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抗菌药
人工合成抗菌药
人工合成抗菌药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了许多病原菌对传统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科学家们不断努力开发新型的抗菌药物,其中人工合成抗菌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讨论人工合成抗菌药的意义、方法及前景。
一、人工合成抗菌药的意义传统的抗菌药物往往来源于天然产物,如青霉素等。
然而,这些天然产物的开发已经到了瓶颈期,并且很多病原菌逐渐产生了对这些药物的耐药性。
因此,通过人工合成抗菌药的方式可以突破传统的限制,创造更多新型的抗菌药物。
人工合成抗菌药的另外一个意义在于可以对抗一些传统抗生素无法应对的耐药菌株,比如“超级细菌”。
这些细菌对传统抗生素具有很高的耐药性,但是通过人工合成出的抗菌药物有可能对其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从而为人们治疗此类感染提供新的选择。
二、人工合成抗菌药的方法人工合成抗菌药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结构导向的合成:这种方法是通过分析已知抗菌药物的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设计并合成出新的有活性的化合物。
该方法需要对化学合成具有较高的要求,并且需要大量的实验验证。
然而,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地获得具有较好抗菌活性的新化合物。
2. 高通量筛选:这种方法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通过筛选大量的化合物库,寻找具有较好抗菌活性的化合物。
高通量筛选技术能够快速筛选出大量药物候选化合物,为研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了高效的手段。
3.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利用这些技术来预测抗菌药物的活性也成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的训练,可以快速地预测一种化合物是否具有抗菌活性,从而加速人工合成抗菌药物的进程。
三、人工合成抗菌药的前景人工合成抗菌药的研究前景广阔。
首先,人工合成抗菌药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理解抗菌药物抑制机制的更多细节。
通过对抗菌药物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为合成更多的新型抗菌药物提供理论指导。
其次,人工合成抗菌药还可以应对新兴的耐药性问题。
合成抗菌药
一、磺胺类
(2)肠道感染 肠道感染
选用肠道难吸收的磺胺类, 等为宜。 选用肠道难吸收的磺胺类,如:SG、PST、SST等为宜。 、 、 等为宜 可用于仔猪黄痢及畜禽白痢、大肠杆菌病等的治疗。 可用于仔猪黄痢及畜禽白痢、大肠杆菌病等的治疗。常与 DVD合用以提高疗效。 合用以提高疗效
(3)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
11
一、磺胺类
2、分布
磺胺类药物吸收后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和体液中。 ①磺胺类药物吸收后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和体液中。以 血液、 肾含量较高; 血液、肝、肾含量较高; 神经、肌肉及脂肪中的含量较低; ②神经、肌肉及脂肪中的含量较低; 可进入乳腺、胎盘、胸膜、腹膜及滑膜腔; ③可进入乳腺、胎盘、胸膜、腹膜及滑膜腔; 磺胺类中以SD 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低 SD与 较低, ④磺胺类中以SD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低,因而进入 脑脊液的浓度较高 50~80%), 脑脊液的浓度较高 (为血药的 50~80%),故可作 脑部细菌感染的首选药 的首选药; 为脑部细菌感染的首选药; 磺胺类的蛋白结合率 蛋白结合率因药物和动物种类的不同而不 ⑤磺胺类的蛋白结合率因药物和动物种类的不同而不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磺胺类排泄较缓慢, 同。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磺胺类排泄较缓慢,血中 长效磺胺) 有效药物浓度维持时间也较长; 有效药物浓度维持时间也较长;(如长效磺胺) 各种磺胺在同一动物的半衰期不同, 半衰期不同 ⑥各种磺胺在同一动物的半衰期不同,同一药物在不 12 同动物的半衰期亦不一样; 同动物的半衰期亦不一样;
一、磺胺类
4、排泄 、
内服肠道难吸收的磺胺类主要随粪便排出; 内服肠道难吸收的磺胺类主要随粪便排出 肾脏排出 肠道易吸收的磺胺类主要通过肾脏排出。 肠道易吸收的磺胺类主要通过肾脏排出。少量 由乳汁、消化液及其他分泌液排出。 由乳汁、消化液及其他分泌液排出。 经 肾排出的部分以原形 原形, 肾排出的部分以原形,部分以乙酰化物和葡萄 糖苷酸结合物的形式排出。 糖苷酸结合物的形式排出。 治疗泌尿道 感染时,应选用乙酰化率低, 感染时,应选用乙酰化率低,原形排出多的磺 胺药,例如: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对 胺药,例如:磺胺间甲氧嘧啶 、 甲氧嘧啶SMD。 甲氧嘧啶 。
第17章合成抗菌药
R'= CHCO2H
( CH 2)2C O2H
OH N
N
H2N
N
N
H
NH2
CONHR'
辅酶F (细菌DNA合成必需)
5. 抗菌增效剂
在研究一系列2,4-二氨基嘧
NH2
啶类化合物时,发现了甲氧
N
