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应用

合集下载

知识总结:溶解度曲线

知识总结:溶解度曲线

知识总结: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知识归纳
一、点的意义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湿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
和溶液。

2.溶解度曲线下面的面积上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依其数据
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湿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曲线上面的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
且该溶质有剩余。

4.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湿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二、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湿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硝酸钾。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湿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氯化钠。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湿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如氢氧化钙。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湿度的升高而减小(纵坐标表示体积),曲线也为”下
降型,如氧气。

三、应用
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

2.比较相同湿度时(或一定湿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
离提纯的方法。

4.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

人教版2023中考化学备考精讲题型: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人教版2023中考化学备考精讲题型: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图1
图2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返回目录
考查点3 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和大小比较(省卷5年3考,兰州5年2考) (4)50 ℃时,KNO3的溶解度为_8_5_._5_g_;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 NaCl的质量为_3_6__g。 (5)温度小于t ℃时,NaCl的溶解度_>__(填“>”或“<”)KNO3。
考查点5 溶液相关量的计算与比较(省卷5年2考,兰
州5年3考)
(13)20 ℃时,将35 g KNO3固体加入到100 g水中, 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1_3_1_.6_g,溶质质量分 数约为_2_4_._0_%__(结果保留至0.1%),溶质和溶剂的 质量比为_7_9_∶__2_5_0_(填最简整数比);50 ℃时,137g 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3_7_g。 (14)10 ℃时,图示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大小关系为_N_a_C__l>__K__N_O__3_>__C_a_(_O_H__)2_。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1 典例串讲 2 跟踪训练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返回目录
典例串讲
考向1 溶解度曲线(省卷仅2022年未考查,兰州近5年连续考查)
例1
根据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考查点1 交含义(省卷、兰州均5年3考)
(1)图1中P点表示_t_℃__时__,__硝__酸__钾__和__氯__化__钠__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返回目录
3.
(2021省卷)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
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图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图

a 30g 100g ×14 130g ×14
的饱和溶液中,
b 40g 100g ×13 140g ×13 C 30g 100g ×14 130g ×14
谁的溶解度大 所含水就少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a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b
.................. ..........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
0 10
20 30
. 40 50 60 70 80 90 100
/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2) 溶解度曲线
()
溶 解 度
200 190 180 170
D 50oC时,10gKNO3中加入20g水,充分溶解后
再降温到30oC,有KNO3固体析出
B、列表法中,判定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的温度范围方法:看
低温时低的溶解度与相邻该物质高温的溶解度之间是否包含
另一物质高温是的溶解度,若包含则符合题意。
40oC时 KCL的溶解度为40g,即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KCl
(5)稀释问题套入稀释公式:m浓液×P%浓= m稀液 ×P%稀
100g
20g 20g+100g
(100+50)g
X
X=11.1%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a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 ..........
1.将t1oC a、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oC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有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有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一、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温度(t),纵坐标表示溶解度(S),由t—S的坐标画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之为溶解度曲线。

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点:曲线上的点叫饱和点。

①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坐标);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其变化趋势分为三种:①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②缓升型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幅小,如NaCl;③下降型极小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3、面(或线外的点):⑴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⑵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曲线上方的点)表示相应温度下的过饱和溶液(不作要求)。

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例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是 g。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Q(4)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把t1℃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a、b、c 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大小关系。

(6)若把混在a中的少量b除去,应采用___________方法;若要使b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若要使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巩固练习1、图2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液度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t1℃时,12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20B. t2℃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D. 当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用结晶方法提纯KNO32、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引言溶解度是指单位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溶质。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一个重要的物化性质,对于理解溶液的形成和研究反应动力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可以通过绘制溶解度曲线来直观地展示这些变化规律。

本文将针对几种常见固体物质,分别探讨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绘制相应的溶解度曲线。

1. 食盐(氯化钠)食盐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盐类,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钠(NaCl)。

在常温下,食盐为固体状态。

我们将研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实验方法1.准备一定量的食盐和去离子水。

2.将一定量的食盐加入一系列已经预先称好并标有不同温度标记(如10℃、20℃、30℃等)的容器中。

3.将每个容器放入恒温水浴中,保持不同温度下的稳定状态。

4.等待一段时间,直到食盐完全溶解。

5.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以确保食盐充分溶解。

6.使用饱和溶液过滤装置过滤出溶液,并将过滤后的溶液收集在干燥的容器中。

7.使用电子天平称量所得的溶液质量。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以下是数据和相应曲线图:温度(℃)溶解度(g/100g水)10 2620 3630 3940 4350 3860 36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呈现递增趋势。

