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CT、MRI、骨显像检查对骨肿瘤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线、CT、MRI、骨显像检查对骨肿瘤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X线、CT、MRI、骨显像检查等四种检查方式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骨肿瘤患者78例,均经过手术治疗,术中病理证实。对患者各种检查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个检查方法的优劣性。结果患者X线检查正确率为78.2%;CT检查正确率为91.2%;MRI检查正确率为100%;骨显像检查正确率为88.2%。结论四种影像学检查均可对骨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MRI检查正确率最高,骨显像能够全身一次性成像,且敏感性高,是诊断骨转移瘤的首选方法。

标签:X线;CT;MRI;骨显像;骨肿瘤

骨肿瘤是一种好发于骨骼和其附属组织(神经、血管和骨髓等组织)的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肿瘤疾病。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易治疗且预后良好,恶性发展迅速,预后不良且病死率高,目前临床上尚无满意的疗法。X射线平片能够较好的观察病变的特点;CT检查能够较清晰地显示病变细节,MRI能够通过多平面成像显示细微结构且能够清晰地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骨显像能够全身一次性成像,且其敏感性高。本研究通过对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78例骨肿瘤患者X线、CT、MRI 及骨显像检查进行分析比较,以探讨四种检查方式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骨肿瘤患者78例,均经过手术治疗,术中病理证实。其中男性46例,女性32例,年龄为26~77岁,平均56.7±13.6岁。肿瘤的发生部分从多到少依次为分别为:股骨28例,胫骨15例,盆骨7例,肱骨7例,脊柱6例,肩胛骨6例,指骨4例,髂骨2例,髌骨2例,头面骨1例。

1.2检查方法与仪器型号本研究中78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68例行骨显像检查,34例行CT检查,29例行MRI检查,检查时间间隔小于15天。X线检查采用KodakCR 设备,CT检查采用以色列Elsinct公司的双层螺旋CT-Twin,厚层5~10mm,矩阵为512*512,软组织窗和骨窗观察,窗宽1500~3000HU,窗位300~700HU。MRI檢查采用西门子1.5T超导磁共振机,患者取仰卧位,矩阵256*256~384*512,表面线圈,FSE序列,厚层5mm,间层距0.5mm,做冠状、横断以及矢状位T1WI、T2WI的成像。

1.3统计学方法本组78例患者资料均由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本组78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中病理证实,确诊为骨肿瘤,其中良性骨

肿瘤25例,恶性骨肿瘤31例,骨转移瘤22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诊断为骨肿瘤者61例,正确率为78.2%;34例患者行CT检查,31例诊断为骨肿瘤,正确率为91.2%;29例行MRI检查,全部诊断为骨肿瘤,正确率为100%;68例行骨显像检查,60例诊断为骨肿瘤,正确率为88.2%。

本研究中良性骨肿瘤25例,其中骨巨细胞瘤14例,X线检查结果表现为骨端偏心性溶骨破坏,无明显骨膜反应,病灶处骨皮质明显膨胀且变薄,呈肥皂泡样变性;CT检查能够清楚的现实出病灶中致密性的骨性间隔和较小的圆形、低密度影;MRI检查显示骨肿瘤实体部T1加权像呈低、等信号,T2加权像为不均中等或高信号,增强扫描骨肿瘤实体部分显示中度到明显强化;骨显像检出病灶30个,平均2.5个。

骨软骨瘤11例,X线检查显示:骨性肿物向骨外明显突起,环形钙化,巨大菜花样骨性突起,有软骨盖帽;CT显示:关节囊内可见大小不均形态不一的钙化或骨化的游离体,由数枚至数十枚不等,CT检查显示大小和形态明显比X 线片清楚。

本研究中恶性骨肿瘤31例,X线检查表现为溶骨型、成骨性和混合型。溶骨型患者髓腔内可见不规则的溶骨性骨质破坏,其边界模糊,部分患者可见少量不规则骨肿瘤,层状骨膜的增生和codman 骨膜三甲以及局部的软组织肿物;成骨性患者表现为瘤骨形成,病灶增生、硬化呈象牙状,其髓腔闭塞;混合型患者髓腔内可见不规则骨质的破坏,以及形成高密度骨肿瘤,骨皮质呈虫噬样改变,骨膜呈葱皮样和放射状改变,软组织内可见斑块状肿瘤;CT检查较X线检查明显显示骨皮质的破坏和髓腔的改变,更加清晰的显示周围软组织的侵犯和瘤骨的形成。MRI T1加权像显示了肿物与血管、肌肉和神经等周围组织的关联情况,进一步显示髓腔内散播的病灶;

骨转移瘤22例,共55个病灶,X线柴静显示不规则的骨质破坏,CT检查显示病变范围,MRT检查清楚显示了肿物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骨显像多呈圆形和不规则形,以胸廓为主,其次为腰椎和盆骨。

3讨论

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发展和成熟,骨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和精密度逐渐提高,其性质的鉴别技术也日渐成熟。特别是CT和MRI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骨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和良恶性肿瘤的定性以及病变范围的精确。

本研究中,术前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诊断为骨肿瘤者61例,正确率为78.2%;34例患者行CT检查,31例诊断为骨肿瘤,正确率为91.2%;29例行MRI检查,全部诊断为骨肿瘤,正确率为100%;68例行骨显像检查,60例诊断为骨肿瘤,正确率为88.2%。MRI正确率最高,CT检查在X线检查的基础上将图像的分辨率提高,以及能够直观、稳定的表现病灶,提供更多的病变信息,另有增强扫描可以对良恶性肿瘤进行术前鉴别,CT在各方面都优于X线检查,但X线检查较经济,适合筛查和初步诊断。CT与MRI相比,虽然正确率低于

MRI,但其显示早期病变以及微小病灶方面明显优于MRI,MRI对于组织的敏感度相对较低,甚至在定性方面不如X线检查,但其由各种组织的质子谜底和弛豫时间的差别形成不同强度的信号能够将肿瘤基质区别开来,特别是在对肿瘤在骨髓中侵润的敏感度较高,在这方面明显优于CT和X线平片。总之,MRI 的检查需要以X线检查和CT检查为基础,用以判断病变范围,观察早期改变。

骨显像能够全身一次性成像,且敏感性高,是诊断骨转移瘤的首选方法。本研究中,68例行骨显像检查,60例诊断为骨肿瘤,正确率为88.2%。骨转移瘤22例,共55个病灶,多呈圆形和不规则形,以胸廓为主,其次为腰椎和盆骨。22例骨转移患者骨显像20例呈阳性,2例漏诊原因可能是技术原因和人为技能掌握因素。

参考文献:

[1] 吴红英,梁惠民,曾祥阶.CT窗口技术在诊断恶性骨肿瘤的应用.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2):132-133.

[2] Hargaden G,O’ Connell M,Kanangh E,et al. Current concepts in whole-body imaging using trubo short tau inversion recovery MR imaging[J].AJR,2003,180(1):247-252.

[3] 李娜,屈辉.骨转移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1):159.

[4] 冯亮,陈君刊,卢光明.C T读片指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58-459.

[5] Schmidt GP,Schoenberg SO,Reiser MF,et al. Whole-body MR imaging of bone marrow. Eur J Radiol,2005,55(1):33-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