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 29_1 第2课时 正投影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配套教案设计:29.1第2课时正投影
29.1 投影第2课时正投影1.理解正投影的概念;(重点)2.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难点)一、情境导入观察下图,这三个图分别表示同一块三角尺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其中图①与图②③的投影线有什么区别?图②③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区别?二、合作探究探究点:正投影【类型一】确定正投影的形状如图所示,左面水杯的杯口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它的正投影图是( )解析:依题意,光线是垂直照下的,故只有D符合.故选D.方法总结:当投影面垂直于入射光线时,球体的投影是圆形,否则为椭圆形.若投影面不是平面,则投影形状要复杂得多.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 第2题【类型二】物体与其正投影的关系木棒长为1.2m,则它的正投影的长一定( )A.大于1.2m B.小于1.2mC.等于1.2m D.小于或等于1.2m解析:正投影的长度与木棒的摆放角度有关,但无论怎样摆都不会超过1.2 m.故选D.方法总结:当线段平行于投影面时的正投影与原线段相等,当线段不平行于投影面时的正投影小于原线段.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6题【类型三】画投影面上的正投影画出下列立体图形投影线从上方射向下方的正投影.解析:第一个图投影线从上方射向下方的正投影是长方形,第二个图投影线从上方射向下方的正投影也是长方形,第三个图投影线从上方射向下方的正投影是圆且有圆心.解:如图所示:方法总结:在画图时一定要将物体的边缘、棱、顶点都体现出来,看得见的轮廓线都画成实线,看不见的画成虚线,不能漏掉.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探究点二:正投影的综合应用【类型一】正投影与勾股定理的综合一个长8cm的木棒AB,已知AB平行于投影面α,投影线垂直于α.(1)求影子A1B1的长度(如图①);(2)若将木棒绕其端点A逆时针旋转30°,求旋转后木棒的影长A2B2(如图②).解析:根据平行投影和正投影的定义解答即可.解:如图①,A1B1=AB=8cm;如图③,作AE⊥BB2于E,则四边形AA2B2E是矩形,∴A2B2=AE,△ABE是直角三角形.∵AB=8cm,∠BAE=30°,∴BE=4cm,AE=82-42=43cm,∴A2B2=43cm.方法总结:当线段平行于投影面时的正投影与原线段相等,当线段不平行于投影面时的正投影小于原线段,可以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得投影的长度.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8题【类型二】正投影与相似三角形的综合在长、宽都为4m,高为3m的房间正中央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只白炽灯泡,为了集中光线,加上了灯罩(如图所示).已知灯罩深AN=8cm,灯泡离地面2m,为了使光线恰好照在相对的墙角D、E处,灯罩的直径BC应为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1.414)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则AN=0.08m,AM=2m,由房间的地面为边长为4m的正方形可计算出DE 的长,再根据△ABC∽△ADE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解答.解:如图,光线恰好照在墙角D、E处,AN=0.08m,AM=2m,由于房间的地面为边长为4m的正方形,则DE=42m.∵BC∥DE,∴△ABC∽△ADE,∴BCDE=ANAM,即BC42=0.082,∴BC≈0.23(m).答:灯罩的直径BC约为0.23m.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画出图形,根据图形相似的性质和判定解题.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7题三、板书设计1.正投影的概念及性质;2.正投影的综合应用.本节课的学案设计,力求具体、生动、直观.因此,学生多以操作、观察实物模型和图片等活动为主.比如通过观察铁丝、圆柱、圆锥等图形在不同位置时的正投影特征,归纳出物体正投影的一般规律,并能根据此规律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在介绍投影概念时,借助太阳光线进行投影实例的观察,这样不仅直观而且富有真实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若干个全等的正五边形排成环状,图中所示的是前3个正五边形,要完成这一圆环还需正五边形的个数为( )A.10 B.9 C.8 D.7【答案】D【解析】分析:先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求出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再延长五边形的两边相交于一点,并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求出这个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周角等于360°求出完成这一圆环需要的正五边形的个数,然后减去3即可得解.详解:∵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2)•180°=540°,∴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为540°÷5=18°,如图,延长正五边形的两边相交于点O,则∠1=360°﹣18°×3=360°﹣324°=36°,360°÷36°=1.∵已经有3个五边形,∴1﹣3=7,即完成这一圆环还需7个五边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延长正五边形的两边相交于一点,并求出这个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注意需要减去已有的3个正五边形.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3x+a=0有一个根为﹣2,则另一个根为()A.5 B.﹣1 C.2 D.﹣5【答案】B【解析】根据关于x的方程x2+3x+a=0有一个根为-2,可以设出另一个根,然后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求得另一个根的值,本题得以解决.【详解】∵关于x的方程x2+3x+a=0有一个根为-2,设另一个根为m,∴-2+m=−31,解得,m=-1,故选B.3.如图,小颖为测量学校旗杆AB的高度,她在E处放置一块镜子,然后退到C处站立,刚好从镜子中看到旗杆的顶部B.已知小颖的眼睛D离地面的高度CD=1.5m,她离镜子的水平距离CE=0.5m,镜子E离旗杆的底部A处的距离AE=2m,且A、C、E三点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则旗杆AB的高度为()A.4.5m B.4.8m C.5.5m D.6 m【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得出△ABE∽△CDE,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得:AE=2m,CE=0.5m,DC=1.5m,∵△ABC∽△EDC,∴,即,解得:AB=6,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ABE∽△CDE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30x x m-+=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94m<B.94m C.94m>D.94m【答案】A【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建立关于m的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2﹣4ac=(﹣3)2﹣4×1×m>0,∴m<9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即:(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5.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是( )A .0abc >B .20a b +<C .30a c +<D .230ax bx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答案】C 【解析】观察图象:开口向下得到a <0;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得到a 、b 异号,则b >0;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的上方得到c >0,所以abc <0;由对称轴为x=2b a -=1,可得2a+b=0;当x=-1时图象在x 轴下方得到y=a-b+c <0,结合b=-2a 可得 3a+c <0;观察图象可知抛物线的顶点为(1,3),可得方程230ax bx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观察图象:开口向下得到a <0;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得到a 、b 异号,则b >0;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的上方得到c >0,所以abc <0,故A 选项错误;∵对称轴x=2b a-=1,∴b=-2a ,即2a+b=0,故B 选项错误; 当x=-1时, y=a-b+c <0,又∵b=-2a ,∴ 3a+c <0,故C 选项正确;∵抛物线的顶点为(1,3),∴230ax bx c ++-=的解为x 1=x 2=1,即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D 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对于二次函数y=ax 2+bx+c (a≠0)的图象,当a >0,开口向上,函数有最小值,a <0,开口向下,函数有最大值;对称轴为直线x=2b a-,a 与b 同号,对称轴在y 轴的左侧,a 与b 异号,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当c >0,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的上方;当△=b 2-4ac >0,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6.