这符合一般固体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规律。

随着温度升高,溶剂分子的动能增加,使其更容易克服固体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使固体物质更容易溶解。

石蜡是一种常见的烷烃类有机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长链烷烃。

在常温下,石蜡为固体状态。

我们将研究石蜡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实验方法1.准备一定量的石蜡和去离子水。

2.将一定量的石蜡加入一系列已经预先称好并标有不同温度标记(如10℃、20℃、30℃等)的容器中。

3.将每个容器放入恒温水浴中,保持不同温度下的稳定状态。

4.等待一段时间,直到石蜡完全溶解。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引言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量。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和化学性质等。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包括盐类、糖类和气体。

盐类的溶解度曲线盐类是指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盐类有氯化钠、硫酸钠等。

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加剧,能够更好地与盐离子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了盐类的溶解度。

如图所示,盐类的溶解度曲线呈现出一个随着温度升高而递增的趋势。

当温度较低时,盐类只能部分溶解在水中;随着温度升高,其溶解度逐渐增加,直到达到饱和溶解度。

超过饱和溶解度后,盐类会析出形成晶体。

糖类的溶解度曲线糖类是指由碳、氢、氧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如蔗糖、葡萄糖等。

糖类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糖类的溶解度也会增加。

如图所示,糖类的溶解度曲线呈现出一个递增的趋势。

随着温度升高,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使得糖分子更容易与水分子相互作用而溶解在水中。

然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有些特定类型的糖类可能存在反溶解现象,即随着温度升高,其溶解度反而下降。

气体的溶解度曲线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也受到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气体的溶解度会增加。

如图所示,气体的溶解度曲线呈现出一个随着温度升高而递减的趋势。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液体中的分子运动加剧,气体分子更容易从液相逸出;同时,温度升高还会降低液相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气体分子更容易溶解在液体中。

结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和化学性质等。

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糖类一般情况下也是如此,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存在反溶解现象。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则随着温度升高而递减。

了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指导我们合理控制和利用这些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曲线的运用 解答题专练(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曲线的运用 解答题专练(解析版)

溶解度曲线的运用中考真题专练1.如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1)曲线上M点表示t2℃时,________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10gA物质放人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使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任填一种方法)。

(4)现有30℃时A的不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30℃时A 的溶解度;③溶液的质量;④溶液中A的质量。

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A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___(填序号)。

(5)t3℃时A、B、C三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三者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_。

(6)t3℃时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B,若要提纯A,可采用________(填“蒸发”或“降温”)结晶的方法。

(7)气体的溶解度常用体积来表示。

如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其含义是________。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据图回答问题:(1)P点表示。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填“甲”或“乙”或“丙”)。

(3)8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分别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5)t2℃时,把20g乙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质量是 g;若要让乙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全部结晶析出,应采取的方法是。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2℃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__;t1℃时将30g丙加入到50g水中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2)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

2023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2023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1)在 t1 ℃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将t2 ℃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 温到t1 ℃,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甲 > (选填“>”“=”或“<”)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3)t2 ℃时分别把15 g甲、乙、丙固体加入50 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2.(2022•四川内江)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演示“冰雪”实验时用到 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下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B ) A.常温下,醋酸钠属于微溶物质 B.图中P点所表示的醋酸钠溶液是 不饱和的 C.40 ℃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是65.6% D.将A点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12.(2022•四川达州)t1 ℃时,将相同质量的KNO3和KCl分别加入盛有100 g
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Ⅰ所示,图Ⅱ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D 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 ) A.甲烧杯中的溶质为KNO3 B.将温度升高到t2 ℃时,乙烧杯中 仍然有固体剩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4.(2022•江苏宿迁)“侯氏制碱法”创立了更为先进的“制碱”工艺,主要反应是 NaCl+NH4HCO3 NaHCO3↓+NH4Cl。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
溶解度曲线是分析有关液体溶解度的重要工具。

