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和情绪海德格尔生存存在(精)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解析

(完整word版)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解析

基本本体论的建立海德格尔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以对“在”的研究为核心的本体论问题。

他既否定柏拉图以来的西方的传统的本体论,也不同意实证主义类型的哲学家全盘拒斥本体论,他承认自己是本体论哲学家。

他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摧毁以往本体论,用现象学方法建立新的本体论,即所谓基本本体论。

1.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海德格尔认为,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直到黑格尔的传统形而上学有一个共同的,也是带有根本性的错误,那就是在没有了解存在物究竟怎样在以前就肯定了它们的在。

哲学家们对什么是真实的存在的具体回答各不相同,但都把这些存在(无论物质或精神)当作现成已有的、具有规定性的东西,即当作某种在者。

这些在者怎样在呢?为什么说它们在而非无、即不在呢?他们都略而未论,实际上是以对在者的研究代替了对在本身的研究。

而在海德格尔看来,在和在者是两个有着原则区别的概念。

海德格尔的“在”的(中文有时译为“是”、“有”、“存在”)德语为名词形式的系动词Sein,相当于由英语系动词tobe转化来的动名词being,指存在物的显现、在场,不是指具体的、现成的存在物。

“在者”也译为“存在者”、“存在物”,德语为中性名词dasSeiende,意指现成已有的存在物,包括一切已经显示出其存在的现实的以及仅仅是观念中的事物、现象。

在海德格尔看来,“在”是确定在者作为在者的那种东西,是使一切在者得以可能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使在者显示其为在者的活动、过程。

一切在者首先必须在,才能成为现实的、确定的在者。

没有在,就没有在者。

因此,在较一切在者具有优先地位。

但在并不是一切在者的族类的普遍性,不是对一切在者的最高概括,因而不是某种抽象和绝对的存在,“在总是在者之在”,即在者的在的方式。

这不是指现成已有的、即静态的在的方式,而是指可能的、即动态的在的方式,或者说不是指空间中的在的方式,而是指时间中的在的方式。

在者的在的方式本质上就是其时间性。

在没有现实的规律性,没有现实的本质,因而不能给在下定义。

海德格尔哲学“存在”的内涵及启迪

海德格尔哲学“存在”的内涵及启迪

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与超越
批判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分法
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哲学将存在者与存在本身混淆,导致主客二分法的产生。他 通过区分“存在者”与“存在”,揭示了存在的真正内涵。
超越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
传统哲学往往将存在归结为某种超验的、绝对的实体或本质。而海德格尔强调 存在的历史性、境遇性和语言性,从而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束缚。
02
海德格尔哲学“存在”的 内涵
“存在”的定义与的是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存 在状态或存在性质。
02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具有超越性、普遍性和不可还原性等
特性,它是超越一切具体存在者的最高存在。
“存在”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质或精神实体,而是一种使得万物
03
得以存在的本体论条件。
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技术与存在的关系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手段,更是一种存在的方式。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与存在的关系 ,也改变了人们对存在的理解。
技术对存在的影响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存在越来越被物化和客体化。人们通过技术来控制和利用存在,但也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与 存在的直接联系。
在社会领域的应用
启迪人们思考存在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各种琐碎的事物所困扰,忽视了存在的意义。通过对海德格尔哲学的研究,可以启迪人们 思考存在的意义,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
推动哲学的发展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对海德格尔哲学的研究不 仅有助于理解他的思想,还有助于推动哲学的发展。
05
海德格尔哲学“存在”的 争议与讨论
对“存在”概念的质疑与批判
“存在”概念的模糊性
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被批评为过于模糊 和抽象,缺乏明确的界定和阐述,导致理解 上的困难和争议。

海德格尔得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得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得存在哲学海德格尔得存在哲学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年)与现象学得相遇,几乎构成了其存在哲学形成得必要条件。

海德格尔从青年时代起就关注存在问题,但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得方法,正就是现象学方法使她在困境中瞧到了希望。

虽然胡塞尔曾经非常器重海德格尔,甚至说过“现象学,就就是海德格尔与我”这样得话,但就是无论作为学生还就是作为助手,海德格尔都不就是胡塞尔理想得继承人,因为从一开始她与胡塞尔之间就存在着分歧。

胡塞尔创立现象学得目得就是建立一门精密科学性得哲学,即通过现象学方法,弄清科学认识得活动以及生活中得意识活动得结构,以先验还原得到“纯粹意识”、“纯粹自我”,为一切知识提供先验得基础。

所以在胡塞尔心目中,作为方法得现象学得目标就是成就作为哲学体系得现象学。

在这个意义上说,胡塞尔就是一个很“科学”得哲学家。

现象学对海德格尔得启发就是:在传统哲学主客二元式得认识论框架“之前”或者“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本源得世界。

即就是说,在自我得主观世界与对象得客观世界得背后,存在着一个统一得本源世界,而现象学方法就就是描述与直观这个本源世界得有效方法。

海德格尔与胡塞尔得分歧主要在于:海德格尔始终将现象学只瞧作就是一种方法而不就是先验哲学;对她来说胡塞尔得“纯粹意识”还不够本源,存在比它更源始;与胡塞尔得“科学情结”相反,海德格尔关注得就是科学得局限性。

总之,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问题才就是哲学应该关心得问题。

胡塞尔后来也意识到了海德格尔与她得分歧。

1929年读《存在与时间》时,胡塞尔在书得扉页上写下了亚里士多德得名言:“吾爱吾师柏拉图,吾更爱真理”。

瞧到自己心爱得继承人与自己分道扬镳,她得心情就是可以理解得。

总之,现象学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就就是现象学方法,亦即一句口号:“回到事情本身”。

海德格尔意识到,存在总就是存在者得存在,因而存在并不在存在者之外,我们总已经处在对存在得领悟之中了,那种将存在瞧作就是认识得外在对象得方法乃就是使存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得根本原因。

浅析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浅析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浅析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他被认为是存在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存在主义是一种哲学流派,关注个体的存在和自由意志,强调个人的选择和责任。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著作《存在与时间》被认为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经典之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进行浅析,探讨他的观点和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

存在主义强调人的存在和个体的自由选择,认为个体的行为和选择是由自由意志所决定的。

存在主义哲学家关注人的存在和生存的意义,认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在这一点上,海德格尔的思想与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是一致的。

海德格尔对存在主义的理解并不局限于对个体的关注,他更关注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中。

在这部著作中,海德格尔提出了“存在”的概念,他认为存在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直接涉及个体的生存和意义。

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是一种“清醒”和“自觉”的状态,它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有着本质的区别。

海德格尔将这种清醒和自觉的状态称为“存在-存在”。

除了对存在的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还体现在他对技术和现代生活的批判上。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社会的技术化和机械化使人们迷失了自己的存在和意义。

他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却也使人们与自然和存在的联系渐渐丧失。

海德格尔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不仅是对技术的批判,更是对人们对存在的忽视和对生活意义的迷失的批判。