如图,在△ABC 中,∠C=90°,点D 在AC 上,DE ∥AB ,若∠CDE=165°,则∠B 的度数为( )A .15°B .55°C .65°D .75°【答案】D 【解析】根据邻补角定义可得∠ADE=15°,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ADE=15°,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B=75°.【详解】解:∵∠CDE=165°,∴∠ADE=15°,∵DE∥AB,∴∠A=∠ADE=15°,∴∠B=180°﹣∠C﹣∠A=180°﹣90°﹣15°=7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7.甲、乙两人在笔直的湖边公路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步行24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4分钟,在整个步行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甲步行的速度为60米/分;②乙走完全程用了32分钟;③乙用16分钟追上甲;④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300米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各个小题中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由图可得,甲步行的速度为:240÷4=60米/分,故①正确,乙走完全程用的时间为:2400÷(16×60÷12)=30(分钟),故②错误,乙追上甲用的时间为:16﹣4=12(分钟),故③错误,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距离是:2400﹣(4+30)×60=360米,故④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弄清题意,读懂图象,从中找到必要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8.在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10个只有颜色不同的球,其中5个红球、3个黄球和2个白球.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为()A.12B.13C.310D.15【答案】D【解析】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10个只有颜色不同的球,其中5个红球、3个黄球和2个白球.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共有10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摸出白球的所有等可能结果共有2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根据题意: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为=210=15.故答案为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m n.9.已知函数()()()()22113{513x xyx x--≤=-->,则使y=k成立的x值恰好有三个,则k的值为()A.0 B.1 C.2 D .3【答案】D【解析】解:如图:利用顶点式及取值范围,可画出函数图象会发现:当x=3时,y=k成立的x值恰好有三个. 故选:D.10112233499100++++++()A.3 B.5 C.9 D.6 【答案】C21 +2123+3299100+99100,∴原式2﹣3299100=﹣1+10=1.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我们知道:1+3=4,1+3+5=9,1+3+5+7=16,…,观察下面的一列数:-1,2,,-3,4,-5,6…,将这些数排列成如图的形式,根据其规律猜想,第20行从左到右第3个数是.【答案】2【解析】先求出19行有多少个数,再加3就等于第20行第三个数是多少.然后根据奇偶性来决定负正.【详解】∵1行1个数,2行3个数,3行5个数,4行7个数,…19行应有2×19-1=37个数∴到第19行一共有1+3+5+7+9+…+37=19×19=1.第20行第3个数的绝对值是1+3=2.又2是偶数,故第20行第3个数是2.12.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5,则k的值为______.【答案】3 4±【解析】首先求出一次函数y=kx+3与y轴的交点坐标;由于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纵坐标是0,可以设横坐标是a,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的值;再把(a,0)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3,从而求出k的值.【详解】在y=kx+3中令x=0,得y=3,则函数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3);设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a,0),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2+32=25,解得a=±4;当a=4时,把(4,0)代入y=kx+3,得k=34 -;当a=-4时,把(-4,0)代入y=kx+3,得k=34;故k的值为34或34-【点睛】考点:本体考查的是根据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函数与y轴的交点坐标,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进而求出k的值.13.化简:18=_____.【答案】2 4【解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详解】111284822===,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建而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则搭建这个几何体所需要的小正方体至少为____个.【答案】8【解析】主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详解】由俯视图可知:底层最少有5个小立方体,由主视图可知:第二层最少有2个小立方体,第三层最少有1个小正方体,∴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是5+2+1=8(个).故答案为:8【点睛】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知识,根据题目中要求的以最少的小正方体搭建这个几何体,可以想象出左视图的样子,然后根据“俯视图打地基,正视图疯狂盖,左视图拆违章”很容易就知道小正方体的个数.15.如果某数的一个平方根是﹣5,那么这个数是_____.【答案】25【解析】利用平方根定义即可求出这个数.【详解】设这个数是x(x≥0),所以x=(-5)2=25.【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方根的定义.16.分解因式:a3b+2a2b2+ab3=_____.【答案】ab(a+b)1.【解析】a3b+1a1b1+ab3=ab(a1+1ab+b1)=ab(a+b)1.故答案为ab(a+b)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熟练应用乘法公式是解题关键.17.如图AB是O直径,C、D、E为圆周上的点,则C D∠+∠=______.【答案】90°【解析】连接OE,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连接OE,根据圆周角定理可知:∠C=12∠AOE,∠D=12∠BOE,则∠C+∠D=12(∠AOE+∠BOE)=90°,故答案为:9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解题要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8.如图,已知,第一象限内的点A在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第四象限内的点B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且OA⊥OB,∠OAB=60°,则k的值为_________.【答案】-6【解析】如图,作AC⊥x轴,BD⊥x轴,∵OA⊥OB,∴∠AOB=90°,∵∠OAC+∠AOC=90°,∠AOC+∠BOD=90°,∴∠OAC=∠BOD,∴△ACO∽△ODB,∴OA OC AC OB BD OD==,∵∠OAB=60°,∴33 OAOB=,设A(x,2x ),∴BD=3OC=3x,OD=3AC=23x,∴B(3x,-23x),把点B代入y=kx得,-23x=3kx,解得k=-6,故答案为-6.三、解答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9.某校七年级(1)班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了“我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分为书法和绘画类记为A;音乐类记为B;球类记为C;其他类记为D.根据调查结果发现该班每个学生都进行了等级且只登记了一种自己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班主任根据调查情况把学生都进行了归类,并制作了如下两幅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七年级(1)班学生总人数为_______人,扇形统计图中D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度,请补全条形统计图;学校将举行书法和绘画比赛,每班需派两名学生参加,A类4名学生中有两名学生擅长书法,另两名擅长绘画.班主任现从A类4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两名学生参加比赛,请你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抽到的两名学生恰好是一名擅长书法,另一名擅长绘画的概率.【答案】48;105°;【解析】试题分析:根据B的人数和百分比求出总人数,根据D的人数和总人数的得出D所占的百分比,然后得出圆心角的度数,根据总人数求出C的人数,然后补全统计图;记A类学生擅长书法的为A1,擅长绘画的为A2,根据题意画出表格,根据概率的计算法则得出答案.