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疼痛科的应用
第三讲神经阻滞疗法
常用
内脏反射
概念
内脏和血管中的感受器受刺激引起的内脏 活动(心肌、平滑肌、腺体分泌)和躯体 运动(骨骼肌收缩)
意义
自主神经系统等功能状态
瞳孔、颈动脉窦、呕吐等
常用
病理反射
概念
神经中枢(锥体束)受损时出现 正常是不出现 锥体束受损失抑制能力下降 Hoffmann反射、 Babinski反射
让马上离开,因为小剂量局麻药也可能
发生过敏反应、虚脱、毒性反应等。
2、治疗恢复期间和回家期间给予适当照
顾,以免意外。
谢谢
腰神经根受压的疼痛分布
腰腿痛的神经阻滞治疗
ESI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椎旁神经阻滞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selective nerve
root block
S1block
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
椎体滑脱
梨状肌综合症
神经损毁
目的
外周神经损毁
物理损毁
射频
化学损毁
无水酒精、酚
对操作者的要求
4.在治疗开始前让患者了解治疗的方法、疗效、
可能出现的反应
5.对复杂的慢性疼痛综合征患者,阻滞疗法仅是
手段之一,应该采取综合性治疗
效果评定
1、注意患者对穿刺注射及其他操作的反应,以帮助确
定“痛阈” 2、通过神经功能的检查和交感神经功能的测定以确定
计划中的神经是否被阻滞
3、评价阻滞后疼痛减轻的程度和病理生理方面的效果 4、将疼痛减轻的持续期与阻滞作用所产生的持续期相 比较,以判定疗效 5、详细记录阻滞后的各种反应及结果
疼痛科微创常用特殊治疗记录
疼痛科微创常用特殊治疗记录微创手术记录2003-11-2810:30Am 肉毒素注射治疗记录患者今日上午于无菌室行"肉毒素注射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取残余痉挛处左眉弓上2点及左颊部1点为肉毒素注射点,常规消毒后,在上述3点各注射10µ肉毒素(0.2ml),观察患者左面部肌肉痉挛明显停止.患者无诉特殊不适,安返病房。
继观病情变化。
2002-1-10 10Am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记录患者今日上午于无菌室行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患者取平卧位,口微张,局部消毒后,左手扪及右C6横突,右手持注射器局部穿刺达此处骨质,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注入1%利多卡因10ml,观察数分钟后患者左侧面部出现Horner’S综合征,阻滞成功,继观20分钟无异常,安返病房。
2002-1-15 10Am颈部小针刀治疗记录患者今日上午于无菌室行“颈部小针刀术”治疗。
患者取俯卧位,项下垫薄枕以伸展颈部,先以1%利多卡因3ml加得宝松等复合镇痛液1 0ml行局部阻滞,再以4号小针刀于C3~6棘间及椎旁行松解,患者无不适,已安返病房。
嘱其注意休息,保护创口。
继观病情变化。
2003-11-2810:30Am 颈部局部神经阻滞+小针刀治疗记录患者今日上午于无菌室行颈部局部神经阻滞+小针刀术。
患者取俯卧位,项下垫薄枕伸展颈部,取C4为中心,以10ml复合镇痛液(1ml得宝松、VitB12 500ug、2%利多卡因2ml,0.9%盐水6ml)行广泛阻滞,然后以一次性小针刀在上述痛点行点切松解,术毕患者无不适,已安返病房。
继观病情变化。
2003-12-16 11Am 颈部局部神经阻滞治疗记录患者今日上午于无菌室行颈部局部神经阻滞术。
患者取俯卧位,项下垫薄枕伸展颈部,取C 4为中心,以10ml复合镇痛液(1ml得宝松、V itB12 500ug、2%利多卡因2ml,0.9%盐水6ml)行广泛阻滞,完毕后观察20分钟,患者无不适,安返病房。
疼痛门诊神经阻滞疗法
注药1
垂直进针触及颈5横突后结节。回抽无血无脑脊液 后,注入0.26%利多卡因5ml+曲安奈德5mg。
注药2 拔针1cm,针尖向后滑过横突后结节再刺入
1.5cm,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后注入0.26%利多卡因 5ml+曲安奈德5mg,以阻滞后支,或浸润斜方肌间 隙阻滞肩胛上神经。
C5椎旁注射适应症
颈源性肩背及上肢痛 肩关节周围炎 肩背或上肢带状疱疹神经痛
回吸无血无脑脊液,注入0.26%利多卡因5-7ml+曲安奈 德5mg。
二、腰椎侧间隙注射(小关节内侧缘法)
棘突旁开0.8-1.0cm,8-10cm5号长穿针垂直刺 入,针尖稍向外侧直至抵住关节突。
退针少许,针尖稍向内滑过小关节内侧缘,进针 过程中玻璃注射器始终保持正压。
玻璃注射器注气阻力突然减小,则提示针尖进入 硬膜外侧间隙,注入0.26%利多卡因10ml+曲安奈 德10mg。
(三)颈椎椎旁注射(后入路法)
棘突旁开3cm,8-
10cm5号长穿针垂
直刺入直至抵住椎
板外侧。
将针退至皮下,
针尖稍向外进针,
进针深度超过垂直
1cm。
玻璃注射器注气
无阻力即到椎旁,
注入0.26%利多卡
因5-7ml+曲安奈德
5mg。
3cm
棘突旁开3cm,垂直刺入至椎板外侧。
将针退至皮下,针尖稍向外进针,进针深度超过垂直深度 1cm,注气无阻力即到椎旁。
疼痛门诊常用的神经阻滞
杨阳
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
一、颈椎椎旁注射 颈椎椎间孔注射
(侧入路法)
(一)C2椎旁射(侧入路法)
定位
乳突下一横指或下颌角平齐处,胸锁乳突肌后缘为 颈2横突后结节。
神经阻滞疗法在现代疼痛治疗上的地位和作概要
1诊断性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进展神经阻滞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全身用药带来的较大副作用、手术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缺点,已广泛应用于疼痛治疗,成为疼痛科治疗方法的主体,并且在许多病例中有利于疼痛的正确诊断或预后的判定。
诊断性神经阻滞原理:进行诊断性神经阻滞的前提是对所有适合于进行神经阻滞的病人进行诊断所必要的详细病历记录、查体、临床病理检查、放射学检查,若能做心理学评价更好。
