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一年级数学收玉米教案

合集下载

宝安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收玉米》教学设计

宝安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收玉米》教学设计

宝安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收玉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宝安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收玉米》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100以内的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节课通过收玉米的故事情境,让学生体会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学会计算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法和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能力还不够强,需要通过实际情境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的运算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100以内的数的加法和减法。

2.让学生学会计算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100以内的数的加法和减法,并学会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故事情境,让学生体会加法和减法的意义;通过游戏,让学生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计算;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收玉米的故事情境图、计算器、练习题。

2.学具准备:学生计算器、练习本、彩笔。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收玉米的故事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故事情境中,有一个农夫和两个孩子一起收玉米,他们一共收了30个玉米,然后农夫又去地里收了20个玉米,问他们一共收了多少个玉米?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故事情境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农夫和两个孩子收玉米的过程。

然后,教师提问:他们一共收了多少个玉米?让学生尝试用加法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用计算器或者手工计算,并展示计算过程。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类似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可以包括:农夫又去地里收了15个玉米,问他们一共收了多少个玉米?或者农夫第一次去地里收了25个玉米,第二次又去了10个玉米,问他们一共收了多少个玉米?4.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出题并计算。

收玉米-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收玉米-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收玉米-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收”的含义
2.学会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3.能够解决与“收”的有关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通过故事导入,“收玉米”是什么意思
2.加法的简单运算及相关练习
3.以“收玉米”为主题的数学问题讨论
教学重点
1.加法运算的掌握
2.与“收”相关的问题解决
教学难点
1.对于加法运算的掌握
2.对于复杂问题的解决
教学过程
1.了解“收”的含义,逐步拓展到概念的学习
2.简单加法的解释及演示
3.练习题的讲解
4.以“收玉米”为主题,带领学生解决有关问题
5.总结与评价
教学评价方案
1.通过课堂练习及作业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2.对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进行总结
3.根据需要,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学反思
1.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其在解决问题时不仅能够做出正确的答案,更能够解释和理解答案的意义。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3.加强教学内容和形式的革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收玉米》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收玉米》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收玉米》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收玉米》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通过农民收玉米的场景,引导学生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数数、识数能力,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也需要在本节课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农民收玉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玉米模型、卡片、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玉米模型、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玉米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玉米的数量。

提问:“这些玉米一共是多少个?”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如何计算这些玉米的数量。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课件,呈现农民收玉米的场景。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发现数学问题。

例如:“农民叔叔一共收了多少个玉米?比昨天多了还是少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10以内的加减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玉米模型,让学生分组进行加减运算。

例如:“你们小组一共有8个玉米,现在又来了3个玉米,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完成操作后,教师提问:“你们是怎么计算的?”引导学生分享计算方法。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5.5收玉米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5.5收玉米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5.5收玉米一、教学目标1.了解“米”的概念;2.学生能够用数线上的数表示地里的玉米数;3.学生能够在数线上快速定点数值。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用数线上的数表示地里的玉米数;2.学生能够在数线上快速定点数值。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数线上快速定点数值。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引入(时间:5分钟)学生观察一张收玉米的图片,老师问: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玉米!”老师再问:玉米有什么用?怎么收玉米呢?学生可能会举例说:玉米可以吃,收玉米可以用铲子、手摘等方式进行。

老师引导学生:这么多的玉米如何进行统计呢?需要借助哪些东西呢?学生回答:计算机、计算器、笔等。

老师指出: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用数轴表示,这样可以快速地了解玉米的数量。

2.讲解(时间:15分钟)老师让学生想一想:如果在一块地里种了5棵玉米,那么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它呢?学生会回答:“5”。

老师补充:如果种了10棵呢?学生会回答:“10”。

老师再问:如果我们把5棵玉米分到数轴上呢?学生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老师带着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在数轴上找到“5”的位置,然后在上面插上5颗玉米。