试题解析:(1)12÷25%=48(人)14÷48×360°=105°48-(4+12+14)=18(人),补全图形如下:(2)记A类学生擅长书法的为A1,擅长绘画的为A2,则可列下表:A1 A1 A2 A2A1 √√A1 √√A2 √√A2 √√∴由上表可得:考点:统计图、概率的计算.20.某兴趣小组为了了解本校男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情况,随机抽取本校300名男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整理并绘制了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课外体育锻炼情况扇形统计图中,“经常参加”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请补全条形统计图;该校共有1200名男生,请估计全校男生中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并且最喜欢的项目是篮球的人数;小明认为“全校所有男生中,课外最喜欢参加的运动项目是乒乓球的人数约为1200×27300=108”,请你判断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答案】(1)144°;(2)补图见解析;(3)160人;(4)这个说法不正确,理由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360°×(1﹣15%﹣45%)=360°×40%=144°;故答案为144°;(2)“经常参加”的人数为:300×40%=120人,喜欢篮球的学生人数为:120﹣27﹣33﹣20=120﹣80=40人;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3)全校男生中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并且最喜欢的项目是篮球的人数约为:1200×40300=160人;(4)这个说法不正确.理由如下:小明得到的108人是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男生中最喜欢的项目是乒乓球的人数,而全校偶尔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男生中也会有最喜欢乒乓球的,因此应多于108人.考点:①条形统计图;②扇形统计图.21.如图,△BAD是由△BEC在平面内绕点B旋转60°而得,且AB⊥BC,BE=CE,连接DE.求证:△BDE≌△BCE;试判断四边形ABE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DB=CB,∠ABD=∠EBC,∠ABE=60°,然后根据垂直可得出∠DBE=∠CBE=30°,继而可根据SAS证明△BDE≌△BCE;(2)根据(1)以及旋转的性质可得,△BDE≌△BCE≌△BDA,继而得出四条棱相等,证得四边形ABED 为菱形.【详解】(1)证明:∵△BAD是由△BEC在平面内绕点B旋转60°而得,∴DB=CB,∠ABD=∠EBC,∠ABE=60°,∵AB⊥EC,∴∠ABC=90°,∴∠DBE=∠CBE=30°,在△BDE和△BCE中,∵DB CBDBE CBE BE BE=⎧⎪∠=∠⎨⎪=⎩,∴△BDE≌△BCE;(2)四边形ABED为菱形;由(1)得△BDE≌△BCE,∵△BAD是由△BEC旋转而得,∴△BAD≌△BEC,∴BA=BE,AD=EC=ED,又∵BE=CE,∴BA=BE=ED= AD∴四边形ABED为菱形.考点: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22.如图,在△ABC中,∠ABC=90°,以AB为直径的⊙O与AC边交于点D,过点D的直线交BC边于点E,∠BDE=∠A.判断直线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若⊙O的半径R=5,tanA=34,求线段CD的长.【答案】(1)DE与⊙O相切;理由见解析;(2)92.【解析】(1)连接OD,利用圆周角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D⊥DE,进而得出答案;(2)得出△BCD∽△ACB,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D的长.【详解】解:(1)直线DE与⊙O相切.理由如下:连接OD.∵OA=OD∴∠ODA=∠A又∵∠BDE=∠A∴∠ODA=∠BDE∵AB是⊙O直径∴∠ADB=90°即∠ODA+∠ODB=90°∴∠BDE+∠ODB=90°∴∠ODE=90°∴OD⊥DE∴DE与⊙O相切;(2)∵R=5,∴AB=10,在Rt △ABC 中 ∵tanA=34BC AB = ∴BC=AB•tanA=10×31542=, ∴AC=2222152510()22AB BC +=+=, ∵∠BDC=∠ABC=90°,∠BCD=∠ACB ∴△BCD ∽△ACB ∴CD CBCB CA= ∴CD=2215()922522CB CA ==. 【点睛】本题考查切线的判定、勾股定理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相关性质定理灵活应用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3.在第23个世界读书日前夕,我市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的每周课外阅读时间(用t 表示,单位:小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按0t 2≤<,2t 3≤<,3t 4≤<,t 4≥分为四个等级,并依次用A ,B ,C ,D 表示,根据调查结果统计的数据,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由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本次调查的学生人数;2()求扇形统计图中等级B 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并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若该校共有学生1200人,试估计每周课外阅读时间满足3t 4≤<的人数.【答案】()1本次调查的学生人数为200人;()2B 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54,补全条形图见解析;()3全校每周课外阅读时间满足3t 4≤<的约有360人.【解析】()1根据等级A 的人数及所占百分比即可得出调查学生人数;()2先计算出C 在扇形图中的百分比,用()1[A D C -++在扇形图中的百分比]可计算出B 在扇形图中的百分比,再计算出B 在扇形的圆心角;()3总人数⨯课外阅读时间满足3t 4≤<的百分比即得所求.【详解】()1由条形图知,A 级的人数为20人,由扇形图知:A 级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10%, 所以:1002010%20200(10÷=⨯=人), 即本次调查的学生人数为200人;()2由条形图知:C 级的人数为60人,所以C 级所占的百分比为:60100%30%200⨯=, B 级所占的百分比为:110%30%45%15%---=, B 级的人数为20015%30(⨯=人), D 级的人数为:20045%90(⨯=人), B 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36015%54⨯=, 补全条形图如图所示:;()3因为C 级所占的百分比为30%,所以全校每周课外阅读时间满足3t 4≤<的人数为:120030%360(⨯=人), 答:全校每周课外阅读时间满足3t 4≤<的约有36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图和条形图的相关知识,从统计图中找到必要的信息进行解题是关键.扇形图中某项的百分比100%=⨯该项人数总人数,扇形图中某项圆心角的度数360=⨯该项在扇形图中的百分比.24.先化简,再求值:()()()2111x x x x +-+-,其中2x =-.【答案】3x -1, -9.【解析】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最后把x=-2代入即可. 【详解】原式=323211x x x x --=-+, 当x=-2时,原式=-8-1=-9.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及化简求值,关键是先按运算顺序把整式化简,再把对应字母的值代入求整式的值.25.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某商店销售一批足球纪念册,每本进价40元,规定销售单价不低于44元,且获利不高于30%.试销售期间发现,当销售单价定为44元时,每天可售出300本,销售单价每上涨1元,每天销售量减少10本,现商店决定提价销售.设每天销售量为y 本,销售单价为x 元.请直接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和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当每本足球纪念册销售单价是多少元时,商店每天获利2400元?将足球纪念册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商店每天销售纪念册获得的利润w 元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答案】(1)y=﹣10x+740(44≤x≤52);(2)当每本足球纪念册销售单价是50元时,商店每天获利2400元;(3)将足球纪念册销售单价定为52元时,商店每天销售纪念册获得的利润w 元最大,最大利润是2640元.【解析】(1)售单价每上涨1元,每天销售量减少10本,则售单价每上涨(x ﹣44)元,每天销售量减少10(x ﹣44)本,所以y=300﹣10(x ﹣44),然后利用销售单价不低于44元,且获利不高于30%确定x 的范围;(2)利用每本的利润乘以销售量得到总利润得到(x ﹣40)(﹣10x+740)=2400,然后解方程后利用x 的范围确定销售单价;(3)利用每本的利润乘以销售量得到总利润得到w=(x ﹣40)(﹣10x+740),再把它变形为顶点式,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x=52时w 最大,从而计算出x=52时对应的w 的值即可. 【详解】(1)y=300﹣10(x ﹣44), 即y=﹣10x+740(44≤x≤52);(2)根据题意得(x ﹣40)(﹣10x+740)=2400, 解得x 1=50,x 2=64(舍去),答:当每本足球纪念册销售单价是50元时,商店每天获利2400元; (3)w=(x ﹣40)(﹣10x+740) =﹣10x 2+1140x ﹣29600 =﹣10(x ﹣57)2+2890,当x <57时,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而44≤x≤52,所以当x=52时,w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0(52﹣57)2+2890=2640,答:将足球纪念册销售单价定为52元时,商店每天销售纪念册获得的利润w元最大,最大利润是264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决二次函数应用类问题时关键是通过题意,确定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确定其最大值;在求二次函数的最值时,一定要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6.