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8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觉)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觉)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7. 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1.右图所示的向日葵近疏远密,它所反映的距离知觉线索是( )(2016.9) A.空气透视B.线条透视C.纹理梯度D.对象重叠正确答案:C解析:纹理梯度为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即视野中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远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密度大,而近的物体密度小。
知识模块:知觉2.在视知觉的形成过程中,“是什么”的通路是指从枕叶到( )(2017.7) A.顶叶B.颞叶C.额叶D.角回正确答案:B解析:视觉系统可被区分为腹侧和背侧两个系统,腹侧系统从枕叶到颞下回,主要负责处理物体形状的信息,即What系统。
背侧系统从枕叶到顶叶,主要负责处理空间位置的信息,因而也被称为Where系统。
知识模块:知觉3.在时间判断方面,下列感觉通道的精确性从高到低依次为( )(2017.8)A.视觉、触觉、听觉B.视觉、听觉、触觉C.听觉、触觉、视觉D.听觉、视觉、触觉正确答案:C解析:对于人类的时间估计,在判断时间间隔精确性方面,用辨认时间的误差来表示精确度的话,听觉的精确度最好,其次是触觉,最后是视觉。
知识模块:知觉4.作者在校对自己的文稿时,对错字“熟视无睹”。
这反映的知觉特性主要是( )(2017.9)A.恒常性B.选择性C.整体性D.理解性正确答案:D解析:知觉理解性指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根据已知线索,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进行检验,最后对知觉对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的特性。
理解可以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运用知觉期望对某些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结果会出现像“看错熟字”的状况(《心理学导论》,梁宁建版,P170)。
作家对自己的文稿非常熟悉,校对文稿时,不用逐字检查完单词就会通过预期产生正确的词义,因而产生对错字的“熟视无睹”。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10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10(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1.简述布鲁纳提出的概念形成中的四种策略。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布鲁纳提出了概念形成中的四种策略。
分别为:①保守性聚焦: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聚焦点)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而建立假设(整体假设),然后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属性或特征来对这个假设进行检验。
②冒险性聚焦:是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而建立假设(整体假设),然后同时改变一个以上的属生来检验这个假设。
这种策略带有冒险性,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但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现概念。
③同时性扫描:是指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属性形成的多个部分假设,然后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验证。
采用这种策略,记忆负担较重,难度较大。
④继时性扫描:指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反馈,每次只检验一种假设,若这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保留它,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
相比而言,保守性聚焦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概念形成策略。
) 解析:2.请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①知识表征的方式(九点连线图)。
知识表征的方式不正确也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②定势(陆钦斯量水实验)。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1.【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A:心理B:心理现象C:心理学(正确答案)D:心理过程答案解析:考点 1.1.2.1 一、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在心理学中,处于基础学科的地位的是()A:普通心理学(正确答案)B:发展心理学C:生理心理学D:心理生理学答案解析:考点 1.1.2.3 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解析在心理学中,普通心理学处于基础学科的地位。
它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
3.【南京师范大学】需要在控制条件下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是()A:观察法B:心理测验法C:相关法D:实验法(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1.3.2 二、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学研究方法。
其主要方法有观察法、心理测验法、相关法、实验法、个案法和调查法。
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通过操纵自变量来观察因变量变化的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4.【南京师范大学】在实验法中,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称()A:自变量B:因变量(正确答案)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答案解析:考点 1.1.3.2 二、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解析因变量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被试反应或内外的变化,是研究者要观测并记录的。
5.【江西师范大学】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A:观察法(正确答案)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验法答案解析:考点 1.1.3.2 二、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解析 (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
