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线,线面平行与垂直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立体几何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专题练习(高三党必做)

立体几何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专题练习(高三党必做)

立体几何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专题一、解答题(本大题共27小题,共324.0分)1.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BC,AB=AD=AC=3,PA=BC=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为PC的中点.(1)证明:MN∥平面PAB;(2)求直线AN与平面PMN所成角的正弦值.2.如图,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AB=AD,∠BAD=∠ABC=90°,E是PD的中点.BC=12(1)证明:直线CE∥平面PAB;(2)点M在棱PC上,且直线BM与底面ABCD所成角为45°,求二面角M-AB-D的余弦值.3.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B1⊥平面ABC,∠BAC=90°,AC=AB=AA1,E是BC的中点.(1)求证:AE⊥B1C;(2)求异面直线AE与A1C所成的角的大小;(3)若G为C1C中点,求二面角C-AG-E的正切值.4.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O,△PA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PB=PD=√6,AP=4AF.(Ⅰ)求证:PO⊥底面ABCD;(Ⅱ)求直线CP与平面BDF所成角的大小;(Ⅲ)在线段PB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CM∥平面BDF如果存在,求BM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BP由.5.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 l C1中,AC=BC=√2,∠ACB=90°.AA1=2,D为AB的中点.(Ⅰ)求证:AC⊥BC1;(Ⅱ)求证:AC1∥平面B1CD:(Ⅲ)求异面直线AC1与B1C所成角的余弦值.6.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AA1=2,点P,Q分别为A1B1,BC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BP与AC1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直线CC1与平面AQC1所成角的正弦值.7.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平面PAD⊥平面ABCD,点M在线段PB上,PD∥平面MAC,PA=PD=√6,AB=4.(1)求证:M为PB的中点;(2)求二面角B-PD-A的大小;(3)求直线MC与平面BDP所成角的正弦值.8.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1)证明:PB∥平面AEC;(2)设AP=1,AD=√3,三棱锥P-ABD的体积V=√3,求A到平面PBC的距4离.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AB,AB∥DC,AD=DC=AP=2,AB=1,点E为棱PC的中点.(Ⅰ)证明:BE⊥DC;(Ⅱ)求直线BE与平面PBD所成角的正弦值;(Ⅲ)若F为棱PC上一点,满足BF⊥AC,求二面角F-AB-P的余弦值.10.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PAD是以AD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AD,CD⊥AD,PC=AD=2DC=2CB,E为PD的中点.(Ⅰ)证明:CE∥平面PAB;(Ⅱ)求直线CE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11.如图,正三角形ABE与菱形ABCD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B=2,∠ABC=60°,M是AB的中点,N是CE的中点.(I)求证:EM⊥AD;(II)求证:MN∥平面ADE;(III)求点A到平面BCE的距离.12.已知几何体ABCDEF中,AB∥CD,AD⊥DC,EA⊥平面ABCD,FC∥EA,AB=AD=EA=1,CD=CF=2.(Ⅰ)求证:平面EBD⊥平面BCF;(Ⅱ)求点B到平面ECD的距离.13.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D⊥底面ABCD,AD=PD=2,E、F分别为CD、PB的中点.(1)求证:EF∥平面PAD;(2)求证:平面AEF⊥平面PAB;(3)设AB=√2AD,求直线AC与平面AEF所成角θ的正弦值.1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C=45∘,AD=AC=2,O为AC的中点,PO⊥平面ABCD且PO=6,M为BD的中点.(1)证明:AD⊥平面PAC;(2)求直线AM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15.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2,AA1=√2,点D为A1C1的中点.(I)求证:BC1∥平面AB1D;(II)求证:A1C⊥平面AB1D;(Ⅲ)求异面直线AD与BC1所成角的大小.16.如图,P-ABD和Q-BCD为两个全等的正棱锥,且A,B,C,D四点共面,其中AB=1,∠APB=90°.(Ⅰ)求证:BD⊥平面APQ;(Ⅱ)求直线PB与平面PDQ所成角的正弦值.17.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A1ACC1⊥底面ABC,AB=BC=2,∠ACB=30°,∠C1CB=60°,BC1⊥A1C,E为AC的中点,侧棱CC1=2.(1)求证:A1C⊥平面C1EB;(2)求直线CC1与平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18.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平面PAB⊥平面ABC,AB=6,BC=2√3,AC=2√6,D为线段AB上的点,且AD=2DB,PD⊥AC.(1)求证:PD⊥平面ABC;,求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2)若∠PAB=π419.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A1A⊥平面ABC,△ABC为正三角形,D是BC边的中点,AA1=AB=1.(1)求证:平面ADB1⊥平面BB1C1C;(2)求点B到平面ADB1的距离.20.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点D,E,F分别为棱PC,AC,AB的中点,已知PA⊥平面ABC,AB⊥BC,且AB=BC.(1)求证:平面BED⊥平面PAC;(2)求二面角F-DE-B的大小;(3)若PA=6,DF=5,求PC与平面PAB所成角的正切值.2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AD⊥CD,DB平分∠ADC,E为PC的中点,AD=CD=1,DB=2√2.(1)证明PA∥平面BDE;(2)证明AC⊥平面PBD;(3)求直线BC与平面PB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22.如图所示,在四棱台ABCD-A1B1C1D1中,AA1⊥底面ABCD,四边形ABCD为菱形,∠BAD=120°,AB=AA1=2A1B1=2.(Ⅰ)若M为CD中点,求证:AM⊥平面AA1B1B;(Ⅱ)求直线DD1与平面A1BD所成角的正弦值.=√2.23.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E为A1C1的中点,CC1C1E(Ⅰ)证明:CE⊥平面AB1C1;(Ⅱ)若AA1=√6,∠BAC=30°,求点E到平面AB1C的距离.24.如图,在四棱锥E-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平面AEC⊥平面CDE,∠AEC=90°,F为DE中点,且DE=1.(Ⅰ)求证:BE∥平面ACF;(Ⅱ)求证:CD⊥DE;(Ⅲ)求FC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25.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DAB=45°,AB=√2AD=2√2,平面AED⊥平面ABCD,△AED为等边三角形,EF∥AB,EF=√2,M为线段BC的中点.(1)求证:直线MF∥平面BED;(2)求证:平面BED⊥平面EAD;(3)求直线BF与平面BED所成角的正弦值.2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底面ABCD,侧棱PA=PD=√2,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其中BC∥AD,AB⊥AD,AC=√2,AB=BC=1,E为AD中点.(Ⅰ)求证:PE⊥平面ABCD;(Ⅱ)求异面直线PB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Ⅲ)求平面PAB与平面PCD所成的二面角.27.如图,已知多面体ABCA1B1C1,A1A,B1B,C1C均垂直于平面ABC,∠ABC=120°,A1A=4,C1C=1,AB=BC=B1B=2.(1)证明:AB1⊥平面A1B1C1;(2)求直线AC1与平面ABB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答案和解析1.【答案】(1)证明:法一、如图,取PB 中点G ,连接AG ,NG ,∵N 为PC 的中点, ∴NG ∥BC ,且NG =12BC ,又AM =23AD =2,BC =4,且AD ∥BC , ∴AM ∥BC ,且AM =12BC ,则NG ∥AM ,且NG =AM ,∴四边形AMNG 为平行四边形,则NM ∥AG , ∵AG ⊂平面PAB ,NM ⊄平面PAB , ∴MN ∥平面PAB ; 法二、在△PAC 中,过N 作NE ⊥AC ,垂足为E ,连接ME , 在△ABC 中,由已知AB =AC =3,BC =4,得cos ∠ACB =42+32−322×4×3=23,∵AD ∥BC ,∴cos ∠EAM =23,则sin ∠EAM =√53,在△EAM 中,∵AM =23AD =2,AE =12AC =32,由余弦定理得:EM =√AE 2+AM 2−2AE ⋅AM ⋅cos∠EAM =√94+4−2×32×2×23=32,∴cos ∠AEM =(32)2+(32)2−42×32×32=19,而在△ABC 中,cos ∠BAC =32+32−422×3×3=19,∴cos ∠AEM =cos ∠BAC ,即∠AEM =∠BAC , ∴AB ∥EM ,则EM ∥平面PAB .由PA ⊥底面ABCD ,得PA ⊥AC ,又NE ⊥AC , ∴NE ∥PA ,则NE ∥平面PAB . ∵NE ∩EM =E ,∴平面NEM ∥平面PAB ,则MN ∥平面PAB ;(2)解:在△AMC 中,由AM =2,AC =3,cos ∠MAC =23,得CM 2=AC 2+AM 2-2AC •AM •cos ∠MAC =9+4−2×3×2×23=5.∴AM 2+MC 2=AC 2,则AM ⊥MC , ∵PA ⊥底面ABCD ,PA ⊂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且平面ABCD ∩平面PAD =AD , ∴CM ⊥平面PAD ,则平面PNM ⊥平面PAD .在平面PAD 内,过A 作AF ⊥PM ,交PM 于F ,连接NF ,则∠ANF 为直线AN 与平面PMN 所成角.在Rt△PAC中,由N是PC的中点,得AN=12PC=12√PA2+PC2=52,在Rt△PAM中,由PA•AM=PM•AF,得AF=PA⋅AMPM =√42+22=4√55,∴sin∠ANF=AFAN =4√5552=8√525.∴直线AN与平面P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8√525.【解析】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求法,考查数学转化思想方法,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是中档题.(1)法一、取PB中点G,连接AG,NG,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NG∥BC,且NG=12BC,再由已知得AM∥BC,且AM=12BC,得到NG∥AM,且NG=AM,说明四边形AMNG为平行四边形,可得NM∥AG,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得到MN∥平面PAB;法二、证明MN∥平面PAB,转化为证明平面NEM∥平面PAB,在△PAC中,过N作NE⊥AC,垂足为E,连接ME,由已知PA⊥底面ABCD,可得PA∥NE,通过求解直角三角形得到ME∥AB,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可得平面NEM∥平面PAB,则结论得证;(2)由勾股定理得CM⊥AD,进一步得到平面PNM⊥平面PAD,在平面PAD内,过A作AF⊥PM,交PM于F,连接NF,则∠ANF为直线AN与平面PMN所成角.然后求解直角三角形可得直线AN与平面PMN所成角的正弦值.2.【答案】(1)证明:取PA的中点F,连接EF,BF,因为E是PD的中点,所以EF∥AD,EF=12AD,AB=BC=12AD,∠BAD=∠ABC=90°,∴BC∥AD,EF∥BC,EF=BC,∴四边形BCEF是平行四边形,可得CE∥BF,BF⊂平面PAB,CE⊄平面PAB,∴直线CE∥平面PAB;(2)解:如图所示,取AD中点O,连接PO,CO,由于△PAD为正三角形,则PO⊥AD,因为侧面PAD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PO⊥平面ABCD,所以PO⊥CO. 因为AO=AB=BC=12AD,且∠BAD=∠ABC= 90∘,所以四边形ABCO是矩形,所以CO⊥AD,以O为原点,OC为x轴,OD为y轴,OP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AB=BC=12AD=1,则OA=OD=AB=CO=1.又因为△POC为直角三角形,|OC|=√33|OP|,所以∠PCO=60∘.