老师示范后,让学生动手实践。

接着,老师问学生:如果在地里的玉米数太多怎么办?学生可能会回答:“可以用更大的数字来表示。

”老师认可回答,并让学生自己想一些更大的数字。

3.练习(时间:15分钟)老师出示练习题:小学生小明爬上了几级台阶?他是站到哪一级的?他站到了第××级。

小明爸爸称满300斤,那么他有多少千克?爸爸种了100颗葡萄树,已经采摘了30斤,还有多少斤葡萄没有采呢?班里共有48个小朋友,小明的学号是第35个,请推算一下,他是班里第几个签到的?示范一题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解答。

4.巩固(时间:15分钟)老师出示一组连线游戏,让学生在数轴上找到相应的数字,并用线把数字圈起来。

例如:“请连线‘15’和‘20’让他们紧密相连。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收玉米》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收玉米》北师大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图形的识别和组合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三角形的稳定性,我会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平面图形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拼图操作。每个小组使用玉米棒和玉米粒来创作自己的图形。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孩子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也有一些小组在合作中出现了分歧。我意识到,引导孩子们学会有效沟通和协作是非常必要的。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会加强这方面的指导,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
此外,我发现孩子们在创意拼图时,虽然想法丰富,但实际操作中却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如何将玉米粒组合成特定的图形,以及如何使作品更加美观。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关于图形组合技巧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孩子们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发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平面图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发现图形的魅力。如果对今天的内容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2.教学难点
-对于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的理解,特别是三角形的不稳定性。
-将实际物体抽象为图形,进行图形的组合与分解。
-在小组合作中,如何有效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创意拼图。
-举例: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三角形为何具有不稳定性,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如搭建模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相对较低。在创意拼图时,学生可能会遇到如何将玉米粒组合成特定图形的难题,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发现规律,如三角形的三个角和三条边,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等。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收玉米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收玉米

收玉米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4.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准备收玉米。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呢?汇报: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二、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1.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57-42=?你知道57-42的结果是多少吗?(多请几个学生来说,只说答案)2.这么多孩子都知道答案了,那老师有一个要求了,你能用几种方法得出57-42=15的?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他能不能听明白?A、拨一拨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57,57中的5表示有5个十,所以十位拨5,7表示7个一,所以在个位拨7;再拨42,十位拨 4,个位拨2.)为什么在十位拨4个位拨2呢?(再请一个孩子边拨边说)(全班跟着老师一起拨珠)B、算一算1.怎样算出57+42=?A: 57-40=17 17-2=15B:50-40=10 7-2=5 10+5=15…(教师巡视,看学生都用了哪些算法,重点看有没有用竖式计算的,如果没有,后面的竖式法就由教师讲解。

如果学生说出,就让学生来讲。

)C、竖式计算方法2.让学生来说。

我们以前写的算式是怎样写的?(手势)(横着写的)XX同学是怎样写的?(竖着写的)这种竖着写的算式我们就叫竖式。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竖式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收玉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收玉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收玉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收玉米》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有趣的动物》中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通过收玉米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以故事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但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能力还不够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以便在小组讨论和操作活动中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收玉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交流分享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玉米图片、卡片、小动物玩偶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3.教学课件:PPT或者黑板动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玉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玉米的数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收玉米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一共收了多少玉米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动画,展示收玉米的过程。

首先展示2个玉米,然后问学生:“如果再收一个玉米,一共有几个玉米呢?”引导学生回答并展示3个玉米。

接着,教师再问:“如果再收一个玉米,一共有几个玉米呢?”引导学生回答并展示4个玉米。

一年级数学下册《收玉米》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收玉米》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收玉米》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一年级数学下册《收玉米》的教学设计,这是一节非常有趣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0页至71页的内容,主要是学习以“个”为单位的数量,通过收玉米的情境来引入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在实际情境中如何运用加减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玉米模型、数字卡片、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我会以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我会拿出一些玉米模型,让孩子们数一数玉米的数量。

然后,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再拿来一些玉米,总数会变成多少?”这时,我会让孩子们思考,并尝试用手中的数字卡片进行组合,找到答案。

