目的的一个文学流派。
80年代文学的反思主题不再拘泥于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剖析和权威话语的追寻,而是转向文化探寻的层面,探讨民族文化的精髓。
而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兴起与结构现实主义小说的风靡,更为中国作家提供了经验,激发了他们寻求民族精神的渴望,以期在历史的期待视野中,建构起民族传统精神与文化的乌托邦。
寻根文学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在1985年前后产生了大量的作家和作品,这些创作大都依托地域文化或民族风情,有鲜明的审美价值取向和主题意蕴。
作品或是对民族和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传承,或是以现代人的方式去体味古代文化遗风,寻找生命的源泉,同时还对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对传统文化心理中的深层结构进行深入探究和挖掘。
如果说20世纪初的乡土文学表现了对蒙昧落后的封建文化的批判和对民族命运的忧患精神,寻根文学则表达了对人类生存前景的忧虑与关切。
它试图远离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回归到偏远的大山深处、莽原以及辽阔的草原,去挖掘淳朴的自然意识和有着丰富地域文化底蕴的方言和民俗风情,以此来找寻人类理想的生存境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文章编号:0257—5876(2005)06—0007—08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吴俊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就"寻根文学"发生的宏观历史条件,特定的文化观念,创作与理论的悖论现象以及相关的文学批评等,对其理论和价值立场的暧昧性进行探讨,立论大多循着"寻根文学"(理论)相反的方向展开.因此,本文的旨趣既体现为个人的思考倾向,也体现为批评和质疑的倾向.关键词"寻根文学"文化现代主义l———对于"寻根文学"现象的历史考察,研究者一般以1985年为时间点,由此往前可以追溯到80年代初,往后则基本上不会逾越80年代末.这意味着"寻根文学"是在"新时期"文学范畴或时间段中发生和流变的."新时期"构成了"寻根文学"的基本时空环境."新时期"上承"文革"结束而来,它的命名首先且主要是缘于中国当代政治的转折及其需要.新时期伊始,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几乎都围绕着政治的轴心发生和展开.在文学领域,其时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也莫不如此.但是,进入80年代未久,社会思潮的发展开始渐渐出现了类似"拐点"的迹象,政治轴心的时代尚未结束,种以文化为主要视点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却已悄然呈现.到了80年代中期,以文化为思想旨归的"文化轴心"时代俨然形成."文化热"成为当时的思想时尚."寻根文学"也随之达到高潮.为什么"文化热","寻根文学"会在80年代中前期取代政治的激情而成为思想和文学的兴奋点?究竟如何理解"寻根文学"的发生和兴起?对此,当然可就"文化热"和"寻根文学"的整个流变过程寻绎出某些基本的认识.但我觉得,仅以文化和文学的自身逻辑作为历史判断的依据恐怕很难圆满回答这种明显具有社会思潮性质的问题.或许应该将其置于更为宏观的社会历史进程及其结构关系中去才能获得比较妥帖的答案. "寻根文学"(乃至"文化热")的理论和思考方式无疑主要是在"历史一文化"的层面上展开的,这与"五四"新文化的思想特点极其相似.换种说法也就是,这两者都未刻意寻求其政治作为.那么,这是一种理论的自觉还是策略?或者,这主要是一种社会历史逻辑的必然(演绎)结果?我想不妨简单地说,不管是"五四"新文化还是"寻根文学","文化热",都是在既定的且被社会所充分认可的政治框架中展开的,即其从一开始(天生)就没有预设明确或强烈的政治诉求, 而只是希望在政治的范畴以外(超越政治) 一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去寻求社会和文学,文化发展(即现代化)的思想与历史资源(价值依据).就"五四"新文化而言,它接受的是辛亥革命的政治遗产. 共和政体与民主政治,是"五四"新文化的社会政治条件.