它具有许多应用领域,尤其是
从事生物学、晶体学和工业制药等行业中。

溶解度曲线由一条指定温度下溶体溶解度的函数构成,其意义是可以测量溶液中物质的结构变化、溶解物质的质量及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首先,溶解度曲线可以提供对影响溶解度的因素的有效分析。

溶解度是受温度、场强等因素影响的,而溶解度曲线可以清楚的表示出这些因素对溶解度的影响情况。

其次,溶解度曲线可以用来确定溶解物质的本质性质。

在物理或化学实验中,溶解度曲线可以用来分析物质的含量以及溶解度的变化特性,从而对物质的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溶解度曲线同样可以应用于工业制药行业和环境保护方面。

在用药行业中,买家恶搞担心该药物溶解度不足上市,溶解度曲线可以帮助用药制造商确定该药物溶解度的最佳温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市场可接受度。

此外,溶解度曲线也可以帮助环境保护者从而更好地控制工业挥发性有机物,减少对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

总之,溶解度曲线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帮助从事生物学、晶体学和工业制
药等行业的研究者更深入地洞察溶解性物质的结构变化、溶解物质的质量及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从而有效分析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并在工业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分析。

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

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 (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

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3.面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一定量的溶剂。

4.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例题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右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别将X、Y、Z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 ℃降低到t1 ℃,只有Z无晶体析出(B) t1℃时,用l00克水配制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X、Y、Z的溶液,所需溶质质量最多不超过Sy(C)当X中含有少量Y时,可用结晶法提纯X(D) t2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Y>Z1. 判断或比较溶解度的大小例1 下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1. 引言溶解度是指单位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平衡时的最大溶解量。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是描述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性的重要工具。

通过研究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和制作相应的溶解度表,可以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特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2. 溶解度曲线2.1 溶解度与温度关系物质的溶解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和能量,使得分子间距离增大,从而有利于固体分子逃离晶格并进入溶液中。

以氯化钠(NaCl)为例,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以下是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温度(℃)溶解度(g/100g水)0 35.710 38.220 40.730 43.340 45.82.2 溶解度与压力关系对于大部分固体物质来说,压力对其溶解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但是对于气体溶解在液体中的情况,溶解度与压力成正比关系,即亨利定律。

亨利定律可以用来描述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以二氧化碳(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例,以下是二氧化碳在不同压力下的溶解度数据:压力(atm)溶解度(g/100g水)1 0.0392 0.0793 0.1184 0.1575 0.1973. 溶解度表溶解度表是一种将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度数据整理并呈现的表格。

通过查阅溶解度表,可以了解某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最大溶解量。

以下是一份简单的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温度(℃)溶解度(g/100g水)0 35.710 38.220 40.730 43.340 45.8通过这个溶解度表,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例如,在0℃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7g/100g水,而在40℃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加到了45.8g/100g水。

4. 应用4.1 溶解过程控制通过研究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可以控制物质的溶解过程。

根据所需的溶液浓度和温度条件,可以确定需要加入的物质量,并且通过调整温度来控制物质的最终溶解量。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实用版)目录1.引言:介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和重要性2.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类型:A.随温度升高几乎不变的B.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上升的C.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3.实例分析:A.NaCl 的溶解度曲线B.KNO3 的溶解度曲线C.Ca(OH)2 的溶解度曲线4.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应用5.结论:总结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特点和应用正文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一种描述固体物质在特定温度下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图表。

通过对溶解度曲线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行为,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主要有三种类型:A.随温度升高几乎不变的:这类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典型的物质是 NaCl。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记住这个特点,以便在不同温度下快速查阅 NaCl 的溶解度。

B.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上升的:这类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典型的物质是 KNO3。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来提高KNO3 的溶解度,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制备 KNO3 溶液。

C.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这类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典型的物质是 Ca(OH)2。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注意这个特点,以防止在高温环境下误操作导致 Ca(OH)2 溶解度降低,从而影响其应用效果。

通过对不同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分析,我们可以在实际应用中采取相应的方法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升温或降温的方法来调整溶液中物质的溶解度,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总之,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对于了解和控制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初三化学复习 溶解度曲线表