用上述方法也难以确定疼痛原因时,可考虑进行诊断性神经阻滞。
其原理为顺序应用安慰剂(placebo或不同浓度的局麻药阻滞脊神经不同纤维,产生仅阻滞交感神经或感觉神经或运动神经现象,达到诊断心因性、外周性或中枢性神经来源性疼痛的目的。
一般用0.9%生理盐水首次注入安慰剂,如果获得止痛效果,则评价病人为"安慰剂反应者",但须注意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疼痛中,约30%~35%具有安慰剂效果,当然安慰剂效应是一过性的。
若获长期止痛效果者,则属于心理性疼痛的可能性很大。
低浓度局麻药进行疼痛部位感觉神经阻滞状态。
用针刺皮肤确认感觉消失后疼痛消失,则可断定这是躯体神经来源性疼痛,治疗可选用末梢神经阻滞。
感觉神经阻滞也得不到止痛效果时,可再次注入高浓度局麻药,完全阻断运动神经。
如果用此法可获止痛效果,则可认为这是躯体神经来源性疼痛,宜选用末梢神经阻滞。
如果躯体神经虽被完全阻滞也得不到止痛效果,则可认为疼痛原因位于比阻滞部位更高的中枢侧,此时则末梢神经阻滞、末梢部手术均为无效。
用上述方法达不到止痛效果,常见于中枢神经障碍、大脑化假病、心理性疼痛。
2治疗性神经阻滞2.1阻滞治痛作用机理①感觉神经阻断消除疼痛的恶性循环。
局部疼痛经感觉神经传入脊髓,反射性引起交感兴奋,导致血管收缩,组织缺氧代谢异常,使局部的病损不易修复,同时产生致痛物质,使疼痛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神经阻滞后阻断了恶性循环,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疼痛可明显减轻。
有时原发性疼痛的病因可能已去除,但恶性循环仍残留,神经阻滞治疗就可一次阻滞,疼痛治愈。
神经阻滞在疼痛科应用PPT课件
9
末梢支阻滞
第1支阻滞(眶上、滑车神经阻滞) 第2支阻滞(眶下、上颌神经阻滞)
三叉神经阻滞
第3支阻滞(颏神经、下颌神经阻滞)
半月神经节阻滞
10
(一)眶上神经阻滞
1、应用解剖
经交通。
三叉神经眼支发出,前行于上眼提肌和眶顶壁之间,
经眶上切迹或眶上孔分布于眼睑和前额部,其额支纤维可以延伸至颅顶与枕大神
2、操作方法(图)
3、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1支疼痛,眼部痛;带状疱疹 (后)疼痛;此部的继发性神经痛(癌痛)。
11
返回1 返回2 返回3
12
3、并发症
(2)眼睑下垂 (阻滞了动眼神经上支)。
(1)眼睑水肿(刺伤眶上动脉可出现血肿)。
4、注意事项
操作时保护眼球,消毒液避免入眼,
穿刺点避免感染。
13
(二)眶下神经阻滞 1、应用解剖 为三叉神经发出上颌神经直接延续的主支或最大支,经眶
16
(三)上颌神经阻滞
解,穿眶下裂入眶,与眶下动脉伴行出眶下 孔,终支为眶下神经。上颌神经在翼腭窝内发出 数支神经分支。
17
(三)上颌神经阻滞
操作方法:侧入路穿刺法。
病人仰卧位,头偏向健侧。
穿刺点在颧弓中点下方凹陷处,用7~8cm长,22G 带芯穿刺针,并带可移动标志。穿刺针垂直刺入约 4~4.5cm,达蝶骨翼突外板,此时将标志放置距皮肤1cm处。 将针退至皮下,改变穿刺针方向指向同侧瞳孔方向进针, 针尖达翼腭窝,即可得到向上牙龈部、上唇、颊部的异感 或放散痛,回抽无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 因镇痛液0.5~1ml。如作破坏性神经阻滞者,经15~20分钟 证实有效后,注入无水乙醇或7~10%酚甘油0.5ml。
神经阻滞技术和镇痛的应用及发展
神经阻滞技术和镇痛的应用及发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和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通过现代医学手段得到治疗。
神经阻滞技术和镇痛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这项技术通过阻止神经系统的传递来实现疼痛的缓解和治疗。
本文将探讨神经阻滞技术和镇痛的应用及发展。
一、神经阻滞技术的原理神经阻滞技术是一种利用药物对神经的突触传递进行阻滞,从而缓解或治疗病痛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神经系统的特定位置注入局部麻醉剂或其他药物,直接作用于神经纤维的终末,阻止神经传导,从而抑制疼痛。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需要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实现疼痛缓解。
此外,由于阻塞位置的特定性,此方法避免了药物产生的全身副作用,对患者的自主呼吸等功能也不会影响。
二、神经阻滞技术的应用神经阻滞技术在许多临床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手术中,这种技术常被用于麻醉和镇痛。
在急诊和紧急情况下,神经阻滞技术也可作为一种快速和有效的控制疼痛的方法。
此外,神经阻滞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如神经性疼痛,肌肉骨骼疼痛等。
它还可以用于放射性物质和化疗药物等引起的疼痛。
神经阻滞技术还可以改善肌肉痉挛、张力和颜面红斑等症状。
三、神经阻滞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阻滞技术将继续得到发展。
新型药物的引入将使得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更为广泛。
另外,神经阻滞技术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注射操作的复杂性、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同时,数字医疗技术的应用也将为神经阻滞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智能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定位注射点,提高神经阻滞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治疗的过程。
这些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不断提高神经阻滞技术的诊断和治疗的水平。
