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品 保护人类的朋友

小学思品 保护人类的朋友
小学思品 保护人类的朋友

保护人类的朋友

小学思品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稀动物是全社会的财富,要爱护它们。

2、懂得保护珍稀动物是国家的政策,保护它们人人有责。

情感:

1、喜爱动植物。愿意为保护动植物尽力。

2、对伤害动物的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自觉爱护动植物。注意保护珍稀动物,不伤害它们。

2、见到有人伤害动物,加以劝阻、批评,或向有关部门报告。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遵守公德”德目中“自觉爱护动植物,注意保护珍稀动物”的要求编写的。这个年级段的学生,一般都喜欢玩小动物,但却不懂得爱护它们,因而,捕捉和伤害它们的现象常有发生。本课课文针对儿童这一特点和实际,从正面对他们进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法建议:

1、大自然中有益动物很多,各地的有益动物也不完全一样。本课中提到的,只是各地常见的几种。教学时,教师可结合当地的实际和儿童对有益动物的态度,进行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为什么说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一问题是本课教学必须做出回答的问题。可从以下两方面说明:(1)象啄木鸟、猫头鹰、青蛙等这些动物以害虫为食帮助人类做好事。(2)动物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友好相处,它们给人类带来了快乐。(3)珍稀动物是人类的财富,受国家法律保护。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课保护人类的朋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稀动物是全社会的财富,要爱护它们。

2、懂得保护珍稀动物是国家的政策,保护它们人人有责。

情感:

1、喜爱动植物。愿意为保护动植物尽力。

2、对伤害动物的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自觉爱护动植物。注意保护珍稀动物,不伤害它们。

2、见到有人伤害动物,加以劝阻、批评,或向有关部门报告。

教学重点:是学生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动物。

教育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1、同学们,你家有小动物吗?说说你和小动物之间的事好吗?(同学之间交流)

小结:在家庭中,在与小动物的亲密接触中,我们和小动物之间已经结下了比较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成为了好朋友。

板书:朋友

2、你还知道哪些野生动物,分小组说一说。

动物真是数不胜数、千奇百态。

3、大自然中如果没有了动物会怎样?

小结: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动物,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更重要的事,人类也会随之灭亡。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板书:保护人类的……

●二、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1、让我们来看看动物们是如何帮助人类的吧。

(1)捕鼠能手----猫头鹰(录像片)

(2)森林医生------啄木鸟(录像片)

(3)壁虎捕捉蚊子的录像片。

2、你还知道哪些?请你跟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小结:象同学们说的这些能够帮助人类做事,对人类有好处的动物我们称它们为有益动物。可别小看这些动物,它们真是给人类帮了大忙了。

录像资料片:《鸟小作用大》。

3、除了我们常见的这些有益动物,世界上还有一些稀有动物,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呢?

(1)活化石----国宝大熊猫(录像)

(2)金丝猴录像

(3)丹顶鹤录像

……

4、你认识图中的珍稀动物吗?为什么称他们是珍稀动物?

(1)丛林之王——东北虎、华南虎,数量很少。

(2)金丝猴——全国只有60多只。

(3)扬子鳄——生活在淡水里,数量很少。

(4)丹顶鹤——全世界仅存1200只左右。

(以上内容边指图边讲。)

小结:所有的珍稀动物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们是全社会的财富。它们和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给我们的家园带来勃勃生机,但它们却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险,森林被毁,剥夺了它们的栖息地;环境污染,破坏它们的生活环境;还有人类的大量捕杀……现在保护野生动物,尤其是珍惜的野生动物,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____年11月8日我国颁布了第一部野生动物保护法,人们已经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那些伤害珍惜野生动物的人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5、看了这些珍稀动物的录像片你有什么感觉?跟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小结:人们欣赏珍稀动物,人们喜爱珍稀动物。动物给人们带来了快乐。珍稀动物是人类的瑰宝,一旦失去,不可再得。

6、人类为什么要保护动物呢?学生自由发言

扩展资料展示:

(1)研究动物可以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科研人员利用动物研究地质的变化录像)(2)由于大量捕杀麻雀带来的蝗虫灾害。

(3)大熊猫传友谊(大熊猫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4)有益动物是人类的“功臣”

……

7、前些日子,英国首相布莱尔到中国访问,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的部分内容已刊登在一些报纸上,老师给大家读一读信的大概内容:

一些不法分子偷盗我国珍稀动物——藏羚羊。据说,在贵国把披藏羚羊的皮毛被看作有身份的象征,而藏羚羊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希望阁下回国后同有关组织部门协调,制止这种违法行为。

(1)你知道信的结果怎样呢?

