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活动守秩序说课稿
思品教案-课间活动守秩序

思品教案-课间活动守秩序一、教案背景介绍在学校教育中,课间活动是学生放松身心、交流互动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学生的活泼好动和自主性强,课间活动往往容易出现乱象,如打闹、乱跑、嬉笑等行为,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秩序和安全。
因此,我们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教案,以帮助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守秩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范。
二、教案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课间活动的重要性;2.提醒学生课间活动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和规范;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间活动,并守秩序;4.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控、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案内容3.1 课前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与课间活动守秩序相关的视频或给出一些案例,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守秩序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师也可以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他们对课间活动守秩序的看法。
3.2 知识点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课间活动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如: - 保持队形,不乱窜; - 保持宁静,不大声喧哗; - 不打闹,不推搡,不互相追逐; - 尊重他人,不损坏公物。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和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这些规范。
3.3 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实际发生过的课间活动纪律违反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学生可以从违反了哪些规范,造成了哪些后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3.4 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学生担任领导。
每个小组从一个课间活动场景出发,讨论如何在这个场景中维护秩序,并设计相关的行为规范。
小组的领导需要负责整理并展示小组的讨论结果。
3.5 游戏体验(15分钟)教师组织一个课间活动守秩序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实践和体验课间活动秩序的维护。
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出一些提示和引导,提醒学生遵守规则。
3.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对整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学习的重点和要点。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反思自己在课间活动中的表现,写下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课间活动有秩序教案

课间活动有秩序教案课间活动有秩序教案在课间,大家都愉快地做游戏。
小编收集整理的课间活动有秩序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教学目的`和要求:教育学生在课间要开展正当活动,活动要守秩序。
教学要点:1、课间要开展正当活动。
2、做游戏要守秩序,大家才能玩得愉快。
3、课间活动要想着别人。
教具:投影片三框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从切身感受中体会设立课间活动的意义师:看着同学们个精神饱满,说明在刚才的课间十分钟里,你们休息都很好(板书:课间)。
师:两节课之间为什么要休息十分钟?如果没有课间十分钟休息,把两节课连着上,行吗?为什么?师:是啊,学校就是考虑到这些情况,才安排了课间休息十分钟。
大家在课间休息得好,玩得愉快,下一节课才能精神饱满地学习好。
二、引导学生分辨课间应当选择哪些游戏师:在课间,大家都愉快地做游戏,你们喜欢做哪些游戏? 生:(略)师:这些游戏都是适合在课间做的好游戏,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好游戏呢?三、引导学生懂得在课间游戏时要守秩序师:可是,有一次,我看见一些同学确实在玩好游戏,比如玩跳绳,玩着玩着,好几个同学找我告状,一个女同学还哭了起来,直到打上课铃还没作决定,上课也安不下心,跳绳是好游戏,为什么也会出这种事,影响下一节课呢?师:课间游戏中怎么做才是守秩序呢?请大家看图来说一说。
出示第一框图,逐一指导看,给学生说明:集体游戏,要守秩序,按先后、不抢先、不夹塞,心里要想着别人。
四、结合本校学生玩滑梯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引导学生懂得课间活动时要想着别人出示灯片第二框师图上画有什么?他做得对吗?为什么?师:谁来帮助他?五、判断出示灯片,学生判断谁对,谁不对?六、看“课间同学饮水”的录像,强化教育目标七、总结问:怎样做才叫守秩序八、教拍手歌:课间十分钟,活跃在操场跳皮筋,滑滑梯,拍球跳绳把歌唱课间活动守秩序,上课学习精神。
规范课间秩序主题班会

