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学西传、西学东渐和中西融合

合集下载

评价明朝末年的西学东渐现象

评价明朝末年的西学东渐现象

评价明朝末年的西学东渐现象引言明朝末年,中国社会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而在这个时期,西学东渐现象逐渐兴起。

西学东渐指的是西方文化、科学、技术等向东方传播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明朝末年出现,并在清朝初年得到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对明朝末年的西学东渐进行评价,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影响和意义。

西学东渐的背景1.社会动荡:明代晚期,社会经济发展停滞,民生困苦,社会动荡不安。

2.内忧外患:农民起义、官员腐败以及对外侵略等问题使得国家陷入危机。

3.文化交流: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往来增多,带来了大量西方文化和知识。

西学东渐的影响1.科技进步:西方科技知识的引进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例如,天文学、地理学、医药学等领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

2.思想启蒙:西方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科学、民主和人权等观念的传播。

3.文化交流:西方文化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经济发展:西学东渐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经济繁荣,促进了贸易往来和商业发展。

西学东渐对明朝末年社会的意义1.启蒙思想:西学东渐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新鲜的思想和知识,推动了中国社会从封建主义向近代社会转变。

2.科技进步:西方科技知识对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后来的现代化奠定基础。

3.文化传承:西学东渐使得中西文化相互交流并融合,为后来中国现代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源泉。

4.经济繁荣:西学东渐带来了商业发展和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繁荣。

西学东渐在明末时期的限制与挑战1.保守势力的阻碍:明朝末年,保守势力对西学东渐持有排斥态度,限制了其发展。

2.文化冲突: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差异,文化冲突导致西学东渐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3.技术条件限制:明朝时期科技水平相对滞后,缺乏必要的技术条件来吸收和应用西方科技知识。

结论明朝末年的西学东渐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

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

西学东渐是指明朝末年一直到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在这段时期中由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以香港、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

东学西渐是一个和西学东渐互相补充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

东学西渐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海上丝绸之路,造纸术的西传磁学的西传。

丝绸的西传印刷术的西传活版印刷术经俄罗斯莫斯科传入德国。

农业技术西传茶叶西传国经典西传中国园林艺术西传中国兵法的西传经籍、文化以及政治制度及伦理观念介绍到欧洲,中医学的西传秦汉时期, 通过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织品传至西亚、罗马和欧洲, 以佛教为代表的外来文化也开始传到中国; 唐宋时期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冶铁技术不断西传; 元代和明初中国同欧洲的交流进一步扩大。

这几次交流均以中国的技术与文化外西学东渐:1.将西方文化传到了东方,尤其是天学!, 即西欧的宇宙论。

此外还有历算学、几何学、解剖学、光学、医药学、地理学等、水利技术等器物和实用技术, 也有音乐、绘画、建筑、宗教和哲学知识的传播。

这些知识的传入, 弥补了中国科学技术重实践轻理论的不足, 起到了开拓中国人眼界的重要作用, 也促进了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和思想意识的近代化。

2,导致中国的服饰,建筑,饮食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革,特别是在明清时期。

3.吸引和影响了明清诸多皇帝和知识分子, 使中国的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认知。

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就曾与传教士合作, 大量翻译西方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同文算旨# 等数学专著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3.西学中的精华,诸如科学和民主观念已融入东方文化,并与东方古典文化相结合,形成指导人们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古代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

古代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
3.指南针:(1)战国时期发明“司南”。(2)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 南,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3)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 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 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1)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2)北宋时火药已广泛用于 军事领域。(3)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 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4)13世纪中期,火药传入阿拉伯,后来又从 阿拉伯传入欧洲。
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
中 华 世 纪 坛
2000年,北京修建中华世纪坛,坛内雕刻了 马可波罗,他向欧洲介绍了中国的繁华, 一百位对中华文明有贡献的历史名人,其中 燃起了西方寻找新航路的激情 只有两个外国人入画 .
利玛窦,他向中国传播了西学,引发了 中西文化的第一次碰撞
一、古代的中学西传
位于黄浦区乔家路234-244号 。建于明万历年间。
徐家汇
他们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 所以中国人认为所有国家中只有中国值得称 羡.就国家的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名气而论, 他们不仅把所有别的民族都看成野蛮人,而 且看成没有理性的动物.他们看来,世上没有 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文化是值得夸耀 的. ——《利玛窦中国札记》
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 1610),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 者。 1582年(万历十年)8月, 利玛窦远涉重洋来到澳门,次年到达 广东肇庆,在那里建立教堂,以此为 据点进行传教,后来又经江西、南京 到达北京,长期居住下来,建起了北 京地区第一座天主教堂——“南堂”。 1610年病逝,经明朝万历皇帝特批, 利玛窦被葬在北京. 北京最早的天主教堂——“南堂”
——摘自简又文、邬志坚等发表的《对于非宗教运 动宣言》(1922 年4月10日)

西学东渐 博采众长

西学东渐 博采众长

西学东渐博采众长西学东渐,源自中国古代圣贤的思想智慧,这一历史内涵深远而庞大的话题在今天显得越发重要。

近年来,“西学东渐”正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一种全新的潮流。

西方的思想理念和文化传统在东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吸收,同时也催生出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价值观的东方新人。

在这种大背景下,“西学东渐博采众长”已成为一个崭新且富有启发性的话题,引领着世界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方向。

西学东渐的呈现,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多的是一种文明的碰撞和交融。

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在历史上拥有着独特的地位。

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中国哲学思想一直都是世界哲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最珍贵的物质。

因而,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由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的转型。

西方文化在不断进行拓展,而东方文化也在向世界坦然地显露其本来的面貌。

尤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融合、交流和创新已成为当代文化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命题。

“西学东渐”既是一种新的文化相对主义的体现,又是一种尊重和理解异质文化的历史使命。

西学东渐博采众长,是一种文明的交融。

东方文化的内在价值与西方文化的开放精神相遇,促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典范。

《老子》有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句话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一大精髓。

西方的音响技术、声学理论和声音艺术对中国传统音乐、戏曲和舞蹈等民间艺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让中国民间艺术表演更加豁达和国际化。

而西方的雕塑、绘画、建筑设计等艺术形式也在东方脉络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无疑是一种新文化思维开放和政治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如今的巴黎、柏林、伦敦、纽约、东京、上海、新加坡等都已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化文化大都市,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和艺术融合的港湾。