也就是说,辛亥革命的成功基本满足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政治要求,从而消解了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政治革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为新文化运动在历史中的凸现安排好了逻辑的连贯性和必然性.当然不能由此导致对新文化的思想自觉或运动策略的否认,但新文化运动显然是在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的气候"默认"(甚至不乏鼓励)之下才演为大潮并奠定胜局的.新文化运动的这种历史合理性(命运)同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密不可分.政治的问题解决了,文学, 文化的问题才有可能(或接着)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所以,"五四"新文化主要会在"历史一文化"而非政治的范畴内展开就有了现实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寻根文学"(包括"文化热")的兴起与此极为相似."文革"结束和新时期政治的确立及其被广泛地认同,使得上层建筑的革命宣告了一个段落的完成.在80年代中前期,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革命"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结构性需要而成为政治目标以外的思想诉求.特别是在此之前,文学和意识形态中的政治激情已经找到了宣泄的途径,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等,它们对政治革命的胜利和完成,都起到了补充和支持的作用.在这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80年代的中国政治条件催生了超越政治的"文化热"乃至"寻根文学"."文化热"和"寻根文学"的相对独立性及其文化,文学的命运,其实是由当代政治的变局所赋予的.不仅是对中国社会的走向或结构改变,而且对中国文化,文学的走向或结构变化,能够产生决定性,支配性影响的还是中国核心政治的格局.对于一8一"寻根文学"的思想自觉或策略的判断,必须充分考虑政治与文学的现实关系,后者是一种前提性的存在,它决定了文学的可行性.前文所谓新时期(文学)构成了"寻根文学"的基本时空环境,大旨在此.那么,这也就比较扼要地说明了为什么不可能单纯从文化,文学的自身逻辑来获得诸如"寻根文学"兴起的宏观历史原因.我的一个基本结论就是,在批评的意义上看,正因为"寻根文学"(包括"文化热")是在既定的政治框架中(或至少没有突破既定的政治框架的自觉)进行的,它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革命性价值和深刻性意义都只能是非常有限的.大而言之,这个判断也适用于我对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后者的历史价值也许远逊于前者.还是把寻根文学与"五四"新文化(新文学)相比而言.在思想方式或策略上,两者都在"历史一文化"的维度上展开,但他们在观念内涵(即价值判断)上却大异其趣,甚至可说是正好相反的.简言之,"五四"的理念是反传统(文化),"寻根文学"则对传统(文化)基本上持肯定立场.这是什么缘故?我以为,这同双方与传统的(距离)位置不同有关."五四"新文化发生在传统"终结"的时代,辛亥革命为其政治先导,这意味着在文化上传统也已不再可能成为其主要的思想资源和价值依据.而"寻根文学"则兴起于传统的"断裂"或与传统的"历史疏离"时代,此前的当代历史和政治事件与传统(文化)的现实处境并无直接的利害关系——更早时期的"文革",更是"反传统"的——这导致对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判断的不同(这是仅就两者与传统的历史关系而言,暂不涉及域外文化的影响).但也正因为如此,"五四"新文化对传统的价值判断显得偏至,而"寻根文学" 对传统的价值判断则显得困惑而暖昧.或者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说,"寻根文学"的思想立场看似明确,实则相当暧昧."文化"是"寻根文学"理论和创作中的核心词即核心观念.综合当时"寻根文学"作家对"文化"一词的阐释,大致可以这样来概括他们对"文化"的基本描述和特定理解. 一是指地域文化,特指边缘化的地域文化.这是对"文化"的地理空间定位.二是指传统(历史)文化,特指具有原生态,原始性的传统文化.这是对"文化"的纵向时间(历史性)界定.三是指民族或族群文化,特指少数民族或弱势族群(尤其是蛮荒未开化且处于封闭状态的人群)的文化.