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文科)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中政治 .4.《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21年高中政治 .4.《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21年高中政治 2.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第十八课时)◇课堂探究:(1)谈谈你对《易传》这句话的理解。

(2)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探究提示:(1)《易传》这句话揭示了自然界运动的规律性。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什么是运动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课堂探究:(1)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2)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探究提示:设置这一探究栏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究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弄清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1)不能。

(2)没有。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等是化学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载体,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载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

总之,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教材引用恩格斯的名言深刻揭示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离开运动谈物质,或者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课堂练习:1.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与运动关系的理解。

《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4.2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

实际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二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第四课主要是讲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第四课第二框上接第一框的物质概念,下接第五课意识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在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和本课第一框已经初步了解“物质”的概念,本框内容看似简单,却比较抽象,学习时需要认真仔细。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教学目标:①通过自主预习,识记并理解运动、静止、规律的概念②通过互动探究,准确把握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理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③通过互动探究,懂得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通过学习明确物质世界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增强在实践中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2、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懂得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反对避免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或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明确物质世界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公共参与: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增强在实践中认识规律,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

政治认同:认同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与实践。

教学重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以及人与规律的关系。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规律的含义。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知识补充属性、特性、根本属性知识准备: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物质的唯一特性教学过程【导入】展示PPT“今天你运动了吗?”设计意图:学生的运动多半指的是“机械运动”,由此用“生活中的运动”和“哲学上运动”的不同导入本课。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共29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共29张PPT)

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
芝诺飞矢不动的观点犯了什么错误?
“飞矢不动”:飞着的箭在任何瞬间都是既非静止又非运动的。 如果瞬间是不可分的,箭就不可能运动,因为如果它动了,瞬间 就立即是可以分的了。但是时间是由瞬间组成的,如果箭在任何 瞬间都是不动的,则箭总是保持静止。所以飞出的箭不能处于运 动状态。芝诺提出,由于箭在其飞行过程中的任何瞬间都有一个 暂时的位置,所以它在这个位置上和不动没有什么区别。中国古 代的名家惠施也提出过,“飞鸟之影,未尝动也”的类似说法。
复习旧知
1.物质的含义 2.为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集中体 现?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01. 三个概念 : 运动、静止、规律 02. 两对关系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03. 一个原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思考与探究:1.新冠病毒的变异说明事物具有什么属性?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这则广告是用什么观点进行狡辩的?
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就 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疲惫痛苦的旅行方法。”布朗立即 寄去了25生丁。不久,他收到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 您的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 纬度北纬49度上,您每夜要跑数万公里。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 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布 朗顿时目瞪口呆。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 方下水去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 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 吗?
思考: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 系上犯了什么错误?
离开运动谈物质
形而上学
《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 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 心动。”

