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形合与意合:加词法
形和与意和
形式词form words function words 借以表示词语间、句子中小句间和语段中句子间的关系的词 主要是:介词、冠词、连接词、关系词、部分副词和代词等
介宾词组可标示词语间的关系: Do you know how to change the ribbon on a typewriter Thoughts are expressed by means of words. They recognized him as a genius. 介宾词组可作连结性状语: The water is not hot. On the contrary it is cold. He slipped and broke his leg. As a result he will have to be away from school for about three months.
* 异根式不规则词形变化 suppletive 用不同词根表示同一词的不同语法意义 代词的主格、宾格、所有格
3外部形态 词进入句子后为标记其在句中的句法功能而临时加在词前的分开读写形态标记词功能词 * 动词的外部形态 用于标记时态、语态和语气的助动词do have be shall will 等 * 形容词、副词的外部形态标记 More / most
Parataxis意合: The arranging of clauses one after the other without connectives show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 --The World Book Dictionary
意合……指从属的语言单位不用从属连接词语而用话语意义的配合与主要语言单位相结合 --语言学百科词典
汉英笔译基础教程第5章 意合与形合
5.1 汉语意合的表现
❖汉语词性往往要通过它在句子中的词序或位置加 以判别:
❖如果孤零零来看,“学习”、“困难”、“危险 ”这些词,很难判断是名词,还是动词,或是形 容词。但在下列短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其词性:
❖“政治学习”(the study of politics),“ 学习政治”(to study politics);
❖ 1.隐含“动作并列/连续”关系的汉语意合句与英 语形合句:
❖ 例16.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We should respect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draw upon others’ strong points to offset one’s own deficiencies for achieving common progress.
❖The rapidity of his movements was astonishing.
❖He astonished us by moving rapidly.
5.2英语形合的表现
❖ 2.构形形态,即表达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如动 词时态的变化等:
❖例13.他每天骑自行车上班。He cycles to work everyday.
5.1 汉语意合的表现
❖汉语的意合性还表现为语法是软的,允许“违反” 语法结构的现象存在,例如:“吃东西”、“吃饭” 可以理解正常的语义组合关系,但是,“吃食堂” 、“吃得肥头大耳”则说明了汉语为达意所具有的 灵活和能动的特性。
❖ 例11. ❖a) 他星期天吃食堂。= b) 他星期天在食堂吃饭。 ❖ a) 天天好菜好饭吃得他肥头大耳。= b) 他天天
❖相比之下,在欧洲有两点是很显著的:第一,那 些在校成绩不太好,但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 往往仅靠头脑灵活并善于社交来为自己开路。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及其应用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及其应用一、英汉在连贯方式上的“形合”和“意合”连贯是句子依据合理的语义和逻辑关系,恰当地连为一体的语篇特征。
但在重意合的汉语中,这种特征往往隐含在上下文中,呈“隐性”。
这并不妨碍汉语读者对其阅读和理解,因为汉语是依靠语篇的语境意义来弥补其在逻辑和连贯方面的不足,而英文语篇中的逻辑和连贯关系则表现出“显性”的特征,即它的逻辑和连贯关系是通过外在的形式(词法和句法结构)来体现的。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就应注意这种“隐性”和“显性”之间的转换。
例如:原文: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了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译文:We crossed the Yangtze and arrived at the station, where I bought a ticket while he saw to my luggage...At the sight of his back tears started to my eyes, but I wiped them hastily so that neither he nor anyone else might see them.以上汉语原文似乎是由几个并立的流水句组成,在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连贯逻辑关系。
但细细分析,发现此段中文中隐含着逻辑连贯关系,在将其译为英文时,就应该把汉语中的这种逻辑连贯关系显现出来。
英文译文中分别用了关系副词、从属连词、并立连词等,在句法上较好地体现了汉语原文中隐含的逻辑连贯关系。
如果我们再根据英文译文,将其回译成汉语,这时我们就应该将英文中通过形合而表现出的“显性”化为汉语通过意合表现出的“隐性”。
具体来说,就是将英文中的where,while,but,so that 等略去不译。
例如:1) As the weather was getting better, we decided to go for an outing the next day.译文:天气变好了,我们决定第二天去远足。
英汉语言与思维方式之形合与意合
英汉语言与思维方式之形合与意合英汉语言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英语的形合,汉语的意合。
所谓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成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
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汉语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
