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株风险危机
三株集团兴衰的启示
案例三株集团兴衰的启示1994年8月,由以吴炳新为首的济南大陆拓销公司和其子吴恩伟的南京克立公司合并,成立了济南三株实业有限公司。
三株口服液同时宣告研制成功。
当年三株公司的销售额即达到1.25亿元,其后公司发展如日中天,在辉煌时期,三株公司总裁吴炳新发誓:“十年进入世界500强。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97年三株公司因常德市一场索赔300万元的小官司而使三株集团收到毁灭性的打击,年产值达百亿元的生物制药厂被迫停产,号称全国最大的营销网络也大幅缩编,100余万名员工下岗。
从表面上看,作为保健品行业龙头老大的三株集团好像是一个“塑料大棚”,被一场官司捅破了一个大洞,新闻界的一阵鼓噪如同一股寒流使“大棚”内的各种产业被冻得奄奄一息。
但往深处追究,三株集团的快速成长速度超过了极限,而决策者固守其成功的经验,没有去建立自己的风险控制体系,使得企业实际上非常脆弱,突发的一件事,就使得企业面临巨大的灾难。
三株成功后,其决策也大多依靠过去的成功经验,认为庞大的自己对什么都可以无所畏惧,因而忽视了提高企业的风险承受力。
结果一起很小的事件就导致了这个庞大帝国的轰然倒塌。
其实决策问题只是三株公司众多的问题之一,三株公司内部自身的管理问题早已是积重难返。
在内部管理上,重叠结构所带来的弊端尤为突出,已经成为大企业的三株,同时染上了国有大企业那种可怕的“恐龙症”——机构臃肿,部门林立,等级森严,程序复杂,官僚主义,对市场信号反应严重迟钝。
到1997年,三株公司在地区一级的子公司就多达300多家,县级办事处2210个,乡镇一级的工作站则膨胀到了13500个,形成了中国企业界最大的销售网。
看上去,三株公司的营销队伍浩浩荡荡,实际上却是机构重叠,人浮于事,互相扯皮,在下属机构甚至出现一部电话三人管的怪现象。
集团内各个部门之间画地为牢,原来不足200人的集团公司机关一下子增至2 000人,子公司如法炮制。
对此,吴炳新说:“1997年底,各个办事处也成了小机关,办事处主任养得白白胖胖,没人干工作,整个三株公司的销售工作是由1临时工来干,执行经理以上的人员基本上不搞直接销售。
企业危机处理的基本原则
企业危机处理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同样是面对危机,有的企业沉着冷静,转危为安;有的企业则慌不择路,越陷越深。
那么,企业应如何加强危机管理呢?企业危机处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危机管理的最好办法就是准确预见危机。
任何企业都不是在真空中开展活动的,环境的变化既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机遇,也随时有可能引发种种企业危机。
建立危机预警系统,防微杜渐,对各种细小的变化多加注意,就可以防止一些危机的发生。
建立危机预警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
危机管理者应未雨绸缪,在危机发生前就对员工进行培训,培养危机意识并训练危机反应能力,在企业中营造一个“危机”氛围,使企业经营者和所有员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充满危机感,理解企业有发生种种危机的可能性,用危机理念来激发员工的忧患意识和奋斗精神。
壳牌公司每年都要对员工、合资方管理层进行危机管理培训,培训人数占员工10%以上。
几年前“三株”的“常德事件”,在事发前其实已经出现了种种危机爆发的苗头:当时由于保健品市场的混乱,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曾对“三株”在成都存在的问题进行过曝光;1995年杭州一家报纸曾连续发表抨击三株的文章,竞争对手则有意将这家报纸的文章大量印制并在全国各地到处散发,严重干扰和破坏了三株口服液市场。
但由于企业缺乏危机管理意识,没有引起足够的“警惕”,最终导致了“常德事件”的爆发。
建立危机预警系统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成立危机管理小组。
危机管理小组在危机处理中处于信息管理中枢,其决策水平和预见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危机处理进程和结果。
一般来说,危机管理小组应由较高职位的管理人员和各专业部门的负责人组成,以增加它的权威性和快速应变能力。
英特尔公司一贯将危机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从而得以在信息产业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
在可口可乐公司,危机管理小组是常设机构。
其成员包括各部门的抽调人员,如装瓶厂的经理、生产人员、推广销售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品质管理人员,也包括消费者热线接线员。
三株口服液的死亡与反思
一、前言在中国企业群雄榜上,三株曾经是一个响铛铛的名字。
但到了1997年,三株的全国销售额却比上年锐减10个亿。
1998年,在常德又闹出“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事件,接着,又传言三株申请破产的消息。
1999年,三株的200多个子公司已经停业,几乎所有的工作站和办事处全数关闭。
2000年,三株企业网站消失,全国销售近乎停止。
为何一个叱咤风云的企业在短短的时刻内竟然销声匿迹了呢?二、常德一案:“8瓶三株喝死一名老汉”到现在,由于各类原因,常德一案已引发了国内媒体的普遍关注。
