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 小论文
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论文

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论文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论文论文关键词:上海方言普通话变异语言接触语言地位语言认同论文摘要: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既有历时变化,又有共时差异;语言不是自给自足的,在语言接触中会相互影响。
上海方言来源广泛,变化迅速,领先创新,并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
本文试从社会语言学角度,依据上海方言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分析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从而得出如下结论:上海方言在变化,但不会消失,我们应努力营造多语并存,和谐发展的语言环境。
引言2005年以来,针对社会上种种关于“上海话要消失”, “孩子说不来上海话”的担忧,上海舆论界掀起了一股“保卫上海话”的浪潮——人大委员提交议案建议保护上海的方言文化,规范沪语,推行沪语;市教委预启动“上海方言保护性调查研究课题”,通过建立上海话语音档案,以保存“原汁原味”的上海话。
社会各界专家学者也纷纷就此现象各抒己见。
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发表文章“救救上海话”;上海大学语言研究中心主任钱乃荣认为:“上海闲话能变化,但不能消失,它们富于个性,是上海这座城市文化,历史,发展的见证。
”①同时,另一个声音也在响起: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游汝杰教授认为:“不必担心上海话消失,因为上海话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上海人的上海话能力并没有明显的减弱……只是其特色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了。
”③;市教委语言文字管理处处长孙晓先认为:“推广普通话,上海话并不会因此受到挤压,不需要特别保护。
”④种种观点充斥着舆论界。
上海方言需不需要受到保护?推广普通话和保护上海方言,舆论界究竟何去何从?本文依据上海方言的历史形成过程分析上海方言本身的特点,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及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关系来探究该问题的答案。
一、上海方言的特点钱乃荣在《上海语言发展史》一书中详尽地研究了近代以来上海方言的语音、词汇及语法演变。
纵观上海方言自开埠至今近160年的发展变化,我们发现上海方言有来源广泛,变化迅速,领先创新并日趋向普通话靠拢的特点。
太原方言研究报告论文

太原方言研究报告论文太原方言是山西省太原市及周边地区使用的方言,属于晋语的晋中方言。
太原方言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是研究山西方言的重要分支之一。
太原方言的语音特点主要表现在声母和韵母的发音上。
在声母方面,太原方言的"zh"、"ch"、"sh"三个声母发音与标准普通话相同。
但是太原方言中,“l”和“n”往往会交替发音,例如“liang”(凉)可以发音为"nang"。
在韵母方面,太原方言中的"i"韵母发音与标准普通话中的"i"韵母发音相似,而"ü"韵母则发音更接近于"i"韵母,例如"du"(肚)发音为"di"。
太原方言的词汇特点主要表现在典型的山西方言词汇和土地特色词汇上。
例如,太原方言中的“饽饽”(面包)、“茶几”(茶几)等词汇都与标准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
此外,太原方言还保留了一些古汉语词汇,如“儿子”发音为“兒”等。
太原方言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动词的时态和名词的复数形式上。
太原方言中的动词时态较为简单,只有现在时和过去时两种,并且不论人称和数的变化,动词形式都不变。
而在名词的复数形式上,太原方言中的名词通常不加后缀,而是通过前缀或者改变词义来表示复数概念,例如“凳子”(凳子)的复数形式为“弓担”。
太原方言是太原市本地居民的日常交流语言,也是太原地区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太原方言的使用受到普通话的影响逐渐减少,但是仍有许多老年人和一些特定行业的人士使用太原方言进行交流。
太原方言的研究对于了解山西方言的演变和太原地区的文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方言论文关于方言的论文