这是对"文化"的族别身份的认定.四是指乡土(民间)文化,特指日常世俗生活中不规范的文化形态, 即未被"现代文明"所侵扰或改造过的乡土生活文化.这是对"文化"的呈现形态的规定.五是指业已失落了的文化,特指游离于现有文明社会以外的文化遗存.相对于主流的"文明社会"而言,这是一种"已经消失"了的文化."寻根文学"中的"文化",基本上(同时)满足上述五种条件.因为"寻根文学"的旨趣是要在文明社会之外寻其文学之根的文化,故而也可以简单地说,上述第五点即失落的文化则被视为文学之根,即"寻根文学"的文化.而上述的前四点,则构成其文学表现的具体背景或内容.这就有可能产生一个疑问:这种文化是否足以成为文学(包括"寻根文学")的资源或价值支持?因为在"寻根文学"中,这种文化不仅是文学表现的对象即作为文学描写的对象而存在,同时也是文学创作的价值判断依据.但恰恰是由于寻根"文化"的这种双重身份和功能,造成了"寻根文学"创作与其理论的一种悖论现象,即"寻根文学"作品所导致的实际文化价值判断大多与其理论旨趣相悖.也就是说,"寻根文学"将其"文化"描述了出来,却并不能导致对这种文化的充分价值肯定.在"寻根文学"中,它寻到的文化仍然不能不是"失落的文化",仍然不能或没有理由改变其"失落"的历史命运.那么,注定了失落命运的文化是否有可信的理由成为(寻根)文学的真实支持力量呢?究竟如何判断这种文化的真实性或虚幻性呢?"寻根文学"创作与其理论(文化价值判断)的悖论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寻根文学"在理论上的不彻底性,即它的文化价值立场实际上是犹豫和暧昧的.这可以从几方面比较明显地看出来.首先,"寻根文学"在理论上并未坚定而明晰地处理好所谓"失落的文化"与当代文化,文明社会的关系.它只是单向度地企图对"失落的文化"予以理论上的价值肯定,而回避了或没有回答"当代文化,文明社会能否(甚至何以不能)成为文学之根"这一必然的关联问题.这说明"寻根文学"的理论表面上是一种历史思维的方式,而实质上却是静态,静止的思维方式.它把一种可能性当成了绝对性,并且无限地提升了"失落的文化"的价值高度.但它同时又并不想也不愿沾上反现代,反文明的嫌疑.这就使"寻根文学"陷于一种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如果对此处境没有明确的自觉意识,只能说明"寻根文学"的理论立场确有其不彻底的暧昧性.只是这种暧昧性在当时还处于潜在状态,否则,应该会引起理论(表达)上的警觉.其次,因为回避了上述问题,即没有对当代文化,文明社会予以必要和基本的价值分析或判断,"寻根文学"理论一方面似乎是成功避免了二元对立的绝对性思想表达,另一方面却不由自主地陷于价值判断(立场)的游移状态.这导致"寻根文学"创作事实上不可能充分实现或对应其理论观念,有时还会与其明显相悖.这说明在"寻根文学"内部实际上存在着互相消解的矛盾或对立因素,这对其理论尤其是致命的因此,我们也就有可能怀疑"寻根文学"对其理一9一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论立场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的程度.再次, "寻根文学"对其价值观念的认同实质上也是相当暖昧的,即对所谓"失落的文化"的当代性价值认定并无足够的自信.虽然"寻根文学"明确宣称"失落的文化"乃为"文学之根",但是,这种文学之根却又只能在"失落" 的时空背景下存在(获得文学方式的追溯性再现),而无从体现其文化的现实生命活力, 无从表达其对当代的文化抗衡,也即无从肯定其价值的当代真实性.因此,"寻根文学" 创作才主要体现为"挽歌"的格调,而无法真正作为一种文化力量介入当代的实际生活, 连它的精神力量也可能是相当软弱的.那么,这种"失落的文化"真的能够成为当代的"文学之根"吗?我以为"寻根文学"没有或回避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甚至是不能,无法回答这些问题),而原因主要就在其理论或价值立场的先天暖昧性.换言之,"寻根文学"的理论还不足以被视为一种成熟的文学(文化)理论.它更多地表达了一种处于文化困扰中的情绪性思想."寻根文学"的文化价值立场的暖昧性与其"出身"有关.从上世纪70,80年代之交起,中国文学(包括整个社会思潮和文化)普遍经历了一场剧烈的"西方冲击",现代主义(文学)潮流以席卷之势震荡着中国文坛,今天的"寻根文学"在昨天都还簇拥在现代主义的旗帜下,在文学观念的渊源上,是可以将"寻根文学"归人现代主义文学(或称现代派文学,先锋派文学等)一脉的(李陀等人在80年代中期就已表达过这种看法).所以,当"寻根文学"偏离现代主义的"阳关大道",另辟蹊径转向传统文化的幽暗隧洞时,还来不及(或本就无意)斩断自己的思想血脉.事实上, "寻根文学"的观念并非由本土的传统文化资源所提供,而是由域外的现代主义思潮武一10一装起来的.