然后,我会引入减法的概念,我会再次拿出一些玉米模型,让孩子们数一数玉米的数量,然后我会拿走一些玉米,让孩子们再次数一数玉米的数量,并找到剩余的数量。

这时,我会告诉孩子们,这个过程就是减法。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设计一个简洁的板书,包括加法和减法的符号,以及一些示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的妈妈摘了35个玉米,然后又摘了15个玉米,一共摘了多少个玉米?答案:50个玉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孩子们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学习和巩固。

这就是我对于一年级数学下册《收玉米》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收玉米》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收玉米》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收玉米》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玉米的成长过程以及如何收获和存放玉米。

2.学生能够掌握数数、比大小和数的加减法。

3.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于玉米成长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2.学生对于数的加减法的掌握。

3.学生的思维转化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前制定好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

2.准备好课件、教具、课本和练习册等相关资料。

3.查找并准备好相关的教育资源,如视频、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和前置知识讲解(15分钟)在本节课开始时,教师应该简短地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

然后,结合课本和相关资料,讲解关于玉米和数学相关的知识,包括以下内容:1.玉米的成长过程:从栽种到成熟。

2.收获玉米和存放玉米。

3.数数和比大小等数学概念的介绍。

(二)活动和实践操作(50分钟)在此环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设计相关的数学活动、实验和操作,让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玉米的成长过程和数学知识的应用。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教学活动:活动一:模拟玉米种植1.教师在教室里准备一些种子、土壤和盆栽等。

2.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玉米的成长过程,并要求学生在盆栽中种一些玉米种子。

3.学生学会如何浇水、施肥和照顾玉米。

4.学生观察和记录玉米不同阶段的生长状态。

活动二:收玉米游戏1.教师在黑板/白板上绘制一张收玉米的游戏地图。

2.学生分为两组,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玉米棒。

3.学生轮流投掷骰子,移动棋子的位置,然后按照玩法规则收集相应数量的玉米。

4.游戏结束后,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总结经验和分享玩乐心得。

活动三:算术练习1.教师在黑板/白板上留出一些空白的算术题目,然后让学生根据题目填写答案。

2.学生可以在同桌之间分组合作,互相思考和交流解题的方法。

3.让学生分别读出答案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三)课后反思(5分钟)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应该安排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反思和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收玉米3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收玉米3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收玉米3 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收玉米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第3章《收玉米》。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够正确计算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的结果。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 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收玉米的数量计算。

3. 能够正确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够正确计算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的结果。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玉米模型、计数器、算术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们展示一幅收玉米的场景,让学生们观察并描述一下场景中的数量关系。

2. 讲解概念:接着,我会向学生们讲解加减法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们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们观察并尝试解答。

例如,我会给学生们展示一幅图,图中有3个玉米,然后又增加了2个玉米,让学生们计算一共有几个玉米。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解答,巩固所学的知识。

5. 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我会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玉米模型,让学生们计算一共有几个玉米,并将其分成几份。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加法:A + B = C减法:A B = C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2 +3 =4 + 1 =5 + 0 =6 2 =7 3 =8 1 =答案:1. 2 + 3 = 54 + 1 = 55 + 0 = 52. 6 2 = 47 3 = 48 1 = 7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加减法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实践。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收玉米》北师大版(2023秋)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收玉米》北师大版(2023秋)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收玉米》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帮家里做家务的时候,有没有数过自己收拾了多少东西?”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加法和减法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加减法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加法是指数量的累加,减法是指数量的减少。它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用的数学运算,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观点,但也有一些学生在讨论中显得比较被动。为了激发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这次教学反思中提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其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最后,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课堂上敢于发言、善于交流。
举例:如“小华摘了8个玉米,然后又摘了2个,问他一共摘了多少个玉米?”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1)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在进行加减运算时,容易忽略数的大小关系,导致运算错误。
举例:在计算5+3时,有些学生可能会得出8以下的答案,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2)符号意识的建立:学生容易混淆加、减符号,导致运算错误。
举例:在书写算式时,将加号写成减号,或者将减号写成加号,需要教师重点强调符号的正确使用。
(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加减法运算。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收玉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收玉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收玉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和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能力;2.掌握收玉米的方法和过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乐趣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农作物和农业的兴趣;4.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生态循环过程,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