一审裁决后,当即有20多家媒体进行了密集的报导,其题目均为“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
这条爆炸性新闻,对于已经处在摇摇欲坠中的三株公司无异是毁灭性一击。
从昔时4月下旬开始,三株的全国销售急剧下滑,月销售额从数亿元一下子跌到不足1000万元,从4月至7月全数亏损,生产三株口服液的两个工厂全面停产,6000名员工放假回家,口服液的库存积存达2400万瓶,市场价值为7亿元。
5月,江湖上四处传言,三株已向有关方面申请破产,由于欠下巨额贷款,其申请最终未被批准……这一案例后来改判,“八瓶三株喝死一名老汉”的冤案得以完全昭雪。
可是,这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三株”的命运了。
就如此,一家年销售额曾经高达80亿元——迄今中国尚无一家食物饮料或保健品企业超过这一纪录——累计上缴利税18亿元,拥有15万员工的庞大“帝国”轰然倒塌了。
最为悲哀的是,巨人退出舞台,竟听不到一声惋惜和同情,固然,更没有谢幕的声音。
倒底是谁打倒了“三株”?真的是那个死去的船工老汉吗?智维律师评析:事实上,产品等一系列诚信风险已经使“三株”处于摇摇欲坠当中,湖南老汉的死亡事件只不过点燃了这一火药桶算了。
另外,从湖南老汉死亡事件发生后“三株”的应对办法,足以看出“三株”在危机公关管理方面的“薄弱和无能”,和对诉讼法律风险把握不足,从而引爆了法律风险的全面暴发。
三、三株衰亡的深层原因分析其实,早在1997年的年关大会,吴炳新就曾痛陈三株“十五大失误”,第一次把三株危机曝光于天下。
三株口服液危机事件
三株口服液危机事件三株口服液危机事件2011-1-31 10:43:00 来源:潜伏商务网作者:余则成Face(承担责任)原则是否遵循危机管理中的Face原则,实质上是考验陷于危机中的企业对于组织利益选择的不同态度。
危机发生后,公众关注的焦点往往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益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感情问题。
无疑,利益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危机事件往往会造成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冲突激化,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无论谁是谁非,组织应该主动承担责任。
目光短浅的企业,为了保护自身、获取短期利益,在危机管理中往往将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束之高阁,最终却为之付出巨大代价。
而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企业,宁愿以牺牲自身短暂利益换来良好的社会声誉,树立和不断提升组织和品牌形象,从而实现企业发展的基业常青。
相似的产品危机形势,不同的责任表现和结局。
三株口服液风波和强生泰诺事件,两个经典的危机管理故事,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
典型案例:三株口服液危机事件在中国企业群雄榜上,三株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1994年8月当吴炳新、吴思伟父子在山东济南创立三株公司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料到自己会创造出中国保健品行业最辉煌的历史。
今天,三株的辉煌传奇和其瞬间衰落瓦解的故事一样,仍然为人们津津乐道。
三株的辉煌时刻从1994至1996年的短短三年间,三株销售额从1个多亿跃至80亿元;从1993年底30万元的注册资金到1997年底48亿元的公司净资产。
三株在全国所有大城市、省会城市和绝大部分地级市注册了600个子公司,在县、乡、镇有2000个办事处,吸纳了15万销售人员。
迅速崛起的三株不仅达到了自身发展的顶峰时刻,更创造了中国保健品行业史上的记录,其年销售额80亿的业绩至今在业内仍然无人可及。
三株帝国的没落正如其迅速崛起一样,三株的失败,来得是那样突然。
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为之唏嘘不已。
正如之前我们提到,危机伴随着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从企业成立之日起它便形影不离。
企业伦理--三株案例
1999年4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改判了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终审判决 三株在这起“吃死人”的案件中胜出,然而,这未能阻止这个拥有15万员工的 “帝国”的崩塌。
这个企业怎会如此脆弱?
一家年销售额达到80亿---至今中国没有一家食品饮料或保健品企业超过这一 记录---累计上缴税利18亿元,就因为这一个小小的消费纠纷案,轰然倒塌? 1998年4月起,三株销量急剧下滑,从月销售额数亿元一下子跌到不足1000万 元,从4月到7月全部亏损,生产三株口服液的两个工厂全面停产,6000名员 工放假回家,库存积压达2400万瓶,相当于市场价值7亿元。
吴炳新自受到一审判决书后大病一场,他承认“三株陷入了创业以来最困难的 时期”。
1998年5月,社会上传言,三株已向有关方面申请破产,由于欠下巨额贷款, 其申请最终未获批准。 2000年,三株企业网站消失,在全国市场的销售近乎停止。
这个企业怎会如此脆弱?
