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2013年中国共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神经心理学测试, 其中NCT-A 及DST 两项均阳性可诊断轻微型肝性脑病[1b, A]。
Page 9
HE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一)氨中毒学说
是主要发生机制
主要论点:血氨↑,进入脑组织,引起脑的代谢和功能障碍
支持:约80%的HE患者血氨水平明显增高,可达正常的3 倍左右;肝性脑病患者采用各种降血氨的措施有效。
挑战:但部分病例难以用氨中毒学说来解释
①肝昏迷患者约20%血氨是正常的,但有神经精神症状; ②部分肝硬化病人,虽然血氨明显升高,但不发生昏迷; ③暴发性肝炎病人血氨水平大多正常,与临床表现无相关 性,减氨疗法也无效果。
Page 13
HE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三)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支持:用左旋多巴治疗可使肝昏迷患者神志迅速恢复
HO HO
CHOHCH2NH2 去甲肾上腺素
CHOHCH2NH2 苯乙醇胺
HO HO
CH2CH2NH2
CHOHCH2NH2
多巴胺
HO 羟苯乙醇胺
正常及假性神经递质
Page 14
HE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重程度分级方法[1b,A]。
Page 19
HE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共识
4. 肝性脑病多有血氨增高,应严格标本采集、转运及检测 程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1b,A]。
5. 脑电图和诱发电位等可反映肝性脑病的大脑皮质电位, 以诱发电位诊断效能较好。但受仪器设备、专业人员的限 制,多用于临床研究[1b,A]。
Page 10
HE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一)氨中毒学说
血氨的正常合成及排出途径
尿素酶 氨基酸氧化酶
NH3
25%(肠肝循环)
75%
Page 11
鸟氨酸循环
尿素
HE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一)氨中毒学说
血氨对脑组织的毒害作用
干扰脑能量代谢
干扰脑内神经递质
干扰神经细胞膜离子转运
增加脑水肿
改变基因表达
PBiblioteka Baiduge 18
HE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共识
1. 严重肝病和( 或) 广泛门- 体分流患者出现可识别的神经 精神症状时,如能排除精神疾病、代谢性脑病、颅内病变 和中毒性脑病等,提示肝性脑病[1b,A]。
2. 根据基础疾病,可将肝性脑病分为A、B、C 型[1d,A]。 3. West-Haven 分级标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肝性脑病严
Page 5
HE的病因
严重肝脏疾患
肝脏不能处理 毒性代谢产物
门-体分流
毒性产物 绕过肝脏
Page 6
HE的病因
(一)导致肝功能严重障碍的肝脏疾病: 1、肝炎病毒:其中HBV约占80%~85% 2、药物或肝毒性物质:乙醇、化学制剂等 3、妊娠急性脂肪肝 4、自身免疫性肝病 5、严重感染
肝性脑病2013年中国 共识
HE的概念
是一种由于急、慢性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各种门静脉- 体循环 分流( 以下简称门-体分流) 异常所致的
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 轻重程度不同的 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
Page 2
共识推荐意见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描述
Page 3
证据等级与推荐强度
Page 4
HE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Page 7
HE的病因
(二)门- 体分流异常: 存在明显的门- 体分流异常,可伴或不伴有肝功能障碍 (三)其他代谢异常 1、尿素循环的关键酶异常 2、其他任何原因导致血氨升高:如先天性尿素循环障碍 均可诱发HE,但肝活组织检查证实肝组织学正常
Page 8
HE的诱发因素
1、消化道出血 2、感染( 特别是自发性腹膜炎、尿路感染及肺部感染) 3、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如脱水、低血钾、低血钠) 4、大量放腹水、过度利尿 5、进食蛋白质过多 6、便秘 7、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8、使用安眠药等镇静类药物
线粒体通透性转变(MPT)
Page 12
HE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二)细菌感染与炎性反应
①肠道细菌氨基酸代谢产物(硫醇与苯酚产生的内源性苯 二氮卓类物质),细菌色氨酸的副产物(吲哚及羟吲哚) 等,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影响γ- 氨基丁酸神经递质的 传递
②肝性脑病患者的炎性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IL-1 及IL6)水平明显增加,能影响血- 脑屏障的完整性
BCAA/AAA 降低
昏迷
抑制正常神经递质生成 促进假性神经递质生成
AAA竞争 入脑增多
Page 16
HE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四)其他
低钠血症 锰中毒 乙酰胆碱减少
Page 17
HE的临床流行病学共识
1.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发生肝性脑病,发生率至少为30 % ; 而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其发生率也增加,并提示 预后不良[2a,A]。
HE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等共识
1. 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尤其是肝硬化等 终末期肝脏疾病是我国肝性脑病/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主要原 因[2b,A]。
2. 大多数肝性脑病/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生均有诱因[2b, A]。出血、感染及电解质紊乱是常见诱因。
3. 氨中毒学说依然是肝性脑病/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主要机 制,多种因素相互协同,相互依赖,互为因果,共同促进 了肝性脑病/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生和发展[2b,B]。
2. 我国住院肝硬化患者中,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约为 39.9%。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其发生率增加,且与病因 无明显相关性[2a,A]。
3. 不同研究报道的轻微型肝性脑病发生率不尽一致,主要 是由于受所调查患者的肝病严重程度及所采用诊断标准( 心 理智力试验的选择、异常值的确定) 的影响而不同[2b,B]。
6. 头颅CT 和MRI 等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排除脑血管意外、 脑肿瘤等其他导致神经精神状态改变的疾病;腹部CT或 MRI 有助于肝硬化及门- 体分流的诊断[1b,A]。
Page 20
HE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共识
7. MRS 和功能MRI 可获得脑内分子和功能变化的证据, 但其诊断效能尚待进一步研究[2c,B]。
(四)氨基酸不平衡学说
支持: 肝性脑病患者支链氨基酸(BCAA)/芳香族氨基酸(AAA)
较正常人显著下降(从正常 3~3.5 下降至 0.6~1.2) 纠正BCAA/AAA,患者中枢神经功能得到改善
Page 15
HE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四)氨基酸不平衡学说
肝功能障碍 门体侧支循环
胰岛素↑→BCAA↓ AA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