(2)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让受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有问卷调查和晤谈法两种方式。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系统操纵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内在关系的方法。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8(题后含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有人思想很深刻,但经常感到很难表达出来,这是因为内部语言的( )造成了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的困难。
A.隐蔽性B.简略性C.快速性D.开展性正确答案:B解析:内部语言特点:隐蔽性与简略性。
隐蔽性是指内部语言是不出声的语言;简略性是指内部语言比对话语言更简略,甚至可以用一个熟悉的词或词组来代替一个完整的句子,它不是一种直接用于交际的语言。
在心理学统考中,言语和语言两个词可以通用。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2.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包括( )A.感知、记忆、想象、思维B.能力、气质、性格C.道德感、美感、理智感D.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心理学概述3.电视广告常试图通过声音大小的转换、意想不到的景象引起受众的A.无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注意正确答案:A解析:通常情况下人们并不喜欢看电视广告,因此不会在有意注意的情况下看电视广告。
因此电视广告的设计者会通过各种手段引起受众的无意注意。
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4.虽然处于非注意状态,但与当前预期相一致的信息,容易突破布罗德本特最初假设的过滤器,这支持了( )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晚期选择理论D.特征整合理论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各种注意的认知理论的了解和掌握。
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都属于早期选择模型,选择发生在注意较早的阶段,只有被选择的内容得到加工。
不同在于,过滤器理论认为过滤器的作用是“全或无”的,所有非注意状态的信息都不能突破过滤器。
衰减理论认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的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没有完全消失。
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
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以及与当前的预期相一致的信息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从而突破过滤器得到识别。
晚期选择模型即反应选择模型认为所有信息都可以得到识别,注意的选择只是发生在选择哪一个刺激进行反应。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优势中,右半球主要负责( )。
A.空间关系B.数学C.阅读D.情绪正确答案:A,D解析:语言功能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和逻辑思维。
右半球主要负责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侧膝状体的感受野位于大脑皮层B.色光混合是加法过程,颜色混合是减法过程C.夜幕降临时,人眼看蓝花会觉得比红花亮D.颜色的三个基本特性是色调、明度、饱和度正确答案:B,C,D解析:视觉感受野是指网膜上的一定区域或范围。
外侧膝状体上一个细胞的感受野是网膜上的一个较小区域,由于若干个外侧膝状体细胞共同会聚到一个皮层细胞上,所以皮层上一个细胞的感受野是网膜上的一个更大的区域。
色光混合是加法过程,颜色混合是减法过程。
夜幕降临时,人的视觉由昼视觉向夜视觉转变,由光谱敏感性函数可知,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明度出现变化,觉得蓝花比红花亮,这种现象叫普肯耶现象。
光的三个基本特性分别是波长、振幅和纯度,分别对应颜色的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3.注意的外部表现主要有哪几种?( )A.适应性运动B.无关运动的停止C.呼吸运动的变化D.脉搏停止正确答案:A,B,C解析:注意的外部表现主要有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和呼吸运动的变化。
适应性运动是指人在集中注意时,有关的感觉器官通常会朝向注意的对象,以便得到最清晰的印象。
例如,人在注意听一个声音时,常常把耳朵转向或靠近声源。
无关运动的停止是指人在集中注意时,一个人就会自动停止与注意无关的动作。
例如,当人们在看一部非常吸引人的话剧时,就像自己置身于情境当中,这时剧场会变得鸦雀无声。
呼吸运动的变化是指人在集中注意时,呼吸会变得轻微而缓慢,出现吸气短促、呼气延长的情况。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4.以下关于感觉记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应用心理学专业考研模拟卷

应用心理学专业考研模拟卷应用心理学作为一门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考研学子的青睐。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我们精心编制了这套应用心理学专业考研模拟卷,旨在全面考查考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研究方法最适合探究长期心理变化?()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了()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A 潜意识B 意识C 前意识D 超我3、认知心理学的核心观点是研究()。
A 人的行为B 人的情感C 人的思维过程D 人的潜意识4、以下哪种智力理论强调了多种智力的存在?()A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B 三元智力理论C 多元智力理论D 二因素理论5、情绪的维度理论包括()。
A 愉快不愉快B 激动平静C 紧张松弛D 以上都是6、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A 信息压力B 规范压力C 群体规模D 以上都是7、以下哪种心理治疗方法强调来访者的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A 精神分析疗法B 行为疗法C 人本主义疗法D 认知疗法8、工作记忆的容量一般为()。
A 5-9 个组块B 7-11 个组块C 3-7 个组块D 9-13 个组块9、人格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弗洛伊德B 荣格C 奥尔波特D 艾森克10、以下哪种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A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B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1、心理测量的信度是指()。
A 测量的准确性B 测量的稳定性C 测量的有效性D 测量的区分度12、动机的功能包括()。
A 激活功能B 指向功能C 维持和调整功能D 以上都是13、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
