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脉的变化简述

合集下载

答题模板:地形特征和地貌特征

答题模板:地形特征和地貌特征

地分成因地貌特点图示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地形,称风蚀蘑菇。

它是由于近地面的风沙流的含沙量较大,对岩石下部侵蚀较强而形成的。

如果风蚀蘑菇顶部岩石的重心和基部岩石不一致,则上部岩石很容易坠落下来。

坠落下来的大石块如在地上不稳定,当刮大风时,则能随之摇摆,称为摇摆石或风动石。

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或土体,在风长期吹蚀下,形成一些孤立的石(土)柱,称为风蚀柱。

雅丹(风蚀垄槽):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称为雅丹。

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区域,有些雅丹地形的沟深度可达十余米,长度由数十米到数百米不等,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

在垅脊顶部常有白色盐壳,又称白龙堆。

风蚀洼地与风蚀谷: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吹蚀以后,形成宽广而轮廓不太明显的风蚀洼地。

它们多呈椭圆形,成行分布,并沿主风向伸展。

单纯由风蚀形成的洼地,规模较小,一般直径只有几十米,深度仅1m 左右。

一些大型风蚀洼地,是在流水侵蚀基础上再经风蚀改造而成,深度可达10m 左右。

荒漠区有时一次暴雨能把地面侵蚀成很多沟谷,风就沿着沟谷吹蚀,沟谷进一步扩大,成为风蚀谷。

风蚀谷无一定形状和走向,宽窄不均,蜿蜒曲折,有时为狭长的沟壕,有时又为宽广的谷地。

在陡峭的谷壁下部,常堆积着崩塌的岩屑堆,谷壁上有时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窝。

风蚀残丘:经长期风蚀后,风蚀谷不断扩大,原始地面不断缩小,最后残留下来的小块原始地面称为风蚀残丘。

它的外形各不相同,以桌状平顶较多,亦有成尖峰状的,高度一般在10~30m 不等。

在较软弱的水平岩层地区,经风力长期吹蚀,塑造成一些顶平壁陡的残丘,远远望去,好似废毁的千年城堡,谓之风蚀城堡。

中国西北荒漠地区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新疆东部十三间房一带和三堡、哈密一线以南的第三纪地层有许多风蚀城堡。

当然,风成地貌并不局限于干早区,在半干早区和大陆性冰川边缘,甚至在植被稀少的某些砂质海岸、湖岸和河岸,也都可形成风成地貌。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怎样才能省力1、【重点】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滑轮)(轮轴)。

2在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人对杠杆用力的点叫做(动力点),承受重物那点叫做(阻力点)。

3、早期的人类主要依靠自己的(肢体)来完成一些费时费力的劳动,在长期的实践中,人类逐渐学会了使用(简单机械),提高了工作效率。

4、【重点】动物身体上的哪些器官或结构有省力的作用?答:①啄木鸟的喙相当于杠杆和斜面;②蜘蛛、蚂蚁的腿相当于杠杆;③蜘蛛、蚂蚁的牙齿相当于斜面;④老虎的尖爪、利牙属于斜面。

5、画一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并标出三点。

6、使用杠杆提起重物在省力和费力方面有什么规律?答:使用杠杆提起重物,当支点当动力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第二课撬棍的学问1、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抬起来。

2、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是(杠杆)。

3、【重点】杠杆上有三点:(支点)、(动力点)、(阻力点)。

杠杆分为(省力)杠杆,(省距离)杠杆,(等臂)杠杆三种。

4、当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被称为省力杠杆。

例如:钳子、起子、指甲刀、压水井。

5、当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费力省距离,这种类型被称为费力杠杆。

例如:镊子,鱼竿,理发剪、高尔夫球杆、船桨;6、当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这种类型被称为等力杠杆。

例如:天平、跷跷板、7、天平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8、【重点】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工作的。

9、我们常用的天平可以分为(托盘天平)和(挂盘天平)两种。

10、使杠杆保持平衡的规律:动力×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11、简述使用天平的步骤:1、取出天平放在桌面上,在盘中各放上一张大小相同的纸,旋转调节螺丝使指针指向0位。

简述葬经

简述葬经

安葬,是为了利用生生不息的地中能量,地中能量流动在地外为风,上升为云,下降为雨。

在地中流动的能量可以生发万物。

子女是父母身体的一部分,父母的身体得到了能量,就会传递给子女,父母的尸骨(骨灰)安葬后,就会把地中的能量转送给其子孙后代,西边的铜山崩塌了东边的铜钟都会鸣响,春天外面的草木生长了,室内的种子也会发芽,这就是证明。