OCH3
苄啶(TMP)对革兰氏阳性 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广泛 H2N 抑制作用,对二氢叶酸还原
N
OCH3
SO2NH2
O
0.69nm 磺胺类 药物
O
H
0.23nm
CH
N
O
H
0.67nm 对 氨基 苯甲酸
磺胺甲噁唑
O
O ON
CH3
S
N H
H2N
磺胺甲噁唑 (Sulfamethoxazole,SMZ)
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 半衰期约11小时,多与 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合 用,将磺胺甲噁唑和甲 氧苄啶按5:1比例配伍, 这种复方制剂被称为复 方新诺明,其抗菌作用 可增强数倍至数十倍, 应用范围也扩大。
方法二:
二、喹诺酮类抗菌药
(Antimicrobial Quinolone Agents)
喹诺酮类(quinolones) 抗菌药物是一大类具 有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结构的化合物。
这一类药物也可称为吡酮酸类药物。
1.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按化学结构分类,喹诺酮类抗菌药可分为四类 :
NN N
F O
依诺沙星
COOH
诺氟沙星的结构修饰(2):
在诺氟沙星的分子中的哌嗪环引入甲基和在8 位引入氟原子得到氟罗沙星和 洛美沙星。
化学合成抗菌药
19:46
【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 ①胃肠道反应 ②CNS反应:头昏、头痛、失眠、眩晕、情 绪不安等,严重精神异常、惊厥;有癫痫病 史者不宜应用。 ③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 和皮疹,个别病人出现光敏性皮炎; ④软骨损害:少数可出现关节疼痛和炎症 (水肿),所以不宜用于儿童和孕妇。
19:46
19:46
【抗菌作用】 广谱。
lG+菌:溶链菌、肺炎球菌
lG-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大肠
埃希菌、变形杆菌属和沙门菌属、铜绿假单 胞菌。
l对沙眼衣原体、弓形体、疟原虫及放线菌 l 也有抑制作用。
l对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无
效。
19:46
[作用机理]
磺胺类与PABA化构相似,竞争 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通过干 扰细菌叶酸代谢而抑菌。
DNA 回旋酶:主要影响DNA合成过程中 切口封闭功能,而阻碍细菌DNA合成。在 G-菌中喹诺酮主要抑制DNA回旋酶。
19:46
【临床应用】广泛
氟喹诺酮类适用于治疗敏感G-菌、G+ 菌引起的感染。
包括:泌尿道感染、肠道感染、呼吸 道感染、骨骼系统感染(骨髓炎和骨关 节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各种感染。
二、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
诺氟沙星
尿、肠道药浓度高,用于敏感菌所致泌尿 生殖道、肠道感染及淋病,也可外用治疗皮 肤、眼部感染。
环丙沙星抗菌谱广,为临床常用的喹诺酮类中
体外抗菌最强者,对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 菌素耐药的G+、G-对本药仍敏感。对厌氧菌多数 无效。
19:46
氧氟沙星
在脑脊液、胆汁、尿液、痰液中浓度高。 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呼吸道、 胆道、皮肤软组织、耳鼻喉及眼部的感染。
合成抗菌药
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 2ml
维生素C注射液
5ml i.v.
10%葡萄糖液
500ml
分析处方,判断其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如不合理需采 取什么措施?
磺胺类药物
实例分析
分析:不合理,磺胺类药物显弱酸性,且其弱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其钠 盐的水溶液遇酸性药物会析出沉淀;维生素C注射液显酸性,两种药液混 合会发生沉淀,所以应将上述两种注射液分别给药。
磺胺类药物
其他药物应用特点
①治疗肠道感染的药物 柳氮磺吡啶(SASP)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术前准备
②局部外用药物 磺胺米隆(SML)、磺胺嘧啶银(SD-Ag)
对绿脓杆菌作用强。用于烧伤、创伤感染 磺胺醋酰(SA)
治疗结膜炎、角膜炎、沙眼
磺胺类药物
实例分析
某患者诊断为流行性脑膜炎,医生开据了下列处方:
磺胺类药物
(七)应用磺胺药物应注意
①首剂加倍。 ②脓液和坏死组织含大量PABA,局部应先清创排脓。 ③人体细胞能直接摄取外源性叶酸,不受磺胺药影响。
磺胺类药物
磺胺嘧啶(SD) 首选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磺胺嘧啶银(SD-Ag) ①临床防治烧伤、创伤感染。 ②抗菌作用不受PABA影响
磺胺类药物
复方磺胺甲噁唑(复方新诺明) 组成:磺胺甲噁唑(SMZ)+甲氧苄啶(TMP)(5:1) 应用: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肠道感染及伤寒、疟疾等
(1)一出现即停药,并用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2)问病人是否有过 敏史。 3.造血系统反应:Pt↓ WBC↓ 4.易产生耐药性,这是磺胺药应用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 5.其它:消化道反应;溶血反应等
课堂活动
讨论: 防治磺胺类药物对泌尿系统损害的措施是什么?