A 提高B 降低C 不变D 先提高后降低14、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
A 发现问题B 理解问题C 提出假设D 以上都是15、以下哪种情绪状态持续时间较长?()A 心境B 激情C 应激D 以上都不是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1、简述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4.doc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4.doc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4(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2.00)1.什么是声音的掩蔽?它具有哪些规律?(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46.00)2.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觉到的形状处于物体的实际形状和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射形状之间,而偏于物体的实际形状,这叫( )。
(分数:2.00)A.完全恒常性B.实际恒常性C.无恒常性D.不完全恒常性4.我们坐火车或者汽车的时候,从车窗望出去,会看到近处的物体迅速地往相反方向移动,远处的物体缓慢地往相同方向移动,这种现象是( ),(分数:2.00)A.空气透视B.结构级差C.运动视差D.运动透视5.深度知觉最主要依赖的线索是( )。
(分数:2.00)A.水晶体调节B.双眼视轴辐合C.双眼视差D.遮挡6.你知道明年考研的时间是12月26号和27号,这体现的是时间知觉的哪一种形式?( )(分数:2.00)A.对时间的分辨B.对时间的确认C.对持续时间的估量D.对时间的预测7.夜空中的月亮是静止的,浮云是运动的,但是我们会感觉到月亮在动,云是静止的,这是( )现象。
(分数:2.00)A.动景运动B.诱发运动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8.“月亮在云中穿行”是哪一种知觉现象?( )(分数:2.00)A.诱发运动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9.室内的家具,在不同色光照明下,对其颜色知觉仍保持相对不变。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7.doc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7(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回忆不起在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称为( )。
(分数:2.00)A.逆行性遗忘B.顺行性遗忘C.不完全遗忘D.临时l生遗忘3.记忆过程包括下列基本环节( )。
(分数:2.00)A.保持和遗忘B.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遗忘D.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4.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 )。
(分数:2.00)A.形象记忆B.语义记忆C.情景记忆D.动作记忆5.学习某种动作,掌握动作要领的记忆是( )。
(分数:2.00)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情景记忆D.语义记忆6.记忆的SPI理论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中,它是由( )提出来的。
(分数:2.00)A.拉什利B.布洛卡C.图尔文D.艾克尔斯7.斯们林用局部报告法证明了( )的存在。
(分数:2.00)A.短时记忆B.长时记忆C.感觉记忆D.内隐记忆8.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
(分数:2.00)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加工策略D.生成技术9.记忆系统中,储存容量最大的是( )。
(分数:2.00)A.短时记忆B.瞬时记忆C.长时记忆D.长时记忆和瞬时记忆10.艾宾浩斯探明的遗忘规律表明应进行( )。
(分数:2.00)A.多样化复习B.及时复习C.合理分配复习时间D.过度复习11.主持者在会议结束时,通常会将会议中提到的重要精神或事件再次重申,此时运用的心理学原理是( )。
(分数:2.00)A.首因效应B.启动效应C.词优效应D.近因效应12.让被试学习一些单词,并在学习后要求他们进行回忆,回忆时可以不按照原来的先后顺序。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9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9(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解决河内塔问题所用的策略是( )。
(分数:2.00)A.算法B.手段一目的分析法√C.逆向搜索D.爬山法解析:解析:手段一目的分析法是启发法的一种,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
启发法还包括逆向搜索和爬山法等。
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一些几何类型问题比较适合采用这一策略。
爬山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算法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采用算法策略可以保证问题的解决,但是却需要大量的尝试,费时费力。
启发法不能完全保证问题的成功解决,但比较省时省力。
3.陆钦斯(Luchins)的量水实验说明了( )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分数:2.00)A.知识表征的方式B.定势√C.功能固着D.情绪解析:解析:陆钦斯的量水实验中被试因为受前面操作的影响,在后面的实验中采用了间接方法解决问题。
这体现的就是定势对问题解决的消极影响。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它的影响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
4.看完小说《哪吒闹海≥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哪吒的形象这个心理过程是( )(分数:2.00)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表象解析:解析:按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又可以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简述短时记忆的特征。
正确答案:短时记忆的特征:①短时记忆对信息的保持时间大约为一分钟左右。
②容量有限,人的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组块。
③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被意识到。
④复述是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途径。
⑤以听觉编码为主,最初是视觉编码,之后向听觉形式过渡。
⑥提取方式是完全系列扫描。
涉及知识点:心理学导论2.叙述SPI理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图尔文提出的记忆SPI理论,试图将记忆系统与记忆过程的概念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中。
S(serial)指串行,P(parallel)指并行,I(inD,EpenD,En!)指独立。
该理论假定存在5种主要的记忆或记忆系统: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
