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

合集下载

成人教育建立“学分银行”的思考

成人教育建立“学分银行”的思考

总的来说,成人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中学分转换体系的构建对于实现教育 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学分转换体系的目标、 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成人教育发 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推动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借鉴国际经验,为构 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分转换体系而努力。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对相关政策文件、学术 论文、案例等进行梳理和分析,对英国成人教育学分互认机制进行全面了解。其 次,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收集样本数据,对学分互认机制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 入探究。在数据分析方面,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因果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 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揭示英国成人教育学分互认机制的实际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3、法律规范。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学分转换的合法性和权益保 障,为学分转换体系提供法律支持。
例如,在欧洲的某些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学分转换体系和学分银行制度。 在意大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自由转学,学分的认定和转换由 专门的中介机构负责,政府对此进行严格监管。这种机制不仅提高了教育资源的 配置效率,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育公平。
1、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将学生从固定的学习时间、地点的束缚中解放 出来,方便了他们的学习;
2、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了量化,便于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
3、方便学生在不同学校或培训机构之间转学或继续深造,提高了教育的灵 活性和流动性。
当然,建立“学分银行”也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学分标准不统一、学分质 量难以保障等。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和监督、完善学分质量保障机制等 方式得以解决。建立“学分银行”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争取政策支持。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为“学分银行” 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中国教育现代化2020【准确把握教育现代化的四个关键点】

中国教育现代化2020【准确把握教育现代化的四个关键点】

中国教育现代化2020【准确把握教育现代化的四个关键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以下简称《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系统的战略任务。

其中,有四个关键点要准确把握。

一是高标准的教育目标现代化。

《2035》全面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包括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明确宣示了新时代中国将实现从普及教育向建设高质量教育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现代化不断推进,为未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教育的数量和规模、三级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或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但质量方面还有差距。

建设高质量教育是时代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使命,是由中高收入国家教育水平提升到高收入国家教育水平的客观要求,是教育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由之路。

因此,教育现代化首先把目标聚焦于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也可以说高标准教育现代化目标的主要内涵就是建设高质量教育,而建设高质量教育的核心任务应该是培养高素质人才。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建设高质量教育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有用之才,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时代新人,是教育现代化适应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迫切需要与殷切期望的时代必然使命。

建设高质量的教育特别要重视培养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和国际竞争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和攻坚突破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在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迅速发展的时代,高标准的教育现代化目标,就是要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竞争能力的世界教育高地,增强中国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是创新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化。

《2035》把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作为重要战略任务,这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主题,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一招。

学分银行制度下高职学生课外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研究

学分银行制度下高职学生课外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研究

学分银行制度下高职学生课外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研究作者:左芊来源:《成才之路》2021年第34期摘要:学分银行制度倡导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积累,最终将其转换为相关的资格认证。

学分银行制度适应了终身学习的需要,既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又有助于形成多样化的人才结构模式。

文章简述学分银行制度的基础构建,指出高职院校实行学分银行制度的必要性与学分银行制度的宗旨,最后从国家政策的扶持与引导、政府设立地方相关认定政策、学校与企业转变传统学分转换制度观念、学校建立学习成果转换认证基地等方面,探讨学分银行制度中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学分银行制度;高职学生;学习成果;认证;转换中图分类号:G642;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4-0031-0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才多元化将成为大势所趋。

当前,高职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能力,尚未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在就业方面困难重重。

学分银行是一种模拟或是借鉴银行的功能特点,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学业管理模式。

其主要内容是累积学分,它可以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将专业技能培训与学校学历教育相结合。

学分银行制度旨在进行学分积累与转换,能让高职大学生有机会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国家认可的相关资质,帮助其尽快就业。

下面简述学分银行制度的基础构建,指出高职院校实行学分银行制度的必要性与学分银行制度的宗旨,最后探讨学分银行制度中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建设策略。

一、学分银行制度的基础构建1.以终身学习的需求为基础学分银行制度是一项学业管理制度,即仿照银行的工作机制,分批次地逐步对学习成果进行积累,作为学分存储到管理系统,最终形成国家认可的资质证书。

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现已推行学分银行制度,并且获得了较大的成就,值得我国借鉴。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框架下,学分银行制度与终身学习的理念相符。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的模式选择和架构设计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的模式选择和架构设计

