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高二开学第一课高中语文《〈论语〉选读》之《待贾而沽》课件 语文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尔· 马克思引用过诗人但丁的一句名言,叫做—— “走 自己的路,让人们说去吧!” 不也是“道不同,不相为 谋”吗?
“阳货欲见孔子①,孔子不见,归孔子豚②。孔子时其 亡③也,而 往拜之。遇诸涂④。谓孔子曰:“来!予与 尔言。”曰⑤:“怀其宝而 迷其邦,可谓仁乎?”曰:: “不可。好从事而亟(6)失时,可谓知乎?” 曰:“不 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 仕矣。”
这个“神圣使命”是什么?
就是来自文王的文化传统——孔子定义为“文” 。 具体的说,就应该包括“礼、仁”这些孔子提倡的 东西。孔子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文”给 传播下去,发扬光大。否则“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 也”,后代子孙就会失去这个“文”了。失去了 “文”会怎么样?不敢想象。
据《史记• 孔 子世家》记载,这几句话,是孔 子在逃跑途中说的。当时孔子从卫国去陈国, 中间经过宋国。停留了一阵。宋国的司马(国 防部长)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 (原因不明)。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 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就砍倒大树,而且扬言 要杀孔子。于是孔子弟子们很紧张,连忙保护 孔子离开了。孔子不慌不 忙,弟子们紧张的 催促他,于是他就说,别着急,老天把德命给 了我,桓魋他能把我怎么样呢?——这句话和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简直一 模一样。 可见,孔子对自己还是有充分自信 的——一个有巨大的历史责任感的人,超常的 自信是必然的。
有时候来一点虚与委蛇, ,应付 应付也不是什么老于世故,圆滑取 巧的问题。关键是要看你 对什么 人,处什么事。如果毫无原则地一 律虚与委蛇,那当然就 是另外一 回事了。
孔子欲往见公山弗扰、佛肸
翟灏《四书考异》中说:“佛肸之畔(叛),畔 赵简子也。简子挟晋侯以攻范、中行,佛肸为范、 中行家邑宰,因简致伐,距(拒)之。于晋为畔, 于范、中行犹为义也。”所以,不能说佛肸是邪 恶之徒。
【读解】儒者常常以水和玉比德,所以,当子贡 一说到有美玉在这里 时,孔子便知道他是以玉设 比,于是作出了“我正等待着识货的 商人哩”的 回答。子贡所提出来的,实际上是一个有才能的 人是否应该从政的问题。 其实也是一个人要不要展现自己,怎样才能最大 程度地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问题。
子贡所提出来的,实际上是读书人出不出去做官的政 治态度上的问题。
「注释」 (1)佛肸:音bìxī,晋国大夫范氏家臣,中牟城地 方官。
(2)中牟:地名,在晋国,约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 间。
(5)缁:音zī,黑色。
(6)匏瓜:葫芦中的一种,味苦不能吃。
(7)系:音jì,结,扣。
首先还是孔子通权达变的思想。按理说,莫说子路,就 是我 们一般人对孔子要去应一个叛乱家臣的招聘也是 不理解的。因为 孔子不仅对家臣执国政,就是对大夫 执国政也是反对的,怎么还 会去为一个叛乱的家臣效 力呢?但以孔子回答子路的话,我们可 以揣摸出,他 之所以想应佛胖之召,是想借家臣(佛胖)的叛乱 而
(1)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 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2)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3)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 (4)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史记•孔子世家》:“将适陈,过
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 ‘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 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 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 拘焉。……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
“待贾而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自称是“待贾 者”,他一方面四处游说,以宣传礼治天下为己任,期待 着各国统治者能够行他之道于天下;另一方面,他也随时 准备把自己推上治国之位,依靠政权的力量去推行礼。因 此,本章反映了孔子求仕的心理
阅读1-5则,思考
2.孔子为什么觉得匡人和桓魋不能拿他 怎么样?