某商场以每件280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商品,当每件商品售价为360元时,每月可售出60件,为了扩大销售,商场决定采取适当降价的方式促销,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商品降价1元,那么商场每月就可以多售出5件.降价前商场每月销售该商品的利润是多少元?要使商场每月销售这种商品的利润达到7200元,且更有利于减少库存,则每件商品应降价多少元?【答案】(1) 4800元;(2) 降价60元.【解析】试题分析:(1)先求出降价前每件商品的利润,乘以每月销售的数量就可以得出每月的总利润;(2)设每件商品应降价x元,由销售问题的数量关系“每件商品的利润×商品的销售数量=总利润”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60×(360-280)=4800(元).即降价前商场每月销售该商品的利润是4800元;(2)设每件商品应降价x元,由题意得(360-x-280)(5x+60)=7200,解得x1=8,x2=60.要更有利于减少库存,则x=60.即要使商场每月销售这种商品的利润达到7200元,且更有利于减少库存,则每件商品应降价6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销售问题,解答时根据销售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是关键.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计算:9115()515÷⨯-得()A.-95B.-1125C.-15D.1125【答案】B【解析】同级运算从左向右依次计算,计算过程中注意正负符号的变化.【详解】919111551551515⎛⎫⎛⎫÷⨯-=⨯⨯-=⎪ ⎪⎝⎭⎝⎭-112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反比例函数y= b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有一个公共点,其横坐标为1,则一次函数y=bx+ac的图象可能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抛物线y=ax2+bx+c与反比例函数y=b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有一个公共点,可得b>0,根据交点横坐标为1,可得a+b+c=b,可得a,c互为相反数,依此可得一次函数y=bx+ac的图象.详解: ∵抛物线y=ax2+bx+c与反比例函数y=b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有一个公共点,∴b>0,∵交点横坐标为1,∴a+b+c=b,∴a+c=0,∴ac<0,∴一次函数y=bx+ac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故选B.点睛: 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关键是得到b>0,ac<0.3.方程(m–2)x2+3m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A.m≠±2B.m=2 C.m=–2 D.m≠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可知m-2≠0,解得m≠2.故选D4.如图,是由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其主视图是( )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长方体的主视图为矩形,圆柱的主视图为矩形,根据立体图形可得:主视图的上面和下面各为一个矩形,且下面矩形的长比上面矩形的长要长一点,两个矩形的宽一样大小.考点:三视图.5.如图,在平行线l1、l2之间放置一块直角三角板,三角板的锐角顶点A,B分别在直线l1、l2上,若∠l=65°,则∠2的度数是()A.25°B.35°C.45°D.65°【答案】A【解析】如图,过点C作CD∥a,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过点C作CD∥a,则∠1=∠ACD,∵a∥b,∴CD∥b,∴∠2=∠DCB,∵∠ACD+∠DCB=90°,∴∠1+∠2=90°,又∵∠1=65°,∴∠2=25°,故选A.。
人教版九年级下《29.1.2正投影》学案(含答案)
29.1.2 正投影学案一、新课导入1.课题导入下图表示一块三角尺在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其中哪个是平行投影?哪个是中心投影? 图(2) (3)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区别?像图(3)这样,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做正投影.这节课我们研究正投影.(板书课题)2.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正投影.(2)能画出简单物体的正投影.3.学习重、难点重点:正投影的概念及性质.难点:正确画出简单物体的正投影.二、分层学习第一层次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P88~P90归纳.(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方法:观察、归纳.(4)探究提纲:①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做正投影.②如图所示:当AB平行于投影面P时,AB=A1B1;当AB倾斜于投影面P时,AB>A2B2;当AB垂直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一个点.③如图所示:当纸板P平行于投影面Q时,P的正投影与P的形状、大小一样;当纸板P倾斜于投影面Q时,P的正投影与P的形状、大小不完全一样;当纸板P垂直于投影面Q时, P的正投影成为一条线段.④物体的正投影的形状、大小与它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有关.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2.自学:学生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观察学生探究提纲的完成情况和是否理解正投影的性质.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相应指导,条件许可时,还可通过实验验证.(2)生助生:小组相互交流、研讨.4.强化:正投影的性质.第二层次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P90~P92.(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方法:仔细阅读例题的分析和解题过程,体会画正投影的操作要点.(4)自学参考提纲:①教材P90例题第(1)问中,面ABCD和与它平行的面的正投影重合,是正方形A′B′C′D′,其余四个面都与投影面垂直,所以它们的正投影分别是线段A′B′,B′C′,C′D′,A′D′.②例题第(2)问中,面ABCD和面CDEH的正投影重合,是矩形A′B′C′D′,面ABGF和面GHEF的正投影重合,是矩形A′B′G′F′,面ADEF的正投影是线段D′F′,面BCHG的正投影是线段C′G′;棱AB和棱HE的正投影重合,是线段A′B′,棱GF的正投影是线段G′F′,棱CD 的正投影是线段C′D′③如图,投影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画出圆柱体的正投影.2.自学:学生参考自学参考提纲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观察学生能否画出简单物体的正投影.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个别指导或分类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4.强化:物体正投影的画法.三、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解题技能?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点评学生学习的态度、积极性、学习方法、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等.(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是在上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投影的有关知识.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在经历观察、探究、思考、归纳的过程中,掌握正投影的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教师对于学生的疑问要进行收集并及时解答,另外还要充分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作业评价一、基础巩固(70分)1.(10分) 如图,投影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则图中圆柱体的投影是(B)A.圆B.矩形C.梯形D.圆柱2.(10分)一条线段在阳光下的投影可能是(D)①线段②射线③直线④点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 3.(10分)三角形的正投影是(D ) A.三角形 B.线段 C.直线或三角形 D.线段或三角形 4.(10分)当棱长为20 cm 正方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正方体的正投影的面积为(C )A.20 cm 2B.300 cm 2C.400 cm 2D.600 cm 25.(10分)有一个窗户是田字形,阳光倾斜的照进窗户,地面便现出它的影子,你认为可能为窗户的影子的是(D )① ② ③ ④A.④B.②④C.①②D.①③ 6.(20分)水平面上放置的球、正三棱锥、竖直放置的圆锥和水平放置的圆柱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分别是圆、正三角形 、圆 、矩形 .二、综合应用(20分)7.(10分)如图是由上到下的光线照射一个正五棱柱的正投影,请你指出这时正五棱柱的各个面的正投影分别是什么.解:上下表面的正投影相同,是正五边形;五个侧面的正投影相同,是一条线段.8.(10分)一个圆锥的轴截面平行于投影面,它的正投影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求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解:圆锥的体积:ππ⎛⎫⨯⨯⨯= ⎪⎝⎭21339333228; 圆锥的表面积:πππ⎛⎫⨯+⨯⨯= ⎪⎝⎭2312733224. 三、拓展延伸(10分)9.(10分)画出如图摆放的正六棱柱的正投影:(1)投影线由物体前方照射到后方;(2)投影线由物体左方照射到右方;(3)投影线由物体下方照射到上方.解:。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1投影正投影》教案_3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1投影正投影》教案_329.1 投影(第二课时)——正投影的性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正投影的概念;2、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物体与其正投影关系的活动中,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探究生活中有关正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归纳正投影的性质难点——面的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三、学具准备:铅笔、正方形纸板、泡沫塑料、竹签、作图工具。