只是话语方式变得"中国化"了,特别是以"中国经验"的表达方式取代了赤裸裸的"西方口吻".但其价值立场其实并无彻底或自觉的改变,西方文化乃是"寻根文学"的思想和精神教父.在此意义上,"寻根文学"是带着现代主义的"原罪"试图重新投胎做人的.如果将"寻根文学"视为对现代主义的否定,恐怕只是表相之见.正因为存在着这种斩不断的思想"出身"关系,而又试图重建一套属于"自己的"文学价值系统,"寻根文学"便显出了理论上的贫困,并不能不处于思想的暖昧和困惑状态之中.说到底,在"寻根文学"高涨时,整个中国文学都尚未具备"反思"现代主义,现代化,现代性及西方文化之类概念和思想的自觉意识与能力.中国文学(包括中国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还处在(不能不)被(西方思想)"殖民"的时代,甚至,这种"被殖民"状态很大程度上还是自觉自愿的."寻根文学"当然也不可能完全自说白话.对于这种受制于时代局限或思想自觉能力程度而产生的困惑与尴尬,"寻根文学"理论也并没有完全遮蔽或无视,只是无力立即予以正面的理论回应.有一些细节颇可玩味.就在后来被视为"寻根文学宣言"的《文学的"根"》一文最后,韩少功另有一段"补记".他以澳大利亚作家怀特的小说为例说:"我们在那里看不到什么文化纵深感,也找不到什么民族传统的背景"."也许相对于那些对人的心灵作纵向历史追索的作者来说,怀特是在对人的心灵作横向的时代概括. 这大概向作家们提供了另一种有意义的范例.对这一类作家的文学的'根',我们还可另作讨论."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四两拨千斤的太极功夫,借势将一记袭来的重拳轻轻荡开了.同是作为"文学的根","纵向历史"与"横向时代"的相互关系,包含着在文学实践中须对传统与现代的实际关系和理论认知作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出清晰的回答,特别是对"寻根文学"理论来说,包含着须对西方文化,现代文明等的价值地位作出明确的回答.显然,"寻根文学"理论在此没能或无法随机转身拐弯了.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悬念.相比之下,有的"寻根文学"作家似乎并没有完善自己的理论的企图或期待,而是直言出了"困惑"二字.如扎西达娃就说,在获得了民族文化身份的自觉以后,除了"自信","还有个感觉:困惑"."你看看这里面有没有圈套,你不会掉进去吧?我总以为这里面很有可能是一个奇妙的圈套,你在掘宝的同时也给自己掘出了个陷阱","当你将眼光从本土的疆域中游开,游向海边,游向海洋,游向太平洋大西洋彼岸,你会有所发现……是什么你自己会知道的,你不妨试试看".其中已经有对"寻根文学"观念的警惕和怀疑,同时也有对域外文化,当代文明的探寻和期望,但这两者都还未成为一种明确而坚定的思想认识,对其都还未作直接或肯定的价值判断,都还只是在"可能性"的程度和意义上作为(困惑的)问题提了出来.我以为从这两个细节(它们的文字表达方式)中可以看出"寻根文学"的真实思想处境,特别是其理论上的为难之处.事实上,直到现在为止,面对同样的问题,我们也还是有些难言之隐的.在此意义上,"寻根文学"发出了先声.对于"寻根文学"的探讨,大多着眼于小说及其文学主张."寻根文学"几乎就等同于寻根小说.但大部分研究者又都不约而同地会提到诗歌(理论)在同一个话题上的先导作用.确实,诗人和诗歌所表现出的理性直觉往往能够直击问题的核心所在,他们在文学史上已经多次充当了先觉者的角色,而且也并不缺乏深刻性.比如,你将"朦胧诗" 与同时或稍后的其他文学创作相比,就很容易发现诗人,诗歌的"启蒙"价值.但是,每一次的结果也很相似,思想的成熟果实往往就被小说(家)和批评(家)摘走了.关于"寻根文学"的理论也未出惯例.1982年,诗人杨炼写有《传统与我们》一文,据其后来复述,他在这篇文章中已经明确提到,"真正加入传统必须具备'成熟的智慧',即怀疑和批判的精神,重新发现传统内在因素的意识和综合的能力.一个诗人是否重要,取决于他的作品相对历史和世界双向上的独立价值——能否同时成为'中国的'和'现代的'?这样,我实际上是在强调一种自觉——寻求困境的自觉".这段话尤其是最后一句"寻求困境的自觉",正中"寻根文学"的软肋.同文稍后,还有一段话可作为补充:"在今天,作为诗人,不仅要意识到生存对于人的压迫,而且必须意识到整个文化传统乃至世界文学的总秩序对我们作品的压迫."⑨如果把这篇文章也纳入"寻根文学"(理论)范畴的话,那么,在80年代中期,它可能是用最明晰的语言表达了关于中国文学(包括"寻根文学")现实的最清醒也最深刻的一篇文章.在90年代乃至世纪之交,当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后现代及文化研究等成为中国思想言论的主要背景时,这篇文章的一系列观点又得到了充分的呼应.