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释意学派看交替传译的忠实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释意学派看交替传译的忠实问题
[摘要]作为翻译的标准,不论是在口译中还是笔译中,“忠实”一词都备受关注。

何为“忠实”,如何做到“忠实”是翻译学者们长期研究探讨的焦点。

本文以释意学派为基础,交替传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翻译过程的研究,阐释译者的任务是传达意义,而不是进行语言符号的翻译。

强调脱离原语外壳,才能达到意义的“忠实”。

[关键词]释意;忠实;意义;翻译过程
随着经济交流发展的国际化,口译的地位显得日渐重要。

与此同时,口译的标准也是这个领域长期存在的一大问题。

“忠实”的客体是什么呢?原语、目的语、文化的影响还是语篇的意义?“忠实”的标准又是什么?译者在交替传译中如何确保做到“忠实”?这些问题都是学者及翻译理论家关注的焦点。

在众多相关因素中,“忠实”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通常在口译训练中需要重点强调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口译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字词、句子和篇章。

第一层指的是字对字的翻译;第二层指的是以句子为翻译的中心,但缺少篇章及交际环境的翻译;第三层指的是语篇的翻译,包含了语言学的概念及认知的背景知识。

释意学派将前两层翻译称为“语言翻译”,而将第三层翻译称为“话语翻译”或“释意”。

如果我们要在说话人和听众之间搭起一座桥,作为译者,我们不能只做字词或语言的转换,而要做的是将原文的意义以及原文中的
信息简明清晰地重新表达出来。

一、何为“忠实”
口译与笔译的差异在于,它是一种多任务活动,相对笔译,要求译者有更快的反应速度。

近年来,口译一直被视为是一种语言行为,要求译者将一种语言中的词句转化成另一种语言。

但是,在口译成功案例的背后,我们需要理解篇章的意义,运用到相关的背景知识而超越了语言层面,如:认知背景、认知环境等。

学者和一些翻译家一直在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对口译进行研究,想要确立口译的统一标准,特别是“忠实”。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碰到由于忠实词字造成的理解偏差或歧义的问题。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研究者主要侧重于口译因素分析的研究,包括:组织者、听众、说话人、译者等。

在1986年,布勒首先发表了他的报告,指出了十六个翻译的标准。

事实上,保持对原文词句上的忠实并不是对原文作者的忠实。

释意学派认为,语言和篇章如果不加以认知背景的补充是没有任何交际意义的。

要做到“忠实”就必须要了解作者的想法,目的语对应以及读者的反馈。

如果译者只是保证了一点儿忽略了其他,就不能称之为忠实于意义。

译者必须把这三点视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相对于词字,译者应该更重视意义。

如果译者想要将他理解的信息完全表达出来,就必须忠实于意义而非忠实于语言。

在中国,长久以来人们接受的都是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但就口译特殊的局限性,这个标准需要转变为“信、达、快”,然而有关翻译标准的相似表述还有很多。

鲍刚将“全面、准确、通畅”作为翻译的标准。

“全面”指的是原文中包含的信息全面,原语的意象、背景、环境及所含的意义全面。

“准确”是指主要内容的准确,术语、数字的准确表达。

“通畅”是指双语的通顺、流畅。

摆脱了语言外壳的意义,从交际一方转到另一方,意义由词字产生,却有摆脱了词字的束缚。

意义不同于语言,要优先于语言。

这是释意学派所强调的问题。

二、口译过程看忠实问题
释意理论主张从翻译的过程进行翻译研究,在其创立之前,也有一些关于翻译过程的理论,主要强调的是理解和表达这两个步骤,认为翻译过程有两个部分组成,对原语的理解以及用目的语表达,这只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而不是意义的转换。

释意学派认为,翻译时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行为,必须有认知背景及环境因素的加入,翻译本身才会有意义。

这就使得在释意学派的理论中,翻译的步骤里不可或缺的一步“脱离原语外壳”。

它存在于理解和表达之间,如果没有这个阶段,只是词字的转换,意义不能表达,不能做到忠实地传递原语的意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而是简单地代码转换。

1.理解及认知的补充。

释意学派认为,理解一篇文章要求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结合,才能做到意义的忠实。

只有完全掌握译出语才能理解意义,而只有完全的掌握译入语才能将意义更好的表达。

“明
喻”和“暗喻”在释意论中不是修辞方式,而是交际过程中存在的某些特定意义。

话语的“暗喻”内容表明了讲话的意图和动机,虽不需做字词的翻译,但有助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对意义的把握,理解是第一步,也是前提。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个补充来使句子意义更加明朗,如:
Approximately 33% of the deaths in the pre-school age group can be attributed to poor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Less than 15% of rural population lives within a walking distance of 10 kilometers of a health facility of any kind. A Bangladesh doctor has said: “In the Philippines and certainp 如果译者没有考虑理解原文的语言因素和篇章意义,那么划线句子就会翻译成“70%的人没有看医生就死了”。