(3)加强质量保障:学分银行制度的质量保障是关键。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 保障机制,包括学分的认定标准、转换规则、学位授予标准等,保证学分银行 制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加强宣传和推广:政府应该加强对学分银行制度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 更多的学生和社会公众了解和认可学分银行制度的重要性和优势。应该鼓励更 多的教育机构加入到学分银行制度中来,共同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国际化,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 的需要。在这个背景下,学分银行制度的出现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学分银行制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更加丰效率。此外,学分银行 制度还有助于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的实施,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3、促进教育公平。学分银行制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更加 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助于缩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 公平。
3、社会认知度不高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 明确学分银行制度的法律地位和操作规程,为学分银行制度的实施提供法律保 障和支持。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的模式选择 和架构设计
目录
01 一、学分银行制度的 模式选择
03 参考内容
02
二、学分银行制度的 架构设计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分银行制度逐渐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学分银行制度是一种以学分制为基础,通过建立类似于银行功能的机构来管理 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历文凭,从而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教育制度。 本次演示将探讨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的模式选择和架构设计。
2、完善监管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协调和监管,建立 完善的监管机制和评估体系,确保学分银行制度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行。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制度的系统构建》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制度的系统构建》

教学成果奖总结报告:《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制度的系统构建》本成果以建设终身教育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为宗旨,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目标,立足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决策要求,聚焦解决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相融通、教育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衔接、以及职业院校学生各类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等问题,依托教育部立项、委托的一个项目(“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和两项试点(“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试点”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学习成果积累与转换试点”)、140多项科研课题和实践项目,在以周远清、杨进领衔的专家团队指导下,对我国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制度进行系统构建和验证性实践。

一、成果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必然选择。

很多国家都将建设学分银行制度视为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抓手”。

本质上讲,学分银行制度就是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建立学分银行制度”。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相继提出要“促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

在职业教育领域,学分银行建设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

立足职业教育现实需求,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形成多种方式、多次选择的衔接机制和衔接路径,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建立、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相关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

班级学分银行实施方案

班级学分银行实施方案

班级学分银行实施方案在班级管理中,学分银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制度,它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施班级学分银行制度,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学分银行的设置。

学分银行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当设立在学校教务处或者班级管理中心,由专门的老师负责管理。

学分银行应当明确学生的积分获取途径和使用规则,确保学生的学分获取和使用公平公正。

二、学分获取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学分,包括但不限于,优秀的学习成绩、积极的班级表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担任班级职务、参加学科竞赛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分获取途径,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三、学分使用规则。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分情况,选择使用学分换取相应的奖励或者权益。

例如,学生可以使用学分换取学校颁发的荣誉证书、奖学金、班级活动的参与资格等。

学分使用规则应当公开透明,确保学生的权益不受侵犯。

四、学分银行管理。

学分银行的管理者应当建立健全的学分管理制度,确保学分的获取和使用符合规定。

管理者应当定期公布学分排行榜,激励学生争先进取,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同时,管理者还应当建立学生学分档案,记录学生的学分获取和使用情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五、学分银行的评估与调整。

学分银行制度应当定期进行评估与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管理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学分银行制度。

评估与调整应当充分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确保学分银行制度的公平公正。

六、学分银行的意义。

学分银行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分银行制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同时,学分银行制度也有助于班级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班级学分银行制度的实施,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希望全体师生能够积极参与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和管理,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学习环境。

学分共享的做法与困惑

学分共享的做法与困惑
1
“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 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
项目实践性地开展了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 之间的学分互认探索。通过互认专业和课 程的选择及论证,以及课程比对方法的研 究,设计了课程比对模板(课程认证单 元),实现了专业基础课程的科学、量化 比对及转换。
2
三、困惑思考
(一)缺乏国家层面的统筹学习成果转换的实施
制定学习成果认定、积累与转换办法
推进江南大学学历继续教育学分银行 的建设,建立个人终身学习电子档案, 制定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 与转换制度,构建终身学习的“立交 桥”,为学生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学 习支持服务,促进学校各级各类教育 之间学分转换及学分互认工作。
学分银行作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有力 抓手,缺乏有效的国家制度顶层设计和 落地施工图,难以突破国内已有探索零 散、局部的困境。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地区教育水平差异大,“学分银行”的 建设由国家统筹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这 样才能保证认证、积累与转换的公信力。
1
先行研究可以在某个区域甚至是某个学校进行,
1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和 教育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教育资源 的庞大而分散,因此,我国课程标准的建设 任务艰巨,标准建设结合资源整合才是切实 可行的。
中国特色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建设首先 考虑的是教育质量,然后才是各教育类型的 衔接和融通。在大量细致的课程评估的前提 下,由专业权威的专家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 课程标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学历继续教育学分银行的做法与困惑
目录
学院概况
01
具体做法
困惑思考
02 03
一、学院概况
办学定位:深化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调整办学内容和办学空间,增强持续发展内生动力。 办学目标: 强化服务管理,创建品牌优势, 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 服务宗旨:面向行业,面向社会,面向基层。