山西方言论文关于方言的论文山西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摘要:文白异读首先分为文读和白读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的差别表现在声韵调的不同。
文章分别从声母和韵母两方面讨论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
因孝义方言中声调的文白异读不成系统,本文不作讨论。
通过青少年与中老年两代人的文白系统的比较,研究孝义方言文白异读的历时发展。
研究发现,孝义方言中的声母和韵母系统越来越接近普通话。
关键词:孝义方言文白异读发展趋势孝义市坐落于山西省中部,位于吕梁山东麓,晋中盆地东南隅。
孝义方言属于晋语并州片,在一定程度上受吕梁片的影响。
文白异读是山西方言中的一种重要的语音现象,因而孝义方言在文白异读上也表现出相当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孝义方言以旧城话为代表,本文讨论的孝义方言指的是孝义旧城话,主要通行于孝义旧城区内以及旧城区周边的一些村镇。
①一、孝义方言的声韵调下面所列的声韵调,依据孝义旧城区里中老年人的口音。
(一)声母:24个(包括零声母在内)p巴比盆② pʰ怕皮普m马米摸t多杜甜tʰ泰图帖n那南挨l啦里录ʦ灾座瓷ʦʰ茶刺出nz暖腻女s砂私柴z软如褥tʂ照治迟tʂʰ抽池吃ʂ烧手湿ʐ染柔日ʨ加居拳ʨʰ且期切ɕ小限歇k 钢官国kʰ开库哭ŋ 爱岸恶x厚黄咸Ǿ而义王愚说明:1./n/和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是[n],和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是[ȵ]。
2./nz/是带有舌尖摩擦的鼻塞擦音,与同部位的鼻音声母n相对立,如“挠”꜂nᶻao≠“铙”꜂nao,“女子”꜂nᶻu ʦə(女孩子)。
3.舌尖后音tʂ tʂʰʂ发音部位一般较前。
4.舌面音ʨʨʰɕ发音部位要靠后些。
(二)韵母:42个ɿ支匙翅i比体希u母腐土y句举院ʅ知池世a马拉茶ia家虾爷ua耍瓜花ya哕曰横ᴇ坡者贺iᴇ野写编uᴇ躲锁火yᴇ全靴元多糕占u播狼汤ər而尔二ai排来海iai街介界uai帅乖坏ei贝彩美uei水费鬼aɔ宝桃早iaɔ彪敲教yɔ表小浇ou头手后iou丢牛又aŋ班担康iaŋ天见想uaŋ短关万yaŋ卷权元əŋ本朋狠iŋ冰民信uŋ东中文yŋ穷用勇aʔ八答瞎iaʔ百麦甲uaʔ捉刷袜yaʔ觉角握əʔ木吃黑iəʔ笔力一uəʔ读突入yəʔ局药月(三)声调:5个(轻声除外)③平声11 刚尊开天婚飞穷平时扶人云上声312 古纸袄口丑草好死粉女老武去声53 近段厚盖菜送备大饭岸闰漏阴入2 急笔曲七识惜桌各尺发纳福阳入311 月直入局食杂读合白舌学罚二、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现象文白异读是指意义上有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读音,具有相同的来历,即在《切韵》系统里具有完全相同的音韵地位(张振兴,1989)。
河北方言论文方言语音论文

河北方言论文方言语音论文河北青县方言的语音特点摘要:河北青县方言以清州镇为中心,具有显著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青县方言语音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其声韵调三方面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青县方言语音特点一、引言青县是河北省沧州市的一个市辖县。
北与天津静海县相连,南接沧州市,西与廊坊市大城县为邻,东和黄骅市交界。
全县面积968平方千米,人口40万。
青县方言以清州镇为中心(清州镇是县城所在地),其他乡镇的方言与清州话存在着微小的差异。
本文调查的是清州话。
青县方言属于冀鲁官话、沧惠片、黄乐小片。
目前,除了一些年轻人以外,还有许多人保留着传统的方言。
本次方言调查合作人孙淑梅,46岁,从小在青县县城长大,是一位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工人。
她未在其它地方居住过,青县县城方言较纯正,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真实有效的第一手资料。
二、青县方言的声韵调(一)声母1.表述青县方言有23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如下:p布八被白pʰ怕陪铺坡m木马没买f副发飞分t到大代德tʰ天摊他太n难拿恩熬l路拉来嫩ʦ在争炸抓ʦʰ草虫茶擦s赛三渗水tʂ张真住周tʂʰ缠陈车出ʐ认扔嚷如ʂ上傻说受ʨ晶家借江ʨʰ七掐钱强ɕ秀下想小ȵ娘鸟年泥k贵怪干给kʰ葵快看课x黑横汗何ø云眼昂软2.说明(1)n有三个变体:n、ȵ、l。
其中l只限于“嫩”字。
(2)tʂ、tʂʰ、ʂ、ʦ、ʦʰ、s的读音变化是河北青县方言与普通话声母的最主要差别。
(3)ʐ与an、uan、uən相拼后,整个音节发音分别为“[yan](染)、[yuan](软)、[in](润)”。
(4)声母为ʨ的“俊”字发音为“[ʦuən31]”;声母为tʂ的“这”字发音为“[ʨiɛ31]”。
(二)韵母青县方言有37个韵母(儿化韵除外),基本与普通话一致,无o 韵和ɛ韵。
下面把特殊情况举例说明。
1.普通话中的韵母o与双唇音声母相拼时发音为“[o]”,而在青县方言中的发音为“[ɤ]”。
2.ai、an、ən、ɑu、ou自成音节时,发音前带鼻音n,例如“挨、按、摁、熬、欧”的发音分别为“[nai214]、[nan31]、[nən31] 、[nɑu55]、[nou214]”;ɑŋ自成音节时,发音前带i介音,如“昂头”的“昂”说成“[iɑŋ55]”;uan与n相拼成“[nuan]”,发音有两种:[nan]和[nɑŋ],如“暖壶”的“暖”为“[nan214]”,“暖和”的“暖”为“[nɑŋ214]”。
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论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强化训练(2664)一、填一填。
1.亮亮今年a岁,妈妈今年的年龄比亮亮的3倍少2岁,妈妈今年()岁。
2.小明有x张邮票,小华的邮票张数是小明的3倍。
小明和小华共有邮票()张,小明比小华少()张邮票。
3.在括号里写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1)公鸡和母鸡共有200只,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公鸡有多少只?()果汁,分别装在大小相同的瓶子里,正好装满6瓶,每个瓶子里装果汁(2)34L多少升?()4.如图,正五边形的周长比等边三角形的周长长10cm,正五边形的周长是()cm,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cm。
二、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5.饲养场里有x只鸡,鸭的只数比鸡的只数的3倍多5只,“3x+5”表示()。
A.鸡的只数B.鸭的只数C.鸡、鸭的总数D.鸭比鸡多的只数6.方程2.4x−0.8x=4的解与下列方程()的解相同。
A.5.5x+0.5=11.5B.4x−1.2x=2.8C.0.3x−0.1x=0.5D.5x−2.5x=107.在算式“11.8×◻−9.8×◻=5.6”的两个◻里填入相同的数使等式成立,则◻里应填()。
A.0.28B.2.8C.0.82D.8.28.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面积为9dm2的方砖铺,需要128块,如果改用边长为4dm的方砖铺,需要多少块?设需要x块,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4x=9×9×128B.4×4×x=9×9×128C.4×4×x=9×128D.4x=9×1289.一只企鹅的体重是42kg,一只海狮的体重增加6kg,刚好是企鹅的9倍。
海狮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设海狮的体重是x kg,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9x=42×6B.6x=42×9C.x+6=42×9D.x−6=42×910.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货车每时行60km,客车每时行80km。
保护方言文化议论文