海德格尔生存论思想评析

海德格尔生存论思想评析

在 这 种 源 始 揭 示 的 基 础 上 , 会 有 科 学 的 认 识 , 且 , 使 是 科 才 并 即 学 的认 识 也 都在 “ 在世 的情 态 中 有其 生 存 论一 在 论 的建 构 ” 此 存 。
在 在 世 界 之 中 存在 , 界 总是 和此 在 联 系在 一 起 的 , 里 不 是 那 世 这
怎样 去 倾 听 自然 、 悟 存 在 的道 路 , 领 而且 讨 论 了人 如 何 能 够进 人
到 一 种 本 真 的 存 在 状 态 , 样 去 积 极 的筹 划 自己 的人 生 , 样 活 怎 怎
的有 意 义 、 价值 、 尊严 。 者 在 本质 上 具 有 统 一性 , 旦 人 类 有 有 二 一
等, 这些 都 表 现 了人 与 物 打 交 道 的方 式 。人与 人 打 交道 的过 程 中
U. 】 南通 纺 织 职 业技 术学 院 学报 , 0 ,) 2 4( 0 1
在者 现 象 和 存 在 , 因而 , 此在 对存 在 的领 悟 是 其 它 存 在 者得 以存
[] 1 海德 格 尔. 在 与 时 间[ . 嘉 映, 存 M】 陈 王庆 节 , . 京 : 译北 生活 ・
读 书 ・ 知三 联 书店 ,9 9 新 19 .
罩 在 的根 据 。此 在在 世 , 须 以 一 定 的方 式 , 种方 式 就 表 现 为 此 必 这
二 、 德 格 尔 生存 论 思 想 基 本 内容 剖 析 海
海 德 格 尔 认 为 此在 的基 本 存 在 结 构 是 在世 ,而在 世 的存 在 状 态 是 操 心 。操 心 意 味着 一 种 牵 系 , 系 意味 着 总 已 被感 动 。这 牵 种 根 植 于 情绪 的牵 系 把 世 界 及 世 内在 者源 始 地 揭 示 出 来 。 只有

海德格尔三种生存情态

海德格尔三种生存情态

海德格尔提出的三种生存情态分别是“烦”、“畏”和“死”。

“烦”指的是此在与周围世界打交道时的担忧、焦虑情绪,表现为人对周围世界的患得患失和忧心忡忡。

这种情绪揭示了人的存在与周围世界的紧密联系,以及人在面对世界时的无助和不安。

“畏”则是一种更为深层次的情绪,它关涉到世界作为整体的存在。

与日常生活中的“怕”不同,畏没有具体的对象,而是指向世界本身的存在状态。

畏使人感到一种脱离存在者整体的特殊情绪体验,只有在畏这种罕有的情绪中,人才能突破不可能原则,超越存在者整体,直面无本身。

畏揭示的是人的存在与世界的整体关联的断裂,以及人在面对世界的无意义时所感到的茫然和无所适从。

“死”则是人的生存情态的最终归宿。

死亡是人的存在的终结,也是人的生存状态的最本源的揭示。

面对死亡,人才能真正领悟到自己的存在是有限的、暂时的,从而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和意义。

这三种生存情态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人的存在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这三种生存情态的深入理解和反思,人们可以更好地领悟自己的存在状态和意义,从而更加自觉地探索自己的生存之路。

对海德格尔_存在_概念的四重解读

对海德格尔_存在_概念的四重解读

收稿日期!2007-12-02作者简介!王策,男,1978年生,陕西西安人,助教,哲学硕士。

第6卷第2期2008年5月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f L iaon i ng M ed i ca lU n i versity (Soc ial Science Ed i tion)V o l 6N o 2M ay ,2008对海德格尔∀存在#概念的四重解读王 策(西安邮电学院,陕西西安710121)摘 要!∀存在#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海德格尔终其一生致力于对∀存在#意义的追问。

从时间、真理、虚无、语言四个角度对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进行阐释,以便更深刻地领悟这位哲学大师的思想精髓。

关键词!时间;真理;虚无;语言中图分类号!B516 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16(2008)02-0062-04∀存在#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持续地关注、思考、探究、追问∀存在#问题,是这位哲人的一贯主题。

海德格尔对西方传统存在论提出质疑,并使之具有了新的生命力。

存在本身的不可言说,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难题;理解海德格尔运思的立场与视角,须经由其∀存在#来打开通道。

海德格尔并非将存在当作一个可以把握的对象,重归在认识论层面界定其涵义的旧路,而是要在源始境域领悟存在的无尽深意。

∀我们不可能直接地真正把捉在者的在,既不可能在在者身上,也不可能在在者之中,还根本不可能在其他什么地方。

#[1]存在的∀本质#无可把捉,所能探求和理解的只能是存在的意义。

就∀存在的意义#言之,海德格尔从时间、真理、虚无、语言等多种视角,对理解、探究∀存在#问题付以了反复追问。

这些关于存在的诸多论述中最重要的线索,就是存在与此在∃∃∃人本身的存在∃∃∃息息相关:人需要存在,存在也需要人,人与存在相互依属。

一、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把他的此在分析称作基础存在论。

基础存在论并不试图制定包罗万象的存在概念,而是要分析∀此在#这一提问者的存在方式,即海德格尔称之为生存状态(D ie Ex istenziale)的基本结构。

海德格尔的“存在”观论析

海德格尔的“存在”观论析

海德格尔的“存在”观论析作者:向红来源:《学理论·中》2015年第04期摘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从各个角度论述了“存在”之真理以及本真“存在”在日常生活中的显现:第一,从对人的生命的客观表达的角度去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将其与狄尔泰和马克思所理解的人的生命的客观性进行思想比较。

第二,海德格尔的本真存在与马克思早期的人本主义思想有何理论共同之处。

第三,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本真是一种形而上的普遍性维度。

关键词:存在;本真;人本主义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012-02自《存在与时间》出版以来,海德格尔的思想在国内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

尤其是对其“存在”思想及其与马克思的“存在”的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点之一。

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海德格尔的“存在”之真义,也给我们研究马克思哲学思想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这也彰显了海德格尔思想对当今现实社会所具有的深刻影响和现实意义。

但学界对海德格尔“存在”内涵的理解尚难以取得一致,产生了不少误解,因而有必要进一步阐述海德格尔的“存在”思想,以为全面理解海德格尔思想体系奠定基础。

一、海德格尔的“存在”“存在”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哲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话题,从对创造世界的“神”的存在者的研究到关注人的存在的问题转向。

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所以是学术界研讨的热点,由于他对“存在”问题本身的始源性进行了追问。

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就是“超越者”,“作为哲学的基本课题的存在不是存在者的族类,但却关涉每一存在者。

须在更高处寻求存在的“普遍性”。

存在与存在的结构超出一切存在者之外,超出存在者的一切存在者状态上的可能规定性之外。

存在地地道道是transcedens[超越者]。

”对“存在”的认识就是从根源上区别于一切存在者类别的认识,是一种超越的认识[1]44。

正是这种从始源性对存在本身的探讨,彰显了海德格尔存在观点的艺术之处,使其与其他哲学家对存在问题观点区别开来。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存在主义观点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存在主义观点

智库时代 ·257·智库案例一、存在概念的提出对于海德格尔所处的境况,面对以往的哲学,其问题究竟是什么,由此展开了思索,海德格尔通过对古希腊词源的考察,最初的存在一词,指的是存在物,隐藏了去存在的意思,而人们未能关注以往哲学的存在者、存在,不能单一的从存在的概念入手,以存在物为基础来找出存在。

而海德格尔对这种观点持反对意见,他的目的就是探索存在与存在者的内涵。

海德格尔的青年时期,就已经开始研究存在的概念,直到后来出现了现象学的方法,这让海德格尔看到了指引的灯塔,追溯到事情的本身,那么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也就是现象学的方法论,海德格尔通过研究来探讨存在的概念。