2023年2月11日河北省邢台隆尧教师招聘(上午场)《教育理论基础题》考试题

2023年2月11日河北省邢台隆尧教师招聘(上午场)《教育理论基础题》考试题

2023年2月11日河北省邢台隆尧教师招聘(上午场)《教育理论基础题》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0.7分,共35分)1.“班干部数量和班级性别比对课堂纪律的影响”属于什么实验?()A、实验室实验B、分组实验C、单因实验D、多因实验2.《雄辩术原理》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裴斯泰洛齐D、昆体良3.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否认了()。

A、教育的科学属性B、教育的生产属性C、教育的社会属性D、教育的艺术属性4.中国资本主义新教育制度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学制体系建设基本完成的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5.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一个体力劳动者培养成一个脑力劳动者,这体现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传播功能6.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A、爸爸教给孩子打游戏的技巧B、妈妈教给孩子记忆口诀D、把自己喜欢的练习册送给同学7.下列关于“难度”与“区分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难度越大,区分度越大B、难度越小,区分度越小C、难度越接近0或1,区分度越大D、难度接近0.5,区分度最大8.以下哪个不是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

A、共享B、经济C、实效D、互补9.老师刚开始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念完后随机观察学生反应,老师的行为是注意的()过程。

A、唤醒B、起伏C、转移D、分散10.缺。

A、缺。

B、缺。

C、缺。

D、缺。

11.学生在几节课内就把过去伟人、教育家所发现的知识定理学会,说明教育过程具有()。

A、简捷性B、持久性C、稳定性D、实践性12.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体现了哪一社会属性?()A、民族性B、继承性C、永恒性D、历史性13.新老师适应教学,实施结对制,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新教师结对,针对性帮助新老师解决问题。

下面说法正确的A、除非遇到会影响学校声誉的大问题,否则不会去打扰老教师B、主动寻求帮助,与老教师共同协商教学方案C、认真听老教师的每一节公开课,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D、模仿老教师的所有教学行为,复制到自己的课上14.班集体的组建阶段是集体的雏形时期,班级成员之间彼此不熟悉,对()有较大依赖,这一角色也是班级群体的核心和动力。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12.05•【字号】皖教秘高〔2021〕159号•【施行日期】2021.1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各高等院校,各市教育局,广德市、宿松县教育局,省属中专学校:为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搭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统筹社会各方面资源参与支持学分银行建设,实现基于能力标准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现将《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要求推进相关工作。

附件: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安徽省教育厅2021年12月5日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技能安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以下简称“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范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学分银行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和建设成果的应用推广,助力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成立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中央及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服务技能型、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安徽省学分银行建设,实现基于能力标准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助力构建服务全民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多样化教育的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建立“学分银行”,推行学分互认

建立“学分银行”,推行学分互认

建立“学分银行”,推行学分互认摘要:浙江省慈溪市依据其区域内各类教育的实际,建立了“学分银行”,推行了学分互认,取得了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施的成功经验,并对其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学分银行”在我国实施的复杂性。

提出了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在我国实施的基本构想。

关键词:学分银行;学分互认;实施方案;基本构想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事实上学分积累、学分转换、学分互认、学分衔接等办法的实施,大到全国范围。

小到县市级区域,无非要建立一个各级各类办学部门都认可的“学分银行”,让所有的学习成果都转化为学分,并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查证学分,认可学分,以实现学分的互认。

目前,浙江省慈溪市依托慈溪市社区学院构建的“慈溪市终身学习网()”这一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学分制度,运行了“学分银行”,实现了学分衔接与互通。

现就慈溪市学分银行的出台背景、推行过程、实践效果、团队建设现状实证研究如下:1.“市民学分银行”出台的社会背景慈溪市位于东海之滨,杭州岸南岸,市域面积115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3万,暂住人口83万,是长三角经济圈内重要的工商名城。

200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626.2亿元。

财政预算收入91亿元,人均GDP超过了8000美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实力中排名第三,在国际上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随着慈溪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慈溪人,对新知识的渴求日益强烈,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加突出,因此对学习服务提出更加便利化和个性化的要求。