能量在地中流动是顺着山脉的地势,山脉延续停止了,能量也会聚停。

能量既在山脉主干,也在支脉,能量随山脉无处不在。

能量被风吹没有护佑就会散失,遇到水就会停聚。

所谓风水,就是人们利用地中流动的能量的方法。

最好的风水是能量遇水而止,其次才是藏风不被吹散。

因为地中的能量,即使是在主流动处也有部分能量会停止,即使是不在主流动能量之处也有零散的能量会聚集。

只要能利用上地中的能量,不论深浅,都可谓是好风水。

土是能量的根本,有土才有能量,能量是水的根本,有能量才有水,所以葬高处之明堂宜深,葬平坦处之明堂宜浅。

能量循着土的形态流动,所以才生发万物。

山脉蜿蜒雄宏,回环往复,动静谐宜,阴阳和合,土厚水深,草木旺盛,形止而能量聚集,化生万物,则贵若千乘,富如万金,是上发风水宝地。

穴地贵平坦,山脉贵在有变化,山脉开始变化处,能量也开始变化,山脉变化终止时能量也停聚,山脉的变化中隐藏着吉利能量的利用方式。

穴地有吉的能量,必有土隆起,山脉变化到能量停聚处,必有河流沟谷相邻。

山势变化流畅,回复有情,永吉无凶。

那些山岭重重,变化难分之处,则大处看小,小处看大。

主客山岭难分之处,不可安葬。

主岭高耸,支脉蛰伏,但凡变化停止之处,必有平坦如掌之地,主峰葬山麓,支岭葬高处。

山脉变化不正常,地中能量就会倾泻而去。

所以说安葬人,其实很难,对山脉变化的观察,确实眩目惑心啊。

山脉不论变化如何,安葬于山脉交汇之所是正法,安葬之地的选择,从山脉的变化源头开始,葬在龙脉的停止之处,祥审龙脉的有用无用,选择其有利的地方,回避其有害的地方。

山的走势的地理名词解释

山的走势的地理名词解释

山的走势的地理名词解释山脉是地球上最引人注目的地质特征之一。

它们构成了地球表面的壮丽景观,也承载着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发展。

山的走势是指山脉在地形上的排列方式和分布模式,它们以不同的形态展示出来,丰富着地球的地理景观。

抬升山脉是由于地壳板块之间的构造力导致的,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山的走势:褶皱山、断层山和火山。

这些山的走势方式都在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的作用下形成。

褶皱山是由地壳板块之间的挤压力造成的。

当两个板块以平行相对运动时,由于挤压产生的力量导致地壳褶皱,形成了褶皱山。

褶皱山通常呈现出连绵起伏的形状。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世界上最高的褶皱山脉之一。

断层山是由于地壳板块之间的水平运动造成的。

当板块之间发生断裂和滑动时,沿断层线上的地壳发生位移,形成了断层山。

这些山脉通常呈现出陡峭的斜坡和悬崖峭壁。

例如,美国的洛矶山脉就是一个典型的断层山脉。

火山是由于地壳板块之间的火山活动引起的。

当地下岩浆逐渐积聚并喷发到地表时,火山便形成了。

火山山脉呈现出由火山口和喷发物构成的特殊地貌,例如日本的富士山就是一个著名的火山。

除了这三种主要的山的走势,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地质现象也会形成山脉。

例如,岩浆的冷却和侵蚀的作用会形成具有特定形状的山脉。

同时,重力的作用也会导致土地下陷,产生山谷和盆地,这些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山的走势。

总的来说,山的走势是地球表面上地壳运动的结果。

地壳板块之间的构造力导致了各种类型的山脉形成,呈现出不同的地理特征。

这些山脉不仅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是自然资源的宝库,为人类提供了水源、矿产、森林资源等。

同时,山脉也对气候产生影响,如雨量分布和风向等。

因此,对山的走势的地理名词解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地貌演变以及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简述地貌类型的划分

简述地貌类型的划分

简述地貌类型的划分地貌类型是地理学中对地表形态的系统分类,地理学家根据地貌和地貌形态的变化划分出了不同的地貌类型。

地貌类型主要有平原、丘陵、浅海、深海、高原、盆地、幽谷、山脉、山坳、坎坎及河流湖泊等,根据不同的形态特征,从更广泛的角度上划分出不同的地貌类型,以下将为您介绍各种地貌类型的划分及其对应的特征。

1.原类型:平原类型是地形最平整的一种类型,它具有较弱的坡度,平均海拔介于200米以下,面积有时超过数千平方公里。

平原靠近水源,地面土壤疏松,可吸收水分,特别适合农业种植,其特征地形有草原、芜湖。

2. 丘陵类型:丘陵类型表现为山岗与山谷结合,山岗相对较高,四周坡度较大,中间谷地相对较低,海拔2001000米,坡度大小不一,最典型的丘陵类型地形特征有山丘、山地和其他低山地形。