1998年6月16日,首届中国企业成功与失败案例综合分析会上,一家名不见经 传的陕西金花集团的副总裁突然对三株发难,他指出:三株的营销体系是建立 在销售人员给别人回扣的基础上的,给社会带来了不好的风气的同时,也给自 己堵了后路。 这位副总裁用“十天十地”来描述三株:声势惊天动地,广告铺天盖地,分公 司漫天遍地,市场昏天黑地,经理花天酒地,资金哭天喊地,职工怨天怨地, 垮台同行欢天喜地。迄今中国企业界,没有一家企业的领导者以这种不无刻薄、 尖锐的语言,面对面地批判另一家知名企业。然而让人感慨的是,这位副总裁 发言时,现场竟然掌声最响,笑声不断。
在某种意义上,企业创业初期为了攫取超额利润和加快原始积累的速度,都或 多或少地会采取一些非正当乃至不可告人的战术。然而,在企业跃上平台,步 上稳定发展后,企业家应迅速修正,以更加透明化、规范化的方式从事企业的 经营活动。
三株口服液失败的经验教训
三株口服液失败的经验教训(2011-02-22 20:53:02)转载▼分类:其他百科标签:案例保健品海南经商口服液三株三亚旅游蒲正勋商业杂谈1994年8月,吴炳新和其儿子共同创立三株实业有限公司,三株口服液同时研制成功,第一年的额就达到亿元,1995年以自己创立的四级体系挺进农村市场,取得巨大成功,一年后销售额达到了80亿元,在其鼎盛时期,把三株开到了全国各地,注册了600多个子公司,销售人员达到15万多人,紧接着公司开始向医疗、精细华工、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等行业,兼并20多家厂。
1998年3月,湖南常德一老汉因服用三株口服液死亡,和三株公司打起了官司,全国媒体以《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为标题进行密集报道,至此三株全面爆发,销售额急剧下降,帐目出现亏损,工厂停产,社会传言三株已向有关方面申请破产;到1999年,常德官司尽管胜诉,但赢了官司,输了市场,三株在全国所有的办事处和工作站全部关闭,疲态尽显,2000年的市场上三株产品几乎绝迹了。
点评:三株宣传战术的误区:狂轰乱炸,望而生畏的品牌形象塑造。
在中国早期的市场环境中,广告是产品推广的一柄利器,可在短期内使销售额迅速增长,三株过多地运用这种战术,每到一处,广告泛滥成灾,长此以往,这种行为对品牌美誉度的破坏是一种灾难,凭借王婆卖瓜式的广告开路,忽略品牌美誉度的培养,结果可想而知。
另外,三株跟当地的媒体关系是靠投放高额的广告费来维护的,一旦企业周转资金不灵、厚此薄彼、广告款出现拖欠,媒体“翻脸”是常有的事。
不正当的市场策略。
三株产品甫一上市,终端推广与政府机构建立暧昧关系,拉拢腐蚀职能部门;无情对待对手,树敌太多。
三株公司内部曾经出了一份关于《三株公司信息工作规范》的文件,其实就是对于竞争对手的“杀手锏”,文件这样要求:“根据信息,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对策(例如,对其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对其义诊活动进行破坏等)。
市场人员的特殊使命是:1)与各地经理配合,通过我们的公共关系,通过种种手段拉拢、瓦解竞争对手的公共关系,使其为我们服务;2)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在对手的内部建立‘线人’。
三株口服液案例分析
核制度,财务监督机制,还通过设立检查大队这
一特殊的机构使各级负责人在使用委让权力的同
时受到严密的监控,从而杜绝了民营企业通常会
有的内部混乱局面。
兵败滑铁卢
•
先是“广东事件”。1995年5月,广东省卫生厅专门发出
了《关于吊销三株口服液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通知》。该通知
称,“济南三株保健品厂在《珠江经济信息报》上刊登的药品
广告,超越了《药品广告审批表》审批的内容。”应该说,这
是一份在某种程度上等于宣判了三株口服液在广东省“死刑”
的通知。尽管事后经过各方活动,三株口服液得以在广东继续
销售,此事也未被媒体曝光放大。可是,即将来到的危机,此 时迹象已显。尤其是,到了1997年,单上半年,三株公司就因 “虚假广告”等原因而遭到起诉达10余起。
转折:
• 在1998年,因为那次著名的“常德事件”,三株的月销额从最高时的 7亿元急速下滑至1000余万元,16万人的营销队伍当年就裁掉了15万 人,从此进入了休眠期。
三株口服液成功的原因
产品策略 广告、宣传策略 农村包围城市
三株企业文化 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
产品策略
三株神话的造就与正确的市场定位不无关系, 其成功之处在于抓住消费者的心智区间。
诺,花428元买回了10瓶三株口服液。据陈家人介绍,患老年性
尿频症的陈老汉服用了两瓶口服液后夜尿减少,饭量增多,但一
停用又旧病复发;当服用到三至四瓶时,老汉出现了遍体红肿、
全身瘙痒的症状,第八瓶服完,陈全身溃烂,流脓流水。6月23
日,被送到汉寿县医院就诊,医院确诊为“三株药物高蛋白过敏
症”。其后,陈病情不断反复,于9月3日后死亡。陈老汉死后,
1 三株口服液
2
三株口服液典型的案例讨论总结归纳
针对特定消费群体
三株口服液将目标消费者定位为 中老年人,针对他们关注健康、 提高免疫力的需求,精准投放市 场。
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市场上众多保健品中,三株口 服液凭借其独特的配方和功效, 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差异化竞争 优势。
创新的营销策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元化的销售渠道
三株口服液不仅在药店销售,还进驻 商场、超市等零售渠道,扩大了销售 覆盖面。
加强品牌建设
总结词
品牌建设是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的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三株口服液曾因其良好的品牌形象而 备受消费者信赖。现代企业应注重品 牌建设,通过提升品牌形象、加强品 牌传播等方式,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 认知度和忠诚度。
优化营销策略
总结词
营销策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表现和销售业绩。
详细描述
“南京事件”
1999年,南京消费者因服 用三株口服液出现不良反 应,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 泛关注。
“济南事件”
2000年,济南消费者因服 用三株口服液死亡,再次 引发社会舆论对三株公司 的质疑。
失败原因分析
产品质量问题
危机公关失误
三株口服液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控 制不严格、生产工艺不规范等问题, 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市场份额