初三化学复习 溶解度曲线表

6、
4、 t°C时某物质的溶解度 100 g,该温度下,此物质的饱 和溶液中下列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A.溶质:溶液=1:1 B.溶质:溶剂=1:1 C.溶剂:溶液=1:1 D.溶质:溶剂=1:2
5、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 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 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_____有关。 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 ___________有关。
初三化学复习——溶解度曲线表
固体的溶解度(S)
举例:20°C时,NaCl的S是36g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饱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饱液质量=
固体S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
固体S的表示方法2:溶解度曲线
固体S的表示方法2:溶解度曲线
变化类型:
a. 陡升型: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S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钠等 b. 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S受温度的影响 较小,例如氯化钠 c. 下降型:极少数固体物质的S随温度的升高 而减小,例如氢氧化钙
固体S的表示方法2:溶解度曲线
点、线、面的意义:
固体S的表示方法2:溶解度曲线
举例:
固体S的表示方法2:溶解度曲线
举例:
气体的溶解度
生活当中有哪些例子?
1、测定 20 °C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时,所用的溶 液一定是 20 °C时硝酸钾的 A.浓溶液 B.稀溶液 C.饱和溶液 D.不饱和溶液
2、 20 °C时,食盐的溶解度是 36 g,它的含义是 A. 20 °C时,136 g 饱和食盐水中含有 36 g 食盐 B. 在 100 g 水中最多溶解 36 g 食盐 C. 20 °C时,饱和食盐水中含有 36 g 食盐 D. 20 °C时,100 g 饱和食盐水中含有 36 g 食盐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摘要:I.引言- 介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说明溶解度曲线的重要性II.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类型- 类型1: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不变- 类型2: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上升- 类型3: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下降III.举例说明- 类型1:NaCl- 类型2:KNO3- 类型3:Ca(OH)2IV.溶解度曲线与实际应用- 利用溶解度曲线确定溶液的饱和度- 利用溶解度曲线预测溶解度变化- 利用溶解度曲线进行溶液配制V.总结- 总结溶解度曲线的重要性- 强调溶解度曲线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正文: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描述固体物质在特定温度下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溶解度曲线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溶解过程。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类型1 的溶解度曲线表示随温度升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基本不变。

这种类型的溶解度曲线通常呈水平状,代表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已经达到最大值,无法再溶解更多物质。

例如,NaCl 的溶解度曲线就属于类型1。

类型2 的溶解度曲线表示随温度升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呈上升趋势。

这种类型的溶解度曲线通常呈上升状,代表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例如,KNO3 的溶解度曲线就属于类型2。

类型3 的溶解度曲线表示随温度升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呈下降趋势。

这种类型的溶解度曲线通常呈下降状,代表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例如,Ca(OH)2 的溶解度曲线就属于类型3。

在实际应用中,溶解度曲线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溶液的饱和度。

通过查看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知道在特定温度下,某种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是否达到饱和。

此外,溶解度曲线还可以预测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从而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例如,在制备溶液时,我们可以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合适的温度以获得所需的溶解度。

总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对理解和预测固体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溶解度曲线、粗盐提纯

溶解度曲线、粗盐提纯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习题1、度的四要素:;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其该温度下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溶解度曲线横坐标表示,纵坐标表示。

3、溶解度曲线类型:(1)大多数物质;(2)少数物质;(3)极少数物质。

4溶解度曲线:点、线、面的意义:点:(1)曲线上的点:,溶液是溶液(2)两曲线的交点:。

线:某物质在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面: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溶液5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查找某温度下(2)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3)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

并依据此确定混合物。

(4)在改变温度时,确定某物质的溶液及其变化。

6结晶的方法:(1)(2)。

【拓展练习】1.将0.5 g某物质在20℃时溶于10 g水中即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的溶解性判定为( )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硝酸钾溶液中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A.用水壶烧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D.夏季,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3.如图是a、b、c(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B.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C.t℃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将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3实验室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要使该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不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一定量的固体硝酸钾B.加热蒸发掉一定量的溶剂C.降温到溶液刚好达到饱和D.降温使其析出部分硝酸钾晶体4.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5、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无色液体B、2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有24g硝酸钾,则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4g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晶体D、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氯化钠不饱和溶液变成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6、对一定温度下100g的硝酸钠饱和溶液,表述正确的是( )A.若升高温度,硝酸钠的溶解度不改变B.若加入10g硝酸钠晶体,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C.若把该溶液倒出50g,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一半D.若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后的剩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7.在较高温度下,某溶液所含的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已接近饱和,当其冷却至室温时,析出的晶体经检验几乎不含氯化钠,这是因为( )A.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小B.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大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D.氯化钠的溶解度在室温下更大8.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图的应用
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六章涉及许多的概念,如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及影响因素,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及转变方法,溶液的浓、稀与溶液饱和与不饱和的关系等,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往往会出现概念不清、判断不明、应用时对条件丢三落四的现象。