规范课间秩序主题班会一、引言(500字)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班级5班的班主任,今天我主持的主题班会的主题是“规范课间秩序”。
课间秩序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规范行为的关键。
通过本次班会,旨在提醒大家重视课间秩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大家的健康成长。
二、课间秩序的重要性(800字)1.学习效果:良好的课间秩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有序的课间环境下,同学们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使大脑得到休息,提高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学习。
2.身心健康:良好的课间秩序可以让同学们得到充分的休息。
在紧张的上课过程中,适当的放松可以缓解疲劳,减轻压力,增加精力,使同学们身心愉快,健康成长。
3.社交能力:规范的课间秩序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社交能力。
在课间,同学们可以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互动,增进友谊,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课间秩序的具体内容与要求(1800字)1.上课铃响起后,同学们要迅速统一动作,整齐有序地走出教室。
不能拖延时间,不能乱跑,不能打闹。
2.禁止在过道停留,要快速走到目的地。
在行走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能慌张,不能吵闹。
禁止拥堵,禁止推搡,尤其是楼梯口要保持顺畅。
3.同学们应在指定区域活动。
学校的休息区域或操场是同学们休整的场所,应该保持整洁,并且不应该离开指定区域,以免影响其他同学和安全。
4.课间禁止无故迟到。
同学们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准时返回教室,以免影响上课。
5.课间不能随意离开校园。
尤其是上午和下午的第一节课课间,同学们不应该离开学校,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6.课间禁止吃东西。
吃东西不仅影响同学们的形象,还会对教室环境造成污染,应该在食堂或指定地方就餐。
7.课间应该与同学相互友好、和睦相处。
同学们要遵守友爱守则,不能欺负同学,不能与同学发生纠纷。
四、加强课间秩序的具体措施(2400字)1.教师的履责:教师是学生课间秩序管理的主要责任人,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思品教案-课间活动守秩序

思品教案-课间活动守秩序【课程名称】:思品(第一课)守秩序【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秩序,为什么要守秩序。
2、理解守秩序对社会、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意义。
3、学生能够自觉守秩序,自觉遵守规则。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什么是秩序和为什么要守秩序。
2、让学生明白守秩序对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自觉守秩序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使学生理解秩序对他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
2、如何使学生养成自觉守秩序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1、游戏:通过小游戏来营造好的课堂氛围。
2、情景教学:通过生活例子和场景,让学生理解秩序和守秩序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形成一个积极互动的环境,加深学生对守秩序的认识。
【教学过程】:Ⅰ、导入(5分钟)1、教师问学生在学校各种活动中有哪些需要守秩序的地方?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秩序,为什么要守秩序?Ⅱ、学习(35分钟)1、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老师画的是哪个活动场景(如:上课、午饭、体育课等等),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回忆一下学校里哪些活动需要守秩序。
2、情景教学(15分钟)教师以日常生活和学校活动为例,让学生理解守秩序的重要性。
如:(1)为什么每人都要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能乱动?(2)为什么要排队上厕所?(3)为什么在上课时不能随意说话?(4)为什么在体育活动中要遵守规则?以引导学生思考,明确规则、秩序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发挥,讨论下面问题:(1)守秩序的重要性,对学生、社会和他人的影响是什么?(2)每个人都该如何做到遵守规则、守秩序?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领会课程中学到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Ⅲ、总结(10分钟)1、让学生一起回忆秩序以及守秩序的重要性。
2、发扬优秀个例,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
Ⅳ、小结(5分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秩序,理解守秩序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做到守秩序。
小学思想品德《课间活动守秩序》教案

小学思想品德《课间活动守秩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的重要性,认识到守秩序的必要性。
3. 提高学生与人相处、合作交流的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课间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2. 课间活动中应遵守的秩序。
3. 如何做到守秩序。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课间活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课间活动秩序。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在课间活动中自觉遵守秩序。
2. 如何引导学生与人相处、合作交流。
五、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中应遵守的秩序。
3.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间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课间活动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课间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中应遵守的秩序。
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间活动。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学生自觉遵守课间活动秩序的情况。
3. 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合作交流能力。
八、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守秩序。
2.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学生遵守秩序。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发言,提高课堂互动性。
九、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关于课间活动秩序的案例。
2.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帽子、围巾等。
十、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课间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中。
2. 开展“我是守秩序的小公民”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遵守秩序。
3.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关注学生的课间活动秩序。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课间活动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课间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中应遵守的秩序。
课间活动守秩序的教案PPT