事实上,这样的翻译是对句子意思的反馈而非原语意义的反馈。

若完全地理解了文章,译者会了解到在亚洲国家,人们寿命短是因为缺少医生和相应的医疗设备。

结合了译者的认知背景知识和对原文意义的考虑,划线句子应该翻译为“70%的人去世前没条件看病”。

当译者的认知背景缺乏时,他只能理解原语的语言学意义。

因此,认知背景是理解原文意义时不可或缺的成分。

除了理解原文的语言因素之外,对原文隐式内容的理解在口译中用的更加频繁。

如:“Pierre stops smoking.”
这句话包含了这样的信息:“皮埃尔此刻停止了吸烟”或“皮埃尔
现在不吸烟了,但原来吸过”。

在理解原文语言的基础上对原文包含的语境含义加以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这只是一个单一独立的句子,大部分的译者会翻译成“皮埃尔停止吸烟了。

”然而,如果句子被放入语境中,内涵意义就要被优先考虑,如“皮埃尔戒烟了,你要拿他做榜样。

”因此,译者必须用自己的认知知识完全理解整个篇章,然后会发觉句子的内涵意义而不是字词的意义,从而更好地表达原文中的涵义。

考虑了这些因素后,句子可以翻译成“皮埃尔不吸烟了,你最好也这么做,”或“你应该和皮埃尔一样停止吸烟。


文化和环境因素又被称为认知补充,同样也对理解造成影响。

当一个中国人和外国人聊天时,我们会发现这种认知补充十分重要。

如:
Mary: “You are beautiful.”
玛丽:“你真漂亮。


李晴:“哪里哪里。


Li Qing: “Thank you.”
如果没有理解对话的文化内涵,没有做到脱离原语外壳,译者可能会把“哪里哪里”翻译成“where, where”,这看似更忠实于原文的句子,但是他却背叛了原语的涵义。

我们根据认知补充及相应的文化内涵可以很明确地知道,对话应翻译成“谢谢”。

在汉语中,我们经常会
说“路上辛苦了!”来表示关心和对友人的欢迎。

如果译者忽略了文化的影响,只是将句子翻译成“You are tired during the journey.”那原文的意义就会缺失。

在同样的情境中,英语语言国家的人们会说“Did you enjoy your trip?”而不是直接地说劳累与否,这里蕴含的文化意义需要增补。

2.重新表达。

释意学派认为,表达同样要围绕意义展开。

译者在表达阶段的任务不是要再现原语的语言形式,而是要用符合译语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传达原语的意义。

换而言之,译者重新表达的意义要被听众所接受。

意义由交际产生,一旦抓住了原语的意义,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自由度变大了。

当重新表达时,语言忠实一种编码,没有了任何意义。

释意学派帮助译者能很好地理解篇章涵义,用恰当的语言结构表达出来,保证了对原语意义的忠实。

如:“中国人开办私人合伙律师事务所是改革开放的必需,是中国经济和国际接轨的必需,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需。


如果译者将“走向世界”直接译成“to walk to the world”,句子的意思就变得不那么明朗了。

首先译者应该理解原语中句子的涵义而不是字词的意思。

这个词组的真实含义是指“对于中国来说,紧跟世界发展的脚步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译者在重新表达时应该脱离原语的外壳,忠实于作者的意图,把句子翻译成“It is necess ary for China to jo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当我们完全理解了话语后,语言的形式就被淡化了。

而我们心中留下的只有脱离原语外壳的意义。

在一场国际会议中,没有人能完全记住长对话,更不用说一字一字的将对话翻译出来。

当译者翻译长句或长对话时,翻译的好坏并不取决于他们记忆力的好坏,而是他们对原语的理解能力,也被我们称之为脱离了原语的外壳。

当前两步完成后,译者要做的是重新表达,而整个过程中忠实的问题得以解决,原语的意义被很好地转换成目的语。

三、结语
释意理论的创立是口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其对翻译过程进行研究,这一独特的理论视角和切入点,促成了口译研究的转折。

考虑到“忠实”问题和翻译过程研究的综合分析,我们应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该理论,使释意理论具有更强的理论延展性和实践指导意义,为指导口译实践和教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玛利亚娜·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中国对外翻译
出版公司,2001.
[5]钟述孔.实用口译手册[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