四、镇痛的重要性疼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在日常生活和医学诊疗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定数量的疼痛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对于那些需要进行手术、放疗等治疗的人来说,疼痛往往是无法避免的。
疼痛科神经阻滞、毁损术诊疗常规
疼痛科神经阻滞、毁损术诊疗常规神经阻滞/毁损术是疼痛科治疗各种疼痛性和某些非疼痛性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
基本原理:通过局部注射局麻药、糖皮质激素、维生素、神经破坏药,暂时或长期阻断疼痛传导通路,阻断疼痛恶性循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缓解或消除疼痛。
一、适应证1、脊髓神经和外周神经受压、炎症引起的神经痛及软组织痛。
2、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癌痛等难治性痛。
3、某些非疼痛性疾病,如面神经麻痹(面瘫),眼肌、面肌痉挛,神经性耳鸣、耳聋,顽固性呃逆,失眠等。
二、禁忌证1、不能配合治疗包括精神失常者。
2、穿刺部位皮肤或/和深层组织有感染病灶或全身感染尚未控制者。
3、有出血倾向或正在进行抗凝治疗者。
4、局麻药过敏者。
5、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活动性溃疡、妊娠初期、甲亢、结核病活动期等患者进行神经阻滞时,应慎用糖皮质激素。
6、低血容量患者,不宜施行椎管内、腹腔神经丛及椎旁交感神经节阻滞/毁损术。
三、常用药物常用药物配方:2%利多卡因2.5ml~5ml+维生素B12 0.5mg~1.0mg+维生素B6 100mg~200mg+复方倍他米松1ml+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或20ml。
对糖皮质激素有禁忌者,可用赖氨匹林(来比林)替换复方倍他米松。
(一)、局麻药局麻药是神经阻滞治疗中的主要药物,首选利多卡因,次选罗哌卡因。
根据治疗部位选择用药剂量、浓度和容量,如:利多卡因的用药浓度为0.4%~2.0%,罗哌卡因为0.125%~0.375%;头颈部神经阻滞为5ml~10ml,臂丛神经阻滞为10ml~20ml,胸、腰部神经阻滞为10ml~20ml,交感神经阻滞为3ml~10ml。
局麻药浓度过高和剂量过大可增加其毒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使用局麻药注意事项:1、强调有效低浓度、剂量个体化、剂量总量控制的用药原则,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防局麻药中毒反应。
对儿童,特别强调不能浓度过高和剂量过大。
腰交感神经阻滞及射频镇痛治疗 PPT精品课件
造影:固定针头,回抽无血或液体 后注入0.3~0.5ml造影剂,在前后 位和侧位片上,造影剂应沿椎体的 前外侧缘上下弥散呈气状影,不出 现血管内造影剂冲洗或其它管状样 影像。
测试:置入射频电极,先用2Hz-2V的电压刺激,无下肢肌肉抽动, 再50Hz-1V的电压刺激,患者无腹股沟区或下肢放射痛;
B超、X线下或CT下操作,俯卧位,头和腹下加枕。 穿刺点可选L2-4棘突上缘外侧,距中线5-8cm处。
B超、X线透视或CT引导下,用23号14cm长穿刺针与皮肤矢状面呈 45°角,向内侧缓慢进针约3-4cm到达横突,针体上标记后,越过横 突上缘再进针2-2.5cm,可刺到腰椎体侧面,退针约2-3mm,并将针 头斜面对准椎体侧面,针尖略偏向外侧少许,再次进针滑过椎体,
Choi EJ, et al., Korean J Pain. 2016
解剖(Anatomy)
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e)是植物性神经的一部 分。由中枢部、交感干、神 经节、神经和神经丛组成。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 髓T1-12及 L1-3的侧角内, 节前纤维起自侧角细胞,其 周围部分包括交感神经节、 椎旁神经节、椎前神经节和 神经丛等。
给予NSAIDs、弱阿片类等止痛,并分别给予腰肌筋膜、膝关节周围 软组织温针松解, 臭氧注射等,部分缓解外部关节、肌肉组织所致 疼痛; 或者给予疏通微血管的治疗措施:前列地尔、臭氧大自血等;
术前患者全身状况良好、无全身及局部穿刺部位感染、凝血功能正 常 、肝肾功能正常、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明确、精神情绪稳定、血压血糖控制正常 ,能充分理解医生即将进行微创手术的治疗目的和风险;
签署微创治疗知情同意书。
手术物品准备
(1)北琪射频仪、射频套针,射频针2条(15cm,1cm裸露端) (2)电极板、定位网、无菌保护套 (3)治疗车(内含麻醉用药、抢救药品和急救物品)。 (4)枕头2个 (5)手术包,手术衣 (6)造影剂(欧乃派克10ml*1支)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前言星状神经节(SG)是颈交感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是颈下神经节与T1神经节融合形成的交感神经节,位于C6和C7椎体之间。
它包含支配头部及颈部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支配上肢及心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目前疼痛科与麻醉科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SG周围及附近组织,包括颈交感干、颈交感神经节、节前与节后神经及其支配范围的区域,从而阻滞支配头、面、颈、肩胛、上肢、前胸及后背等部位的交感神经,以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张力,最终达到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使其保持动态平衡的作用,用于治疗多种疼痛及非疼痛类疾病。