这5种记忆系统在种系发生和个体发展上都存在一定的顺序,它们在加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该理论还假定:①这些系统的编码是串行的的,即信息是以串行的方式在系统中得到编码。
②存储是并行的,即一次编码的事件会在多个记忆系统中产生效应,并保存在不同的脑区内。
③提取是独立的,即从一个记忆系统中提取信息时可以不受其他记忆系统的影响。
SPI理论系统总结了记忆研究的大量成果,并且提出了一种整合记忆过程和记忆系统的方式,这对推进记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解释已有的许多实验结果也有重要的作用。
但这个理论还只是一个抽象的模型,它没有说明不同记忆系统的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基础。
涉及知识点:心理学导论3.简述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正确答案:伊扎德的情绪动机一分化理论是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
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
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
涉及知识点:心理学导论4.请阐述自我效能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7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7(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回忆不起在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称为( )。
(分数:2.00)A.逆行性遗忘√B.顺行性遗忘C.不完全遗忘D.临时l生遗忘解析:解析:顺行性遗忘:回忆不起在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近期事件记忆差,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而远期记忆尚保存。
逆行性遗忘:回忆不起在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过去的信息丢失,但能形成新的记忆。
不完全遗忘是能再认,不能回忆。
临时性遗忘是指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
3.记忆过程包括下列基本环节( )。
(分数:2.00)A.保持和遗忘B.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遗忘D.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解析:解析:记忆包括三个过程:识记、保持、再现。
再现的方式又分为再认和回忆。
4.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 )。
(分数:2.00)A.形象记忆B.语义记忆C.情景记忆D.动作记忆√解析:解析:梁宁建《心理学导论》:动作记忆与其他记忆类型相比,其信息的保持和提取一般比较容易,也不容易遗忘。
动作记忆一旦形成,保持的时间往往很久。
5.学习某种动作,掌握动作要领的记忆是( )。
(分数:2.00)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情景记忆D.语义记忆解析:解析:学习某种动作,掌握动作要领的记忆是陈述性记忆,而经过练习把知识变成运动技能的记忆是程序性记忆。
6.记忆的SPI理论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中,它是由( )提出来的。
(分数:2.00)A.拉什利B.布洛卡C.图尔文√D.艾克尔斯解析:解析:图尔文1995年提出记忆的SPI理论。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8.doc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8(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关于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认知行为治疗,哪条不是其主要目的?( )(分数:2.00)A.改变导致适应不良行为的认知方式B.改变导致吸毒的行为C.帮助病人应付急性或慢性的需求D.缩短其急性脱毒期的时间3.下列属于致幻剂的是( )。
(分数:2.00)A.杜冷丁B.安定C.甲基苯丙胺D.麦角酸二乙酰氨4.身体依赖性形成的标志是( )。
(分数:2.00)A.发生停药戒断综合征B.表现对药物的强烈渴求C.产生拼命寻找药物的行为D.大多数具有依赖性的药物经过反复使用所造成的一种适应状态5.对吸烟成瘾的心理治疗不包括( )。
(分数:2.00)A.厌恶疗法B.认知疗法C.逐步递减吸烟量D.使用尼古丁嚼糖和尼古丁贴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6.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耐受性是指( )。
(分数:2.00)A.使用者的使用剂量越来越大B.使用原来剂量达不到所求效果C.停止使用会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D.增加剂量才能取得所追求的效果E.停止使用也不会有什么不适8.戒断症状是指( )。
(分数:2.00)A.停止使用药物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B.增加使用剂量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C.较少使用药物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D.改用其他药物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E.改变使用途径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9.物质滥用和物质依赖的区别是( )。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我们坐火车或者汽车的时候,从车窗望出去,会看到近处的物体迅速地往相反方向移动,远处的物体缓慢地往相同方向移动,这种现象是( ),A.空气透视B.结构级差C.运动视差D.运动透视正确答案:C解析:运动视差就是指由于在同一时间内距离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运动的范围不同。
近处的物体视角大,在视网膜上的运动的范围大,而远处物体视角小,在视网膜上的运动的范围小。
空气透视是指,因为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送过程中是有变化的,包括空气的过滤和引起的光线的散射,使得远处物体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处物体清晰。
结构级差又叫纹理梯度,是指视野中的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远处物体投影较小但投影密度大,近处物体投影较大但投影密度小。
运动透视是指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速度小。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2.室内的家具,在不同色光照明下,对其颜色知觉仍保持相对不变。
这是属于知觉的哪种特性?(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正确答案:D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它的稳定性。