第十六章 合成抗菌药
类别
溶解性
渗透性
药动学
第一类药物
第二类药物 第三类药物 第四类药物
高溶解性
低溶解性 高溶解性 低溶解性
高渗透性
低渗透性 低渗透性 高渗透性
吸收:吸收迅速、完全,除诺氟沙星外,其
余吸收率>80%
分布:组织穿透性好,分布广。可进入骨、
关节、前列腺、脑(氧氟、环丙、培氟)达治疗浓度
代谢与排泄:差异较大且复杂(见表) , 如氧氟沙星主要以原药
抗菌作用
一般认为磺胺药的抗菌强度是:SMM > SMD > SMZ > SIZ > ST > SD > SMP > SDM > SM1 > SM2 > SDM,(周效) > SN (SDM是磺胺-2-6-二甲氧嘧啶,也称磺胺地索辛)
1.广谱抗菌作用,对大多数G+和一些G- 细菌具有抑菌 作用,但不属于杀菌药,高敏感菌有链球菌、肺炎 球菌、沙门氏菌、化脓棒状杆菌、大肠杆菌等;
长,呈现抑菌作用,故需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的防御机能; ●剂量和疗程应充足:因磺胺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亲和力比PABA
弱得多,PABA浓度为1/5000~1/25000磺胺浓度时,即可对抗 磺胺药的抑菌作用,尤其首次剂量应加倍,3~5天为一疗程; ●排脓清创:因脓汁、坏死组织、血液中富含PABA; ●配伍禁忌:普氯卡因在体内经代谢能生成PABA,所以两者属配 伍禁忌; ●协同作用:与TMP或DVD联合应用,按磺胺药/TMP= 5/1可使磺 胺药增效10—30倍。
达氟沙星(Danorfloxacin)
又名单诺沙星。常用其甲磺酸盐。抗菌谱 广,对大肠杆菌、巴氏杆菌、肺炎支原体、 败血支原体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口服吸 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主要经肾排泄,其 主要中间代谢产物环丙沙星仍具抗菌活性。 适用于敏感菌所引起的各种感染。
合成抗菌药
药物评价
广谱、高效不良反应少而轻。是目前临床应 用的抗菌力最强的合成抗菌药之一,应用 最广泛之一。 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制。
小拓展:关于德国拜耳 拜耳公司是世界最为知名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 公司的总部位于德国的勒沃库森,在六大洲的 200个地点建有750家生产厂;拥有120,000名员 工及350家分支机构,几乎遍布世界各国。高分 子、医药保健、化工以及农业是公司的四大支柱 产业。公司的产品种类超过10,000种,是德国 最大的产业集团。该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被人 们称为“世纪之药”,也创造出了“魔鬼的杰 作”,就是海洛因。
2、盐酸小檗碱(盐酸黄连素)
味极苦,多用糖衣片 临床主要用于肠道感染
第二节 合成抗菌药
定义
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具有抑制或杀灭微生物作用的 药物。 主要有喹诺酮类、磺胺类
第一代 萘啶酸 等 第二代 吡哌酸 等 第三代 诺氟沙星 磺胺甲噁唑 磺胺异恶唑 磺安密啶
环丙沙星等
第四代 莫西沙星 等
甲氧卞定
磺胺脒 酞磺胺噻唑
琥磺噻唑
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又称吡酮酸或吡啶酸类
本品分为四代,临床常用第三代诺氟 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 氟罗沙星及第四代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等。
用药注意:
光敏反应:用药一周内如受白炽灯、阳光直 射。接触温水可出现皮肤痒感,红斑,水肿,严 重者可引起水泡、破溃后形成溃疡。
药物评价:本品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与氧氟沙星相 比具有如下特点: 1.活性是氧氟沙星的2倍,如对葡萄球菌以及厌氧 菌的活性都比氧氟沙星强。抗菌强度为其2倍。 2.水溶性好,更易制成注射剂。 3.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以上三种均避光保存。
重要代表产品
阿司匹林(拜阿司匹灵) 解热镇痛 硝苯地平(拜新同) 高血压、心绞痛 阿卡波糖(拜糖平) 降糖、糖尿病 尼莫地平(尼莫通) 降压、保护神经、心脑血 管 环丙沙星(赛克) 抗菌 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 避孕 铝碳酸镁片(达喜) 保护胃黏膜
人工合成抗菌药 概念 人工合成抗菌药
甲硝唑 临床用途
• 2.是治疗阴道毛滴虫的首选。
阴道毛滴虫是寄生在人体阴道和泌尿道的鞭毛虫 ,也可侵入尿道和尿道旁腺、输尿管及肾盂。感 染后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泡沫状,味恶嗅,黄 绿色、阴道充血、水肿、外阴瘙痒、宫颈充血、 广泛糜烂、瘀点及肛周糜烂。
甲硝唑 临床用途
• 3.抗肠道阿米巴虫首选。 阿米巴虫在池塘、小沟、水田中终年可见。变 形虫能侵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疾病。最常见 的是痢疾内变形虫,这是人阿米巴痢疾的病原 体。中国已发现由自由生活的变形虫引起人死 亡的病例。
#
喹诺酮类药物 注意事项
• 1.不与钙镁锌等金属离子合用,影响骨骼发育, 因此儿童、青少年、孕妇禁用。
• 2.用药期间多饮水,减少肾脏损伤。 • 3.光敏现象,用药期间避免阳光过度照射。 • 4.用药期间出现关节、肌肉疼痛,密切观察,
立即停药。 • 5.对中枢有影响,用药后不宜开车,从事危险
工作。
甲氧苄啶抗菌机制:抑制二氢叶 酸还原酶,阻碍叶酸的合成,影响合算 的合成。
甲氧苄啶与磺胺类为什么可以合用?