西方文明的现代化和东方文明的古典化正是一个相对而一体的过程。

开拓的意义就在于学习和创新。

只有开放,才能不断进步。

中国哲学在“西学东渐”中更需要更深刻的思考,通过学习各种外来文化思想,将中华传统智慧推向世界,为全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西学东渐 中西融合 ——吴文化书院大讲堂之郁曾全先生文化讲座记

西学东渐      中西融合 ——吴文化书院大讲堂之郁曾全先生文化讲座记

西学东渐中西融合——吴文化书院大讲堂之郁曾全先生文化讲座记为进一步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平台之一的吴文化书院大讲堂,拓展大学生文化视野,本期吴文化书院大讲堂特别邀请了《天下华人》杂志社副社长、总编辑郁曾全先生于6月11日下午3点半在我校A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带来“《圣经》与西学东渐”的文化讲座。

讲座吸引了众多对“哲学”、“西学”与“文学”感兴趣的师生前来聆听。

讲座由我校高教所所长周金林主持。

《天下华人》是一份在美国注册、于纽约出版的知名华人杂志,该杂志发行网遍布全世界,向世界传播华人的声音,是海内外华人沟通的平台和联系的纽带。

因此,学校特聘请郁曾全先生为我校客座教授,并在此次讲座伊始由学校党委书记曹建林教授向郁先生颁发了聘书。

郁先生的讲座以“《圣经》与西学东渐”为主题,分四个部分为大家带来一席文化的饕餮盛宴。

第一部分的主题是“哲学”。

郁先生首先介绍了“哲学”的定义,即为关于人生境界之学,并进一步介绍了哲学之下的八大细化学科以及哲学与法制的关系、哲学与政治的关系。

而后他通过具体实例将以“知”为准的西方哲学与以“情”为准的中国哲学进行了比较,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中西哲学的差异,进而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

第二部分的主题是《圣经》与西学东渐。

郁先生首先介绍了许多寓意深远的《圣经》小故事,如“诺亚方舟”、“摩西十诫”、“犹大之吻”等,进而引出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并引导我们从西方的《圣经》与宗教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西为东用,助力中国文化的发展。

第三部分郁先生从历史的层面介绍了基督教三派在中国的发展,并得出“西学东渐”在我国并未达到较理想的效果,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国信教人数不多的结论。

另外,他还向大家提出要成为一名精神道德层面充实的文化人所应当具备的六要素,即“永恒、经典、超越、使命感、创造力、激情与热情”。

第四部分郁先生结合自身多年海外工作生活经验与游学经历向各位传授了人生“读书〃工作〃目标”的人生境界。

他首先以“文学与读书”为主题向各位介绍了一些精炼的小诗,推荐了一些内涵丰富值得一读的书籍,并即兴吟诵他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父母、家人、朋友,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ppt

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ppt

①利玛窦实为明季沟通中西文化之第一人。自利氏 利玛窦实为明季沟通中西文化之第一人。 利玛窦实为明季沟通中西文化之第一人 入华,迄于乾嘉厉行禁教之时止, 入华,迄于乾嘉厉行禁教之时止,中西文化之交 流位蔚壮观。西洋近代天文学、历学、数学、 流位蔚壮观。西洋近代天文学、历学、数学、物 医学、哲学、地理、水利诸学,建筑、音乐、 理、医学、哲学、地理、水利诸学,建筑、音乐、 绘画等艺术,无不在此时传入。 绘画等艺术,无不在此时传入。
1、秦汉文明开始走向世界 、
(2)表现 )
中华文化从东、南、西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多方面、 中华文化从东、 西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多方面、 多层次的广泛交流, 多层次的广泛交流,汉朝政府的外交活动和中外经济文化 交流,开始突破周边近邻范围,走向西亚 欧洲和北非, 西亚、 交流 , 开始突破周边近邻范围, 走向西亚、欧洲和北非, 中国的铁器 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 铁器、 中国的 铁器、 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 造纸术先后西传 两汉之际, 先后西传。 造纸术先后西传 。 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 国。 中国的铸铜、制铁技术、制漆技术和铁犁牛耕技术、 中国的铸铜、制铁技术、制漆技术和铁犁牛耕技术、水利 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 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 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来华,实现了中国和欧洲国家 年 大秦王安敦遣使来华, 公元 之间的直接友好往来。 之间的直接友好往来。
——方豪《中西交通史》下卷第629页,岳麓书社 方豪《中西交通史》下卷第 方豪 页 岳麓书社1989年 年
②利玛窦神父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化交融”的领域 利玛窦神父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化交融” 他以中文精编了一套天主教神学和礼仪术语, 上。他以中文精编了一套天主教神学和礼仪术语, 使中国人得以认识耶稣基督, 使中国人得以认识耶稣基督,让福音喜讯与教会 能在中国文化里降生…… ……由于利玛窦神父如此道 能在中国文化里降生……由于利玛窦神父如此道 地的“做中国人中间的中国人” 地的“做中国人中间的中国人”,使他成为大 汉学家” “汉学家”,这是以文化和精神上最深邃的意义 来说的,因为他在自己身上把司铎与学者, 来说的,因为他在自己身上把司铎与学者,天主 教徒与东方学家,意大利人和中国人的身份, 教徒与东方学家,意大利人和中国人的身份,令 人惊叹地融合在一起。 人惊叹地融合在一起。

西学东渐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

西学东渐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

西学东渐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西学东渐是指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对中国科学发展产生的影响。

自明朝末年至清朝中期,随着西方文化的引入,中国的科学技术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西学东渐不仅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为中国科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方法。

一、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西学东渐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数学、天文学、医学、机械制造等。

这些技术的引入,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中国的科学家们开始学习并借鉴西方的科学技术,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二、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西学东渐不仅带来了西方科学技术,还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的学者们开始关注西方文化,学习西方的思想、哲学、艺术等。

这种交流与融合为中国科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西学东渐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如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等。

他们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也为世界科学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促进了中国科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西学东渐促进了中国科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引入,中国的教育体系也开始发生变化。

学校开始设立自然科学课程,培养了一批批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

这些人才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五、对中国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学东渐对中国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为中国科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方法。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领域,还体现在思想、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

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文明的发展潮流。

总之,西学东渐对中国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促进了中国科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领域,还体现在思想、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

西学东渐 博采众长

西学东渐 博采众长

西学东渐博采众长“西学东渐博采众长”西方学术文化源远流长,而东方文明也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底蕴。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成为一种趋势。

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使得世界更加多元化、开放化和包容性,这也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理念之一。

西学东渐,正是一种代表着这种世界主义理念的行为。

它既是西方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过程,也是东西文明交流融合的产物。

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文化影响着东方,东方文化也在西方得到了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这种互动和融合,不仅促进了文明的繁荣发展,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西学东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17世纪,随着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和殖民扩张,西方就开始向东方传播自己的文明。