*那些偷盗者受到了惩罚。人们不在以穿此皮衣为荣。

(2)这个叫做梁从诚的人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呢?

小结: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不论是中国的平民百姓,还是外国的元首,对捕杀珍稀动物的行为非常憎恨,同时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个写信的人是个非常有勇气的、勇敢的人。提起勇敢的人,索南达杰就是众多为保护藏羚羊而献身的勇敢的人之一。

(介绍索南达杰及他的事迹。)(略)

小结:正是有许多索南达杰这样的英雄,才使珍稀动物有生存的希望,逃脱灾难。我们虽然不能向英雄们那样直接参加保卫珍稀动物的战斗,那我们能不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呢?动物对于人类来说至关重要,人类离不开动物。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大家行动起来共同保护人类的朋友吧!

三、辨析导行

1、遇到下面的情况怎么办?

(1)、春天,你家的屋檐下有两只燕子搭好了窝,可大人怕脏想把它捅下来,不让它们在你家住。

*想办法既不影响卫生,也不赶走小鸟。

(2)、夏天,邻居家的阿姨看见窗户上有只壁虎就让叔叔把它捅下来。

*劝阻他们不要捅,

(3)、秋天到了,一些农民怕小鸟吃麦子就在地头支起粘网抓小鸟。

*告诉他小鸟是有益动物。

(4)在集贸市场你发现有人倒卖国家保护动物。

*报告有关部门

2、同学们都去过动物园,你们可曾想过动物园里的动物,是不是免遭一难呢?(放录音:管理员叔叔的话。)

(1)你听了管理员叔叔的话后,心里怎么想的?

(2)我们今后再去动物园,应该怎样做到文明观赏?

(学生回答中穿插提问:这些东西是谁扔的?若喜欢动物该怎样做?)

3、帮一帮:

(1)小红到动物园,在熊山,见几只黑熊正抬手向游客讨吃的,她真想扔点吃的逗逗它们,请你告诉小红应该怎么做?

小结:小红应该遵守园内的规定,不随便投喂食物,从而爱护动物。

(2)小军家的湖面上飞来几只白天鹅,请你告诉小军要注意什么?

小结:小军要爱护珍稀动物,不要伤害它们。

板书:不伤害它们

四、总结:

这世界不能没有动物,因为,动物使这世界变得生机盎然。人类不能没有动物,因为动物给人带来生的希望,带来快乐。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共同保护人类的朋友---动物吧!

板书设计:

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6-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 2、能力 3、知识 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三、课程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现在课程设置是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这样做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另外要注意,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的“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要从儿童生活中提取。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课程基础,尊重儿童的生活。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是,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而是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

浙江省台州市2016年中考社会思品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6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考试 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 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6年1月16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在北京正式开业。 该金融机构是 A.世界发展银行 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C.亚洲开发银行 D.世界投资银行 【答案】B 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 A.物理学奖 B.化学奖 C.文学奖 D.生理学(医学)奖 【答案】D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回答3~4题。3.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 A.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B.全民国家安全宣传日 C.全民国家安全法制日 D.全民国家安全活动日 【答案】A 4.我国把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是因为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②国家安全关系到民族的存亡 ③国家安全是公民个人安全的重要保障④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考点直击】思想品德(考点35)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国家安全的重要性。①不符合题意,④表达错误。故选B。5.2016年2月,演艺明星傅某因吸毒、容留他人吸毒被北京警方带走。这一案例的警示是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答案】D 【考点直击】思想品德(考点13) 6.为了探索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国务院决定在台州设立国家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小学思品课程标准

小学思品课程标准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小学思品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