磺胺药
甲氧苄啶
PABA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
二氢叶酸合成酶
×
二氢叶酸还原酶
嘌呤嘧啶 DNA
甲氧苄啶与磺胺类为什么可以合用?
甲氧苄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磺胺类抑制了二 氢叶酸合成酶,与磺胺类合用,可双重阻断细菌 叶酸的合成、代谢,可使抗菌作用增强,且抗菌 谱扩大,减少耐药性。
#
磺胺类抗生素
• 磺胺异嘧啶 • 磺胺嘧啶 • 磺胺甲噁唑 • 磺胺米隆 • 磺胺醋酰钠
磺胺类药物----抗菌机制
磺胺药的结构与对氨苯甲酸(PABA)类似,与PABA 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影响二氢叶酸的合成,使细菌生长 和繁殖受到抑制。磺胺药只能抑菌而无杀菌作用,所以消 除体内病原菌最终需依靠机体的防御能力 。
合成抗菌药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
1、肾损害
用于全身感染的磺 胺类药及其代谢产 物在尿中溶解度低 (当尿液偏酸性时 尤甚),析出结晶 而损伤肾脏,出现 结晶尿、管型尿、 血尿、少尿及腰痛 等。
防治措施有:①同 服等量碳酸氢钠并 多饮水。②用药期 间每周查尿常规 2~3次。③老年患 者及肾功能不良者 慎用;孕妇、新生 儿及少尿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
4、其他反应
有恶心、呕吐、头 晕、头痛、乏力等 ,新生儿可引起胆 红素脑病和溶血。
驾驶员及高空作业 者慎用;2月龄以 下婴儿禁用。
三、甲氧苄啶
甲氧苄啶(TMP)抗菌谱与磺胺类相似,抗 菌机制是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细菌核 酸的合成。与磺胺药合用时,可使细菌叶酸代谢 受到双重阻断,抗菌作用增加数倍乃至数十倍。 本品常与磺胺甲噁唑、磺胺嘧啶组成复方制 剂,如: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每片含磺胺甲噁唑 0.4g、甲氧苄啶0.08g),用于呼吸道、泌尿道及 肠道感染的治疗,对伤寒亦有效。
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可饭后服用,有溃疡史者慎用。
中枢神经 反应
表现为头痛、头晕、烦躁、焦虑等。 有癫痫史者禁用;忌与解热镇痛药 合用。
有过敏反应,出现药疹、皮肤瘙痒 、血管神经性水肿,少数出现光敏 性皮炎,关节、软骨损害等。
其他
二、磺胺类
作用和用途
其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叶酸的合成,进而影 响核酸的生成,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抗菌谱广, 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沙眼衣原体、纺线 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 螺旋体无效。
四、硝基呋喃类
分类 用途 呋喃妥因 (nitrofurantoin, 呋喃呾啶) 口服易吸收,尿中浓度高,用于尿道感染。 呋喃唑酮(furazolidone,痢特灵) 口服吸收少,肠内浓度高,用于肠炎、菌 痢、伤寒、副伤寒、胃十二指肠溃疡。 呋喃西林(furacilin) 毒性大,只能外用,用于化脓性中耳炎、 伤口感染等。
第十八章合成抗菌药
3
“磺十胺二五类”普药通物高等发教展育本过科国程家级规划教材
(1)1908年,德国化学家Gelmo合成对乙酰氨基酚; (2)1932年,德国人Fritz Mietzsch和Josef Klarer首先 合成了红色的磺胺偶氮染料,即2’,4’-二氨基偶氮苯-4磺酰胺,盐酸盐为百浪多息; (3)1932年,Domagk发现百浪多息可以使鼠、兔免 受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的感染,并可治愈葡萄球菌引起 的败血症;
工作重心:偶氮染料
对氨基苯磺酰胺及其衍生物
6
“磺十胺二五类”普药通物高等的教发育本展科国过家程级规划教材
(6)至1946年合成的磺酰胺类化合物已达5500多种,并有 20余种在临床上使用。
H2N
OO
H S N C CH3
H2N
O
N
H
SN
N
O
O
有效预防
和治疗流
行性脑炎
明确了磺胺类抗菌药的作用机理——
10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磺国胺家级增规效划教剂材
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
尽管磺胺类对广泛的G+和G-有作用,但近年来耐药 菌株(大多数脑膜炎球菌,志贺菌,大肠杆菌)已很普遍, 故不再选用这些感染的治疗,仅用于某些敏感菌引起的 泌尿道感染,诺卡菌病,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预防链球 菌感染及风湿热复发。
作用,并寻找“长效磺胺”药物。
9
“磺十胺二五类”普药通物高等构教效育本关科国系家级规划教材
对氨基苯磺酰胺是必要 结构。即苯环上的氨基 和磺胺基必须对位。在 邻位或间位无抑菌作用。
第三节化学合成抗菌药
一、磺胺类 二、抗菌增效剂 三、硝基呋喃类 四、喹噁啉类 五、氟喹诺酮类 六、硝基咪唑类
一、磺胺类
抗菌谱
• • • • • • 对G+菌、G-菌、衣原体、放线菌、原虫有效; 对弓形体有效; 对绿脓杆菌有效; 对砂眼衣原体有效; 对伤寒杆菌敏感; 对立克次体、螺旋体、结核杆菌无效。
哌嗪基与细菌DAN螺旋酶 B亚基之间相互作用,增强 N 了该酶的亲和力,活性增强。
OH
B A
HN
N
N
N CH3
使整个分子的碱性和水溶性增加
特 点: 抗菌谱扩大(抗G(-) G(+)菌、绿脓杆菌)。