西方的科技、哲学、政治制度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成为了东方社会发展的动力。

西方也开始学习和借鉴东方的哲学、医学、数学、文学等知识和文化。

近代以来,西方的工业革命、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等一系列重大变革给了东方社会以深刻的启示。

东方社会开始了一场自我革新的改革开放运动,认真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希望通过西学来改变自身的发展和命运。

随着现代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学东渐的形式也在不断更新。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让文明交流的速度和规模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家就可以接触到任何一种文明和文化,学习和了解世界各地的知识和风情。

这也大大加快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的速度,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西学东渐的实践,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无限可能。

在全球化浪潮下,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深化将会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主动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时也充分展现自己文明的特色和魅力,共同推动文明的繁荣和全球化的进程。

西学东渐,意味着东方文明正积极融入全球文明体系,同时也是西方文明在东方文化土壤里生根发芽。

西学东渐与中西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西学东渐与中西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训练八西学东渐与中西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1.(2014·江苏南京模拟)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都是以不断学习、交流与创新为动力的。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

……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等。

……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

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在吾国数千年前,孔子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然后不见可欲,则民不争,甲兵亦可以不用矣。

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

——《孙中山全集》第6卷材料三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格义”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哲学概念)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材料四“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

他们的探索活动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回答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阐述的核心观点,为此孙中山进行了怎样的理论创新?(3)材料三认为“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文化倾向?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_西学东渐与中西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_西学东渐与中西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西学东渐[主题解读]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的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推动政治、经济共同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每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会有思想解放先行。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高考命题视角。

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等先进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由于东西文化的异质性和西方文化传播者的殖民主义态度,导致西学东渐过程中东西文化的碰撞、冲突。

鸦片战争后,随着国人对西学认识的深入,东西文化在碰撞中交融,并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西两种文明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高考命题特别重视思想解放这一社会动力的考查,主要从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与交融的角度,考查思想文化的特点、影响及差异,同时考查思想文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知识链接](1)明清之际科技东传与儒学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2)地主阶级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及学习西方科技。

(3)维新思想对中西文化的认识及学习西方的思想。

(4)三民主义。

(5)新文化运动对中西文化的态度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6)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8)近代中国生活习俗的变迁。

(9)近代中国的科技与教育。

【基础梳理】一、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材料一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

……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

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

……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

主题5 西学东渐与近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主题5 西学东渐与近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主题5西学东渐与近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主题提示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也就是传统与西化相斥相纳的历史。

八十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新旧之争;有吸收,也有拒斥;有拿来主义,也有先入为主;有水乳交融,也有囫囵吞枣。

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三个层次。

两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为第一阶段,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从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是第二阶段,主要学习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

三个层次:技术成果(器物层);相关社会支持系统(制度层);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气质等(思想层)。

内容的考查多从掌握一般知识的角度进行,很少涉及较为深奥的专业知识。

复习中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抓住文化的时代特点,加深理解;二是关注文化发展的主流和现实问题,突出重点和热点。

如科技、教育和思想等。

知识梳理社会进化论)。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冯如和他研制的飞机等。

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民国初年制订和完善学制)。

现。

同步导学界。

这是第一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探索西学的热点在“师夷长技”的“技”上,即学习西方制造坚船利炮的工艺技术。

只有个别人开始接触到机器生产上的技术。

19世纪60年代起到80年代,探索西学的热点转移到“格致之学”上,即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理论。

这是第二阶段。

从60年代中叶到70年代,是围绕军事技术摸索西学的时期。

这一时期,洋务派在“求强”口号下开始兴办军事工业,为了制器而不得不翻译西学。

通过翻译,数学、声、光、化、电等学问开始渐入中国。

近代著名的科学家徐寿、李善兰、华衡芳等,其科学事业都与译书有不解之缘。

从70~80年代,随着民用工业的大量兴办,“西学”的内容越出了军事技术的狭隘范围,西方科技知识开始大量传入。

浅析“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

浅析“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

浅析“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展开全文古往今来,有多少强大的国家亡于历史的车轮之下,又有多少的天才异士葬身在这看不到尽头的时间长河之中,不过所幸,他们还有留下其璀璨的,如同宝石一般闪耀着光芒的文明与知识。

但若是要细谈历史上下几千年的岁月之中的人类文明,怕是要花上不少时间。

那不如来谈谈时至今日依旧是人们口中的热门话题——中西方文化。

“地球村”时代的来临,除了令到各个国家的人民关系更加紧密之外,还带来的,是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与思想,简单的划分归类,大致可以分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两种,也正因此,西方国家的起源大多与西方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东方国家的起源与东方文化也是有密切的关系。

强盛与衰落,就像是一场时间轮回,每个地区都逃不过这样的宿命,政权的更替只不过是掌管人的更换,但是这个地区依旧存在着,这个地区的人们脑中的思想与文化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一场又一场的革命之中逐渐凝练,不断追寻着最适合自己的思想与文化。

一、国力强盛所带来的文化传播无论是“中学西传”还是“西学东渐”,它们在本质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发生在其文明强盛的时期。

以唐朝为例,在唐朝时期的中华文化、思想均受到各个国家与民族广泛的欢迎,就算在今天,有一些国家和地区还有一条专门属于华人的街道,叫做唐人街,唐朝时期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在唐朝时,国力空前的强盛,万族都前来朝拜,唐朝的皇帝更被称为“天可汗”。

在当时的东方世界之中,唐朝有着说一不二的话语权,其他的国家只有俯首称臣。

虽然唐朝的势力并渗透进西方世界,但是唐朝的文化与思想,包括一些在当时可谓是跨时代的技术,例如火药、纸张、丝绸等等都是对于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方世界有一段历史时期是处于教廷的统治之下,连国王都是教皇亲自来戴上皇冠,这对于国家的皇权是一种莫大的挑战。

西方世界的国家非常需要当时唐朝的文化来冲破天主教的枷锁,反对教廷极其机构的统治;另一方面,当时的西方时间是处于群雄争霸的时期,每个国家都迫切的想要发展国力,但是单单依靠商业是无法在做到快速的提升国力,因此,他们也需要借鉴唐朝的成功,以此来完成自己的霸业。

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一、早期西学东渐1、概念:“西学东渐”是指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2、两次转型: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前后与秦皇汉武之间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迫开始的。