保护方言文化引言方言是特定地区或社群的语言变体,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然而,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影响下,方言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本文将从方言文化的重要性、保护方言文化的必要性,以及实施保护措施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方言文化的重要性方言文化是一个地方独有的文化资源,反映了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
方言中蕴含着大量的口头传统、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这些都是方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言文化也是我们身份认同的一部分。
方言作为我们与他人交流的工具,塑造了我们与他人的交往方式和沟通风格,成为我们个体的一部分。
保护方言文化,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认同和文化传承。
此外,方言文化也是我们历史的见证。
通过方言,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社会结构。
保护方言文化,有助于保留和传承历史的记忆。
保护方言文化的必要性保护方言文化十分必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文化多样性方言文化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为了维护和传承各地方言文化,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和弘扬方言文化,以避免文化多样性的丧失。
2. 语言与思维方式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它还反映了一种特定地区的思维方式和观念。
不同的方言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保护方言文化有助于保护和弘扬地方特色的思维方式,促进多元思维的发展。
3. 保护口传文化方言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口头传统,如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
这些口头传统是方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通常是口耳相传的。
面对现代化的冲击,这些口头传统正逐渐丧失。
保护方言文化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些口传文化,使其能够得以延续。
实施保护措施的方法为了保护方言文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教育与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将方言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
方言论文关于方言论文关于方言的论文-关于晋语“圪”字的思考 (1)

方言论文关于方言论文关于方言的论文-关于晋语“圪”字的思考晋语指山西、陕西、内蒙、河南、河北等地保留有[?]尾入声韵的方言。
在晋语中,有一个语言现象以致引起晋语学者们的注意,那就是"圪"头词的存在。
一、"圪"的概说山西话里的"圪"普通话读作g€"V,是晋方言里普遍存在的一个前缀,无词汇意义,一般只起表音作用,有时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圪头词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圪A式。
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象声词名词:圪针枣树、酸枣树的刺圪蚤跳蚤圪台台阶圪梁山梁动词:圪蹲蹲圪捣挑逗,摆弄圪吵小声讨论圪蹶用一条腿向后踢形容词:圪腻形容油腻圪森形容可怕圪出形容不平展,皱纹多圪星形容东西少量词:圪节节一~竹竿圪独头:一~蒜;一小堆的量:一~饭圪抓手抓的量:一~瓜子象声词:圪吱形容挑重物时扁担颤抖发出的声音圪噔形容大步走时发出的响声(二)圪AA式。
由带"圪"的名词、动词、形容词词根重叠而成。
名词词根重叠后附加了"小"的意义,并带有亲昵的感情色彩,如"圪台"指台阶,"圪台台"指像台阶样的小台子。
形容词词根重叠,又加深程度的作用。
如:圪腻腻过于油腻这些儿菜过肥,人们~得不能吃。
动词词根重叠,一般变成形容词,如:圪瞪瞪眼:他气得眼~哩。
圪瞪瞪生气地瞪着眼睛有的点表示"稍微"的意思,如:圪看看稍微看一看(三)圪A圪B式。
A和B多数是同义词或近义词,有的是反义词构成形容词性四字格,如:圪摇圪摆形容摇摇摆摆的样子圪梁圪洼形容地势凹凸不平(四)圪圪AA式。
这是"圪A"的重叠式,表示动作连续进行或不断出现,如:圪闯(身体扭动):你站在戏场儿不要~!圪圪闯闯形容身体连续来回扭动:他~的,身上又有狮子了。
(五)圪A圪A式。
这是"圪A"的另一种重叠式,表示"一下"、"一阵子"的意思,如:圪吵圪吵讨论一下(六)圪ABC式。
洛阳方言语气词论文