抗菌活性增加( 对G(-)菌作用更强, 但G(+)菌较弱)。 药代动力学性质也得到改善, 毒副作用小(分子极性增加),耐药性低, 临床上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肠道感染及耳道感染。
不良反应
急性中毒:静脉注射磺胺类钠盐,速度过快或
剂量过大;
慢性中毒:剂量较大或连续用药超过1周以上,
肾毒性;
应用时应充分饮水,促进排出; 宜与碳酸氢钠同服,碱化尿液,促进排出。
耐药性
细菌对磺胺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可能是
细菌改变了代谢途径
各磺胺药之间可产生程度不同的交叉耐药
性,但与其它抗菌药之间五交叉耐药性
地美硝唑(dimetridazole)
又名二甲硝咪唑; 广谱抗菌和抗原虫作用; 鸡对本品敏感,大剂量可引起平衡失调。
第四节 抗病毒药
作用机制
(1)干扰病毒吸附于细胞,阻止其 进入宿主C;
(2)抑制病毒核酸复制;
(3)抑制病毒蛋白质合成;
(4)诱导宿主C产生抗病毒蛋白。
病毒的复制及抗病毒药的作用部位
化学合成抗菌药
【临床应用】广泛
氟喹诺酮类适用于治疗敏感G-菌、G+菌引起的感染。
包括:泌尿道感染、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骨骼系统 感染(骨髓炎和骨关节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各种 感染。
【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
1·抗厌氧菌作用 对革兰阳性或革兰 阴性厌氧球菌、杆菌均有杀灭作用, 对脆弱类杆菌作用最强。 2·抗阿米巴原虫 是治疗急、慢性阿米 巴痢疾和阿米巴肝脓肿的首选药,
【作用和用途】
01
.3.抗滴虫 是治疗阴道滴虫病的首选药。对反复发作的病 人应夫妇同时服药,以求根治。
02
4·抗贾第鞭毛虫 是目前治疗贾第鞭毛虫最有效的药物, 治愈率可达90%。
01
第十四章抗微生物 药
02
第五节 化学合成 抗菌药
一、 喹诺酮类
[概述] 是一类含有4-喹酮母核的合成抗菌药,可分为四代。 第一代:萘啶酸,已被淘汰。 第二代:吡哌酸等。吡哌酸对G-菌有效,口服后尿中浓度
高,用于尿道或肠道感染,已少用。
01
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口服易吸收、广谱、抗菌活 性增强,用于尿道或肠道感染。
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呼吸道、 胆道、皮肤软组织、耳鼻喉及眼部的感染。
左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2倍, 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急慢性感染、难治 性感染。不良反应较轻。
二、磺胺药和甲氧苄啶 (一)磺胺药
是1935年合成并用于防治全身感染的抗菌 药,与甲氧苄啶合用后对某些感染性疾病 疗效显著,且性质稳定、使用方便、价格 低廉,故目前在抗感染治疗中仍占有一定 地位。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
04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的市场分析
全球人工合成抗菌药物市场规模
总结词:持续增长
详细描述:随着全球范围内抗生素耐药性的日益严重,人工合成抗菌药物市场规 模不断扩大。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全球人工合成抗菌药物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内 将以年复合增长率逐年增长。
中国人工合成抗菌药物市场规模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
• 抗菌药物的概述 •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的介绍 •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的研发与生产 •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的市场分析 •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的未来展望
01
抗菌药物的概述
抗菌药物的分类
大环内酯类
如红霉素等,通过抑制细菌蛋 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
四环素类
如四环素、土霉素等,通过抑 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 用。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抗菌谱广、疗效显著、使用方便 等。
局限性
可能出现耐药性、不良反应、交 叉感染等问题。
03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的研发与生产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的研发流程
靶点筛选
确定药物作用的微生物靶点,如细菌的细 胞壁、DNA或RNA等。
临床试验
将候选药物进行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其 疗效和安全性,并确定适应症、剂量、给 药方式等。
等。
21世纪初至今
03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和开发,针对耐药菌的抗菌药物成为研究
重点。
02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的介绍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的种类