在慈溪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学习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慈溪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提出打造杭州湾南岸新型学习型城市。

探索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新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形成具有慈溪特色的市民学习与管理的新模式。

该市从2001年开展全民读书活动以来,已有70%以上市民参加各类读书活动,社区公共文化教育设施不断完善。

从法治层面保障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

从法治层面保障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

从法治层面保障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作者:罗喆来源:《时代金融》2020年第16期中央银行制度是国家最重要的货币金融管理制度,在国家金融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银行职能做出新规定,强化了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系统金融风险防范、统筹金融基础设施监管等职责,使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与高质量发展更相适应。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适时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从立法层面保障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有利于按照十九届四中全会确定的目标和要求,立足国情,推动建设更加成熟、定型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一、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内涵(一)坚持党对中央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对中央银行工作的领导,符合人民银行历史。

人民银行诞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瑞金叶坪成立,党的红色金融事业至此生根发芽。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

随着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人民银行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引领和推动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性进步,以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纵观人民银行的历史,是一部党领导下的金融发展史,坚持党对中央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确保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党对中央银行工作的领导,符合我国国情。

我国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体制,决定了中央银行是政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其职能目标必须与政府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等相统一、相一致;相对而言,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单一盯住通胀目标等,并不符合我国基本经济管理体制的内在要求。

作为中央银行,人民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宏观调控部门,是重要的国家机关,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

国家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国家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国家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王连喜;亓彦伟;鄢小平【摘要】建立国家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认证和衔接,是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和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抓手”。

文章阐析了“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从政策法规、组织机构、标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路径和可行性,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学分银行”制度保障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以期对“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有所助益。

【期刊名称】《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18)002【总页数】5页(P12-16)【关键词】继续教育;学分银行;政策法规;制度保障【作者】王连喜;亓彦伟;鄢小平【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北京 100039;国家开放大学,北京 100039;国家开放大学,北京 10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24.82(一)制度建设背景近二三十年,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国家层面或国际间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①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是“学分银行”制度在别的国家的称呼,还有的国家和地区比如英国、南非、香港地区称为资历架构。

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已成为多数国家的共同行动。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于2010年发布的报告《国家资格框架的实施和影响:16个国家的研究报告》统计,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在开发或者已经实施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资格框架,目的是帮助人们对资格的理解,向用人单位提供未来劳动者所具备的能力的信息。

通过资格框架和标准体系的建立,逐步建立学习成果转换和积累制度,打通教育、培训和就业之间的通道。

与此同时,区域组织也通过资格框架的构建,建立起区域间资格等值认可,学分转换和互认,如欧盟基于终身学习资格框架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建立。

在此背景下,为顺应终身学习的需要,在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方面与国际接轨,2010年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认证和衔接”。

改革开放重大事件(11)

改革开放重大事件(11)

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会议还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全会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2、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1979年7月15日,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

8月1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外贸权限,鼓励增加出口,办好出口特区。

1980年5月16日,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之初,在缺少对外经济交往经验、国内法律体系不健全的形势下,设立经济特区为国内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扩大对外经济交流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1982年1月1日,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991年11月25日―29日举行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

学分银行转换规则

学分银行转换规则

学分银行转换规则
学分银行转换规则包括学分互认、学分转换、学分累积三个方面。

学分互认是指在高校之间,如果某一高校的课程被其他高校认定为与本校的某门课程具有同等价值,则可以相互承认对方的学分,学生通过转学、交流等方式获得不同高校的课程学分,从而完成规定学分获得毕业资格。

学分转换是指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校外获得的学习成果转换为校内学分,或者将校内获得的学分转换为其他高校的学分。

学分转换的具体标准由各高校自行制定,一般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内容、课程难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学分累积是指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校内和学校外获得的学习成果进行累积,达到一定数量后可以获得相应的证书或学位。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修读课程、参加竞赛、发表论文等方式获得学分,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可以获得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

总的来说,学分银行转换规则是为了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学习途径。

建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思考

建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思考

职教论坛本期栏目特邀主持人:汪长明主持人语: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本人应邀担任《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职教论坛”栏目的主持人,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双高计划”“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并结合本期栏目三篇文章谈谈自己对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一、高质量的“立德树人”思政育人体系“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这是新时代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各职业院校要在党的领导下,依据各自独特的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学生特点、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红色资源等共建“立德树人”思政育人方案,形成一校一特色,一院一品牌,一专业一范式。

