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复句分析共58页
大学现代汉语语法 课件 04多重复句分析演示汇总
![大学现代汉语语法 课件 04多重复句分析演示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63122b9daef5ef7ba0d3ce9.png)
复句分析演示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多重复句的分析技巧:确定层次、辨别关系。
分析下列复句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转折并列•①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并列假设并列•②细妹她娘,我不走,要不,我对不住你,•也对不住春牛。
转折因果•③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所以她不喜欢。
•④捣鬼有术, 也有效, 然而有限, 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因果转折并列•⑤诗写不好, 只不过不能发表; 信写不明•白, 可就会耽误事了。
并列假设假设•⑥肩上的步枪筒里, 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 这与其说是伪装, 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解说选择•⑦他大约未必真姓赵, 即使真姓赵, 有赵太爷在这里, 也不该如此胡说。
并列假设因果•⑧我恭敬地朝鲁迅先生鞠了一躬, 把书塞进帆布袋, 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顺承顺承•⑨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 但终于没有进学, 又不会营生; 于是愈过愈穷, 弄到将要讨饭了。
因果递进并列并列•⑩我赞美白杨树, 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质朴、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因果递进•人们只要解放思想, 努力学习, 就可以掌握科学技术知识, 而且有可能成为科学家。
条件顺承 递进•客观实际是空气, 想象力是翅膀, 只有两方面紧密结合, 才能飞得高, 飞得快, 飞得远•因果并列并列 并列 并列•狗可怜到落水, 可是它爬出来仍旧是狗,仍旧要咬你一口, 只要有可能的话。
转折 并列条件•不管怎么宠女儿, 纪师傅却有一个铁定的章•程── 不许女儿在衣着行止上有半步的越轨。
条件解说•如果我们既放下了包袱, 又开动了机器, 既是轻装, 又会思索, 那我们就能胜利。
假设并列并列 并列•尽管这孩子头脑灵活, 记忆力好,但由于学习不够刻苦, 所以成绩总上不去。
转折 并列因果•内容有份量, 尽管文章短小, 也是有份量的;如果内容没有份量, 愈长愈没有份量。
并列 假设假设假设•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 但是曹先生的书, 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 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复句分析讲诉课件
![复句分析讲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bd3e4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e.png)
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更进一步,一般是由轻到重、由浅入深。
递进复句的例子
例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好。”
选择复句的分析
1 2
选择复句的定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提出 多个并列的选择项,让接受者从中挑选适合的选 项。
选择复句的特点
分句之间有选择关系,一般是由接受者进行选择 。
02
复句的构成要素
主语与谓语
主语
通常位于谓语之前,是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陈述的对 象或主题。主语可以是名词、代词、 短语或从句。
谓语
描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是句子的核 心部分。谓语可以是动词、形容词或 短语。
宾语与其他成分
宾语
通常位于谓语之后,接受动作或行为的对象。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短语或 从句。
其他成分
除了主语、谓语和宾语外,句子还可以包含其他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等 。这些成分可以进一步修饰或说明主语、谓语和宾语。
复句的层次与结构
层次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每个分句都有自己的主 语和谓语。这些分句通过一定的语法关系连接起来,形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
结构
复句的结构可以是并列、承接、递进、转折、选择等。这些 结构关系可以通过关联词、介词、副词等语法手段来表达。 例如,“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不仅……而且 ……”表示递进关系。
丰富文本内容
复句能够使文本更加丰富和有深度,通过表达多个相关的意思,使 文本更加具有可读性和吸引力。
增强逻辑性
复句可以通过多个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文本更加具有逻辑性和 条理性。
适应不同文体
在书面语交际中,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不同,复句能够更 好地适应这些不同的需求。
复句分析课件
![复句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ebd3ef4afe04a1b071deaf.png)
23
分析下列复句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
转折 并列 狗可怜到落水,可是它爬出来仍旧是狗,仍旧要 条件 咬你一口, 只要有可能的话。
24
分析下列复句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
条件 不管怎么宠女儿, 纪师傅却有一个铁定的章程── 解说 不许女儿在衣着行止上有半步的越轨。
25
分析下列复句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
条件 知识, 工人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4
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解说 假设 ④困难是欺软怕硬, 你的思想是硬的,它就 假设 并列 变成豆腐, 你要软, 它就硬。
5
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并列 因果 ⑤地方那么大, 事情那么多, 我知道的真太 转折 顺承 少了, 虽然我生在那里, 一直到27岁才离开。
顺承 在争夺战中,赵武灵王击败了胡人,占领了这个平
递进 顺承 原, 并且在北边的国境线上筑起了一条长城, 堵
住了胡人进入这个平原的道路。
44
分析下列复句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
并列 并列 你永远那么青翠, 永远那么挺拔, 风吹雨打从不