并且根据存在者提出存在,认为存在者是必然客观存在的,同样对于不存在者是定然不复存在的,存在者,由于存在的存在,而得以存在,这也是存在者之所以能够存在的根基。

二、存在、此在的内涵海德格尔的思想体系大体分为两部分,其问题主要是存在概念引发的,这不属于一个单一的理论问题,他认为,对存在的探索就决定了我们的存在方式。

对于前期和后期,海德格尔的前期主要表现为他发表的著作即《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核心是其意义所在,海德格尔用生命追寻关于存在的概念,必须要追问存在是如何存在的。

(一)存在就是存在者的“去存在”存在就是存在者的“去存在”,是无法把握的,如果把它对象化,就变成了另一概念“存在者”,存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在”,是一个“有”。

存在与存在者的概念是有所不同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动词,海德格尔发挥现象学作用,运用其方法,始终探索存在是什么。

而追问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存在者的内涵,而存在者作为存在的起点,以此为出发点,就可以得出存在者[1]。

(二)此在就是场本身此在就是场本身,此在的必然性、可能性、现实性,这三个特性表明,此在,是一种可能、是被现实所遮蔽沉沦于俗世的。

认为存在,是关于“场”的,是一种存在者的存在,就是存在者的一种在场。

存在、此在生存: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

存在、此在生存: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

存在、此在与生存: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作者:靳凤林来源:成言艺术摘要:本文对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海德格尔由区分存在与存在者,引伸出此在(Dasein);二、由此在在存在者中的优先地位引伸出此在的存在方式——生存(Existenz);三、由此在生存样态展开的两种形式引伸出此在与空间和时间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存在;此在;生存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第七卷中指出,存在之为存在,这个永远令人迷惑的问题,自古被追问,今日还在追问,将来还会永远追问下去。

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史被亚氏“不幸”而言中。

从某种意义上讲,自古希腊巴门尼德始至今,西方哲学的发展史就是“存在”问题的诠释史,其间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诸如:柏拉图的理念论、奥古斯丁的上帝论、康德的物自体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论等,但这些理论一直在同一轨道上承续运行,直到海德格尔的出现,才发生了异质性变化,实现了西方哲学由传统存在论向生存本体论的根本性转向。

笔者在此试图以海氏的《存在与时间》为主要依据,并参照其《形而上学导论》、《形而上学的存在——神圣——逻辑学机制》等前后期著作,对其基础存在论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予以简要评述。

一反者道之动,不破不立。

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起点是“破”,即揭露传统形而上学的失误与弊端,挖掉传统形而上学大厦赖以存在的价值根基。

我们知道,有物存在,不是这物存在,就是那物存在,总之有存在者存在,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实。

但哲学家要问的是:为什么总有存在者存在,或为什么存在者总存在。

在这种追问中,所追问的不是别的,就是存在一直在场的根据。

传统形而上学将作为出发点的存在者单纯地理解为“物”或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

与此同时,人也就作为“物”的对立面而被确定,被“物化”成为“主体”,这样哲学的基本问题就变成了“物质”与“精神”和“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这一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何者为第一性,亦即物质和精神、主体与客体何者是根据?何者是最高的存在?二是二者有无统一性,亦即“主体”作为思维或精神,何以能超越自身,达到这一最高的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所有这些引起过去哲学家们思殚力竭的问题实质上只是一些似是而非的虚假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无一不是以未经探讨的所谓“主体”和“客体”的截然二分为前提的。

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5)西方马克思主义受其影响,揭示了人存在的二难困境 ——人是自由的,被抛弃到这个无自由的世界。 ——人是个体的,又成为丧失个怀的常人。 ——人是无限的,又注定是有限的。 孔子:人的本质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所以,人靠自己无法解救自己。
(6)人如何走出沉沦状态? 萨特给出的办法:自由选择。英雄是自己选择成为英 雄的,懦夫是自己选择成为懦夫的。 海德格尔给出的办法:勇敢的承担自己的责任,勇敢 的面对世界、面对死亡。 ——结论:人的命运三步曲:被抛、筹划和沉沦 ——第三个启蒙:不要满足于做常人,要承担起自己的责 任。
(2)堕落的三种表现:
(1)闲谈 它表现为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振振有词、名言警语等等,但是,人 们只是传达着、烦忙着,却未始源地领会言谈之所及的存在。 (2)好奇 就是烦忙于看,不断地从这一新奇跳到另一新奇,通过照面者的变异 寻求着不安和激动。但它又仅止于看,并不为了进入一种向着所见之 事的存在。 (3)两可 这是此在在世的一种最根本的存在方式。两可表明的是此在在常人中 的似是而非,并且总是如此“似是而非”。道听途说不可能接近真理 却又佯装真理。
三、存在的命运:人在与命运抗
争,但不免堕落为常人
1、第一阶段,被抛(throw)
人是从虚无、无根据的地方被抛
入到这个世界。虽对人是异己的 世界,但不可避免地被抛到这个
世界。因为人是在世的存在。
其一,世界先于人而存在。 人并不创造存在,人是被抛入存在的;人由于领悟其存在、 过问其存在而得以存在,并看护着他的存在。 其二,被抛没有任何原因。 人的被抛状态是偶然的、无根据的、不可界说。正因如此, 我们不能用定义法、归纳法、演绎法来说明人的被抛状态, 都不中用。 其三,被抛说与其他学说不同。 中国《孝经》说:人之发肤,受之父母,人要对父母负责。 西方《圣经》说: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人要对上帝负责。 海德格尔说: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孤苦伶仃,无依 无靠,所以,人要自己对自己负责。

怎样认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

怎样认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

di1 .9 9 ji n10 -5 22 1 .4 0 5 o:0 3 6/.s 0 762 .0 0 .0 s 1
怎样 认 识 海德 格 尔 的 存 在论 思想
董 学 文
( 北京 大 学 中文 系 ,北 京 107 ) 0 8 1
摘要: 海德格 尔的存在论哲 学是一种主观唯 心论 的生存 本体论 , 而无 法在 学理上执 意 从 寻找 马克思与海德 格 尔存 在观上 的一致性 , 认为 马克 思就 是 海德 格 尔存 在论 “ 式” 范 和存 在
体论 , 他都是 不 信 任 的。在他 看 来 , 证 实 ” “ 是依据 “ 存在” 的显示进行 的 ,证 实 ” 味着 “ 意
存在者在 自我 同一 性 中显 现 , 存在 者本 身揭 示存在 者 。而 事物命 题 的 “ 在” 即真 理 ) 真 ( 必须被理解 为揭示 着 的“ 存在 ” 。可见 , 德 海 格尔不是追 求科学 的规律 , 而是追 求“ 存在 ” 的“ 意义 ” 这 与马克思 是根本不 同 的。海 德 ,
论 “ 向” 转 的开拓 者和 奠基 者 , 同理 , 就无 法从 “ 生在世 ” 一 “ 在论 ” 也 人 这 存 维度 来 建立 美学
的哲 学基 础 。
关键词 :海德格 尔; 存在 论 ; 美学
中图分类号 : 5 B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10 - 2 ( 0 1 0 4 3 - 0 76 2 2 1 )4 3 70 5 0 7
危险” 。 对 海德格尔 的哲 学给予 了过 度夸 张 、 言过 其 实的赞誉 和肯定 。有 的意见 , 则在 “ 对话 ” 和 “ 解读 ” 的名义下 , 执意寻 找马克 思与海德格 尔存 在观上 的一致 性 , 甚或 认为 马克 思就是