洛阳方言语气词论文引言洛阳方言是河南洛阳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是汉语的一种地方变体。
在洛阳方言中,语气词是一类非常丰富的语言元素,用于表达说话者对于所述内容的态度、情感或者语气。
本文旨在探讨洛阳方言中的语气词的分类、用法以及语气词对于句子意义和语用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洛阳方言语气词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该方言。
语气词的分类在洛阳方言中,语气词可以根据功能和语义特征进行分类。
根据其功能,我们可以将洛阳方言的语气词分为以下几类:1.肯定语气:这类语气词用于表示说话者对于所述内容的肯定或确定态度。
例如,“是的”、“嗯”等。
2.疑问语气:这类语气词用于表示说话者对于所述内容的疑问态度。
例如,“吗”、“呢”等。
3.感叹语气:这类语气词用于表示说话者对于所述内容的惊讶、喜悦或者其他情感的表达。
例如,“哇”、“好棒”等。
4.命令语气:这类语气词用于表示说话者对于所述内容的命令或强制态度。
例如,“快点”、“给我”等。
根据其语义特征,我们可以将洛阳方言的语气词分为以下几类:1.语气词表情类:这类语气词主要通过语音模仿的方式表达情感,如“咦”、“喔”、“哼”等。
2.情感语气词:这类语气词用于表示说话者的情感状态,如“好吃”、“美丽”等。
3.语调语气词:这类语气词用于表示说话者的语调或者声调变化,如“哦”、“呗”等。
语气词的用法洛阳方言中的语气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有一定规律。
通常,语气词位于句子末尾或者句子的关键词之后。
例如:1.“好了,别说了啊。
”2.“你要去吗?”3.“真漂亮啊!”此外,洛阳方言中的语气词还经常与其他语言元素搭配使用,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1.“不错哦!”2.“太好了啊!”3.“快点啊!”通过对语气词的正确运用,说话者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语气词对句子意义和语用的影响洛阳方言中的语气词对句子的意义和语用起着重要的影响。
语气词的使用可以改变句子的语气、情感色彩以及说话者的心态。
方言论文

温岭方言生物1201 颜琪 1210200130 W26温岭属于全国非官话地区,其方言属吴语中的台州片。
与同片地区的语言特色不同,甚至不同于吴侬软语的柔软,温岭方言语气强硬,吐字果断、清晰。
有部分来自北方的居民,来到温岭都表示温岭方言是“南方方言中的北方方言”,可见一斑。
另外因温岭拥有港口,与福建、台湾广东等省份交流密切,故在温岭也有使用外来方言的居民,但因这部分人长期定居于此,将个人的方言特色加入了温岭方言,使温岭方言的使用平台百花竞放,更具魅力。
温岭方言中有许多叠音,说起来不仅生动,而且十分有趣。
叠音,又叫重言、复字、叠字、复叠,是将相同的字或单音词用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手法。
这些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的叠音,大大丰富了温岭方言的词汇,增强了温岭方言的表现力,增添了温岭方言的音韵美,是温岭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岭方言的叠音现象主要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前叠法,即两个相同的表示动态的字后通常以一个“动”或“相”字来修饰。
比如称一个人因赌气而发泄的行为或样子叫“闹闹动”;眼珠子乱转是“碌碌动”;嘴巴或其他物事一张一合,叫“钳钳动”;称人坐立不稳或作风漂浮是“挈挈动”;“蹿蹿动”与上蹿下跳的意思相近;而“望望相”、“用用相”、“吃吃相”、“听听相”等都带有一定的“试试看”的成分。
在前叠法里有时会出现象声词用一个“声”字来修饰的现象。
比如“唧唧声”、“叽叽声”、“笃笃声”、等等。
有时还会出现假象声词用一个“声”字来修饰的现象,比如大声讲话是“呀呀声”;与人争执是“唁唁声”;发牢骚是“呱呱声”。
前叠法能生动地表现声音、形态、动作、神情,使表意更细致丰富。
第二种是后叠法,即形容词后面加一个只有声音而毫无实际意义的重叠音节。
比如,形容事态不明朗或液体黏稠是“糊得得”;形容物体稀稀拉拉是“朗哈哈”(音),物体空洞是“空漏漏”;形容捕风捉影是“白晃晃”或“白影影”;形容粗略地估计是“毛估估”;形容气氛冷清是“冷棚棚”。
方言的作文

方言的作文英文回答:Dialects, regional variations of a language, offer a fascinating insight into the rich tapestry of human communication. Their distinctive features, shaped by geography, history, and culture,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diversity of human expression.Dialects serve as a testament to the dynamism and adaptability of language. They evolve through time, influenced by the interactions of speakers within specific communities. As populations move, languages spread, and external influences are encountered, dialects emerge as unique expressions of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The preservation of dialects is essential for maintaining cultural heritage and linguistic diversity. They embody the history and experiences of communities, reflecting their values, beliefs, and traditions. Byrecognizing and documenting dialects, we not only preserve linguistic treasures but also safeguard the cultural identities that they represent.中文回答:方言,也就是汉语的地区变体,为我们深入了解人类丰富多彩的交流方式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
方言论文小结