①阳货欲见孔子: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这时已把 持季氏的大权, 成为孔子所说的“陪臣执国命。” (《季氏》)“见”,在这里为使动用法,是阳 阳货想
去拜见孔子去拜见他的意思。 ③时其亡:等到阳货不在 家。时:伺;其,代指阳货;亡,无,不在。
⑤曰:以下几个“曰”字后面的话均为阳货自问自答。
后来的事实证明孔子并没有做阳货 的官。所以,孔子 的答辞不过是 虚与委蛇,敷衍应付他罢了。因为 不愿意在大街上 受他胡搅蛮缠, 又不愿意直接得罪他,甩开他就走。
学并非不重名,并非不喜欢“令广誉施于身”(孟子 语),而只是反对声闻过情,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罢了。
有道是,追名逐利。世不重名,则人尽趋利。如此 说来,追 名倒也并不是坏事。至少可以使我们不生活 在一条人人争权夺利 的单行道上吧!
阅读6-12则,思考
5.公山弗扰、佛肸邀请 孔子去做官,孔子为什 么答应,而阳货想要他 去做官,他为什么就不 愿意?
3.孔子觉得自己去公山弗扰那里做官,不只是复 兴东周的世道,那他还想干些什么?
(1)继续发扬周朝的礼乐制度,(2)发扬广大高尚 的道德品行,(3)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4)施展 自己的才华,(5)使自己名扬后世。
(1)公山弗扰:人名,又称公山不狃,字子洩,季氏的 家臣。 (2)末之也已:末,无。之,到、往。
至于“功成名就”、“扬名显亲”等,更是铸造着 中国读书人 的人格心理。就是孔子自己,如我们在前 面已多次谈到的那样, 虽然反复申说“人不知而不愠” 之类的话,但也感叹“没有人知道 我啊!”(《宪 问》)不被人知道,不被人了解,也仍然是孔子作
《春秋》也是为了“自见于后世”。(《孔子世家》) 说穿了,正是“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因此,儒
最后,孔子还说:我难道是个苦葫芦吗?只能挂在那里面 不能供人食用!这又一次表达了孔子积极入世,希望能够 “行义以达其道”的思想。
「注释」
(1)见:音xiàn,同现。
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 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 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 点。
反对大夫专权,恢复“礼乐征伐自诸候出”,甚而至于 达达“礼 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目的,并不是想和叛乱 者同流合污。这样说 起来,是不是有点“曲线救国” 的味道了呢?
这段话中的第二个要点是孔子会不会和叛乱者同流合污 的问 题,子路最不能理解的也是这一点。“老师您不是 自己说过不能到 为非作歹的人那里去吗,现在怎么又出 尔反尔,要到佛伴这个叛 乱者那里去了呢?”孔子于是 以“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道理加 以回答,就像我们 说“出污泥而不染”一样。真正的君子,是在 任何环境 中都能坚守自己的节操的。
惧。”
“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 后得去”,后来还是靠人帮忙,才 算解脱了。(本来就是误会而已)
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当然这 次是误会。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认为自己是周文化
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我认为是充分体现了孔子的 巨大自信和强烈的神圣的使命感。
但是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 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
一“求”一“待”,态度大有不同。
这里面的微妙区别,正如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 范氏的看法:
读书人不是不想做官,只不过厌恶用不正当的手段 去谋取官 位罢了。读书人等待被任用,就像美玉等待识 货的商人来买一样 以伊尹、伯夷、姜太公等人为例,如 果没有成汤文王的任用,就 是终身默默无闻也没有关系, 绝不会主动去炫耀自己以求做官。
宋儒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 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
一是孟子:他认为孔子是不在位之天子,行天子之事, 是谓“素王”。
一是朱熹的评价: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二是元朝皇帝的诏曰: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 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
【注释】 ①疾:恨。 ②没(mo)世:死亡。