3、西学东渐的方式:传教授徒,翻译图书,编辑出版报刊、杂志,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4、西学东渐的阶段:①“明末、清初”背景:伴随着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传教活动逐渐进行的②“晚清、民初”背景:是在近代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后,伴随着军事、经济和文化渗透而逐步展开的。

二、早期西学东渐1、重要史实:①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着作)②利玛窦与李之藻合作编译的《同文算指》(系统介绍西方算术的笔算法)③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④徐光启、李之藻以西方历法为基础,完成《崇祯历书》,其影响至于清代。

⑤此外传入《泰西水法》、《远西奇器图说》⑥西方的美术、音乐、建筑开始对中国产生影响。

2、早期西学东渐的影响(作用)①引入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术,将一种新颖的异质文化导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系统,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揭开新的一幕,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②中国人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

③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3、早期西学东渐中断的原因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绝中西往来;传教士的活动破坏中国主权和利益;两种文化理念的差异4、中国古代的社会转型第一次: 春秋战国,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急剧变革。

历经500年的逐渐积累,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完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

5、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影响①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②政治:传统政治体系向近代政治体系演化的民主化趋势③思想:思想变革由浅入深,逐次递进;推动国人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④教育文化的发展——新式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变化;⑤科技引进与影响——科技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改变;⑥社会习俗的变革——思想观念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三、近代西学东渐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①概念:“中学”指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即儒家的纲常名教和君主专制制度。

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对中外文化交流和碰撞的思考【摘要】本文以1 6 世纪为界把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分为“东学西被”和“西学东渐”两个阶段,探讨了每个阶段文化交流的方式、内容与影响等,揭示了这两个阶段中西文化交流的不同特点。

而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形式是政府外交和战争、经济贸易、文化交流。

本文中正是以音乐交流这一个小的切面对“中学西渐”和“西学东渐”的问题进行近一步的了解。

进而从这些了解中沉淀了一些自己对于中外文化交流问题的思考和想法。

一、了解“中学西渐”和“西学东渐”(1)宏观了解:中西方文化交流是中西方文化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十六世纪之前,中国文化曾借助阿拉伯人西传,引发了中世纪西方的觉醒,成为西方启蒙运动的思想触媒。

近代西方以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强劲地挑战中国古老封闭的农业文化,“西学东渐”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主流。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实施对外开放,主动学习、吸收和借鉴西方优秀文化因素,使其成为中国文化进步、创新的因子。

再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的历史过程中,有碰撞和冲突也有吸纳和交融。

(2)以音乐史为例的文化交流:西学东渐西学东渐这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它始于明代中叶,当时的“西学”主要是指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鸦片战争后,“西学”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渗透。

此时的“西学”主要是指西方近代政治法律思想、哲学等,尤其是提倡大办西学,对中国近代音乐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

接着,封建统治阶级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维新运动推出了西学东渐之灿烂篇章——学堂乐歌。

1 关于学堂乐歌(1)学堂乐歌的产生和发展: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派极力鼓吹变法维新,主张效仿日本学习西方科学文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积极兴办各种新式的文化教育设施等。

与此同时,在日本留学的知识分子组织了音乐社团进行音乐、戏剧的学习和演出,也自发用一些日本和欧美流行的曲调填词编歌。

西学东渐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西学东渐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西学东渐一、概念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等先进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二、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1.原因(1)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西欧,科技文化逐步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2)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联系日益密切,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3)传教士东来,为传播天主教,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

(4)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科技文化逐步落后。

2.主要内容:传播天主教;传播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为传教服务)3.主要方式:传教士传播;翻译著作等。

4.影响:(1)对中国:给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使中国经济、文化融入世界。

(2)对西方:传教士将中国儒家经典文化带到西方,为欧洲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3)对世界: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4)结果:西学东渐后因传教士干涉中国内政,清初统治者实施闭关锁国而走向衰落。

三、晚清民初的西学东渐——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1.时代背景:(1)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先进。

①在两次工业革命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工业化。

②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得到确立与完善。

③近代以来西欧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民主科学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④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是19世纪末以来自然科学获得了重大突破。

⑤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殖民扩张,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⑥19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

(2)中国社会落后①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艰难曲折发展。

③近代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动,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

