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品德心理(教育心理学·小学)

合集下载

《小学生品德心理》课件

《小学生品德心理》课件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总结词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人格发展的阶段性,认为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完 成。
详细描述
艾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经历了八个阶段,其中在儿童期(3-6岁)和学龄期(6-12岁)阶段,儿童需 要完成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的心理社会任务。在这一阶段,父母和教师的鼓励和支持对儿童形成 健康的自尊和自信心至关重要。
德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促进自我 成长和发展。
德育教育的实施方法
课堂教育
通过课堂教学,系统地向小学生 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引导 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校园文化活动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等,培养 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习俗水平
大约在10-13岁之间,儿 童开始意识到社会规范和 价值观,能够理解并遵守 社会规则和期望。
后习俗水平
大约在13岁以后,个体开 始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 根据普遍的道德原则和价 值观来判断行为的好坏。
品德心理的影响因素
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 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 围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品德心理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总结词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每个阶 段都有相应的道德判断和行为特点。
详细描述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了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在习 俗水平中,儿童开始理解行为的对错取决于社会规范和法律,并能够换位思考; 在后习俗水平中,儿童能够基于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八章学习活动与指导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八章学习活动与指导

第二节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有关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规律 以及制约学习的各种条件的理论探讨与解释。
主要的学习理论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举例
请判断以下哪种情况是学习活动的结果。
小明长得越来越高 儿童看到医生拿着针管过来,就感到害怕。 某个学生初一时跳高成绩是70厘米,初三时是90厘
念。 (3)命题学习:是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关系。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 ——红楼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伟大而不朽的文学巨著
命题学习就是掌握句子的复合意义,即掌握若干概念之间的关
系。
判断:下列属于符号学习、概念 学习、命题学习的哪一种?
历史事件、人物,地理课中的地形、气候的学习属 于(符号学习 )。
答案:⑷。小明上幼儿园后,习得了一种对人反应的新的倾向, 属于加涅所讲的态度。
2.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 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1)言语信息;(2)态度;(3)动作技能;(4)智慧技能。
答案: ⑶。两岁的儿童,不可能习得唐诗表达的意境,只是按 照一定的顺序发出汉字的音来,这涉及口腔声带等肌肉的运动, 属于加涅讲的动作技能。
小学教育心理学
课程内容
第一模块 第二模块 第三模块 第四模块 第五模块
心理学基础知识 小学生身心发展理论 学习活动与指导 品德发展与指导 小学生心理与卫生安全教育
一、德育概述 二、道德发展理论 三、德育特征
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怎么产生的? 学习动机怎么培养和激发? 如何指导学习?
课后请自学《教育心理学》相关教材及资料!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如学了字母再学单词。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及培养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及培养
19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特点
(二)道德情感 如果以道德情感产生的诱因、道德情感和道德
认识的关系为指标,那么道德情感形式可以分 为三个层次: 第一种是直觉的情绪体验,它是由对某种情境 的感知而引起的,对于道德规范的意识往往是 不明确的; 第二种是道德形象所引起的情绪体验; 第三种是伦理道德的情感体验。
(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
是否符合准则和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 心体验。 是人们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 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 绪体验。
18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特点
(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道德情感的形式
; 一个是道德情感的社会性
内容;
海因兹只好跟老板说他的妻子要死了,请求他便宜 点或赊帐给他,老板不同意,并且说他卖药就是为 了赚钱的。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海因兹夜里撬开了 药店的门,偷走了他妻子需要的药。
讲完这个故事,研究者要求儿童回答一些问题:海 因兹是否应该被判刑?为什么?
39
经过对10对个国家的儿童的测试,他发 现,尽管民族、文化以及社会规范制度 不同,但道德判断能力随年龄的增长的 发展趋势是却是一致的。他把儿童道德 发展划分为3个水平6个阶段。
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结果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的
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
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
故事1:头戴帽子,身穿裙子,三个女孩在海边玩耍,她们分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品德发展与学习 PPT课件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品德发展与学习 PPT课件