教学辅助: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上一节课,我们探索了投影线的变化对投影的影响。
今天我们接着该研究什么?目的:让学生有提出研究问题的机会,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会研究问题。
为解决问题,学生会自动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教师亦可顺势让学生回顾投影线的变化对投影的影响。
这样,自然而然的复习了投影的分类,教师还可以追问分类的依据以及彼此的区别和联系。
出示课件展示结果。
投影线的变化中心投影平行投影正投影斜投影回到原来的问题“今天研究什么问题?”回忆至此,学生的思维可能还是跟不上,毕竟他们对于,多种要素构成对象的研究方法不熟悉。
若是如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回顾投影的要素。
投影的三要素呈现在课件中:投影线的变化投影物体投影面中心投影平行投影正投影斜投影提出“除了投影线的变化会对投影的影响以外,还有什么?”现在,再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应该有两种想法“研究投影物体的变化对投影的影响”或是“研究投影面的变化对投影的影响”。
从中,选出今天的研究方向,即第一个。
设计意图:这样来提出一节课的问题,比较自然恰当。
学生从中感受到的是,问题的来源;感受到的是,所研究的问题是前面所研究问题的延续;感受到的是,怎样研究“投影”——分别研究它的组成要素。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优质教学设计29-1 第2课时《 正投影》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优质教学设计29-1 第2课时《正投影》一. 教材分析《正投影》是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9-1课时的内容,这部分教材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正投影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正投影,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三维空间中的图形变换,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变换的基础知识,对于新的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同时,由于正投影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耐心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正投影的定义和性质。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变换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正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正投影的定义和性质。
2.正投影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对正投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正投影的图片和案例。
2.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正投影现象,如建筑物的影子、手影等,引导学生关注正投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正投影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正投影。
同时,通过几何图形的正投影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正投影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每组选择一个几何图形,讨论其在不同角度下的正投影,并绘制出来。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正投影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正投影的问题,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通过提问和回答,巩固学生对正投影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正投影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建筑设计中的正投影应用,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对正投影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投影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九级数学下册29.1投影(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2.9投影(2)一、教学目标:1、了解正投影的概念;2、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投影的含义及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教学难点: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下图表示一块三角尺在光线照射下形成投影,其中哪个是平行投影哪个是中心投影?图(2) (3)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区别?解:结论:图(1)中的投影线集中于一点,形成中心投影;图(2) (3)中,投影线互相平行,形成平行投影;图(2)中,投影线斜着照射投影面;图(3)中投影线垂直照射投影面〔即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指出:在平行投影中,如果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那么这种投影就称为正投影.(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如图,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安线段AB)放在三个不同位置:(1)铁丝平行于投影面;(2)铁丝倾斜于投影面,(3)铁丝垂直于投影面(铁丝不一定要与投影面有公共点).三种情形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1)当线段AB平行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1B1,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 A1B1(2)当线段AB倾斜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2B2,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 A2B2(3)当线段AB垂直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一个点A32、如图,把一块正方形硬纸板P(例如正方形ABCD)放在三个不同位置:(1)纸板平行于投影面;(2)纸板倾斜于投影面;(3)纸板垂直于投影面结论:(1)当纸板P平行于投影面Q时. P的正投影与P的形状、大小一样;(2)当纸板P倾斜于投影面Q时. P的正投影与P的形状、大小发生变化;(3)当纸板P垂直于投影面Q时. P的正投影成为一条线段.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3、例1画出如图摆放的正方体在投影面P上的正投影.(1)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平行于投影面P图(1);(2)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倾斜于投影面F,上底面ADEF垂直于投影面P,并且上底面的对角线A E垂直于投影面P图 (2).分析口述画图要领解答按课本板书4、练习5、谈谈收获三、作业。
部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9.1 第2课时《正投影》