论海德格尔的_存在_之_道_

论海德格尔的_存在_之_道_

333第23卷第4期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12月 Vol.23 No.4Journal of Suihua Teachers College Dec.2003①②论海德格尔的“存在”之“道”冷志勇1 张 浪2(1、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长沙 410081;2、华容一中 湖南岳阳 414200)摘 要:从现象学的“回到事情本身中去”这一视角出发,通过“时间性”境域和“语言”之途,海德格尔阐释了其现象学存在论的“存在”之道,使得生活与思想的表达在一个原发的“境域世界”中充分贯通,这样,就跳出了西方传统的存在论和认识论二元分立的襁褓,使得各种在世的问题都澄现出来并获得解决。

关键词:现象学,时间性,语言,存在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99(2003)04-0031-03 一我们中国人常言“道”为:“道可道,非常道”,用道来言说世界的演化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并且常存于我们视域里的还有客观自然的“天道”;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行为中的“行道”,还有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人道”。

不管是“微几”的天道,规整的行道,还是代表正义的人道,它们都不能被称之如海德格尔所言说的那种形而上的道。

在前者,道被遮蔽了!而在海德格尔那里,道却敞开着、流动着、散发着大地泥土的气息,这就是“存在”之道,在荷尔德林的诗:“母亲亚细亚,我向您……致意,凭借多瑙河,每当它从山头下来,向东方奔出,寻找世界,乐意载着舟楫,我便驾着滚滚波涛,拜见你。

”[1](P117)中,存在的根系就显现在海德格尔的视角里。

二从梅斯基(Messkirch)镇的钟志到托特瑙山中小屋附近的田间小道(Feldweg);从一位虔诚的天主教信徒到“反犹的纳粹党员”;从“存在”到“诗”,海德格尔一直处在存在“思”之途中,却没有完成。