三株口服液在中国保健品市场中 占据了一定的份额,特别是在中 老年保健品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知
名度。
该产品的销售渠道包括药店、超 市、电商平台等。
三株集团在推出三株口服液后, 通过广泛的宣传和营销手段,迅 速占领了市场,成为当时中国保
健品市场的一匹黑马。
02 三株口服液的成功因素
精准的市场定位
三株公司在面对危机事件时反应迟钝、 处理不当,导致事态不断扩大和恶化。
如何应对三株危机
如何应对三株危机
一、对于陈老伯服用口服液而身亡的事件,三株企业应当反应迅速,立即行动。
就如应对大地震一样,危机事件其实也是企业的地震,各种可能性随时都会发生,伴随的谣言也会闻风而起,必须迅速动手,与时间赛跑,与谣言赛跑,这样才能取得主动,否则错过有利时机后果不勘设想。
所以企业应当立即向医院询问死亡原因,并且请专业人士分析报告,从而有根有据的确定老伯的死亡是否真的是与产品质量有关系。
二是态度诚恳,有效沟通。
处理危机自始至终要保持与媒体、公众打交道,这时的态度会直接决定你处理事件的结局。
现在是信息时代,只有及时报道、以疏代堵、正确引导舆论才是唯一有效的做法,要将危机的真实情况、已采取或者将要采取的措施及时告知媒体和公众,对媒体和公众表现出负责的态度,千万不要试图掩盖或想办法堵大家的嘴,想通过隐瞒、掩盖、甚至采取对立的态度处理事态,那只会是欲盖弥彰,把事情搞复杂,引发更多不必要的猜测和谣传。
所以三株企业应当召开新闻发布会,在检验出自己的产品不合格的时候向广大消费者致歉,做出赔偿,并表明会改正错误的决心。
三是让危机良性延伸,借力打力,纠正错误,弥补损失,恢复形象,用正面形象去引导和涵盖其过失。
当1999年被检验合格的时候就要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改变消费者心目中的传统看法,做好自己的产品。
不断提高自己的科技含量,最佳的选择就是输出产品的同时也输出自己的标准。
善待自己的消费者,做个诚信的企业典范。
三株集团营销启示
优惠促销
三株集团会定期进行优惠促销 活动,以吸引新客户、留住老
客户并提高销售业绩。
03
三株集团市场表现及影响
市场份额
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三株集团在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展示了其 在营销策略上的成功。
竞争对手减少
三株集团的强劲表现使得竞争对手数量逐渐减少 ,市场地位得以巩固。
品牌知名度提升
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三株集团的品牌知名度也 得到了提升,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关注。
窜货问题严重
三株集团可能面临窜货 问题严重的挑战,导致 渠道秩序混乱,影响销 售业绩。
价格策略的调整与市场需求的变化
01
价格策略灵活性不足
三株集团在价格策略制定方面可能存在灵活性不足的问题,导致无法
及时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02
价格策略与市场需求脱节
三株集团的价格策略可能存在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导致销售额和
品牌定位
01
02
03
品牌形象
三株集团在市场上树立了 卓越的品牌形象,以高品 质、专业和值得信赖的形 象为主导。
目标市场
三株集团针对中高端市场 定位,专注于提供高品质 、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
品牌传播
三株集团通过多种渠道进 行品牌传播,如广告、公 关、口碑营销等,以增强 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产品策略
学习和借鉴。
推动行业创新
02
三株集团的营销实践推动了行业的创新,许多企业开始尝试新
的营销手段。
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03
三株集团的成功使得行业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市场上的领导
者地位得以巩固。
04
三株集团营销的成功因素
品牌建设
品牌形象
三株口服液危机事件
三株口服液危机事件三株口服液危机事件2011-1-31 10:43:00 来源:潜伏商务网作者:余则成Face(承担责任)原则是否遵循危机管理中的Face原则,实质上是考验陷于危机中的企业对于组织利益选择的不同态度。
危机发生后,公众关注的焦点往往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益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感情问题。
无疑,利益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危机事件往往会造成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冲突激化,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无论谁是谁非,组织应该主动承担责任。
目光短浅的企业,为了保护自身、获取短期利益,在危机管理中往往将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束之高阁,最终却为之付出巨大代价。
而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企业,宁愿以牺牲自身短暂利益换来良好的社会声誉,树立和不断提升组织和品牌形象,从而实现企业发展的基业常青。
相似的产品危机形势,不同的责任表现和结局。
三株口服液风波和强生泰诺事件,两个经典的危机管理故事,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
典型案例:三株口服液危机事件在中国企业群雄榜上,三株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1994年8月当吴炳新、吴思伟父子在山东济南创立三株公司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料到自己会创造出中国保健品行业最辉煌的历史。
今天,三株的辉煌传奇和其瞬间衰落瓦解的故事一样,仍然为人们津津乐道。
三株的辉煌时刻从1994至1996年的短短三年间,三株销售额从1个多亿跃至80亿元;从1993年底30万元的注册资金到1997年底48亿元的公司净资产。
三株在全国所有大城市、省会城市和绝大部分地级市注册了600个子公司,在县、乡、镇有2000个办事处,吸纳了15万销售人员。
迅速崛起的三株不仅达到了自身发展的顶峰时刻,更创造了中国保健品行业史上的记录,其年销售额80亿的业绩至今在业内仍然无人可及。
三株帝国的没落正如其迅速崛起一样,三株的失败,来得是那样突然。
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为之唏嘘不已。