二、教学内容1.玉米的生长过程和基本特征;2.收玉米的方法和过程;3.玉米的种类和用途;4.生态循环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玉米的生长过程和基本特征,收玉米的方法和过程;2.难点:生态循环过程,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使用大屏幕播放一段玉米的生长视频,让学生大致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

2. 生长实验在教室里放置2个装有不同物质的盆子,一个盆子里装有普通的土壤,另一个盆子里则放有可食用的土豆。

通过对这2个盆子的观察,引出玉米的生长过程和生态循环过程。

3. 讨论提问:“你们见过玉米吗?它长得什么样子?”,组织学生组成若干小组,让每组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来回答这些问题。

然后让每组报告答案,并进行讨论。

4. 野外实践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和收获过程,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

学生可以亲自上田采摘玉米,了解玉米成熟的标志,同时也可以学习种植和管理玉米的方法。

5. 小结通过讲解、实验、讨论和实践,学生对玉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小结环节,可以让学生通过作业来检验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序号主要内容1 玉米的生长过程和基本特征2 收玉米的方法和过程3 玉米的种类和用途4 生态循环过程七、教学评估1.学生带着问题去采访面包师傅,了解玉米的相关知识,包括哪些品种,吃之前要注意什么等等;2.学生写一篇采摘玉米的实践日记,记录整个过程;3.组织小组讨论,展示野外考察的结果,进行互动和分享。

八、教学反思1.本次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2.教师在授课中加入了有趣的元素,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3.学生的参与度高,采摘玉米、考察过程中,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得到了体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收玉米》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收玉米》教案

收玉米教材分析《收玉米》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五加与减(二)”中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教科书通过“收玉米”这一有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解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准备收玉米。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呢?汇报: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二、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1.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57-42=?你知道57-42的结果是多少吗?(多请几个学生来说,只说答案)2.这么多孩子都知道答案了,那老师有一个要求了,你能用几种方法得出57-42=15的?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他能不能听明白?A、拨一拨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57,57中的5表示有5个十,所以十位拨5,7表示7个一,所以在个位拨7;再拨42,十位拨4,个位拨2.)为什么在十位拨4个位拨2呢?(再请一个孩子边拨边说)(全班跟着老师一起拨珠)B、算一算3.怎样算出57+42=?A: 57-40=17 17-2=15B:50-40=10 7-2=5 10+5=15…(教师巡视,看学生都用了哪些算法,重点看有没有用竖式计算的,如果没有,后面的竖式法就由教师讲解。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5.5收玉米 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5.5收玉米   北师大版

收玉米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课时第57、58页《收玉米》。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知识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学会用竖式计算。

教学准备:1、小棒、计数器、小题单。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问题。

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田地里冒出了一棵小嫩芽。

猜猜看,这是什么植物?在春雨的滋润下,这棵小嫩芽越长越高。

转眼间,金色的秋天到了,这棵植物也成熟了!快来看看这是什么?(玉米)没错,就是香甜可口的大玉米。

今年的玉米大丰收,农民伯伯忙得不可开交。

(课件出示大巴车)这样吧,让我们坐上大巴车,赶去田地里帮他们一起收玉米,好吗?(板书:收玉米)二、复习旧知,探索新知。

(一)复习导入。

师:准备好,谁先来第一个?口算:90-20 5+23 46+1 45-4 62+3 66-310+43 86+2 80-40 6+33 23+5 2+40 师:恭喜大家,在这一环节都有收获!瞧,淘气和笑笑也来帮忙了。