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

小学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范文

小学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62人,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他们掌握环保的有关知识,通过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做环保的小主人。 ◆教学总目标 1、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第1课天气与节气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些天气现象,学习描述天气状况。 2. 背诵相关的天气谚语,认识天气预报常用的标识,增强环保意识。 3. 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名称和含义,感受节气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认识天气,增强环保意识。 2.初步认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视频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二、开动脑筋,认识天气 1.除了刚才所说的几种,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2.那么怎样来描述一天的天气呢? 3.如果你打算外出旅行,通常你是怎样获得天气消息的呢? (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看报纸、手机短信……) 4.现代科学技术很发达,我们获得天气变化的途径有这么多。那我们古人是怎样了解天气变化的呢?(利用天气谚语。) 三、畅所欲言,交流气谚 1.学生阅读背诵教材上的谚语。 2.学生交流汇报搜集到的天气谚语,并就难懂谚语做简单解读。 3.总结:古人的优秀经验我们要继承,当代的科学技术我们更要利用。现代我们最常用的了解天气变化的方法是什么?(看天气预报。) 四、探究园地,学习预报 1.我们先来看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请大家边看边想: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有哪些?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2.汇报交流。 (1)天气预报常用符号:请几生前台板画,教师课件补充。 (2)天气预报包含信息:气温、阴晴(降水)、风力、风向、空气质量等。 3.尝试播报天气。出示济南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请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播报天气。先组内练习,再推荐播报。 4.探究天气与人类的关系 (1)刚才我们了解了关于天气的许多知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讨厌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 (2)那么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呢?学生交流探讨。教师多媒体展示:天气与交通、天气与日常生活、天气与农业生产、天气与军事的图片。 (3)教师归纳:由此可见,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充分地利用天气预报,就能预知近期天气,就可以未雨绸缪,有效地趋利避害。 (4)几种极端天气给我们的启示。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还指出,2010年极端天气有增长趋势。国外也频频出现一些极端天气事件,同学们,看到这些事件,你想说点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齐心协力,知晓节气 认识了天气,那什么是节气呢? 1.什么是节气?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那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小资料”。知晓节气的来历:把地球公转的轨道分成24份,每15度为一个节气,便有了二十四节气。 2.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含义。 (1) 学生读背二十四节气歌。 (2)指导说出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

2020.10.16-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社会思品真题试题(含答案)

金华市2016年中考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试卷 一、选择题 1、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 城镇化道路的核心是 A.人的城镇化 B.化解城市病 C.激活城市资源 D.放宽入户条件 2、2016年3月22日,围绕“新媒体、互联网金融、分享经济、人工智能”等话题举行的国际性 会议是 A.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 B.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C.第十五届博鳌亚洲论坛 D.第四 届核安全峰会 3.观察右图,从自然环境角度对沪昆高铁线路描述正确的是 A.贯穿我国三个经济带 B.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C.地跨 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D.从上海出发经过浙江等地,到达云南 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 度……扎实做好精准扶贫,补齐“三农”短板。回答4―6题: 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金华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耕地相连,水利条件优越 B.山高谷深,热量条件充足 C.降水充沛,终年高温多雨 D.人口稠密,机械化程度高 5.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下列属于“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有 ①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②推行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③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精准扶贫,补齐“三农”短板,有利于实现 ①同步富裕②依法治国③社会公平④全面小康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7.元朝设立宣政院,明朝加固增修长城,清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其共同意义在于 A.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地方权力 C.抵御外来入侵 D.维护国家统 8.右边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知识简图,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新体制的创立 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C.工业革命的冲击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9.下列能为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撑的有 ①美苏等国协同作战②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③华人华侨归国参战④人民 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王某在微博上持续公开发布不良信息,有关部门依法关闭了他的账号,这警示我们应 A.加强自我约束,放弃言论自由 B.重视网络管理,禁止表达观点 C.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 D.拒绝不良诱惑,彻底远离网络 11.对右边漫画中“爷爷强行上车后的一幕”评述正确的是 ①爷爷的言行是错误的,应该遵守规则,尊重他人②爷爷的言行可以理解,是在调节情绪,随意发泄③孙女的言行是错误的,应该孝亲敬长,不讲原则④孙女的言行是正确的,体现正直勇敢,明辨是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学思品我的责任

