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个宽恕模型看宽恕研究新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科学进展2010, Vol. 18, No. 5, 734–740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由三个宽恕模型看宽恕研究新进展
马洁郑全全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杭州 310028)
摘要西方学者已普遍接受宽恕的本质即为亲社会性动机转变过程。从这一取向出发, 介绍Worthington提出的宽恕压力应对模型、Koutsos等人提出的人际间相关变量模型以及Hall和Fincham 提出的自我宽恕模型这三个模型。三个模型从三个不同角度对宽恕的动机转变观点提供支持, 通过论述三个模型之间的关系, 对宽恕的动机转变观点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同时在宽恕模型论述中总结分析近年来宽恕的认知加工、人际相关变量的作用以及自我宽恕方面的研究进展等。最后对宽恕在西方以及我国的研究进行回顾, 指出中西方宽恕研究发展中存在的研究不全面、缺乏理论支持等问题。
关键词亲社会性动机转变; 个性倾向性宽恕; 情境性宽恕
分类号 R395; C91
在中国传统思想里, 宽恕(forgiveness)是一种美德, “以和为贵”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态度。但个体社会生活中总避免不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遭遇到不同程度的侵犯或者伤害, 宽恕研究领域正是关注于个体对类似事件发生后的认知及反应过程。可以看到, 早在18世纪哲学著作中就有过对宽恕的论述, 但理论观点多以宗教信仰为核心 (张宁, 2001)。直到20世纪90年代, 宽恕才因道德研究正式走入心理学的视线(岑国帧, 1998), 早期阶段的研究重心为宽恕概念及临床干预方法的争论, 缺乏实证性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各种宽恕量表的开发(如Wade的量表), 宽恕研究范畴也逐渐从宽恕的定义、发展阶段以及临床干预手段等方面扩展到宽恕的认知变量、社会关系变量、神经生理等方面, 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 宽恕概念发展
有关宽恕的比较清晰的心理学概念最早由Enright于1991年提出, 他认为“宽恕是指面对冒犯者的不公平行为时, 对冒犯者施以同情和爱” (Enright, 1991)。Enright这一定义首次将宽恕归属于一种心理过程而非心理状态, 强调情绪及认知转变, 但这一界定缺乏对宽恕的人际间特征与个体内特征的整合。1995年Robert首次提出宽
收稿时间: 2009-11-03
通讯作者: 郑全全, E-mail: qqzheng@ 恕倾向(forgivingness)这一概念, 他认为, “宽恕倾向指基于个体特性的原因, 在被冒犯时, 个体会以一种善意的、仁慈的方式来中止自身的愤怒” (Allemand, 2008)。Robert这一界定指出宽恕个体差异性的存在, 认为特定个体在面对不同情境中具有一致的宽恕倾向。
Gottman等人在亲密关系中的动机理论中提出在冒犯行为产生后, 被冒犯者的反应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属于正当的愤怒(如悲伤、愤怒和谴责等), 另一方面则是受到攻击及伤害的反应(无辜的受害、害怕以及担心等)。McCullough与Worthington等人以此为基础提出具体的动机分类观点, 认为冒犯行为产生后被冒犯者会产生对冒犯者的两种不同动机: 回避动机与报复动机。宽恕过程就是被冒犯者对冒犯者的回避动机与报复动机减少的亲社会动机改变过程, 回避与报复动机越强烈, 被冒犯者的宽恕行为产生的可能性越小(McCullough, Worthington, & Rache, 1997; McCullough et al., 1998)。McCullough在2000年的综述文献中提出宽恕的本质为“发生在个体内的, 对人际间冒犯行为的亲社会的动机性转变”(McCullough, 2000)。目前心理学界也普遍肯定McCullough等人的观点, 认为宽恕的核心概念是发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的, 冒犯行为产生之后被冒犯者对冒犯者的亲社会动机转变过程。
第18卷第5期由三个宽恕模型看宽恕研究新进展 -735-