西学东渐、中体西用及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

西学东渐、中体西用及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

西学东渐、中体西用及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第8卷第8期2009年8月南阳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JournalofNanya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01.8No.8Aug.2009西学东渐,中体西用及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田正学(重庆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重庆401331)摘要:近代历史上的"西学东渐"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中国先进的思想启蒙者提出了"中体西用"等看待和应对东西方文化间巨大冲突策略和方法.从社会改革,文化转型和现代化进程等层面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和合性在"西学东渐"进程中的发展和作用.关键词:西学东渐;中体西用;中国文化:和合精神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32(2009)08—0005-05近代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近代以前的文化和合大多是华夏文化吸收同化外族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表现了强大的包容性,以致许多时候.在文化领域出现了征服者反被征服的现象.中国文化具有无限的兼容性,所以历史上中国即便是经历几百年的分裂动荡局面,最终依然要回归统一.时间到了16,17世纪之交.西方漂洋而来的一种异质文化侵入了中华文化的肌体.作为文化潮流的"西学东渐"对中华文化提出巨大挑战,从而形成了晚明以降的中华文化和合的新特点.一,"西学东渐"及其进程简单而言.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西学东渐".指西方的学术文化向东方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传播过程.它主要是指明末清初和晚清民初两个时段中.以欧洲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传人中国.西方文化的传入主要通过来华的西方人士和出洋的华人.借助于各种报刊,书籍,大学,教会等媒介和途径.以澳门,香港,日本以及其他通商口岸等作为重要窗口.把西方的自然和社会科学等大量传人中国.从而对中国的学术,思想,社会政治和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西方的强势文化.或者说是高势能文化影响中国文化的一个过程.在整个"西学东渐"的历程中,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从今天回头看去,"西学东渐"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更新和发展.也使得中华文明重新审视自己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和价值.重新确立了自己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从而为中华文化更为长久地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样才能焕发出更为强劲的生命力. "西学东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等促使了西方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在此阶段,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传播中扮演着极其重要和活跃的角色.早在15,16世纪.欧洲大地上成立的耶稣会为了扶助教皇并和新教对抗,为了争取群众,十分注意培养博学的牧师.并且派遣传教士,积极向东方发展势力.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广东,从此开始了传教事业.传教士航海远来,首先是为了传播基督教,传播上帝的福音,从而扩大基督教的势力和影响.然而在中国这样有着几千年古老文明的国度.三教合一的思想模式已经成为中国人极其稳定的集体无意识.因此基督教这些舶来品最初是不能引起多少中国人的兴趣的.再加上明代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禁止传教的政策,这就使得基督教很难在中国大地上站稳脚跟.为了达到传教的目的,他们便介绍一些中国人所不熟悉的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借此吸引中国人.从而扩大基督教的影响,以便他们进行传教.西学初来,古老的中国并没有给予它极大的热情,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老大国度.出于唯我独尊的文化心理,是不会把西方的这些玩意儿看在眼中的.冯天瑜等先生认为"明代的中国.由于自身生命活力的衰减,对外具有一种强烈的排拒与,猜忌心理.这种心理,由于倭寇的长期骚扰和葡萄牙商人在东南沿海的活动而更趋严重"[1]【贝627).因此.为了顺利传教.利玛窦等传教士采取了诸如走上层路线,贿赂掌权者,顺应中国习俗,改变传教方法,借助西方先进学术,树立形象扩大影响等方法.他们学习汉语,穿汉族衣服,用汉族姓名,读儒家经典,接受儒家的观点.利玛窦曾经先穿僧装,后着儒生的衣服,可见为了传教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终于使得基督教收稿日期:2009—06-03作者简介:田正学(1956一),男,湖北汉阳人,重庆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副教授.6?南阳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期徒在中国大地上广泛发展起来.而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学,火炮制造技术等西学也随之在中国传播.传播的途径,主要是以传教士或者中国人翻译西方科学着作为主.1605年利玛窦辑着的《乾坤体义》,被《四库全书》编纂者称为"西学传人中国之始".耶稣会解散不久.清朝乾隆年间官方主持编辑的《四库全书》书目中收录西学书籍23部, 存目中着录的西书有37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明末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所撰《西学凡》一书作了介绍,把西学看成"器数之末",称之为"异学".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文明在中国的萌芽.是此阶段"西学东渐"的先决条件.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需要.因而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而没有被完全视为"奇技淫巧".当时博学多才的利玛窦在上层社会很受欢迎,人们都以能和他结交为荣.明代着名科学家徐光启认为利玛窦是"海内博物通达君子".中华文化的和合性,使得许多中国知识分子能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例如当时的礼部尚书徐光启,光禄少卿李之藻等学者都对西学采取欢迎和肯定的态度.万历四十一年(1613)李之藻在南京太仆寺少卿任上写的《请译西洋历法等书疏》中说:"其书非特历术,又有水法之书,机巧绝伦,用之灌田济运,可得大益;又有算法之书,不用珠算,举笔便成I._…?如蒙俯从末议,敢下礼部亟开馆局,但系有益世用者,渐次广泽,其于鼓吹休明观文成化,不无裨益."李之藻认为西洋的水法,算法,测望,仪象,日轨,万国图志,医理,乐器,格物穷理,几何原本等方面的着作.能够有益于中国发展科技,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认为西方文化就如何优越.这说明这位明代的大臣在心态上具有一种开放涵容的恢宏气度.他注重西方科技的实用精神,并没有因为是外来文化而盲目地排挤.这种理智清醒的.经世致用,兼容并包的文化情怀和态度的确可贵."那时(明末)的读书人中既没有晚清知识分子因山河破碎所造成的在中西方文化关系上的焦虑之感,也没有后面五四精英们的那种紧张感,如晚明名士冯应京所说:'东海西海.此心此理同也.'从容自如,大度气象一言尽之.这同五四时的那种东西方的二分法,非此即彼的文化态度形成明显的对比."f](页4) 虽然西方传教士是借助科学的外衣传播宗教,但中国的士大夫偏偏看中了他们这层外衣的价值.徐光启曾提出"欲求超胜.必先会通"的观点,反映了他们在接受基督教的时候.不但有着极其强烈的实用目的,而且有着最终超越西学的愿望.在基督教和西方的自然科学面前,中国人更多地选择了科学,这对于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意义重大.后来由于中西方文化冲突中存在的礼仪,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和纷争.最终罗马教廷解散了耶稣会,召回传教士.而清朝初年也实行了禁教政策,驱赶传教士.遣散教民.从而导致了西学东渐的中断.第二个阶段为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清末民初.鸦片战争前后直到五四运动前后.西学再次东渐.和以前不同的是,西方列强这次是依靠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经过了鸦片战争等一系列的侵略战争.中国和西方签订了一系列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开放了许多通商口岸.从此天朝大国的国门再也关不上了,西方文化作为一种强势的,高势能的文化长驱而入.如何面对这种文化入侵局面,中华文化的前途和命运是生存还是灭亡?这是当时摆在所有中国人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对于华夏五千年文化生命力的次巨大考验.清廷从1860年开始,推行了洋务运动.开办新式学校传授西方科学文化知识;设立翻译部门,翻译西方科技书刊等,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洋务派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态度对待西学,主要关注的是西方先进而实用的科学技术.甲午战争中.率先实行明治维新的日本,打败了老大的清王朝.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这给了当时中国人以巨大的震撼.同样是东方国家,仅仅拥有区区弹丸之地的Et本.何以在短时间变得如此强大?在面临亡国灭种的命运之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痛苦地深刻思考.于是西方的文化再次被大量输入,许多人以转译日本人所着的西学书籍来传播西学,于是出现了西学自日本来的现象.一时甚至出现了"全盘西化"的论调.应该说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播西学,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中国人尚处于一定的主动地位,对于西学有选择地接受.国人心中尚保持着中华文化的优越感.鸦片战争后,中国知识分子基本上是以一种屈辱的心态被动地引进和接受西学的.从1890年到1915年,经过了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阶段,国人对于西学的重视已经超越了原来局限的自然科学领域,西方的社会和经济制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精神的传播也变得极为广泛.这时候传播西学的主体不再是传教士, 而是先知先觉的中国知识分子.二,"中体西用"及其文化背景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多年.中国政治和社会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西方文化激烈地冲突和融合成为这一时期的重大特点.西方世界借助于文艺复兴以后日渐繁荣的现代文明,凭借他们的坚船利炮使中国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动摇和新变.马克思2009年第8期田正学:西学东渐,中体西用及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7? 曾经这样描述:"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民族的耻辱激发了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他们先后提出"中体西用","西体中用",全盘西化,复兴儒学等主张,希望通过文化创新和整合,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进而发挥中华文化的伟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代的"西学东渐",西方不仅显示了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先进,而且在思想文化方面也对中国传统的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价值体系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中学"和"西学"的堡垒森然壁立.