我的责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情感目标: 1.体验不同的角色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2.增强责任意识。 行为目标: 1.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2.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承担的不同责任。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电脑出示课文63页的插图。 2.讨论:这些事情该由谁来做? 3.分析图中的事情,哪些是自己会做的?哪些是自己不会做的? 4.说一说,议一议:对于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是否做了? (二)板书课题:我的责任 (三)探讨明责任 1.让学生进一步回忆,自己家中每天都有哪些家务事,这些事都由谁来做的。 2.启发学生讨论:这些事情当中,有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自己在家中能够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并进一步思考:我能为学校为班级做些什么? 4.教师在收集学生的答案后,给予肯定。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5.齐读句子:自己的事情,能耐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大家都来做。

(四)提出建议 1.观察第64页的插图,看看说了什么事情。 2.让学生谈谈有没有与教材第64页中的同学类似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3.各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点拨。 4.各小组选出代表,以表演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五)品质升华 1.观察第65页的插图,看看他们给自己找了什么岗位? 2.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我给自己找岗位。 (1)在教师的帮助下,大家将班里的事情分分工,每人承担一件具体的事情(可以多人承担相同的事情)。 (2)在家里,请学生与家长商量,给自己找一件具体的事情做(例如扫地、洗碗等) 3.做这些事之后,大家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做好?一星期后,在班会上交流做这些事的感受。[板书设计] 明白责任 自己会做的事应该做 我的责任该做什么自己不会的事学着做 找找岗位

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天人合一”、资源有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 本年级一、二班学生共有80人,他们来自全镇各村,对现实中的环境污染有所认识。可以利用身边的环境现象作为环境教育的好教材。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 3.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四、主要内容 1.环保理论:⑴我们共同的家园;⑵人与自然;⑶人与动物;⑷人与社会;⑸个人与他人。 2.环保常识:⑴世界环境日;⑵世界环保纪念日;⑶中国环境标志;⑷中国绿色食品标志;⑸绿色食品;⑹环保时装;⑺绿色笔;⑻绿色包装;⑼绿色建筑;⑽绿色胶卷;⑾绿色计算机;⑿绿色水源地;⒀绿色汽车;⒁环保材料;⒂无铅汽油。 3.环保现状: ⑴我们生活的周围存在着哪些污染; ⑵我们生活的周围空气污染有哪些; ⑶空气质量预报; ⑷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及如何减少; ⑸白色污染有哪些及如何减少; ⑹固体废物污染有哪些及如何减少噪音; ⑺节约可利用资源的做法有哪些。 4.环保行动:⑴保护环境,美化家庭;⑵保护环境,美化社会;⑶保护环境,美化家园。 五、基本途径 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育,应当多渠道、全方位进行,还要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一)开设环境教育课 要把这项教育开展得扎实深入,必须开发环境教育课程并把其作为基本载体,以便使环境教育比较系统地开展。学校要求各年级在这方面应进行大胆的尝试,各年级教师应根据本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掌握环保知识的现状入手,根据学校环境教育的目标、理念、和环境教育内容,选择适合本年级的环境教育的内容,期初制定好环境教育课教学计划,备好环境教育课教案,上好每一节环境教育课。 (二)学科教学有机渗透

小学思品课堂基本要求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基本要求(试行)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其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己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帮助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根据《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及学科特点,制订课堂教学常规如下: 一、导语引入 导语在课堂上体现揭示本节课所授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迅速地集中注意力,将思维进入新课的教学上来。导语的设计应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如:情景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谈话导入、插图导入、谜语导入等,也可以借助教具、游戏、表演等形式导入。 二、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对教学活动进行探究、实践的过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起到引导、指导、帮助、鼓励、促进的作用。 ⒈活动过程 可分为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三个环节。 ①活动前:是活动的准备、指导阶段。主要通过讲座、交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前指导,筹划调查、采访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真实的问题,获得真切的体验。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做好活动准备。如:方法的交流;

物质的准备(教具、媒体等)。同时提出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②活动中:是学生在活动进行中的交流、指导,是关注整个活动过程的阶段。教师要创设条件,选用讨论、制作、参观访问、情景模拟与角色表演及游戏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再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每课时可组织3到4种主题活动。 ③活动后:是总结、展示阶段。第一步: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之间相互展示活动成果,交流活动经验。第二步:每组选派几名代表在全班展示,教师要用赏识、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如:“谁做的和大家不一样?”、“你的作品真有创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提高学生的认识,达成活动目标。 ⒉课后小结 教师要以课堂为阵地,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从教育教学研究的层面总结出适合自己教学特色形成的规律的东西。 三、拓展延伸 ⒈对儿童提出新的教育要求,引导他们把活动引向深入。