作MN⊥CO,垂足为N,连接BN,因为PO ⊥CO ,所以MN //PO ,且PO ⊥平面ABCD ,所以MN ⊥平面ABCD ,所以∠MBN 即为直线BM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 设CN =t ,因为∠PCO =60∘,所以MN =√3t ,BN =√BC 2+CN 2=√t 2+1. 因为∠MBN =45∘,所以MN =BN ,即√3t =√t 2+1,解得t =√22,所以ON =1−√22,MN =√62,所以A (0,−1,0),B (1,−1,0),M (1−√22,0,√62),D (0,1,0),则AB ⃗⃗⃗⃗⃗ =(1,0,0),AD⃗⃗⃗⃗⃗⃗ =(0,2,0),AM ⃗⃗⃗⃗⃗⃗ =(1−√22,1,√62). 设平面MAB 和平面DAB 的法向量分别为n 1⃗⃗⃗⃗ =(x 1,y 1,z 1),n 2⃗⃗⃗⃗ =(x 2,y 2,z 2), 则{AB ⃗⃗⃗⃗⃗ ·n 1⃗⃗⃗⃗ =0AM ⃗⃗⃗⃗⃗⃗ ·n 1⃗⃗⃗⃗ =0,即{x 1=0(1−√22)x 1+y 1+√62z 1=0, 可取z 1=−2,则n 1⃗⃗⃗⃗ =(0,√6,−2), 同理可得n 2⃗⃗⃗⃗ =(0,0,1),所以.因为二面角M -AB -D 是锐角,所以其余弦值为√105.【解析】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夹角,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取PA 的中点F ,连接EF ,BF ,通过证明CE ∥BF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2)取AD 中点O ,连接PO ,CO ,作MN ⊥CO ,垂足为N ,以O 为原点,OC 为x 轴,OD 为y 轴,OP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即可求出二面角M -AB -D 的余弦值.3.【答案】证明:(1)因为BB 1⊥面ABC ,AE ⊂面ABC ,所以AE ⊥BB 1,由AB =AC ,E 为BC 的中点得到AE ⊥BC , ∵BC ∩BB 1=B ,BC 、BB 1⊂面BB 1C 1C , ∴AE ⊥面BB 1C 1C ,,∴AE ⊥B 1C ;解:(2)取B 1C 1的中点E 1,连A 1E 1,E 1C ,则AE ∥A 1E 1, ∴∠E 1A 1C 是异面直线AE 与A 1C 所成的角, 设AC =AB =AA 1=2,则由∠BAC =90°, 可得A 1E 1=AE =√2,A 1C =2√2,E 1C 1=EC =12BC =√2,∴E 1C =√E 1C 12+C 1C 2=√6,∵在△E 1A 1C 中,cos ∠E 1A 1C =2+8−62⋅√2⋅2√2=12, 所以异面直线AE 与A 1C 所成的角为π3;(3)连接AG ,设P 是AC 的中点,过点P 作PQ ⊥AG 于Q ,连EP ,EQ ,则EP ⊥AC ,又∵平面ABC ⊥平面ACC 1A 1,平面ABC ∩平面ACC 1A 1=AC ∴EP ⊥平面ACC 1A 1, 而PQ ⊥AG ∴EQ ⊥AG .∴∠PQE 是二面角C -AG -E 的平面角, 由(2)假设知:EP =1,AP =1, Rt △ACG ∽Rt △AQP ,PQ =CG·AP AG=1√5,故tan ∠PQE =PEPQ =√5,所以二面角C -AG -E 的平面角正切值是√5.【解析】本题考查异面直线的夹角,线线垂直的判定,属于中档题,熟练掌握线面垂直,线线垂直与面面垂直之间的转化及异面直线夹角及二面角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较难题.(1)由BB 1⊥面ABC 及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AE ⊥BB 1,由AC =AB ,E 是BC 的中点,及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得AE ⊥BC ,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得AE ⊥面BB 1C 1C ,进而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得到AE ⊥B 1C ;(2)取B 1C 1的中点E 1,连A 1E 1,E 1C ,根据异面直线夹角定义可得,∠E 1A 1C 是异面直线A 与A 1C 所成的角,设AC =AB =AA 1=2,解三角形E 1A 1C 可得答案. (3)连接AG ,设P 是AC 的中点,过点P 作PQ ⊥AG 于Q ,连EP ,EQ ,则EP ⊥AC ,由直三棱锥的侧面与底面垂直,结合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EP ⊥平面ACC 1A 1,进而由二面角的定义可得∠PQE 是二面角C -AG -E 的平面角.4.【答案】(Ⅰ)证明:因为底面ABCD 是菱形,AC ∩BD =O ,所以O 为AC ,BD 中点.-------------------------------------(1分)又因为PA =PC ,PB =PD ,所以PO ⊥AC ,PO ⊥BD ,---------------------------------------(3分)所以PO ⊥底面ABCD .----------------------------------------(4分)(Ⅱ)解:由底面ABCD 是菱形可得AC ⊥BD , 又由(Ⅰ)可知PO ⊥AC ,PO ⊥BD .如图,以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由△PA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PB =PD =√6,可得PO =√3,OB =OD =√3.所以A(1,0,0),C(−1,0,0),B(0,√3,0),P(0,0,√3).---------------------------------------(5分)所以CP ⃗⃗⃗⃗⃗ =(1,0,√3),AP ⃗⃗⃗⃗⃗ =(−1,0,√3). 由已知可得OF ⃗⃗⃗⃗⃗ =OA⃗⃗⃗⃗⃗ +14AP ⃗⃗⃗⃗⃗ =(34,0,√34)-----------------------------------------(6分) 设平面BD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3y =034x +√34z =0令x =1,则z =−√3,所以n ⃗ =(1,0,-√3).----------------------------------------(8分) 因为cos <CP ⃗⃗⃗⃗⃗ ,n ⃗ >=CP ⃗⃗⃗⃗⃗ ⋅n ⃗⃗|CP ⃗⃗⃗⃗⃗ ||n ⃗⃗ |=-12,----------------------------------------(9分) 所以直线CP 与平面BD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2,所以直线CP 与平面BDF 所成角的大小为30°.-----------------------------------------(10分)(Ⅲ)解:设BMBP =λ(0≤λ≤1),则CM ⃗⃗⃗⃗⃗⃗ =CB ⃗⃗⃗⃗⃗ +BM ⃗⃗⃗⃗⃗⃗ =CB ⃗⃗⃗⃗⃗ +λBP ⃗⃗⃗⃗⃗ =(1,√3(1−λ),√3λ).---------------------------------(11分)若使CM ∥平面BDF ,需且仅需CM −⋅n ⃗ =0且CM ⊄平面BDF ,---------------------(12分) 解得λ=13∈[0,1],----------------------------------------(13分) 所以在线段PB 上存在一点M ,使得CM ∥平面BDF . 此时BM BP =13.-----------------------------------(14分)【解析】(Ⅰ)证明PO ⊥底面ABCD ,只需证明PO ⊥AC ,PO ⊥BD ;(Ⅱ)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直线CP 的方向向量,平面BDF 的法向量,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可求直线CP 与平面BDF 所成角的大小;(Ⅲ)设BMBP =λ(0≤λ≤1),若使CM ∥平面BDF ,需且仅需CM −⋅n ⃗ =0且CM ⊄平面BDF ,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线面垂直,考查线面平行,考查线面角,考查向量知识的运用,正确求出向量的坐标是关键.5.【答案】解:(I )证明:∵CC 1⊥平面ABC ,AC ⊂平面ABC ,∠ACB =90°, ∴CC 1⊥AC ,AC ⊥BC ,又BC ∩CC 1=C ,∴AC ⊥平面BCC 1,BC 1⊂平面BCC 1, ∴AC ⊥BC 1.(II )证明:如图,设CB 1∩C 1B =E ,连接DE , ∵D 为AB 的中点,E 为C 1B 的中点,∴DE ∥AC 1, ∵DE ⊂平面B 1CD ,AC 1⊄平面B 1CD , ∴AC 1∥平面B 1CD .(III )解:由DE ∥AC 1,∠CED 为AC 1与B 1C 所成的角,在△CDE 中,DE =12AC 1=12√AC 2+CC 12=√62, CE =12B 1C =12√BC 2+BB 12=√62,CD =12AB =12√AC 2+BC 2=1,cos ∠CED =CE 2+DE 2−CD 22×CE×DE=32+32−12×√62×√62=23,∴异面直线AC 1与B 1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3.【解析】本题考查线线垂直的判定、线面平行的判定、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I )先证线面垂直,再由线面垂直证明线线垂直即可; (II )作平行线,由线线平行证明线面平行即可;(III )先证明∠CED 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再在三角形中利用余弦定理计算即可. 6.【答案】解:如图,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 设AC ,A 1C 1的中点分别为O ,O 1, 则,OB ⊥OC ,OO 1⊥OC ,OO 1⊥OB ,故以{OB ⃗⃗⃗⃗⃗⃗ ,OC ⃗⃗⃗⃗⃗ ,OO 1⃗⃗⃗⃗⃗⃗⃗⃗ }为基底,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AB =AA 1=2,A (0,-1,0),B (√3,0,0), C (0,1,0),A 1(0,-1,2),B 1(√3,0,2),C 1(0,1,2).(1)点P 为A 1B 1的中点.∴P(√32,−12,2),∴BP ⃗⃗⃗⃗⃗ =(−√32,−12,2),AC 1⃗⃗⃗⃗⃗⃗⃗ =(0,2,2). |cos <BP ⃗⃗⃗⃗⃗ ,AC 1⃗⃗⃗⃗⃗⃗⃗ >|=|BP ⃗⃗⃗⃗⃗ ⋅AC 1⃗⃗⃗⃗⃗⃗⃗⃗||BP ⃗⃗⃗⃗⃗ |⋅|AC 1⃗⃗⃗⃗⃗⃗⃗⃗ |=|−1+4|√5×2√2=3√1020.∴异面直线BP 与AC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1020; (2)∵Q 为BC 的中点.∴Q (√32,12,0)∴AQ ⃗⃗⃗⃗⃗ =(√32,32,0),AC 1⃗⃗⃗⃗⃗⃗⃗ =(0,2,2),CC 1⃗⃗⃗⃗⃗⃗⃗ =(0,0,2),设平面AQC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 由{AQ ⃗⃗⃗⃗⃗ ·n ⃗ =√32x +32y =0AC 1⃗⃗⃗⃗⃗⃗⃗ ·n⃗ =2y +2z =0,可取n⃗ =(√3,-1,1), 设直线CC 1与平面AQC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θ, sinθ=|cos|=|CC 1⃗⃗⃗⃗⃗⃗⃗ ⋅n ⃗ ||CC 1⃗⃗⃗⃗⃗⃗⃗ |⋅|n⃗ |=2√5×2=√55, ∴直线CC 1与平面AQC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5.【解析】本题考查了向量法求空间角,属于中档题.设AC ,A 1C 1的中点分别为O ,O 1,以{OB ⃗⃗⃗⃗⃗⃗ ,OC ⃗⃗⃗⃗⃗ ,OO 1⃗⃗⃗⃗⃗⃗⃗⃗ }为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1)由|cos <BP ⃗⃗⃗⃗⃗ ,AC 1⃗⃗⃗⃗⃗⃗⃗ >|=|BP ⃗⃗⃗⃗⃗⃗ ⋅AC 1⃗⃗⃗⃗⃗⃗⃗⃗||BP ⃗⃗⃗⃗⃗⃗ |⋅|AC 1⃗⃗⃗⃗⃗⃗⃗⃗ |可得异面直线BP 与AC 1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得平面AQC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设直线CC 1与平面AQC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θ,可得sinθ=|cos <CC 1⃗⃗⃗⃗⃗⃗⃗ ,n⃗ >|=|CC 1⃗⃗⃗⃗⃗⃗⃗ ⋅n ⃗⃗ ||CC 1⃗⃗⃗⃗⃗⃗⃗ |⋅|n ⃗⃗ |,即可得直线CC 1与平面AQC 1所成角的正弦值.7.【答案】(1)证明:如图,设AC ∩BD =O ,∵ABCD 为正方形,∴O 为BD 的中点,连接OM ,∵PD ∥平面MAC ,PD ⊂平面PBD ,平面PBD ∩平面AMC =OM , ∴PD ∥OM ,则BOBD =BM BP,即M 为PB 的中点;(2)解:取AD 中点G , ∵PA =PD ,∴PG ⊥AD ,∵平面PAD ⊥平面ABCD ,且平面PAD ∩平面ABCD =AD , ∴PG ⊥平面ABCD ,则PG ⊥AD ,连接OG ,则PG ⊥OG ,由G 是AD 的中点,O 是AC 的中点,可得OG ∥DC ,则OG ⊥AD .以G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GD 、GO 、GP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距离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PA =PD =√6,AB =4,得D (2,0,0),A (-2,0,0),P (0,0,√2),C (2,4,0),B (-2,4,0),M (-1,2,√22),DP ⃗⃗⃗⃗⃗ =(−2,0,√2),DB⃗⃗⃗⃗⃗⃗ =(−4,4,0). 设平面PBD 的一个法向量为m ⃗⃗⃗ =(x ,y ,z),则由{m ⃗⃗⃗ ⋅DP ⃗⃗⃗⃗⃗ =0m⃗⃗⃗ ⋅DB ⃗⃗⃗⃗⃗⃗ =0,得{−2x +√2z =0−4x +4y =0,取z =√2,得m ⃗⃗⃗ =(1,1,√2). 取平面PA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 =(0,1,0).∴cos <m ⃗⃗⃗ ,n ⃗ >=m ⃗⃗⃗ ⋅n ⃗⃗ |m ⃗⃗⃗ ||n ⃗⃗ |=12×1=12. ∴二面角B -PD -A 的大小为60°;(3)解:CM ⃗⃗⃗⃗⃗⃗ =(−3,−2,√22),平面BDP 的一个法向量为m ⃗⃗⃗ =(1,1,√2).