二、高质量的“职普融通”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把发展中职教育视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把发展专科高职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把发展本科职业教育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

通过“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互通,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普融通”职业教育体系,畅通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三、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双元”育才体系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只有落实在职业教育的“三教”改革攻坚行动中,才能取得“双元”育才的效果。

现代学徒制的推行要充分利用合作企业资本、技术、知识、设施、管理等要素,共同制定“产教融合”的教学运行机制,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共同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生产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把企业真实的技术生产任务引入课程教学,实现职业教育的“课堂革命”。

开放大学学分互认体系构建之我见

开放大学学分互认体系构建之我见

学 分互 认 管 理 平 台是 开放 大 学 学 分 互 认 体
系构建 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放大学一 方面要开
发 系 统 内一 站 式 、开 放 性 、 可 扩 展 的 软 件 系 统
网络平台,以实现开放大学 系统之 间四通八达 、
自成 体 系 的学 分 管 理 网 络 。另 一 方 面 要 建 设 由
后 自动录 入 学分 银 行系 统 。 同时形 成 学籍 档 案 。 3根 据 各 加 盟 单位 、机 构 或 者 高 校 的 具体 要 求 , . 及 时提 供所 需 学生 的课程 成 绩 、学分 结算 。4学 .
生 需 要 学 历 文 凭 ( 者 学 习证 明) ,学 分 银 行 或 时
大学学分互认体系,是本文所探讨的中心问题。


建立 新型 管理体 制
由于 中 国开放 大 学 的 定位 主 要是 两个 方 面 :

是应用性人才培养 ( 学历教育) 和社会服务 ( 承

广播 电视大学在远 程教学基础设施 、远程
担 公 民终 身教 育 体 系主 体 任 务) 因此 中 国开放 , 大 学 学 分 互 认 体 系 的 构 建 首 先 需 要 有 政府 及 教 育 行 政 主 管 部 门 在 政策 体 制 上 的 主 导 支持 。政
适应公 民终身教育体 系建设需要 ,探索建 设 旨在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和 不 同学 习成果之 问 互认 、衔接的学分银行 ,实现学历与非学历继 续教育互联互通 的公民学习成果 即学分互认体 系 的构建,是中国开放大 学建设 的主要任务之

顶 层 策 划 与 设 计好 适 用 于将 要 成立 的 中 国开 放
终 身教育 体系 的建 立 。 ( 各加盟 高校 之 间、国 三)

“学分银行”在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改革中的应用

“学分银行”在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改革中的应用
2 发展 时期 (9 7年—— 1 8 . 17 9 5年 )
党 的十 一届 三 中全会 前 后 , 小 平 同志多 次强 邓 调“ 就高 等教育来 说 , 专 院校 是一 条 腿 , 大 各种 半工 半读 的和业 余 的大 学 是 一 条 腿 ” 由此 , 。 各类 职工
降, 以及 由此 引起 的一 系列 问题 , 造成 原有 的招生制 度已经不能适应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 需要进 行适 当变 革 。 我国成 人高等 教育 招生 的历史 回顾 新 中 国成立 以来 , 国各 项事 业百废 待兴 , 我 教育
2 1 年 4月 01 第2 9卷 第 2期
湖北 大学成人 教育 学院学报
J un l f utE u ain C l g f b iU iest o ra o Ad l d c t ol eo o e Hu e nv ri y
Ap ., 01 r 2 1
Vo . 9 NO. 12 2
“ 学分银行" 在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改 革中的应用
宋 东浩
(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 院, 陕西西安 ,10 2 7 06 )
摘要 : 我国成人 高等教 育招 生从建 国以来 , 经历 了初创、 发展、 完善三个 时期。总 的来看 , 成人高等教 育招 生 中存在着生源质量低、 收专 业与社会市场需求相脱节、 招 招生未体现成人特 色问题等。 引入“ 学分银行” 制 度, 从设定 门槛 、 设置专业、 保持 比例和变革 时机等四个方面对成人高等教 育招生进行 改革 , 很有必要。 关键词 : 学分银行” 成人 高等教 育; “ ; 招生; 改革; 应用
第 2 第 2期 9卷
“ 学分 银 行 ” 成 人 高等 教 育 招 生改 革 中 的应 用 在