(一)英语的形合法英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注重显性接应,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
英语句中的连接手段和形式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用得十分频繁:1、关系词和连接词。
关系词包括关系代词和系副词如who,whom,whose,that,which,what,when,where,why,how等。
连接词包括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如and,or,but,yet,so,however,as well as,when,while,since,unless等。
英语造句几乎离不开这些关系词和连接词。
汉语则少用甚至不用,如:1)When I try to understand what it is that prevents so many Americans from being as happy as one might expect, it seems to me that there are two causes, of which one goes much deeper than the other. 为什么如此众多的美国人不能如想象中那样幸福呢?我认为原因有二,而两者之间又有深浅之分。
2)It is flattering to believe that they are too profound to be expressed so clearly that all who run may read, and very naturally it does not occur to such writers that the fault is with their own minds which have not the faculty of precise reflection.认为自己的思想深奥,不可能表达得很清楚,让任何人都能理解,这是一种虚荣的念头。
形合、意合基本概念
英汉语形合和意合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李靖民(《外语研究》2012年2期)引言英汉语比较研究中的形合和意合问题是国内语言学界和翻译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形合和意合问题开展研究,参与人数之多,影响范围之广,可以说是空前未有的,凡是学习过英语的人,都听说过形合和意合,都知道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但是,目前的形合和意合研究现状所反映出的种种现象表明,关于形合和意合的概念以及英语重形合和汉语重意合的含义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有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亟待澄清。
“形式和意义的对立和相互制约是语言的本质。
如何在语言研究中解决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问题是语言学的永恒的主题”。
(王维贤1997:86)围绕着形合和意合问题进行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恰恰能够体现出英语和汉语各自形式和意义对立和相互制约的本质,而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中,也的确总是要涉及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然要涉及到多种因素和多个层面。
本文认为,面对目前形合和意合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应当进行深刻的反思,厘清其根源,使形合和意合研究更为富有成效。
1. 形合和意合在英语里的对应词“hypotaxis”和“parataxis”即为形合和意合在英语里的对应词这一认识,在国内语言学界和翻译界颇有影响。
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在写文章涉及形合和意合问题时,无论其所持的角度、涉及的层面、讨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只要提及形合和意合,总要加括弧注明或是在英文摘要里表明,“hypotaxis”和“parataxis”是形合和意合的对应词。
可见这种认识影响之大,以至于人们往往对“hypotaxis”和“parataxis”的具体概念不假思索,人云亦云。
笔者(2011)曾经指出,英语里的“hypotaxis”和“parataxis”是一对很普通的术语,分别源自希腊语的“hypotassein”和“paratassein”,前者意为“arrange under”,后者意为“arrange side by side”,用来指能够体现句子成分从属和并列关系的两种排列方式。
lesson 5 英汉语句子形式对比 形合和意合
Lesson 5 英汉语句子形式对比形合与意合单元导读:本单元主要讲解在英汉互译时,英语句子一般趋向于形合,而汉语的句子主要靠意合来组句。
前者不仅靠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意义,而且还有其形合手段、形式多样,主要有使用连接词语(关系词、连词和连接性副词)、介词和其他连接手段(实词的各种形态变化、it 的非人称用法、做形式主语或宾语及there be结构中there做替补词的现象);后者靠语序和语义连贯来行文造句。
总体说来,英语造句注重显性接应、注重句子的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而汉语句子注重意义的连贯、完整,句子之间靠内在的、隐性的逻辑关系来组句。
如:①我常见许多青年朋友, ②聪明用功, ③成绩优异, ④而语文程度不足以达意, ⑤甚至写一封信也难得通顺, ⑥问其故则曰其兴趣不在语文方面。
(粱实秋《学问与兴趣》)参考译文:①I have come across a great many bright and diligent young friends who have done exceedingly well in their studies, but are weak in Chinese. ②They cannot even write a letter in correct Chinese. ③When I asked them why, they said they were not interested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张培基译)将以上原句与其参考译文做一对比,我们就不难看出以下的差异:首先,一个含有六个小句的完整的汉语句子译成了三个完整的英语句子。
其次,原来的汉语句子之间看不出明显的连接词,似乎是一种平行关系,表达一个中心思想;而三个英文句子中有明显表示上下文之间关系的连接词,如关系代词who,并列连词but,和从属连词when等,强调句子之间的衔接和明显的逻辑关系。
形合与意合