∴直线MC 与平面BDP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cos <CM ⃗⃗⃗⃗⃗⃗ ,m ⃗⃗⃗ >|=|CM ⃗⃗⃗⃗⃗⃗⋅m ⃗⃗⃗|CM ⃗⃗⃗⃗⃗⃗ ||m ⃗⃗⃗ ||=|−2√9+4+12×1|=2√69.【解析】本题考查线面角与面面角的求法,训练了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属中档题.(1)设AC ∩BD =O ,则O 为BD 的中点,连接OM ,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证明OM ∥PD ,再由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可得M 为PB 的中点;(2)取AD 中点G ,可得PG ⊥AD ,再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PG ⊥平面ABCD ,则PG ⊥AD ,连接OG ,则PG ⊥OG ,再证明OG ⊥AD .以G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GD 、GO 、GP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距离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PBD 与平面PAD 的一个法向量,由两法向量所成角的大小可得二面角B -PD -A 的大小;(3)求出CM⃗⃗⃗⃗⃗⃗ 的坐标,由CM ⃗⃗⃗⃗⃗⃗ 与平面PBD 的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可得直线MC 与平面BDP 所成角的正弦值.8.【答案】解:(Ⅰ)证明:设BD 与AC 的交点为O ,连结EO , ∵ABCD 是矩形, ∴O 为BD 的中点 ∵E 为PD 的中点, ∴EO ∥PB .EO ⊂平面AEC ,PB ⊄平面AEC ∴PB ∥平面AEC ;(Ⅱ)∵AP =1,AD =√3,三棱锥P -ABD 的体积V =√34,∴V =16PA ⋅AB ⋅AD =√36AB =√34,∴AB =32,PB =√1+(32)2=√132.作AH ⊥PB 交PB 于H , 由题意可知BC ⊥平面PAB , ∴BC ⊥AH ,故AH ⊥平面PBC .又在三角形PAB 中,由射影定理可得:AH =PA⋅AB PB=3√1313A 到平面PBC 的距离3√1313.【解析】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Ⅰ)设BD 与AC 的交点为O ,连结EO ,通过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PB ∥平面AEC ;(Ⅱ)通过AP =1,AD =√3,三棱锥P -ABD 的体积V =√34,求出AB ,作AH ⊥PB 角PB于H ,说明AH 就是A 到平面PBC 的距离.通过解三角形求解即可. 9.【答案】证明:(I )∵PA ⊥底面ABCD ,AD ⊥AB , 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D =DC =AP =2,AB =1,点E 为棱PC 的中点. ∴B (1,0,0),C (2,2,0),D (0,2,0), P (0,0,2),E (1,1,1)∴BE⃗⃗⃗⃗⃗ =(0,1,1),DC ⃗⃗⃗⃗⃗ =(2,0,0) ∵BE ⃗⃗⃗⃗⃗ •DC ⃗⃗⃗⃗⃗ =0, ∴BE ⊥DC ;(Ⅱ)∵BD ⃗⃗⃗⃗⃗⃗ =(-1,2,0),PB ⃗⃗⃗⃗⃗ =(1,0,-2),设平面PBD 的法向量m⃗⃗⃗ =(x ,y ,z ), 由{m ⃗⃗⃗ ⋅BD ⃗⃗⃗⃗⃗⃗ =0m⃗⃗⃗ ⋅PB ⃗⃗⃗⃗⃗ =0,得{−x +2y =0x −2z =0, 令y =1,则m⃗⃗⃗ =(2,1,1), 则直线BE 与平面PBD 所成角θ满足: sinθ=m⃗⃗⃗ ⋅BE ⃗⃗⃗⃗⃗⃗ |m ⃗⃗⃗ |⋅|BE ⃗⃗⃗⃗⃗⃗ |=2√6×√2=√33, 故直线BE 与平面PB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3.(Ⅲ)∵BC⃗⃗⃗⃗⃗ =(1,2,0),CP ⃗⃗⃗⃗⃗ =(-2,-2,2),AC ⃗⃗⃗⃗⃗ =(2,2,0), 由F 点在棱PC 上,设CF⃗⃗⃗⃗⃗ =λCP ⃗⃗⃗⃗⃗ =(-2λ,-2λ,2λ)(0≤λ≤1), 故BF ⃗⃗⃗⃗⃗ =BC ⃗⃗⃗⃗⃗ +CF⃗⃗⃗⃗⃗ =(1-2λ,2-2λ,2λ)(0≤λ≤1), 由BF ⊥AC ,得BF ⃗⃗⃗⃗⃗ •AC ⃗⃗⃗⃗⃗ =2(1-2λ)+2(2-2λ)=0, 解得λ=34,即BF ⃗⃗⃗⃗⃗ =(-12,12,32), 设平面FBA 的法向量为n ⃗ =(a ,b ,c ), 由{n ⃗ ⋅AB ⃗⃗⃗⃗⃗ =0n ⃗ ⋅BF ⃗⃗⃗⃗⃗ =0,得{a =0−12a +12b +32c =0令c =1,则n⃗ =(0,-3,1), 取平面ABP 的法向量i =(0,1,0), 则二面角F -AB -P 的平面角α满足: cosα=|i ⋅n ⃗⃗ ||i|⋅|n ⃗⃗ |=3√10=3√1010,故二面角F -AB -P 的余弦值为:3√1010【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空间二面角的平面角,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将二面角问题转化为向量夹角问题,是解答的关键.(I )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BE ,DC 的方向向量,根据BE ⃗⃗⃗⃗⃗ •DC ⃗⃗⃗⃗⃗ =0,可得BE ⊥DC ;(II )求出平面PBD 的一个法向量,代入向量夹角公式,可得直线BE 与平面PBD 所成角的正弦值;(Ⅲ)根据BF ⊥AC ,求出向量BF ⃗⃗⃗⃗⃗ 的坐标,进而求出平面FAB 和平面ABP 的法向量,代入向量夹角公式,可得二面角F -AB -P 的余弦值. 10.【答案】证明:(Ⅰ)取AD 的中点F ,连接EF ,CF ,∵E 为PD 的中点,∴EF ∥PA ,EF ∥平面PAB ,在四边形ABCD 中,BC ∥AD ,AD =2DC =2CB ,F 为中点,∴四边形CBAF 为平行四边形,故CF ∥AB ,CF ∥平面PAB ,∵CF ∩EF =F ,EF ∥平面PAB ,CF ∥平面PAB , ∴平面EFC ∥平面ABP , ∵EC ⊂平面EFC , ∴EC ∥平面PAB .解:(Ⅱ)连接BF ,过F 作FM ⊥PB 于M ,连接PF , ∵PA =PD ,∴PF ⊥AD ,∵DF ∥BC ,DF =BC ,CD ⊥AD ,∴四边形BCDF 为矩形,∴BF ⊥AD , 又AD ∥BC ,故PF ⊥BC ,BF ⊥BC ,又BF ∩PF =F ,BF 、PF ⊂平面PBF ,BC ⊄平面PBF , ∴BC ⊥平面PBF ,∴BC ⊥PB ,设DC =CB =1,由PC =AD =2DC =2CB ,得AD =PC =2, ∴PB =√PC 2−BC 2=√4−1=√3, BF =PF =1,∴MF =√12−(√32)2=12,又BC ⊥平面PBF ,∴BC ⊥MF ,又PB ∩BC =B ,PB 、BC ⊂平面PBC ,MF ⊄平面PBC , ∴MF ⊥平面PBC ,即点F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12,∵MF =12,D 到平面PBC 的距离应该和MF 平行且相等,均为12, E 为PD 中点,E 到平面PBC 的垂足也为所在线段的中点,即中位线, ∴E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14,在△PCD 中,PC =2,CD =1,PD =√2,,故由余弦定理得CE =√2, 设直线CE 与平面PBC 所成角为θ,则sinθ=14CE=√28.【解析】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考查线面角的正弦值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Ⅰ)取AD的中点F,连结EF,CF,推导出EF∥PA,CF∥AB,从而平面EFC∥平面ABP,由此能证明EC∥平面PAB.(Ⅱ)连结BF,过F作FM⊥PB于M,连结PF,推导出四边形BCDF为矩形,从而BF⊥AD,进而AD⊥平面PBF,由AD∥BC,得BC⊥PB,再求出BC⊥MF,由此能求出sinθ.11.【答案】证明:(Ⅰ)∵EA=EB,M是AB的中点,∴EM⊥AB,∵平面ABE⊥平面ABCD,平面ABE∩平面ABCD=AB,EM⊂平面ABE,∴EM⊥平面ABCD,∵AD⊂平面ABCD,∴EM⊥AD;(Ⅱ)取DE的中点F,连接AF,NF,∵N是CE的中点,∴NF=//12CD,∵M是AB的中点,∴AM=//12CD,∴NF=//AM,∴四边形AMNF是平行四边形,∴MN∥AF,∵MN⊄平面ADE,AF⊂平面ADE,∴MN∥平面ADE;解:(III)设点A到平面BCE的距离为d,由(I)知ME⊥平面ABC,BC=BE=2,MC=ME=√3,则CE=√6,BN=√BE2−EN2=√102,∴S△BCE=12CE⋅BN=√152,S△ABC=12BA×BC×sin60°=√3,∵V A-BCE=V E-ABC,即13S△BCE×d=13S△ABC×ME,解得d=2√155,故点A到平面BCE的距离为2√155.【解析】本题考查线线垂直、线面平行的证明,考查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法,涉及到力、数据处理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是中档题.(Ⅰ)推导出EM ⊥AB ,从而EM ⊥平面ABCD ,由此能证明EM ⊥AD ;(Ⅱ)取DE 的中点F ,连接AF ,NF ,推导出四边形AMNF 是平行四边形,从而MN ∥AF ,由此能证明MN ∥平面ADE ;(III )设点A 到平面BCE 的距离为d ,由V A -BCE =V E -ABC ,能求出点A 到平面BCE 的距离.12.【答案】(I )证明:∵AB ∥CD ,AD ⊥DC ,AB =AD =1,CD =2,∴BD =BC =√2, ∴BD 2+BC 2=CD 2, ∴BD ⊥BC ,∵E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 ∴EA ⊥BD ,∵EA ∥FC , ∴FC ⊥BD ,又BC ⊂平面BCF ,FC ⊂平面BCF ,BC ∩CF =C , ∴BD ⊥平面FBC , 又BD ⊂平面BDE ,∴平面BDE ⊥平面BCF .(II )解:过A 作AM ⊥DE ,垂足为M , ∵EA ⊥平面ABCD ,CD ⊂平面ABCD , ∴EA ⊥CD ,又CD ⊥AD ,EA ∩AD =A , ∴CD ⊥平面EAD ,又AM ⊂平面EAD , ∴AM ⊥CD ,又AM ⊥DE ,DE ∩CD =D , ∴AM ⊥平面CDE ,∵AD =AE =1,EA ⊥AD ,∴AM =√22,即A 到平面CDE 的距离为√22,∵AB ∥CD ,CD ⊂平面CDE ,AB ⊄平面CDE , ∴AB ∥平面CDE ,∴B 到平面CDE 的距离为√22.【解析】(I )先计算BD ,BC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BD ⊥BC ,再利用EA ⊥平面ABCD 得出AE ⊥BD ,从而有CF ⊥BD ,故而推出BD ⊥平面FBC ,于是平面EBD ⊥平面BCF ;(II )证明AB ∥平面CDE ,于是B 到平面CDE 的距离等于A 到平面CDE 的距离,过A 作AM ⊥DE ,证明AM ⊥平面CDE ,于是AM 的长即为B 到平面CDE 的距离. 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空间距离的计算,属于中档题. 13.【答案】证明:方法一:(1)取PA 中点G ,连结DG 、FG . ∵F 是PB 的中点, ∴GF ∥AB 且GF =12AB ,又底面ABCD 为矩形,E 是DC 中点, ∴DE ∥AB 且DE =12AB∴GF ∥DE 且GF =DE ,∴EF ∥DG∵DG ⊂平面PAD ,EF ⊄平面PAD , ∴EF ∥平面PAD .(2)∵PD ⊥底面ABCD ,AB ⊂面ABCD ∴PD ⊥AB又底面ABCD 为矩形 ∴AD ⊥AB 又PD ∩AD =D ∴AB ⊥平面PAD ∵DG ⊂平面PAD ∴AB ⊥DG∵AD =PD ,G 为AP 中点 ∴DG ⊥AP又AB ∩AP =A , ∴DG ⊥平面PAB又由(1)知EF ∥DG ∴EF ⊥平面PAB ,又EF ⊂面AEF ∴平面AEF ⊥平面PAB .证法二:(1)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D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a . ∵AD =PD =2,∴A (2,0,0),B (2,a ,0),C (0,a ,0),P (0,0,2), ∵E 、F 分别为CD ,PB 的中点 ∴E (0,a2,0),F (1,a2,0).∴EF ⃗⃗⃗⃗⃗ =(1,0,1), ∵DP ⃗⃗⃗⃗⃗ +DA ⃗⃗⃗⃗⃗ =(0,0,2)+(2,0,0)=(2,0,2), ∴EF ⃗⃗⃗⃗⃗ =12(DP ⃗⃗⃗⃗⃗ +DA ⃗⃗⃗⃗⃗ )=12DP ⃗⃗⃗⃗⃗ +12DA ⃗⃗⃗⃗⃗ , 故EF ⃗⃗⃗⃗⃗ 、DP ⃗⃗⃗⃗⃗ 、DA ⃗⃗⃗⃗⃗ 共面, 又EF ⊄平面PAD ∴EF ∥平面PAD .(2)由(1)知EF ⃗⃗⃗⃗⃗ =(1,0,1),AB ⃗⃗⃗⃗⃗ =(0,a ,0),AP⃗⃗⃗⃗⃗ =(−2,0,2). ∴EF ⃗⃗⃗⃗⃗ ⋅AB ⃗⃗⃗⃗⃗ =0,EF ⃗⃗⃗⃗⃗ •AP ⃗⃗⃗⃗⃗ =-2+0+2=0, ∴EF ⃗⃗⃗⃗⃗ ⊥AB ⃗⃗⃗⃗⃗ ,EF ⃗⃗⃗⃗⃗ ⊥AP ⃗⃗⃗⃗⃗ , 又AB ∩AP =A ,∴EF ⊥平面PAB , 又EF ⊂平面AEF ,∴平面AEF ⊥平面PAB , (3)AB =2√2由(1)知,∴AE ⃗⃗⃗⃗⃗ =(-2,√2,0),EF⃗⃗⃗⃗⃗ =(1,0,1)设平面AEF 的法向量n ⃗ =(x ,y ,z),则{n⃗ ⋅AE ⃗⃗⃗⃗⃗ =0n ⃗ ⋅EF ⃗⃗⃗⃗⃗ =0即−2x +√2y =0令x =1,则y =√2,z =-1, ∴n⃗ =(1,√2,-1), 又AC⃗⃗⃗⃗⃗ =(-2,2√2,0), ∴cos <AC⃗⃗⃗⃗⃗ ,n ⃗ >=−2+4+02√12=√36, ∴sinθ=|cos <AC⃗⃗⃗⃗⃗ ,n ⃗ >|=√36.【解析】方法一;(1)取PA 中点G ,连结DG 、FG ,要证明EF ∥平面PAD ,我们可以证明EF 与平面PAD 中的直线AD 平行,根据E 、F 分别是PB 、PC 的中点,利用中位线定理结合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线面垂直的和面面垂直的判断定理即可证明.方法二:(1)求出直线EF 所在的向量,得到EF ⃗⃗⃗⃗⃗ =12(DP ⃗⃗⃗⃗⃗ +DA ⃗⃗⃗⃗⃗ )=12DP ⃗⃗⃗⃗⃗ +12DA ⃗⃗⃗⃗⃗ ,即可证明EF ∥平面PAD .