如何让学生正确掌握这并引起概念?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数形法,使用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对上述概念进行理解和掌握。

介绍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一、在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图中,了解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及转变方法、溶液的浓稀及溶液饱和与不饱和的关系等(如图1)
1.饱和线
曲线a上的每一点(如a、b)均表示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即该温度时,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因此可把溶解度曲线(线段a)称为饱和线。

特别要指明的是,曲线a上的每一点(如a、b)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值均是该温度时的最大比例(如t1℃时为
s1g∶100g),且不同温度时的这一比例不同,所以,在判断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时要注明温度。

2.不饱和区域
曲线a下的任一点(如a′、b′)均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点,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值均小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的最大比值(如t1℃时b′点为s2g∶100g),因此可把溶解度曲
线下的区域(线段a下)称为不饱和区域。

所以在判断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时不能改变溶剂的量。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变方法
(1)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①增加溶质的质量:(从b′到a)即温度不变时,通过增加溶质的质量,使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值(b′点时为s2g∶100g)达到该温度下的最大比值(a点时为s1g∶100g)。

②改变温度:(从b′到b)即保持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值不变,通过降温[曲线下滑的物质(如氢氧化钙)要升温]使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值达到另一温度下的最大比值(b点时为s2g∶100g)。

③温度不变,蒸发部分溶剂:使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值(b′点时为s2g∶100g)逐渐达到该温度时的最大比值(a点时为s1g∶100g)。

(2)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①增加溶剂的质量:(从a到b′)即温度不变时,通过增加溶液中的水量,使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值(a点时为s1g∶100g)减小(b′点时为s2g∶100g)。

②改变温度:(从a到a′)即保持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值不变,通过升温[曲线下滑的物质(如氢氧化钙)要降温]使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值小于另一温度下的最大比值。

4.溶液的浓稀问题
溶液的浓稀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在溶液质量中所占的比值大小问题,即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a、a′两点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均大于b、b′两点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a、a′两点的溶液是浓溶液,而b、b′两点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由此我们可以归结为:点高是浓溶液,点低是稀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a′和b两点的关系)
5.结晶问题
(1)蒸发溶剂:溶剂质量逐渐减少,溶质的质量也逐渐减少。

(2)冷却热溶液:[曲线下滑的物质(如氢氧化钙)要升温]高温下的溶液(如a′点)降温时,先保持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值不变,从高温时的不饱和溶液逐渐变为低温下的饱和溶液(a 点),此时无晶体析出,若继续降温,形成更低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值减小,多余的溶质就会从溶液中结晶出来(s1-s2)g。

可见析出晶体的条件是先形成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二、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等其他信息(如图2)
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曲线a上的a、b两点分别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分别是s1g和s2g,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同一物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即物质的溶解性受到温度的影响。

(2)曲线a、b、c分别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从
曲线的走势看出,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即物质的溶解性受到溶质种类的影响。

再加上溶剂种类这一影响因素,可得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①溶质种类;②溶剂种类;③温度。

2.温度对物质溶解性影响的效果
(1)a、b两曲线呈上翘趋势,反映出这类物质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曲线呈下滑趋势,反映出这类物质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a曲线较陡,反映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b曲线较平缓,反映出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

故降温后(如t1℃到t2℃),a物质比b物质析出的晶体多。

可用此法分离a和b的混合物。

(3)点b是a、b两曲线的交点,它表示在该温度时(t2℃),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别外一个重要信息是:在交点前后,两物质的溶解度出现“前大后小,前小后大”走势,这一特征对我们在表格题中判断交点温度很重要。

在化学学习中,图形能直观、简明地表达出许多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很多时候用图形去理解一些概念,如酸碱滴定时的ph变化、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定等,既易学懂,又易掌握,再加上同学们自己总结出的一些好的学习方法,相信他们在化学课堂上一定能愉快地学习。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
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