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建设的几点思考

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建设的几点思考

1基本概念学分银行本身是一种教育管理模式。

它是借鉴现代银行的优点,对参与学习学生的学分进行存储,并在适当的时候将其兑换为相应学历/非学历证书的一种教育管理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突破传统的学习年限和专业等限制,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地点、学习内容,自由决定学习时间,将学生完成学业的时限从固定学制变为弹性学制,同时将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等教育形式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衔接与互认。

显而易见,学分银行是推动终身学习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

2几点思考2.1从主体角度看,我们决不能认为“学分银行”就是开放大学的专属或者附属机构。

从设计角度看,开放大学是我国成人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开放大学的建立,给予了普通民众进行高等教育的新机会。

整体而言,它更大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实现“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教育平台,这个平台是在长期实践摸索的基础上实现的。

京津冀一体化政策的出台,为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建设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和政策支持。

但是,学分银行建设首先要组建一个完整认证体系,而这个体系的实现,则需要把刚性的学校教育和柔性的的校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但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恰恰是,谁来组织?如何结合?学分银行应该具备对校内校外的教育活动给予认可的职能,这样的职能显然不能通过学校内部解决,而更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机构或者组织。

此外,对非学校教育活动的学习成果认定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认定学分的前提是可以通过质或者量的形式进行测量进而区分层次和程度,以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奖惩。

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学分银行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2从作用角度看,我们决不能认为“学分银行”只是对正规的学历成果进行认定。

众所周知,“学分银行”具有对开放大学的正规学历教育具有权威认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必要而且毋庸置疑的。

但它的作用决不能仅限于此,从设计的初衷和国际经验来看,学分银行应该兼具学历教育认定和非学历教育认定两项功能。

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使这两项功能的结合变得更加迫切。

高职院校“学分银行”在1+X证书制度下的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学分银行”在1+X证书制度下的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学分银行”在1+X证书制度下的实践研究摘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实施使“1+X”证书制度及其衍生问题逐渐成为职业教育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自2019年起,教育部相继推出4批次共447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行该制度,而如何有序开展“X”证书对应的学习成果在学分银行中的认定与转换,为职业院校学生成长拓宽渠道,使其学习成果得到职业教育相关主体的普遍认可,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对高职院校“学分银行”在1+X证书制度下的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分银行”;1+X证书制度;实践引言职业教育不是孤立、封闭的自我循环体系。

它是开放的,是与各级各类教育和社会各方面密切联系的一种教育类型。

我国的职业教育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为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很多政策文件。

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建设学分银行”等方案。

一、“1+X”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是“职教20条”提出的“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简称。

其中“1”是指学生在完成相应学制系统内的学习任务后所获得的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学历证书是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文凭,受教育者需完成规定学制系统内学习任务,它全面反映了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

“1+X”证书制度自2019年开始试行,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和高级,其中高职院校对应中级证书。

“1+X”证书制度旨在突出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特点,通过课证融通,培养出适合行业需要的高质量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学分银行概念和价值意蕴学分银行,即仿照银行作业模式,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固定传统模式变成弹性可变的一种管理模式。

学习者获得的学分模拟银行货币的形式可以实现弹性的储蓄、支付、兑换和信用等功能。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终生教育“立交桥”视野下湖北省学分银行体系构建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终生教育“立交桥”视野下湖北省学分银行体系构建

终生教育“立交桥”视野下湖北省学分银行体系构建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终生教育学分银行体系建设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终生教育“立交桥”视野下湖北省学分银行体系构建一、问题的提出(一)基于国家相关政策指引2010 年 7 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 以下简称“纲要”) 中明确提出“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转换,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

2019年1月28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职教改革方案第八条指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从2019年开始,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

有序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

职业院校对取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成员,支持其根据证书等级和类别免修部分课程,在完成规定内容学习后依法依规取得学历证书。

对接受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并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在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时,可免试部分内容。

从2019年起,在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探索实施试点工作,制定符合国情的国家资历框架。

湖北省作为教育大省,推进终生教育学分银行体系建设义不容辞,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势在必行。

(二)基于学分银行建设的内在要求及建设意义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本质是制度创新,核心任务是建立一套鼓励终身学习、支持终身学习的制度。

学分银行是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载体,加强学分银行的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从国家使命上,学分银行是沟通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促进终身学习体系落地的关键举措2、从社会建设角度讲,社会需要学分银行平台支持自身转型能力的提升3、从教育机构而言,学分银行是学校提升竞争力、打造特色和建设内涵的抓手4、从个人发展而言,学分银行是学习者拓展学习途径、提高个性化能力的支撑平台(三)地域差异的要求2004 年,我国教育部首次提及了“学分银行”,此后,学分银行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即学分银行制度,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障。