并列 解说 改色, 刀砍火烧从不低头, 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
分析下列复句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
只有四婶, 因为后来雇用的女工,
大抵非懒即馋,
选择 解说 因果 或者馋而且懒, 左右不如意, 所以也还提起祥林
嫂。
39
分析下列复句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
假设 因果 叭儿狗如可宽容, 别的狗也大可不必打了,因为 顺承 转折 它们虽然非常势力, 但究竟有些像狼, 带着野性, 因果 不至于如此骑墙。
21
分析下列复句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
顺承 条件 人们只要解放思想,努力学习, 就可以掌握科学
现代汉语:复句分析
![现代汉语:复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1e49545901020206409c56.png)
和限制作用。例如:
在学校食堂里,学生对食堂师傅说“我要煮鸡蛋”,这
里的“煮鸡蛋”指“用煮的方式做好的鸡蛋”,而不是
“我要去煮鸡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4
第九节 复句
1
一、复句概说
2
二、联合复句
3
三、偏正复句
4
四、多重复句
5
五、紧缩复句
15
一、复句概说
(一)复句的定义 (二)复句的关系类别
16
(一)复句的定义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密切相关、结构上互不 包含的分句构成的语言单位。 复句与单句的区分,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句法结构 → 单句 VS 复句 2. 关联词语 → 复句最重要的形式标记,作用:显示、选示、强化 3. 停顿→ 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形式标志。复句的分句之间一 般要有停顿,书面上大都用逗号、分号或冒号来表示。但 并非绝对。如紧缩复句无停顿,例句: 你去我17 就去。
(二)复句的关系类别
1. 复句的分类原则 → 要以语义关系为分类依据,以关联词语为分类标准。 → 分类原则必须具有同一性和彻底性,分类结果必须具有 切实性和全面性。 复句的关系分类存在较大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作 为分类基础的复句语义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概括来 说,复句的语义关系至少能分出两大层次:
5
(二)由语法结构关系不同而引起的歧义
含义:这类歧义是指同一种线性序列、同一种组合层次具 有多种结构关系。 举例:“经济困难”→ 偏正结构 / 主谓结构;
“我们工人”→ 偏正结构 / 复指结构; “学习文件”→ 偏正结构 / 述宾结构。 同类的如:
食堂卫生教学规范 他们学校你们领导 修订方案表演节目 烤红薯煮鸡蛋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六(复句分析)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六(复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00c02e0740be1e650e9a2b.png)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六(复句分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第七节复句分析1.什么是复句复句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的句子。
它有如下特征:第一,一个复句是一个句子。
它和单句一样,有一个句终语调,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示。
第二,每个复句,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这些分句或是主谓句,或是非主谓句。
第三,复句里的各个分句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的。
其独立性表现在,每个分句都有句子的性质和地位,一个分句不是另一个分句里的一个成分。
其依存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句与分句之间总会产生一定的关系;二是分句之间往往用特定的关联词语联结起来;三是根据表述的需要,分句的主语可承前省略,或蒙后省略。
第四,分句和分句之间,有明显的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等表示。
2.什么是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它有如下特点:第一,作为联结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词语:一是连词。
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主要词类,但并非所有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
有的连词不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句,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二是副词。
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
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留原有的修饰作用。
三是有些短语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关联词语是在复句中才能确认的,离开复句,就无所谓关联词语了。
3.如何正确使用关联词语错误地使用关联词语,是出现语法错误的一个根源。
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必须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关联词语。
下列关联词语最容易混淆:一是“因为”和“为了”。
“因为”表示原因,“为了”表示目的。
但“为了要”也可表示原因。
现代汉语复句分析
![现代汉语复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17ba31ee06eff9aef807d2.png)
并列
妻子死了,要把财产放手一部分,哪
假设
并列
怕是极小的一部分,只要他管不着,
让步
他就觉得逆情背理。
条件
30.也有人觉得没看见一片红叶,未免美中不
足,我w却elc摘ome一to片use更the可se 贵Pow的erP红oin叶t tem,pla藏tes到, Ne我w 心 转折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连贯
因果
因果
于不知道, 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
并列
说。
4.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
并列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人C担onte心nt d,esi好gn,像10 大yea病rs e新xpe愈rien的ce 人,但
并列
转折
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
祖,而是人民自己,是当代的
并列
并列
“风流人物”!