否遵守秩序,以及如何改进自己的行为。
重点:课间活范,让学生明确课间活动守秩序的具体要求和做法。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列出课间活动守秩序的具体要求,如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等。同时,教师可以亲自示 范如何在课间活动中做到守秩序,如排队有序、礼让他人、保持环境整洁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思 考并总结出一些课间活动守秩序的做法,如制定班级公约、设置课间活动监督员等。
VS
通过写小短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 课间活动守秩序的重要性,并思考如 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守秩序。这有助 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社会责 任感。
THANKS
感谢观看
课间活动守秩序的教案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难点与重点 •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评价与反馈 • 作业布置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01
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的基本规则 和安全常识。
02
让学生知道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和 意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课间活动时的自我管理能力 ,能够自觉遵守秩序。
讲授新课
总结词
PPT展示
详细描述
利用PPT展示课间活动守秩序的具体要求和做法,包括不推搡同学、不乱跑、不喧哗等,让学生更加 直观地了解如何遵守秩序。
巩固练习
总结词:角色扮演
详细描述: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间活动的场景,练习遵守秩序的具体做法,如排 队上下楼梯、有序进出教室等。
小学思想品德《课间活动守秩序》教案

小学思想品德《课间活动守秩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的重要性,认识到守秩序的必要性。
3. 提高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间活动的意义2. 守秩序的重要性3. 遵守课间活动秩序的方法4. 团队协作与交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课间活动秩序,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课间活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参与度。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守秩序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课间活动的意义。
2. 新课导入:介绍守秩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秩序的必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守秩序带来的后果。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遵守课间活动秩序,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6. 实践环节:模拟课间活动,让学生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间活动秩序。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不守秩序现象,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对课间活动守秩序的认识程度。
2. 学生是否能自觉遵守课间活动秩序。
3. 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关于课间活动守秩序的典型案例。
2. 教学道具:制作一些代表课间活动的道具,如玩具、卡片等。
3.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课间活动的意义和守秩序的重要性。
2. 第二课时:分析典型案例,讨论遵守课间活动秩序的方法。
3. 第三课时:实践环节,模拟课间活动。
4. 第四课时: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3. 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问题进行辅导。
小学思想品德《课间活动守秩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的意义,认识到守秩序的重要性。
3. 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间活动的意义2. 守秩序的重要性3. 如何在课间活动中守秩序4. 团队协作与交流5. 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守秩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秩序的习惯。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守秩序,提高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间活动的意义、守秩序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守秩序的必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课间活动中守秩序,培养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如何在课间活动中守秩序。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课间活动,了解学生的看法和体验。
2. 讲解:讲解课间活动的意义、守秩序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理论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守秩序的必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课间活动中守秩序,培养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如何在课间活动中守秩序。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实践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守秩序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一个守秩序的行动计划。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学生对守秩序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2. 收集学生小组讨论的记录,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
3. 分析学生的行动计划,评估学生对守秩序的落实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学校辅导员或班主任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管理课间活动中的经验和方法。
2.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课间活动,让学生了解其他年级或学校是如何守秩序的。
3. 开展课间活动守秩序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守秩序的认识。
八、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关于课间活动守秩序的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
演讲稿课间秩序

演讲稿课间秩序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关于课间秩序的重要性。
首先,课间秩序对我们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课间秩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氛围。
如果课间秩序良好,同学们可以在短暂的休息中更好地恢复精力,使得下节课的学习效果更好。
而如果课间秩序混乱,嘈杂的场景会让学生分心,影响学习效果。
另外,一个有良好课间秩序的学校还能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课间秩序对我们的安全很重要。
在课间休息时间,同学们虽然暂时脱离了课堂,但是我们依然需要保持安全意识。
如果课间秩序混乱,同学们容易发生摔倒、碰撞等意外事故。
尤其是在学校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发生踩踏等事故,后果可能会更加严重。
因此,保持课间秩序的好处不仅能够保护自己的安全,也能保障他人的安全。
此外,课间秩序还涉及着我们的素质和修养。
一个有着良好课间秩序的学校,不仅仅是指学生们安静有序地走动,更体现在同学们围绕着公德心、互相尊重和关心他人的行为上。
在课间休息时间,同学们可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发出大声嘈杂的声音;不随地摔坏东西或乱扔垃圾;礼貌地排队等等。
通过这些细小的行为,我们向他人展示出我们的优雅与温文尔雅的一面,培养了良好的公民素质和道德修养。
那么,如何提高课间秩序呢?首先,我们可以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
通过课堂教育,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自觉行动的习惯。
同时,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于违反课间秩序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理,让同学们明确课间秩序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去维护好课间的秩序。
其次,老师和班级管理者需要加强管理和指导。
老师们可以定期开展课间秩序培训,教育同学们如何维持课间秩序。
班级管理者要承担起组织、引领的责任,带领同学们形成良好的课间秩序,激发同学们对维护课堂秩序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最后,同学们个人也要主动参与到维护课间秩序中来。
不仅仅是要自觉地遵守规则,更要友善关心身边的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活动守秩序教案