小学环境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小学环境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开展环境教育和实践是落实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你知道具体的计划要怎么制定吗?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带来关于小学环境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小学环境教育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1、按照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理论和实施素质的要求,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环境保护教育是让学生懂得保护好人类生存的环境,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环保法规、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做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到与学习科学知识,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三结合。 二、具体工作: (一) 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保环境。 1、绿化、美化、净化学校。 2、形成环境教育的氛围。 (1) 让学生树立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校园更美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知道地球只有一个,保护地球是人类的职责。 (2) 饲养鸟和金鱼等,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从小要保护动物。 (3) 各班学生做到垃圾分类,废物利用等。 (4) 全校师生养成不随地吐痰,乱抛杂物,不大声喧哗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1、有关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有关学科列出相关课目和教育重点,环境保护涉及方方面面,在学生学习的各门学科中都有所体现,《科学》、《社会与品德》、《综合实践》等学科有许多教学内容本身就是环保科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这方面知识。 2、专题宣传有关环保法规,加强遵守法规意识,这对学生今后发展有很大好处,

小学思品课程标准(二)

小学思品课程标准(二) 我是xx人内容标准教学活动建议 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3.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5.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6.知道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解放军。 7.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8.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9.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某种农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 10.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 11.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12.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13.体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14.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1.进行查找地图竞赛或拼图游戏。 2.列举一些能够代表中国的典型标志和象征,并且说明它们之所以能够代表祖国的理由。观看有关祖国风光的影像片;收集整理图片、诗文、风景点门票等资料,相互交流。 3.观看一些反映我国历史上重大发明或重要文化遗产的影视片。或收集有关资料,举行报告会。或讲述体现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发明创造的故事。 4.有条件的地方可参观历史博物馆。还可以观看有关影视片,学唱抗日救亡歌曲。 5.在搜集实物、照片和对家长等成年人采访的基础上,举办反映生活变化和祖国发展变化的小型展览。 7.选择、列举代表民族文化的实例(诸如:传统节日、歌曲、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服饰、建筑、饮食等),进行交流展示。 8.比较我国不同区域中,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特点。 9.了解当地一种农产品的来历,相互交流。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访问农户,或参加农业劳动,或参观农业科技园。 10.以常见的生活用品为例,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相互交流。11.设置情境,对比古今到达同一目的地所采用的交通工具和所选择的交通路线的巨大差别。

浙江省衢州市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真题试题(含答案)

1 图1 某大洲沿南回归线剖面图 浙江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衢州卷)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试题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两大题,25小题,满分为8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考试采用开卷笔答形式。 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卷Ⅰ的答案必须用2B 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卷Ⅰ 说明:本卷共一大题,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用2B 铅笔在“答题纸”上将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相对应的小方框涂黑、涂满。 一、选择题(每小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6年11月9日,美国第45届总统选举结果揭晓,当选者是共和党人 A.希拉里 B.布什 C.奥巴马 D.特朗普 2.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 A.浦东新区 B.滨海新区 C.雄安新区 D.两江新区 3.古时衢州对外政治、经济交流最重要的一个窗口,水路进出衢城的必经之道是 A.浮石门 B.迎和门 C.礼贤门 D.水亭门 4.对下列描述地理规律或景观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南北方冬季温差大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青藏高原的生态景观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纬度高低影响植物生长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印证了我国东高西低的地势特征 读图1,回答5-6题。

5.该大洲东部濒临的海域甲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6.对该大洲区域特色的描述,合理的是 ①该大洲的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原住居民印第安人为黄色人种 ②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东非高原,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 ③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有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 ④丁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山区的主要运输工具是骆马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学者黄仁宇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发生的几件小事入手,展开大历史之旅,写成《万历十五 年》一书,风行数十年。“万历十五年”属于 A.年号纪年法 B.帝号纪年法 C.干支纪年法 D.公元纪年法 8.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全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这一问题在汉代也受到 高度重视,汉武帝专为监督权力而设立的官职有 ①刺史②郡守③司隶校尉④三司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9.梁启超认为“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因果关系成立的是 10.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 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考察团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C.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2