SGB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方面。
中枢神经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调节丘脑活动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周围神经作用则主要表现为通过对节前、节后纤维的阻滞,使分布区域内各系统的交感神经功能受到抑制,以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疼痛方面,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由于慢性疼痛及炎性疼痛中交感神经发挥着重要作用,SGB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的原因可能与其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同时,SGB可以阻断脊髓的反射通路,降低该部位交感神经兴奋性和敏感性,扩张小血管,增加局部区域血流,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加速代谢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等疼痛介质,终止疼痛的恶性循环。
自1920年,SGB治疗疼痛性疾病在临床上得到迅速推广,成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治疗手段。
在日本,SGB疗法已应用40余年,每日至少有2~3万患者进行该项治疗,占门诊神经组滞治疗的50%~80%,其治疗学理论已为日本医界所公认。
SGB治疗疾病范围广泛,主要分为全身性疾病和局部疾病,包括头面部、耳鼻喉、口腔、颈肩部及上肢疼痛,尤其对于顽固性颈源性头痛、偏头痛、慢性顽固性口腔溃疡、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肩手综合征、原发性痛经、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癌痛等顽固性疼痛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神经阻滞治疗
常见阻滞治疗并发症
星状神经节阻滞:
并发症及防治:向下穿刺过深误将局麻药注入椎动脉引 起患者意识丧失;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呼吸心跳停 止;进针浅切局麻药量大,阻断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穿 刺部位过高或药量过大,阻断膈神经出现腹式呼吸减弱;针 尖过于向尾侧,可能穿刺胸膜顶或肺尖,引起气胸。严禁同 时行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
4.对于复杂的慢性疼痛患者局部阻滞疗法作用有限,仅作 为综合性康复治疗计划中的一部分。此类患者常合并有焦 虑、沮丧等心理障碍,以及肌肉萎缩等,往往需配合心理 治疗及功能锻炼。
十二、各阻滞治疗后的症状及注意事项:
星状神经节阻滞:
阻滞成功的标志为注射药物侧出现霍纳氏综合征,表现 为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下陷, 鼻塞,眼结膜充血, 面微红、声音嘶哑等。应观察10~15分钟,首次观察30分钟, 无不良反应者方可离院。注意不要同时阻滞双侧星状神经节, 以防发生心肺意外。
(6)鉴别末梢性与中枢性疼痛 (7)确认患者对消除疼痛的反应以及有心理因素的慢性疼 痛综合征的患者伤害性感受方面的作用
五、作用机制
1.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通过阻断感觉神经的交感神经, 可以阻断躯体痛和内脏血管性疼痛的神经传导通路,达到 直接缓解疼痛的目的。
2.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当躯体某一部位出现引起疼痛的
六、神经阻滞的特点
止痛效果明显可靠
对诊断疾病非常有用
治疗范围及时效可选择性强
பைடு நூலகம்
较少需要特殊的器材和装置
不良反应小 操作技巧和疗效密切相关
七、常用药
局麻药
利多卡因:3~5分钟起效,持续45~60分钟,用于神经 阻滞疗法,可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
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疼痛科的应用图文
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疼痛科的应用在疼痛科学中,交感神经节阻滞已成为常规治疗方法之一,用于控制部分持续性疼痛和神经性疼痛。
本文将重点介绍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疼痛科的应用。
什么是交感神经节阻滞?交感神经节阻滞是通过注射局部麻醉剂阻滞交感神经节来控制疼痛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们一般位于神经纤维束沿途,用于控制组织和器官的交感神经活动。
通过阻塞神经传递物质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实现控制疼痛的目的。
交感神经节阻滞的分类交感神经节包括颈神经节、胸神经节、腰神经节和骶神经节等多个部位。
根据疼痛部位和需要阻滞的交感神经节的位置,交感神经节阻滞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颈交感神经节阻滞•胸交感神经节阻滞•腰交感神经节阻滞•骶交感神经节阻滞其中,颈交感神经节阻滞用于治疗颈部和头部的疼痛;胸交感神经节阻滞用于治疗胸痛、腹部和腰部的疼痛;腰交感神经节阻滞用于治疗下肢和骨盆的疼痛;骶交感神经节阻滞用于治疗下肢、骨盆、腹部和直肠的疼痛。
交感神经节阻滞的治疗效果交感神经节阻滞对于部分疼痛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
例如,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对于头痛、晕厥、失眠等症状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胸交感神经节阻滞可用于缓解非心源性胸痛、切割术后胸痛等疾病的疼痛。