活动守秩序教案第一篇:活动守秩序教案活动守秩序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校内安全的重要性,知道在校内应注意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2、知道在课间活动中要守规则。
3、能用正反事例说明课间活动要守秩序。
4、使学生明白在学校我里参加游戏、运动、劳动等活动也会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要防止危险的发生。
懂得课间活动守秩序,大家才能愉快又安全。
教学重点:使学生生知道校内活动守秩序应该怎样做。
教学难点:为什么校内活动要守秩序。
课前准备: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校内发生的不安全事故。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了解一些校纪校规。
教育过程:一、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可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可请学生举手,让学生在思考中意识哪些事在楼梯上是不能做的。
)(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6)上下楼靠右行。
小结: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2、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小结:学校安排在两节课之间休息10分钟是想让同学们休息一下,上上厕所、喝点儿水;也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换换脑筋,以便下一节课能精神饱满地学习。
大课间设置的目的是让同学能一天有足够的活动时间。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思品教案-课间活动守秩序_0705文档

2020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思品教案-课间活动守秩序_0705文档EDUCATION WORD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思品教案-课间活动守秩序_0705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在课间活动中要按顺序、守规则。
2.能用正反事例说明课间活动要守秩序。
3.懂得课间活动守秩序,大家才能愉快又安全。
情感:愿意在课间活动中守秩序,高高兴兴参加各项活动。
行为:课间活动守秩序,遵守游戏规则。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遵守纪律”德目中教学内容“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和基本要求中“能用正反事例说明课间活动要守秩序”而设置的。
一年级小学生非常喜欢游戏,因此,游戏成了他们课间的主要活动。
虽然学生在幼儿园受过守秩序的教育教育教育教育教法建议:1.课间活动是学生十分熟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教师要在学生具体感受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明确是非,提高道德认识。
教师不要讲得过多。
2.在分析各种活动发生的情况时,应把课间同时活动的人很多,要想着别人,想着大家,不能光顾自己的思想贯穿始终,使学生意识到一个人不守秩序,会影响大家,所以每个人都要约束自己,在课间活动中自觉守秩序。
3.课间活动学生都有感受,平时学校也常进行守秩序的教育教育,学生可能不感新奇,教学中要结合教材,抓住典型事例,提出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讲道理,使学生感到不同于日常的,能有新的收获。
还要采用一些电化教学手段,有条件的可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使图中的人物能活动起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在课间活动中要按顺序、守规则。
小学思想品德《课间活动守秩序》教案

小学思想品德《课间活动守秩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间活动守秩序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秩序对个人和他人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课间活动秩序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间活动守秩序的定义和意义。
2. 课间活动中的基本秩序要求。
3. 遵守课间活动秩序的方法和技巧。
4. 违反课间活动秩序的可能后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间活动守秩序的要求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秩序的习惯,以及如何在实际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秩序规则。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课间活动守秩序的看法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违反秩序的后果,提高他们的认识。
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遵守秩序。
4. 实践演练法:通过模拟课间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巩固守秩序的行为。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课间活动守秩序的相关内容、图片、案例等。
2. 教学素材:包括案例资料、角色扮演道具等。
3.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以满足模拟课间活动的需要。
4. 教学设备:音响、投影仪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课间活动守秩序的思考。
2. 讲解与讨论:详细讲解课间活动守秩序的定义、意义和基本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经验。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违反课间活动秩序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良后果,提高他们的认识。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间活动中的守秩序行为,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5.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课间活动,监督检查他们的守秩序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总结遵守课间活动秩序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写一篇关于课间活动守秩序的短文。
大班我会遵守规则说课稿