23. 拉车的人们,只要今天还不至于挨
饿,就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
条件
并列
在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
连贯 连贯
车上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
并列
有的根本没拉出车来,只到街上
并列
并列
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
24. 想出去,可是脚真懒得动,
转折
身上非常软,好像洗澡没洗痛
费, 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 连贯
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 因果 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
并列 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12.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
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
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
现代汉语 复句
![现代汉语 复句](https://img.taocdn.com/s3/m/746b293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2.png)
从“不生气”递进到“摸着胡子乐”。“摸着胡子乐”与 “生气”是反 方向的。又如: 李大爷不但没有一丝笑意,脸色反而严肃起来。
“没有一丝笑意”接近“严肃”,但还不等于“严肃”。前 句用“不但” 引出“没有一丝笑意”,似乎这是违背常理的,后句在这个有 违
5.假设关系 偏句提出一个假设的情况,正句为随着这个假设情况而产 生的结果。关联词语一般是:“如果…,则… 。”或“即使…, 也…”。 “即使”所表示的情况一般是假设性的,“如果”所表示的 情况 可以是假设的,也可以表示一种事实或作出一种判断。例如: 即使跟我没有关系,我也要管。 “跟我没有关系”是假设的。 如果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前身,则 一部分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就是中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前身了。 “如果”后是已经的事实,后面是推断。
的孩子。 她买了一件大衣,( )是羊毛的。
上面这几个句子,后一分句的主语都是承前一分句的宾语 而省掉了。又如:
我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 )丝毫也不能自 满。
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主语的定语而省掉了。
2. 分句主语不相同时: 一般要求主语都出来。
如:优点展现得越充分,缺点也往往暴露得越多。 这个情况很重要,( )得马上打电话向上级汇报。 这个句子后一分句省略的主语得依靠语境来确定。当后一
是说…) 选择关系(或者…,或者…/不是…,就是…/与
其…,不如…)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 尚且…,何况…)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尽管…,也…) 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
都…) 假设关系(如果…,则…/ 即使…,也…)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既然…,就…) 目的关系(…,以便…/ …,为的是…/…,以免…)
现代汉语复句ppt课件
![现代汉语复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81ec978e9951e79a8927d1.png)
zzrui
精选编辑ppt
多重复句
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分句,同 时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 复句,叫做多重复句。
zzrui
精选编辑ppt
多重复句
1. 2.
多 重 复 句
3.