(2)再求出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所在的向量,然后利用向量的数量积为0,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到线面垂直,即可证明平面AEF ⊥平面PAB(3)求出平面的法向量以及直线所在的向量,再利用向量的有关运算求出两个向量的夹角,进而转化为线面角,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面面垂直,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进而得到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利于建立空间之间坐标系,利用向量的有关知识解决空间角与空间距离以及线面的位置关系等问题,属于中档题.14.【答案】解:(1)证明:∵PO ⊥平面ABCD ,且AD ⊂平面ABCD , ∴PO ⊥AD , ∵∠ADC =45°且AD =AC =2, ∴∠ACD =45°, ∴∠DAC =90°, ∴AD ⊥AC ,∵AC ⊂平面PAC ,PO ⊂平面PAC ,且AC ∩PO =O , ∴由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AD ⊥平面PAC . (2)解:取DO 中点N ,连接MN ,AN , 由PO ⊥平面ABCD ,得MN ⊥平面ABCD , ∴∠MAN 是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 ∵M 为PD 的中点, ∴MN ∥PO ,且MN =12PO =3, AN =12DO =√52,在Rt △ANM 中,tan ∠MAN =MNAN =3√52=6√55, 即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6√55.【解析】(1)由PO ⊥平面ABCD ,得PO ⊥AD ,由∠ADC =45°,AD =AC ,得AD ⊥AC ,从而证明AD ⊥平面PAC .(2)取DO 中点N ,连接MN ,AN ,由M 为PD 的中点,知MN ∥PO ,由PO ⊥平面出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证明,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注意合理地化空间问题为平面问题. 15.【答案】证明:(I )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连接A 1B ,交AB 1于O 点,连接OD∵在△A 1BC 1中,A 1D =DC 1,A 1O =OB , ∴OD ∥BC 1,又∵OD ⊂平面AB 1D ,BC 1⊄平面AB 1D ; ∴BC 1∥平面AB 1D ;(II )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 1A ⊥平面A 1B 1C 1; ∵B 1D ⊂平面A 1B 1C 1; ∴A 1A ⊥B 1D在△A 1B 1C 1中,D 为A 1C 1的中点 ∴B 1D ⊥A 1C 1又∵A 1A ∩A 1C 1=A 1,A 1A ,A 1C 1⊂平面AA 1C 1C , ∴B 1D ⊥平面AA 1C 1C , 又∵A 1C ⊂平面AA 1C 1C , ∴B 1D ⊥A 1C又∵A 1D AA 1=AA1AC =√22∴∠DA 1A =∠A 1AC =90°∴△DA 1A ∽△A 1AC ,∠ADA 1=∠CA 1A∵∠DA 1C +∠CA 1A =90° ∴∠DA 1C +∠ADA 1=90°∴A 1C ⊥AD又∵B 1D ∩AD =D ,B 1D ,AD ⊂平面AB 1D ; ∴A 1C ⊥平面AB 1D ;解:(III )由(I )得,OD ∥BC 1, 故AD 与BC 1所成的角即为∠ADO在△ADO 中,AD =√3,OD =12BC 1=√62,AO =12A 1B =√62,∵AD 2=OD 2+AO 2,OD =AO∴△ADO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ADO =45°即异面直线AD 与BC 1所成角等于45°【解析】(I )连接A 1B ,交AB 1于O 点,连接OD ,由平行四边形性质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OD ∥BC 1,进而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到BC 1∥平面AB 1D ;(II )由直棱柱的几何特征可得A 1A ⊥B 1D ,由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可得B 1D ⊥A 1C 1,进而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到B 1D ⊥平面AA 1C 1C ,再由三角形相似得到A 1C ⊥AD 后,可证得A 1C ⊥平面AB 1D .(III )由(I )中OD ∥BC 1,可得异面直线AD 与BC 1所成角即∠ADO ,解△ADO 可得答案.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I )的关键是证得OD ∥BC 1,(II )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线面垂直与线线垂直之间的转化,(III )的关键是得到异面直线AD 与BC 1所成角即∠ADO .16.【答案】(Ⅰ)证明:由P -ABD ,Q -BCD 是相同正三棱锥,且∠APB =90°,分别过P 、Q 作PE ⊥平面ABD ,QF ⊥平面BCD ,垂足分别为E 、F ,则E 、F 分别为底面正三角形ABD 与BCD 的中心. 连接EF 交BD 于G ,则G 为BD 的中点,连接PG 、QG ,则PG ⊥BD ,QG ⊥BD ,又PG ∩QG =G ,∴BD ⊥平面PQG ,则BD ⊥PQ , 再由正三棱锥的性质可得PA ⊥BD , 又PQ ∩PA =P ,∴BD ⊥平面APQ ;(Ⅱ)∵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1,且∠APB =90°,∴PQ =EF =2EG =2×13AG =2×13×√32=√33, PE =√(√22)2−(√33)2=√66,则V B−PQD =13×12×√33×√66×1=√236.△PDQ 底边PQ 上的高为√(√22)2−(√36)2=√156,∴S △PDQ =12×√33×√156=√512.设B 到平面PQD 的距离为h ,则13×√512ℎ=√236,得h =√105.∴直线PB 与平面PDQ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05√22=2√55.【解析】(Ⅰ)由题意分别过P 、Q 作PE ⊥平面ABD ,QF ⊥平面BCD ,可得E 、F 分别为底面正三角形ABD 与BCD 的中心.连接EF 交BD 于G ,可得PG ⊥BD ,QG ⊥BD ,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可得BD ⊥PQ ,再由正三棱锥的性质可得PA ⊥BD ,则BD ⊥平面APQ ;(Ⅱ)由已知求得PQ ,PE 的长,求得四面体B -PQD 的体积,利用等积法求出B 到平面PQD 的距离,则直线PB 与平面PDQ 所成角的正弦值可求.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了利用等积法求多面体的体积,是中档题. 17.【答案】(1)证明:如图:∵AB =BC ,E 为AC 的中点,∴BE ⊥AC ,∵平面A 1ACC 1⊥平面ABC ,平面A 1ACC 1∩平面ABC =AC , ∴BE ⊥平面A 1ACC 1,∵A 1C ⊂平面A 1ACC 1,∴BE ⊥A 1C .(2)解:∵面A1ACC1⊥面ABC,∴C1在面ABC上的射影H在AC上,∴∠C1CA为直线C1C与面ABC所成的角.过H作HM⊥BC于M,连C1M,在Rt△C1CM中,CM=CC1cos∠C1CM=2cos60°=1.在Rt△CMH中,CH=CMcos∠ACB =2√33.∴在Rt△C1CH中,cos∠C1CH=CHCC1=23√32=√33.∴直线C1C与面AB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33.【解析】(1)证明BE⊥平面A1ACC1,可得BE⊥A1C,即可证明:A1C⊥平面C1EB;(2)判断∠C1CA为直线C1C与面ABC所成的角.过H作HM⊥BC于M,连C1M,即可求直线CC1与平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查线面角,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8.【答案】证明:(1)连接CD,据题知AD=4,BD=2,∵AC2+BC2=AB2,∴∠ACB=90°,∴cos∠ABC=2√36=√33,∴CD2=4+12−2×2×2√3cos∠ABC=8,∴CD=2√2,∴CD2+AD2=AC2,∴CD⊥AB,又∵平面PAB⊥平面ABC,平面PAB∩平面ABC=AB,CD⊂平面ABC,∴CD⊥平面PAB,∵PD⊂平面PAB,∴CD⊥PD,∵PD⊥AC,CD∩AC=C,CD、AC⊂平面ABC,∴PD⊥平面ABC.解:(2)∵∠PAB=π4,∴PD=AD=4,∴PA=4√2,在Rt△PCD中,PC=√PD2+CD2=2√6,∴△PAC是等腰三角形,∴S△PAC=8√2,设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为d,由V B-PAC=V P-ABC,得13S△PAC×d=13S△ABC×PD,∴d==3,故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为3.【解析】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证明,考查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1)连接CD,推导出CD⊥AB,CD⊥PD,由此能证明PD⊥平面ABC.(2)设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为d,由V B-PAC=V P-ABC,能求出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19.【答案】解:(1)证明:∵ABC-A1B1C1中,A1A⊥平面ABC,又BB 1⊂平面BB 1C 1C , ∴平面BB 1C 1C ⊥平面ABC ,∵△ABC 为正三角形,D 为BC 的中点, ∴AD ⊥BC ,又平面BB 1C 1C ∩平面ABC =BC , ∴AD ⊥平面BB 1C 1C , 又AD ⊂平面ADB 1,∴平面ADB 1⊥平面BB 1C 1C ;(2)由(1)可得△ADB 1为直角三角形, 又AD =√32,B 1D =√52,∴S △ADB 1=12×AD ×B 1D =√158,又S △ADB =12S △ABC =√38,设点B 到平面ADB 1的距离为d , 则V B−ADB 1=V B 1−ADB , ∴13S △ADB 1⋅d =13S △ADB ⋅BB 1, ∴点B 到平面ADB 1的距离d =S △ADB ⋅BB 1S △ADB 1=√3√15=√55.【解析】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考查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是中档题.(1)推导出BB 1⊥平面ABC ,从而平面BB 1C 1C ⊥平面ABC ,推导出AD ⊥BC ,从而AD ⊥平面BB 1C 1C ,由此能证明平面ADB 1⊥平面BB 1C 1C ;(2)设点B 到平面ADB 1的距离为d ,由V B−ADB 1=V B 1−ADB ,能求出点B 到平面ADB 1的距离.20.【答案】证明:(1)∵PA ⊥平面ABC ,BE ⊂平面ABC , ∴PA ⊥BE .∵AB =BC ,E 为AC 的中点, ∴BE ⊥AC ,又PA ⊂平面PAC ,AC ⊂平面PAC ,PA ∩AC =A , ∴BE ⊥平面PAC ,又BE ⊂平面BED , ∴平面BED ⊥平面PAC .(2)∵D ,E 是PC ,AC 的中点, ∴DE ∥PA ,又PA ⊥平面ABC ,∴DE ⊥平面ABC ,∵EF ⊂平面ABC ,BE ⊂平面ABC , ∴DE ⊥EF ,DE ⊥BE .∴∠FEB 为二面角F -DE -B 的平面角.∵E ,F 分别是AC ,AB 的中点,AB =AC , ∴EF =12BC =12AB =BF ,EF ∥BC .又AB ⊥BC ,∴BF ⊥EF ,∴△B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FEB =45°. ∴二面角F -DE -B 为45°.∴PA⊥BC,又BC⊥AB,PA⊂平面PAB,AB⊂平面PAB,PA∩AB=A,∴BC⊥平面PAB.∴∠CPB为直线PC与平面PAB所成的角.∵PA=6,∴DE=12PA=3,又DF=5,∴EF=√DF2−DE2=4.∴AB=BC=8.∴PB=√PA2+AB2=10.∴tan∠CPB=BCPB =4 5.【解析】(1)通过证明BE⊥平面PAC得出平面BED⊥平面PAC;(2)由DE∥PA得出DE⊥平面ABC,故DE⊥EF,DE⊥BE,于是∠FEB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根据△B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二面角的度数;(3)证明BC⊥平面PAB得出∠CPB为所求角,利用勾股定理得出BC,PB,即可得出tan∠CPB.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空间角的计算,做出空间角是解题关键,属于中档题.21.【答案】解:(1)证明:设AC∩BD=H,连接EH,在△ADC中,因为AD=CD,且DB平分∠ADC,所以H为AC的中点,又有题设,E为PC的中点,故EH∥PA,又HE⊂平面BDE,PA⊄平面BDE,所以PA∥平面BDE(2)证明:因为PD⊥平面ABCD,AC⊂平面ABCD,所以PD⊥AC由(1)知,BD⊥AC,PD∩BD=D,故AC⊥平面PBD(3)由AC⊥平面PBD可知,BH为BC在平面PBD内的射影,所以∠CBH为直线与平面PBD所成的角.由AD⊥CD,AD=CD=1,DB=2√2,可得DH=CH=√22,BH=3√22在Rt△BHC中,tan∠CBH=CHBH =13,所以直线BC与平面PB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13.【解析】(1)欲证PA∥平面BDE,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只需证PA与平面BDE内一直线平行,设AC∩BD=H,连接EH,根据中位线定理可知EH∥PA,而又HE⊂平面BDE,PA⊄平面BDE,满足定理所需条件;(2)欲证AC⊥平面PBD,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只需证AC与平面PBD内两相交直线垂直,而PD⊥AC,BD⊥AC,PD∩BD=D,满足定理所需条件;(3)由AC⊥平面PBD可知,BH为BC在平面PBD内的射影,则∠CBH为直线与平面PBD所成的角,在Rt△BHC中,求出此角即可.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和平面垂直.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线面平行和垂直练习题