大班我会遵照规则说课稿作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展开。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大班我会遵照规则说课稿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班我会遵照规则说课稿篇1活动目标:1、知道生活中规则的存在,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2、遵照规则,体验规则带来的好处。
3、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幼儿生活片断录像、有关规则知识题的课件活动进程:1、设置问题情境,引出主题——师:请幼儿自己拿小凳子座,目的是看看孩子们的秩序怎么样?守不守规则?——提问:让幼儿说一说老师担忧什么?——幼儿:担忧我们摔跤——担忧踩踏——师:请幼儿说一说拥挤,不守规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2、体验式的情形模拟游戏,让幼儿在玩中自主学习解决问题(1)幼儿观看录像一“乘电梯”。
——这些人在做什么?——这样乘坐、进出电梯正确吗?——怎样进出、乘坐电梯才是安全的?教师小结:上电梯时在电梯门两侧有序的排好队,等电梯停稳,里面的人出来后外面的人再进入电梯间。
(2)幼儿观看录像二“照哈哈镜”,提问:——小朋友从录像中看到了什么?——这么拥挤的能看清楚镜子吗?——怎样才能不挤?教师小结:大家有秩序地排好队,一个照完笑一个照,这样每一个小朋友就可以又快又好地照哈哈镜玩了。
(3)幼儿观看录像三“取垫板”,提问:——画面里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垫板都弄到哪里了?他们这样做对吗?——我们应当怎样帮助他们?3、小朋友常识按规则拿去物品,体验遵照规则的便利。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彩色纸,请小朋友们自己拿取,想一想,怎样拿取才能让每一个小朋友都又快又好地拿到彩色纸。
大班我会遵照规则说课稿篇2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游戏时守规则和活动时守秩序的重要。
2.了解一些常见游戏的有关规则。
重难点:自觉做到游戏时守规则,活动时守秩序。
活动准备:小手帕、教学挂图。
活动进程一、谈话交换,引出规则1.谈话交换:我们上课应当怎样做呢?2.通过谈话由上课守纪律过渡到游戏时守规则、活动时守秩序。
思品教案-课间活动守秩序

思品教案-课间活动守秩序课间活动守秩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间活动守秩序的重要性。
2.掌握课间活动规则。
3.能够积极参与课间活动,遵守秩序。
二、教学内容:1.课堂讨论:课间活动守秩序的意义。
2.游戏:守秩序的小卫士。
3.小组活动:制定课间活动规则。
三、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讨论在课间活动中应该守秩序的意义。
2.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课间活动守秩序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不守秩序的课间活动有哪些影响?- 守秩序的课间活动对自己有什么好处?3.游戏(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守秩序的小卫士游戏。
游戏规则如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别选择一位小卫士。
- 小卫士负责监督本组同学在课间活动中的守秩序,并记录表现好的同学。
- 活动结束后,小卫士向全班汇报,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4.小组活动(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制定课间活动规则。
每个小组需要讨论并确定以下内容:- 进出教室的秩序。
- 座位的摆放和使用。
- 游戏和活动的规则。
5.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组制定的课间活动规则,并与全班分享各组的规则。
教师总结并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准备:1.小卫士游戏的物品。
2.小组讨论制定规则使用的纸笔。
五、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提高他们对秩序的认识和规范的执行能力。
2.教师可以在课后评价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3.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关注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表现和守秩序的情况。
遵守秩序小班说课稿

遵守秩序小班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主题来源分析也为了让孩子们熟悉小学,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
(二)活动来源与价值课间十分钟活动是小学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然而幼儿园的孩子对此却比较陌生。
而且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理解也比较片面,只知道是下课后要休息十分钟,对于如何合理的安排使用十分钟,孩子们并不清楚。
因为他们的头脑中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时间概念。
因此在《学做小学生》的主题活动中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幼儿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和能力,使孩子们从各个方面都做好入学准备。
(三)教育与训练目标1、下课时准备好学习用品。
2、先去小便,再去玩耍。
3、遵守秩序,不在走廊、楼梯上奔跑、打闹。
三、教育与训练准备1、小故事:“他做得对吗?”2、了解班级学生在课间活动的情况。
3、行为辨析题。
二、说教法学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的掌握学习对象。
”根据我班孩子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与本次活动的'实际需要,我主要运用了以下一些教学法:1、解演示法:讲解演示是本次美术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的重要步骤。
通过教师对人物动态的演示和讲解,帮助幼儿掌握绘画创作中的难点,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2、多种感官参与法:活动中,引导孩子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在了解课间活动的内涵的同时,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了孩子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3、体验法:在后延部分中,教师利用“下课了”的学生们在“十分钟”的音乐声中学着小学生做做课间十分钟做的事情,使学生对课前准备有一个亲身的体会和实践,有助于今后的小学生活,同时也增加了活动的直观体验性和趣味性。
三、说过程1、谈话导入。
小朋友,每上完一节课都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着就是课间。
在这课间十分钟,我们应该作些什么呢?怎样遵守课间秩序?2、听故事明道理。
幼儿园遵守秩序语言说课稿

