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文化角度的不可译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和文化角度的不可译性

英汉互译中,无法将源语翻译成目的语而造成一定程度上意义的损失,即成为“不可译性”。它包括“语言上的不可译”和“文化上的不可译”。

标签:语音;文化;不可译

一、语言层面的不可译性

语言上的不可译性体现在字形和语音两大方面。

从语音角度看:汉语是单音节和多声调语言;而英语却是集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为一体,只有语调的升降之分。中国古诗中大量的双声叠韵词,使其朗朗上口,而译文却无法达到这种效果。

汉字是表意文字,而英文为表音文字,故两者的文字特征无法互译。如汉语和英语的字谜,基本上无法将其转译;还有中英文中回文的修辞,如:“llqadam,I am Adam.”——“Sir,I am Iris”和“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这形式给翻译带来了巨大的难度。

笔者认为,解决语音层面不可译性对策有以下几种:

(一)增益法

增益法即增加原文中原来并没有的部分,使得译文更加贴合译人语文化,且不会对原文意思造成损害的方法。比如“The hostcarved,poured,served,cut hread,talked,laughed; proposed health.”这句中一系列词都以[d]发音结尾,朗朗上口,将其增译为“主人割肉呀,斟酒呀,布菜呀,切面包呀,敬酒呀,又说又笑,忙个不停。”语气助词“呀”使泽文不仅取得了与原文一样的效果,而且读起来妙趣横生。

(二)直译法

此处的直译法虽难度大,还有运气的成分,但仍然具有可行性。马克吐温曾写“It was a splendid population-for all the sloic,sleepy,sluggish—brained sloths stayed at home……”句中五个“S”一气呵成,这种原语中形、音、义的“三结合”,在译成目的语后是法完整体现的。尽管如此,译者马红军给出了翻译——“(出来的)这帮人个个出类拔萃——因为凡是呆板、呆滞、呆头呆脑的呆子都呆在了家里。”保持了原文形式,而且忠实。

(三)对应翻译法

此处的对应翻译法即是在目的语中找到和源语所指并不一定对应,但是能在

特定语境中起到相同效果但是的翻译。

A:“Is this James Brown?”

B:“No,this is Knott.”(通not)

A:“Please tell me your name.”

B:“W[J].Knott.”

盡管这笑话翻译难度很大,但还有有人做了尝试:

A:请问您是詹姆士·布朗吗?

B:布什。(通“不是”)

A:请间您的名字?

B:我是布什。

不少人认为,将Knott(诺特)译“布什”未免真的是偏离得有点太大了。但也有人将其归为成功的翻译,因为起到了和原文一样的效果——让中文读者会意到同音词并且发笑。

二、文化层面的不可译性

文化层面不可译性分为文化词汇空缺、指称词语义文化冲突、指称词语用意义冲突:

文化词汇的空缺指译语缺乏表达原语中反映特有文化现象的对应语。如汉文化特有的“吃醋”、“客气”、“叫板”等。如英语中的aunt在汉语中的等值成分有“姨母”、“姑姑”因此无特定的语境,aunt是不可译的。

指称词语义文化冲突指词语的表面指称意义相同,但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却不同。比如,Dear John成为一个大众词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妻子恋人写给征战的男的绝交信往往是以”DearJohn”来称呼绝交对象,而非一个人。

指称词语用意义冲突指同一词语在两种语言中,有共同的概念意义,但完全不同的文化意义。例如“黄”因和“皇”同音,所以黄色在中国人看来是尊贵的象征;但是在英语中,黄色却有怯懦、卑鄙、猜忌的含义,故而有“He i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and fight.”

故而,解决文化不可译性的策略有以下几种:

(一)直译法

比如armed to the teeth译为“武装到牙齿”;“挥金如土”译为spend money like dirt;“人山人海”译为“people mountain,peoplesea”。以上种种表达法,一开始在中文或英文中是找不到对应的表达,但是通讨直译法,在准确传达含义的基础上,保留了源语的文化特色。

(二)直译加注法

直译加注指直译原文,并附加解释性注释。注释可长可短,既可采用文中注释,也可采用脚注,还可二者合用。例如:Big Apple——大苹果(纽约的别称);El Nino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全球气候的太平洋热带海域的大风及海水的大规模移动);Desert Storm——沙漠风暴(1991年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

(三)文化对应翻译法

文化对应法即能在目的语中找到与源语等值的表达,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直接对应。如完全对应的有: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pour oil on the flames 火上浇油;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等。这样的好处是有助于外国读者的理解。

(四)音译法

就比如汉语中的“风水”、“阴阳”、“上火”、“四合院”等及许多成语,英语中的“hippies”,“desk copy”、等许多俚语,都无法在英语,汉语中找到其等值成分。因此,可以才用音译法,如:磕头(kowtow)、engine(引擎)、motor(马达)等。省时省力,又很好地传播了文化。

总结

“译事”绝非“易事”,在涉及两国语言和文化时,翻译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译的。因为在两种语言中,并没有等值的成分。但是,碰到这么棘手的翻译时,我们应该勇于挑战。从以上的例证分析也可以看出,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英汉互译在文化不可译性将会更大的更多地朝着可译性方向发展。即使翻译有所缺失,但是能顾及到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也是不错的。

参考文献:

[t]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毛荣贵.灵感思维在翻译活动中的表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34-38.

[3]许钧.翻译思考录[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