线面平行和垂直练习题

线面平行和垂直练习题一、选择题1.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下列哪个平面与平面ABCD平行?A. 平面A1B1C1D1B. 平面ADD1A1C. 平面BCC1B1D. 平面ABB1A12. 已知直线a平行于平面α,直线b垂直于平面α,则直线a 与直线b的关系是: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垂直3. 下列关于线面垂直的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平面垂直B. 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平面垂直C. 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平行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平面垂直D. 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平面垂直二、填空题1. 已知直线a垂直于平面α,直线b平行于直线a,则直线b与平面α的夹角为______。

2.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平面ADD1A1与平面ABCD的夹角为______。

3. 若直线a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45°,直线b与平面α垂直,则直线a与直线b所成的角为______。

三、解答题1.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平面ABB1A1垂直于平面BCC1B1。

2. 已知直线a平行于平面α,直线b垂直于平面α,证明:直线a与直线b所成的角等于直线b与平面α的夹角。

3.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设点A(1,0,0),点B(0,1,0),点P(x,y,z),平面α过点A、B且垂直于平面xOy。

若直线AP垂直于平面α,求点P的坐标。

4. 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矩形,侧面PAB是等边三角形,侧面P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证:侧面PAB垂直于底面ABCD。

5.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平面ABB1A1平行于平面CDD1C1。

四、判断题1. 若直线a垂直于平面α,直线b平行于直线a,则直线b一定垂直于平面α。

()2. 在空间中,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简化)七年级数学平行线与垂直线练习题

(简化)七年级数学平行线与垂直线练习题

(简化)七年级数学平行线与垂直线练习题七年级数学平行线与垂直线练题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些关于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练题,以帮助七年级数学学生巩固这方面的知识。

练题一:平行线问题
1. 请画出以下每组直线中的平行线对:
- 直线1: y = 2x + 3
- 直线2: y = 2x + 5
- 直线3: y = -3x + 2
- 直线4: y = -3x - 1
2. 若直线l与直线m平行,直线m与直线n平行,是否可以得出直线l与直线n平行的结论?请解释并给出一组例子。

练题二:垂直线问题
1. 请画出以下每组直线中的垂直线对:
- 直线1: y = 2x + 3
- 直线2: y = -1/2x + 5
- 直线3: y = -3x + 2
- 直线4: y = 1/3x - 1
2. 若直线a与直线b垂直,直线b与直线c垂直,是否可以得
出直线a与直线c垂直的结论?请解释并给出一组例子。

练题三:平行线和垂直线问题
1. 请画出以下直线组合中的平行线和垂直线对,并判断其关系:
- 直线1: y = 2x + 3
- 直线2: y = -1/2x + 5
- 直线3: y = 2x + 3
- 直线4: y = -2x - 1
2. 若直线d与直线e平行,直线e与直线f垂直,是否可以得
出直线d与直线f的关系?请解释并给出一组例子。

以上是关于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练习题,希望能帮助你巩固相关知识。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

数的平行线与垂直线练习题及答案

数的平行线与垂直线练习题及答案

数的平行线与垂直线练习题及答案题一:数的平行线与垂直线(选择题)1. 下图中,哪条线和直线l平行?A. aB. bC. cD. d2. 在平面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那么它们之间的夹角为:A. 90°B. 45°C. 180°D. 360°3. 在平面上,若m∥n,n⊥o,则m和o之间的关系是:A. 平行B. 垂直C. 交于一点D. 无法确定4. 下图中,哪个图形与直线l垂直?A. △ABCB. △DEFC. △GHID. △JKL5. 在平面上,若直线m与直线n垂直,m与直线p平行,则直线n 和直线p之间的关系是:A. 平行B. 垂直C. 交于一点D. 无法确定题二:数的平行线与垂直线(填空题)1. 平面上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它们的斜率之积为_________。

2. 在平面上,若直线a垂直于直线b,直线b垂直于直线c,则直线a和直线c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3. 直线AB和直线CD互相垂直,直线EF和直线CD平行,那么直线AB和直线EF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4. 平面上有一条直线l垂直于直线m,直线l与直线n平行,则直线m和直线n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题三:数的平行线与垂直线(计算题)1. 已知直线l1的斜率为3,过点A(1, 2)并且平行于直线l1的直线l2的方程是_________。

2. 已知直线l1过点A(2, 4),直线l2过点B(3, 6),且直线l1和直线l2互相垂直,直线l2的斜率为_________。

3. 有一条直线l通过点A(1, 2),斜率为-2,直线m通过点B(3, 4),斜率为2,直线l和直线m互相垂直吗?_________。

4. 已知直线l经过点A(-2, 3)和点B(1, 0),垂直于直线m,且与直线m交于点C(-1, -1)。

直线m的斜率为_________。

题四:数的平行线与垂直线(应用题)1. 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站在一条平行线上的不同位置,如下图所示:甲站在直线的端点A,丙站在直线的端点B,乙站在直线的中点C。

(完整版)线线、线面、面面平行练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线线、线面、面面平行练习题(含答案)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断及其性质测试题A一、选择题1.以下条件中 ,能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是 ( )A .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B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C .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D .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2. E ,F , G 分别是四周体 ABCD 的棱 BC , CD , DA 的中点,则此四周体中与过E ,F ,G 的截面平行的棱的条数是A .0B .1C . 2D . 3 3. 直线 a , b, c 及平面,,使 a // b 建立的条件是()A . a // , bB . a // , b //C . a // c ,b // cD . a // , Ib4.若直线 m 不平行于平面,且 m ,则以下结论建立的是()A . 内的全部直线与 m 异面B . 内不存在与 m 平行的直线C . 内存在独一的直线与m 平行D .内的直线与 m 都订交5.以下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① 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这条直线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不订交;② 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③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这条直线平行;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和同一平面平行;⑤a 和 b异面,则经过 b 存在独一一个平面与平行A . 4B . 3C . 2D . 16.已知空间四边形 ABCD中, M, N 分别是 AB,CD 的中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MN1 AC BD B . MN 1 AC BD22C .MN1 AC BDD.MN1ACBD22二、填空题7.在四周体 ABCD 中, M , N 分别是面 △ ACD ,△ BCD 的重心,则 四周体的四个面中与 MN 平行的是 ________.8.以以下图所示,四个正方体中, 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极点,M ,N ,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获得 AB// 面 MNP 的图形的序号的是①② ③ ④9.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E 为 DD 1 中点,则 BD 1 和平面 ACE 地点关系是 .三、解答题10.如图,正三棱柱 ABCA 1B 1C 1 的底面边长是 2,侧棱长是3,D 是 AC 的中点 .求证: B 1C // 平面 A 1 BD .C 1A 1B 1CDAB11.如图,在平行六面体 ABCD -A B C D中, E ,M ,N ,G 分别是 AA , CD , CB ,1 11 11CC 的中点,求证:( 1)MN//B D1;( 2)AC //平面 EB D 1;(3)平面 EB D //平面11111 1BDG .1B一、选择题1.,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a,b 是两条不一样直线,在以下条件下,可判断∥β的是()A .,β都平行于直线a, bB .内有三个不共线点到β的距离相等C. a, b 是内两条直线,且a∥ β, b∥ βD . 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a∥,b∥,a∥ β,b∥β2.两条直线a, b 知足 a∥ b, b,则a与平面的关系是()A . a∥B. a 与订交C. a 与不订交D. a3.设a, b表示直线,,表示平面,P是空间一点,下边命题中正确的选项是()A .a,则a //B. a // , b,则 a // bC .// , a, b,则 a // bD .P a, P, a // , // ,则 a4.一条直线若同时平行于两个订交平面,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的地点关系是()A. 异面B. 订交C.平行D. 不可以确立5.以下四个命题中,正确的选项是()①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②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相等线段平行;③假如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夹在这条直线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④假如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夹在这条直线和平面间的相等线段平行A .①③B.①②C.②③ D .③④6. a,b 是两条异面直线, A 是不在 a, b 上的点,则以下结论建立的是A .过 A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平行于a, bB .过 A 起码有一个平面平行于a, bC.过A有无数个平面平行于a,bD.过A 且平行,的平面可能不存在a b二、填空题7. a,b,c为三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为三个不重合的平面,直线均不在平面内,给出六个命题:①a∥c a ∥ b;②a∥∥c∥ ;a ∥ b; ③b∥ c b∥∥ c④∥ ca∥ ;⑤∥∥a ∥∥∥ ⑥a∥ c a∥此中正确的命题是 ________________.(将正确的序号都填上)8.设平面∥ β,A,C∈, B, D ∈β,直线 AB 与 CD 交于 S,若 AS=18 , BS=9 ,CD=34 ,则 CS=_____________.9.如图,正四棱柱 ABCD-A B C D中, E,F, G,H 分1111别是棱 CC1,C1D 1,DD 1,DC 中点, N 是 BC 中点,点 M在四边形 EFGH 及其内部运动,则M 知足时,有 MN∥平面 B1BD D 1.三、解答题10.如图,在正四棱锥P ABCD 中, PA AB a ,点E在棱 PC 上.问点 E 在哪处时,PA //平面EBD,并加以证明 .PED CA B11.以以下图,设P 为长方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M, N 分别为 AB, PD 上的点,且AM=DN,求证:直线 MN ∥平面 PBC.MB NP2参照答案A一、选择题1. D【提示】当l 时,内有无数多条直线与交线l 平行,同时这些直线也与平面平行 . 故 A , B , C 均是错误的2. C【提示】棱 AC ,BD 与平面 EFG 平行,共 2 条 .3. C【提示】 a // , b, 则 a // b 或 a, b 异面;所以 A 错误;a // , b // , 则 a // b 或 a,b异面或 a,b 订交,所以 B 错误; a //, Ib, 则 a // b 或 a, b 异面,所以 D 错误;a // c,b //c ,则 a // b ,这是公义 4,所以 C 正确 .4. B【提示】若直线 m 不平行于平面 ,且 m,则直线 m 于平面订交,内不存在与 m 平行的直线 .5. B【提示】②③④错误 .②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这个平面平行,有无数多条直线与它平行 .③过直线外一点有无数个平面和这条直线平行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和同一平面平行或此中一条在平面上 .6. D【提示】此题可利用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结构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二、填空题7.平面 ABC ,平面 ABD【提示】连结 AM 并延伸,交 CD 于 E ,连结 BN 并延伸交 CD 于 F ,由重心性质可知, E 、 F 重合为一点,且该点为 CD 的中点 E ,由EM =EN = 1得 MN ∥AB.所以,MA NB 2MN ∥平面 ABC 且 MN ∥平面 ABD .8. ①③【提示】关于①,面 MNP// 面 AB, 故 AB// 面 MNP.关于③, MP//AB, 故 AB// 面 MNP, 关于②④,过 AB 找一个平面与平面 MNP 订交, AB 与交线明显不平行,故②④不可以推证 AB// 面 MNP.9.平行【提示】连结 BD 交 AC 于 O ,连 OE ,∴ OE ∥ B D 1 ,OEC 平面 ACE ,∴ B D 1 ∥平面 ACE.三、解答题10.证明 :设 AB 1 与 A 1B 订交于点 P ,连结 PD ,则 P 为 AB 1 中点,D 为 AC 中点,PD// B 1C .又PD平面 A 1B D , B 1C //平面 A 1B D11.证明 :( 1) M 、N 分别是 CD 、 CB 的中点,MN//BD又 BB 1 // DD 1, 四边形 BB 1D 1D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BD//B 1D 1 .又 MN//BD ,进而 MN//B 1D 1( 2)(法 1)连 A 1C 1,A 1C 1 交 B 1D 1 与 O 点四边形 A 1B 1C 1D 1 为平行四边形,则O 点是 A 1C 1 的中点E 是AA1 的中点,EO 是 AA C 的中位线, EO//AC .111AC 1 面 EB 1D 1 , EO 面 EB 1D 1,所以 AC 1//面 EB 1D 1(法 2)作 BB 1 中点为 H 点,连结 AH 、 C 1H ,E 、 H 点为 AA 1 、BB 1 中点,所以 EH //C1D 1,则四边形 EHC 1D 1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D 1//HC 1又因为 EA // B 1H ,则四边形 EAHB 1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B 1//AHAHHC =H , 面 AHC //面 EB D 1.而 AC1面 AHC1,所以 AC //面 EB D111111 ( 3)因为 EA // B 1H ,则四边形 EAHB 1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EB 1//AH因为 AD // HG ,则四边形 ADGH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DG//AH ,所以 EB 1//DG又 BB 1// DD 1, 四边形 BB 1D 1D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BD//B 1D 1.3BD DG=G,面EB1D1//面BDGB一、选择题1. D【提示】 A 错,若 a∥ b,则不可以判定∥ β;B错,若A,B,C三点不在β的同一如图( 2),由∥ β知AC∥BD,∴ SA=SC=SC,即18=SC.SB SD CD SC934 SC ∴SC=68.39.M HF侧,则不可以判定∥ β; C 错,若 a∥ b,则不可以判定∥ β;D正确.2. C【提示】若直线a, b 知足 a∥ b, b,则a∥或a3. D【提示】依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推证之.4. C【提示】设∩β=l,a∥,a∥β,过直线a作与α、β都订交的平面γ,记∩γ=b,β∩γ=c,则 a∥b 且 a∥ c,∴ b∥ c.又 b,∩β=l,∴ b∥ l.∴ a∥l .5. A 【提示】易证平面 NHF ∥平面 BD D 1 B1, M 为两平面的公共点,应在交线三、解答题10.解:当 E 为 PC 中点时, PA // 平面 EBD .证明:连结 AC,且AC I BD O,因为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FD∴ O 为 AC 的中点,又 E 为中点,∴ OE 为△ ACP 的中位线,∴ PA// EO ,又PA平面 EBD ,∴PA //平面EBD .A11.证法一:过 N 作 NR∥DC 交 PC 于点 R,连结 RB,依题HF 上.PECOB【提示】6. D【提示】过点 A 可作直线a′∥ a,b′∥b,则 a′∩b′=A,∴ a′,b′可确立一个平面,记为.假如 a,b,则a∥,b∥.因为平面可能过直线a、b 之一,所以,过 A 且平行于a、 b 的平面可能不存在.二、填空题7. ①④⑤⑥688.68 或3【提示】如图(1),由∥ β可知BD∥AC,∴ SB=SD,即9=SC34,∴SC=68.SA SC18SCSD BB DSAAC C(1)(2)意得 DC NR=DN= AM=AB MB=DC MB NR=MB .∵NR∥ DC∥ AB,∴NR NP MB MB MB四边形 MNRB 是平行四边形 .∴ MN ∥RB.又∵ RB平面PBC,∴直线MN∥平面PBC.证法二:过 N 作 NQ∥ AD 交 PA 于点 Q,连结 QM,∵AM=DN=AQ,∴ QM∥PB.MB NP QP 又 NQ∥AD ∥BC,∴平面MQN ∥平面 PBC.∴直线 MN ∥平面 PBC.4。