从图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笑笑收了42个玉米。

生:淘气收了57个玉米。

师: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减法的数学问题?生:淘气比笑笑多收了多少个玉米?(课件出示)生: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板书)(二)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1.师:再来看看这两个数学问题,谁会列式?生:57-42 = (个)(板书)2.你知道57-42得多少吗?3.它到底得不得15呢?我们来亲自验证一下。

现在给每一位同学,当一回小老师的机会,想当吗?(想)那就要仔细地听要求:(1)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或者动笔算一算。

(2)把你的计算过程像小老师一样大声地讲给同桌听一听。

北师大版数学1年级下册5.5《收玉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1年级下册5.5《收玉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1年级下册5.5《收玉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收玉米》这一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5.5节。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收玉米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于加减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情境,体会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收玉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收玉米的道具、学习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收玉米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信息。

学生发现有3个小朋友在收玉米,然后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收玉米?让学生用加法来表示。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答案。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类似的收玉米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加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有5个小朋友在收玉米,然后又来了3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收玉米?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小组成员交流答案。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加法运算的操练。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加法的题目,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得出答案。

例如:教师出示一张纸,上面写着“2 + 3 = ?”,学生需要在纸上画出2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收玉米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收玉米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收玉米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收玉米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五章“收玉米”这一节。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加减法;2. 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 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收玉米的道具;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收玉米的道具,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大家看看,这些玉米有多少个?”2.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再给你几个玉米,你应该怎么计算?”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讲解加减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加减法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2. 教师通过例题,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如:“收玉米的农民有3个人,每个人收了4个玉米,一共收了多少个玉米?”;2.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加减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律;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板书设计:加减法的意义加法:把两个数合在一起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他买了3个苹果,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答案:8个苹果2. 题目:小华有8个橘子,他吃掉了3个橘子,小华还剩下多少个橘子?答案:5个橘子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收玉米》教案3

《收玉米》教案3

《收玉米》教案教学内容: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下册《收玉米》。

教材分析:根据小朋友收玉米的情景,引出笑笑比淘气少收多少个玉米这个减法数学问题,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列式计算,并探究减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竖式实行减法运算。

教学准备:主题图、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秋天到了,地里的玉米熟了,笑笑和淘气都是爱劳动的孩子,他们正在帮爷爷收玉米。

(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教师出示主题图,请孩子们仔细观察,根据主题图,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笑笑收了42个玉米。

淘气收了57个玉米。

2、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生1:笑笑和淘气一共收多少个玉米?生2:笑笑比淘气少收多少个玉米?生3:淘气比笑笑多收多少个玉米?3、解决问题:笑笑比淘气少收多少个玉米?淘气比笑笑多收多少个玉米?这两个问题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求两数相差多少,你能列式吗?57-42=。

4、你们能计算这个算式的得数吗?分小组在组内讨论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算法。

方法1:用计数器计算。

方法2:用7-2=5、50-40=10、10+5=15。

方法3:用竖式计算。

(师板书竖式)5、师小结:列竖式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三、练习巩固1、57页,说一说,错在哪里?2、58页,练一练。

第1、3题,学生分组实行比赛。

第4题,学生独立做题,全班讲评,评出最佳医生。

第2、5题,读懂题目,学生先自己解决,再交流订正。

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学生自由反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收玉米》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收玉米》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收玉米》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0-99之间的数,练习数的读法和写法;2.练习数数,能正确认识10以内的数的大小顺序;3.练习加法口诀;4.练习基本的数学计算能力;5.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如何正确读写0-99的数字;2.如何理解数数的思想和10以内数的大小顺序。

难点:1.能否较好地掌握加法口诀;2.能否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黑板、彩色粉笔、收玉米的玉米球、细绳、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各5个、卡片各2张;2.学生准备好文具,热情积极参与课堂。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向学生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读出数字;2. 导入新课(5分钟)•让学生识别玉米球,并通过对比数量来告诉大家你拿到了多少玉米球。