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又所谓“鹤鹊安知鸿 鹅之志!” .其实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 当然,“道”在这里的外延较广,既指人生志向,也 指思想观 念、学术主张等。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司马迁感叹 说:“道 不同,不相为谋。真是各人追随各人的志向 啊!”(《史记· 伯夷 长齐列传》) 这是政治态度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孔子想要前往,这只是孔子内心的一种想法,表 明了孔子对出仕的一种态度。但孔子同时也知道 不顾成败而贸然前往,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造 成无谓的牺牲,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孔子虽有 前往佛肸那里的想法,却终究没有前往。
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阳货是哪一类的人?他因 为囚禁了季桓子而在鲁国控制大权,后来在鲁 定公八年(当时孔子51岁)背叛鲁国。虽然
司马迁又说:“世上学老子的人不屑于儒学,学儒学的 人也不 屑于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不是说的这种 情况呢?”(《史 记· 老庄申韩列传》)这是思想观念、 学术主张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贾谊的《鹏鸟赋》写得好: “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 “夸者死权兮,众庶凭生。”
孔子自己也曾说: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 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述而》) “从吾所好”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3.仪封人认为不需 要为孔子失去官职 担忧,理由是什么? “木铎”是什么东 西?老天爷拿孔子 当木铎是什么意思?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 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 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 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 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 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简而言之,读书人可以做官,但却不可以求做官, 不可以 “跑官”——像后世有些人那样,一到“换届” 的时候,东奔西跑 利用一切关系和纽带,削尘脑袋往上 钻,千方百计向上爬。即便 不能往上爬,起码也要保住 现有官位不变。
以“毛遂自荐”的观点来看,“待贾而沽”而不“求善贾 而沽”,是不是有些迂腐了呢? 何况,如果人人都待贾而沽,那我们今天那些铺天盖地的 招 聘广告不就都白打了吗?
那岂不是说人不出名,终生遗憾了吗? 所谓人生在世, 名利二字。 一个“名”字,白了多少少年头,流了多少英雄泪!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这是三闾大夫屈 原的恐慌。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这是科举时代 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和精神慰安。
“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这已把对“名”的 追求推向了极端。
背叛鲁国是后来的事,但是,阳货是哪一类的 人,我们却可以从此而知道。他想要让孔子去 拜见他,目的是为了让孔子帮助他,但是,因 为他心术不正,所以孔子不想去拜见。对于这 一类的人,又没有恶迹显露出来,我们当然无 法对他做什么,但是,却不能不防备。
「注释」(1)宁
武子:姓宁名俞, 卫国大夫,“武” 是他的谥号。
(2)愚:这里是 装傻的意思。
清代名士郑板桥说得好:“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 转入 糊涂更难。” 所以圣人说宁武子的聪明是人们可以赶得上的,而他 的那种 “愚笨”却是没有人能够赶得上的。 说穿了,发挥才智易,压抑自己难。 好一个宁武子,愚不可及,实在是非寻常人可及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三专题
出仕与出世
阅读思考
1.在这一篇中,真正表明 孔子热心仕途的是第6则 (有美玉于斯)。请大家朗读 这一则,明确这里的“美 玉”指的是什么?把美玉 卖出去表明什么?
【注释】 ①韫(yun)椟(du):藏在匣子里、韫,藏;椟,匣子。
②贾(gu):商人。③沽:卖。
“美玉”的指代意义:
(提示:屈原在〈离骚〉中以“香草美人”自比)
子贡给出的是两个选择要么“韫椟而藏”,珍藏在匣 中;要 么“求善贾而沽”。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出 去。这两个选择实 际上就是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 则藏”(《述而》的“行 藏”问题。孔子在这里的回答 是倾向于“行”的方面,即“沽之 哉!沽之哉!”卖出 去吧,卖出去吧!这反映出孔子思想中积极入 世的一方 面。但下面的回答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孔于说的是“我 待贾者也”而子贡问话中说的是“求善贾而沽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