作为民族精神母体的中华文化是消解西学.还是被西学吞噬,这是当时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必须积极思考的问题.传统的价值体系处于解体的边缘.难以割舍的母体文化和异族文化的巨大反差,都使得人们思想状况陷入复杂而混乱的境地."西学东渐".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格局的裂变和重组,"中体西用"的观念应运而生.对于西学的具体内容,东西方的认识有所不同.美国传教士林乐知认为西学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神理之学,即天地,万物本质;二日人生当然之理.即诚,正,修,齐,平等;三日物理之学,即致知格物.可见他认为西学就是整个西方的文化体系.他甚至于用中国传统的诚,正,修,齐,平等理念来附会西方的哲学和社会学.由于早期的传教士并没有致力于传播西方的哲学和社会学,就造成作为受众的一般中国人认为西学不过是比较实用的自然科学知识罢了,从而视西学为"西艺","形下之器".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就有"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念的诞生."中体西用"是近代中国看待和处理中西方文化的一种典型观点.也是中国文化和合属性和特色的表现.这个观点的形成和提出有一个过程.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魏源等成为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警醒智士.睁开眼睛看世界意味着希望打开国门,抛弃狭隘的拘泥于华夷之别的陈旧观念,寻求救亡图存的崭新策略.他们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始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采取了改变的策略. 林则徐在广东主持军务期间.积极探求西方军事技术科学,引进西方先进船舰大炮并加以仿制.他主张建立一支"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新式水师.魏源也认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不管他的看法是否片面,这些言论依然说明了他们已经在清醒而理智地审视西学,准备虚心接纳西方科学技术了.1875年,清廷终于决定与西方建立对等性的外交关系,派遣郭嵩焘为首任驻外公使.先后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设立外交使馆,中国正式从封闭状态走向世界.1847年.容闳人美国,后来进入耶鲁大学,1855年学成回国,成为开创留学历史的着名人物.1872年8月12日,30名梳着辫子,穿着长袍马褂的大清学童远赴美国开始了留学生活,中国官派留学的历史从此开始.后来的许多着名人物都是在早期的留学生中产生的.如甲午战争中英勇战死的名将邓世昌,刘步蟾,着名思想家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严复,民国外交总长梁敦彦,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着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等.都是留学生中的佼佼者.公派留学这个明智的举措说明了中华民族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已经走出封闭,顺应天下大势,奋起直追,重新激发了它的自信和活力.既然中国不再是世界的中心.既然西洋列邦也不是落后蒙昧的蛮夷,那就大可以洋为中用.学习其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中体西用"论源于冯桂芬在1861年写成的《校郐庐抗议》一书,这是有识之士为了处理中学和西学的关系,并为利用西学寻找理论上的依据所作的努力.在该书的《采西学议》一文中,冯桂芬提出了"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观点.冯桂芬的"中本西辅"说.成为后来"中道西器", "中本西末","中体西用"诸说之滥觞.此后许多人都提出了学习西洋"器数之学".扞卫中华文化,以中学为本,西学为末的相似观点.1898年5月张之洞《劝学篇》中更加明确地提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认为"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在清廷内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运动中认识到洋枪洋炮的威力,主张建立新式学校,培养新式人才,学习西方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中体西用"的观念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对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创办近代企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概括而言,所谓"中学为体"就是要坚持中国传统的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纲常名教.这是国家民族之根本;所谓"西学为用"就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军事,教育,赋税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来挽救日益衰败的清王朝的命运. 如曾国藩曾说:西洋器物"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 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可以看到洋务派中体西用观念的现实性,实用性很强,这是从当时中国国情出发的.8?南阳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期三,"中体西用"观念的和合文化精神(一)"中体西用"观念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改革的艰难进程"中体西用"的理念冲击了国人传统的保守观念.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并且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也起了促进作用.也开始了变革中国近代社会现状的首次实践.当"中体西用"说提出来的时候.也受到了守旧派的猛烈攻击和严厉指责.守旧派顽固地坚持"先王之制"和"圣贤之道",认为"中体西用",师事洋人是弃本逐末,以夷变夏.洋务派为了证明中学和西学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矛盾.提出了"西学中源"的说法.他们说西学本来就是中国的东西,过去传播到外国去了,现在又传回来,这是恢复我们的文化遗产,因而中学和西学是可以交流和互补的.此前西洋传教士中的"索隐派"也"将中国经籍和远古传说中的某些内容与基督教信仰相联结,从而在思想渊源和人文传统上肯定中西文化的一致性",当然这在历史类比方面存在有史实考证上的缺陷或失误.显得牵强附会.(而冯天瑜先生认为,"中体西用"论者为了消解既承认西方政教的优长,又固守孑L孟精义之间的矛盾.便抛出了"西学中源"的法宝."这具有双重的意义:其一,它通过十分勉强,曲折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社会思潮对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教的肯定评价和政治方面进行变革的朴素要求:其二,它用貌似公正,开放的态度,在适合民族文化心理承受能力的考虑之下,将仿效西方,变革社会的方案局限在不从根本上突破千年传统文化本体这样一种温和的,不彻底的基本构想模式内.'中体西用'论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此:同时'中体西用'论最大的缺陷也在于此"[](页仍).(二)"中体西用"推动了近代中国文化模式的转型近代的洋务运动被人们看做是一场"种豆得瓜"的举措,因为就文化而言,像冯天瑜先生所言,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序幕.初步奠定近代文化的物质基础;传播了近代科学知识.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近代科技人才;促成了社会风气的转变:引发了思想,文化领域内的轩然大波,使国人对于中西文化相互关系的认识大大深入一步.[](页缁一769)其实"中体西用"同样有着"种豆得瓜"的效应,因为西学对中学的冲击和破坏决不止于器物层面,更在于破坏以传统伦理纲常为主体的正统价值观体系.这必然引起原有的宗法制度的坍塌.历史证明也的确如此,西方科技的运用造成了近代中国社会产业结构,政治体制,文化心理和价值体系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封建君主专制也终于走到了崩溃的境地.除此之外,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通过洋务时期的中西文化比较,使当时中国人从观念上普遍地产生了一次新的飞跃".人们认识到西方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洋务时期的文化努力.体现了当时中国人的有局限开放意识."表达了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这是具有近现代意义的"[](页J丌.).对于"中体西用"论的时代政治意义,冯天瑜也有精辟的论述.他说:"它到底为古老的中华文化汲纳西方文化的营养,创造了一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可能的模式.我们今天有一千种理由来论证'中体西用'的浅薄,机械和似是而非,但是却设想不出一种可能的方式.来取代它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冲破坚冰.开启航道的客观历史作用.正是在它的庇护之下,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才得以排除顽固势力的重重阻挠.插足于传统文化的世袭领地,渐渐地扎下根来.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对于'中体','中学'以强烈的对比,影响,并且最终卓有成效地改变了它们的面貌."…774)的确如此,中国哲学中向来是体用不二的,这是中国人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方式的表现:而"中体西用"显然是和传统哲学的这种精神不符的."中体西用"促使了中国文化从外在的器物层面的变化.向制度和文化层面的变化发展.从最初学习制作坚船利炮.到戊戌变法, 再到新文化运动时候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和挑战. 就准确说明了"中体西用"还是极大地促使了中国文化的转型,从而有力推动了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当然,文化的交流常常是双向的.自从利玛窦为了传教而推行的适应中国国情的政策之后,经过一二百年的"西学东渐",在西方的东方学中,也产生了一门新的学问"汉学".此汉学实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中国文化对西方也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l8世纪震荡欧洲的启蒙运动,就是以中国的文化和社会模式作为在西方实现社会改革的设计蓝图的."培尔高度赞扬中国的宽容精神.以抨击教会对异己思想的排斥;伏尔泰则高举孔子的仁爱精神,批评西欧中世纪文化的落后性:中国哲学的自然理性成为莱布尼茨走出神学的主要依据.这真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东方文化.中国精神,成为瓦解西欧中世纪城堡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结论.''『2】(页)(三)"西学东渐","中体西用"有力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近代的"中体西用"之说.对于缓解东西方文化冲突,推动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转型是核心和关键所在.因为在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文化的冲突和认同是一个基本的决定性因素.近代的西学东渐和"中体西用"观念,使得中国人心中的天下观,2009年第8期田正学:西学东渐,中体西用及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9? 夷夏观等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艰难而痛苦地承认了西方科技和文化先进性的同时,中国文化也在进行艰难的蜕变.人们不再简单地重道轻艺,重农轻商,西方的政治文明也受到了向往.所以说.近代历史上的"西学东渐"及其相关的一系列运动和反响,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使得华夏文化的和合特性得到磨砺而更加分明.。