外部形式(external form):在进入句子后为了表示其在句 中的语法功能,即与其他词的关系而临时加在前面的形 态标记词(或称功能词)他与附加形态不同之处是加在 前面,分开写、分开读,而不是粘附在词的后面,但它 们的功能是一样的,就是只表示语法意义,不能构成新 词。有两种情况 动词的外部形态标记,主要是助动词be, have, do, shall, will, 其语法功能是表示时态、语态和语气(各种时态、 主动/被动与态、虚拟语气) 形容词、副词的外部形态标记,主要是more 和most
2. 形式词:借以表示词语间、句子中和小句间和语段中句子间 的关系词,英语中称为form words或function words.其中包括介 词、冠词、关系词、部分副词、部分代词等,除了表示句间关 系外,它们还都具有某中实际意义,不完全是实际意义,如: 连接性代词和副词。
连接词connective words:包括: 包括: 接词 包括 1 关系代词、 关系代词、 2关系副词、 关系副词、 关系副词 3 并列连词 并列连词and, but both…and…, either…or… not only …but also… as well as…)、 )、 4 从属连词 从属连词(as, after, while, as if, so that, if, unless though…) (英语中代词不仅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 英语中代词不仅有人称代词、 英语中代词不仅有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词等,而且还有许多代用形式: 词等,而且还有许多代用形式: 名词代用式: 名词代用式:one, some 名词短语代用式: 名词短语代用式:each, none, rather, all the same 状语代用式: 状语代用式:then, here , there, in that way, like that… 谓语和述位部分代用式: 谓语和述位部分代用式:do 谓语否定式代用式: 谓语否定式代用式:not 先行分句代用式why so, why not, if so, if not 先行分句代用式 形式主语it和 另:形式主语 和there be 句式中的 there,都是为避免头重脚 都是为避免头重脚 轻而出现的形式词
形合与意合ppt
那是个天气晴朗、金黄可爱的秋天,美好的秋色为那些青 年们送别。待到战后和平时期,黄叶纷飞的秋天再度来临 时,当日的青年已经失去了青春,有的丧失了生命。
4) It is flattering to believe that they are too profound to be expressed so clearly that all who run may read, and very
-
英语句子结构特点:主谓搭架,枝叶上挂, 叠床架屋,都有语法。 这说明英语是形合 的语言,结构严谨。
汉语句子结构特点:话题说明,叙述分层, 可断可续,意尽为界。 这说明汉语是意合 的语言,结构松散,形散而神聚,用词简 洁。
英译汉技巧:形合变意合,显性变隐性, 去掉关联词语。
汉译英技巧:意合变形合,隐性变显性, 增加关联词语。
认为自己的思想深奥,不可能表达得很清楚,让任何人都 能理解,这是一种虚荣的念头。这样的作家当然不会想到, 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脑子缺乏精确思考的能力。
5) It was what sentimentalists, who deal in very big words, call a yearning after the ideal, and simply means that women are not satisfied until they have husbands and children on whom they may centre affections, which are
much deeper than the other. 为什么如此众多的美国人不能如想象中那样幸福呢?我认
为原因有二,而两者之间又有深浅之分。 3) It had been a fine, golden autumn, a lovely farewell to
英汉互译中形合与意合
由于形成和发展历程各异,英汉语言各具特点,这种差异虽然使语言本身丰富多采,但同时又给各自的学习者造成了障碍。
尤其是对于我们中国学英语的人来说,有时觉得自己的话措辞、语法都没有错,可是总觉得有汉语味,为什么呢?恐怕在许多情况下都是由于对英汉语言的差异缺乏敏感造成的。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莫过于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之分(Nida,1982:16)。
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是语言表现法。
现代语言学先驱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一书中指出,形合和意合是语言的两种基本组织手段。
“形合”(hypotaxis),又称“显性”(explicitness/overtness),指借助语言形式,主要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意合”(parataxis),也称“隐性”(implicitness/covertness)或“零形式连接”,指不借助于语言形式,而借助于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语篇内部的连接。
形合”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意合注重意义上的连贯。
我们可以从形合和意合看出汉英语言的不同特点:1、形态方面。
英语重形合,属屈折语(inflectional language),靠词形变化组句,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
如英语名词有单、复数之别,非谓语动词形式有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分别用“to,-ing”及“-ed”的标志加以区分,其形合作用十分精微。
而汉语则仅凭词序来决定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及句子的意思,并无任何词形变化。
如:“Winter is the best time to study the growth of trees. Although the leaves are gone and the branches are bare, the trees themselves are beautiful.”译文:冬天是研究树木生长的最好的季节,虽然树叶落了,树枝光了,但树木本身却是美的。
英汉语言的形合与意合
英汉语言的形合与意合引言:在英汉互译中,英译汉时会用到大量的意合句;而汉译英时,则会用到大量的形合句,这充分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
对此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种语言造句上的区别,从而在英汉互译时不仅使意思贴切,而且句子结构也很吻合,真正做到翻译中的信、达、雅。