部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9.1 第2课时《正投影》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1节《正投影》是立体几何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正投影的概念,学会如何运用正投影来描述和分析几何体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正投影的性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平面几何的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时,往往难以摆脱平面几何的思维定势,对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认识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平面思维的束缚。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正投影的概念,学会运用正投影来描述和分析几何体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投影的概念及其在描述几何体形状和位置关系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突破平面思维的束缚。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正投影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正投影模型、投影仪、幻灯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题、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正投影实例,如房屋、树木等,引导学生关注正投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正投影?”让学生初步了解正投影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幻灯片呈现正投影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学习正投影的相关知识。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章29.1投影(第2课时)教案
29.1 投影(第 2 课时)一、内容和内容分析1.内容人教版教科书九年级《数学》下册90 页例题,三维图形在投影面上的正投影。
2.内容分析投影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而三视图是从不一样的三个方向获得的投影。
所以,本节内容对培育学生空间观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因为空间图形是三维的,地点确实定一定从三个方素来描绘。
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是成立学平生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互相转变的要点,也使学生对投影的认识从感性上涨为理性,更是为学生学习三视图做铺垫。
鉴于以上剖析,本课的教课要点是:画出简单几何体的正投影。
二、目标和目标分析1.目标能画出简单几何体的正投影。
2.目标分析达到目标的标记:依据性质正确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正投影。
经过学生猜想、察看、亲身着手实践,感觉投影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三、教课识题诊疗剖析本节教课是在上节课研究线、面的正投影的相关知识基础上,持续研究立体图形的相关正投影问题。
而学生对这个知识无从下手,从研究平面图形到研究立体图形,本节内容对学生来说有必定难度,要增强与实质的联系,所以运用多媒体,制作演示动画课件等,经过学生察看,着手实践,联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原有认知迁徙到本课中来,进而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正投影。
本节课的教课难点是:剖析并能画出立体图形每个面的正投影。
四、教课条件支持剖析本节教课要借助多媒体,利用幻灯片及学新手中的正方形、魔方,演示一维、二维、三维图形的正投影,帮助学生稳固旧知并理解新知,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几何体,培育学生几何直观能力,促使对知识的理解。
本课还要准备正方体模型协助教课,让学生多察看,进而正确地画出简单几何体的正投影。
五、教课过程设计1.察看图片,复习投影及相关观点问题1你能指出下边哪幅图表示的是平行投影,那幅图表示的是中心投影吗?为什么?师生活动:教师出示幻灯片,展现平行投影及中心投影的图片。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1第2课时正投影学案
29.1投影第2课时正投影【学习目标】(一)知识技术:1.进一步认识投影的相关观点。
2.能依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二)数学思虑:在研究物体与其投影关系的活动中,领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变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
(三)解决问题:经过对物体投影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相关投影的数学识题,提升数学的应企图识。
(四)感情态度:经过学习,培育学生踊跃主动参加数学活动的意识,加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要点】能依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难点】概括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准备】手电筒、三角尺、作图工具等。
【学习过程】【知识回首】正投影的观点:投影线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正投影。
【自主研究】活动 1出示研究1如图 29.1—7 中,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线段AB )放在三个不一样地点:(1)铁丝平行于投影面;(2)铁丝倾斜于投影面:(3)铁丝垂直于投影面(铁丝不必定要与投影面有公共点)。
三种情况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BA BAABA* B * A *A*(B*) B *P经过察看、议论可知:( 1)当线段 AB 平行于投影面P 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 A 1B 1,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A 1B1;( 2)当线段 AB倾斜于投影面P 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 A 2B 2,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A 2B2;( 3)当线段 AB 垂直于投影面P 时,它的正投影是。
设计企图:用细铁丝表示一条线段,经过实验察看,剖析它的正投影简单直观,易于发现结论。
活动 2如图,把一块正方形硬纸板P(记为正方形ABCD )放在三个不一样地点:(1)纸板平行于投影面;(2)纸板倾斜于投影面;(3)纸板垂直于投影面。
三种情况下纸板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DAD CDC A CA BB BD * C * D * C *D*(C*)A *B * A * B *A*(B*)Q(3)(1)(2)经过察看、议论可知:(1) 当纸板 P 平行于投影面时,P 的正投影与纸板P 的同样 ;(2) 当纸板 P 倾斜于投影面时,P 的正投影与纸板P 的;(3) 当纸板 P 垂直于投影面时,P 的正投影成为。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 第2课时 正投影导学案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29.1投影第2课时正投影学习目标:1. 了解正投影的概念.2. 掌握线段、平面图形的正投影规律.3. 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并进行相关计算. 重点:1.掌握线段、平面图形的正投影规律.2.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并进行相关计算. 难点: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并进行相关计算.一、知识链接 1.说一说什么是投影、投影线、投影面?2.什么是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做一做:(1)物体的影子在正北方,则太阳在物体的()A.正北B.正南C.正西D.正东(2)太阳发出的光照在物体上是,车灯发出的光照在物体上是.一、要点探究 探究点1:正投影的概念及性质观察与思考下图是三角形纸板在光线照射下形成投影,其中图①与图②③的投影线有什么区别?图②③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又有什么区别?合作探究1.如图,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线段AB )放在三个不同位置.(1)铁丝平行于投影面;(2)铁丝倾斜于投影面;(3)铁丝垂直于投影面(铁丝不一定要与投影面有交点).三种情形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归纳总结】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1)当线段AB平行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1B1,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_____A1B1;(2)当线段AB倾斜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2B2,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______A2B2;(3)当线段AB垂直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一个________.2.如图,把一块正方形硬纸板P(记为正方形ABCD)放在三个不同位置:(1)纸板平行于投影面;(2)纸板倾斜于投影面;(3)纸板垂直于投影面.三种情形下纸板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方法归纳】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探究点2:画几何体的正投影【典例精析】P上的正投影.(1)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平行于投影面P;(2)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倾斜于投影面P,底面ADEF垂直于投影面P,并且其对角线AE垂直于投影面P.练一练投影线方向如箭头所示,画出图中圆柱体的正投影:二、课堂小结1.球的正投影是()A.圆面B.椭圆面C.点D.圆环2.木棒长为1.2m,则它的正投影的长一定()A.大于1.2mB.小于1.2mC.等于1.2mD.小于或等于1.2m3.小明在操场上练习双杠时,在练习的过程中他发现在地上双杠的两横杠的影子()A.相交B.平行C.垂直D.无法确定4.