中外文化交流史明清之际的东学西渐和西学东传

中外文化交流史明清之际的东学西渐和西学东传

儒家思想的西传
• 在游记汉学的所有记载中,几乎都没有提到 过儒家以及中国的科举制度。最早向西方报 道中国人精神生活特点的应是耶稣会的创办 人之一沙勿略,而中国哲学著作的第一个西 传译本是范立本所编的《明心宝鉴》,内容 包括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朱熹 等哲学家的论述和格言,翻译者是西班牙道 明会士高母羡。他16世纪在菲律宾传教,以 后于1592年经台湾海峡赴日,途中遇台风漂 至台湾,高母羡及其随行都被台湾当地人所 杀。
• 1669年,约翰·韦伯的《关于证明中华帝国之语言 有可能为人类最初语言的历史评说》一书在英国问 世,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当时的欧洲面临多种民 族的文字和语言,使得他们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怎样理解世界上存在着如此众多的语言,二是 能否找到一种普遍性的人类语言。 • 对于第一个问题,韦伯的回答很典型。因为圣经记 载人类最初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以后在建造了巴 别塔以后,耶和华让人们走散四方,从而产生了各 种语言。 • 那么,人类最初统一的语言是什么呢?当时欧洲人 有各种猜想和假想,而韦伯认为是中国的方块字。
• 在中国本土第一个对儒家经典著作《四书》进 行翻译的人是利玛窦。他在1594年11月15日致 德·法比神父的信中说:“几年前我着手翻译著 名的中国《四书》为拉丁文,它是一本值得一 读的书,是伦理格言集,充满卓越的智慧之 书。”但不知何原因,这本重要的译著一直下 落不明。利氏之后是金尼阁以拉丁文翻译了五 经,并在杭州刊印,不过这个译本至今也未见 到。 • 在此之后,曾德昭和卫匡国先后都向西方介绍 过孔子和儒家的情况。而使得欧洲认识儒家思 想的最有影响著作是《中国哲学家孔子》,这 本书通常标明的作者是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 但实际上是来华耶稣会士的集体之作。
• 在欧洲介绍中国文字并产生影响耶稣会士的乃 是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 1601~1680) 1667年出版的《中国图说》。因为他全文刊登 了《大秦景教碑》的碑文,并将每一个汉字对 应注上拼音,将每一个汉字都用拉丁文注明含 义。这样西方人可以从字形、字音、字义三个 方面来认识汉字,基歇尔实际上把《大秦景教 碑》的注音、注义做成了字典,每个字上都有 标号,可以随时查阅。当然他的注音和解释有 不少错误。

近代中西方文化是怎样交流融合的

近代中西方文化是怎样交流融合的

近些年来,我们引进了很多外国的教育思想、流派,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但也有本土化的问题。所谓本土化,即不是简单地把外国的理论搬到我们中国来。而且,要切切实实掌握最新的理论精神实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创造出适合我国教育实际的一种我们自己的理论。这就要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变成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并逐渐加以推广。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
1、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2、明末清初的“东学西传”
第三讲: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
1、西方文化的大规模输入;
2、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途径;
3、近代的“东学西传”。
民族的文化发展是在民族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吸纳而进行的,文化的传播不只是纵向的、继承本民族的文化,而且很重要的是横向的传播,也就是通过民族间的交往、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过去文化的交流往往是通过战争、贸易、迁徙等进行,因此充满着矛盾和冲突。今天,在世界和平、民主平等的潮流中,文化交流应该是在友好交往当中实现。反过来说,友好的文化交流会促进世界和平,民主和平等。因为,友好的文化交流能促进互相了解和互相理解,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促进友谊。
国际教育展是教育文化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形式,它可以使中国学生了解国外的教育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和学校。同时,通过展览,外国学校也可以了解中国的学校、中国的学生。将来,我们还可以到国外去办我们中国的展览,展示中国的教育。现在,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很想了解中国,北京已经有几所中学到国外去办学校了,这是双向交流,更容易互相了解、互相学习。
:教育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教育是文化交流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交流更是各国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教育交流的作用不仅在于现有文化的传播和交融,更重要的是,教育是培养下一代的活动,教育交流不仅限于现代一代人,而且会影响到下一代人,培养下一代人成为国际化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学西传、西学东渐和中西融合
作者:张允熠《光明日报》(2015年08月12日14版)
中、西哲学的邂逅
16世纪末(晚明),利玛窦、罗明坚、艾儒略、毕方济、龙华民等欧洲来华耶稣会士翻译和撰写了一批具有基督教经院哲学内容的著作,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西学凡》《名理探》《穷理探》《乾坤体义》《天主实义》《灵言蠡勺》《灵魂道体论》等等。