腰交感神经节阻滞对于慢性下肢、骨盆和腰痛的治疗效果也非常显著。
一般来说,交感神经节阻滞的疗效及持续时间因患者个体差异、病情病理差别和操作者经验等多种因素而不同。
但总体而言,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经济的疼痛治疗方法。
交感神经节阻滞的适应症交感神经节阻滞适用于不同种类的疼痛治疗,以下列举几种疼痛:颈交感神经节阻滞•慢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胸交感神经节阻滞•肋间神经痛•胸骨旁痛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椎管狭窄症•神经根型腰痛•退行性变骶交感神经节阻滞•直肠疼痛•骶闷•腹痛交感神经节阻滞的禁忌症交感神经节阻滞虽然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也有一些适应症需要注意,以下列举几点:•皮肤局部发炎、肿胀等特殊情况•血液凝集异常性疾病•感染•神经阻塞区域已发生钙化或肉化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神经阻滞疗法介绍[指南]
神经阻滞疗法介绍
神经阻滞是直接在神经干、神经丛、脑脊神经根、交感神经节等神经周围或附近注入药物或物理刺激而阻断神经
信号传导,神经阻滞包括物理性和化学性阻滞两种。
利用神经阻滞为主的方*法诊断和治疗疼痛以及做出疼痛病症的预后判定,称为神经阻滞疗。
神经阻滞疗法的特点 1.镇痛效果确实可靠。
2.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治疗范围选择性强。
4.治疗作用迅速。
5.不良反应小。
神经阻滞疗法的机理阻断痛觉的神经传导通路,调理引起疼痛的局部环境,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炎症,疗效和操作技巧关系密切。
神经阻滞疗法在疼痛治疗中的常见应用 1.三叉神经阻滞疗法,适用于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
2.舌咽神经痛阻滞疗法,适用于咽喉部的诊断和治疗。
3. 面神经阻滞术适用于治疗面肌痉挛。
4. 颈丛神经阻滞适用于枕后神经痛。
5. 臂从神经阻滞术,适用于颈部软组织痛,颈部鞭打痛,颈肩综合征及肩周炎。
6. 肩周炎周围痛点阻滞适用于肩周炎的治疗。
7. 胸部神经阻滞术,包括肋间神经阻滞术和胸椎旁脊神经根阻滞术。
8. 腰骶部神经阻滞,适用于坐骨神经痛,股神经痛,隐神经痛,股外侧皮
神经痛,急性腰肌损伤和腰椎骨质增生。
9. 硬膜外神经阻滞。
10. 骶管治疗。
11. 星状神经节阻滞。
神经阻滞治疗技术管理规
(三)培训医疗机构其他要求
1.使用经省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培训教 材和培训大纲。
2.保证接受培训的医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 病例数的培训内容。
拟从事神经阻滞治疗技术工作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6个 月的系统培训。拟从事特殊类型神经阻滞治疗技术工作的 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12个月的系统培训。
(一)承担培训医疗机构
由省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审核认定。承担培训的医疗机构需具备 下列条件:
1.三级甲等医院,或床位≥1500张的三级乙等医院。 2.每年完成各类神经阻滞1000例以上。其中,完成特殊类型神经阻滞不少
(一)医疗机构开展神经阻滞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 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外科、麻醉科、 疼痛科等科目,有与开展神经阻滞治疗技术相关的辅 助科室和设备。
(三)神经阻滞治疗技术的实施需经医院伦理委员会 批准,并有对该项临床技术开展与实施的审核意见。
(四)开展神经阻滞治疗技术的医疗机构设施、设备 的基本要求
1.设施要求:具有符合实施神经阻滞技术所需的无菌治疗 室、门诊手术室、手术室或介入治疗室等。
2.设备要求:具备生命体征监测设备(血压、心率、呼吸、 脉搏、脉氧饱和度)、氧源以及应急救治设备,并需符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
3.具有实施神经阻滞治疗技术的基本药品及处理意外或并 发症的应急药品。
2.拟从事特殊类型神经阻滞治疗技术工作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12个 月的系统培训,除上述一般神经阻滞外,在培训医生指导下,每种特 殊类型神经阻滞治疗完成不少于10例。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b l o c k ,S G B)是 疼 痛 常 用 的交 感 神 经 阻 滞 方 法 ,其 治 疗 原 发 性 痛 经 疗 效 持 久 ,值 得 临 床 推 广 …。星 状 神 经 节 周 围毗 邻 许 多重 要 结 构 , 因 此 , S GB操 作 存 在 一 定 的风 险 ,近 年 来 超 声 0 I 导 卜S G B受到』 泛 重 视 [ 2 - 6 1 ,其 操 作 简 单 方 便 ,可 以 直 视 针尖 与周 围组 织结 构,本 研究探 讨超 声 引导下 S GB 的有 效
图1 星状神经 节及其周围结构超 声声像图。v A:椎动脉 :CA: 总动脉:T H:甲状 腺组织:绿色测量线处示星状 神经节
性及 安全性 ,为临床提供参考。
愈 :临床 症 状 均 消 失 ,并 且 半 年 以上 无 复 发 : 有 效 :临 眯 症 状
1 资料与方法
1 . 1 研 究对象 选择 2 0 1 2年 1 月一2 0 1 3年 1 月 于 福 建 医 科
超 声引导星状神经节 阻滞治疗 原发性痛经
徐振 宏 吕 国荣 王 宏梗 陈汝 娉 。
【 关键词 l痛经 神经 传 导阻滞 ; 星状 神经节 : 超声榆查 ; 超 声r ; l 导 【 中 图分 类号 】R 7 1 1 . 5 ; R 4 4 5 . 1