关键词:形合;意合;区别形合与意合是语言学涉及句法的两个概念。
在连淑能的《英译汉教程》一书中,给出的定义是:Hypotaxis(形合法)is the dependent or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 or relationship of clauses with connectives. For example: I shall despair if you don’t come.形合指句中的词语与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Parataxis(意合法)is the arranging of clauses one after the other without connectives show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 For example: The rain fell; the river flooded; the house washed away. 意合是指分句间的罗列,且之间没有连接词去表达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简言之,所谓形合与意合,主要指句与句(含联合关系或偏正关系)之间的种种逻辑是“隐含”于上下文之中,还是以使用连接词加以“明示”的句法问题。
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形合指的是句子中语义的合成强调语言的形式手段,即句子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各种外显性的连接标记来实现,注重显性接应以及结构完整。
这些连接手段和形式主要有关系词、连接词、关联词以及其他形式等。
举例说明:(1)When I try to understand what it is that prevents so many Americans from being as happy as one night expect, it seems to me that there are two causes, of which one goes much deeper than the other.这个句子中形式上外显性的连接手段有连接词that, 关系代词when, what, which等。
形合与意合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语言之间的重要区别特征,汉语以意驭形,而英语则以形制意。
由于语言与思维模式之间相互制约,西方形式逻辑的思维模式要求语言倚赖于各种连接手段承上启下。
而汉民族重内省和体悟,不重逻辑,因而语言简约、意义模糊。
一般来说,在译英为中时应以表“意”为核心进行遣词造句;译中为英时应先确定适当的“主谓”主线,再梳理脉络。
1. 形合和意合的概念众所周知,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它们在发音、构词法、句法、修辞形式以及谋篇布局方面都有各自的规律和特点,两者之间虽不乏相通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Eugene A. Nida说过,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莫过于形合(hypotaxis)与意合(parataxis)之分了“形合”和“意合”是已故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所译。
形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syntactic devices)或词汇手段(lexical devices)。
意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semantic connection)”。
印欧语言重形合,语句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各种语言连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
汉语重意合,句中各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少用连接语,所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
例如:The boy had his breakfast and went off to school.(男孩吃过早饭上学去了。
)这里英文中“his”跟“The boy”前后照应、相互攀连,“and”将两个承接的动作衔接起来,是英文形合的手段。
如果翻译时过于拘泥于原文的形合语言,译文会显得冗余累赘和拘谨(“男孩吃过他的早餐,然后上学去了”) ,而汉语里“吃过早饭上学去”两个连贯的动作显得很紧凑。
再如雪莱在《西风颂》中的名句: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里英文中的“If”就表现了从句与主句之间“假设-判断”关系,而汉语译文则没有采用任何连接词语,并不显得突兀,反而更觉一气呵成、余音绕梁。
形合与意合 最全版
形合与意合( hypotaxis & parataxis)形合 (Hypotaxis)Hypotaxis and parataxis a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anguage law. The so-called hypotaxis refers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nnection of the words or phrases, with the help of language forms (including vocabulary and forms);意合和形合是语言表现法。
所谓“形合”(hypotaxis)是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1. They come out on to the village green and photograph each other in a stone armchair,said to be the throne of Artila.(Nancy Mitford:The Water Beetle)踏上村中草地,看到一张石椅,听说是匈奴王阿提拉的宝座,就要照相;一个个登上大位,你给我照,我给你照。
(翁显良译)2. Sitting still at home is the heavenly way;the going out is the way of the world.(by Abu Musa,taken from Henry David Thoreau'sA Winter Walk)“在家安居者天之道也,出外奔波者人之道也。
”(夏济安译)3. All around was open loneliness and black solitude,over which a stiff breeze blew。