高中政治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4
(一)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易传》: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 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 成焉。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唐代诗人李贺: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1。、事物是运动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2、运动的含义及其理解: ①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 式和根本属性,是宇宙间一切事物、 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 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载体),是运动的承担者。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 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小结: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存在方式
2、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 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
C 而辍广。”这些话说明( )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可以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 B、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 C、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具有客观性 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这则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2)人们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要利用 规律,造福人类。
①利用对规律性知识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方向 和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指导实践活动;
②利用对规律性知识的认识,创造和利用规律发 生作用的条件,发挥规律对人类的积极作用,造 福人类;
③利用对规律性知识的认识,改变规律发生作用 的条件和形式,限制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 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或直接变害为利,造 福人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
•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 为什么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 物质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质的 运动有没有规律可循?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1.识记运动、相对静止、规律的概念。 2.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重点) 3.理解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重难点) 4.能够分析实例说明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
2、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 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
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思考:运动和静止有什么关系呢? 1、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相对主义和 诡辩论。
2、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还是所有的领域都有?
大雁南飞北返
保 100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持 80 百 60 分 40 数 20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 2 3 4 5 6天 7数
人类社会 发展道路
资本主义社会
高 特征一:自然界、人
封建社会
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 运动都有规律,即规律
应生产力 状况规律
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 动也。”
◆课堂探究: ⊕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没有
⊕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
物一质天,起例就如没,动某过世些,物大界体雁上从塔出在一现西切的安第,事物都处在运 故宫在北京动就变是化如此中。,请你没分有析一不运动的物质 下,这句话,错因在而哪里运? 动是绝对的、无条件 此观点否认了运动的的绝和对永性。恒大的。
结论:自然界是运动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
• 认识了水的流动规律,变 害为利(如:三峡大坝)
• 掌握了化学规律,能 在能制造各种化工产 品(如:晶体胰岛素)
• 认识了引力规律,克服地球引 力,发射火箭、卫星、飞船为 人类服务(如:卫星上天)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规律的普遍性 规律的客观性
(1)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 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到受规律的惩罚。(方法论) (2)在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 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通过改变规律发 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造福人类。(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规律的特征
(1)规律的普遍性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规律具有普遍性
我们能让太阳西升东落吗? 不能,这说明规律有什么特点
(2)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
①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规律的客观性还指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 能被消灭(改造、改变)
③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 性(人们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会受 到规律的惩罚。)
小苏在行驶的火 车上有没有动?
你能据此得出静止的含义吗?
3、静止
(1)静止的含义:
①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 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根本性质-基本不变
②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 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 某种特殊的运动。
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小胖真的一点 都没有变吗?
未来对房地产的投资很可能降低,更多的是尊重房地产 业自身的规律。房地产业的发展要和城镇化进程相协调, 不能滞后也不能超前,政府要尊重房地产业的规律和地区 差异性的特点,进一步实施好分类调控。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文科)人教版必修4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文科)人教版必修4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我们身边的物质运动
机 械 运 动
化 学 运 动
结论:自然界是 运动变化的
生 命 运 动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结论:人类社会 是运动变化的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 会 运 动
人类思维的运动: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不知到知,由 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思考:拔苗助长为什么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
建国之初的“人民公社化”、“一大二公” 为什么会失败?
“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 这对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有何启示?
3、按客观规律办事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 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要按客观 规律办事,一旦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 的惩罚。
规律是客观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看课本P32欧布里德的故事,并思考欧布里德为 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
P32专家点评“飞矢不动”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上 又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属于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
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到静它 事止只 物,看 的而到 运没了 动有相 。看对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 有动。)
知识归纳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ppt课件