正如之前我们提到,危机伴随着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从企业成立之日起它便形影不离。
三株口服液失败的经验教训
三株口服液失败的经验教训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三株口服液失败的经验教训(2011-02-22 20:53:02)标签:分类:1994年8月,吴炳新和其儿子共同创立三株实业有限公司,三株口服液同时研制成功,第一年的额就达到亿元,1995年以自己创立的四级体系挺进农村市场,取得巨大成功,一年后销售额达到了80亿元,在其鼎盛时期,把三株开到了全国各地,注册了600多个子公司,销售人员达到15万多人,紧接着公司开始向医疗、精细华工、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等行业,兼并20多家厂。
1998年3月,湖南常德一老汉因服用三株口服液死亡,和三株公司打起了官司,全国媒体以《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为标题进行密集报道,至此三株全面爆发,销售额急剧下降,帐目出现亏损,工厂停产,社会传言三株已向有关方面申请破产;到1999年,常德官司尽管胜诉,但赢了官司,输了市场,三株在全国所有的办事处和工作站全部关闭,疲态尽显,2000年的市场上三株产品几乎绝迹了。
点评:三株宣传战术的误区:狂轰乱炸,望而生畏的品牌形象塑造。
在中国早期的市场环境中,广告是产品推广的一柄利器,可在短期内使销售额迅速增长,三株过多地运用这种战术,每到一处,广告泛滥成灾,长此以往,这种行为对品牌美誉度的破坏是一种灾难,凭借王婆卖瓜式的广告开路,忽略品牌美誉度的培养,结果可想而知。
另外,三株跟当地的媒体关系是靠投放高额的广告费来维护的,一旦企业周转资金不灵、厚此薄彼、广告款出现拖欠,媒体“翻脸”是常有的事。
不正当的市场策略。
三株产品甫一上市,终端推广与政府机构建立暧昧关系,拉拢腐蚀职能部门;无情对待对手,树敌太多。
三株公司内部曾经出了一份关于《三株公司信息工作规范》的文件,其实就是对于竞争对手的“杀手锏”,文件这样要求:“根据信息,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对策(例如,对其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对其义诊活动进行破坏等)。
三株口服液案例分析报告
三株口服液案例分析报告1000字
三株口服液是一种中成药,常用于口腔溃疡、口干口臭等口腔疾病
的治疗。
本报告将分析三个口服液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其用途和
口服液的效果。
案例一:王女士,44岁,患有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病史,长期使用
三株口服液治疗。
经过一个月的口服治疗,溃疡面积减小,疼痛和
不适感减轻,没有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根据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患者,三株口服液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并且没有
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案例二:张先生,56岁,患有口干口臭、齿龈出血等口腔疾病,长
期使用三株口服液治疗。
口干口臭症状明显减轻,齿龈出血情况也
有所改善,但需要较长时间的持续治疗,并且三株口服液并不能完
全治愈这些疾病。
根据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三株口服液可以有效地减轻口干口臭、齿龈出血等口腔疾病的症状,但需要持续治疗,并且并不能完
全治愈这些疾病。
案例三:刘女士,32岁,因误服了过量的三株口服液,出现口干、
口渴、心悸、头晕等不良反应,治疗后症状缓解。
根据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过量服用三株口服液会导致不良反应,如口干、心悸、头晕等,需要立即治疗。
因此,在使用三株口
服液时,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避免过量使用。
综上所述,三株口服液是一种有效的口腔疾病治疗药物,适用于治
疗口腔溃疡、口干口臭、齿龈出血等疾病,但需要持续治疗,并且
需要注意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使用时建议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照
说明书使用。
模块五-项目一-企业危机公关失败案例分析
3.三星选择了错误和混乱的召回模式,不断地 召回意味着三星的品牌等同于不安全;
三星手机等于手雷
危机公关启示
拒绝轻率承诺
着火的三星Note7手机
三星手机等于手雷
危机公关启示
4.自始至终没有采用专业危机应对策略,是典 型的非专业普通化处理;危机公关目标定位错误, 没有针对去化解危机,而是针对的是抢占市场, 结果越走越远。
案例二
三星手机等于手雷
着火的三星Note7手机
2016 年 8 月 24 号 , 三 星 正 式 发 布 了Note 7手机,全球开售,当月24日 即发生首起爆炸,当时三星认为是用户 操作不当,结果一周后再传爆炸,9月 1日三星即承诺无偿维修和更换电池。 此 时 已 累 计 有 35 起 爆 炸 事 件 , 可 同 日 晚中国区国行版仍如期发行。次日,三 星启动全球置换计划,将爆炸归咎于电 池供应商,保证国行版使用的是不同供 应商的安全电池,并声称置换计划里换 的也是和国行版一样的电池。
悲情吴炳新
三株口服液大败局
80亿换来的企业危机应对启示
危机潜伏及无视
1995年5月,广东省卫生厅专门发出了《关于吊销三株口服液药品 广告批准文号的通知》。该通知称,“济南三株保健品厂在《珠江经济 信息报》上刊登的药品广告,超越了《药品广告审批表》审批的内容。” 应该说,这是一份在某种程度上宣判了三株口服液在广东省“死刑”的 通知。此事最终没有被媒体曝光放大。此时吴氏父子可以及时反省,并 积极配合媒体打一场翻身仗,那么,也许日后的结局就不会那么让人痛 惜。
企业危机公关
模块五 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三株集团兴衰的启示
三株集团的兴衰历史
1992年:济南三株实业成立 1993年:年销售额1600万 1994年:年销售额1.25亿 1995年:年销售额23亿元 1996年:年销售额80亿元 1997年:年销售额70亿元 1998年:常德事件后衰落 1999年:子公司停业关闭 2000年:全国销售近乎停止
6
三株集团崛起的原因
8
三株集团衰落的内部原因
1. 管理失控,决策失误,高度中央集权,对 子公司采取“填鸭式”管理,决策权过分集 中,缺乏“智囊团”,出现失误 2.缺乏战略环境分析,对外部环境和行业环 境分析过于乐观,盲目扩张,盲目投入,低 估竞争对手,夜郎自大 3.企业的战略愿景和使命目标不明确,没有 编制合理的适于长期发展的计划,缺乏发展 动力,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够 9
