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一、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主要指发生于胃、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因其形成均有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参与,故而得名。食管下端及胃肠吻合术后空肠上段的溃疡也属于此类。

(一)症状

慢性发作性上腹痛是本病的主要特点,其可能机制:①溃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病变和血管充血可提高局部感受器的敏感性,使其对胃酸刺激的痛阈降低。②局部肌张力增高或痉挛。③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④浆膜面受侵。

1.上腹痛的特点

(1)病程:呈慢性反复发作,愈合后易复发,可每年定期发作,且表现为屡

愈屡发,延续数年至数十年,每次发作时间数周至数月不等。

(2)部位:胃溃疡的疼痛多在上腹部正中或偏左,十二指肠溃疡则位于上腹

部偏右或脐周。如溃疡较深或于胃、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时,腰背部常出现放射痛。

(3)性质:常为持续性钝痛如胀痛、灼痛、饥饿样不适等。急性发作时可有

剧痛如绞拧或刀割样。每次持续时间一般为1~2小时或3~4小时。当溃疡穿透至浆膜层,病变处与周围脏器黏连,即呈持续性剧痛。

(4)范围:疼痛范围一般如手掌大,相应部位的皮肤可有过敏区。

(5)节律: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0.5~2小时出现,至下一餐前消失,即进

餐—疼痛—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则多在餐后3~4小时出现,持续至下次进餐后缓解,即疼痛一进餐一缓解,故又称空腹痛,也可出现夜间痛。

(6)季节性:溃疡的好发季节为秋末冬初或冬春之交,与寒冷有明显关系。

(7)诱因及缓解:过度紧张、劳累、焦虑、忧郁、生冷饮食及烟酒等均可诱

致疼痛发作。休息、服制酸药或稍进食物可缓解。

2.其他伴随症状常有餐后腹胀、返酸、嗳气、流涎、恶心、呕吐、食欲不

振、便秘或体重下降等。

(二)体征

1.全身情况:患者多体型瘦长、腹上角锐。出血时可见皮肤及粘膜苍白。

2.腹部体征:溃疡活动期时,上腹部常有压痛点,与疼痛部位一致,并可在

背部10~12胸椎段有椎旁压痛,胃溃疡偏左侧,十二指肠偏右侧;缓解期则不明显。后壁溃疡穿孔,可有明显背部压痛。

二、急性腹膜炎

腹膜受到细菌感染或化学物质(如胃液、肠液、胰液、胆汁等)的刺激时,所致的急性炎症,称为急性腹膜炎(acute peritonitis)。按发病的来源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绝大多数腹膜炎为继发性,常继发于腹内脏器的穿孔、脏器炎症的直接蔓延,或外伤及手术的感染。原发性腹膜炎系指病原菌从腹外病灶经血液或淋巴播散至腹腔引起腹膜炎。常见于抵抗力低下的病人,如患有肾病综合征或肝硬化者。

另外,按炎症范围可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按炎症开始时的性质可分为无菌性及感染性。

(一)症状因其病因不同而腹膜炎的症状各异,可突然发生,或逐渐出现。

1. 腹痛:其程度与发病的原因、炎症的轻重、年龄、身体素质等有关。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常见于消化性溃疡穿孔和外伤性胃肠穿孔。多为突发的持续性剧烈腹痛,一般以原发病灶处最显著,常迅速扩展至全腹。在深呼吸、咳嗽和变换体位时疼痛可加重。急性局限性腹膜炎疼痛往往局限于病变脏器的部位,如阑尾炎时局限于右下腹;胆囊炎时局限于右上腹,多为持续性钝痛。

2.恶心与呕吐常早期出现。开始由于腹膜剌激,恶心呕吐为反射性,时有时无,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时带有胆汁。其后由于麻痹性肠梗阻,呕吐变为持续性,呕吐物为棕黄色的肠内容物,可有恶臭。

3.体温、脉搏其变化与炎症的轻重有关。初期正常,以后逐渐升高、脉搏逐渐加快。年老体弱者体温可不升高。脉搏多加快;如脉搏快体温反而下降,提示病情恶化。

4.全身表现为发热等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二)体征

1.全身情况: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多呈急性危重病面容,冷汗,表情痛苦。被迫采取仰卧位,两下肢屈曲,呼吸频速表浅。在毒血症后期,由于高热,不进饮食、失水,酸中毒等情况,患者精神抑郁,面色灰白,皮肤及舌面干燥,眼球及两颊内陷,脉搏频数而无力。

2.腹部检查

(1)视诊腹式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当腹腔渗出增多及肠管发生麻痹时,可显示腹部膨胀。

(2)触诊典型的腹膜炎三联征—腹壁肌紧张、腹部压痛和反跳痛。溃疡穿孔时由于胃酸的剧烈刺激,可出现板状腹,腹壁肌肉呈木板样强直。局限性腹膜炎,三联征局限于腹部的一个部位。而弥漫性腹膜炎则遍及全腹。

如局部已形成脓肿,或炎症使附近的大网膜及肠袢黏连成团,则该处可触及明显压痛的肿块。

(3)叩诊由于胃肠内气体游离于腹腔内以及肠麻痹,叩诊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腹腔内有较多游离液体时,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4)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三、肝硬化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主要病因有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血吸虫病、营养不良、药物及工业毒物中毒和慢性心功能不全等。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一)症状肝硬化起病隐匿,进展缓慢,肝脏又有较强的代偿功能,所以在肝硬化发生后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并无明显症状及体征。

临床上肝硬化可分为代偿期(早期)和失代偿期(中、晚期),但两期界限常不清楚。

1.代偿期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可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大便不规则等消化系统症状及乏力、头晕、消瘦等。

2.失代偿期上述症状加重,并可出现水肿、腹水、黄疸、皮肤粘膜充血、发热、肝昏迷、无尿等。

(二)体征代偿期于面部、颈部、上胸部可见毛细血管扩张或蜘蛛痣(spider),也可见肝掌。肝脏轻度肿大,表面光滑,质地偏硬,多无压痛;脾脏可呈轻、中度肿大。

肝硬化的体征

失代偿期患者面色灰暗,缺少光泽,皮肤、巩膜多有黄疸,男性患者可有乳房发育、压痛。肝脏由肿大而缩小,质地变硬,表面不光滑可有结节,并出现肝功能障碍及门静脉高压的表现:

1.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出现腹水以前,常发生肠内胀气,有腹水时腹壁紧张度增加。患者直立时下腹部饱满,仰卧时则腰部膨隆呈蛙腹状。脐可突出而形成脐疝。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腹水量多时有液波震颤。因横膈抬高和运动限制,可发生呼吸困难和心悸。本身压迫下腔静脉可引起肾瘀血和下肢水肿。部分患者伴有胸水,为腹水通过膈淋巴管或裂隙进入胸腔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