zzrui
年轻人只有积极投身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中去,他的生命才有 意义。
条件
年轻人只有积极投身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中去,他的生命才有意义,他的青春才能迸发出
绚丽的条件火花。
并列
年轻人只有积极投身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中去,他的生命才有意义,他的青春才能 迸发
条件
并列
出绚丽的火花,否则便会碌碌无为而虚度年华。
假设
精选编辑ppt
多重复句的分析
用符号标示法图解 步骤
①确定分句数目; ②确定第一层次; ③逐层分析,直至单个分句为止。
zzrui
精选编辑ppt
➢ 沉默,寂静。
对“分句”的正确理解➢ 县委会里,不安之夜。
分句
➢ 不,不,不用了。
可以是主谓句形式,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形式。
➢多么美妙的夜晚,多么凉爽的天气,多么迷人的繁星! ➢啊,人间瑶池黄龙寺,童话世界九寨沟! ➢夏天,郁热的早晨。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zzrui
精选编辑ppt
分句成分的省略
单句只是词和短语按语法关系的组合, 成分之间只有语法关系。
➢ 我就不跟你谈了,你都不感兴趣。 ➢ 你不感兴趣的事,就不跟你谈了。
zzrui
精选编辑ppt
根据逻辑关系
➢ 风停了,雨也住了。 并列关系
➢ 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条件关系
复 句
➢ 山太陡了,爬不上去。 因果关系
现代汉语_复句全解
![现代汉语_复句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f0f8fe7dddccda38376baffc.png)
前后两分句说相关的两件事,非关假 设,如果承认偏句所说是事实,就得 承认正句所说也是事实。
30
(2)特定条件
① 一个人只要他有纯洁的心灵、无 愁无狠,他的青春期定可因此而延长。
② 只要我们同全体人民更好地团结 起来,中国的事情就好办了。
充足条件 (只此便可)
31
③ 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
④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 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⑤ 除非你去,他才会去。
3
2、复句结构上的几个特点
(6)望着这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他真高兴极 了。
(7)我去年见过他,挺精神的。 (8)他们把称过的果子记在账上,同时又把它 装在篓子里。
(9)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10)活到老,学到老。
(11)1979年春天,一个黎明。
4
(12)多么熟悉的山路,多么熟悉的生活。
(13)半月春风,草绿了,桃花打苞了。 (14)有的主张谈,有的主张打,一片乱哄 哄的喊叫声。 (15)千朵莲花三尺水,一弯新月半亭风。
②要不就留在家里给她带孩子,当保姆;要就 搬出去。
③人家要么神气十足,要么高深莫测的,(咱 们还是绕着点走吧!)
④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 必居其一)。 16
(3)先舍后取
① 与其平庸苟且一生,不如轰轰烈烈一场。
②(我怎么会呢?)与其吃它们,宁肯咬 掉我身上的肉。 ③ 这责任与其让李自成来负,毋宁是应该 让卖友的丞相牛金星来负。 ④ 与其说我们有权防止错误,不如说我们 有权不坚持谬误。
21
(2)分说式
④ 世上有两种不完全的知识,一种是现 成书本上知识,一种是偏于感性和局部 的知识。 ⑤ 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 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既读而 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六(复句分析)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六(复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70b56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f.png)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六(复句分析)-教学教案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六(复句分析)第七节复句分析1.什么是复句复句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的句子。
它有如下特征:第—,一个复句是一个句子。
它和单句一样,有一个句终语调,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示。
第二,每个复句,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这些分句或是主谓句,或是非主谓句。
第三,复句里的各个分句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的。
其独立性表现在,每个分句都有句子的性质和地位,一个分句不是另一个分句里的一个成分。
其依存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句与分句之间总会产生肯定的关系;二是分句之间往往用特定的关联词语联结起来;三是依据表述的需要,分句的主语可承前省略,或蒙后省略。
第四,分句和分句之间,有明显的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等表示。
2.什么是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它有如下特点:第—,作为联结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词语:一是连词。
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主要词类,但并非全部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
有的连词不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句,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二是副词。
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
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存原有的修饰作用。
三是有些短语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关联词语是在复句中才能确认的,离开复句,就无所谓关联词语了。
3.如何正确使用关联词语错误地使用关联词语,是出现语法错误的一个根源。
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必须注意两点:第—,要注意区别简单混淆的关联词语。
以下关联词语最简单混淆:一是“因为〞和“为了〞。
“因为〞表示原因,“为了〞表示目的。
但“为了要〞也可表示原因。
现代汉语:复句分析
![现代汉语:复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dd650f4431b90d6c85c7e3.png)
(3)这个时节,北京尚且已经下雪了,何况哈尔滨呢?
(三)递进复句
递进关系从语义上看主要有四种: 4. 连锁递进
→ 也叫多级递进。句子的意思进了一层,还可以再进一层,
以至最大限度。例如: (1)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 后影,刹时变大起来,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 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 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实际语言中,也有包含多个“不但”类预递词的连锁复 句。例如:
复句与单句的区分,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句法结构 → 单句 VS 复句 2. 关联词语 → 复句最重要的形式标记,作用:显示、选示、强化
3. 停顿→ 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形式标志。复句的分句之间一
般要有停顿,书面上大都用逗号、分号或冒号来表示。但 并非绝对。如紧缩复句无停顿,例句: 你去我就去。
“与其说……,不如说……”格式。后项可以出现“更准
确些、更为确切、更合适”等简单评价。例如: (2)我觉得,与其说秋是“顽皮的女孩”,毋宁说它是粗 壮底汉子更为贴切点吧!