3
三株集团简介
1.三株集团是由吴炳新父子于1992年创立的民 营企业,主要从事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的生 产和销售。 2.三株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是 山东省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注册资金2.5亿 元,固定资产25亿元 。 3.三株曾经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一个当代中 国的“企业神话”,名噪一时,创造了至今未 破的年销售额80亿的行业历史记录。
4
董事长吴炳新简介
1.三株公司董事长、北京基因工程研究所董事长、北京 诺舟生物研究所董事长、时珍生物研究所所长。山东大 学兼职教授、山东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大连医科大 学微生态研究所客座教授、东方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2.政协山东省第八、第九届常委、济南市政协常委、全 国工商联执行委员。山东省济南市工商联合会副会长、 山东省民营企业家公会会长;中国专家协会副会长、中 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 副理事长、中国中医药学学会常务理事。 3.曾被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和中国市场经济报社评为中 国发展市场经济功勋人物、获得过美国优秀服务科学协 会颁发的“环球钻石奖”。个人发明专利9项,其中国 际专利1项。 4.出版过个人著作《吴炳新文集》《吴炳新澎湃诗集》, 先后在国内外有关刊物发表过20多篇论文。
三株企业经营案例分析
三株的二次创业
吴炳新在大病一场后,对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治 理和改造。并逐渐有了成效。在长达一年的“刮 骨疗毒”中,三株实行全面收缩,吴炳新将300 多个子公司砍掉200多个,2210个办事处减掉 70%,13500个工作站精简45%,15万员工裁减 到3万正式员工。在组织结构调整中,撤换一批不 称职的经理人员。经历了短暂阵痛,“三株”正 重新步入稳健的发展时期。1999年,“三株”实 现销售收入5亿多元,上缴税金近一亿元。2000 年又有新突破。
三株走下神坛
吴炳新的三株公司由营销而走上了辉煌, 然而乐极悲生,前后相继的几场官司和管 理不善,几乎击垮了吴炳新和三株。1998 年春节前三株一个月有几个亿回款,但从 四月下旬开始,销售急剧下滑,直至月销 售额不足1000万元。1998年4—7月的4个 月间全部亏损,生产三株口服液的两个工 厂全面停产,6000多名工人放假回家。
三株以前的吴炳新
16岁的吴炳新自告奋勇当了村初级社会计 由于他的运算能力过人,加之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乡亲们 就给他取了两个绰号“铁算子”和“铜嘴子”,后来他又成了11个高 级社的总会计。 1958年,吴炳新被乡亲们推选去支援包钢建设,包头矿务局把他招收 为国家正式职工。由于他忠实可靠,工作出色,不久就担任了主管会 计,后来又被提升为销售科长。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让他意识到国家发展要转到经 济上来,这将是一个机遇,但是对经济理论并不太了解,于是制定了 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并写下了《吴炳新文集》 ,为三株的创立建立 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战胜癌症经历让吴炳新摸索出治疗的一些基本理论,这为他后来研制 三株口服液打下了基础。 通过白天卖豆芽,晚上专研中医药理,赚来10万元。并抓住了国家政 策承包下小糕点厂赚来自己的第一个100万,为三株的创立打下的经 济基础
公共关系案例——三株口服液虚假广告案ppt课件
消费者心理分析。危机之后,“三株口服液”在杭州地区销售额 直线下降,由500万下降到仅几十万元,可见消费者对公司及产品 的信任度降到了极低的程度,甚至许多消费者误认为是产品质量 不可靠。怎么办呢?企业认为要消除消费者的心理顾虑,就必须 尽快提高企业及产品的可信度,积极开展公关活动,赢得新闻界 对企业的进一步报道,赢得政府的赞誉。
政府部门对策分析。由于公司违反了《广告法》,工商部门将 做出相应的处罚,又因省市领导已就三株事件发表了看法,所 以处罚结果要予以公布。为了不使危机进一步扩大,杭州三株 公司通过对环境分析,明确了与政府部门沟通的对策:接受政 府部门对不规范行为的批评;希望政府理解企业在快速发展中 出现的失误;表达企业在日后工作中期望政府加强监督和管理 的心愿。
(五) 启示
危机处理是考验企业责任与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时期。良好的 危机处置不是靠一味的逃避与掩饰。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任 何行为都无法避免将企业的负面影响公诸于天下,唯一能做 的就是正面问题,摆正态度,积极处理。本着对社会负责, 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处置危机,才能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同 时,对于信息时代的今天,企业更应该注重品牌形象的树立, 因为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都可能通过传播造成巨大的负面影 响。只有时刻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保证消费者利益,才能 避免企业危机的发生。
(四) 策划活动,重塑形象
鉴于以上分析,杭州三株公司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公关活 动,重塑了企业形象,挽回了企业信誉,使企业转危为安。这些 策划活动主要有如下几项: 1.1995年9月,杭州三株公司发起“公正推选三株名誉员工” 活动。让消费者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监督企业的行为,反 馈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以确保企业不偏离“来源于社会,奉 献于社会”的轨道。这一活动巧妙地将三株放在了消费者中间, 改善了因危机造成的企业与消费者相背离的状况,形成了良好 的公共关系环境。 2.1995年10月,杭州三株公司与浙江省《经济生活报》 联合推出“全民健身活动”。在政府的参与下,在新闻界的 综合报道下,杭州三株公司的形象开始明显好转,在浙江省 的主要媒体上又出现了企业和产品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希望企业能在风险中发展与进步,共创商业辉煌