二、社会学习理论与道德行为培养 1、社会学习理论的要点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 模仿”的方式学到的,通过观察学习,学习者的 道德行为会受到榜样的多种影响,具体有四个方 面: (1)形成新行为。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模仿建 立起新的行为。 (2)消退已有的行为。假如榜样的行为受到惩罚, 学习者可以消退原先具有的行为反应。 (3)抑制已有的行为。 (4)解除对已有行为的抑制。
第三阶段:好孩子或好公民定向阶段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
这一道德水平的个体已开始发展出一套独立的、超越社会团体的道德标
准。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个体能从法律和道义上较为灵活地判断是非,认为法律和道
德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契约,人们应该遵守,但如果法律、规则 不合理,也可以修改。

三、品德形成的过程
品德发展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品德的过程 依从 认同 信奉

四、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遗传素质 家庭 学校 社会环境

第二节
儿童品德发展的 理论与教育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与道德认知教育 (一)皮亚杰的道德判断二水平论 皮亚杰运用“临床法”对儿童道德认知水平 进行研究,提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经历三 阶段:
2、社会学习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1)合理地说明儿童的复杂道德行为的学习过程 (2)提示教育者重视榜样和“替代强化”的作用 (3)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道德教育的操作技术 ①使用榜样的技术。 第一,选择典型的榜样。 第二,榜样扮演。 第三,榜样目标分步呈现。 ②促进模仿的技术。 第一,反复示范。 第二,主动复演。 第三,及早反馈。 第四,提供模仿的心理安全。 ③促进迁移的技术 第一,适量的练习。 第二,提供变式的情境。

《品德心理》课件

《品德心理》课件

道德意志
指个体在实现道德目标过程中 所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
道德行为
指个体在道德认知、情感和意 志的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习惯和行为方式。
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家庭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个人品德心理形成的重要场所,父 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等对个人品德心 理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通过德育课程、校园文化等途径,培 养学生的品德心理,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观察法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观察被试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评估其品德心 理的方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观察法是一种直接、客观的品德心理评估方法,通过观察 被试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可以对其品德心理进行 评估。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需要观察者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
04
社会应该建立公正、公 平的制度,保障孩子的 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 。
个体自我修养
孩子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注重自我修养和 自我完善。
孩子应该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增强社会责任感。
孩子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 态。
孩子应该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 质。
03
CATALOGUE
品德心理的影响因素
家庭因素
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品德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充满 爱、尊重和支持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品 德心理。相反,冷漠、忽视或暴力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孩子 形成消极的品德心理。
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品德心理发展。权威和民主 的教养方式更可能培养出有责任感、尊重他人、积极进取的 孩子。而放任或专制的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自私、依 赖或反叛的品德心理。

教育心理学课件--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课件--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

而自己也降低
了标准
研究者认为:成人言行不一,会降低儿童 标准,使他们违反准则。要使儿童形成良好 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光有教育者,成人口头 说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包括成人和教师或的 身体力行和要求按高标准的实践。
对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道德行为通过后天学习形 成和改变,环境、教育、榜样在儿童道德品 质和行为的形成,改变中起重要作用,他们 强调教育上应注意言行一致,注重榜样的影 响和奖励的办法。
第三节 学生不良品行的矫治
品德不良学生是指那些经常违反道德准则 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的学生。
一、学生不良品行形成的原因
客观原因
家庭 学校 社会
主观原因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1. 来自家庭方面的原因
(二)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赞赏和表场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 父母、同伴、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
01 人际协调定向阶段。
02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人际协调定向阶段: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取 悦于人的,有助于人的或为别人所赞赏的行为。他 们从行为者的意向去评价行为。
水 平
阶 段
态度

偷药完全错误,但不不能说是对的。
普遍的道德良心或原则定向阶段:这是个体道德发 展的最高阶段。此阶段的行为者基于自己的良心所 选择的道德原则来判断是非对错。
水 平
阶 段
态度


后 习 俗
2
当一个人在服从法律与拯救生命之间 赞成 必须做出选择时,为保全生命而偷药
是值得的。
水 平
反对
癌症患者很多,药物有限,不足以满 足所有需要它的人。
01
三因素论:知、情、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教育心理学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