3.海类型:浅海类型地形以大海湖为主,海拔偏低,大多数在海平面以下,地形一般为多变的曲线状,有长螺旋状河道,潮间带,浅滩等类型,具体类型有海湾、河口、海岸线、沉积物及海坝等。

4.海类型:深海类型位于海底,海拔10~100米以下,海床一般为平坦,中部有山谷、海沟,多处有海洋台地,其特征地形有海沟、海沟拐弯处、海山及海洋台地等。

5.原类型:高原类型表现为一系列地势较高的山脉、山谷和平原构成的区域,海拔一般超过1000米,最高处接近海平面,有自西安西藏、青海湖南平原、新疆塔里木高原等,具体特征地形有山石、山谷、草原、溪流、湖泊等。

6.地类型:盆地类型一般为高山围绕,海拔200~1000米,全局低于高山,中心凹陷,特征地形有荒漠、湿地等,典型盆地有黄土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沙漠等。

7.谷类型:幽谷类型特征地形有河谷、河槽等,典型的幽谷有黄河河谷、洞庭湖河谷,它们位于山脉和丘陵之间,海拔与地貌周边相对较低,海拔200-500米,河谷河流湖泊等特征地形具有一定的凹陷。

8.脉类型:山脉类型表现为山脉和山谷的构成,海拔在1000米以上,常由山峰、山谷、溪流等数种特征地形组成,典型的山脉有珠穆朗玛峰和九寨沟等。

高考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归纳1、冲积扇形成过程:河流流出山口时,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砾石、泥沙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

2、三角洲形成过程: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流,在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3、(1)背斜成山的原因:地壳运动产生强大的挤压力,使岩层弯曲变形,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地。

(2)向斜成山成因: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

(3)背斜成谷的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断裂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4)向斜成谷成因:地壳运动产生强大的挤压力,使岩层弯曲变形,岩层向下弯曲,形成谷地。

其中,背斜成山和向斜成谷主要是内力作用;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被称为地形倒置,主要是外力作用。

(5)断层形成的断块山:岩体断裂并沿断裂面相对上升,形成山岭(华山、庐山、泰山)(6)断层形成的平原或谷地:岩层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流水堆积而成(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宁夏平原等)4、选择在背斜处建隧道原因:背斜岩层呈天然拱形,结构牢固稳定,不易储水。

背斜找石油、天然气,原因: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

背斜顶部建采石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易开采。

向斜找水原因: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地下水容易汇集,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5、背向斜判断方法:背斜判断:(1)岩层向上拱起;(2)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向斜判断:(1)岩层向下弯曲;(2)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6、地质构造类型:褶皱(背斜和向斜)、断层(地垒和地堑)褶皱和断层常形成的地形(地貌):山岭或谷地其中地质构造是指岩层的形态,是由内力作用导致。

7、岩石圈物质循环岩浆岩只有一个箭头进,岩浆只有一个箭头出沉积岩:存在化石,煤、石油、天然气等,如石灰岩、页岩等,具有层理构造;岩浆岩:存在有色金属,玄武岩(喷出型岩浆岩,有气孔);花岗岩(侵入型岩浆岩,可作建筑材料);变质岩:可作装饰材料,如大理岩8、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1)内力作用的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地理知识知识:隆起山脉的形成——喜马拉雅山脉

地理知识知识:隆起山脉的形成——喜马拉雅山脉

地理知识知识:隆起山脉的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也是整个亚洲的重要地理特征之一。

它位于亚洲大陆上,穿过了尼泊尔、印度、不丹、中国和巴基斯坦。

这座山脉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辽阔的面积,但是人们对于它的起源和演化还存在着许多疑问。

隆起山脉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但是科学家们已经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揭开了这一过程的面纱。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隆起山脉。

隆起山脉是指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而形成的山脉。

地球的地壳是由若干个板块构成的,这些板块在地球的表面上相互运动,有些板块向上升起,形成了山脉,有些板块则向下沉降,形成了海洋。

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这样的地壳运动形成的。

隆起山脉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构造活动阶段,第二阶段是侵蚀作用阶段,第三阶段是隆起阶段。

在构造活动阶段,喜马拉雅山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9000万年前晚白垩世时期。

当时,印度板块开始向北移动,向欧亚板块靠近。

随着两个板块不断推近,他们的边界不断产生剪切应力和挤压变形,造成了地壳变形和断裂。

这些运动在整个亚洲和印度洋区域都有所影响,最终导致了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在侵蚀作用阶段,侵蚀作用是形成山脉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喜马拉雅山脉周围地区的湖泊、河流、冰川不断进行化学和物理侵蚀,削减了山脉的高峰和山谷,同时也改变了山脉的地貌。