方言论文小结方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产生和发展的特殊语言形式。
它包含了人们在特定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单独使用的一种语言,是地域文化与语言的结合体。
在现代社会,方言的存在和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对方言的定义、特点和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
首先,方言的定义和特点。
方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种,它是在特定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
方言通常与一定的地区或社群联系紧密,并被与之相连的人们作为交流和表达的工具。
方言在词汇、语法和语音等方面与标准语言存在差异,它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和习俗的传承。
其次,方言面临的问题。
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地域壁垒被逐渐打破,各地方言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
因此,方言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困难。
许多年轻人已经不再使用方言,而是逐渐转向使用标准语言。
方言的使用者逐渐减少,也导致了许多方言词汇和语法的流失。
此外,方言的安全面临巨大的压力。
一些方言正遭受着标准语言的侵蚀,以致于在某些地区,方言已经处于濒危状态。
方言的消失将不仅仅意味着一种语言形式的消失,更可能会导致地域文化的丧失。
方言是地域文化和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和思维方式。
方言不仅是一种语言,也是一个社区的象征和认同。
方言的消失将导致人们对自身文化和身份的认同感减弱,对社区凝聚力的影响也将非常严重。
为了保护和传承方言,我们需要付出共同的努力。
首先,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方言的传承和教学。
学校可以组织方言课程,培养学生对方言的兴趣和热爱。
政府可以加大对方言研究和保护的支持力度,鼓励学者和学科专家参与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
此外,社区组织和家庭也要重视方言的传承。
家长可以向孩子传授方言,社区组织可以组织方言交流活动,让人们重新认识方言的重要性。
总之,方言是地域文化和语言的结合体,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境。
为了保护和传承方言,我们需要共同努力。
教育部门、政府、社区组织和家庭都应该加强对方言的关注和支持,让方言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关于方言的议论文7篇

关于方言的议论文7篇关于方言的议论文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熟悉的旋律歌唱的就是我的家乡美丽的冰城哈尔滨,我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
在我们这里不光有美丽的冰雪世界,特色的东北美食,以后再和大家分享。
今天我要和大家说说东北方言。
在我们家里,经常讲东北的家乡话,比如说:有一种直爽叫敞亮,有一种喜欢叫稀罕,有一种愤怒叫急眼,有一种数量叫老鼻子了。
记得有一次我和小弟玩,无意间我说了句:小弟,姐姐可稀罕你了。
弟弟开心地说:姐姐,谢谢你。
你们猜猜他听明白了吗?还有一次,爸爸去超市买了很多水果回来我和弟弟都没看见。
我问爸爸你买水果了吗?爸爸说:买了,我买老鼻子。
我和弟弟都纳闷了,不是买水吗?怎么变成鼻子了?再说哪有卖鼻子的啊,嘿嘿。
后来爸爸告诉我们,老鼻子是方言,就是很多的意思。
你们说,我们的方言有趣吗?美丽的哈尔滨是一座旅游城市,夏天有哈洽会,冬天有冰雪节,会有很多祖国各地的游客来这里旅游,我们接待游客用方言,大家都听不懂,有时还会闹出笑话。
所以我们要学好普通话,用标准的普通话将美丽的哈尔滨介绍给大家。
方言每个地方都有,大家都用自己的方言讲话会给别人带来不便,所以大家都学好、说好普通话,让我们沟通更方便。
关于方言的议论文2重庆城依山而建,人谓“山城”;冬春雨轻雾重,又号“雾都”。
但若抛开这些称号,方言则成了重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重庆方言以直白易懂,灵活多样,短小精悍,形象生动而着称。
使语言交流不但幽默风趣,而且含蓄生动,显现出特殊的美感和魅力。
“掐没得。
”一阵熟悉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我回头一瞧,原来是表弟,我连忙回答:“摸掐,屋头来客老,喊我买酒。
不忙摆老,我还会切嘞。
”咚咚咚,一阵短促的敲门声。
“开起累,你个傻娃,我忙得很,莫添乱老。
”妈妈像开枪打子弹一般说到。
我敢忙进屋,把酒放在了桌上,只见小姑她们都在为这顿团圆饭忙活着。
我趁着大家都在忙活,偷偷躲在阳台吃薯片,可真是浮生偷得半日闲。
有趣的方言作文

有趣的方言作文方言是指某一地区或民族特有的语言,它是一种具有独特音韵、词汇和语法特点的语言。
方言作为中国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
每一种方言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让人耳目一新,充满着乡土气息和浓厚的地域特色。
下面,我将带你一起探索一些有趣的方言,感受不同地域的魅力。
首先,让我们来到江南地区,听一听江南水乡的吴语方言。
吴语方言清脆悦耳,富有韵律感,让人仿佛置身于烟雨江南之中。
在吴语方言中,“吃饭”这个日常用语在吴语中变成了“食饭”,“好吃”变成了“好食”,这些词语的变化让人感受到了不同地域的生活气息。
而在四川地区,我们可以听到川话方言的独特魅力。
川话方言的语音变化多样,语调起伏跌宕,让人听起来仿佛在听一首优美的乐曲。
在川话方言中,“好吃”可以变成“香喷喷”,“好玩”可以变成“好耍”,这些独特的词语让人感受到了川地人民的豪爽和热情。
接着,让我们来到广东地区,听一听广府话方言的魅力。
广府话方言地域广泛,广东人民用广府话进行日常交流,这种方言充满了独特的韵味。
在广府话方言中,“吃饭”可以变成“食饭”,“好吃”可以变成“好食”,这些词语的变化让人感受到了广东人民的热情和活力。
而在北方地区,我们可以听到北京话方言的独特之处。
北京话方言浓重的儿化音、轻声、咬舌音,让人感受到了北方人民的豪爽和率真。
在北京话方言中,“好吃”可以变成“好吃儿”,“好玩”可以变成“好玩儿”,这些独特的词语让人感受到了北方人民的豪爽和率真。
总的来说,方言是中国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遗产之一,每一种方言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通过学习和了解不同地域的方言,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方言文化,让方言文化在当今社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让我们一起感受方言的魅力,感受中国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
方言的特色作文