磺胺类药物
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恶 唑等,主要用于治疗细
菌感染。
喹诺酮类药物
抗生素类
其他
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 星等,具有广谱抗菌活
性。
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
作用特点
特
点
临床使用
抗菌活性
第 G-菌有效,绿脓无 中等
肠道、泌尿系
一效
作用时间短,
代
中枢作用大,
耐药,
第 抗菌活性增强,G- 中等,口服吸 肠道、泌尿系
逐
二 、部分G+均有效, 收少
渐
代 绿脓杆菌有作用
增
强
第 广谱,G-、G+、支、 较强,口服吸 敏感菌所致各种
三 衣、军、分枝,部 收好,体内较 感染
2. 10-50:50% 3. <20:25%-50%
Iv:0.4- + 0.6g q24h
同po
吉米 Po:0.32gq + 沙星 d
1. >50-90:100% 2. 10-50:100% 3. <10:50%
洛美 Iv:0.4
+
沙星 q24h
1. >50-90:100%
2. 10-50:50%-100% 3. <10:50%
+
同po
血透患者 CRRT治疗 给药方式 患者给药
方式
0.1 bid
同po. 0.25g q12h 0.2g q12h 0.2g q12h
表三 氟喹诺酮类
莫西 沙星
正常给 药方式
调 整 药品名称 减 延长 肾功不全调整 量 时间 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Ccr,ml/min)
Po:0.4gq + d
无需调整
Iv:0.4g + qd
无需调整
血透患者 CRRT治疗 给药方式 患者给药
方式
0.1 bid
同po.
0.4gqd
小结
第七章--合成抗菌药
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为混旋体,左氧氟沙星为左旋体。 左氟沙星的抗菌作用大于其右旋异构体8~128倍。 左氟沙星较氧氟沙星相比的优点为:
(1) 活性是氧氟沙星的2倍。 (2) 水溶性是氧氟沙星的8倍,更易制成注射剂。 (3)毒副作用小。为喹诺酮类抗菌药己上市中的最小者。
O
1.
HN N
F
5 6 7 8 10 9
第二代 吡哌酸(1974) 第三代(含“F”)1990年前上市: 诺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 星、氧氟沙星
(革兰阴性菌的综合临床疗效已超过青霉素族,达到第 一、二代头孢菌素的疗效)
喹诺酮类
1990年后上市: 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 托氟沙星、司氟沙星、那氟沙星 (抗菌谱扩大,具有较高安全性和较长半衰期, 综合临床疗效已达到或超过第三代头孢菌素)
R4 N NH R5 H H 药物 诺氟沙星 环丙沙星
R4
N1 R1
R5
R1 C2H 5
R2 H
R3 F
H
F
N
NH
C2H 5
H
F
N
NH CH3
CH3
H
洛美沙星
NH2
F
N
NH CH3
F
斯帕沙星
O F N HN N C 2H 5
O F COOH N 环丙沙星
COOH 诺氟沙星
N N H
8
O
7 6 5
二、芳香第一胺的性质 1.弱碱性 2.自动氧化反应 3.重氮化偶合反应
磺胺类药物大多为两性化合物 磺胺类药物的基本化学结构
R1NH
SO2NHR2
磺 胺嘧 啶 (SD)
性质:
① 芳香第一胺的性质 ② 酸碱两性,稀盐酸、强碱中溶解。 ③ SD钠盐水溶液;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析出沉淀。 ④ 与硫酸酮试液反应,生成黄绿色沉淀,放置后变为 紫色。与硝酸银生成白色银盐沉淀。 ⑤ 能透过血脑屏障,可用于预防及治疗流行性脑炎。
6.合成抗菌药
临床应用
敏感菌感染: 敏感菌感染: 1.呼吸道感染 、胃肠道感染(伤寒、副伤寒、 呼吸道感染 胃肠道感染(伤寒、副伤寒、 细菌性肠炎、菌 )、泌尿生殖道感染 、淋病、 淋病、 细菌性肠炎、 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显效 显效 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2.骨髓炎、关节感染 骨髓炎、 骨髓炎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 2、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症状: 可逆,可能是药物 、 兴奋症状: 可逆, 阻断了GABA的A受体所致 阻断了 的 受体所致 3、过敏反应 光敏性皮炎(尤为皮肤蓄积者,如洛美 、 光敏性皮炎(尤为皮肤蓄积者, 沙星、司帕沙星) 沙星、司帕沙星) 4、其他 可能引起骨关节病(动物实验),可致关节 、 可能引起骨关节病(动物实验), ),可致关节 痛,儿童大剂量应用显示缺乏例证。孕妇、乳母 儿童大剂量应用显示缺乏例证。孕妇、 避免用
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Ofloxacin,氟嗪酸) ,氟嗪酸)
F比诺氟沙星高 比诺氟沙星高 分布广: 分布广:肺、痰液、骨、耳鼻喉、前列腺均可 痰液、 耳鼻喉、 达有效浓度, 尿液浓度高( 达有效浓度, 尿液浓度高(与左氧氟 沙星并列首位) 沙星并列首位) 抗菌作用:比诺氟沙星强(一般菌) 抗菌作用:比诺氟沙星强(一般菌) 应用:泌尿道、呼吸道、胆道、皮肤软组织、 应用:泌尿道、呼吸道、胆道、皮肤软组织、 耳鼻喉、 耳鼻喉、眼科感染等 治疗伤寒及抗TB杆菌第二线药 治疗伤寒及抗 杆菌第二线药