这个过程非常缓慢,但是经过了几百万年的侵蚀后,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形开始变得更加陡峭和复杂。

在隆起阶段,隆起地区的地形开始发生变化。

由于地壳运动,板块在撞击时向上抬升,形成高峰和山谷,同时也导致了火山喷发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喜马拉雅山脉是一个被活动火山掩盖的连绵山脉,这些火山在新生代产生,并一直活动到史前时期。

在整个隆起过程中,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挤压仍在继续,导致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向上抬升。

总结来说,隆起山脉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和数次地球地质域的变动和位移。

在这个过程中,地壳运动和侵蚀作用是最重要的因素,它们共同创造了喜马拉雅山脉这个壮丽的山脉。

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综合题专题训练 (4)(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综合题专题训练 (4)(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综合题专题训练 (4)一、综合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0分)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局部区域略图材料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自我国黑河入境,经过东北,最终到达华北、华东。

该管道沿线自然环境复杂,季节冻土广布,林带交替。

2019 年12 月正式投产通气,东北地区率先受益。

(1)该管道线路在我国自北向南穿过的主要自然带是________和________。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管道工程建成后对东北地区的有利影响(2)描述图中季节冻土等日数线的走向________,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新西兰植被分布图,图2为新西兰人工松林运作示意图,图3表示新西兰农林牧产业中重要子项GDP贡献数值,图4表示新西兰人工林木材出口增长值。

图1图2图3图4材料二新西兰霍克湾区中部被称为“新西兰的果盘”,是重要的葡萄种植区,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光照较多。

(1)比较南、北两岛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差异,并分别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B地区土壤较为肥沃的原因。

(3)新西兰农业领域中产值贡献度最大的产业是_____。

从农业技术、社会经济因素的角度,简析林业近年来在农业结构中占较大比重的原因。

3.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要求。

青藏铁路锡北段(锡铁山一北霍鲁逊盐湖矿区,如图1)位于柴达木盆地,沿线风沙灾害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在我国铁路沿线风沙防治工程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包兰铁路沙坡头段的以植物防沙为主的“五带一体”的防护体系,但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

通过对锡北段进行考察研究,专家认为防治该地风沙灾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如图2所示)的方式。

(1)简述青藏铁路锡北段风沙对铁路及运行列车的主要危害。

(2)分析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的原因。

(3)说明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的优势。

山地的特征地理知识点总结

山地的特征地理知识点总结

山地的特征地理知识点总结1. 山地的形成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壳板块的运动和挤压,地壳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和挤压形成了山脉、山系和山脊。

在地质学上,山脉通常是由于地壳板块的水平挤压、垂直运动和地壳岩浆的升腾所形成的。

地球上的山脉通常是由于地壳板块的运动和岩石变形造成的,这种变形可能是由于地壳板块的相互碰撞、挤压或拉伸而产生的。

2. 山地的地形特征山地的地形特征非常复杂,山地地形的主要特点是地势崎岖、群峰突兀,山体起伏变化大。

山地地形由山脉、山谷、河流、湖泊、溪流等组成,地势起伏较大,坡度大。

3. 山地的气候特征山地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在气温、降水和气压等方面。

由于山地海拔较高,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因此山地气候通常比平原地区更凉爽。

另外,山地降水量也较大,山地地势复杂,气流容易受到地形的阻挡而形成降水。

此外,山地气压也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对人体健康也会有一定影响。

4. 山地的生物资源山地的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山地通常是各种植物、动物的栖息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山地地形复杂多样的情况下,山地生物资源的种类也非常丰富多样。

5. 山地的灾害由于山地地势崎岖、地形陡峭,山地区域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等;此外,山地气候条件较复杂,也容易发生气象灾害,如暴雨、雪灾等。

山地灾害对于当地居民和农业生产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总之,山地作为地球上重要的地形地貌之一,对于地球的地形地貌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山地地形复杂多样,充满了雄奇壮丽的景观;山地气候特征明显,气温较低、降水较多,气压较低;山地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是各种植物、动物的栖息地;同时,山地也是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高发区域。

因此,对于山地的地理知识的了解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山地资源、避免山地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山脉知识总结(一)

中国山脉知识总结(一)

中国山脉知识总结
前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壮丽山脉的国家。

中国的山脉不仅在地理上
起到屏障作用,还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传统。

本文将对中国山脉进行总结,介绍其地理位置、特点和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一、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也是世界第三
大冰川区。