小学思品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有效策略

小学思品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19-07-03T15:06:20.113Z 来源:《教育学》2019年6月总第181期作者:罗广瑜 [导读] 小学思品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引导他们比较全面、客观地发现和认识生活;是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儿童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的体验性课程。为此,我在小学思品课教学过程中进行着体验式学习的探究。 广东省兴宁市坭陂中心小学514500 小学思品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引导他们比较全面、客观地发现和认识生活;是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儿童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的体验性课程。为此,我在小学思品课教学过程中进行着体验式学习的探究。 一、实践体验式 实践体验式就是让学生主体在实践中暂时把自己变为现实的客体,不仅站在客体的立场上观察和思考问题,而且直接作为客体中的一分子去生活,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认识客体。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也就是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实践体验,一般可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设岗服务等方式来完成。 1.参与社会实践体验。 即是让学生接触社会,开展调查、访问、参观、社会服务,搜集道德名言、谚语、格言等活动,让学生从社会大课堂中引发亲身体验。如:教学《家庭安全故事会》这一活动课时,让学生回家向家长了解社区内(或邻里)发生过的家庭不安全事例,开个故事会,从中体验到如何学会自我保护,注意防火、防电、防碰、防受骗。教学《向英雄学习》一课时,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查一查书籍、画册、报纸、互联网等,收集爱国小英雄的故事和图片,也可调查访问当地一些老前辈的英雄事迹,从中体验到我们要向爱国英雄学习,从小热爱祖国,学好本领,长大了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出力的爱国情感。教学《尊重老师的劳动》时,让学生调查老师,了解他一天的工作情况和作息时间表(包括到校、上课、听课、参加教研、辅导学生、批改作业、回家备课所用的时间),具体算一下教师除8小时工作时间外,还要额外工作多少时间,从中体验教师为学生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激发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2.设置“岗位服务”体验。 按照知行统一的要求,可将课内教育延伸到家庭、社会,并在家中和社区内设置相应的“岗位”,从服务家庭、服务社会的行为践履中孕育出相应的情感体验。如:教学《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社区内设置服务岗位,让学生当小小售货员亲自站柜台,让学生当清洁工亲自参与打扫街道、擦洗交通护拦,让学生跟随父母到田间干活等,培养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感受、体验普通劳动者的辛苦,激发服务他人、热爱劳动的光荣感。再如学习《注意交通安全》后,组织学生成立“小小交警队”,帮助小同学、幼儿园小朋友安全过马路,使学生真切体验到当警察的艰辛和光荣。 二、情感体验式 情感体验式就是指教师运用道德情感体验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对比和心理换位思考等途径,实现道德情感的共鸣和升华。情感体验是直觉的情绪体验,要求教师善于捕捉和优化道德情感引发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搜集一些与学生很贴近、很新颖的事例,借助多媒体设置问题情境和悬念等来启动学生直觉的情绪体验。 例如,在学习《注意交通安全》一课时,我先播放了几组遵守交通规则与不遵守交通规则不同后果的场面的录像,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体验:人人遵守交通规则,秩序井然,我们的心情怎样?如果大家都不遵守交通规则,血淋淋的交通事故不断,你又有什么感受呢?我运用强烈的对比和生动的场景并通过换位思考、情绪体验,构建了课堂上积极的心理环境,让学生自觉接受要遵守交通规则的道理,认识到不遵守交通规则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三、操练体验式 操练体验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切入主体性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操练,在试一试、读一读、做一做、画一画、算一算、练一练的活动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操练体验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巧设游戏,互动体验。 根据思品课教育主题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设游戏活动(如搭积木、猜谜语、唱歌、跳舞等),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作用,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体验,从而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如教学《学好各门功课》一课时切入游戏活动,让学生先用小方块和圆柱形积木搭高楼,再观察不断抽出圆柱积木后发生的现象。通过游戏活动,学生就会体验到,盖高楼的基础一定要牢固;学习也一样,不能偏科,要全面打好基础。 2.借助多媒体展示,表演体验。 在课堂上,可用多媒体展示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当其中的角色,使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表演中得到深刻的体验。如:《做有礼貌的客人》一课的教学,我用多媒体展示出多幅图画,学生看图,分角色演一演做客的基本礼节。通过角色表演,让学生体验到做客要文明礼貌才会受到欢迎的情感。再如:学习《公共场所守秩序》时,让学生演一演“假如没有公共秩序”的情景,从中体验到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保证活动正常进行,大家心情都愉快的情感。 教师在运用操练体验式时注意到了学生的心理训练和行为操练的协调,让学生在操练中孕育积极的情感体验,围绕操练及时评价,让学生扩展感受,以进一步积累和加厚情感体验。 总之,体验式学习是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