原发性痛经 为无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 , 其 治 疗 方 法 多样 , 既往 选 用 的 药 物 治 疗 效 果 明 显 ,但 多 属 于 对症 治疗 ,易 复 发 ,
短 ,差 异有 统 计 学意 义 ( f =一 2 . 9 8 ,P < 0 . ( ) 1 ) 。 超 声 川 导 阻 滞 治 疗组 治 愈 2 6例 , 有 效 3例 , 无 效 1 例 ;传 统 阻 滞 治 疗
神经阻滞在临床中的应用01
40
41
一、骶管阻滞治疗 二、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 三、骶后孔神经阻滞治疗 四、侧隐窝阻滞治疗治疗
一、骶管阻滞
临床应用: 1、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症、 急性 期腰腿痛等。 2、判断椎管内压力,鉴别是椎管内病变还是椎管外 病变,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药物配制: 生理盐水20ml+曲安奈德10-15mg,不建议加 用局部麻醉药。以免误入蛛网膜下腔时造成严重 后果。
2、操作方法(图)
3、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1支疼痛,眼部痛;带状疱疹(后)
疼痛;此部的继发性神经痛(癌痛)。
11
返回1
返回2 返回3
12
3、并发症
(1)眼睑水肿(刺伤眶上动脉可出现血肿)。 (2)眼睑下垂 (阻滞了动眼神经上支)。 4、注意事项
操作时保护眼球,消毒液避免入眼,
穿刺点避免感染。
13
(二)眶下神经阻滞 1、应用解剖 为三叉神经发出上颌神经直接延续的主支或最大支,经眶
二、腰椎旁神经阻滞
多在腰3、腰4、腰5进行椎旁阻滞,用于治 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 操作要领:患者俯卧位或者侧卧位,取相应 棘突旁开3公分左右,局部麻醉后,选择长 穿刺针,使针尖触及骨质,然后退针使针 尖向外刺入,滑过骨质进针1.5cm左右即可 完成药物注射。
腰椎小关节注射、内侧支阻滞
下裂入眶后称为眶下神经,其分支有下眼睑支、鼻支、上唇支和颊支,为终末支, 分布于下眼睑、同侧鼻背、上唇和颊部。
2、操作方法(图) 3、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2支痛或带状疱疹(后)下眼睑、 鼻旁、上唇 部位的疼痛。
14
15
3、并发症
(1)面部水肿、肿胀 (2)皮下出血、血肿 (3)乙醇性神经炎 (4)视力障碍 复视、眼球突出、眼球疼痛。 4、注意事项 避免消毒液入眼,避免反复注射(导致肌肉 萎缩)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
104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6月 第2卷第11期星状神经节(stellate ganglion,SG)也被称为颈胸交感神经节。
通过阻断星状神经节来缓解疼痛方法初步产生于1883年,Alexander与Liverpool在采取结扎椎动脉来治疗癌症过程中,由于操作出现失误而伤害了患者的颈部交感神经,但是却发现此时临床镇痛效果十分理想,此后,使得医疗人员以及相关学者开始进行了阻断星状神经节方面的研究。
在临床不断研究与发展背景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成为临床中疼痛科常用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之一,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该种疼痛诊断与治疗方式能够被应用于100多种疾病临床治疗中。
但是由于星状神经节周围存在着众多的重要结构,因而在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时,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但是由于超声能够更加清晰的观看到患者结构,因此起直视效果更为理想,又由于超声引导下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操作简便、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近年来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受到广泛重视,并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本次临床研究中,选取了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8例长期偏头痛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基于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所接受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传统定位组有34位长期头痛患者,对其实施了传统盲法穿刺,超声定位组也有34位长期头痛患者,临床中对其实施了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
在传统定位组中,女性患者16人,男性患者18人,患者年龄区间为35岁~66岁,平均年龄在42.3±1.8岁;在超声定位组中,女性患者17人,男性患者17人,患者年龄区间为37岁~65岁,平均年龄在41.8±2.0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有可比性,但是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符合临床中对长期偏头痛疾病的诊断标准,且不满足排除标准的患者。