下图水杯的杯口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它的正投影图是()5.画出下列立体图形投影线从上方射向下方的正投影.6.一个8cm的木棒AB,已知AB平行于投影面α,投影线垂直于α.(1)求影子A1B1的长度(如图①);(2)若将木棒绕其端点A逆时针旋转30°,求旋转后木棒的影长A2B2(如图②).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解: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2.解: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是平行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3.(1)B(2)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合作探究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正投影的概念及性质【观察与思考】【合作探究】1.解:如图所示:【归纳总结】(1)等于(2)大于(3)圆点2.解:如图所示:【典例精析】例1解:如图所示:练一练解:当堂检测1.A2.D3.B4.D5.解:如图所示:6解:(1)A1B1=cm.(2)A2B2=【素材积累】辛弃疾忧国忧民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九年级数学下册 29.1 投影第2课时 正投影(快乐预习+轻松尝试)导学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 29.1 投影第2课时正投影(快乐预习+轻松尝试)导学案新人教版学前温故1.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________,照射光线叫做________,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________.2.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壁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等.3.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________;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________.新课早知1.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做________.2.球的正投影是______.3.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________、________完全相同;物体正投影的形状、大小与它相对于投影面的________有关.4.正方体的一面平行于投影面的正投影是__________.答案:学前温故1.投影投影线投影面2.投影现象幻灯机皮影戏3.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新课早知1.正投影2.圆面3.形状大小位置4.正方形作物体的正投影【例题】画出图中圆柱的正投影.分析:圆柱的正投影与圆柱的轴截面为全等关系.解:图形中的四边形ABCD是圆柱的正投影.点拨:物体正投影的形状、大小与它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有关.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正投影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B .一个人的影子都是平行投影形成的C .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该面的正投影不改变它的形状和大小D .有光就有影子2.小明拿一个等边三角形木框在阳光下玩,等边三角形木框在某平面上形成的正投影不可能是( ).3.投影按照光线特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正投影是指__________.4.画出下图中长方体的正投影.5.画出下图投影线方向的(如箭头所示)立体图形的正投影.6.如图,高20 m 的教学楼在一天的某一时刻在地上的影子长15 m ,在教学楼前10 m 处有一高为5 m 的国旗杆.试问在这一时刻你能看到国旗的影子吗?通过计算说明.答案:1.C 物体正投影的形状、大小与它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有关,所以A 错;人的影子在电灯下形成的是中心投影,所以B 错;根据正投影的相关性质可知C 正确;有光但没有挡光物体也没有影子,所以D 错.故选C.2.B3.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 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时的投影4.解:图形中的四边形ABCD 就是长方体的正投影.5.解:如图.6.解:连接AB ,过点D 作DE ∥光线AB ,交GF 的延长线于点E ,则△DEF ∽△ABC ,∴EF BC =DF AC. ∵BC =15 m ,AC =20 m ,DF =5 m ,∴EF =BC ·DF AC =15×520=3.75(m). ∴GE =GF +EF =10+3.75=13.75(m)<BC .因此看不到国旗的影子.。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配套学案设计:29.1正投影
29.1 投影第2课时正投影【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进一步了解投影的有关概念。
2.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二)数学思考:在探究物体与其投影关系的活动中,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通过对物体投影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难点】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准备】手电筒、三角尺、作图工具等。
【学习过程】【知识回顾】正投影的概念:投影线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正投影。
【自主探究】活动1出示探究1如图29.1—7中,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线段AB)放在三个不同位置:(1)铁丝平行于投影面;(2)铁丝倾斜于投影面:(3)铁丝垂直于投影面(铁丝不一定要与投影面有公共点)。
三种情形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通过观察、讨论可知:(1)当线段AB平行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1B1,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A1B1;(2)当线段AB倾斜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2B2,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A2B2;(3)当线段AB垂直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
设计意图:用细铁丝表示一条线段,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它的正投影简单直观,易于发现结论。
活动2如图,把一块正方形硬纸板P(记为正方形ABCD)放在三个不同位置:(1)纸板平行于投影面;(2)纸板倾斜于投影面;(3)纸板垂直于投影面。
三种情形下纸板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AQA BCD*B*C*D*ABCDA*B*C*D*ABCDA*(B*)D*(C*)(1)(2)(3)通过观察、讨论可知:(1)当纸板P平行于投影面时,P的正投影与纸板P的一样;(2)当纸板P倾斜于投影面时,P的正投影与纸板P的 ;(3)当纸板P垂直于投影面时,P的正投影成为。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配套学案设计:29.1 正投影
29.1 投影第2课时正投影【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进一步了解投影的有关概念。
2.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二)数学思考:在探究物体与其投影关系的活动中,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通过对物体投影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难点】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准备】手电筒、三角尺、作图工具等。
【学习过程】【知识回顾】正投影的概念:投影线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正投影。
【自主探究】活动1出示探究1如图29.1—7中,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线段AB)放在三个不同位置:(1)铁丝平行于投影面;(2)铁丝倾斜于投影面:(3)铁丝垂直于投影面(铁丝不一定要与投影面有公共点)。
三种情形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通过观察、讨论可知:(1)当线段AB平行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1B1,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A1B1;(2)当线段AB倾斜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2B2,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A2B2;(3)当线段AB垂直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
设计意图:用细铁丝表示一条线段,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它的正投影简单直观,易于发现结论。
活动2如图,把一块正方形硬纸板P(记为正方形ABCD)放在三个不同位置:(1)纸板平行于投影面;(2)纸板倾斜于投影面;(3)纸板垂直于投影面。