作为对形式显示的思之道路在海德格尔那里是一种直接的照面,是一种在静观中对存在之道的境域的无穷反思,这种存在之道已不再是传统经验论或唯理论在抽象的二元论基础上建构了感情之实或“理性之光”,在这种“存在”之道上已没有感性与理性、本质与内容、形式和质料、偶然和必然、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取向关系,用胡塞尔的话说:“抽象的二元区分,比喻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对象与意识、直观与理智,在此已不再有效,或不完全有效”,胡塞尔用其意向性现象学说明了他所意指的形式显现境域:“即在一个围绕在显示点周围的边缘域,它总总是已在暗中匿名地,非主题地准备好了下一步的显示与可能性。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年与现象学的相遇,几乎构成了其存在哲学形成的必要条件;海德格尔从青年时代起就关注存在问题,但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现象学方法使他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虽然胡塞尔曾经非常器重海德格尔,甚至说过“现象学,就是海德格尔和我”这样的话,但是无论作为学生还是作为助手,海德格尔都不是胡塞尔理想的继承人,因为从一开始他与胡塞尔之间就存在着分歧;胡塞尔创立现象学的目的是建立一门精密科学性的哲学,即通过现象学方法,弄清科学认识的活动以及生活中的意识活动的结构,以先验还原得到“纯粹意识”、“纯粹自我”,为一切知识提供先验的基础;所以在胡塞尔心目中,作为方法的现象学的目标是成就作为哲学体系的现象学;在这个意义上说,胡塞尔是一个很“科学”的哲学家;现象学对海德格尔的启发是:在传统哲学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之前”或者“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本源的世界;即是说,在自我的主观世界与对象的客观世界的背后,存在着一个统一的本源世界,而现象学方法就是描述和直观这个本源世界的有效方法;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分歧主要在于:海德格尔始终将现象学只看作是一种方法而不是先验哲学;对他来说胡塞尔的“纯粹意识”还不够本源,存在比它更源始;与胡塞尔的“科学情结”相反,海德格尔关注的是科学的局限性;总之,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问题才是哲学应该关心的问题;胡塞尔后来也意识到了海德格尔与他的分歧;1929年读存在与时间时,胡塞尔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柏拉图,吾更爱真理”;看到自己心爱的继承人与自己分道扬镳,他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总之,现象学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就是现象学方法,亦即一句口号:“回到事情本身”;海德格尔意识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因而存在并不在存在者之外,我们总已经处在对存在的领悟之中了,那种将存在看作是认识的外在对象的方法乃是使存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所以海德格尔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通过对广义的意识活动的描述、直观,展示存在在此的“显现”;人们通常将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即“海德格尔I”和“海德格尔II”,前期的代表作是存在与时间,自30年代起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了某种“转向”Kehre;不过,这一“转向”并不是彻底断裂式的思想变化,而是思想的进一步深入;换言之,海德格尔的问题没有变,仍然是存在问题,只是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深入到了更为本源的境域;正如海德格尔自己所说,“海德格尔I”与“海德格尔II”之间的区别只有在下述条件下才可成立:“只有从在海德格尔I那里思出的东西出发才能最切近地通达在海德格尔II那里有待思的东西;但海德格尔I又只有包含在海德格尔II中,才能成为可能”; 前期的海德格尔试图通过对人这种在者的生存论分析来追问存在的意义,后期的海德格尔则试图深入到更加本源的境域;海德格尔象分析哲学一样对形而上学持批判的态度,不同之处在于他一方面将形而上学的错误同西方文明的种种弊端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在批判形而上学的同时亦以重提存在问题的方式而倡导本源之思;一、存在与时间在此,我们主要讨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部分内容;形而上学研究的是存在,而且允诺建立关于存在的科学ontology即本体论,但是实际上形而上学自始就遗忘了存在Seinsvergessenheit,整个一部形而上学史就是存在的遗忘史,它以认识存在者的方式去把握存在,忽视了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存在论差异,因而存在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当然,存在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对我们来说是性命攸关的:我们是因存在而存在,并且通过对存在的领悟而存在的,所以对存在的领悟就决定了我们的存在方式;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提存在问题;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存在问题亦即“存在的意义”问题,这里所谓的“意义”并不是“是什么”的本质,因为我们不可能象认识存在者那样认识存在,而只能追问存在是怎样存在的,即存在显现自身的方式;那么,我们怎样追问存在的意义应该从何处入手虽然存在者都是因存在而存在的,但是一问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所以必须从存在者入手追问存在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种存在者,这种存在者与存在有“存在论”的关系,即是说,这种存在者能够追问存在并且因它的存在而使存在显现出来;这种存在者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在者,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Dasein;一切在者都因存在而存在,但当它存在时,存在却隐而不显了,唯独“此在”这种在者其本性独特,它是“去存在”zu sein,to be,即始终处在去存在的过程之中,因而它的存在就是存在的显现;另外,“此在”还具有“向来我属性”Jemanigkeit;所谓“向来我属性”并不是说此在自始就是一个自我,而是说它在本性上是一个个体性的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人这种在者与其他在者的不同之处是,它不是凝固化的、现成的存在者,而是一个未成定型的、始终面对可能性筹划自身的开放的在者,所以“存在”在此能够存在出来,从而显现其自身;就此而论,“此在”是“存在”存在出来的境域da;海德格尔称“此在”的存在就是“生存”Existenz,即站出来存在的活动;虽然此在是存在在此存在出来的境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此在存在就能够使存在显现;因为此在作为可能性,它可能使存在显现,也可能使存在不显现;当然,所谓“不显现”也是一种显现,即它显现为不显现;所以,此在的存在就有了“本真状态”与“非本真状态”的区别;当此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始终处在去存在之中的存在者,因而立足于自身而面对可能性开放地生存的时候,它的存在就是“本真的”;如果此在把自己看作与所有在者一样有着固定的本质因而是一种现成存在的在者时,它的存在就是“非本真的”;于是,以往被传统哲学忽视和轻视的日常生活在海德格尔哲学中就有了重要的意义;因为要想解决存在的意义问题,就必须了解此在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存活动;因此,海德格尔就对此在进行了现象学分析,他亦称之为生存论存在论的分析,简称生存论分析;此在的生存活动是在世界中展开的,不过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空盒子,我与万物被放置于其中;实际上,有一个我主体与一个世界客体相对而立是后来才发生的事,原初的本源世界是此在与世界水乳交融不分彼此的世界,换言之,此在生存着“在世”,我们可以称这个世界为“生存世界”;此在生存着在世界中存在;在这个生存的世界上不仅有在者,还有其他的此在;此在一开始就与其他的此在共同存在,这就是“共在”Mitsein:他人与我共同在此;如前所述,此在本性上具有“去存在”和“向来我属性”;于是我们可以问: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的此在究竟是谁看起来这个问题十分简单,具有“向来我属性”的此在当然就是我自己;然而,当此在“自我”、“自我”喊得震天响的时候,它恰恰不是它自己,它在日常在世的生存活动中无时无刻不依赖于“常人”、“他人”或“大家”das Man:“此在作为日常的杂然共在,就处于他人可以号令的范围之中;不是他自己存在;他人从它身上把存在拿去了;他人高兴怎样,就怎样拥有此在之各种日常的存在可能性;在这里,这些他人不是确定的他人;与此相反,任何一个他人都能代表这些他人;……这个谁不是这个人,不是那个人,不是人本身,不是一些人,不是一切人的总数;这个‘谁’是个中性的东西:常人”; 于是,“在这种不触目而又不能定局的情况下,常人展开了他的真正独裁;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常人对文学艺术怎样阅读怎样判断,我们就怎样阅读怎样判断;竟至常人怎样学‘大众’中抽身,我们也就怎样抽身;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这个常人不是任何确定的人,而一切人却不是作为总和都是这个常人,就是这个常人指定着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在常人统治之下的日常生活乃是一种“平均状态”,“平均状态先行描绘出了什么是可能而且容许去冒险尝试的东西,它看守着任何挤上前来的例外;任何优越状态都被不声不响地压住;一切源始的东西都在一夜之间被磨平为早已众所周知的了;一切奋斗得来的东西都变得唾手可得的了;任何秘密都失去了它的力量;这种平均状态之烦又揭开了此在的一种本质性的倾向,我们称之为对一切存在可能性的平整”;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家、公众、公众舆论一类的东西;对于始终处于共在之中的此在来说,他向来不是作为自己存在,而是作为他人存在的: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以大家、公众为标准,向大家、公众“看齐”的;就此而论,“常人”拿走了我的存在,决定着此在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存活动;那么,这个常人是谁“常人到处在场,但却是这样,凡是此在挺身出来决断之处,常人却也总已经溜走了;然而因为常人预定了一切判断与决定,他就从每个此在身上把责任拿走了;常人仿佛能够成功地使得‘人们’不断地求助于它;常人能够最容易地负一切责任,因为他不是需要对某种事情担保的人;常人一直‘曾是’担保的人,但又可以说‘从无此人’;在此在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是由我们不能不说是‘不曾有其人’者造成的”;“每人都是他人,而没有一个人是他人本身;这个常人,就是日常此在是谁这一问题的答案,这个常人却是无此人,而一切此在在杂然共在中又总已经听任这个无此人摆布了”;实际上,常人也不能说就无此人,应该说,此在就是常人,常人就是此在自己;只不过此在不是立足自身,而是立足于常人生存在世,所以他不是作为自己而是作为常人生存在世的;虽然这世上只有此在自己而没有常人,此在毕竟是自己存在的,但是当此在作为常人生存在世的时候,他不是以勇于选择并且敢于承担责任的方式生存在世,而是以不负责任的方式生存在世的;换言之,此在以常人的身份在逃避他自己;海德格尔称这种状态为此在的“沉沦”verfallen;我们以为有一个永远公正永远正确的常人、大家或公众舆论决定着日常生活,它能够替我们选择正确的方向,确定恰当的时机,并且为我们承担责任和后果;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大家、常人、公众舆论,生存在世的是我们自己;海德格尔的话如晨钟暮鼓,当头棒喝,意在惊醒此在沉沦的迷梦;那么,此在为什么要逃避他自己呢因为沉沦状态对此在具有天然的诱惑作用:它免除了我在生存活动中面对可能性进行选择的痛苦和承担责任的负担,它使我感觉到生活中的一切都秩序井然,而且都处在最佳的安排之中;因此,在常人的统治下,我感到一种“家庭般的温暖”;虽然此在的本性是“去存在”和“向来我属性”,但是它从来不是作为它自己而是作为常人而生存在世的,因而自始就已经沉沦于世了;当然,此在的沉沦并不是从一个地方脱落到另一个地方去,而是“从自身脱落到自身”,因为常人就是此在,此在就是常人;此在生存在世的生存论结构就是“烦”;“烦”Sorge是存在与时间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中文通常将Sorge译作“烦”,不过它的意思却不是厌恶、烦恼、烦躁等不良的情绪,而是“牵挂”的意思;常言道,“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即是说,我们每个人在“来”之后,“去”之前,是必有牵挂的;生生死死、恩恩怨怨,人生在世只要活着,就要走路、做事、爱与被爱、恨与被恨、为过去悔恨、为现在发愁、为将来担心,这些都是“牵挂”;此在既然是面对可能性筹划自身因而是开放性的在者,它的一言一行中就必有牵挂在;此在是能在,但是它始终不愿意把自己看作是能在;因为作为能在,此在就必须由它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由它自己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并且由它自己来承担这些选择的责任和后果;海德格尔通过“畏”Angst这一情绪说明了此在的现实处境;“畏”不是怕,怕总有可怕的东西,因而也就有逃避的可能,畏却是对不知道什么东西的畏:当你被迫入畏之中时,突然间,诸神隐退,万物消融,世界陷入一片虚无;你,只有你自己,面对空无而无依无靠,就在这无依无靠之中,此在被迫面对它自己的能在或自由;此在被抛入了可能性的境域,无论它愿意不愿意,自觉不自觉,它都是自由的,它必须自己面对自己的生存在世;因而此在在畏中便陷入了惶惶然不知所措的境域,那是一种“不在家”unheimlich的感觉;这就造成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当此在作为它自己而存在时它感受不到家的温暖,而当它作为常人存在的时候它却感到它在自己的家中;这就是为什么此在自始就已经沉沦的原因所在;虽然沉沦的梦看上去很美而且有家的温馨,本真的能在则令人感到无依无靠,无家可归,但是沉沦毕竟是梦幻,我们终究要面对“残酷”的真相;那么,如何从沉沦状态中解放出来,立足于自身而在世呢海德格尔的回答是,“提前到死中去”,“向死而在”;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是这本书中最富魅力的章节之一;有人将海德格尔的有关思想称作“死亡哲学”,其实叫做“生命哲学”更恰当,套用中国一句成语,这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当然,海德格尔通过死亡而思考生活的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存在问题;然而,思考死亡与存在问题有什么关系我们能思考死亡吗死亡似乎是无法思考的;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过他人之死,但是严格说来死亡是不可经验的:任何经验都需要我在场,但是死亡恰恰意味着我不在场;只有死人才能经验死亡,然而人死之后却不会再有经验了;总之,我不可能感觉“没有感觉”,也不可能经验“没有经验”;所以从医学、生理学的角度看,死亡是不可经验的;然而就生存论而言,死亡却是可以“经验”的;对于此在来说,一方面就其生存论本性而言,只要它存在着就总是它的“尚未”,因为它是始终处在去存在之中的“能在”;而另一方面它的“尚未”、它的可能性从来不是外在的规定,“尚未”作为可能之在就植根于此在自身之中--它自己就是能在本身;就此而论,死亡也是此在的“尚未”:当此在存在之时,死亡虽然“尚未”来临,但是作为可能性的死亡已经在此在自身之中了;由此可见,在者状态上的死亡可以看作是“存在到头”或“临终到头”,但是生存论意义上的死亡则意味着一种存在可能性,一种存在方式,海德格尔称之为“向终结存在”;此在走向“尚未”,而“尚未”的至极处却是“终结”即死亡;故当此在存在着的时候,死亡就已存在了,作为“尚未的终结”它总已在此,只不过不是实际在此而是尚未在此然而却一定在此;所以,走向“尚未”的此在也就是在走向“终结”;因此,我们完全有可能从生存论上将死亡理解为“向终结存在”,看作是此在的一种存在可能性;死亡是属于此在的最本己的存在可能性,然而在日常生活的沉沦状态中,此在却千方百计地将死亡看作是外在的偶然的“事件”;例如我们总是说:“有人死了”,这句话就体现了此在通常对待死亡的典型态度;“有人死了”这句话中的“有人”不是指这个人也不是指那个人,而是泛指;不过“有人死了”虽然是泛指,却也不是说人都死了,而是说死“这回事”;在这里,一方面由于它不是具体地有所指,所以“死”被理解为某种不确定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它表明,死是一种东西或事件,虽然肯定要从某个地方来,但是当下我自己还没有碰上;“有人死了”这种泛指的方式,就好象是死亡碰到的是常人一般的人,于是我们便可以自我安慰:“不恰恰是我”,然而由于死亡所碰到的常人并不存在,所以死亡也就变成了与我们不相干的东西;换言之,当我们面临抉择并且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我们希望有常人此在,而在死亡这回事上我们感到欣慰的却是“有人死了”等于“无人死了”;因此,死亡被敉平为一种摆在眼前的事件,它虽然碰上了此在却并不本己地属于任何人;常人拿走了此在的生存,也拿走了它的死;这样的日常生活对此在来说当然具有诱惑力和安定作用,因为它既用不着苦恼生存,更用不着害怕死亡;结果,死亡不再是最本己的存在可能性,而变成了在此在之外的、偶然的、不好的事件;不仅如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提倡一种对待死亡漠然处之的“教养”;然而实际上,此在怕死已经怕到了这种地步,它甚至不让我们面对死亡;如此说来,我们之所以会沉沦于世,就是因为逃避死亡的缘故;因此要使此在从沉沦的迷梦中醒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它直面死亡;于是,海德格尔从生存论上给死亡下了一个定义:死亡是“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而又无可逾越的、确知但却不确定的可能性”; 首先,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死亡是不可替代的,任谁也不可能拿走他人的死;即使我因为抢救他人而死,他人也决不会因为我的行为而不会死,他仍然终有一死;死亡这回事只能是我自己去经历的,换言之,只能由我自己面对自己的死;即使我一无所有,死亡亦属于我自己;其次,死亡是此在的一种可能性;人一生下来,究竟成为什么样的人还不知道他将会经历怎样的人生也是未知数,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他必有一死;活着的时候,死亡尚未到来,所以是可能性,然而人必有一死,所以是确知的可能性;虽然是确知的可能性,我却不知道哪一天会死,因而又是不确定的可能性;最后,死亡是“无所关联的而又无可逾越的”可能性;死亡乃人生之大限,死亡将解脱你所有的一切,无论你生前声名显赫还是默默无闻,无论你是“朋友遍天下”还是“孤家寡人”,在死亡面前都会烟消云散;死亡又是无可逾越的,即“超不过”的可能性;在海德格尔看来,如果我们了解了生存论的死亡概念,那么我们就会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逃避的;所以直面死亡不仅使我意识到我应该立足于自身而在世,而且使我意识到我是自由的“能在”,即面临可能性筹划自己未来的此在;因此,“向终结存在”就是“提前到死中去”,不要等到死到临头之时才去思考死亡;所谓“提前到死中去”的目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要此在在死亡面前撞回到自身之中去,因而“提前到死中去”亦即“向死而在”,“立足自身而在世”;当然,海德格尔的哲学思考意在解决存在问题,即通过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确立一种“基础存在论”,以期在此在身上找到解决存在问题的途径;海德格尔一改传统哲学的做法,不是把存在与永恒,而是与时间联系在一起,其中大有深意;存在之为存在就于存在出来的显现之中,惟其如此,存在才是存在;而万事万物之中,只有此在这种有限的在者是未成定型的开放的在者,所以存在就在此在这里显现出来了;当然,并不是说此在一定会使存在显现出来,实际上只有当此在作为自由的可能之在时存在才能在此显现;因此,海德格尔的目的是通过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确定此在使存在显现的可能性和途径;海德格尔的哲学革命体现在他继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并且进一步将其推向前进,要求克服或超越传统哲学主客分化的二元式认识论框架,从真正源始的境域去思考此在之存在的根基;然而,当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强调此在的能在时,总有某种此在决定存在如何存在的嫌疑;这样一来,他就在破除所谓主体性的同时,强化了另一种主体性,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所发展的就是这条道路,这显然是海德格尔不想看到的结果,所以他自始至终拒绝“存在主义”的称号;由于种种原因,在30年代,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了某种“转向”:作为“基础存在论”的此在生存论分析“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源始境域,他在不断地变换思路去“接近”存在,而真理、艺术、语言、诗、思、技术、历史、天命……等等,成为后期海德格尔思考的众多主题;海德格尔终于意识到,追问存在的意义不是也不可能只是一条路,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们至多是生活在存在的近旁;。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海德格尔一生都在不断进行哲学探索。