方言的特色作文
方言有许多种,陕西话、山东话、上海话.….我的家乡在哈尔滨,那里可少不了东北话。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语言,每个地方的方言都不一样。
比如,普通话的“聊天”,东北话叫“唠嗑”,北京话叫“侃大山”,四川话叫“摆龙门阵”
方言在本地讲,大家都能听懂,并且感觉很亲切,有时还挺有趣儿。
但是方言不利于广泛的交流,特别是和外地人的交流,会听"弟不懂对方的语言,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有一次,我与北京的表弟交流就造成了不便。
弟弟白天开了房间里的灯,我就喊他:弟,把灯闭了!"表弟一脸疑惑地看着我,原来他不知道“闭灯”就是“关灯”的意思,还以为是墙上的壁灯。
还有一次,表弟把衣服弄脏了,我就说他:“弟弟,你看你多埋汰!”他就问我:“埋汰是什么意思啊?”看来,方言也不能随便说啊。
普通话与方言都应该说,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语言,既不妨碍交流,又保留家乡留在我们身上的烙印。
论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论文(1)

论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论文(1)论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东北方言是指我国东北地区的方言。
东北水广、土地肥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方言在我国方言中有着独特的特点。
而普通话是我国的国家语言,是全国人民所共同使用的标准语。
下面我们将从语音、语法、词汇和习惯等多个方面来探讨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一、语音方面的差异东北方言有着独特的音系,其中发音比较清朗,声音浑厚,发音口型大等特点。
比如说,东北方言的“ㄣ”音、舌尖音、“寻齿音”在普通话中都没有。
而普通话则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其音系相对比较规范,除了“卷舌音”在某些地方的发音上稍有不同外,基本上各个音都是标准清晰的。
二、语法方面的差异东北方言的语法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例如,在东北方言中,一些主语并没有出现,如“我去打球”在东北地区中就变成了“去打球”。
而在普通话中则需要完整的主语和谓语才能成句。
此外,在动词的时态和语气的表示上,东北方言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
比如,“去”这个动词在东北方言中可以表示将要去,但在普通话中更倾向于表示已经去了。
三、词汇方面的差异东北方言在词汇方面也有许多不同于普通话的词汇表达方式。
比如,在东北方言中“你”经常被称为“老子”、“老兄”等词汇,“吃饭”则被称为“打饭”等。
普通话则是以北方官话为基础,在用词上与地方方言也有所不同。
比如,在普通话中“你”一般都被称为“你”,“吃饭”则是“吃饭”。
四、习惯方面的差异习惯方面也是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表达方式上的区别。
例如,在东北方言中喜欢使用一些俚语、口头禅,这些表达方式在普通话中则显得造作。
另外,在称呼上东北方言中也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如“嘎子”、“老头子”、“丫头子”等,而普通话则遵循着规范的称呼方式,如“先生”、“女士”等。
综上所述,东北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语法、词汇和习惯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这也是我国方言与国家语言的地位所在。
我们需要在使用语言时灵活运用,注重规范化,以更好地完成交流与沟通。
是否应该保存方言议论文