随时监控与组织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及时地发现危机信息 并加以分析,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公司应该提高处理公关危 机的能力,第一时间维系危机类型,启动相应危机预案,第一时 间按照最坏原则切断危机的扩散通道,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尽 量消除危机已经造成的不良影响,第一时间安抚被危机波及的直 接受害者和潜在受害者,大事化了,小事化了,第一时间主动和 媒体进行信息交流沟通,将掌握的咨询和组织采取的措施随时告 知群众。
大量人力,他利用中国低廉的人力成本优势,开展 人海战略,聘用了数以十万计的大学生充实到县级、 乡镇级的办事处和宣传站。
4、人才资源管理风险
分析:在三株的人事招聘时并没有进行合理
筛选,大部分都是大学生,大量低端人才的注入使 公司的办事效率降低,而且公司没有对各方面的尖 端人才的培养意识。公司人员的流动性大,不便于 管理,所以管理层不稳定,使公司产生了人才资源 管理危机。
4、人才资源管理风险
建议:首先公司要制定人才资源计划,招纳各
方面尖端人才,并要培养储备管理人才、骨干人才、 技术人才,避免因人才流动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构 建有层次的人才团队,使公司更有序健康地发展。对 员工进行必要的激励,评选优秀员工,树立榜样,调 动员工积极性,吸引优秀人才。制定合理的报酬与福 利制度。
现象:为了让自己成为中国第一纳税人,三株公司
开始实施全面多元化发展战略,向医疗电子、精细化工、 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物理电子及化妆品等6个行业渗透。 与此同时三株在全国范围内收购、并购几十家亏损医药 企业,令企业担负期严重的债务压力。
1、盲目扩张和多元化战略(战略风险)
分析:实行多元化战略主要是想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2、高速发展阶段采用虚假广告(信誉风险)
建议:三株集团应该牢记诚信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任何广告都应该以真实的信息为资料进行宣传,这样会 扩大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范围,企业管理的成本就会缩小, 效率就会提高。这既是对消费者的负责也是对公司的负 责。该公司也应树立依法办事的思想。
3、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管理风险)
5、忽视公共利益(公关危机)
分析:三株公司在面对这些公关危机时没
有及时采取危机处理补救措施。由于缺少危机意 识又没有设置危机管理程序对症下药,排除危机。 反应缓慢又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努力补救,视公共利益(公关危机)
建议:该公司应该树立危机意识,设立公关危机处理机构,
并使公司减少风险损失。但是三株集团选错了时期,并且涉足 领域过多。三株集团在公司的成长时期,在药业行业中并未站 稳脚跟,就向其他六个行业涉足,并且吴氏父子对这六个行业 并不精通,所以导致了三株在这六个行业的经营中出现了不同 程度的亏损。该公司过分涉足多个领域,不仅没有使公司分散 风险的能力提高,反而造成为此付出的代价递增,从而导致集 团的资产收益率下降。
主要企业风险有:
1、信誉风险 2、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3、组织和管理风险 4、财务风险 ……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 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减至最低的管 理过程。 风险管理的意义: 有效地对各种风险进行管理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 的决策、有利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有利于 实现企业的经营活动目标,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 义。
1、企业领导人应该时刻关注企业内外环境变化, 有敏锐的观察力,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2、企业管理者应建立较为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 进行动态管理,并组建突发事件公关队伍,全面应对突 发事件。 3、企业应该积极招纳、培养风险管理方面的尖 端人才。 4、在风险过后,企业应该对此风险进行彻底分 析,归档入案,以此作为案例供以后使用。
三株集团
“日不落帝国”的崩塌
创始人介绍:吴炳新
吴炳新董事长1938年出生于 山东荣城 ,自幼父母双亡 只念过 四年小学,但却酷爱读书和总结。 16岁自告奋勇成了当地的一名小 会计,18岁到包头一家国有煤矿 企业从一名基层煤矿工人做起, 先后做到车间主任 职工学校校长。 48岁离职,从卖豆芽开始创业, 先后承包过商场、代理过生命851、 昂立一号。93年30万注册资金创办 了三株集团,但最终以破产收场。
现象:三株所崇尚的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造成了种种
类似“国企病”的症状,为了统一协调全国市场,总部设 计了十多种报表,以便及时掌握各个环节的动态。但具体 到一个基层办事处,哪来那么多变化需要填,上面要报, 下面就造假。在一次总结会上,吴炳新气愤地说:“现在 有一种恶劣现象,临时工哄执行经理,执行经理哄经理, 经理哄地区经理,最后哄到总部来了,吴炳杰(注:吴炳 新的弟弟)到农村去看了看,结果气得中风了,实际情况 跟向他汇报的根本是两回事,他在电话中对我说,不得了, 尽哄人呀。”
1、盲目扩张和多元化战略(战略风险)
建议:在公司成长发展时期,应该注重企业的核心
竞争力的培养,完善公司内部系统,使公司发展得以稳 定后,以恰当的速度进行多元化,以专业化经营为基础 走相关多元化道路,这样才能使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得以 有效发展。
2、高速发展阶段采用虚假广告(信誉风险)
现象:1995年5月,广东省卫生厅专门发出了 《关于吊销三株口服液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通知》。 该通知称,“济南三株保健品厂在《珠江经济信息 报》上刊登的药品广告,超越了《药品广告审批表》 审批的内容。”并且种种夸大功效、无中生有、诋 毁对手的事件频频发生,总部到最后已疲于奔命而 无可奈何。单在1997年上半年,三株公司就因“虚 假广告”等原因而遭到起诉10余起。