含义:这类歧义是指同一种线性序列、同一种组合层次、 同一种句法关系具有多种语义关系。
举例:“通知的人还没有来”
其中“通知的人”既可以理解成通知这个动作的发出者 (施事);也可以理解成通知这个动作的接受者(受事)。 同类的如: 相信的是傻瓜 王老师已经问了 汽车运走了 鲁迅的书(很丰富) 开刀的是她 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鸡不吃了 母亲的回忆(令人难忘)
要不就是、要不然就是”等。例如:
(2)最近天气很不好,不是阴天,就是下雨,再不然就是 刮风。
(五)取舍复句
也叫优选复句。说话者在分句提供的两个以上的可能项
中,做出明确的选择。
现代汉语目的复句的认知入场分析
![现代汉语目的复句的认知入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53a51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8.png)
现代汉语目的复句的认知入场分析现代汉语中,复句是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的语言形式之一。
尤其是目的复句,常常被采用来表达某种行为或事件的目的。
本文将针对现代汉语中的目的复句进行认知入场分析。
其次,目的复句在认知上是如何处理的?研究表明,当人们学习语言时,会将语言规则整合到其认知系统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在理解目的复句时,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从句中的目的语义,以帮助理解主句中的行为或事件的目的。
具体做法是通过分析目的复句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关键词语,了解该行为或事件所追求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整句的含义。
此外,在理解目的复句时,人们还会注意句子的上下文和先前的语言经验,以便更好地理解语义。
上下文中包括主语、宾语、谓语等,在帮助理解从句的同时,还可以指示整句的主题、主旨等重要信息。
而先前的语言经验则是指个体在汉语语言中积累的经验、知识等因素,他们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汉语中目的复句的用法、语义和语法规则。
最后,目的复句的使用也受到一定的语用影响。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与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的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交际意图。
在汉语中,当使用目的复句时,其交际意图可以是直接表达行为或事件的目的,也可以是表达询问、请求、建议等禀赋情境。
例如,当我们说“为了我妈妈的健康,我已经戒烟了。
”时,我们的交际意图是告诉别人我们戒烟的理由。
而当我们说“请您帮忙翻译这些文件,以便于如期完成交稿。
”时,我们的交际意图是请求别人提供或协助。
总之,现代汉语中,目的复句是一种常见的语言形式,用于表达行为或事件的目的。
在理解目的复句时,个体需要关注语义、上下文和先前的语言经验等因素,以帮助理解和使用汉语目的复句。
同时,目的复句的使用也受到语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现代汉语目的复句的认知入场分析
![现代汉语目的复句的认知入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453cb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9.png)
现代汉语目的复句的认知入场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汉语目的复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和语言表达方式,有利于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通过对现代汉语目的复句的研究,也可以加深对汉语语法结构的认识,为语言教学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对现代汉语目的复句进行认知入场分析是有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
在现有研究中,对于现代汉语目的复句的认知入场分析还比较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
本文旨在对现代汉语目的复句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探讨其定义、特点、分类、结构特点以及语法功能,以期能够对现代汉语语法结构有一个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1.2 研究意义现代汉语目的复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现代汉语目的复句进行认知入场分析,可以深入了解语言结构和语法规律,有助于揭示语言习得和认知处理的机制。
研究目的复句可以为语言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帮助学习者准确理解和运用目的复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语言学理论研究和语言教学实践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深入研究现代汉语目的复句的意义和功能,对于促进语言学领域的发展、推动语言教学的进步具有重要价值。
希望通过本文对现代汉语目的复句的认知入场分析,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3 研究现状目的复句作为现代汉语中的一种句法结构,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在现有的研究中,学者们对目的复句的功能、结构和语义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
许多学者对目的复句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一些学者认为目的复句是一种独立的从句结构,其作用是表达某种目的或意图;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目的复句是一种特殊的副词性从句,用来表示目的或结果等信息。
关于目的复句的特点,学者们也进行了详细研究。
他们发现,目的复句通常由"为了"、"以便"、"为了...而"等引导词引导,可以表示目的、原因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