(Thomas Hardy: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周围一切,只是一片空旷的荒寒,一团漆黑的僻静,一股劲风,在上面吹动。
形合与意合
四、英语重形合, 多复合长句;汉语重意合,多简单短句所谓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英语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
有的语言学家以“竹节句法”写英语句子,指其断不可缺的各种连接词。
汉语重意合,结构松弛,以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或独立的单句居多,彼此间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
有以“流水句法”形容汉句,即指汉语少用乃至不用连接词,但行文仍然流畅。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其《译意》(Translating Meaning) 一书中指出“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
”如:1.The many colors of a rainbow range from red on the outside to violet on the inside.彩虹有多种颜色,外圈红,内圈紫。
原文是一个较长的简单句,不及物动词后的介词from带了一个较长的宾语。
在翻译成汉语时,译文采用汉语的流水句式,一连用了三个短句,且中间无任何连接词,但行文简洁流畅。
2.Ordered! Oh, everything is ordered when a person has to find some way out when he has been stupid. (M.Twain:The Man That Corrupted Hadleyburg)命中注定!啊,一个人干出了傻事情,要替自己找理由,那就什么都是命中注定!原文有两个表示时间的when状语从句,第一个在翻译时转化为由“那”标记的条件句,第二个则完全依靠语序直接组合:一个人干出了傻事情,要替自己找理由,那就什么都是命中注定!这种译文充分展示了汉语的简洁特征!汉语的意合句虽然有简洁顺畅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者英语形合句需要“一刀切”地完全译成汉语的意合句。
形合和意合
当周恩来的房间大门打开时,他们看到一个 比一般人稍高的瘦削的男人,他的眼睛炯炯 有神,而他的脸引人注目,近乎漂亮。
11) I was just about to make my little bow of assent, when the meaning of these last words sank in, jolting (震动)me out of my sad reverie (想入非非,白日梦). (J. Danvoir)
如果用电流输送能量,即使长距离传送,损 失的能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4)He was puzzled that I did not want what was obviously a “step” toward what all Americans are taught to want when they grow up: money and power.
7)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有恰好;人品做到极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有恰好; 无有他异,只有本然。 处,无有他异,只有本然。 When a piece of writing reaches the acme of perfection it is not because it contains some miraculous ingredient, but because it is written in exactly the right way. When a man refines his moral character to the point of perfection he does so not with the aid of any magic formula but by letting his pure inborn mature shine forth.
形合与意合
意合: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其中 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The arranging of clauses one after the other without connectives show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 . Example: The rain fell; the river flooded; the house washed away.
柳永的词作《雨霖铃》一开首是这样三句:寒蝉凄切,对长 亭晚, 骤雨初歇。朱纯深先生译为:A miserable cicada is thrilling in the cold,Over the wayside pavilion’s darkening formEmerging from the wash of a sudden storm. 英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或 从句。注重显性接应,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 注重以形显异。句子以形寓意,以法摄神,因而严密规 范,采用的是焦点句法。英语句中的连接手段和形式不 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用得十分频繁。 与英语造句手段不同,汉语造句注重隐形连贯,注重逻 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注重意 念连贯,不求结构齐整。句子以意役形。以神统法,因 而流泻铺排,采用的是散点句法。很少用甚至不用形式 连接手段。
形合与意合
英语重形和,汉语重意合
何谓形合、意合:与汉语相比,英语是语法 型语言,重语法结构;其语义与语法形式密 不可分,语言的意义通过形式表达出来。其 主要表现之一是,各分句之间的关系大多是 通过词汇纽带直接地显示出来,比如用and 表示并列关系,用if表示条件关系,用 because表示因果关系等。因此,在英语中, 各种连接词作为形态标记而得以广泛应用。 换言之,重形合的英语注重以形显意,句子 成分(包括单词、短语、分句)之间的逻辑 关系靠关联词等显性连接手段直接标示。
“行动比言语更响亮”,可能已经老掉牙了 , 但它仍不失为一条真理。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may be an overworn phrase, but it‟s still true. 析:“老掉牙了”是个浓缩的意合词, 译 时必须把其含义译出,并使其外形完整。 你怎么学得这样下流?