企业风险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以三株集团的破产为例
小组成员:张驰、刘宏运、张铬
古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近代有 “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现代有 “创造危机就远离危机,忽视危机就走进危机。”
企业风险: 企业风险又称经营风险,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全 面风险管理指引》对企业风险的定义是:“未来的不确定 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三株集团发展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 是该公司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最终导致公司的破产。 从以下几点分析该公司破产原因:
1、盲目扩张和多元化战略(战略风险) 2、高速发展阶段采用虚假广告(信誉风险) 3、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管理风险) 4、人才资源管理风险 5、忽视公共利益(公关危机)
1、盲目扩张和多元化战略(战略风险)
3、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管理风险)
分析:由于吴炳新的个人崇拜,他实行了高度集
权的军事化管理,这就导致了企业决策质量的降低、组 织的适应能力降低,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并且阻碍 了信息交流,使公司下层为了达成任务进行财务伪造, 长期累积,使公司计算的净资产与实际账面不符,该公 司的内部管理失控。
3、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管理风险)
5、忽视公共利益(公关危机)
现象:1996年6月3日,湖南常德汉寿县的退休老船工陈
伯顺在三株“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广告承诺打动下,花428 元买回了10瓶三株口服液。据陈家人介绍,患老年性尿频症的陈 老汉服用了两瓶口服液后夜尿减少,饭量增多,但一停用又旧病 复发,当服用到三到四瓶时,老汉出现遍体红肿、全身搔痒的症 状,第八瓶服完,陈老汉全身溃烂,流脓流水。6月23日,老汉 被送到县医院求诊,医院诊断为“三株药物高蛋白过敏症”。其 后,陈老汉病情不断反复,于9月3日死亡。陈老汉死后,其妻子、 儿女一纸诉状把三株告到了常德中级人民法院。
There are some questions for us to answer.
1、三株企业从最开始的30万注册资本,通过4年发 展成长为年营业额为80亿的全国50强的企业。为什么在 两年之内快速没落衰败?
2、三株应当对当时的危机怎样应对可以不使企业一 步步陷入破产的深渊?
3、三株企业的衰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建议:吴炳新应该改变自己的管理方式,适当
地下放权力,广开言路,使管理民主化。建立健全各 项规章制度并提高执行力,整顿各部门的工作范围、 工作制度以及各部门之间的流程,使管理流程透明化。 加强团队凝聚力。使公司管理层凝聚成一支有战斗力 的队伍。
4、人才资源管理风险
现象:他从一个小公司到一个大企业需要注入
综上所述,三株集团在运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风险危机, 但是都被其忽视,没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企业的破产。所以企 业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来说十分重要。企业风险管 理需要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劝退员工的共同努力。 企业风险管理需要人们长期持续探索并不断完善。 重点是国内企业一定要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要 打有准备之仗,而且要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虽然这项工作比较艰巨,但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 经营效率的提高、企业报告的可靠性提高以及有 关政策法规的执行都将是十分有益的,对企业的 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高速发展阶段采用虚假广告(信誉风险)
分析:由于该公司看到广告宣传带来的利益,希望
通过广告宣传创造更多利益,但是没有意识到真实广告的 重要性,而是在广告中夸大功效、无中生有,然而产品名 不副实,虚假或夸张的广告让人们难以接受,欺骗了消费 者,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从而导致人们产生对企业的不 信任,这使公司产生了信誉风险。
三株发展史(繁荣→没落):
1997年3月3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对成都三株公司做 虚假广告宣传一事进行了报道,这个事件给三株公司带来巨大影响,被 三株公司称为“成都事件”。 1997年初以后,三株公司逐渐走了“下坡路”。 1998年3月31日,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常德市民陈然之诉三 株公司一案作出终审判决,判陈然之之父陈伯顺之死系服用三株口服液所 致,并判定三株公司赔偿其损失21万元,并没收三株公司非法所得1000万 元,这个事件被三株公司称之为“常德事件”。 该事件之后,三株以“雪崩”的速度开始淡出历史的舞台。
三株发展史(产生→成长→繁荣):
1994年,伴随着三株口服液的诞生,山东三株实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这一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人民币; 1995年,实现销售收入23.5亿元人民币; 1996年,实现销售收入80.6亿元人民币; 1997年,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人民币。 1996年,“三株”公司在企业发展的最高峰期,吸收了来自济南及全国 各地的正式员工与临时员工总计达15万人; 1996年1月12日,在深圳公司注册完毕,标志着三株公司在中国内地创建 基本完成,在全国建立了219个子公司。 截止1997年底,三株集团拥有总资产48亿人民币。 短短三四年,以区区30万元,创造出固定总资产48亿,销售额80亿,且 没有负债,营销网络遍布中国,营销队伍达15万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