是否应该保存方言议论文保护方言是全新的时代课题。
中国人有更强烈的乡土情怀,以前因为交通不便利,经济发展不够迅速,人们更习惯在家乡谋生,那个时候,大家生活的范围小,说方言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其后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慢慢打开视野,习惯迁徙的生活。
为了给后代创造更好的环境,人们向大城市扎堆,或者离乡背井去陌生的城市工作生活。
许多人都过上异乡人的生活,方言很少再被说起,在异乡打拼的人们都习惯用普通话交流了。
方言能真实记录一个人最根基的感情,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情感寄托。
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说好普通话,这是我们和世界保持紧密联系的方法,而说好普通话,和我们不忘方言并不冲突。
方言曾经是我们融入一座陌生城市的敲门砖,在异乡人还不那么多的年代,我们习惯和老乡在陌生城市抱团取暖,互相有个照应,而和老乡在陌生城市共同生活的状态,相信许多异乡人都不会陌生或者正在经历这些。
我们不忘方言,努力让自己的后代也学习继承方言,并不是故步自封,而是为了依靠方言这一根情感纽带,帮助我们的后代延续对故乡的感情。
方言带给游子强烈的归属感,让游子心生归家的念想。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十分浓厚,而有国才有家,我们对家文化的理解不单单是团圆,还应该是那一份对故乡的了解和思念。
唯有记住方言,我们才能更好地走进故乡。
方言能够让异乡人在他乡找到温暖,同样的,在习惯了电子通讯的年代,我们也希望借助方言来帮助我们完成一次次回归。
相比坚守在故乡的人们,我们这些异乡人更需要方言的温度,我们每一次回乡,都希望自己的方言能够一如既往地正宗,唯有如此才可自如交流,才能更好地去理解、领会和回归故乡生活圈,了解亲人和乡亲的近况。
方言既承载着乡愁,延续着孝道精神,也教会人们不忘本。
“不忘初心”是人们在各自的奋斗过程中最常提及的话,讲的就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迷惘彷徨的过渡时期,在那样艰难的时期里,我们应该回到人生的起点,回想自己在故乡生活的状态。
当我们想起楚自己当时为何出发,就能够很好地完成过渡,继而走出困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陵方言语法概要班级:09中文汉语言文学非师(1)班姓名:钱丽学号:0901421055摘要:由于南陵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受历史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方言中的一些语法现象也比较特殊。
本文简单介绍了南陵的地理位置,以及南陵的方言区划分和南陵方言语法方面有别于普通话的地方。
其中重点阐述了一下“把”字的特殊用法。
关键词:语法南陵方言普通话“把”一.南陵方言的地域性1.地理位置南陵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南陵县地处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是通往“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的重要门户。
南陵隶属于芜湖市,位于芜湖市境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界宣州区,西连铜陵县、青阳县,南接泾县,北邻繁昌县、芜湖县。
国道205、318线和省道320、216线交汇于县城,京福高速铁路、铜南宣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是皖南重要的交通枢纽。
2.方言区划分在粗线条上,处在长江以南的南陵,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划分,其方言被划分到北方方言中的江淮方言区,在江淮次方言区又被划分到皖南宣州吴语片。
南陵方言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些具有独特性的语法现象。
二.方言语法上的主要特点1.物名多“子”缀方言普通话蚂蚁子蚂蚁蜜蜂子蜜蜂沫沫子泡沫……2.动词和形容词后的“咯”[k ](1)相当普通话的“了”。
方言普通话我看咯三遍。
我看了三遍。
我忘失咯。
我忘记了。
卖咯旧的买新的。
卖了旧的买新的。
(2)还有“咯”[k ]相当普通话的“着”。
方言普通话灯还亮咯。
灯还亮着。
小伢听咯听咯困着咯。
小孩听着听着睡着了。
港咯港咯就哭起来咯。
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了。
3.形容词的生动式和加强式。
(1)XAA 式可以增加词的形象性;粗壮壮(的)亮堂堂(的)粗梗梗(的)(2)X不啦唧式既可以增强词的生动性,又可以表达出厌恶的感情色彩;瘦不啦唧(的)扁不啦唧(的)破不啦唧(的)淡不啦唧(的)….4.AX 式和AXAX 式都是词义的加强式X(正常式) AX(很强式) AXAX(特强式)圆滚圆滚圆滚圆干焦干焦干焦干潮叽潮叽潮叽潮烫滚烫滚烫滚烫5.“X 煞”式也是加强词义的,相当普通话的程度补语(X得很),对谓词的状况加以强调。
如干煞、累煞、痛煞、痒煞、忙煞、丑煞、哧赤煞。
6.称代词的单、复数形式南陵话普通话我我我到我们你到你们例句:你到可吃饭啦?你们吃饭没吃饭?7.指示代词的近指与远指近指第一远指第二远指格里k55li 郭里ko4li 妹里m55li格些k55φi 郭些ko4φi 妹些m 55φi格么k554m o 郭么ko4m o 妹么m 55m o格样k55ia~郭样ko4ia ~妹样m 55ia ~例句: 不在格里,又不在郭里,到底在什么乌头?•喏,在妹里!(不在这里,又不在那里,到底在哪里?喏,在内里)8.可能补语前不用助词“得”,普通话的可能补语与谓词之间要用助词“得”,而本县话却习惯不用助词“得”。