相比之下,当时大多数的"寻根文学"主张都显得太廉价,太缺乏"寻求困境的自觉"意识了.诗人又一次走在了我们的文学和思想的前头.将凝聚着地域,历史传统,民族,乡土等特定内容的"失落的文化"视为自己的"文学之根",在"寻根文学"(作家)中有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乌热尔图.但绝大多数"寻根文学"研究者都未给予乌热尔图以足够的重视,都未能从这一个"极端"的例子中察觉出某些重大而普遍的文化疑问.乌热尔图是个鄂温克(族)作家.这个一11—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民族的人口不到两万,而且,还是"一个没有来得及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全部文化特性的民族",即这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语言.这使鄂温克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乃至其民族的特性(尤其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不能不显得嗳昧或不确定——它只能依靠"异族的文字(文化)"来呈现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势必导致它的"本来面目"实际上只是被"他者"阐释的面目,"本来面目"因此变成了"可能的面目".也可以反过来说,在现代文明的构图中,即便相对于汉族,鄂温克(族)也只是一个"他者"的存在.纵然如此,乌热尔图却越发表现出对本民族本性的真实性存在的强烈认定意愿,并以此作为文学价值的判断标准.这构成了他的(寻根)文学的自觉动力.在此意义上,乌热尔图不仅是"寻根文学"中的一个极端例子,而且也成了"寻根文学"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可以想见,乌热尔图的文化处境将是极其尴尬和两难的.在多重意义上,他和他的小说的民族(文化)身份都是被混淆或无视的.首先是他的民族出身(经常)会被搞错,我们时常在有意无意间将他认定为蒙古族作家,这种民族出身的误会在80年代中期就已经发生过.但恐怕没有人会因此深察其中可能存在着强弱势民族(文化)关系的潜在(无意识)影响.因为误会者都属于相对强势的汉族,而乌热尔图所面对的整个世界,都只视其为少数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在这里实际上成为一个混沌的具有遮蔽作用的庞大概念,它模糊甚至抹煞了其中的"族别"差异性.那么,作为被误会者,乌热尔图的自我民族意识往往只能以一种文化反弹的方式得到强化和激发,他必须大声告诉世界:"我是一个鄂温克人,免得下次再把我毫无代价地赠送给另一个我不熟悉的民族."可是,个人的民族出身(身份)的被错认还可以比较容易地予以改正,这个民族自身一】2一的特性一旦也陷于难以确定的状态,就会导致民族文化命运的危机.因为能否重建自己的民族文化,在此成了一个疑问.乌热尔图是这样反省的:"虽然我在多年的文学创作中,在自己所有的文学作品中贯注的是鄂温克民族的文学特征,但现在看来还是远远不够的.""我翻弄刚刚出版的自己的小说集,有个清晰的感觉叩动我的心房,这用汉字堆砌起来的文字,到底有多少真正属于鄂温克民族……我终于认定了,这堆经我手中成形的东西,只有一半是我熟悉和认可的,而另一半却变得陌生和疏远."(5)这段反省表达出的民族忧虑感和文化命运的严峻性在于,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符号,民族语言(文字)是极端重要的.没有文字的民族,其文化注定了是"失落的文化",或只是生存在"保护区"里的文化标本.同样,文字的地域性或世界性的差别,标志的是民族文化的地位差别,即边缘文化或主流文化,弱势文化或强势文化的差别.这种区别在实际状态中很容易引导出文化价值判断上的差别,即优劣文化,先进和落后文化的差别.这种差别观念固然是歧视,但它几乎是必然的存在.其次,边缘文化,弱势文化注定了是要被主流文化,强势文化所改造,整合甚至支配的.在边缘文化,弱势文化的历史流程中,伴随着的是自身文化主体性被不断消解的过程.也就是说,边缘文化,弱势文化的(民族)文化本性其实是很难追索的,特别是对于"失落的文化"的追索,最终往往只能走进乌托邦.再次,如果无法改变边缘文化,弱势文化或失落的文化必须依赖主流文化,强势文化的资源进行自身言说的文化现实,如乌热尔图必须依赖汉字, 汉族文化才能表达鄂温克民族的文化和文学特征,反之就无法言说,无法表达,那么,问题的关键就不应该是"文学或文化的寻根",而是主要在对主流文化,强势文化的价值分析和思考.不依赖于汉字和汉族文化,乌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