恒常性的种类有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和大小恒常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知觉的过程中选择有些对象作为目标,把另一些对象忽视。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将知觉的物体作为整体来理解,对整体的理解先于对物体局部的理解。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中通过已有经验对物体进行一定的解释,使其更加合理。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3.属于真正运动知觉(真动知觉)现象的一个例子是( )A.在地上的人对航道着的飞机的知觉B.动景盘上的图案C.站台错觉D.霓虹灯正确答案:A解析:A项显然是真动知觉。
B、D选项是动景运动,C项属于运动后效。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4.想起自己将要考研的场景属于哪种表象?( )A.视觉表象B.听觉表象C.记忆表象D.想象表象正确答案:D解析:按照感觉通道来划分:视觉表象(想起母亲的笑脸)和听觉表象(想起吉他的声音)。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1.【南京师范大学】注意的基本特点是()A:感觉和知觉B:意识和无意识C:指向和集中(正确答案)D:抽象和概括答案解析:考点 1.5.3.1 一、注意的基本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
2.【华东师范大学】不属于独立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其他心理过程而出现的心理特征的有()A:感觉B:注意(正确答案)C:情绪D:思维答案解析:考点 1.5.3.1 一、注意的基本概念。
只有注意不属于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而存在的。
故本题选B。
3.【江西师范大学】下面不属于描述注意的词汇是()A:聚精会神B:三心二意C:专心致志D:持之以恒(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5.3.1 一、注意的基本概念。
(1)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集中,体现了注意的集中性;(2)三心二意形容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几种事物上,体现了注意的分配;(3)专心致志形容注意集中,也体现了注意的集中性;(4)持之以恒更多形容的是意志,而非注意。
故本题选D。
4.【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讲,一边笔记,这是()A:注意的分配(正确答案)B:注意的保持C:注意的选择D:注意的转移答案解析:考点 1.5.3.2 二、注意的种类。
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如边听讲边做笔记、自拉自唱。
注意分配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
5.【南京师范大学】上课时,学生被突然飞进教室的小鸟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A:不随意注意(正确答案)B:随意注意C:随意前注意D:随意后注意答案解析:考点 1.5.3.2 二、注意的种类。
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在这种注意活动中,人的积极性水平较低。
6.【华南师范大学】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是()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正确答案)D:有意前注意答案解析:考点 1.5.3.2 二、注意的种类。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以下心理学家中,主张研究潜意识的心理学家有( )。
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詹姆斯正确答案:A,B,C解析:精神分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詹姆斯是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
精神分析强调研究潜意识,认为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会受到潜意识的影响。
弗洛伊德专注于个体潜意识;荣格研究集体潜意识,关注于遗传带给人类的印记;阿德勒着眼于家庭内部关系,其生活风格和自卑感等概念都被认为是来自于潜意识。
机能主义主张研究意识,它强调意识的作用和机能。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2.影响长时记忆编码的主要因素有( )。
A.编码时的意识状态B.加工深度C.组块D.主观组织正确答案:A,B解析:影响长时记忆编码的主要因素有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和加工深度。
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包括个体觉醒状态、组块和加工深度。
主观组织是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之一。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3.按记忆的内容将长时记忆分为( )。
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陈述性记忆D.程序性记忆正确答案:A,B解析:按记忆的内容分类可以将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4.以下属于特殊能力的是( )。
A.抽象概括能力B.色彩鉴别力C.区别旋律的能力D.做心理治疗的能力正确答案:B,C,D解析:特殊能力: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如画家的色彩鉴别力,音乐家区别旋律的能力、感受音乐节奏的能力等。
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5.情绪和情感有哪些功能?( )A.适应功能B.动机功能C.组织功能D.信号功能正确答案:A,B,C,D解析:这四个都是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6.要排解不良情绪,合理而有效的方法有( )。
A.到免费考研论坛来把笔为剑骂一顿B.在适当的场合哭泣C.向他人倾诉D.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正确答案:B,C,D解析:B、C、D都是梁宁建《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里的原话。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论述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论述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屠杀犹太人的战犯在受审过程中,一再强调自己是一个不喝酒,不抽烟,不玩弄女人的好男人,自己的所有行为都是照指令行事。
在对屠杀犹太人的所有事件中,所有协议都是由他签署实施的。
(1)结合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该战犯的行为。
(2)为防止这类灾难的发生,请给出你的建议和策略。
【苏州大学2016】正确答案:从服从权威的角度来分析(1)服从指的是在他人和群体的直接命令下产生某种行为的倾向。
命令者越权威,命令者越靠近当事人,受害者离当事人越远,当事人的服从率就越高。
另外,服从一旦开始,就会身不由己地继续下去。
可以结合米尔格莱姆的实验来阐述。
(2)言之有理即可。
如:①不要迷信权威专家,对权威有辩证认识。
②增加个体社会责任感。
③广开言路,允许社会对同一事件有不同声音的存在,启发民智。
涉及知识点:社会心理学2.试列举认知失调理论在当代的理论变式,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认知失调的理解。