5.重视教师的情绪感化作用。
6.开展移情训练,增强道德敏感性。
(三)移情训练程序 1、移情:移情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上,从别人的角度去体验别人 的情感。移情训练就是通过故事、情景表演及日常交谈等形式,使幼儿理 解、分享别人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幼儿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 情感会产生习惯性的理解和分享。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可形成幼儿早期 社会性行为的动机基础。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情感,分享他人的情绪 情感并表现进一步的关爱行为,需要有目的的教育过程。2、移情训练的主 要途径有讲故事、编故事、情境表演等。 3、使用移情训练法首先要依据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需要,选择能够符合幼 儿年龄与认识发展需要的情绪、情感。其次,移情发生建立在情绪识别与 命名上。老师要从情绪辨别与情绪命名入手进行教育。第三,移情发生还 得利用幼儿的自我中心,通过情感换位,让幼儿以自己的情绪去理解他人 情绪,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去理解他人的情感需要。第四,移情训练中选择 移情对象应变换身份、性别,以利于训练幼儿对各种不同的人物移情,扩 大移情对象,使幼儿形成泛化的不受移情对象与自己关系影响的移情。第 五,移情训练法应与情境演示法、行为练习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让 各种形式、方法相辅相成而使移情训练达到最佳效果。第六,移情训练不 能只停留在对情绪的理解和分享上,还应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的教育,引 导幼儿用自己良好的社会行为去关心他人。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移情能 力和对待移情训练的态度能影响幼儿的移情效果。因此,教师使用移情训 2014-12-13 练法时自己也得投入真情。
2014-12-13
1.3 外部环境条件
(一)社会道德环境 社会道德环境、社会风气、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道 德实践以及舆论对它的评价,都对个体品德形成与发 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榜样示范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一、取决于榜样及 其示范行为的特点;二是榜样行为的后果,即示范行 为是否受到奖励、是否受到集体或全社会的推崇。 (二)强化与惩罚 班杜拉谈到社会行为的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 我强化。无论是亲历学习,还是观察学习,强化与惩 罚都会对人的社会规范学习及其行为表现产生影响。

小学教育心理学内容简介

小学教育心理学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小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介绍了学习动机、知识与技能学习、学习策略、创新教育和品德形成等学习心理学理论,阐述了教学心理、群体心理、差异心理和教师心理等理论知识。

在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列举了大量的小学教育、教学的案例和实验。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小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学习小学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第四节: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学习心理的概述第一节:学习及其概念第二节: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三节:学习与发展的关系第三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学习动机的概述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第三节: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第四章:小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第一节:知识的理解第二节:知识的巩固与转化第三节:知识应用第四节:技能的掌握第五节:学习迁移第五章:学习策略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第二节:几种常用的学习策略第三节:学习策略的培养与训练第六章:小学生创新教育心理第一节:创新与创造第二节:创造的心理过程第三节:创新的心理基础第四节:小学生创新心理与教育第七章:品德心理的概述第一节:品德及其结构第二节: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第三节:关于品德发展的主要理论第八章:小学生品德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小学生道德认识发展与教育第二节: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与教育第三节:小学生道德意志发展与教育第四节: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与培养第九章: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第一节:群体心理的概述第二节:良好班集体的形成第三节:有效的课堂管理第十章:小学生的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第一节:小学生心理差异概述第二节: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因材施教第三节:小学生智力类型、认知风格的差异与因材施教第四节:小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第十一章:教学设计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第二节:教学设计的基础分析与教学目标的制定第三节:教学策略的制定第四节:教学媒体的选用和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第十二章:小学教师心理第一节:小学教师的角色第二节:小学教师的威信第三节:教师的主要心理特征第四节:师生关系主要参考书目。

第八章品德的形成2详解

第八章品德的形成2详解

(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2.联系:
个人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 论和道德影响下发展起 来的。个人的品德及其 行为表现体现了社会道 德的内容。 许多人的个人品德构成也 影响着社会道德的面貌 和风气。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品德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
3.道德发展的年龄分布 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 前习俗道德水平。 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 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 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二、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二)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 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 (三)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具体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依靠外部教育要求阶段; 二是过渡阶段;三是将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阶 段。
故事1:海因茨偷药
欧洲有个妇女得了癌症,快要死了。医生告诉 他的丈夫海因茨,有一种镭化剂能治疗这种癌症。 这药是本地的一个药剂师发明的。药剂师卖一剂 药要价2000美元,十倍于他的成本。 海因茨到处借钱,只凑够1000美元。因此他要求 药剂师能否买的便宜些,或者分期付款。药剂师 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茨在绝望中,破窗进入了药房的门,偷走了 药,及时挽救了妻子一命。海因茨把药交给妻子 后,被抓起来了。 海因茨的做法对不对?法官是应该判他的刑,还 是应将他释放?
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是一种无道德规 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 因为他们尚不能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 把外部环境看作是自我的延伸,仅按自己 的想像去执行规则。 他们在游戏中只是个人独立活动,没有合 作,也没有规则。