这些著述中包含着纯正的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主义。

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虽然是希腊化时期数学家欧几里德的著作,但欧氏几何学的理论基础正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利玛窦翻译这部书的动机和目的在于向中国人推介源于古希腊的西方逻辑学。

众所周知,中国学术界通常认为是日本人西周最早于1874年把拉丁文的philosophia译为汉文的“哲学”二字,实际上,利玛窦等欧洲来华耶稣会士比西周早了将近300年就将这一词汇译成汉语了。

例如,1595年利玛窦在《天学实义》里把philosophia译为“理学”,显然,他认为欧洲的philosophia与中国的宋明理学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艾儒略在《西学凡》中将之译为“理学”和“义理之学”;傅汎际在《寰有诠》和《名理探》两书中分别将之译为“性学”与“爱知学”,其中,“爱知学”比“哲学”一词更接近philosophia的原意。

一些希腊哲学的术语、范畴和命题也在此时被首次译成汉语汇入中国话语之中。

如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四因说”“灵魂说”以及希腊哲学的音译(斐録所费亚)、逻辑学的音译(落日加)、伦理学的音译(厄第加)、形而上学的音译(默达费西加)等西方哲学术语和概念开始为中国人所知晓。

中国哲学最初邂逅的西方哲学不属于欧洲近代哲学。

欧洲近代哲学形成于17世纪中叶,时代的落差决定了16世纪末的来华传教士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哲学只能是古希腊哲学。

中学西传与“中国热”
利玛窦等人及其继承者,不仅向中国人介绍了希腊哲学,也向欧洲人反馈了中国儒学,中国哲学和思想文化从此走向世界。

在由法籍耶稣会士金尼阁整理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中,首次将“儒学”和“理学”译成西文的philosophia——这又一次证明在来华的西人眼里,中国本来就有一种跟希腊哲学相同的学问。

以孔子为表征符号的中国哲学传入欧洲之后,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哲学的一些基本理念如“道”“理”“太极”和“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方法被西方哲学家看作是“纯粹理性”“绝对理念”“自然法”“自然神论”“无神论”“唯物论”“正反合”“两极相逢”“有机论哲学”等等,在欧洲思想文化土壤里经过欧洲化的改造成为17世纪欧洲近代哲学孕育的重要元素,继而又成为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精神资源。

欧洲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如莱布尼茨、伏尔泰、魁奈等人都对中国哲学、中国思想文化十分着迷,以致造就了长达近两个世纪的“中国热”。

一些欧美学者忠实地描绘了当时东学西传的真实情景。

英国剑桥大学1998年出版的《剑桥十七世纪哲学史》的第一部分,就把中国哲学的西传和欧洲哲学的回应作为17世纪欧洲哲学形成的一个重要背景加以概述。

这表明,西方学者在书写17世纪欧洲近代哲学的形成和18世纪启蒙运动时,中国与“中国热”是绕不开的话题。

正如法国学者莫里斯·罗班写道:“在古代欧洲和启蒙时代的西方,中国简直是无所不在。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也写道:“当时,欧洲知识分子正被有关传说中的遥远的中国文明的许多详细的报道所强烈地吸引住……实际上,17世纪和18世纪初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

西方人得知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

中国由于其孔子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作战本领的尊重以及精美的手工业艺品如
瓷器、丝绸和漆器等,开始被推举为模范文明。

”“实际上,当时,中国的考试制度和儒家伦理观给欧洲留下的印象,较之欧洲的科学和数学给中国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西学东渐与中西会通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掀起了一个翻译、引介、学习西方的“西学东渐”的热潮。

这时的“西学”并非特指一科一门之学,而是囊括各种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总汇。

其实,早在明末,徐光启在与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的接触中就已经意识到中国缺少西方人所具备的那种“实学”,于是倡导“实学救世”,提出“欲求超胜,必先会通”的主张。

鸦片战争之后,魏源倡导“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与当年徐光启的主张一脉相承。

清末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实质上旨在采纳西学为我所用。

严复倡导“中西体用一致”,并大量翻译西方近代哲学、逻辑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各种社会科学学说,引入“天赋人权论”“进化论”等近代西方思潮,提出“统新故而观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其目的在于推行变法维新。

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西会通”和“中西融合”的呼声在思想学术界不绝于耳。

如,王韬认为“天下之道”应“融会贯通而使之同”;章太炎提出“会通华梵圣哲之义谛,东西学人之所说”;王国维倡导中西二学“化合”之说;杨昌济主张“合东西洋文明一炉而冶之”。

五四时期的新文化人物包括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也都主张中西学的会通与融合。

如,蔡元培提出“中西并用,观其会通,无得偏废”;鲁迅提出“外之不后于世界之潮流,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李大钊说“东西文明,互有短长,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恽代英认为“宜沟通中西文明之优点,以造吾国之新精神”。

青年毛泽东主张,“观中国史,当注意四裔……观西洋史,当注意中西之比较,取于外乃足以资于内也”。

当毛泽东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之后,仍然主张真理“不应该分中西”“中国的和外国的,两边都要学好”。

毛泽东所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这种中西文化观,成为以后中国共产党文化方略的重要精神指导和思想资源。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西融合的最高形态
无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西方哲学,作为外来文化欲扎根于异质文化土壤之中,都面临一个本土化、民族化的问题。

事实上,西方哲学的本土化进程早已开启。

如五四时期,胡适就把中国儒家传统的实践理性与美国的实用主义结合,阐述了他个人的“实验主义”。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冯友兰把程朱理学与美国新实在主义哲学相会通,创立了“新理学”;贺麟把陆王心学与新黑格尔主义和康德哲学相融合,创立了“新心学”;熊十力通过对西方哲学的批判和吸收建构了“新唯识论”;金岳霖把西方分析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相结合,创建了自己的本体论和知识论体系;牟宗三通过对康德哲学的融化,建立了代表当代新儒家思想体系的心性本体论。

而马克思主义学者张岱年和张申府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阐发了“中、西、马三学合一”创造中国新文化的主张。

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在儒家文化空前跌落、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面临历史性大转型的情势下传入中国的,是在中国近代革命实践亟须理论指导之际为先进的中国人义无反顾接受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实为四百年来中西文化交流和近代“西学东渐”的必然结果。

因此,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类一切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其中国化进程同时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中西学会通和融合的最新思想成果和最高理论形态。

(作者张允熠单位: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