其目标不是建立某种固定的哲学体系,而是寻找揭示存在的道路。

他逝世前不久总结其著述时意味深长地说它们是“道路——而非著作”。

意谓都是处于途中的探索,而非定型的理论。

一、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新的哲学道路的提出海德格尔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以对“存在”本身的研究为核心的本体论问题。

他既反对柏拉图以来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也不同意实证主义倾向哲学家全盘拒斥本体论。

他肯定哲学所应探索的只能是存在,因而真正的哲学是存在哲学。

他的主要目标是批判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特别是其本体论,用现象学方法建立新的存在哲学。

他前期经常谈论的基础本体论正是这种存在哲学的典型形态。

对传统形而上学,特别是认识论转向出现后的近代形而上学进行批判,是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哲学中一种普遍潮流。

它的出现意味着西方哲学的发展遇到了深刻危机。

海德格尔认为这种危机不是局部性的危机,而是根本性的思维方式的危机。

海德格尔认为从柏拉图以来的传统形而上学犯有一个根本性错误:在没有了解存在者究竟怎样“存在”以前就肯定了其存在,将其当做毋需加以追问的事实。

尽管哲学家们对什么是真实的存在的具体回答(如各种物质或精神之物)各不相同,但在把它们作为某种具有规定性的、对象化了的存在者(存在物)上则大体一致。

它们为什么和怎样存在呢?为什么说它们存在而非无呢?他们都略而未论。

这样他们就以对存在者的研究混淆和代替了对存在本身的研究。

其实二者根本不同,不能相互混淆和置换。

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是确定存在者作为存在者的那种东西,是使一切存在者得以成为其自身的先决条件,或者说,它是使存在者显示其为存在者的本源性的东西,因而与一切存在者相比具有优先地位。