教育心理学 第8章 品德的形成 总结笔记考研笔记-精品

教育心理学 第8章 品德的形成 总结笔记考研笔记-精品
(5)品德发展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介人品
德的过程。
品德发展过程就是把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
行为观念,进而依据个人的道德价值取向,表现出稳定的道德规范
行为的过程。
(6)品德发展是在内部矛盾的推动下,
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般认为,品德发展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指教育者依据社会道德向儿
童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儿童道德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推动
人为了使人从事期望中的行为而直接施加的一种外部压力,即一
般的奖励与惩罚。间接的外部压力指情境压力,是指当个体处于
一个井然有序、循规蹈矩的情境中时所产生的很难不服从的潜在
压力。
[引个性特征的影响
一股来说,缺乏主见,独立性差、场依存型认知方式的人,更容
易表现遵从。另外,不同国籍和种族的人,其文化背景不同,其
(一)社会规范的遵

(1)含义
遵从是社会规范学习的初级接受水平,也是规范认同和内化的基础。社会规范的遵从一般
指行为主体在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县至有抵触的
认识和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现象。外界的要求与个体的内在
需要并不一致,依从是迫于外在压力或为了满足某种安全的需要。
(三)品德与道德
(3)品德与道德
的关系
[简述品德与道
德的区别与联
系]
两者是由区别的概念。
口]首先,道德是社会现象,其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而品德的内容虽然具有
社会性,但因其是一种个人的心理特征,其形成和发展还受到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
制约。
0其次,道德是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学习动机

第八章、学习动机1)什么是学习动机?由哪些成分构成?(学习动机的结构)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

该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

2)谈谈学习动机VS. 学习需要和诱因之间的关系。

1、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

2、学习需要是学生追求学业成就的心理倾向,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部激活动力(即内驱力);3、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需要和满足学习需要的手段,并不等于他会为满足学习需要而采取行动,只有出现与学习需要相适应的外部诱因时,学习需要才能变成学习动机,导致学习活动的发生。

4、所谓诱因,是指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如家长的奖励、教师的表扬、同伴的赞扬等。

诱因吸引学生进行定向的学习活动,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从而使需要得到满足。

5、学生的学习行为往往取决于需要与诱因的相互作用。

没有一定的学习需要,学生就不会通过学习活动去追求一定的学习目标;反过来,没有学习行为的目标或诱因,学生也就不会产生某种特定的需要。

当学生达到了某种学习目标,满足了相应的需要后,相应的学习动机就会有所降低。

3)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动机有何作用。

学习动机并不是通过直接卷入认知建构过程而对学习产生作用的,而是以学习情绪状态的唤醒、学习准备状态的增强、学习意志努力的提高为中介来影响认知建构过程的。

(1)激活功能:当学生对于某些知识或技能产生迫切的学习需要时,会引发学习内驱力,唤起内部的激动状态,并最终激起一定的学习行为。

(2)定向功能:学习动机以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初始状态就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推动学生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学习。

(3)强化功能:美国阿特金森发现了一个普通规律:完成某项具体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与对该项任务的动机水平成正相关。

心理学:品德心理

心理学:品德心理

心理学:品德心理一、名词解释1、道德认识:个体对道德现象与道德行为规范的理解。

(道德知识、道德评价、道德信念)2、道德情感: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或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3、道德意志:人在道德行为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动机斗争和意志水平。

4、道德行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

5、品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性。

是指个人依据一定德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德稳定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6、观察学习——是个体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现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7、顺从——是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而在认识和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比顺从深入一层.9、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二、填空题1、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品德结构的四种心理成分是有机组合,缺一不可。

它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义行,持之以恒)的心理依据。

2、小学儿童道德认识(判断)特点:(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片面到全面)。

3、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特点:(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的发展速度最快。

(义务感)排在第一位。

4、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发展与认识水平的提高相适应;小学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出现一个低年级和高年级高,中年级低的(马鞍型)。