幼儿园遵照秩序语言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展开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展开。
我们应当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遵照秩序语言说课稿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园遵照秩序语言说课稿篇1活动目标1.知道生活、游戏中有许多规则需要大家一起来遵照。
2.能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共同制定游戏新规则,并尝试合作与比赛。
3.爱好游戏,感受由遵照规则带来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1.体会准备:已会玩《谁是领头人》的游戏,认识一些常见的标记。
2.物质准备:小铃、标记若干、亮眼人头饰、帽子人手一顶;领头人分队比赛的录像;幼儿园里遵照规则的PPT、背景音乐。
活动进程一、游戏“看谁认得快”,引出规则标记师:昨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些遵照规则的标记,想和它们来做游戏吗?1.教师出示标记,请幼儿说说,它表示要遵照什么规则,看谁认得快。
(标记:A.向右转。
B.小铃标记。
C.节省用水。
)2.教师出示标记,请幼儿用动作表示要遵照的规则。
(标记:D.保持安静,不说话。
E.渐渐走,不要跑。
)3.小结:小朋友真厉害,都能认出这些标记。
二、导人游戏《谁是领头人》,强调遵照游戏规则1.师:昨天,我们一起玩了一个《谁是领头人》的游戏,还记得这个游戏中要遵照哪些规则吗?A.不能告知亮眼人谁是领头人。
提问:这里有没有合适的标记可以表示这个规则呢?请小朋友来找找。
(幼儿在以上的5个规则标记中找合适的标记贴于另一展板上)B.亮眼人不能先转过来。
要听到铃声才能转头。
(幼儿同样找出并贴上合适的标记)C.和领头人的动作一致。
提问:有合适的标记吗?(没有,老师用简笔画表示。
)小结:本来《谁是领头人》的游戏要遵照这些规则,你们都记住了吗?2.幼儿进行游戏。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吧。
情形A:亮眼人找出了领头人。
师:亮眼人怎么发觉他就是领头人的?幼:领头人在变动作的时候被发觉了。
师:那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是领头人,怎样变才不容易被发觉?小结:聪明的领头人在变动作时要快速、不被发觉。
小学思想品德《课间活动守秩序》教案