这里有珠穆朗玛峰、干城章嘉等世界著名的雪山,山峰耸立,冰川崩裂,景色壮美。

喜马拉雅山脉还是中国的重要水源地,众多江河的源头都来自这里,对中国的水资源保障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长江流域山脉
长江流域山脉是中国的主要山脉之一,横跨多个省份,包括四川、湖北、湖
南等地。

这里有巍峨的武陵山、秀丽的大巴山等著名山脉,山高水长,气候湿润,是中国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态屏障。

长江流域山脉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迹,对中国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中国的屋脊,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这里有无垠的草原、广袤的冰川、壮丽的雪山,是中国珍贵的自然资源宝库。

青藏高原还是中国的重要牧区和水源地,对中国的生态平衡和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尾
中国的山脉是中国独特的地理特点,对中国的生态平衡、水资源保障和文化传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中国山脉的了解和保护,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对中国山脉有更深入的了解提供帮助。

关于天山垂直自然带的文综地理试题

关于天山垂直自然带的文综地理试题

关于天山垂直自然带的文综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天山作为我国重要的山脉,其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多样。

下列关于天山垂直
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由于海拔较高,天山的山顶出现了寒带针叶林带
B. 天山的山麓地带主要是温带荒漠带
C. 天山的针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山地的迎风坡
D. 天山的落叶阔叶林带是因为落叶阔叶树种在这里大量繁殖
2.天山南北坡的自然带数量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
A. 南坡的水分条件优于北坡
B. 南坡的热量条件优于北坡
C. 北坡的海拔相对较高
D. 北坡的纬度位置更低
3.天山北坡的针叶林带在夏季经常出现林线上升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A. 夏季气温升高,蒸发增强
B. 夏季降水增多,土壤湿度增大
C. 夏季风的影响,水汽输送增加
D. 夏季冰雪融化,提供充足的水源
二、简答题
1.简述天山垂直自然带的变化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2.分析天山北坡针叶林带夏季林线上升的主要原因。

贵州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II)卷

贵州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II)卷

贵州省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6题;共88分)1. (6分)图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图中O为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P为某一天体。

读图完成1~3题。

(1)若R=38.4×104km,则()A . P为月球,O为太阳系B . P为月球,O为地球C . 该天体系统由恒星、行星和卫星组成D . 该天体系统属于河外星系(2)若O为太阳,且R=15×108km,则()A . 该天体系统为太阳系,P为冥王星B . 该天体系统为太阳系,P为地球C . 该天体系统是银河系,O为银河系中心D . 该天体系统是总星系,O为总星系中心(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若O为银河系中心,P为太阳,则R=10万光年B . 若该天体系统为总星系;P为目前已知的最远天体,则R=200亿光年C . 该图表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D . 该图表明总星系就是宇宙2. (2分)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A . 月球B . 金星C . 水星D . 太阳3. (2分)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A . 太阳活动B . 核裂变C . 太阳辐射D . 风能4. (2分) (2013高一上·商河月考) 图中能正确反映热力环流原理的是()A .B .C .D .5. (2分) (2017高一上·湖北期中)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当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0,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A . 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 .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温度变化明显C .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 .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差异很大6. (2分) (2019高一上·蛟河期中) 有关人类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表述正确的是()A . 太阳能电站、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都是人类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利用方式B . 人类利用煤、石油、水能、风能等不是地球自身产生的能源,与太阳活动关系密切C . 人类开发利用的潮汐能是由太阳辐射产生的D . 我国是利用太阳能最早的国家7. (4分) (2019高二上·柳江期末) 下图中左图为某位驴友在云南喀斯特地貌区拍摄的“孤峰残丘油菜花”。

中国山脉地理高中知识点

中国山脉地理高中知识点

中国山脉地理高中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山脉概述山脉是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因像脉状、而且有某种整体性质可以一起管理而称为山脉。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山脉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祁连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脉、长白山脉、台湾山脉等。

二、主要山脉及其特点阿尔泰山脉位置:位于新疆北部和蒙古西部。

特点:呈西北—东南走向,是中国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界山。

阿尔泰山植被垂直带谱明显,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是新疆重要的自然保护区。

天山山脉位置:横亘新疆中部。

特点:东西走向,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

天山山顶白雪皑皑,是新疆重要的水源地。

昆仑山脉位置: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东到柴达木盆地南部。

特点:是青藏高原的南部边缘,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

唐古拉山脉位置: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与青海省边境处。

特点:藏北高原和青海高原的分界线,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常年积雪,冰川绵延,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