正确答案: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认知失调理论的讨论转向新的方面。
其中较为引起重视的课题有两个:一是认知失调现象与人格的自我评价之间的联系,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认知失调感的发生通常伴随着人的自我形象的改变;二是认知失调感作为一种负性的情绪,它的发生伴随着何种特有的生理唤醒状态。
3.结合实例论述遗忘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遗忘曲线很:好地诠释了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并不均匀,是先快后慢的,且呈负加速。
影响遗忘的因素如下:(1)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遗忘速度依无意义材料、有意义材料和熟练的动作的顺序依次减慢;同等难度的材料,识记的项目越多,忘得越快。
(2)学习的程度。
依低度学习、达到学会的标准、过度学习的顺序,遗忘速度逐渐减慢。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材料在系列里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叫作系列位置效应,它表现为系列末尾的材料记忆的效果最好(称为近因效应),其次是前边呈现的材料(称为首因效应),中间材料的记忆的效果最差。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 )。
A.绝对感受性越强,绝对感觉阈限越大B.绝对感受性越弱,绝对感觉阈限越大C.绝对感受性越强,绝对感觉阈限越小D.绝对感受性越弱,绝对感觉阈限越小正确答案:B,C解析: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的关系,绝对感受性越强,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量就越小;相反,绝对感受性越弱,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量就越大。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2.以下关于神经齐射理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是由冯.贝克西提出B.可以对5 000赫兹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C.对于5 000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D.神经纤维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正确答案:B,C,D解析:神经齐射理论是由韦弗尔提出的,当声音低于400赫兹以下时,听神经的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
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对它作出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
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以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
用齐射原则可以对5 000赫兹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声音频率超过5000赫兹,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因此,对于5 000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3.人耳进行声音定位的主要线索是( )。
A.时间差B.强度差C.位相差D.频率差正确答案:A,B,C解析:人耳分别长在头部左右两侧,中间相隔一定距离,同一声源到达两耳的距离不同,便产生了两耳刺激的时间差、强度差和位相差。
时间差:指声源从不同方向传人两耳的时间差别,声源在正前方,与两耳的距离相等,声音同时传到两耳,时差为0,声源在头部一侧90度时,两耳时差最大。
强度差:指同一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到两耳时,给两耳造成的强度差别。
位相差:声音是一种波,它的前进速度是恒定的(在一定的范围内),它到达任何一点都有固定的相位,两声波在相遇点相位的差就是位相差,也叫相位差。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8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8(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按记忆的内容将长时记忆分为( )。
(分数:2.00)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陈述性记忆D.程序性记忆解析:解析:按记忆的内容分类可以将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3.在下列选项中,“舌尖现象”属于( )。
(分数:2.00)A.不完全遗忘√B.完全遗忘C.暂时性遗忘√D.永久性遗忘解析:解析:“舌尖现象”指明明知道却一时想不起来的现象,即暂时性遗忘、不完全遗忘。
4.斯金纳认为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狗对刺激(铃声)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属于( )。
(分数:2.00)A.应答性行为√B.经典性条件的行为√C.第一信号系统引发的反应√D.操作性条件作用解析:解析:考查巴甫洛夫对行为信号系统分类和斯金纳对行为的分类。
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刺激引起的,机体被动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
经典性条件行为是S—R的联结,即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
第一信号系统引发的反应是由物理刺激引起的。
故答案为ABC。
此题出题目的在于了解斯金纳、华生和巴甫洛夫对于行为及信号系统的分类,难点是容易漏选。
5.在下列语句中,可以用巴甫洛夫的理论来解释的是( )。
(分数:2.00)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B.望梅止渴√C.小孩子怕打针,后来见到医生就害怕√D.谈虎色变√解析:解析:选项A为泛化条件作用;选项B可用第一信号系统来解释;选项C为高级条件作用;选项D 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四个选项都是经典的例证,必须牢记。
值得注意的是,巴甫洛夫的两个信号系统理论明确指出,人类由于有了以语言为主的第二信号系统,其学习与动物具有了本质的区别。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9.doc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9.doc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9(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决河内塔问题所用的策略是( )。
(分数:2.00)A.算法B.手段一目的分析法C.逆向搜索D.爬山法3.陆钦斯(Luchins)的量水实验说明了( )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分数:2.00)A.知识表征的方式B.定势C.功能固着D.情绪4.看完小说《哪吒闹海≥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哪吒的形象这个心理过程是( )(分数:2.00)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表象5.当回忆一位老朋友的时候,在头脑中出现老朋友的形象是( )。