1.2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因长期偏头痛拟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的68位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在对上述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的基础上,将上述患者分成两组,传统定位组和超声定位组,两组均口服加巴喷丁,0.3mg,每日3次,盐酸替扎尼定,2mg,每日3次,共计4周。
神经阻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一)承担培训医疗机构
(二)对医师的培训要求
1.从事一般神经阻滞治疗技术工作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系 统培训。在培训医生的指导下,应累计完成不少于200例的神经阻滞治 疗。 2.拟从事特殊类型神经阻滞治疗技术工作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12个 月的系统培训,除上述一般神经阻滞外,在培训医生指导下,每种特 殊类型神经阻滞治疗完成不少于10例。 3.学员接受对神经阻滞治疗技术全过程的管理的培训,包括疾病诊断、 治疗前评估、适应症和禁忌症掌握、介入引导设备的使用与解读、神 经阻滞治疗技术的操作与记录、治疗后效果与副反应观察和记录,以 及治疗后随访等。 4.在境外接受神经阻滞治疗技术培训6个月以上,完成规定病例数的 医师,有境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证明,并经卫计委指定培训基地考试, 考试合格后,可以认定达到规定的培训要求。
1.二级以上医院 2.实施特殊类型神经阻滞治疗技术还需具备以下条件:①医疗机构具
备满足实施特殊类型神经阻滞治疗技术所必须的神经刺激仪、超声仪、 C型X线透视机、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等影像设备及相关辅助人 员②疼痛诊疗专业具有所属开放床位 3.疼痛诊疗专业至少有一名具备高年资主治医师或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任职资格的医师。
(三)培训医疗机构其他要求
1.使用经省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培训教 材和培训大纲。 2.保证接受培训的医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 病例数的培训内容。 3.培训结束后,逐一对接受培训的医师进行考试、 考核,并出具是否合格的结论。 4.为每位接受培训的医师建立培训及考试、考核 档案。
(三)拟从事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阻滞治疗、胸腰 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及内脏神经阻滞治疗技术的医师 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颈椎痛神经阻滞治疗方案
一、概述颈椎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颈椎部位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颈椎痛的病因多样,包括颈椎退行性变、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关节突关节炎、颈椎肌肉劳损等。
神经阻滞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注射药物阻断疼痛传导途径,缓解颈椎痛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颈椎痛神经阻滞治疗方案。
二、适应症1. 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的颈椎痛;2. 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颈椎痛;3. 颈椎关节突关节炎引起的颈椎痛;4. 颈椎肌肉劳损引起的颈椎痛;5. 颈椎手术后疼痛;6. 对颈椎痛治疗有明确要求的患者。
三、禁忌症1. 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2. 严重血液系统疾病;3. 患有出血性疾病;4. 颈椎感染;5. 对局部麻醉药物过敏。
四、治疗方法1. 术前准备(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颈椎痛的病因、病程、治疗经过等;(2)完善相关检查,如颈椎X光片、MRI等;(3)签署知情同意书;(4)术前1小时给予患者0.5mg阿托品,预防心动过缓;(5)术前30分钟给予患者0.1mg地西泮,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2. 神经阻滞方法(1)定位: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根据疼痛部位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如颈椎横突点、颈椎椎间孔等;(2)消毒:用碘伏消毒穿刺点皮肤,范围约5cm×5cm;(3)局麻:用1%利多卡因进行皮肤局部麻醉;(4)穿刺:根据穿刺点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如7号穿刺针,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角,缓慢进针;(5)注射药物:注射药物包括局部麻醉药物、激素、神经营养药物等,如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6)注射量:根据患者病情和体重,注射药物量一般为5~20ml;(7)拔针:注射完成后,缓慢拔出穿刺针,按压穿刺点,防止出血。