一切存在者必需存在才能成为现实的、确定的存在者。

没有存在就没有存在者。

但存在本身并不是存在者(无论是作为自我或对象),也不是一切存在者的族类的普遍性,不是对一切存在者的概括,因而不是某种抽象和绝对的存在。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解读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解读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解读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当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存在主义是一种关注人类存在本身的哲学思潮,强调个体的存在和自由选择。

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独特的存在主义观点,对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本文将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进行解读,探讨其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启示。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人类最基本的特征,人类存在的本质是在世界中存在。

他反对传统哲学将人类视为客观存在的观点,主张将人类置于存在的中心,强调人类的主体性和自由选择。

海德格尔认为,人类存在是一种“呈现”(Ereignis),是一种主体与世界的相互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客观存在。

他强调个体的存在是通过与世界的互动和体验来实现的,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来定义自己的存在。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强调了人类对自身存在的责任和选择。

他认为,人类存在是一种“抉择”(Entscheidung),是一种对自身生存状态的选择和决定。

人类需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和挑战,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决定来定义自己的存在。

海德格尔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和责任感,认为人类应该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勇敢地选择自己的道路。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还强调了人类对世界的关注和理解。

他认为,人类存在是通过对世界的体验和理解来实现的,个体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认识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存在。

海德格尔主张人类应该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意义,通过对世界的思考和体验来实现自我认知和成长。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对当代社会和个体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面临各种选择和挑战,需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提醒人们要珍视自己的存在,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来定义自己的生存状态。

总之,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和责任感,提倡人们对世界的关注和理解。

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pdf

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pdf

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海德格尔哲学是一个深奥而独特的思想体系,它对存在、真理、认识、畏和葆真等概念进行了独特的阐述。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认为,存在是通过诗思对存在取得基本经验,是一种不可言喻的神秘体验。

他强调存在者是具有神性的东西,最优秀的存在者,其存在是无条件的,而存在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在认识与真理方面,海德格尔颠覆了传统的认识论观念。

他认为,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过程,而是“在世的一种存在方式”。

这种存在方式意味着人类首先是在世界中与各种存在者相遇,通过与世界的互动来认识和理解它们。

海德格尔认为这种存在方式是派生的存在方式,即人们首先沉浸在世界的繁忙中,与世内存在者打交道,然后才将其作为现成事物、作为某种对象式事物从理论上加以考察。

在畏与葆真方面,海德格尔强调了畏和葆真这两种情绪对于理解存在的重要性。

他认为畏只与世界相关,是一种无所面对的畏缩,而葆真则特别强调土地和作品的实在性。

葆真意味着面对具体的作品时所感受到的真实和实在。

通过畏和葆真的体验,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海德格尔哲学是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哲学体系,它通过对存在、真理、认识、畏和葆真等概念的深入探讨,为人类思考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其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为后来的哲学和思想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灵感。

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情绪本体论探究

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情绪本体论探究

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情绪本体论探究在海德格尔哲学体系中,情绪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被视为人类存在的本质属性之一。

情绪不仅是人类与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也是人类体验和理解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情绪的本体论问题成为海德格尔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情绪的本体论角度探究海德格尔哲学中情绪的概念和意义。

一、情绪的本体论意义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情绪是存在的基本属性之一,它涉及到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

海德格尔认为,人类存在的本质是“存在于世界中”,而情绪是人类存在于世界中的一种基本方式。

情绪不仅是人类与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而且是人类对世界的体验和理解的重要因素。

因此,情绪的本体论问题是海德格尔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情绪的本体论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人类存在的本质和世界的本质之间的关系。

情绪是人类存在于世界中的一种基本方式,它不是一种自主产生的意识状态,而是一种人类存在的“被动”体验。

情绪是人类在世界中的一种基本反应,是人类对世界的体验和理解的重要因素。

情绪与世界是密不可分的,情绪本身就是一种对世界的体验和理解。

因此,情绪的本体论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人类存在的本质和世界的本质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存在和世界存在之间的桥梁。

二、情绪的本体论概念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情绪是一种基本的存在方式,是人类存在于世界中的一种基本反应。

情绪不同于感觉和知觉,它是一种更加原始和基本的体验方式。

情绪是一种对世界的体验和理解,是人类存在的一种被动体验。

情绪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情绪是一种基本反应。

情绪是人类存在于世界中的一种基本反应,是人类对世界的体验和理解的重要因素。

情绪不同于感觉和知觉,它是一种更加原始和基本的体验方式。

2. 情绪是一种被动的体验。

情绪不是一种自主产生的意识状态,而是一种人类存在的“被动”体验。

情绪是人类在世界中的一种基本反应,是人类对世界的体验和理解的重要因素。

3. 情绪是主观的。

情绪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人类对世界的个人化体验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和情绪海德格尔生存存在摘要:情绪把人迫入与事物的关联之中,认识是在情绪中建构出来的。

畏、烦和惊讶等基本情绪把我们驱入源始认识之中并为科学认识奠基;基本情绪的蜕变使源始认识降落到日常认识的层次上,进而为科学认识准备必要的条件;纯粹的科学认识也有情绪的参与。

关键词:情绪基本情绪认识源始认识科学认识 Abstract: We are compelled into connections with things by moods that constitute our knowing as an important element. It is fundamental attunements such as anxiety, boredom and wonder that displace us into primordial knowing or disclosedness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scientific cognition. Transformations of fundamental attunements make the primordial disclosedness into everyday knowing and therein prepar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scientific cognition. Even the purest scientific cognition has not left all moods behind them.Key words: mood ; fundamental attunement ; knowing ; disclosedness ; scientific cognition1 总论认识一度被认为必须摆脱情绪等主观因素的干扰才可靠。

心理学的研究已揭示了情绪与认识的联系及对认识的某种正面作用,但是它未能也不可能从源头上彻底揭示出二者的关系。

作为思想家的海德格尔不会具体地实证考察认识与情绪的关系,他甚至否认以科学的方式把握情绪的可能性。

但是,海德格尔把认识与情绪都作为人这种此在的本质要素,从生存论-存在论上揭示出了二者的本质关联。

海德格尔在讨论情绪问题时,有时区分出生存论-存在论层次的情绪和生存-存在者层次的情绪。

他把前者叫做情态(Befindlichkeit, state-of-mind 或disposition)或基本情绪(Grund Stimmung, basic disposition或 fundamental attunement);把后者叫做情绪(Stimmung, mood或 feeling或 emotion)。

但是在许多场合他又往往并不遵循这种术语上的区分。

在本文中我们使用的“情绪”一词既包括了生存论-存在论层次上的情态或基本情绪,又包括了生存-存在者层次上的情绪。

在需要明确表示生存论-存在论层次的情绪时,我们就使用“情态”或“基本情绪”。

海德格尔认为,情绪是人这种此在的基本生存论性质,在存在论上也决不是无关轻重的。

因为此在总是有情绪的,即使在说“我没情绪”时,其实也正表明了一种厌烦的情绪或低落的情绪。

但是“人是有情绪的”与“墙是有颜色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陈述。

对于后者来说,颜色是墙的一种属性,现成的存在者(墙)的一种现成的属性(颜色)。

对于前者,如果我们予以恰当的理解的话,那么,不仅“人”不是现成的,而且“情绪”也不是现成的,“情绪”不是“人”的一种属性,而是人这种此在的本质构成要素。

严格地说,不是人具有情绪,而是情绪拥有人;不是我们进入这种或那种情绪之中,而是情绪把我们迫入这种或那种与事物关联之的中。

情绪以多种方式决定着人,调整着人的存在方式,设置着人的存在基调。

“情绪不是在灵魂中作为一种体验而出现的某种存在者,而是我们相互共同在此的方式。

”[1]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此”之存在,“此”(Da, there)标志着人的展开状态。