阵阵寒风,带着雨意,街上冷冷清清, 几乎没有什么行人了。 Chilly gusts of winds with a taste of rain in them had wellnigh dispeopled the streets.
析:原文有四个短句,它们依次铺开, 如行云流水。英译为一个简单句,显得 信息集中,句法紧凑,汉、英句法特点 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译文属高质量译文。
Where did you learn these low-class ways?
析:“学得这样下流”内含学了这些下流 的习惯(习气,作派的意思),译时必 须把原意吃透。
b.英语的词汇有形态的变化,例如动 词有人称、时态、语态、情态和语气以 及非谓语的变化(不定式、分词),名 词有数和格的变化,形容词和副词有级 的变化,许多词汇还有因为添加前后缀 引起的词形和词义的变化等等。英语通 过词汇形态变化,来表示句子丰富多彩 的语言关系和逻辑关系。汉语基本没有 形态的变化,它主要靠词语、词序及暗 含的逻辑关系表达句子的语言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 便成了路。
▪ For actually the earth had no roads to begin with, but when many men pass one way, a road is made.
▪ 你这个人确有偏见。你(结构性增补)对整个 (语义性)黑人种族抱有偏见(结构性)。那天 晚上,我说你是个白人种族主义者,道理就在这 里。但是当你跟一个具体的(语义性)黑人打交 道时,我倒不(修辞性)觉得你有什么恶意。
▪ 4.My audiences vary from tens to thousands. I expected opposition but got hardly any.
飞机体积不大,价格便宜,无人驾驶。(形容词
后加名词)
▪ 6). In the summer of 1969, the Administration publicly urged an easing of tensions with China.
▪ 我的听众从几十人到几千人不等,我希望 有持异议的人起来跟我辩论(语义性), 但几乎没有遇到过。
▪ 5. I remember the first time we talked as woman to woman.
▪ 我还记得我们之间那第一次女人之间的知 心会意(结构性)的谈话。
结构性增补
▪ 1. 增加代词或名词 ▪ 1) 要有把握,就要有准备,而且要有充分的准备。
▪ 玛丽在丈夫患急性肺炎去世后,就靠洗衣服维持
生活。(不及物动词后加名词)
▪ 5). A new kind of aircraft---small, cheap, pilotless---is attract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 一种新型的飞机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
▪ To ensure success, one must be prepared, and fully prepared at that.
▪ 2) 她用手蒙住脸,好像是为了保护眼睛。
▪ She covered her face with her hand, as if to protect her eyes.
▪ (汉译英时,往往需 要添加语法结构词和 关联词,使英语符合 语法;)
▪ 减词法:
▪ (英译汉时,往往需 要省略不必要的语法 结构词和关联词,使 汉语表达更简洁;)
▪ (汉译英时,可省略 一些范畴词)
Amplification in Translation
▪ A good translation, generally speaking, is a bit longer than the original primarily because translators must faithfully turn the obvious form of the original language into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t the same time, must convey what is implied in the original context. A translator must, sometimes, add something to the original in his translation to give explanations, and translation is thus lengthened, form changed, but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remains unchanged, and it is only adapted to capability of readers.
▪ 3) 把这些故事看完以后,用你自己的话讲一遍。
▪ After you have read these stories, tell them in your own words.
▪ 4).Mary washed for a living after her husband died of acute pneumonia.
▪ 3. You got a prejudice all right---against a race that’s black. That’s why I called you white racist that night. But when you deal with a black person, I don’t feel any bad vices.
▪ When (syntactic construction) anyone among the people(semantic completion) breaks the law, he too should be punished, imprisoned or even sentenced to death./
Chapter 5: 形合话语与意和话语 互译
By Lorna
理论
▪ 英语:
▪ 汉语:
▪ 注重数量、时态、语 ▪ 注重语言之间的内在
态、性别、连接词等
逻辑联系,只要语义
形式;俗称形合语言; 相关、符合逻辑就可
以成句;俗称意合语
言;
翻译技巧
▪ 加词法:
▪ (英译汉时,要增加 表示时间、复数等概 念的词;)
▪ Amplification can be classified as:
▪ 1) Words supplied for syntactic construction(结构性增补)
▪ 2) Words supplied for semantic completion (语义性增补)
▪ 1.人民犯了法,也要受处罚,也要坐班房, 也有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