长江、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怒江(国外称萨尔温江)的发源地。

秦岭位置:西起甘肃东南部,东到河南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南部与四川省交界处。

特点:东西走向,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秦岭植被丰富,生物多样性高,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大兴安岭位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省西北部。

特点:东北西南走向,是中国东北部的著名山脉,也是重要的天然林区之一。

大兴安岭的森林资源丰富,对维护东北地区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太行山脉位置: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

乞力马扎罗山植被变化地理题

乞力马扎罗山植被变化地理题

乞力马扎罗山植被变化地理题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是非洲最高的山脉之一,其植被变化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乞力马扎罗山植被变化的地理题:1.乞力马扎罗山的植被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答:乞力马扎罗山的植被变化与海拔高度、气候、土壤和地形等因素有关。

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气候条件也随之变化,导致植被的分布和类型也不同。

在山脚下,由于受到赤道气候的影响,降水量高,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干燥,植被类型也随之变化,依次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和山地荒漠等。

2.乞力马扎罗山的植被垂直带谱是什么?答:由于乞力马扎罗山的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的变化,其植被垂直带谱非常明显。

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温带草原、山地荒漠和高山荒漠等。

其中,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山脚下,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

随着海拔的升高,热带雨林逐渐被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取代,而山地荒漠和高山荒漠则主要分布在山顶附近。

3.乞力马扎罗山的植被变化对当地生态系统有何影响?答:乞力马扎罗山的植被变化对当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不同的植被类型为当地的动物提供了不同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例如,热带雨林为猩猩、鸟类等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地,而高山荒漠则为高山动物提供了特殊的栖息环境。

其次,植被的变化也影响着当地的水文循环和气候。

例如,山地荒漠可以吸收大量的雨水,将其转化为地下水,从而影响着当地的水资源分布和利用。

最后,植被的变化也影响着当地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由于乞力马扎罗山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其植被变化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4.简述乞力马扎罗山植被垂直带谱的成因。

答:乞力马扎罗山植被垂直带谱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其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的变化所导致。

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也相应减少。

这导致了不同气候区的形成和相应的植被类型的出现。

同时,地形的影响也促进了植被垂直带谱的形成。

在山脉的不同坡向和坡度上,光照、水分等条件也有所不同,进一步影响了植被的生长和分布。

简述面蚀的过程

简述面蚀的过程

简述面蚀的过程
面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理学过程,它涉及水蚀、风蚀和冰蚀对自然表层的作用,这
种作用会使地球表面发生变形。

一般而言,面蚀是指在河流、冰川、气候变化或海洋腐蚀
作用下,地貌表面层由于腐蚀而变形的现象。

面蚀过程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1、侵蚀:也称为水蚀,是指水流或水的冲刷对地表的作用,使地质结构受到破坏、
重新组织,并且地貌就发生变化。

2、淤积:指水流在侵蚀的过程中所携带的泥沙的新的堆积,从而造成地表的新形态。

3、风蚀:指大地表面受到风吹起的侵蚀作用,使地表面有山凹、山谷和洞穴等现象。

4、冰蚀:指大面积受冰河侵蚀,使得地表变平,峻峭的山脉变得平整。

5、风积:指风向及风速作用在表面上形成的细砂,砂石等堆积聚集。

面蚀作用是一种缓慢而持续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变化,地球表面就会发生变化,形成凹凸多样的地貌地貌。

地质研究者借助时间的变化对面蚀的发展进行研究,以揭
示其变化机制。

简述华山形成的地质过程

简述华山形成的地质过程

简述华山形成的地质过程在距今6亿~10亿年前,华山地区古老的变质岩隆起,形成一块东西狭长的陆地;到距今1.66亿年的燕山运动时,大量花岗岩浆侵入于太古代太华群片麻岩中,东西长21公里,南北宽约6.6公里,面积1300平方公里,呈岩基状产出;约在距今8000万年前,由于燕山运动的影响,华山北麓发生下陷,形成渭河地堑盆地,南侧的秦岭断块山地急剧上升,东面的黄甫峪,西边的仙峪等河流沟谷强烈下切,上覆的太华群片麻岩遭侵蚀破坏,于是华山花岗岩基脱颖而出。

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东经109°57′-110°05′至北纬34°25′-34°00′之间,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0公里。

景区面积约148平方公里。

西距陕西省省会西安120公里。

华山山脉是深成侵入岩体的花岗岩浑然巨石,顶部是粗粒粒径5毫米斑状花岗岩;中部是中粒粒径2—5毫米花岗河长岩及片麻状花岗岩。

据地质科学工作者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华山花岗岩形成期距今约12100万年左右,华山山脉地区的地壳发生活动,在受挤压、褶皱和破裂的过程中,岩浆开始沿着裂缝向表层地壳上升侵入,在3—6千米深处冷却,凝结成岩。