三种情形下纸板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AQA BCD*B*C*D*ABCDA*B*C*D*ABCDA*(B*)D*(C*)(1)(2)(3)通过观察、讨论可知:(1)当纸板P平行于投影面时,P的正投影与纸板P的一样;(2)当纸板P倾斜于投影面时,P的正投影与纸板P的 ;(3)当纸板P垂直于投影面时,P的正投影成为。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配套学案设计:29.1 正投影
29.1 投影第2课时正投影【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进一步了解投影的有关概念。
2.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二)数学思考:在探究物体与其投影关系的活动中,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通过对物体投影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难点】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准备】手电筒、三角尺、作图工具等。
【学习过程】【知识回顾】正投影的概念:投影线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正投影。
【自主探究】活动1出示探究1如图29.1—7中,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线段AB)放在三个不同位置:(1)铁丝平行于投影面;(2)铁丝倾斜于投影面:(3)铁丝垂直于投影面(铁丝不一定要与投影面有公共点)。
三种情形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通过观察、讨论可知:(1)当线段AB平行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1B1,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A1B1;(2)当线段AB倾斜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2B2,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A2B2;(3)当线段AB垂直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
设计意图:用细铁丝表示一条线段,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它的正投影简单直观,易于发现结论。
活动2如图,把一块正方形硬纸板P(记为正方形ABCD)放在三个不同位置:(1)纸板平行于投影面;(2)纸板倾斜于投影面;(3)纸板垂直于投影面。
三种情形下纸板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AQA BCD*B*C*D*ABCDA*B*C*D*ABCDA*(B*)D*(C*)(1)(2)(3)通过观察、讨论可知:(1)当纸板P平行于投影面时,P的正投影与纸板P的一样;(2)当纸板P倾斜于投影面时,P的正投影与纸板P的 ;(3)当纸板P垂直于投影面时,P的正投影成为。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配套学案设计:29.1正投影
29.1 投影第2课时正投影【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进一步了解投影的有关概念。
2.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二)数学思考:在探究物体与其投影关系的活动中,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通过对物体投影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难点】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准备】手电筒、三角尺、作图工具等。
【学习过程】【知识回顾】正投影的概念:投影线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正投影。
【自主探究】活动1出示探究1如图29.1—7中,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线段AB)放在三个不同位置:(1)铁丝平行于投影面;(2)铁丝倾斜于投影面:(3)铁丝垂直于投影面(铁丝不一定要与投影面有公共点)。
三种情形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通过观察、讨论可知:(1)当线段AB平行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1B1,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A1B1;(2)当线段AB倾斜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2B2,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A2B2;(3)当线段AB垂直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
设计意图:用细铁丝表示一条线段,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它的正投影简单直观,易于发现结论。
活动2如图,把一块正方形硬纸板P(记为正方形ABCD)放在三个不同位置:(1)纸板平行于投影面;(2)纸板倾斜于投影面;(3)纸板垂直于投影面。
三种情形下纸板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AQA BCD*B*C*D*ABCDA*B*C*D*ABCDA*(B*)D*(C*)(1)(2)(3)通过观察、讨论可知:(1)当纸板P平行于投影面时,P的正投影与纸板P的一样;(2)当纸板P倾斜于投影面时,P的正投影与纸板P的 ;(3)当纸板P垂直于投影面时,P的正投影成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1 投影
第2课时 正投影
【学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
1.进一步了解投影的有关概念。
2.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二)数学思考:在探究物体与其投影关系的活动中,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通过对物体投影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
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难点】
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准备】手电筒、三角尺、作图工具等。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正投影的概念:投影线 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正投影。
【自主探究】 活动1 出示探究1
如图29.1—7中,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线段AB )放在三个不同位置: (1) 铁丝平行于投影面; (2) 铁丝倾斜于投影面:
(3) 铁丝垂直于投影面(铁丝不一定要与投影面有公共点)。
三种情形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
A
B
A
B
A
B
P
A*
B *
A *
B *
A *(
B *)
通过观察、讨论可知:
(1)当线段AB 平行于投影面P 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 1B 1,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A 1B 1;
(2)当线段AB 倾斜于投影面P 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 2B 2,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A 2B 2;
(3)当线段AB 垂直于投影面P 时,它的正投影是 。
设计意图:用细铁丝表示一条线段,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它的正投影简单直观,易于发现结论。
活动2
如图,把一块正方形硬纸板P(记为正方形ABCD)放在三个不同位置:
(1)纸板平行于投影面;
(2)纸板倾斜于投影面;
(3)纸板垂直于投影面。
三种情形下纸板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
A
Q
A B
C
D
*B*
C*
D*
A
B
C
D
A*B*
C*
D*
A
B
C
D
A*(B*)
D*(C*)
(1)(2)(3)
通过观察、讨论可知:
(1)当纸板P平行于投影面时,P的正投影与纸板P的一样;
(2)当纸板P倾斜于投影面时,P的正投影与纸板P的 ;
(3)当纸板P垂直于投影面时,P的正投影成为。
归纳总结:通过活动1、活动2你发现了什么?
正投影的性质:。
活动3
按照图中所示的投影方向,画出矩形和三角形的正投影。
活动4
出示例题:例画出如图摆放的正方体在投影面P上的正投影。
(1)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平行于投影面P;
(2)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倾斜于投影面P,上底面ADE F垂直于投影面P,并且上底面的对角线AE垂直于投影面P.
【巩固练习】
1、小明在操场上练习双杠时,在练习的过程中他发现在地上双杠的两横杠的影子()
A. 相交
B. 平行
C. 垂直
D. 无法确定
2、球的正投影是( )
(A)圆面.(B)椭圆面. (C)点.(D)圆环.
3、正方形在太阳光的投影下得到的几何图形一定是( )
(A)正方形. (B)平行四边形或一条线段. (C)矩形.(D)菱形.
4、如图所示,右面水杯的杯口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它的正投影图是( )
5、将一个三角形放在太阳光下,它所形成的投影是;
6、在同一时刻,身高1.6m的小强的影长是1.2m,旗杆的影长是15m,则旗杆高为()
A、 16m
B、 18m
C、 20m
D、 22m
7、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AB如图,杆长为2cm。
①当阳光垂直照射地面时,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什么图形?
②当阳光与地面的倾斜角为60°时,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什么图形?并画出投影示意图;
【总结提高】
(一)师生小结
你的收获()你的不足()【布置作业】
作业:教科书93页第3题、第5题.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