方言普通话你可能拿动?你拿得动吗?格话你可能听懂这话你听得懂吗?我能听懂。
我听得懂。
9.“把”字用法:(1)一般用法普通话中“把”字的作用主要是跟名词组合,放在动词前面,“把”后的名词多半是后边动词的宾语,由“把”字提到动词前。
“把”在这里起介引宾语的作用,表示的意义主要有两类:①表“处置”。
他把苹果发给大家。
把知识学到手。
②表“致使”(“把”后面的动词多为动结式)把小孩弄哭了。
把问题搞明白。
以上这种“把”字作介词的用法在南陵方言中保留了下来,所以南陵方言中也由此用法。
(2)南陵方言中“把”字带宾语的特殊用法动词“把”和介词“把”在用法上是有区别的,最直接的区分方法是:动词“把”后面可以接动态助词“了”。
例如“把他三毛钱”,可以说成“把了他三毛钱”。
而介词“把”后就不能接动态助词“了”了,例如“把窗帘拉起来来”,不能说成“把了窗帘拉起来来”。
①南陵方言动词“把”字带宾语的用法,和普通话中“给”的用法基本一致。
A.支配对象+“把”+间接宾语+动词格个(这个)糖把你七。
(普通话:把这个糖给你吃。
)蒽的衣裳把我试试瞧。
(普通话:把你的衣服给我试试看。
)这种用法与普通话差别较大。
在普通话中,“把”字前多为施事者,“把”后为受事者。
由以上例子看出,在南陵方言中情况恰恰相反。
B.“把”+直接宾语+动词+间接宾语这种形式即介词“把”将直接宾语提到动词前,谓语后留一个表人的间接宾语:爹爹把五毛钱给我。
(爷爷给我五角钱。
)王大假把五斤青菜给哦到。
(王大姐给我们五斤青菜。
)今天,这种用法已经渐渐不使用了,只在老一辈人的口语中比较常听到。
C.“把”接间接宾语把(给)你/我/他。
(一般只用来回答)D.“把”带双宾语——“把”+间接宾语+直接宾语爹爹把哦糖。
(爷爷给我糖)爸爸给把我头五个毛栗子。
(爸爸打了我头五下)②介词“把”表被动普通话中,一般用“被”表被动,主语为受事者,“被”后引出施事者。
南陵方言中,这个“被”也可用“把”代替。
具体用法如下:手机把蒽弄丢了吧?(手机被你弄丢了吧?)桌子把他修好了。
(桌子被他修好了。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受事者一般只能为没有生命的物体,如果受事为人或动物,就不能用“把”代替“被”了。
“小李把书弄丢了。
”不能说“小李被书弄丢了。
”(3)“把”作量词的用法①一般用法“把”字作量词的用法十分丰富,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常见的用法有以下几种:A.作为个体量词,多用于有把手的器具。
如:一~刀、一~扇子、一~椅子等等。
B.作不定量的量词,用来形容体积小、容易拿的物品,一手抓起的数量,跟手有密切的联系。
如:一把米、一把花儿、抓了一把瓜子,还有土、枣子、珍珠、豆子等等。
C.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也用“把”来示不定的量。
如:一把年纪、有把儿力气、咱们还得加把劲才好。
这种“把”字作量词表示的量要比“一点”强。
D.引申用于同手有关的某些事物。
如:拉(帮、推)他一把,这里的数词限用“一”,有强调的意思。
有时,在一些抒发感情的语句当中,这种强调作用会更加的明显。
例如:大娘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述说着自己的过去。
老妈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哦拉扯大,很不容易。
注:这几种用法在南陵方言中也都有体现。
②南陵方言中的其他用法,量词“把”和数词“一”组成的“一把”有“一起”的意思,也可以表示“遍、次”的意思这两种情况是普通话里面所没有的这个作业不能和那个作业一把交。
(这个作业和那个作业不能一起交。
)格把输特子,我想再玩一把。
(这次输了,我想再玩一次)(4)“把”字作助词的用法①一般用法普通话中,“把”字附在某些数词‘百、千、万’和或度量衡名词‘里、丈、亩、斤’以及量词“个”的后面,表示约数。
但是,在使用时要注意不能再加上数词。
比如,可以说“千把块钱”,而不能说成“三千把块钱”,它仅仅表示数量接近一百,并没有定指多少数目。
③南陵县方言中的用法在南陵方言中,除了和普通话中一致的用法外,“把”作概述词还可以跟一些具体的量词搭配,表示其特殊意义:A.量词+“把”(强调数量不多,有“单个”的意思)她买了件把新衣服,还尚好漂亮滴。
我书快看完了,就剩张把纸了。
与件、张等具体的量词的搭配使用,是普通话中没有的。
B.量词+“把”+量词+名词(这个名词如果是前面提到过的,可以选择省略)今天不急,我就件把件衣服要洗。
我要写作业,可能给我张把张草稿纸啊?这里将“件把”和“件把件”作比较,不难发现,两者在语气上略有不同,“件把”只是单纯的表示一个概数,而“件把件”出了是一种概数的表述法之外,还多了一层想要把数目往小、往少处说的味道。
③其实在南陵方言中,也存在基数为“二”的概数说法。
量词+“把”+“两”+量词难为你给我搞斤把两斤肉。
可能给我换张把两张十块滴啊?这里基数为“二”的概述用法显然是将数目增加了,和普通话中“一、两张”、“一、两本”……表达的语义相近。
不同的是,方言用法仍然多了层往少了说的意思。
三、结语通过以上对南陵方言语法的分析,可以看出普通话中一些语法现象在南陵方言中有保留,而且经过发展,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一些南陵方言中的语法现象和普通话相较,有许多有趣的的意义,所以说,研究、比较南陵方言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发现之中的不同与相同之处是十分有意义而有趣的。
参考文献:【1】《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纂,1990年版;【2】《南陵县志》南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黄山书社l994年11月第1版;【3】《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李小凡项梦冰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