中效( ): 磺胺嘧啶( ) 中效( t1/2 =10-24 h): 磺胺嘧啶(SD) 2次/d 次 磺胺甲噁 磺胺甲噁唑(SMZ) ) 长效( t1/2>24 h ): 磺胺多辛(SDM) 1次/3-7d 长效( 磺胺多辛( ) 次 2、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难吸收) 、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难吸收) 柳氮磺吡啶( 柳氮磺吡啶(SASP) ) 3、外用磺胺 、 磺胺米隆( 磺胺米隆(SML) 磺胺醋酰(SA) ) 磺胺醋酰( ) 磺胺嘧啶银( 磺胺嘧啶银(SD-Ag) )
药物化学-合成抗菌药
和分布 只用于尿路感染和性病及前
列腺疾病的治疗。
1.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发展
2017‐11‐29
Nalidixic acid
吡哌酸 Pipemidic acid
西诺沙星 Cinoxacin
奥索利酸 Oxolinic acid
第一代喹诺酮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征: 抗革兰氏阴性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几乎无作用; 其活性中等,体内易被代谢,作用时间短; 易产生耐药性。
物,使与基本代谢物竞争性地和特定的酶相作用,或干扰基本代谢物的 被利用,或掺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之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 成(lethal synthesis),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 代谢拮抗物的设计多采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bioisosterism)。 代谢拮抗概念已广泛应用于抗菌、抗疟及抗癌药物等设计中。 这是磺胺类药物在药物化学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贡献
组成复方新诺明,其抗菌作用可增强数倍至数十倍,广泛用于治疗呼 吸道感染、菌痢及泌尿道感染等。
22
代表药物:甲氧苄啶
嘧啶二胺
三甲氧基苄基
又名甲氧苄胺嘧啶 5- [(3,4,5-三甲氧基苯基)-甲基]-2,4-嘧啶二胺 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广泛的抑制作用,与磺胺类药物合用
可使其抗菌作用增强数倍至数十倍,甚至有杀菌作用。还可增强多种 抗生素的抗菌作用。
较强的抗菌活性,广泛的抗菌谱,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 的作用更加显著
很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 临床常用的合成抗菌药。
10
1.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发展
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药效学特征
具有更新颖和更复杂结构特征; 明显的增加了抗革兰阳性活性,特别是抗厌氧菌活性; 一些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也有明显的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时间 1992
1997 1998 1998 1999
上市国家 美国
德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撤市原因
溶血性贫血、 低血糖、肾衰
Q-T间期延长 肝脏毒性 肝脏毒性 血糖紊乱
第二节 磺胺类药物
Sulfonamides 广谱抑菌药
对氨基苯磺酰胺
磺胺甲噁唑
磺胺嘧啶
【分 类 】
1、用于全身感染的磺胺(肠道易吸收) 短效(t1/2 10 h):磺胺异噁唑(SIZ) 磺胺二甲嘧啶(SM2) 不良反应多,不用 中效(10-24 h):磺胺嘧啶(SD) 磺胺甲噁唑(SMZ) 长效( t1/2>24 h ):磺胺多辛(SDM),不单独使用
无效:G+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
谷氨酸 二氢叶酸合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氢蝶啶 (-)
磺胺
对氨基苯甲酸
二氢叶酸
(-) 四氢叶酸
甲氧苄啶
( PABA )
【不良反应】
1、肾损害:在酸性尿中易形成结晶,刺激肾 (1)多饮水:大于1.5l/d , 尿量、 药浓 (2)碱化尿液(NaHCO3);预防结晶尿 (3)老年、肾功能不全慎用
• • 第四代(1997-) •
(氟喹诺酮类)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 (新型氟喹诺酮类)
各代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特性—发展趋势
• 分代 药动学 安全性 抗菌活性 抗菌谱
应用
• 第1代 差
小
中等
窄
泌尿系感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G-,除铜绿)
• 第2代 较差 较小 中等 扩大
泌尿系、肠道感染
•
(G-,铜绿,部分G+)
代谢与排泄:多数以原型经肾排出,少数经肝代 谢经粪便排出
【临床应用】
1、泌尿生殖道感染: 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环丙 、加替、 氧氟沙星首选 铜绿假单胞菌性尿道炎:环丙沙星首选 细菌性前列腺炎
2、肠道感染 细菌性肠炎、菌痢,可替代氯霉素作为伤寒、
副伤寒 的首选药。
3、呼吸道感染 (肺炎球菌、支原体)肺部及支气管感染 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首选
旋体)的2倍 3、不良反应少.