四年级平行与垂直专项练习册

四年级平行与垂直专项练习册

四年级平行与垂直专项练习册
目录
1. 平行线的概念
2.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判断
3.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性质
4.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应用
5. 练题
1. 平行线的概念
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相等。

2.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判断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方向是否相同。

如果两条直线的方向相同且不相交,则它们是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它们是垂直线。

3.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性质
- 平行线之间的夹角为0度,即平行线之间不存在夹角。

- 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即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4.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应用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概念常常被应用于几何图形的性质推理中,也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例如建筑设计、地图制作等。

5. 练题
1. 画出下列各幅图形中的平行线和垂直线。

2. 写出下列各组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a) AB和CD
b) EF和GH
c) PQ和RS
注意:本练习册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巩固平行线与垂直线的概念和判断方法,提供了简单的练习题以查看其理解和应用能力。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

完成练习后,可以对答案进行互相检查,以提高学习效果。

数的平行线与垂直线练习题

数的平行线与垂直线练习题

数的平行线与垂直线练习题题目一:平行线1. 请判断以下直线是否平行:a) AB与CDb) EF与GHc) IJ与KL2. 已知折线ABCDEF,其中AB∥CD,EF∥GH,请判断以下直线是否平行:a) AD与GHb) EF与KJc) BC与DE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y=2x+3和y=-3x+5,请判断它们是否平行。

4. 已知线段AB和线段CD,其中AB∥CD。

若线段EF∥AB且EF 与CD相交于点G,请问线段EF与CD是否平行。

题目二:垂直线1. 请判断以下直线是否垂直:a) AB与CDb) EF与GHc) IJ与KL2. 已知线段AC和线段BD,其中AC⊥BD。

若线段EF⊥AC且EF与AB相交于点G,请问线段EF与AB是否垂直。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y=2x+3和y=-1/2x+2,请判断它们是否垂直。

4. 已知线段AB和线段CD,其中AB⊥CD。

若线段EF⊥AB且EF与CD相交于点G,请问线段EF与CD是否垂直。

题目三: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综合运用1. 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 2),B(3, 5),C(6, 7),D(3, 1),请判断线段AB和线段CD是否平行,线段AB是否垂直于线段CD。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y=-2x+3,点E(-4, -5)和点F(1, 1),请判断直线EF与直线y=-2x+3是否平行,直线EF是否垂直于直线y=-2x+3。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 4),B(5, 6),C(7, 8),D(4, 2),请判断线段AB和线段CD是否平行,线段AB是否垂直于线段CD。

4. 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y=x+1与直线y=-x+1,请判断这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是否垂直。

注意:题目中的直线均指直线段,平行线指两条直线段在同一平面内没有交点,垂直线指两条直线段的斜率乘积为-1。

线面平行与垂直基础练习题

线面平行与垂直基础练习题

线面、面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大题专练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11B D 的中点,F 是1BC 的中点, 求证:11//EF ABB A 平面2、正方体中1111D C B A ABCD -中,M ,N ,E ,F 分别是棱11B A ,11D A ,11C B ,11D C 的中点。

求证:平面AMN ∥平面EFDB 。

3.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60,2,DAB AB AD PD ∠==⊥ 底面ABCD ,证明:PA BD ⊥FED 1C 1CDB 1A 1A4.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菱形, PA ⊥平面ABCD , 点F 为PC 的中点.(Ⅰ)求证://PA 平面BDF ; (Ⅱ)求证:平面PAC ⊥平面BDF .5、如图,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A ┴面BAC ,90,ABC ∠=AE ┴PB 于E ,AF ┴PC 于F ,求证:(1)BC ┴面PAB ,(2)AE ┴面PBC ,(3)PC ┴面AEF 。

6. 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1)求证:AC ⊥平面B 1D 1DB; (2)求三棱锥B-ACB 1体积.ACD 1C 1B 1A 1CDBAAFPDCB7.如图,ABCD 是正方形,O 是正方形的中心,PO ⊥底面ABCD ,E 是PC 的中点。

求证:(1)PA ∥平面BDE ;(2)BD ⊥平面PAC8、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BC AC AD BD ==,E 是AB 的中点。

求证:(1)⊥AB 平面CDE;(2)平面CDE ⊥平面ABC 。

小题专练1. 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且l α⊂,m β⊂( )A .若l β⊥,则αβ⊥B .若αβ⊥,则l m ⊥C .若//l β,则//αβD .若//αβ,则//l mAEDBC2. 若直线1l 和2l 是异面直线,1l 在平面α内,2l 在平面β内,l 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l 至少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B .l 与1l ,2l 都相交C .l 至多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D .l 与1l ,2l 都不相交3.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 (B )若m ,n 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 与n 平行(C )若α,β不平行,则在α内不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 (D )若m ,n 不平行,则m 与n 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3πB .4πC .24π+D .34π+5.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右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 A .81 B .71 C .61 D .51 6.若圆锥的侧面积与过轴的截面面积之比为2π,则其母线与轴的夹角的大小为 .7.若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a ,且其体积为163,则a = .8.(2014浙江高考)设m,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 A.若m ⊥n,n ∥α,则m ⊥α B.若m ∥β,β⊥α,则m ⊥αC.若m ⊥β,n⊥β,n⊥α,则m ⊥αD.若m ⊥n,n ⊥β,β⊥α,则m ⊥α9.(2013广东高考)设l 为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l ∥α,l∥β,则α∥β B.若l ⊥α,l⊥β,则α∥β C.若l ⊥α,l∥β,则α∥β D.若α⊥β,l∥α,则l ⊥β。

完整版)线线、线面、面面平行练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线线、线面、面面平行练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线线、线面、面面平行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B2.C3.B4.B5.A6.A二、填空题7.直线MN与直线BD异面。

三、解答题10.因为D是AC的中点,所以BD平分角ABC,即∠ABD=∠CBD。

又因为AB=AC,所以△ABD≌△CBD,从而BD=BD,即BD//平面ABC。

又因为A1D1//ABC,所以BD//A1D1,即BD//平面A1BD。

因此,BD//平面A1BD,即B1C1//平面A1BD,即B1C1//平面ABD。

11.1) 因为E,M,N,G分别是AA1,CD,CB,CC1的中点,所以MN//CD,MN=CD/2.又因为ABCD是平行六面体,所以BD//AC,从而△BDA≌△CDA1,即BD=AC,BD=2AC/√3.所以MN=CD/2=AC/√3=BD/2√3,即MN//B1D1.2) 因为E,M,N,G分别是AA1,CD,CB,CC1的中点,所以MN=CD/2=AC/√3,EN=CG=AC/2.又因为ABCD是平行六面体,所以BD//AC,从而△BDA≌△CDA1,即BD=AC,BD=2AC/√3.所以AE=BD/2=AC/√3,从而AE=EN,即AEEN是平行四边形,即AE//EN。

又因为XXX,所以AE//MN,即平面AEM//平面MNC。

又因为平面AEM与平面ABC的交线是直线AE,平面MNC与平面ABC的交线是直线MN,所以AE//MN//BD,即B1D1//平面AEM。

因此,AC1//平面AEM//B1D1,即AC1//平面EB1D1.3) 因为E,M,N,G分别是AA1,CD,CB,CC1的中点,所以MN=CD/2=AC/√3,EN=CG=AC/2.又因为ABCD是平行六面体,所以BD//AC,从而△BDA≌△CDA1,即BD=AC,BD=2AC/√3.又因为D1是BD的中点,所以D1C1=BC/2=AC/2√2.所以MN=CD/2=AC/√3=D1C1√2/√3,即MN//D1C1.又因为E,M,N,G分别是AA1,CD,CB,CC1的中点,所以EG=CC1/2=AC/2√2.又因为ABCD是平行六面体,所以AD//BC,从而△ABD≌△CBA1,即AD=BC,AD=2AC/√3.所以EG=CC1/2=AC/2√2=AD/2√2,即EG//AD。

第29讲 线面垂直证线线平行和垂直2种题型(学生版)

第29讲 线面垂直证线线平行和垂直2种题型(学生版)