小学思想品德《课间活动守秩序》教案小学思想品德《课间活动守秩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在课间活动中要按顺序、守规则。
2.能用正反事例说明课间活动要守秩序。
3.懂得课间活动守秩序,大家才能愉快又安全。
情感:愿意在课间活动中守秩序,高高兴兴参加各项活动。
行为:课间活动守秩序,遵守游戏规则。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遵守纪律”德目中教学内容“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和基本要求中“能用正反事例说明课间活动要守秩序”而设置的。
一年级小学生非常喜欢游戏,因此,游戏成了他们课间的主要活动。
虽然学生在幼儿园受过守秩序的教育,但由于他们刚入学校,还不习惯过集体生活,因此,做游戏时常常出现只顾自己,不管别人,抢先、“夹塞”,不按顺序,独占玩具和游戏器械,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
这不但影响游戏的进程,影响同学团结,而且由于课间玩得不愉快,还影响上课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从正面教育学生课间活动守秩序十分必要,一方面教育学生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一方面教育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不能只顾自己,要心中想着他人,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和习惯。
教法建议:1.课间活动是学生十分熟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教师要在学生具体感受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明确是非,提高道德认识。
教师不要讲得过多。
2.在分析各种活动发生的情况时,应把课间同时活动的人很多,要想着别人,想着大家,不能光顾自己的思想贯穿始终,使学生意识到一个人不守秩序,会影响大家,所以每个人都要约束自己,在课间活动中自觉守秩序。
3.课间活动学生都有感受,平时学校也常进行守秩序的教育,学生可能不感新奇,教学中要结合教材,抓住典型事例,提出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讲道理,使学生感到不同于日常的教育,能有新的收获。
还要采用一些电化教学手段,有条件的可制作一些多媒体,使图中的人物能活动起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二:认知:1.知道在课间活动中要按顺序、守规则。
2.能用正反事例说明课间活动要守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间活动守秩序说课稿
课间活动守秩序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一)主题来源分析
也为了让孩子们熟悉小学,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
(二)活动来源与价值
课间十分钟活动是小学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然而幼儿园的孩子对此却比较陌生。
而且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理解也比较片面,只知道是下课后要休息十分钟,对于如何合理的安排使用十分钟,孩子们并不清楚。
因为他们的头脑中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时间概念。
因此在《学做小学生》的主题活动中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幼儿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和能力,使孩子们从各个方面都做好入学准备。
(三)教育与训练目标
1、下课时准备好学习用品。
2、先去小便,再去玩耍。
3、遵守秩序,不在走廊、楼梯上奔跑、打闹。
三、教育与训练准备
1、小故事:“他做得对吗?”
2、了解班级学生在课间活动的情况。
3、行为辨析题。
二、说教法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的掌握学习对象。
”根据我班孩子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与本次活动的实际需要,我主要运用了以下一些教学法:
1、解演示法:讲解演示是本次美术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的重要步骤。
通过教师对人物动态的演示和讲解,帮助幼儿掌握绘画创作中的难点,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2、多种感官参与法:活动中,引导孩子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在了解课间活动的内涵的同时,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了孩子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3、体验法:在后延部分中,教师利用“下课了”的`学生们在“十分钟”的音乐声中学着小学生做做课间十分钟做的事情,使学生对课前准备有一个亲身的体会和实践,有助于今后的小学生活,同时也增加了活动的直观体验性和趣味性。
三、说过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每上完一节课都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着就是课间。
在这课间十分钟,我们应该作些什么呢?怎样遵守课间秩序?
2、听故事明道理。
(1)讲小故事:“他做得对吗?”
(2)讨论:同学们会怎样批评小刚?小刚哪些地方做得不对?
(3)讨论后归纳:课间十分钟,小朋友要遵守秩序,做好三件事:先做好下节课学习用品的准备工作,放好凳子;然后去厕所;最后在去玩。
(4)做一做
A、组织听老师说步骤请全班学生依次做好三件事。
B、听到模拟下课铃声请全班同学自己做好三件事。
3、学儿歌明要求:
(1)课间走路要做到:教室里轻轻走,走廊上慢慢走,转弯口减速走,上下楼梯靠右走。
(2)课间玩耍要做到:不抢先,不霸道,不争吵,不打闹。
互相谦让有礼貌,同学之间要友好。
4、榜样导行。
(1)“丁丁的课间十分钟”
(2)讨论:丁丁哪些地方做得好?
(3)个别示范。
要求:下课了,把用好的课本收拾好,交好本子,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起立放好自己的凳子轻轻离开教室。
(4)集体按要求训练。
教师边看边评。
(5)齐读课间走路和玩耍的儿歌。
:注意让学生弄清哪是右边,哪里是转弯口?听到上课铃声要停下一切活动,有次序地进教室。
5、说说辨辨。
怎样做才对?
(1)小芳下课后先去滑滑梯,到了上课铃响才去厕所。
(2)军军在课间抢同学的球玩。
(3)玲玲下课时叫同学到走廊上玩耍。
(4)莉莉下课时坐在位子上不出去玩。
6、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下课十分钟要有次序地做好三件事,
(1)、下课时准备好学习用品。
(2)、先去小便,再去玩耍。
(3)、遵守秩序,不在走廊、楼梯上奔跑、打闹。
并且也知道了课间要守秩序。
只要按这些要求去做,我们就会养成好习惯,愉快地学习,高兴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