大约7000万年前,从新生代燕山期开始,华山地壳继续上升,而渭河带则相反地下沉。

这种内部的地壳动力作用是快速、缓慢和间歇性的,表明许多扁平的三角形或梯形平面在东西线上并置,在秦岭北麓形成一条大断层。

这些大致平行的东西向断层将这座山切割成几个长条状断块。

在相互升降活动中,断块多呈南北向翘曲、南向俯冲相间的山谷状。

同时,也有许多断层向东西方向倾斜,使原来的长条带断块被切割成多段。

地面的每一部分都会前后移动,形成一个复杂的运动。

此外,由于雨水、阳光、冰冻和流水等各种外力的相互作用,花岗岩直接暴露在外。

华山花岗岩有较多而明显的以北20度向西走的节理和断层。

其他的还有南北走向,北30度西向的、北10度东向的、北50度东向的。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地垂直带谱的一些概念:1、基带:山地下部第一个自然带。

特征:①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例如: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自然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而北坡的自然带谱为高山草甸草原带;②基带宽的一侧为热量丰富的一侧(在中纬度表现的最为明显)。

例: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A、南半球中高纬地区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如果是南北走向的山脉(中纬度地区:温带地区):自然带中基带海拔分布高的背风坡,低的为迎风坡。

(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高度,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故背风坡的基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高。

)如果是南北走向的山脉(低纬度地区:热带地区):自然带中基带海拔分布高的迎风坡,低的背风坡。

(如赤道地区的安第斯山脉:东坡降水条件优于西坡,东坡基带的海拔高度高于西坡)。

2、雪线:永久积雪冰川的下界。

影响因素:①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雪线比背风坡低。

(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于消融量,雪线低;背风坡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免费下载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免费下载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免费下载A.a~bB.b~cC.c~dD.d~e3.若由a到b,气温以每升高100米下降0.6℃的比率下降,而b到c气温下降,比率会减小,原因最可能是A.随海拔增高,植被越来越少B.a~b 高度范围内的气温高于b~cC.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小D.过饱和水汽上升冷凝过程中释放热量4.由图可见,e地气温明显高于a地,说明e 受A.气旋影响B.锋面影响C.高气压影响D.焚风影响例3: 我国高山林线高度表现出明显的纬向和经向变化,总体趋势是:在北纬30°以北,高山林线高度随纬度升高而下降,下降速率为112M/度左右;在300N以南,则表现出较大的东西部差异:在东B部,高山林线高度变化不明显,西部则随纬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年山脉 险峻陡峭
起伏平缓 老年山脉
自然力量的作用 温度、空气、水、生物
2.想一想,山脉的变化受到 哪些自然力量的影响?
1内力:地球内部能量变化引起 的内力作用的结果。
2外力:温度的变化、水、.生物、 风等外力作用造成的风化作用。
1内力作用:地球内部能 量变化引起地壳板块的运
动,造成地表抬升或沉降, 称为内力作用。
• 1)在托盘内铺一层约1厘米厚的粗糙 玉米面
• 2)将不规则石块摆放在玉米面上方, 用手拍平拍实;
• 3)用嘴对着玉米面轻轻吹气。

• 实验结果:没压石块部分的玉米
面被“风”吹走了,压石块部分
• 的玉米面没被吹走。
• 蘑菇石形成原因:沙漠中的岩石
松软程度不同,当有风吹向岩石 时,松软的部分被吹走了,坚硬 的部分被留下,于是就形成了形 态各异的蘑菇石。
模拟实验(二)结冰对岩石的作用
2.实验现象:实验前 泥土表面完整
模拟实验(二)结冰对岩石的作用
1.实验过程:(见书中58页)
实验后
结冰使泥土破碎
模拟实验(二)结冰对岩石的作用
(现象):结冰使泥土(熟石膏) 破碎
结 论:
结冰会使 岩石 破碎
• 实验目的:探究结冰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 实验材料:气球、纸盒、熟石膏、水、小木棒。 • 实验步骤:1、用水填充一个小气球,直到像乒
破碎 •
实验结论:冷热变化对岩石
有破坏作用。
•岩石破碎的原因:岩石在温度
变化的条件下,由于表层和内 部受热不均 ,产生膨胀与收缩 而发生破碎。
通过实验发现 温度变化会使玻璃破碎 (现象):
结论: 温度变化会使岩石破碎
2、模拟实验:结冰对岩石
的作用
实验材料:气球、水、熟石膏---