第29讲线面垂直证线线平行和垂直2种题型【题型目录】题型一:线面垂直的证线线平行题型二:线面垂直的证线线垂直【典型例题】题型一:线面垂直的证线线平行【例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直线l (与直线1BB 不重合)⊥平面ABCD ,则有()A .1BB l ⊥B .1BB l ∥C .1BB 与l 异面D .1BB 与l 相交【例2】在空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B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垂直C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D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例3】圆柱OP 如图所示,AC 为下底面圆的直径,DE 为上底面圆的直径,BD ⊥底面ABC ,证明://BP 面AEC【例4】如图,已知多面体ABCDE ,⊥AE 平面,⊥ABC DC 平面ABC ,且2AE DC ==,证明://AC 平面BED .【题型专练】1.若a 、b 是空间中两条不同的直线,则a b ∥的充分条件是()A .直线a 、b 都垂直于直线lB .直线a 、b 都垂直于平面αC .直线a 、b 都与直线l 成30︒角D .直线a 、b 都与平面α成60︒角2.(多选题)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l 是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若αβ⊥,m α⊂,n β⊂,则m n ⊥B .若m α⊥,n α⊥,则m n ∥C .若l αβ= ,m α∥,m β∥,则m l ∥D .若l αβ= ,m α⊂,m l ⊥,则m β⊥3.在梯形ABCD 中,AB CD ,2AB =,4CD =,3AD BC ==,BD 与AE 交于点G .如图所示沿梯形的两条高AE ,BF 所在直线翻折,使得90DEF CFE ∠=∠=︒.(1)求证:AD BC ∥;(2)求三棱锥C BDG -的体积.4.已知空间几何体ABCDE 中,ABC ,ECD 是全等的正三角形,平面ABC ⊥平面BCD ,平面ECD ⊥平面BCD .(1)若BD ==BC ED ⊥;(2)证明://AE BD .题型二:线面垂直的证线线垂直【例1】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C BC ⊥,1AC CC =.(1)记平面1A BC 与平面111A B C 的交线为l ,求证://l 平面11BCC B ;(2)求证:11A C AB ⊥.【例2】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AB DC CD SD SM CM ==∥,平面SCD ⊥平面SBC .(1)求证:DM BC ⊥;(2)设,9,6,12BC AB AB BC CD SB ⊥====,点N 在棱AB 上,DN =,求多面体DSAN 的体积.【例3】在三棱锥-P ABC 中,ABC 为等边三角形,PA ⊥平面ABC ,将三角形PAC 绕PA 逆时针旋转至PAD 位置(如图),且二面角D PA B --的大小为90°.(1)证明:A ,B ,C ,D 四点共面,且AD PB ⊥;【例4】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60ABC ∠=︒,又PA ⊥底面,ABCD E 为BC 的中点.(1)求证:AD PE ⊥;(2)设F 是PD 的中点,求证:CF 平面PAE .【例5】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CAB ∠=︒,11AB AC A B AC ====12AA =,点M ,F 分别为BC ,11A B 的中点,点E 为AM 的中点.(1)证明:1AA BC ⊥;(2)证明://EF 平面11BCC B ;【例6】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 =,AD =M 为DC 的中点.将ADM △沿AM 折起得到四棱锥D ABCM -,且BD .(1)证明:AD BM ⊥;(2)若E 是线段DB 上的动点,三棱锥E ADM -的体积与四棱锥D ABCM -的体积之比为1:2,求DE BD的值.【例7】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8AB AD ==,PAD 为等边三角形,并且与底面所成二面角为60︒.(1)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2)证明:PA BD ⊥.【题型专练】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底面ABCD 为正方形,2AB PA ==.(1)求证:AB PD ⊥;(2)求三棱锥C PBD -的体积.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D 为正三角形,60BAD CDA ∠=∠=︒,且223CD AD AB ==,M 为PC 的中点,(1)平面PAB ⋂平面PCD l =,求证:l AD ⊥.(2)求证:BM //平面PAD .3.如图,四面体ABCD 中,AD CD ⊥,AD CD =,ADB BDC ∠=∠,E 为AC 的中点,且平面DAC ⊥平面ABC ,若2AB =,60CAB ∠=︒.(1)证明:AC BD ⊥;4.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点P 在圆O 所在平面上的射影恰是圆O 上的点C ,且2AC BC =,点D 是PA 的中点,PO 与BD 交于点E ,点F 为PC 的中点,且2PC AB ==.(1)求证:BC PA ⊥;(2)求三棱锥P BEF -的体积.5.如图,桌面上摆放了两个相同的正四面体PABD 和QABC .(1)求证:PQ AB ⊥;(2)若=4AB ,求四面体APQB 的体积.6.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垂直,=2AC ,BC ==4AB ,12AA =,点D 是AB 的中点.(1)求证:1AC B C ⊥;(2)求三棱锥11C CDB -的体积.7.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底面ABCD ,CD AB ∥,2PA PD AD DC ====,=4AB ,60DAB ∠=︒.(1)证明:BD PA ⊥;8.在三棱锥-P ABC 中,AC BC =,PA PB =,D 、E 分别是棱BC 、PB 的中点.(1)证明:AB PC ⊥;(2)线段AC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AE 平面PDF ?若存在,指出点F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面11BB C C 为菱形,1B C 的中点为O ,且AO ⊥平面11BB C C .(1)证明:1B C AB ⊥;(2)若1AC AB ⊥,160CBB ∠=︒,1BC =,求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高;(3)在(2)的条件下,求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表面积.。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练习题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练习题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练习题练习题一:1. 画出下面两条线段,使它们互相平行。

AB = 5cmCD = 5cm2. 给定直线l和点P,在直线l上找出与点P不重合的一点Q,使直线PQ与l平行。

直线l:y = 2x + 3点P(-1, 4)练习题二:1. 画出下面两条线段,使它们互相垂直。

EF = 4cmGH = 4cm2. 给定直线m和点R,在直线m上找出与点R不重合的一点S,使直线RS与m垂直。

直线m:y = -0.5x + 2点R(3, 1)练习题三:1. 画出下面两条线段,使一条线段平行于x轴,另一条线段平行于y轴。

IJ = 6cmKL = 6cm2. 给定直线n和点T,在直线n上找出与点T不重合的一点U,使直线UT平行于y轴。

直线n:y = 3x - 1点T(-2, 2)解答及示意图见下一页。

(以下为题目的解答及示意图,为方便呈现,采用文字形式展示)练习题一:1. 线段AB和线段CD的示意图如下所示:(请参考示意图1)2. 线段PQ与直线l平行,示意图如下所示:(请参考示意图2)练习题二:1. 线段EF和线段GH的示意图如下所示:(请参考示意图3)2. 线段RS与直线m垂直,示意图如下所示:(请参考示意图4)练习题三:1. 线段IJ和线段KL的示意图如下所示:(请参考示意图5)2. 线段UT与直线n平行于y轴,示意图如下所示:(请参考示意图6)注意:示意图中的线段和箭头仅用于表示相对方向,并非按照实际比例进行绘制。

感谢阅读以上练习题的答案。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和特性。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平行线和垂直线练习题

平行线和垂直线练习题

平行线和垂直线练习题1. 问题描述:小明在数学课上研究了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现在老师给了他一些练题,请帮忙解答以下问题。

2. 练题:a. 画出下列平行线组:(1) AB // CD(2) EF // GH(3) PQ // RSb. 画出下列垂直线组:(1) AB ⊥ CD(2) EF ⊥ GH(3) PQ ⊥ RSc. 判断下列线段是否平行:(1) AB // CD(2) AB // EF(3) AB // PQd. 判断下列线段是否垂直:(1) AB ⊥ CD(2) AB ⊥ EF(3) AB ⊥ PQ3. 解答:a. 平行线组的画法如下:(1) 以点A为起点,画一条与CD同样方向的直线,标记为AB;(2) 以点E为起点,画一条与GH同样方向的直线,标记为EF;(3) 以点P为起点,画一条与RS同样方向的直线,标记为PQ。

b. 垂直线组的画法如下:(1) 以点A为起点,画一条与CD垂直的直线,标记为AB;(2) 以点E为起点,画一条与GH垂直的直线,标记为EF;(3) 以点P为起点,画一条与RS垂直的直线,标记为PQ。

c. 判断线段是否平行的规则:若两条线段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并且两条线段的斜率相等,则这两条线段平行。

根据上述规则,判断如下:(1) AB和CD线段平行;(2) AB和EF线段不平行;(3) AB和PQ线段不平行。

d. 判断线段是否垂直的规则:若两条线段的斜率之积为-1,则这两条线段垂直。

根据上述规则,判断如下:(1) AB和CD线段垂直;(2) AB和EF线段不垂直;(3) AB和PQ线段不垂直。

4. 注意事项:在画线段时,需保证线段间的距离相等,以保证平行或垂直关系的正确性。

以上是对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练习题的解答,请核对答案并进行相应纠正。

如有疑问,请及时向老师请教。

平行与垂直的练习题

平行与垂直的练习题

平行与垂直的练习题平行和垂直是几何中经常见到的概念。

在平面几何中,我们经常需要判断两条线的关系,确定它们是否平行或垂直。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平行和垂直的练习题,以帮助您掌握这些概念。

1. 判断直线的关系给定两条直线L1和L2,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果直线L1与L2平行,则在答案框中填写“平行”;如果直线L1与L2垂直,则填写“垂直”;如果两条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则填写“既不平行也不垂直”。

示例题1:L1: y = 2x - 3L2: y = -0.5x + 2答案: 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示例题2:L1: 3x - 2y = 4L2: 6x - 4y = 8答案: 平行示例题3:L1: 2x + 3y = 5L2: 3x - 2y = 4答案: 垂直2. 求平行线的斜率给定直线L1的斜率为k,求与直线L1平行的直线L2的斜率。

示例题1:直线L1的斜率k = -1/3直线L2与直线L1平行答案: 直线L2的斜率k = -1/3示例题2:直线L1的斜率k = 2直线L2与直线L1平行答案: 直线L2的斜率k = 23. 求垂直线的斜率给定直线L1的斜率为k,求与直线L1垂直的直线L2的斜率。

示例题1:直线L1的斜率k = 3/4直线L2与直线L1垂直答案: 直线L2的斜率k = -4/3示例题2:直线L1的斜率k = -2直线L2与直线L1垂直答案: 直线L2的斜率k = 1/2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平行和垂直的概念,并熟练应用相关的定理和方法进行判断和计算。

这些基本的几何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几何形状及其属性。

希望本文的练习题能够帮助您提升对平行和垂直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几何概念常常与其他数学概念相结合,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祝您几何学习顺利,数学进步!。

小学平行与垂直练习题

小学平行与垂直练习题

小学平行与垂直练习题1. 平行线与垂直线是几何中常见的概念,我们经常在各种图形中遇到。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行线与垂直线的性质,以下是一些小学平行与垂直线的练习题。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每道题,并按照题目要求回答。

题目一:判断平行线与垂直线在下面的图形中,找出垂直线和平行线。

题目二:判断垂直线长度在下面的图形中,判断AB和CD两条线段的垂直关系。

如果它们是垂直线,请计算它们的长度。

题目三:找出平行线在下面的图形中,找出与给定线段平行的线段。

题目四:平行线交角问题在下面的图形中,AB和CD是平行线,找出BC与这两条平行线的交角。

题目五:平行线交点问题在下面的图形中,有4条平行线,找出它们的交点。

题目六:垂直线的特殊情况在下面的图形中,找出垂直线与水平线段的特殊情况。

题目七:判断线段平行在下面的图形中,判断以下线段是否平行。

题目八:平行线的应用在下面的图形中,找出平行线的应用场景,并简要描述其用途。

2. 练习题答案:题目一答案:垂直线为AC和BD,平行线为AD和BC。

题目二答案:AB和CD是垂直线段,长度分别为5cm和8cm。

题目三答案:EF与给定线段AB平行。

题目四答案:交角为90度。

题目五答案:4条平行线只有一个交点,表示它们在同一平面内。

题目六答案:垂直线与水平线段的特殊情况是水平线段与自身垂直。

题目七答案:线段AB和线段CD是平行线。

题目八答案:平行线的应用场景很多,例如建筑设计中的水平线、电路中的平行导线等。

水平线用于保证建筑物的水平度,平行导线用于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

以上是关于小学平行与垂直练习题的内容。

希望以上练习题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行线与垂直线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不断的练习与思考,同学们将能够更加熟练地应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祝愿同学们在几何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平行与垂直的练习题

