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表现与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表现与运用
发表时间:2015-05-11T10:40:33.36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5月总第205期供稿作者:王洪艳
[导读] 要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一个制胜的法宝就是要爱你的学生,让爱成为一种习惯。
王洪艳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冯家镇第一实验学校256800
摘要:旧的教育模式导致思想品德课教学走入尴尬的境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通过多种方式将情感教育引入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让学生既有知识的积累又能实现情感的提升,从而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爱情感教育思想品德课
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情感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目标的分类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第一教学目标,这与传统教学中把知识目标放在第一位有了很大不同,体现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还要突出对学生做人品质的关注和教育。
要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一个制胜的法宝就是要爱你的学生,让爱成为一种习惯,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让学生“爱”上你。这种爱是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这种情感教育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思想品德课得到真正的价值回归,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思想品德教学忽视情感教学的表现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普遍处于尴尬状况。一方面,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思想品德课起着其他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存在的实际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的是学生厌学,老师难教。从效果来看也不能令人满意: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着:重视的,只重视分数,为分数而学习,知行脱节;不重视的公开喊出60分万岁;甚至出现根本不想学的状况。缺乏“情感”的教育如一潭死水,使中学思想品德课缺乏生机与活力。这也是导致思想品德课教学弱化的重要原因。其具体表现为:
1.在教育目标上,偏重于认知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的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是完善学生的人格。新课程改革下,首先调整了教学目标,它表现为以下四个由低到高的课堂教学目标: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当前一些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应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个别教师甚至单纯追求考试分数,将学生变成背诵的机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多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情感教育,其结果是中学生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德行分离。这不得不算是教育的悲哀。
2.在课堂教学方法上,重教条式讲授,轻教学情感投入。作为教师,如果总是以说教者的形象站在讲台上,面无表情,生硬地将知识塞给学生,这种僵硬的、灌输型的课堂教学,必然会引起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反感,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丧失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也许会出现这样一种场面: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讲述,这边一些学生已呼呼大睡。这种课堂模式教育出来的决不是有智慧、有理想、有韧劲、有活力的青年一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动之以情的教育,便很难做到用自己高尚的情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疏通思想渠道达到陶冶学生情感的目的,更谈不上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一境况与我们的教育初衷是相背离的。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加强爱的情感教育来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
1.把幽默引进课堂,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把幽默引进课堂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润滑剂,正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恰当的运用幽默艺术能使教学氛围更活泼、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可使学生的情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状态,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情趣,产生不断上进的有效动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自己外在的权威化成内在的权威,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这样,你的教育才乐于被学生接受。同时要建立一种资源分享的伙伴性师生关系,即当教师进行教育时,不是自上而下的“教授”,而是与学生一起感受,在主观上“分享”他们尚未建立的道德观念。
我的思想品德课学生都比较喜欢上,究其原因有:学生觉得我讲话很风趣幽默,在上我的思想品德课时没有过多的压力;上课时我会插入各种生动、典型的例子,知识点很容易记住;上课时我像朋友式地跟他们交流,有被尊重的感觉;觉得我很爱、很在乎他们……因此,要让你的思想品德课堂能够锦上添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需要把幽默引进课堂,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2.尊重、宽容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对于老师给予的评价极为敏感,决不能在班级或众人面前给某个学生难堪。对于后进生则更应如此,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与呵护。后进生在家庭或学校中受到的批评、惩罚往往多于赞扬和鼓励。因此,他们与教师在情感上往往是对立的,他们往往比较敏感、有戒心,常常认为教师是轻视、厌弃自己,教师的教诲在他们身上就很难生效。教师要以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感化后进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被掩盖、被歪曲的优点和长处,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与尊重。隔阂消除了,后进生才更乐意接受老师的教导和劝告,并能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可见,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正是教师对学生的真挚的爱和尊重融洽了师生关系,从而为进行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总之,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教师必备的修养,以“爱”为根基的情感教育,对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让我们用智慧和激情打造崭新的思品课堂,与学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