实验步骤:1、用水填充一个小气球,直到
乓球一样大,扎紧后,把它放在纸盒中。 2、往 纸盒里倒一些糊状的熟石膏(熟石膏与水的混合 物),用小木棒把充满水气 球推到熟石膏下 1 厘米处,取出木棒。 3、放置一段时间,待熟石 膏变时,从盒中取出,观察熟石膏的变化。 4、 把熟石膏模型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24 小时后 取出,仔细观察其变化。 5、待冷冻的熟石膏恢 复到室温时,看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 5、风吹是蘑菇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沙漠与沙丘
老年山脉
幼年山脉
幼年山脉和老年山脉在外 形上有什么不同?
幼年山脉:险峻陡峭 (右边) 老年山脉:起伏平缓(左边)
幼年山脉和老年山脉在外 形上有什么不同?
幼年山脉:险峻陡峭 老年山脉:起伏平缓
活动:探究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
1.想象“老年山脉”在形成初期是 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老年山脉” 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 1、取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 • 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
加热。 • 3、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迅速放在
冷水中。 • 4、重复以上过程 3 次,看看会发生
什么现象。
3.记录现象 (书中57页表格)
实验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实验现象
完好 出现裂缝 裂缝变大 玻璃破碎。
• 实验结果:温度变化会使玻璃
②你如何操作实验?实验中可能出现 什么现象?
六: 实验:模拟冷热变化对岩石的作用
实验目的:探究冷热变化对岩石有破
坏作用
实验材料:玻璃 、酒精灯、 试管夹、 一盆冷水 、火柴
模拟实验:(一)温度变化对岩石的作用
1.设计实验材料: 玻璃---- 岩石
酒精灯--- 热环境 一盆冷水----冷环境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 熟石膏出现
裂缝。
实验结论: 结冰对岩石有
破坏作用。
风化作用59)
由于温度变化,水、空气、 生物等外力作用的影响,给 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造成的
破坏,称为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59)
温度变化:岩石表面的内部受热不
均岩石破碎;
不 同 形
水:水流的冲刷、 水结冰时体积 膨胀,岩石破碎;
式 生物:植物根系的膨胀使岩石破
• 有的则是在6000多万年前形成的被称为幼年山脉。
• 2、风化作用:由于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等外力 影响,给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造成的破坏,称为(风 化作用)。
• 3、※山脉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破碎是造成山脉 变化的主要原因。
• 4、蘑菇石的形成原因是:沙漠中的岩石松软程度不同, 当有风吹向岩石时,松软的部分被吹走了,坚硬的部 分被留下厂,于是就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蘑菇石。
碎;
其他物质:水、氧、酸的作用下溶

蘑菇石
认识蘑菇石
设计一种实验证明自己的 猜测,填写实验报告。
4、设计实验:证明风吹是蘑菇石形成的主 要原因。(提示:从需要的材料、方法与 过程、实验结果、我的解释几方面设计)
• 实验目的:验证风吹是蘑菇石形成的主要
原因。
• 需要的材料:托盘、玉米面、不规则石块。 • 方法与过程:
13 山脉的变化
陡峭、开阔的节理面
蟠龙洞附近的开阔褶皱
流水、风蚀作用强烈侵蚀的痕迹
黄 土 高 原 千 沟 万 壑 的 地 表 形 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幼年山脉 老年山脉
有些是在6000多万年前形成的,称为“幼年山 脉”。
山脉占地球陆地面积不足五分之一,这些山脉 中,有些是3亿年前形成的,被称为“老年山 脉”。
像乒乓球一样大,扎紧后放在纸盒中。 • 2、往纸盒里倒入熟石膏,用小木棒把充
满水气 球推到熟石膏下 1 厘米处,取出木 棒。 • 3、放置一段时间,待熟石膏变硬时,从 盒中取出,观察熟石膏的变化。 • 4、把熟石膏模型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 24 小时后取出,仔细观察其变化。 • 5、待冷冻的熟石膏恢复到室温时,看看 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探究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
自学目标:设计模拟实验来研 究一种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
3.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模拟实验 来研究一种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 提示: ①山脉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破 碎是山脉变化的主要原因,而且岩石的破 碎是个十分缓慢的过程,想想应该选择什 么样的材料,模拟什么样的环境?
风蚀地貌
机械风化示意
沙丘

球状风化地貌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 有哪些收获?还有什 么问题吗?
板书:
13.山脉的变化
幼年山脉
老年山脉
6000多万年前
3亿年前
险峻陡峭
起伏平缓
温度变化: 各种自然力量 水:
风 化 作
生物:

其他物质
• 1、山脉是地壳板块大规模运动的结果,在这些山脉中, 有些是3亿年前形成的,被称为老年山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