并不存在完全没有展开的人,亦即绝对没有不带“此”的人。

人之为人就是敞开着的,就是此-在(Da-sein)--展开着的存在。

情绪就属于此在的这个“此”,并把此在带到其存在面前。

此在总已以情绪的方式被展开,情绪在此在的总已存在且不得不存在这种被抛状态中展开此在,并同时展开此在的基本存在状态--在世界之中存在(In-der-Welt-Sein, Being-in-the-world)。

“在世界之中存在”又被简称为“在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但在这个整体中总已包含了世界及世界之内的存在者(简称世内在者)。

“情态在生存论上意味着一种开展性的对世界的恭呈,从这种恭呈中我们可以遇到牵系于我们的东西。

”[2] 这样,情绪也构建着世界的揭示以及世内在者的照面。

海德格尔把此在在世的整体结构刻画为操心(Sorge, care),操心包含了此在与世内在者打交道的操劳(Besorgen, concern)以及与他人打交道的操神(Fursorge, solicitude)。

操心意味着一种牵系,牵系意味着总已被感动。

这种根植于情绪的牵系把世界及世内在者源始地揭示出来。

只有在这种源始揭示的基础上,才会有科学的认识,并且,即使是科学的认识也都在“在世的情态中有其生存论-存在论的建构”[3]。

在我们讨论海德格尔对认识与情绪的生存论-存在论分析时,“认识”不仅仅指科学的认识,而且在最初的意义上也不指科学的认识(注:海德格尔在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From Enowning)一书的第76节说:在建基和保存本质真理的意义上,“科学”自身不是一种认识,而是一种派生出来的认识的技巧,即对一种准确区域的奸诈的公开。

) 。

“认识”首先指一种源始的认识,即源始的揭示(uncovering)或展开状态(disclosedness),海德格尔也常常用希腊词aletheia来表示。

然后“认识”才指科学的认识或认识论意义上的认识。

也就是说,海德格尔是从存在论( ontology)的角度来讨论认识现象的,并且只在涉及源始认识的派生物时才论及认识论意义上的认识。

情绪与认识的关系根植于源始认识与情绪的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由时间性予以奠基。

在《存在与时间》第68节,海德格尔简明地指出了在时间性的基础上源始认识与情绪的统一性:理解基于将来,情态基于被抛的已在,沉沦基于当前;理解(将来)都带有情态(已在),情态(已在)都有其理解(将来),情态(已在)中的理解(将来)沉沦于世(当前),并在话语中说道出来,时间的三维将来、已在和当前的统一性保证了理解、情态、沉沦和话语的统一性。

[4]2.源始认识与基本情绪海德格尔通过畏、烦和惊讶这三种情态或基本情绪来展示情绪在源始的认识现象中的构建作用。

2-1.此在首先和通常都是日常的此在,日常此在的基本状态或基本存在方式被海德格尔称之为沉沦(Verfallen, falling)。

此在首先且通常都是依寓于它所操劳的世界,并消融于“常人”的公共性之中。

这就是说,此在总是在沉沦中背离自身,而转向世内在者,逃向世内在者之中。

那么,此在为什么要沉沦于世呢?这种沉沦基于畏。

此在面对其在世界之中存在而畏,这种畏的何所畏也是在世界之中存在。

在世既是畏的何所面对,又是畏的何所畏。

沉沦和逃避的日常性表明,畏这种情态属于此在的本质在世状态,在世作为此在实际的在此,是畏这种情态的样式。

此在为什么要逃向世内在者呢?畏这种情态表明,人的本己存在是无所依归的,人有一种“不在家”的感觉。

无所依归不断地伴随着此在,属于此在的本己存在,属于被抛的在世,是来自此在并达乎此在自身的一种威胁。

所以,日常此在就背离这种无所依归,通过逃向世内在者而淡化“不在家”的感觉,通过“常人”的统治而寻找一种公共的“家园”,并由此而对世内在者有一种揭示。

由此看来,畏是源始地揭示世内在者的一种源动力。

但是,这一点还不是海德格尔要强调的本意。

此在固然会由于畏而逃避,但此在也会正视畏,在畏中理解自身的本己存在,并由此本真地揭示出世界及此在本真存在的可能性。

由于畏的何所面对不是世内在者,不是某种确定的东西,所以,在畏中世界是没有意蕴的。

畏本身没有与任何有因缘的事物照面,世内在者变得无关紧要。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本身却独独涌现出来,世界作为世界首先由畏这种情态开展出来。

同时,世界的没有意蕴也意味着一种“无”,“随着畏这种基本情绪我们就触及到此在的这样一种事件,即无在此显现出来并由此而得以考问。

”[5] 畏同时也是畏什么东西,但它的何所畏也不是确定的东西,既不是确定的世内在者,也不是此在确定的存在方式。

在所依寓的世内在者和与他人的共在都消失之际,畏也消去了依据世内在者和“常人”的公共解释去理解自身的可能性,使此在得以理解和筹划自身的本己在世,开展自身的可能存在,并显示朝向本己能在和本真存在的可能性。

无所依归的畏把此在从沉沦中带回来,使此在有可能冲出日常状态。

这样,畏就通过它的“何所畏”和“无所依归”而回归于此在的本己的被抛和已在,开展出此在本真的可能存在,并触及到此在的本真当前--当下即是。

此在的本真存在、世界的开显和“无”的显露都是属于源始的揭示,是纯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

而畏这种情态或基本情绪在这种纯哲学的源始认识中所发挥的基本作用,至此就已充分显示出来。

2-2.烦(注:Langeweile在国内学术界往往被翻译为“无聊”,但是联系海德格尔的上下文,把它翻译为“烦”更为恰当,它的英译是boredom。

当然,译为“无聊”的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人们已经把Sorge 翻译为“烦”了。

但把Sorge翻译为“烦”是不恰当的,陈嘉映在《存在与时间》的修订译本中已改为“操心”,这是比较恰当的,Sorge的英译是care。

)在德语中的字面意思是漫长的时间。

在烦中时间变得漫长。

漫长又与想家、思乡有一种意义关联,而思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哲学活动,由此显示出烦与哲学活动的关联。

海德格尔说,深沉的烦是哲学活动的一种基本情绪,在哲学思想这种源始认识中弥漫着深沉的烦。

那么,烦如何是一种基本情绪呢?海德格尔从日常此在出发,首先分析了“被某种东西所烦”这种常见的烦。

这种被某种东西所烦,是由令人烦的事物引起的,比如在车站等车时,未到达的火车所引起的烦。

在等车时时间变得漫长,拖长的时间使车站没有及时提供它应提供的火车,车站拒绝自身,使我们陷入空无之中并遭受煎熬。

不过,还有比这种烦更深沉一点的烦,即“烦某事”这第二种形式的烦。

比如当我们应邀参加完一个并不是十分情愿参加但又确实令人愉快的晚会后所产生的烦。

这第二种烦不是由晚会上的任何事物引起的,时间也没有被拖长。

但是,在这个晚上,我们被发生的事情带着走,随意地放任于事物之中而没有任何寻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