(分数:2.00)A.表象B.想象C.印象D.幻想6.根据社会心理学来解释各种社会现象,这里运用的思维是( )。
(分数:2.00)A.经验思维B.理论思维C.常规思维D.创造思维7.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中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下列属于原型启发的是( )。
(分数:2.00)A.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B.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实验C.鲁班根据丝茅草叶边的毛刺制成了锯子D.狗取悦人类获取食物8.教学中一道题目可以有多种解法,是培养学生的哪种思维?( )(分数:2.00)A.经验思维B.理论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9.学习数学有利于学习物理,这体现了( )的作用。
(分数:2.00)A.变式B.定势C.正迁移D.负迁移10.平时看小说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
(分数:2.00)A.表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无意想象11.以下属于界定清晰的问题是( )。
全国联考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多项选择题50题)模拟试卷有答案(三)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人耳进行声音定位的主要线索是( )。
(A)时间差(B)强度差(C)位相差(D)频率差2.如果某人一只眼睛受到了永久性伤害,他还能利用哪些线索来进行深度知觉?( )(A)调节(B)对象重叠(C)相对高度(D)运动视差3.斯金纳认为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狗对刺激(铃声)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属于( )。
(A)应答性行为(B)经典性条件的行为(C)第一信号系统引发的反应(D)操作性条件作用4.一月一次的领工资日上,发表演讲的员工将多得到100元。
在众多举手的员工中,小王被老板选中发言,小王说在推销产品时,虽然被大部分人拒绝,但有客户接受,自己会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还建议老板推行“买十送一”的活动。
题干中出现的强化程式包括( )(A)定时强化(B)定比强化(C)变时强化(D)变比强化5.一位患有抑郁症的求助者在咨询中透露了轻生的念头,心理咨询师应该( )。
(A)向求助者家人说明情况(B)向上级心理咨询师汇报情况(C)保守秘密不与任何人说(D)立即让求助者住院治疗6.双重关系之所以复杂是因为( )。
(A)有些双重关系是不可避免的(B)类型不同,影响不同(C)伦理原则不允许,但现实必须涉及(D)对双方造成伤害7.咨询师要对当事人的信息保密,这是因为( )。
(A)符合伦理原则(B)促进当事人对咨询师的信任(C)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咨询关系(D)利于当事人更深入的探索8.在治疗过程中,下列哪些情况可以不受保密原则的限制?( )(A)咨询师发现寻求专业服务者有伤害自身或伤害他人的严重危险时(B)寻求专业服务者有致命的传染性疾病等且可能危及他人时(C)未成年人在收到性侵犯或虐待时(D)法律规定需要披露时9.下列哪些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有重要价值?( )(A)思维插入(B)思维剥夺(C)思维被广播(D)被控制感(E)思维奔逸10.下列有关焦虑症正确的是( )。
(A)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B)预感到似乎要发生某种难以对付的危险(C)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D)没有明确危险目标和具体内容的恐惧(E)临床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与惊恐障碍两种主要形式11.在人际交往中,自卑、粗暴鲁莽、冷漠孤僻、偏执多疑、自我中心等会影响交往的层次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8(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按记忆的内容将长时记忆分为( )。
(分数:2.00)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陈述性记忆D.程序性记忆解析:解析:按记忆的内容分类可以将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3.在下列选项中,“舌尖现象”属于( )。
(分数:2.00)A.不完全遗忘√B.完全遗忘C.暂时性遗忘√D.永久性遗忘解析:解析:“舌尖现象”指明明知道却一时想不起来的现象,即暂时性遗忘、不完全遗忘。
4.斯金纳认为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狗对刺激(铃声)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属于( )。
(分数:2.00)A.应答性行为√B.经典性条件的行为√C.第一信号系统引发的反应√D.操作性条件作用解析:解析:考查巴甫洛夫对行为信号系统分类和斯金纳对行为的分类。
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刺激引起的,机体被动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
经典性条件行为是S—R的联结,即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
第一信号系统引发的反应是由物理刺激引起的。
故答案为ABC。
此题出题目的在于了解斯金纳、华生和巴甫洛夫对于行为及信号系统的分类,难点是容易漏选。
5.在下列语句中,可以用巴甫洛夫的理论来解释的是( )。
(分数:2.00)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B.望梅止渴√C.小孩子怕打针,后来见到医生就害怕√D.谈虎色变√解析:解析:选项A为泛化条件作用;选项B可用第一信号系统来解释;选项C为高级条件作用;选项D 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四个选项都是经典的例证,必须牢记。
值得注意的是,巴甫洛夫的两个信号系统理论明确指出,人类由于有了以语言为主的第二信号系统,其学习与动物具有了本质的区别。
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人类特有的。
6.华生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建立条件作用,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从而形成习惯,遵循( )。
(分数:2.00)A.频因律√B.近因律√C.联系律D.效果律解析:解析:桑代克提出了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
华生认为,条件刺激通过无条件刺激在时空上的结合,替代无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应建立了联系。
习惯的形成遵循频因律和近因律。
根据频因律,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
根据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
所以选择AB。
7.在操作性条件作用说里,能使行为被减弱的是( )。
(分数:2.00)A.积极强化B.消极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解析:解析:记忆方法:正强化一施乐,负强化一除恶。
正惩罚一施恶,负惩罚一除乐。