原因是:(低年级受外部因素的调节,中年级独立性的发展,高年级行为习惯水平进一步上升)。

5、小学儿童品德教育的方法:(说理法、仿效法、强化法)。

品德是个体依据(社会道德)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6、小学儿童道德观念的理解是从(直观的)、(具体的)的理解过度到(比较抽象的)、(本质)的理解。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皮亚杰在他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
根据他的理论和大量临床研究的事实,分 析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及遵守过程, 并通过一些两难故事的观察实验,把儿童 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岁~5 岁)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 2.权威阶段。这一阶段(6岁~8岁)的儿 童绝对地尊敬和顺从外在权威。儿童尊重 道德的权威,认为服从有权威地位的人就 是好的。
(三)态度改变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1、顺从:主要是指行为上的顺从,此时
的行为成分与态度的认知、情感成分是 分开的; 2、认同:主要是指认知上的接纳与改变, 这是态度改变的重要前提; 3、同化:主要是指情感上的融入与共鸣。 这是态度改变的真正标志。 举例:登门槛效应,留面子效应。

实验的结果是相当有趣的。实验后将该
任务评为有趣的组是只得到1美元奖励的 组。控制组和高奖励组在看待这项任务 方面没有什么变化。 因此,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三、道德认知理论的教育含义 道德认知理论为言语教学法提供了启示。
言语教学法采取的形式通常是课堂讨论。 言语教学法现有的几种专门技术中最为著 名的,是由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学派和价 值观辨析学派发展起来的技术。 科尔伯格(1975)认为,教师应提供一些 情境, 拓展儿童的道德思维,发展相应的 道德认知结构。一个具体的方法是教师在 课堂中和儿童一起讨论道德困境问题。他 认为,这类讨论可以激发儿童进入新的阶 段。
科尔伯格(1969,1975)还认为,通过向
学生提供扮演不同角色的机会,使他们以 矛盾的道德观点来看种种情境,可以促进 道德发展。 价值观辨析学派以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 强调人的潜能、价值,认为人的价值观念 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 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价值观辨析学派是通过价值观辨析的策略 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 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学生被引导经历 一系列活动或使用种种策略。这些策略向 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并鼓励他们作出有 意识的努力去发现他们自身的价值观。比 如,有一个策略叫做“塌方模仿”。

教育心理学- 品德

教育心理学- 品德

(6)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
考虑到道德的本质及不成文的普遍道德原则, 考虑到道德的本质及不成文的普遍道德原则,为坚持崇 高原则,可忍辱负重,作出牺牲,免遭自我谴责。 高原则,可忍辱负重,作出牺牲,免遭自我谴责。
道德认知理论的教育含义
1.先他律后自律。对年幼儿童宜先教他遵守 既定的行为规范,制定明确可行的行为准则。随着 其思维发展,才能逐渐形成自律性的道德认识。 2.道德教育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例如对 处于避罚服从取向阶段的儿童,讲解法规取向的大 道理,效果不好。法规取向的教育应在初中进行比 较合适。 3.提供道德两难情境,提高儿童道德判断水 平。建议采用加一原则(plus one principle)即 提升一段引导儿童思考判断。如让两个大学生扮演 海因茨和药剂师,两人都努力说服对方的观点。
故事2:警官的矛盾
与海因茨同住一镇的警官布朗先生, 与海因茨同住一镇的警官布朗先生,夜 间值完班回家途中, 间值完班回家途中,正好看见海因茨破窗进 入药房,他也听说过海因茨缺钱买药的困境, 入药房,他也听说过海因茨缺钱买药的困境, 布朗觉得自己值班时间已过, 布朗觉得自己值班时间已过,但维持全城治 安仍属自己职责所在。在迟疑之间, 安仍属自己职责所在。在迟疑之间,海因茨 已偷药离去。 已偷药离去。布朗应不应该进一步追查海因 茨偷药的案件? 茨偷药的案件?
2.品德的心理结构
一般认为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认识、 一般认为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三种基本心 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三种基本心 理成分。 理成分。
道德认识是对于行动准则的善恶及其意 义的认识。 义的认识。 它既包含着对一定的道德知识的领会 (如道德概念与道德行为准则等),也包括 如道德概念与道德行为准则等),也包括 ), 以这些知识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以这些知识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变为信念 并且以此来评价自己和别人的道德行为。 并且以此来评价自己和别人的道德行为。