洛美沙星(Lomefloxacin)
特点:1、生物利用度高(90~100%) 2、抗菌活性同氧氟沙星 3、t1/2长,存在PAE, 1次/d 4、光敏反应发生率较高
全球近20年撤出市场的喹诺酮类药物
• 药物 • 替马沙星
•
• 格帕沙星 • 曲伐沙星 • 阿拉沙星 • 加替沙星
第40章 合成的抗微生物药
合成的抗微生物药
喹诺酮类抗菌药 quinolones 磺胺类抗菌药 sulfonamides 其他人工合成抗微生物物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
【发展概况与分代】
分代
代表药
第一代(1962-1969) 萘啶酸(nalidixic acid) • 第二代(1969-1979) 吡哌酸(pipemidic acid,PPA) • 第三代(1980-1996) 诺氟沙星(norfloxacin)
2、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柳氮磺吡啶(SASP) 3、外用磺胺 磺胺米隆(SML) 磺胺醋酰(SA)
磺胺嘧啶银(SD-Ag)
【抗菌谱】—广(多数G+、G-菌)
敏感: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 淋球菌、 鼠疫杆菌(链霉素首选)
次敏: G-杆菌:大肠、痢疾、变形、肺炎、布鲁、 流感、伤寒(SMZ) 沙眼衣原体、疟原虫(SDM) 铜绿假单胞菌( SML、SD-Ag)
抑制细胞壁和合成 β-内酰胺类 万古霉素类 杆菌肽类
干扰叶 酸代谢 TMP 磺胺类
影响RNA合成 (利福霉素类)
抑制30s亚基 四环素类 氨基糖苷类
抑制DNA合成 喹诺酮类
影响胞浆 膜的通透
性 多粘菌素
类 两性霉素B 制霉菌素
抑制50s亚基 氯霉素类 林可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3、耐药性:
同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有增长趋势,与其他抗菌 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 第3代 良好 较大 较强 广谱
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
•
(G-,G+,支,衣,军,分枝,部分厌氧菌)
• 第4代 良好 大
强
广谱
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
•
(G-,G+,支,衣,军,分枝,厌氧菌)
• 药动学特性包括:口服F,药物血浓和组织中浓度,t1/2
[构效关系 ]
【抗菌作用】(第三代)
1、广谱杀菌药
G-菌:大肠埃希菌、痢疾、伤寒沙门菌属、变形杆菌、 淋病奈瑟菌——强;铜绿假单胞菌(环丙、氧氟)
【禁忌症】
• 不宜常规用: 有致畸作用及影响幼儿关节发育,故
妊娠期妇女与18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精神病、癫痫患者不宜应用 • 禁忌:过敏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抗菌作用:对G-杆菌最强 应用: 耐药G-杆菌感染 不良反应:诱发跟腱炎和跟腱撕裂。
氧氟沙星(Ofloxacin,氟嗪酸)
分布广:肺、痰液、骨、耳鼻喉、前列腺、尿液、胆汁 抗菌作用:与环丙沙星相同,并且对TB杆菌、衣原体、部分厌
氧菌有效。 应用:泌尿道、呼吸道、胆道、皮肤软组织、耳鼻喉、
眼科感染等 二线抗TB杆菌药 不良反应:诱发跟腱炎和跟腱撕裂。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可乐必妥)
1、为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 2、抗菌谱同氧氟,作用强,为氧氟沙星(消
机理 回旋酶基因突变:药物与回旋酶亲和力 ↓ 细胞膜通透性↓(通道蛋白的改变或缺失),菌体内药
浓↓,与细菌低浓度耐药有关 主动排出机制 :细菌体内药物泵出作用被激活。
【药 动学】
吸收:口服吸收迅速、完全,除诺氟沙星外,其 余吸收率>80%
分布:组织穿透性好,分布广。可进入骨、 关 节、前列腺、胆道等部位
4 、结核感染:氧氟、环丙、左氧、司帕沙星(二线药) 5 、其他 骨髓炎、关节感染
五官科感染、伤口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氧氟、环丙、培氟)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等,与剂量相关。 2、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兴奋症状,表现为焦虑、烦躁失眠、 头痛、头晕,甚至惊厥,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癫痫患者 应避免应用。 3、过敏反应 :药疹、红斑、光敏性皮炎(如洛美沙星) 4、软骨损伤: 引起骨关节病(动物实验),儿童可致关 节痛、水肿。 5、心脏毒性:使心脏病人心电图QT间期延长 6、影响血糖:可使血糖升高或降低
G+菌:金葡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敏感 结核分枝:(环丙、氧氟、左氧氟、司帕)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敏感 军团菌、厌氧菌也有效
2、机制:
抑制细菌DNA回旋酶(G-菌)或拓扑异构酶 Ⅳ(G+菌) 干扰DNA复制
氟喹诺酮类药对人体细胞DNA回旋酶影响很小,不影响 人体细胞的生物代谢。
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