学分银行(Credit Bank System,CBS)是学校等办学机构模拟、借鉴银行的功能和特点,以学分为计量单位,按照共同的参照标准,以信息平台为支撑,通过专门的认证服务机构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使其在各个阶段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学分得到积累或转换。

当被认定的学分积累达到规定数额时,可以据此作为获取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的凭证。

这是在国际上逐步通行并日趋成熟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学分银行国内处于探索阶段伴随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迈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成为世界潮流,其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对终身学习各类成果进行科学认定。

20多年来,境外兴起的学分银行成为破解上述难题的有力工具。

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和中国香港地区首先建立了“资格框架”,在不同类型学习成果间建立分层级统一度量的标尺,助推学分转换。

美国、加拿大在机构间达成互认学分的双边或多边“协议联盟”,全美已有80%以上州的大学按照协议吸纳社区学院学生,实现了各类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

韩国于1996年实施“学分银行制”,认可来自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学习成果。

俄罗斯于2005年起颁布一系列法案,成立国家认证机构(NAA),推广学分体系和评审参数,希望迎头赶上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新趋势。

在我国,不少机构先期努力试行学分互认,有过多种模式。

例如职业教育双证模式,即职业院校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中高本衔接模式,即较低学历层次(主要是技校、中职、高职)学生通过相应课程、学制的衔接获得更高学历;区域模式,通常由地方政府主导,整合相关学校资源开展试验;校本模式,即具有学历颁证权的学校建立“学分银行”,凡按相关教学计划学习的学生可以获得课程免修或双证书;协议联盟模式,即为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层级水平相当的办学机构间按协议推进对等课程学分的互认。

上述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无相关法律和政策的支持;二是尚属于局部领域开展的试验,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公共服务平台;三是教育或人力资源等部门多头管理种类繁多、规格不一的职业资格证书的体制,阻碍着统一学分认证制度的建立。

其中,多种形式学习成果之间学分如何实现转换,是一个长期不易解决的难题。

第二部分:形成“学习成果+认证单元”技术路径两年前,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教育部委托国家开放大学承接“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

国家开放大学将实施该项课题作为老电大向新开大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并着力探索基于国家层面的一种新教育管理范式,组织部委、行业、企业、高校、部队、社区以及地方开大、电大等66个单位,共同承担了4个重要子课题、89个实践项目。

学分要进行科学转换,首先必须在多种形式学习成果间建立统一的标尺。

剖析不少国家成熟经验后发现,这个统一标尺就是目前在国际上通行的资格框架及其核心要素——单元。

于是,课题组提出了学习成果框架和认证单元相对称的核心概念,初步探索出了以“学习成果框架+认证单元”为技术路径的学分转换原则和方法,先后在相关领域进行了试运营学分银行制度,同步形成了“标准研制”“课程开发”“机构认可”“协议联盟”“认证服务”“信息平台”等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模型。

第三部分:学分转换步骤一是研制学分转换标准,开发学分银行标准化课程。

建立学分转换标准,其核心内容是首先建立学习成果框架,即在不同类型学习成果间建立分层级统一度量的标尺,据此开发认证单元。

一个认证单元通常代表着相关职业中的一项典型工作任务,以学习者完成该项任务应掌握的特定知识、技能为核心内容,作为学分银行开展评估认证、授予资格凭证、相互比对不同课程及实现学分转换的最小单位。

开发认证单元的重点是应该先把握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交汇点——与职业知识和能力相关的课程——具体地去展开。

目前,课题组已研制了按20个行业相关职业分类的2000多个认证单元。

根据人才培养需要,有关颁证机构可以从中选择合适的认证单元,按照基础、专业、实验实训包括必修、选修等课程的结构性分类规则,把握住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关键特征,进而开发出所对应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课程内容、考纲题库、文字教材、多媒体资源等,形成基于学分银行支持的标准化、结构性专门课程。

二是认可相关颁证机构,试行不同机构间学分的转换。

评估的关键指标是证书课程与认证单元中对知识技能要求的契合度。

学习者在修完资格名册中相关证书的所有或部分课程后,均可获得学分银行认可的学分及其相应的证明。

同时,学分银行可以组织颁证机构就相通的课程达成转换学分的协议,结成学分互认联盟,联盟成员间承诺接收对方学习者的学分转换申请。

比如,职业院校甲与另一所普通高校乙依据由物流行业协会主导研制的相同认证单元,分别开发了“供应链管理课程”,并均获得了学分银行的认可,互相结为联盟,签订了学分转换协议。