•让学生猜测老师拿了多少个玉米球?•通过讨论以及数数的方式来得出结果:老师共收到了12个玉米球。

3. 学习新知(35分钟)•让学生数数,看看自己的同桌上有几个玉米球。

•知道自己同桌上球的数量之后,再让学生知道自己班里同学共收到了多少个玉米球。

•让学生找到两个球,就可以组成一副眼睛。

通过游戏的方式带领学生入门数数,认识10以内的数,理解数数的思想和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基础上,教师介绍加数口诀,帮助学生记忆,这样就可以快速地进行算数操作。

4. 练习(10分钟)介绍完加法口诀之后,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练习加法口诀的运用。

5. 总结(5分钟)回顾一下上课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下,今天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极为基础的数学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认识数字、认识数数和实践加法口诀。

教师利用玩乐的方式教授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也掌握了基础的数学认知和技能。

整体而言,本节课能够顺利地完成,但如果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环节,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收玉米》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收玉米》教案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咱们上节课帮小兔子拔萝卜,今天小熊家的玉米也成熟了,可他太马虎了掰一个丢一个,这可怎么收的完啊!咱们跟着淘气、笑笑一起去帮帮他吧!
改进措施:
首先要精炼课堂语言,尤其是提问时的要求,一定要简而精。第二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让学生动脑思考进行归纳总结,达到对学生思维训练的目的。
师:最后一道哪里出错了?
生2:也是运算符号看错了,个位上6加2等于8,十位上7加1等于8,76加12等于88.
师:同学们可太棒了!大家记住可不要做小迷糊犯这样的错误!
师:今天的竖式大家都学会了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师: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竖式计算应注意: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与个位相减,十位与十位相减。
用减法来计算,列式47-35,竖式计算个位上7和5对齐,十位上4和3对齐。从个位算起,7减5等于2,十位上4减3等于1.所以47-35=12.树上还有12个桃子.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竖式计算应注意:
4.相同数位对齐;
5.从个位减起;
生1:我用小棒摆一摆,先摆出5捆小棒和7根小棒,减42就是去掉4捆小棒和2根小棒,先去掉4捆小棒还剩下57-40等于17根,再去掉2根小棒,是17减2还剩下15根小棒。所以57减42等于15(视频)
生2:我用计数器来拨一拨,先在计数器十位上拨出5个珠子,个位上拨出7个珠子表示57,减去42,十位上去掉4个珠子,还剩1个珠子,就是50减40等于10;个位上去掉2个珠子,7减2等于5,十位个位和在一起是10加5等于15.所以57减42等于15.(视频)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收玉米》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收玉米》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收玉米》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收玉米》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以及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本能力,对加法和减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能力还不够强,需要通过实例操作和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加法和减法实际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创设玉米收获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收获的玉米数量。

2.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3.实例讲解: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用。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和减法的运用规律,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6.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加法和减法的运算,中包含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一目了然。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表现、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来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收玉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4、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准备收玉米。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呢?汇报:
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二、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1、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57-42=?
你知道57-42的结果是多少吗?(多请几个学生来说,只说答案)
2、这么多孩子都知道答案了,那老师有一个要求了,你能用几种方法得出57-42=15的?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他能不能听明白?
A、拨一拨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57,57中的5表示有5个十,所以十位拨5,7表示7个一,所以在个位拨7;再拨42,十位拨4,个位拨2.)为什么在十位拨4个位拨2呢?(再请一个孩子边拨边说)(全班跟着老师一起拨珠)
B、算一算
1、怎样算出57+42=?
(教师巡视,看学生都用了哪些算法,重点看有没有用竖式计算的,如果没有,后面的竖式法就由教师讲解。

如果学生说出,就让学生来讲。


C、竖式计算方法
让学生来说。

我们以前写的算式是怎样写的?(手势)(横着写的)XX同学是怎样写的?(竖着写的)这种竖着写的算式我们就叫竖式。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竖式计算方法。

哪些
孩子会这种竖式计算方法?你能说说怎样列竖式,怎样算吗?
5 7
- 4 2
1 5
(2)小结: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58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

汇报结果及算法。

2.完成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收玉米
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个)
5 7
- 4 2
1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