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反之,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概率下降,则是惩罚。
惩罚分为正惩罚(一类惩罚)和负惩罚(二类惩罚)。
正惩罚的手段是呈现厌恶刺激,负惩罚的手段是消除愉快刺激,目的都是减弱行为。
故选CD。
8.一月一次的领工资日上,发表演讲的员工将多得到100元。
在众多举手的员工中,小王被老板选中发言,小王说在推销产品时,虽然被大部分人拒绝,但有客户接受,自己会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还建议老板推行“买十送一”的活动。
题干中出现的强化程式包括( )(分数:2.00)A.定时强化√B.定比强化√C.变时强化√D.变比强化√解析:解析:此题比较灵活,需要分析题干中的每一句话。
“一月一次的领工资日”属于同定时段后给予强化,是定时强化。
“在众多举手的员工中,小王被老板选中发言”,举手发言属于不定时给予强化,是变时强化。
“小王说在推销产品时,虽然大部分人拒绝,但一有客户接受,自己会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跟买彩票是一个性质,属于在不定反应次数后给予强化,是变比强化。
建议老板推行“买十送一”的活动,与计件工作的性质一样,属于固定反应次数后给予强化,是定比强化。
9.小张同学性格内向,不爱讲话,在轮到小张进行语文课堂演讲前,小张请病假故意逃避了。
渐渐地他连语文课都不喜欢上了。
题干中这些现象涉及了哪些心理学知识?( )(分数:2.00)A.逃避条件作用B.回避条件作用√C.塑造D.泛化√解析:解析: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值得注意!)的条件作用类型,区别在于在逃避条件作用中,个体实际经受了由厌恶刺激带来的痛苦;而在回避条件作用中,个体并未实际遭受厌恶刺激的袭击(更值得注意!!)。
由题干可知,小张在演讲之前请假了,说明他没有进行演讲,所以选择B。
而后来小张连语文课都不喜欢上了,表明他由不喜欢课堂演讲泛化到了对语文课堂的恐惧,所以还要选择D。
选项C 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与题目无关。
详见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母亲对孩子说“你吃完这些青菜才能吃火腿”。
这种现象属于( )。
(分数:2.00)A.普雷马克效应√B.正强化√C.操作性条件作用√D.塑造解析:解析:普雷马克效应: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增加行为频率;操作性条件作用指R—S;塑造是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对象达到目标。
11.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动机过程包括( )。
(分数:2.00)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解析:解析: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动机过程包括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12.“学前儿童观看一场电影,在电影中,一个人正在踢打一个充气娃娃。
”上述情景是班杜拉充气娃娃实验的一部分,这里观察学习经历了哪些进程?( )(分数:2.00)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复制过程D.动机过程解析:解析:班杜拉的充气娃娃实验表明,尽管学习已经发生,但不一定会表现出来,受到后果的影响(注意与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结论相区分)。
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为注意过程(榜样。
事件)一保持过程(记忆存储)一复制过程(将记忆转换成适当的动作)一动机过程(在适当时候表现出来)。
由题意可知,只经历了AB两个过程。
请注意此题解析中括号内容,可帮助理解观察学习过程。
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6,分数:12.00)13.反响回路(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
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
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短暂的时间。
白鼠跳台实验表明,反响回路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 解析:14.学习(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的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解析:15.条件反射(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条件反射是由外界环境刺激(中性刺激或无关刺激)导致的反应,是一种习得反应。
) 解析:16.二级条件作用(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如将原来的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使它与另一个中性刺激伴随出现,就可以建立一种新的、更复杂的条件反射,称为二级条件作用。
)解析:17.负强化(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负强化是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后,立即排除或避免了某种不愉快刺激,从而使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增加。
)解析:18.分化(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如果只强化条件刺激,而不强化与其相似的其他刺激,就能导致对特定的刺激做出反应,这个现象叫做分化。
)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19.简述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遗忘是指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
著名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保持量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
他以无意义音节为记忆材料,以再学法的节省率作为保持量的指标。
结果发现,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保持量是不同的,刚学完时保持量最大,学后短时间内保持量急剧下降,然后渐渐稳定地下降,最后接近稳定。
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的。
这条曲线被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
)解析:20.简述影响遗忘的因素。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遗忘是指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
影响遗忘的因素有:①时间。
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随时间增加遗忘量增大,随后逐渐稳定下降,即“先快后慢”。
③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熟练的动作和形象的材料遗忘得慢;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遗忘要慢得多;在学习程度相等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