中小学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新编版)

中小学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新 编版) Through the work plan, you can make a plan for future work and work out a detailed plan; the work plan function greatly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中小学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新编版) 导语:通过工作计划,可以对未来工作进行一个规划,制定出详细计划;这样能让工作更有条理性,还能对工作进行全局的管理,可以更好的应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工作计划功能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提升。 中小学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一) 为贯彻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知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行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制订此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xx"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指导,全面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积极推进我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 二、创建目标 (一)、引导师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和法律知识。

(二)、逐步培养师生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树立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 (三)、教育师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关心校园环境做起,积极参与环保。 (四)、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 三、创建措施 (一)、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检查,加强领导。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发展环境教育工作。 1、组织全校教师进行环境保护科普知识的学习。 2、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和培训班。 3、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 (三)、投入必要的专项经费,建立完整的创建档案。 (四)、规范建设,优化环境,创造良好育人条件。 1、校园建设立足长远发展,实行整体规划,规范建设。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试行) 序言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导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估、考核,以及规范教材编写与审查标准 的规章。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国家民族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进行思想方法、心理品质、法律意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了解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理想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感。 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同其他各科教学、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中小学德育任务,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同高中思想政治课整体上相互衔接,并在教学内容的深浅度和侧

重点上,注意适合小学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课程标准》以六三学制为基准,按小学一二年级、三至五年级、六年级,初中一至三年级,划分四个教育教学阶段,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同时适用于五四学制和仍在施行的六三学制。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小学一、二年级) 采取以图为主的形式,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通过具体的行为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一、热爱祖国(4课时) 我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认知: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 2、知道我国的国名、国旗、国徽、首都、国庆节。 3、认识革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邓小平,并敬爱他们。 4、知道爱国小英雄的故事,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5、知道国旗代表国家,应当尊敬国旗。 6、知道毛泽东主席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7、知道升挂国旗的主要场合。 行动: 升国旗、唱国歌时立正、敬礼。 二、孝亲敬长(5课时) 敬爱父母。对父母、长辈有礼貌,听从他们的教导,不任性。 尊敬老师。听从老师教导,对老师有礼貌。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社会思品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考试 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题,每题2分,共4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 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读世界局部区域圈,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为世界著名海峡或运河,其中位于东半球的共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答案】C 【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l、8)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④为巴拿马运河,位于 西半球,故选C。 2.图中甲为阿拉伯半岛,这里的居民主要为 A.黄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棕色人种 【答案】C 【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3) 【解析】本题从世界三大人种分布图中即可找到正确答案,故选C。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I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②接近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我国1月O℃等温线大致经过该界线 ④和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基本重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5、6) 【解析】I界线为南北方地理分界线,与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大致吻合。故选B。 4.以下为北京、杭州、乌鲁木齐、西宁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属于杭州的是

【答案】C 【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5) 【解析】杭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气温在0℃以上,降水较多,故选C。 阅读《浙江省2014年土地利用结构表》,回答5—6题。 浙江省2014年土地利用结构表 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全部 所占比例(%) 18.71 53.51 9.48 12 6.3 100 5.从上表可以看出浙江省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A.地区分布不均 B.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C.浪费破坏严重 D.林地多,但耕地比重小 【答案】D 【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8、9、37) 【解析】本题从材料数据中可直接得出结论,答案为D。 6.浙江省地形复杂,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2015年3月1日,《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正式施行。下列关于我省水土流失自然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较大②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 ③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④城镇及工矿建设不当,致使地表裸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5、38) 【解析】本题要注意从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分析原因,正确答案为A。 7.记听课笔记是历史学习的好习惯。小张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城门立木取信、建立县制、奖励军功等。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齐桓公首霸 B.商鞅变法 C.郡县制确立 D.百家争鸣 【答案】B 【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14) 【解析】本题属容易题,从“城门立木取信”“建立县制”等可判断为商鞅变法,故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