那么,甲学生在完成甲“供应链管理课程”后,可持由学分银行所开具的在甲所获学习成果的证明,到乙转换学分。

三是建立认证服务机构,为学习者试办学分转换业务。

当学习者修完学分银行认定的标准化课程后,所获得的学分必须通过专门机构的认证才有效。

学习者要想将学分存入学分银行,只要填写学分银行开户表、学习成果认证申请表等,交给当地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审核并录入信息平台之后,就可以开始积累学分。

学习者通过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社会培训、工作实践获得并经认证的学分,均可在学分银行存储积累。

为了保证学分转换的科学性、合理性,学分银行对学习者所获得学分课程的最低成绩以及在不同颁证机构所获取学分的比例均有严格的规定。

第四部分:教育领域制度创新的意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能够有力地促进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对教育领域制度的创新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搞好职业教育上述认证单元执行的是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联动开发的机制,符合在经济转型期人们频繁换岗、转岗时能够比照新岗位的要求,弄清弥补自身能力素质“短板”的具体路径,进而丰富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容。

✓二是有利于继续教育发展普通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融合是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的重大任务。

伴随学分银行的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对其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师资条件等进行综合评估,允许其中经过认证的机构及其合格内容与学历教育机构转换学分,使之成为终身学习“立交桥”上的重要节点,加快继续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间的融通。

✓三是有利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为了实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的“双型”目标,不仅要建立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而且要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学习,学分银行恰好能有效地计算学生按此新模式学习取得成果的“含金量”;学分银行有助于形成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理的协同育人系统架构,展现培养对象的学业质量;学分银行是落实“管办评分离”的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在推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时,如何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可靠性是棘手难题,除了把反映学生综合素质活动的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监督等办法外,还可以借鉴认证单元理念与范式,研发便于操作的“综合素质测试工具箱”,除学校使用外,也可供学生与家长开展自测、互测,有助于从微观层面相对接近于准确地测量学生的实际素质;可望缓解应试教育压力,凭借学分银行“零存整取”和终身有效的特点,“一考定终身”将变为“一生有机会”,有助于扭转中小学择校现象和攻克应试教育顽疾。

✓四是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目前,全国进城务工人员达2.67亿人,已成为国家产业工人的主体。

学分银行的职业化、分层级、模块化课程体系有助于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小步快跑地学习并随时随地存取学分,积极引导和激发其持续学习的热情。

确保所有公民平等、公正地获得各自学习成果学分的认证、积累与转换服务,正是具有中国特色学分银行的关键特征。

✓五是有利于教育信息化国内外正在兴起的“慕课”以及各种花样翻新的自主学习方式,如果没有学分银行制度支撑,则难以跟进时代与可持续发展。

还有,我国各阶段教育都构成了较成熟的数据系统,遗憾的是其中有不少数据孤岛。

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则可将学习者在不同阶段、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学习成果作为基本数据单元进行串接,由此从纵、横两个维度呈现出亿万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发掘出隐藏在大数据背后的规律,从而为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第五部分:加快试点工作进程鉴于学分银行对于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所具有的制度保障作用,又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艰巨性、复杂性,务必通过开展深入扎实的试验后再全面推广。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严格的质量保障与监督机制建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全面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制度设计和政策研究工作。

同时,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多部委成员参加的跨部门、跨领域协调机构,全面推进国家学分银行实施工作,适时发布资格框架和管理程序。

设立由行业、办学机构、一线专门技术人才、学科专家组成的标准研制委员会、学分认证质量管理委员会。

尤其是要加快建立国家终身学习诚信体系,为维护我国学分银行的科学性、公信力与权威性提供根本的保障。

✓二是总结扩大研究成果,搞好国家层面学分银行制度顶层设计建议把“学习成果框架+认证单元”作为研究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学分转换的核心技术路径,参考与其所配套形成的实践模型,凭借跨部门、跨领域、跨学科专门研究力量,加快形成国家层面学分银行制度顶层设计方案。

✓三是不失时机,抓紧部署试点工作建议开辟“政策特区”,支持相关省市及有关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试点工作。

与之相配套,抓紧建设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国家学习成果转换管理信息平台,逐步为全社会注册成员颁发“学分银行卡”,一人一卡,全国通行,终身有效。

这样,我国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立交桥”战略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