目前已有宽恕的分类方法较多, 如Baumeister 等人根据外在宽恕行为与内在宽恕决定两维度将宽恕分为拒绝宽恕、沉默宽恕、虚假宽恕以及真正宽恕四类等(Worthington, 2006)。宽恕分类中目前得到普遍认可与采纳的是个性倾向性(dispositional)与情境性(situational)的两类分法。个性倾向性宽恕等同于Robert提出的宽恕倾向概念, 即为在不同情境中个体具有相同的宽恕倾向, 而情境性宽恕则是指在面对特定冒犯情境下的具体宽恕行为(Suwartono, Prawasti, & Mullet, 2007)。许多研究结果证明了宽恕研究中个体差异的存在, 即倾向性宽恕与情境性宽恕的分离(Brose, Rye, et al., 2005), 同时研究表明个体宽恕行为的产生是个体内部人格与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Koutsos, Wertheim, & Kornblum, 2008)。对二者关系, 较多研究指出个性倾向性宽恕对情境性宽恕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Eaton, Struthers, & Santelli, 2006)。
尽管目前对宽恕的明确定义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但已有大量基于McCullough等人提出的“亲社会动机转变”观点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介绍近年来较能体现宽恕研究进展的三个模型, 从宽恕研究的三个方向对西方宽恕相关研究进行整理与论述。
2 宽恕模型
2.1 宽恕加工模型
Strelan与Covic在已发表文献中收集了25个涉及宽恕加工的模型, 并进行分析总结(2006)。研究发现, 宽恕的加工模型在宽恕理论及阶段研究上具有一些一致的观点: (1)在宽恕的过程中存在愤怒以及受伤害的感情; (2)存在消极的情绪与认知后果; (3)在受伤害早期阶段做出的应对策略都收效甚微; (4)存在考虑以及决定是否宽恕的阶段; (5)存在对冒犯者的理解或移情的过程。
Strelan同时也总结出各种模型对宽恕的不一致观点: (1)宗教与非宗教研究的大相径庭。宗教研究充分强调上帝的作用, 而非宗教研究则完全不考虑上帝的作用, 除此之外, 宗教与非宗教研究基本上没有较大差异; (2)现有的理论仅对某些特定成分在宽恕加工过程中的顺序持统一的观点, 如冒犯行为发生后, 宽恕过程中最初的成分为愤怒与伤害的知觉与表达, 随后一定会产生消极情感和认知。但是, 对之后的各因素效应的顺序则各执一词。Worthington与Enright曾针对移情、谦卑以及承诺的顺序有争议; (3)现有理论在各成分重要性上无法得到统一意见, 对于各种成分分别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起到多大的作用以及如何顺利衔接到下一阶段缺乏共识; (4)多数加工模型研究忽略宽恕的人际因素, 倾向于考虑个体内加工过程。宽恕不仅属于个体加工, 同时受制于人际关系及相关人际因素; (5)不同的模型研究采用不同的结束点。多数模型倾向于认为被冒犯者对冒犯者产生仁爱、同情以及仁慈的态度是宽恕加工过程完成; 部分模型认为产生人际互动, 即产生和解行为才是宽恕的中止; 更有个别研究指出当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均不再体验到消极情绪时即为宽恕完成。
随着目前研究的深入, 学界已基本公认宽恕为个体动机转换过程, 其中认知情感因素如移情、换位思考、反刍、压抑等具有重要作用已得到肯定(McCullough, 2000)。Worthington (2006)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研究经验, 根据Lazarus的压力应对理论提出宽恕的压力应对模型。Worthington提出冒犯行为是一种人际间的压力源, 个体必须选择面对或者逃避。冒犯行为首先会导致个体产生不公平差距感(injustice gap), 根据个体接受的不公平差距感大小, 个体会将当前的冒犯行为判断成为威胁或者挑战。如果个体将冒犯行为判断为威胁, 个体会经历反刍、不可宽恕情感, 以及由公平感产生的报复动机以及回避动机; 如果个体将冒犯行为评价为挑战, 个体就会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案, 进行情绪的自我调整, 以及关注事件中的意义, 这些将会产生公平动机、和解动机或者利他动机。将冒犯行为知觉为挑战或者威胁, 会促使个体根据双方能力、关系、个体自主权寻找方法应对当前压力, 个体会试图采用问题关注型应对方法、情感关注型应对方法或者意义关注型应对方法。个体最终选择宽恕或者非宽恕, 这两种决定都会对宽恕加工过程重新产生影响。同时, 在宽恕的压力应对模型中, 因为宽恕的人际间因素的作用, 个体对宽恕的表达等也会作用于宽恕加工中的各个步骤, 如图1。
在针对宽恕加工过程的实证研究中, 研究者多接受“亲社会动机转变”观点, 测量情境宽恕时以被冒犯对冒犯者的报复动机与回避动机来表示。Tsang、McCullough、Fincham进行了一项冒犯行为后关系重建过程的纵向研究, 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