3. 术后处理(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2)观察穿刺点是否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3)嘱患者术后6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4)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药物,预防感染;(5)嘱患者定期复查,了解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方法 1.体位 病人取俯卧位,下腹部垫枕。也有 人取侧卧位或坐位操作。 2.定点 将球管向患侧倾斜约30°并略向尾 端倾斜,使横突尖向上翘,露出椎体前缘中点, 向外1mm即为穿刺靶点,用定位笔在患者体表作 好标记。
腰交感阻滞示意图
3.穿刺 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在X 线引导下进行穿刺,间断使用侧位透视了 解进针深度直至达椎体前缘,前后位透视 针尖接近小关节柱水平。
腰交感干
腰交感节
生殖股神经
适应证
☆ 神经病理性疼痛:如CRPS、糖尿病 性周围神经病变、脊髓损伤后疼痛、幻肢 痛、残肢痛、癌性疼痛等; ☆ 血管性疾病:如雷诺病、脉管炎、 下肢溃疡等; ☆ 其它:如多汗症、下肢水肿、冻伤、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禁忌症
☆ 全身严重感染或穿刺点局部感染; ☆ 凝血功能异常; ☆ 病人不合作或拒绝治疗者; ☆ 全身状态严重衰竭患者; ☆ 局麻药试验性阻滞无效者。
1.出血或血肿
2.感染
局部理疗,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
一般不需处
3.腰脊神经或生殖股神经损伤
理。如疼痛或麻木较严重,可应用镇痛药、神经
营养药,必要时给予脱水、糖皮质激素等相关处 理。 4.肾、输尿管损伤。
造影 妥善固定针头, 回抽无血或液体可注入 0.5~1.0ml造影剂,在前后 弥散而不出现“洗 脱”现象。
射频治疗
置入射频电极,用50Hz、1V,2Hz、2V的 电压刺激,无神经受刺激征象,说明针尖 位置准确。否则,应调整针尖位置,直至 满意为止。
针尖到位后,注入2%利多卡因1-2ml, 然后以80℃、60~120S行射频热凝。
术后处理 1.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异常, 应及时作对症处理; 2.穿刺点护理,避免污染; 3.如果使用镇静药物,则需卧床休息; 注意检查病人下肢肌力或协调力,如无异常, 可允许病人在别人扶持下步行;
并发症及处理
椎前神经节: 腹腔神经节 肠系膜节和肠系膜下节
交感神经节毁损
1924年,交感神经切除治疗四肢血管性疾病 1985年,射频热凝交感神经节技术
星状神经节阻滞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一、星状神经节应用解剖:
由颈下交感神经节和第1胸交感神经节融合而 成,有时也包括有第2胸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 大小(1.2~2.5)cm X (0.3~1.0)cm X 0.5cm。
(6)心脏病 如心肌梗塞、心绞痛、窦性心动过速等。 (7)呼吸系统疾病 如慢性支气管、肺栓塞、肺水肿。 (8)其他 不定陈述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
合征 痛经等。
2、操作方法:
(注意操作前应检查阻滞部位有无甲状腺肿大,颈部
肿瘤,气管切开伤口,放射线照射史,眼睑有无下垂, 结膜充血,缩瞳,义眼、视力异常,手部冷热及有无 出汗)
腰交感节一般有4个,左右两侧的数目、大小、位
置以及交通支不完全对称,但位于L2,L4水平的两个
比较恒定,其中L2神经节临床意义较大。腰交感节的
主要分支有交通支、内脏支、血管支等、除发出分支 至腹主动脉丛、肠系膜丛等外,还有纤维伴随血管分 布至下肢。 4个交感神经节主要分支支配下肢的交感神经,因
此下肢的血管性疾病可进行腰交感神经阻滞来治疗。
交感神经节阻滞在疼痛科的应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 陈金生
交感神经解剖
脊柱两旁+ 尾部成一链索 颅底至尾骨,下端合于尾节 借交通支与脊神经相连 (一)中枢部: 脊髓T 1~L 3 节段侧角 (二)周围部: 交感神经节、节前/节后纤维 椎旁神经节、椎前神经节
交感神经周围部— 交感节/干
颈部3 对,颈上、颈中和颈下神经节 胸部10~12对 腰部 2~6对,骶部有2~3对,尾部1个 交通支: 白、灰交通支 白交通支— 脊髓侧角细胞入交感干 灰交通支— 交感干入脊神经
具体操作(图)
穿刺位置
C6
C7
T1
颈6横突较颈7横突更肥大,行星状神经节穿刺更安全
用药: 0.25~1.0% 利多卡因 5~10ml 0.25~0.5%布比卡因 5~10ml 激素 ? 维生素B ?
阻滞成功常出现horner’s syndrome
4、星状神经节阻滞并发症: 喉返神经阻滞,膈神经阻滞,局部麻醉 药中毒,出血,蛛网膜下腔阻滞、高位硬 膜外腔阻滞,感染,疼痛,硬结,损伤邻近 器官(肺尖、右淋巴管、左胸导管、食管) 等。
星 状 神 经 节
2、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适应证
1)带状疱疹,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
2)头痛、脑血管痉挛、脑血栓、脑梗塞、脱发。
3)面部疾病,末梢性面神经麻痹,面部痛。
4)耳鼻喉科疾病 过敏性鼻炎,耳聋,耳鸣。 5)上肢疾病。如:
(雷诺病、颈肩臂综合征、外伤性颈部综合征、肩周炎、 颈椎病、乳房切除后水肿、臂神经痛、多汗症、)。
星状神经节脉冲射频 <42℃ 2~4 minutes ??
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
两侧阻滞 同时? 间隔时间 ?
腰交感神经节阻滞
1、腰交感神经应用解剖:
腰交感神经干位于腹膜后的腹膜外组织内,在脊柱 的前外侧,沿腰大肌的内侧缘下降,其上端经膈的内 侧腰肋弓与胸交感干相连,下端经髂总血管后侧入盆 腔,与交感干的盆部相连接。右侧腰交感干沿下腔静 脉外侧下降,左侧则在腹主动脉外侧。
星状神经节位于第7颈椎横突前面至第1肋骨颈前面,颈长肌之上,其周围毗邻:下方 有肺尖(胸膜顶)、前面颈总动脉、后面锁骨下动脉、椎动脉起始,外侧 斜角肌群,
星状神经节节前纤维始自T1~10节段,其 节后纤维的皮肤分布区域是C3~T12节段,而以 C6~T5分部最多。灰交通支与颈、胸神经相连 (图)。
内侧 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