⑷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区别 含义
宇宙中一切事 物的变化和过 程
联系
角度
特点
无条件 的、绝 对的 静止是 运动的 特殊状 态,动 中有静, 静中有 动。
运 动 静 止
整个物 质世界 物质的 具体形 态
性质相对稳定; 有条件 位置或运动状 的、相 态相对稳定 对的
欧布里德和刻舟求剑中的人为什么会犯 如此荒唐的错误?
思维领域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太阳系模式图
大雁南飞北返
人类 社会 的发 展是 有规 律的
青蛙冬眠 人类社会发展道路 遗忘规律
自然界事 物的运动 是有规律 的
思维领域 事物的运 动是有规 律的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2、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1)什么是规律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 主义社会)
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①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僧人议论不一,有曰风 动,有曰幡动。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 者心动。”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 概念中运动。” 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 动。
静止的,因而飞 (1)飞机和子弹的共同飞行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行员能够抓住飞 ? (2)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子弹? 行中的子弹。
⑶什么是静止?
A、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B、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 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 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 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共17张PPT)
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能的不运能动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不是结能意为。识人运。的动“心的”、主概体念是或物精质神而不
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否则会 成为唯心主义运动观。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 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 物质。
想一想,希腊人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 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 相对静止的统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是形而上学不变论 (刻舟求剑)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 主义和诡辩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间一切 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 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阅读材料 思考问题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
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
中运动。” 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法国哲学家伯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
8、在人生之中的某天,某个时刻,如果还是会想起,那就只不过是一道模糊的风景,是不能追忆的苦痛。向前看,向后看,在那一望无际的忆海之中,又怎么能够有一个参照物,找到
课堂练习
.1 有诗云:“长江东流去,两者方不息。百
日没西上,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 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
D 少壮须努力!”下列与诗中哲理相近的是( )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人不能两次踏入统一条河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性:指一事物具备的,可以使自身 和他事物相区别的独特之处。 属性:一般是指事物具备的各种各样 的性质。
想一想
到底什么在运动呢?
看P31的材料思考: 1、能丌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 “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2、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任何运动都必须有自己的承担者
机械运动的载体
化学运动的载体
看课本P32欧布里德的故事,并思考欧布里德为 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
P32专家点评“飞矢不动”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上 又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属于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把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时,要反对两个错误 倾向!
①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犯了相对主义、诡辩论 错误 ②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犯了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错误
6、“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人 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这两种观点 的相同点是( ) A、都认为静止是绝对的 B、不认为运动是绝对的 C、都认为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D、都认为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7、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 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 事物以名字,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也不能 说”。其错误在于( )(2002年广东 高考题)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在把握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时要反对两 种错误的倾向:
1.离开运动谈物质,犯了 形而上学 错误; 2.离开物质谈运动,犯了 唯心主义 错误。
最经济的旅行
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上面写道: “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100生丁等于1法郎)就可以得到 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 有个人按照广告刊登的地址寄去了25生丁。不久, 他收到一封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 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 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公里。假如您喜欢看 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 美丽吧!”
相对于行驶 的火车来说 男孩是 静止的,这 说明了什么 问题?
说明了静止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你能列举出世界上不运动的物质吗?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永恒的
有人说,世界 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 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 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 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 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 此话错在哪里?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可以归结为:
主 体
物质
承担者 存在方式 固有属性
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又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否认事物的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一种形 而上学的观点。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8、“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其中的“静” 是指 ( )
①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 ②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 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 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④是事物的绝对不动,完全静止 A、①③④ C、①②③ B、①②④ D、②③④
9、 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 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个观点
①否认了事物的相对稳定 ②否认了物质是客观的
③夸大了事物的运动
④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
A、①②④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③
10、“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 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 中”。这句话是说( )
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不能创造和废止 定、修改、废止
联系
规律决定规则,规则反映规律。正 确、合理的规则是对客观规律的正 确反映
C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E万有引力
F月亮绕着地球转
G生物的新陈代谢
H苹果落地
I兔子撞树 J富贵在天,生死由命
BDEG
哪 些 是 规 律 ?
规律
规则
不 含义 事物运动过程中 人们规定出来供 固有的本质的必 大家共同遵守的 同 然的稳定的联系 制度或章程 点 性质 客观的、普遍的、 主观的、可以制
3.方法论要求
1.运动的含义
四季的更替运动
我们身边的物质运动
机 械 运 动
化 学 运 动
结论:自然界是 运动变化的
生 命 运 动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结论:人类社会 是运动变化的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 会 运 动
人类思维的运动: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不知到知,由 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2、新陈代谢
3、价值规律
4、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 注意1: 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固有联系:
♦不是外部强加 ♦不是主观意识赋予的 ♦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1、价格涨落 3、苹果落地 2、价值规律 4、万有引力规律
5、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6、水往低处流
结论:规律不是现象的 联系,而是本质的联系
现象
规律(本质联系) 万有引力规律 价值规律 遗传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苹果落地,水往低 处流 商品价格上下波动 种瓜得瓜,种豆得 豆 人类社会由低级向 高级发展
想一想:这则广告利用了什么观点来狡辩?
一切事物都在运动没有静止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那么有没有静止的物质呢?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 静止的含义
a、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 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b、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 运动(位置的相对稳定/运动状态的相对稳定)
任何具体物质形态都是运动的,运动是事物 存在的方式。
3.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1)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 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本身就有的而不是 外部强加于它的
运动是(
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的运动,(
)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物质的固有(根本)属性: 运动
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体现的哲学 道理主要是(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特征
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一 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 ) A:前者是唯物主义观点 B:前者承认物质运动是绝对的,后者否认了 相对静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C:两者都正确说明了物质和意识关系 D:两者都割裂了物质和运动关系
到静它 事止只 物,看 的而到 运没了 动有相 。看对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 有动。)
知识归纳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①区别 A.内涵不同 ——定义 B.性质不同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②联系 A.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 对静止的统一。
结论:人的思维也是运动变化的.
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 人类社会是运动变化的 人的思维也是运动变化的
结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 运动和变化之中
运动的普遍性原理
• 【原理内容】: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方法论】: 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看待自己的成长也要运动的看待,人也是会变 化的发展的
现象 区
多变易逝 浮现在事物表面
规律(本质联系)
相对平静稳定 隐藏于现象之中 抽象思维把握
别 感官直接感知 联 系
规律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的背后也总 会隐藏着规律,但规律不等于现象。
探究:什么是必然、稳定的联系?
1.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什么?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必然的联系
2.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方落下。我们能否通过某 种办法使太阳从西方升起,从东方落下?这说明了 什么?
11、下列符合唯物辩证法运动观的(
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
②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③一切皆变,瞬息万变,不可捉摸
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两个概念
运动 静止
两对关系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
如何理解以下这三个观点?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看到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克拉迪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看到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 主义诡辩论。
芝诺认为“飞矢不动”。(P32专家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