教育心理学 品德

教育心理学 品德

A. 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听到有人叫他吃饭, 就去开吃饭间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张 椅子,椅子上放着一盘子,盘内有15只茶 杯,结果撞倒了盘子,敲碎了15只杯子。
B. 有个男孩名叫亨利,一天,他妈妈外出, 他想拿碗柜上的果酱吃。他爬上椅子伸手 去拿,因为果酱放得太高,他的手够不着, 结果在拿果酱时,碰翻了一只杯子,掉在 地上碎了。
控制组-不看录像
III 抗诱惑学习实验
这类研究说明榜样示范活动具有一种替代强化的作 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对诱惑的抗拒能力。人的道 德行为也表现在能否抗拒各种外界诱惑,对诱惑的抗拒可
以通过榜样的影响加以学习和改变。
第三节
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及影响因素
成人榜样+表扬组
接受与初测相类似的 12个道德判断故事的 考察,以探求三组学 生的道德判断水平
成人榜样组
如果斯金纳的强化论是正确的,那么表扬组的成绩应好过非表扬组,但结 果是成人榜样组的成绩好过无榜样组,是否有表扬倒显得无足轻重。
I
模仿学习(1963-1968)
这类研究说明榜样的示范作用在个体道德形成过程中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儿童的道德判断并不像皮亚杰 认为的那样有明确的年龄差异,而是存在个体差异,个体 身处的社会环境和周围成人和同辈榜样的示范作用对个体 道德形成影响更大。
儿童谈话来研究,柯尔伯格则采用到的两 难故事,让儿童在两难推理中做出选择并 说明理由。
典型的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Heinz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 一种药材才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那种 药。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高过成本十倍。 他花了200元制造这种药,而他索价是2000元。病妇的丈 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钱,只够药 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 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许允许他赊欠。 但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 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了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讲完这个故事,主试就像被试提出一系列问题:这 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说应该?为什么说不应该? 法官应不应该判他的刑?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品德心理一、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的概念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品德与道德密切相关,它们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人们按照这些行为规范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并以此来要求和评价他人的举止。

2.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区别:第一,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

第二,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第三,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联系: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它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

第一,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第二,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总之,品德和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1.品德心理结构的成分品德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它是由多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多层次、多水平的有机统一整体。

一般把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

(1)道德认识: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识包括道德观念(道德表象)、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内容。

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形成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衡量青少年学生道德认识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标志。

(2)道德情感: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一般来说,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和行为,只要符合自己的道德认识或自己所维护的道德观念,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道德情感是一种自我意志监督的力量,它能使人悔过自新,保持良好的行为。

(3)道德意志: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道德意志体现在实现道德目标过程中的支持与控制行为的力量,其作用在于发动与既定目的相符的行动,制止与既定目的相悖的行动。

(4)道德行为: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

它是品德的外显成分,是实现道德动机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

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道德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实现道德目的,它将指导道德行为做出对他人和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事情。

道德意志调节和控制着人的道德行为,使其贯彻始终,经过多次反复实践,便形成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品德形成的客观标志。

只有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及其习惯,才会使学校的品德教育具有社会价值。

2.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

品德的四种心理成分处在一个互动的、开放的统一体中,它们互为前提、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

道德认知是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基础,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在一定情境下,它的激发会促进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

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深化和交融的结果就产生了道德动机。

道德动机是一股内部力量,它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并驱动人以道德意志来来实行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它既可以使道德得到检验,又可以加深和提高道德认识、增强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

品德的四种基本成分是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密不可分的,品德的形成是这些心理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综合过程。

二、小学生品德的发展与培养(一)小学生品德的发展(描述)1.国外品德的发展理论。

皮亚杰、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侧重于道德认知发展规律的探索,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侧重于道德行为方面的研究。

这两种理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很有启发性。

(1)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论(瑞士)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他律道德,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自律道德,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

1930年,《儿童的道德判断》,儿童道德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自我中心阶段(2~5岁)。

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顾准则的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执行规则。

第二,权威阶段(6~7、8岁)。

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第三,可逆性阶段(8~10岁)。

儿童把规则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

第四,公正阶段(10~12岁)。

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的道德观念上发展起来的。

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些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统一体。

在以他律到自律发展的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的影响。

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而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不应是权威和服从关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他们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不好,以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

(2)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美国)科尔伯格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研究发现:道德思维能力是内在于个体身上,并随着个体的成熟而发展的。

(品德具有个体的主体特征,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个体主动地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他把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改进为道德两难故事法,并根据研究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品德发展理论。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0~9岁)。

特点:个体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

阶段1: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阶段2:以相对功利为定向。

水平二:习俗水平(9~15岁)。

特点:个体能按照家庭、集体或国家的期望和要求去行事,认为这本身就有价值,而不大理会这些行为的直接后果。

阶段3:以“好孩子”为定向。

阶段4:以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原则水平,16岁以后)。

特点:个体努力在脱离掌握原则的集团或个人权威,并不把自己和这种集团视为一体,而是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准则。

阶段5:以社会契约为定向。

阶段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

科尔伯格认为,品德发展的顺序是由低级阶段依次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这种顺序既不会超越,更不会逆转。

他主张,必须使学生认知上的成熟达到能在原则上进行推理的水平。

其研究成果对于了解道德认识发展的规律、科学地安排品德教育的内容、有效地进行品德教育是极为有益的。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美国)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榜样的行为对儿童影响很大。

榜样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模仿是学生向社会学习,形成品德的重要途径。

当榜样的行为和说理教育一致时,品德教育才会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社会学习是通过学习者观察榜样的示范而进行的。

榜样应具备五个条件:第一,榜样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以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第二,榜样本身的特点与观察者愈相似,愈容易引起人们的观察学习。

第三,榜样示范的行为要具有可行性,即学习者都能够做到。

第四,榜样示范的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行为出于自然)。

第五,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观察学习在品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的许多道德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

在品德教育中,教育者应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并为学生创造再现榜样行为的机会,对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则给予批评和教育。

2.国内品德发展的研究我国关于品德发展的新探索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发展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①遗传与生理成熟是品德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前提;②环境教育在品德发展中起决定作用;③实践活动是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必要基础。

第二,品德发展的动力是儿童与青少年品德的内部矛盾。

第三,从教育措施到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得到明显的发展,要经过一定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第四,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

品德发展的六个年龄段:①0~1岁(婴儿期),适应性时期;②1~3岁(幼儿期),品德萌芽阶段;③3~6、7岁(学前期),情境性品德发展时期;④6、7~11、12岁(小学阶段),品德发展协调期;⑤11、12~14、15岁(少年期),动荡性品德发展时期;⑥14、15~17、18岁(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成熟期(初三末到高二初)。

2.5~3岁,5.5~6岁,小学三年级(9岁左右),初中二年级,是儿童与青少年个性发展,特别是品德发展变化的关键期。

到了成熟期,每个人的品德结构和个性特点基本定型,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抓紧成熟前的塑造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因素(阐明)1.遗传素质的影响。

遗传素质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脑的特性尤其重要)。

遗传素质是品德发展的物质基础或自然前提,也是品德发展的潜在因素。

遗传素质不是品德本身,只具有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一般可能性。

2.现实环境的影响。

环境是指客观现实,即人的生活条件和社会条件,它包括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状况、人际交往、社会思潮的影响等,它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条件。

这个外部条件使品德在遗传素质上提供的可能性逐步地变为现实,它对学生品德的发展起着催化作用。

(1)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最初对小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它主要通过家庭的气氛、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家长的职业类型与文化程度等方面来影响儿童品德的形成。

(2)学校环境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品德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条件,在学生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3)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

社会环境、各种信息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品德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3.个体自身的影响。

个体自身因素是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在的重要条件,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它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又可以起到消极的延缓作用。

在大体相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学生品德发展的水平和速度是由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所决定的。

综上所述,遗传素质是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自然前提或物质基础,它提供了品德发展的内在可能性;环境教育是使这种可能性逐步变为现实性的桥梁;在这座多层次的桥梁上,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人品德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决定因素。

(三)小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措施(概括)道德品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上面。

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进行,但是只有在这些基本心理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时,品德才能形成得较为完好。

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状况对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受认识支配的,只有认识深刻,情感体验才会丰富强烈,才会知道为何行动、怎样行动,并把道德行为坚持下去。

因此,道德认识始终贯穿于品德形成的各个方面。

道德认识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赖于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个维度。

2.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学生在道德情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教育工作者满怀热情地给予引导和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