平行与垂直的练习题

平行与垂直的练习题平行与垂直的练习题在数学学科中,平行和垂直是两个基本的几何概念。

它们在几何形状和线条之间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通过练习题来巩固知识。

下面将给出一些关于平行和垂直的练习题,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两个概念。

1. 平行线的判断问题:判断下列线段是否平行。

a) AB = (3, 4) 和 CD = (6, 8)b) EF = (2, 5) 和 GH = (4, 10)c) IJ = (1, 2) 和 KL = (1, 4)解答:a) AB = (3, 4) 和 CD = (6, 8) 不平行,因为它们的斜率不相等。

b) EF = (2, 5) 和 GH = (4, 10) 不平行,因为它们的斜率不相等。

c) IJ = (1, 2) 和 KL = (1, 4) 平行,因为它们的斜率相等且都为无穷大。

2. 平行线的性质问题:已知直线AB // CD,线段EF ⊥ AB,求证线段EF ⊥ CD。

解答:由于AB // CD,我们可以得到两条平行线的斜率相等。

设AB的斜率为k1,CD 的斜率为k2。

又因为EF ⊥ AB,所以EF与AB的斜率的乘积为-1,即k1 * k3 = -1,其中k3为EF的斜率。

由此可得k3 = -1 / k1。

由于AB // CD,所以k1 = k2,代入得k3 = -1 / k2。

即EF与CD的斜率的乘积为-1,所以EF ⊥ CD。

3. 垂直线的判断问题:判断下列线段是否垂直。

a) AB = (2, 3) 和 CD = (-3, 2)b) EF = (1, 4) 和 GH = (-4, -1)c) IJ = (0, 5) 和 KL = (5, 0)解答:a) AB = (2, 3) 和 CD = (-3, 2) 不垂直,因为它们的斜率乘积不为-1。

b) EF = (1, 4) 和 GH = (-4, -1) 不垂直,因为它们的斜率乘积不为-1。

章节复习11——线、面平行与垂直

章节复习11——线、面平行与垂直

OFEDCBA线面关系一、 线线平行平面外一直线平行于平面内一直线过直线的平面与已知平面的交线与直线平行线面平行平面内两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一个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与另一平面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垂直直线垂直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直线垂直于平面内任意直线线面垂直平面内一直线垂直于另一平面一个平面内一直线垂直于交线面面垂直课堂练习一:1、如图1,在Rt ABC ∆中,90C ∠=︒,36BC AC ==,.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点,且//DE BC ,将ADE ∆沿DE 折起到1A DE ∆的位置,使1A D CD ⊥,如图2. (Ⅰ)求证: //BC 平面1A DE ;(Ⅱ)求证: BC ⊥平面1A DC ;2、在四棱锥E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AC BD O 与交于EC ABCD F 底面,^为BE 的中点.(Ⅰ)求证:DE ∥平面ACF ; (Ⅱ)求证:BD AE ^;图1图2A 1B CDE3、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BC //AD ,90ADC ∠=︒,12BC CD AD ==, PA PD =,E F ,为AD PC ,的中点.(Ⅰ)求证:PA //平面BEF ; (Ⅱ)求证:AD PB ⊥.4、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ABC ∆是正三角形,AC 与BD 的交点M 恰好是AC 中点,又30CAD ∠=,4PA AB ==,点N 在线段PB 上,且13PN NB =. (Ⅰ)求证:BD PC ⊥; (Ⅱ)求证://MN 平面PDC ;(Ⅲ)设平面PAB 平面PCD =l ,试问直线l 是否与直线CD 平行,请说明理由.PABC E FD5、长方体1111ABCD-A B C D 中,12AA =AD=,E 是棱CD 上的一点.(Ⅰ)求证:1AD ⊥平面11A B D ; (Ⅱ)求证:11B E AD ⊥;(Ⅲ)若E 是棱CD 的中点,在棱1AA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DP ∥平面1B AE ?若存在,求出线段AP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课堂练习二: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底面ABCD ,90PAD ∠=︒. 若12AB BC AD ==. (Ⅰ)求证:CD ⊥平面PAC ; (Ⅱ)设侧棱PA 的中点是E ,求证:BE 平面PCD .A 1B 1CBD 1C 1ADE2、如图所示,PA 垂直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F E 、分别为PC AB 、的中点.(Ⅰ) 求证PAD EF 平面//; (Ⅱ)求证CD EF ⊥.面面平行判断:若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和另一个面平行,则这两个面平行 例题:在正方体中1111ABCD A B C D -,,,,,,E F G P Q R 分别是棱的中点,AB a =, 求证:平面PQR ∥平面EFG 。

高考中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关系专题

高考中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关系专题
高考中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 垂直关系专题
直线与直线平行 (1)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 平面与平面平行 直线与直线垂直 (2)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 平面与平面垂直
考向三 平行与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 【例3】►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CB=CD,AD⊥BD,点 E、F分别是AB、BD的中点.求证: (1)直线EF∥平面ACD; (2)平面EFC⊥平面BCD. [审题视点] EFC. 第(1)问需证明EF∥AD;第或b⊂α,故A错误;由面面平行 的判定定理知,B错误;若α∥β,b∥α,则b∥β或b⊂β,故C 错误. 答案 D
4.(2012· 温州模拟)已知m、n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 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m∥n,m⊥α⇒n⊥α B.α∥β,m⊂α,n⊂β⇒m∥n C.m⊥α,m⊥n⇒n∥α D.m⊂α,n⊂α,m∥β,n∥β⇒α∥β ).
A.l1⊥l2,l2⊥l3⇒l1∥l3 B.l1⊥l2,l2∥l3⇒l1⊥l3 C.l1∥l2∥l3⇒l1,l2,l3共面 D.l1,l2,l3共点⇒l1,l2,l3共面 错因 实录 受平面几何知识限制,未能全面考虑空间中的情况. 甲同学:A 乙同学:C 丙同学:D.
3.(2012· 银川质检)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a∥α,b∥a,则b∥α B.若a∥α,b∥α,a⊂β,b⊂β,则β∥α C.若α∥β,b∥α,则b∥β D.若α∥β,a⊂α,则a∥β
考向三 利用向量求二面角 【例3】►(2011· 全国新课标)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 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 ,AB=2AD,PD⊥底面 ABCD. (1)证明:PA⊥BD; (2)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审题视点] 会判断法向量的方向,找准向量夹角与二面角是

《平行与垂直》专题练习(含答案)

《平行与垂直》专题练习(含答案)

《平行与垂直》专题练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仔细观察下列图形,其中线段长度能表示点P到直线AB的距离的是 ( )A.PD B.PC C.PO D.PE2.仔细观察下列方格中的线段AB,CD,其中不平行的是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两点之间直线最短;⑤火车从南京到上海所行驶的路程就是南京到上海的距离.A.1 B.2 C.3 D.4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直线CD与直线EF相交,那么直线AB与EF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B.相交C.相交或平行D.不能确定5.下列说法: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线段;②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射线;③不相交的直线;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直线,其中可判定为平行线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AB⊥CD,垂足为O,EF为过点D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相等B.互余C.互补D.互为对顶角7.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互不重合的直线,如果要使其中有两条且只有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它们之间的交点只能有 ( )A.0个B.1个C.2个D.3个8.如图,P为直线a外一点,点A,B,C为直线a上的三点,已知PA=2 cm,PB=3 cm,PC=5 cm.则点P到直线a的距离 ( )A.2 cm B.3 cm C.5 cm D.不大于2 cm9.在如图所示的长方体中,和棱AB平行的棱共有 ( )A.1条B.2条C.3条D.4条10.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将△AOD平移至△BEC的位置,则图中各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的有 ( )A.1对B.2对C.3对D.4对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公共点的个数是_______;两条平行直线的公共点的个数是______;两条直线重合,公共点有______个.12.如图,根据图上的标注可以知道,直线EF的垂线有_______条,分别是_______.13.如图,AC⊥BC,CD⊥AB,图中线段______的长度表示点C到AB的距离,线段_______的长度表示点A到BC的距离,线段BC的长度表示______的距离.14.如图,直线AB与CD平行,直线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G,H请你用量角器量一量,然后判断∠1与∠2的关系是______,∠2与∠3的关系是_______.15.如图,BA⊥AC,AD⊥BC,其长度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的距离的线段有___条.16.某人画AB⊥l,CB⊥l,B为垂足如图情况,判断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你认为有道理吗?答:_______;请将你的理由写出:_______.17.已知直线a与b都经过P点,且直线a∥c,b∥c,那么a与b必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18.如图,在平面内,两条直线l1,l2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若p,q分别是点M到直线l1,l2的距离,则称(p,q)为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2,1)的点共有______个.三、解答题(共46分)19.(6分)如图,点D在∠BAC的内部,请根据下列要求完成画图并回答问题:(1)过点D画直线DE//AB,交AC于点E;(2)过点D画直线DF//AC,交AB于点F;(3)诵讨度量判断AE与DF的大小关系以及∠A与∠EDF的大小关系.20.(6分)如图,OA⊥OC,∠1=∠2,试判断OB与O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1.(7分)点P在∠AOC的边OA上,PB⊥OA,交OC于点B,PM⊥OC交OC于点M.(1)图中哪条线段的长表示P到OB的距离?(2)线段OP的长表示什么?(3)比较线段PM与线段OP的大小,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22.(7分)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OE⊥AB,O为垂足,∠AOC=60°,求∠DOE的度数.(填空并添写理由)解:因为AB,CD交于O点,∠AOC=60°(已知),所以∠BOD=∠AOC=_______度(_______)因为OE⊥AB(_______),所以∠BOE=_______度(_______),所以∠EOD=∠BOE-∠BOD=_______度.23.(10分)如图①,一条直线l1把平面分成了2个部分;如图②,两条直线l2,l3把平面分成了3个或者4个部分(分l2∥l3和l2与l3相交两种情况).画出图形,并探究:如果是三条直线l4,l5,l6,那么它们把平面分成多少个部分?(不需要说明理由)24.(10分)如图,DO平分∠AOC,OE平分∠BOC,若OA⊥OB,(1)①当∠BOC=30°时,∠DOE=_______;②当∠BOC=60°时,∠DOE=_______.(2)通过上面的计算,猜想∠DOE的度数与∠AOB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1.C 2.C 3.A 4.B 5.A 6.B 7.C 8.D 9.C 10.D二、11.1 0 无数 12.2 AB,CD 13.CD AC 点B到AC 14.相等互补 15.5 16.没有道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与已知直线垂直17.重合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18.4 三、1 9.(1)图略 (2)图略.(3)AE=DF,∠A=∠EDF.20.OB⊥OD.21.(1)P到OB的距离应该是P点到OB垂线段的长度,即线段PM的长度. (2)线段OP可以看成是点D到直线PB的一条垂线段,所以OP的长表示点O到PB 的距离.(3)PM<OP,因为线段PM是点P到射线OC的垂线段,而线段PO是点P到射线OC 的斜线段.22.因为AB,CD交于O点,∠AOC=60°(已知),所以∠BOD=∠AOC=60度(对顶角相等),因为OE⊥AB(已知),所以∠BOE=90度(垂直的定义),所以∠EOD=∠BOE-∠BOD =30度.故答案为60,对顶角相等,已知,90,垂直的定义,30.23.如图,可以分四种情况,故三条直线可以把平面分成4或6或7个部分.24.(1)①45°.②45°.(2)∠DOE=∠AOB.-----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面、面面平行
1、已知m、n、l1、l2表示不同直线,α、β表示不同平面.若m⊂α,n⊂α,
l1⊂βl2⊂β,l1∩l2=M,则能得到结论α∥β的选项是( )
A.m∥β且l1∥αB.m∥β且n∥β
C.m∥β且n∥l1 D.m∥l1且n∥l2
2、a,b是两条直线,α,β是两个平面,则能使a⊥b成立的条件是( ) A.a⊥α,b∥β,α⊥βB.a⊥α,b⊥β,α∥β
C.a⊂α,b⊥β,α∥βD.a⊂α,b∥β,α⊥β
3、若有直线m、n和平面α、β,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m∥α,n∥α,则m∥n
B.若m⊂α,n⊂α,m∥β,n∥β,则α∥β
C.若α⊥β,m⊂α,则m⊥β
D.若α⊥β,m⊥β,m⊄α,则m∥α
4、能使平面α∥平面β成立的条件是( )
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
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
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
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
5、已知平面α∩β=l,m是α内不同于l的直线,那么下列命题中错误的( ) A.若m∥β,则m∥l B.若m∥l,则m∥β
C.若m⊥β,则m⊥l D.若m⊥l,则m⊥β
6、设m、n表示不同直线,α、β表示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m∥α,m∥n,则n∥α
B.若m⊂α,n⊂β,m∥β,n∥α,则α∥β
C.若α∥β,m∥α,m∥n,则n∥β
D.若α∥β,m∥α,n∥m,n⊄β,则n∥β
7、设m,n为两条直线,α,β为两个平面,则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
是( )
A.若m⊂α,n⊂α,且m∥β,n∥β,则α∥β
B.若m∥α,m∥n,则n∥α
C.若m∥α,n∥α,则m∥n
D.若m,n为两条异面直线,且m∥α,n∥α,m∥β,n∥β,则α∥β
8、已知m,n,l为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
正确的是( )
A.α∥β,m⊂α,n⊂β⇒ m∥n B.l⊥β,α⊥β⇒l∥αC.m⊥α,m⊥n⇒n∥αD.α∥β,l⊥α⇒l⊥β9、已知直线l、m,平面α、β,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若α∥β,l⊂α,则l∥βB.若α∥β,l⊥α,则l⊥β
C.若l∥α,m⊂α,则l∥m
D.若α⊥β,α∩β=l,m⊂α,m⊥l,则m⊥β
10、给出下列关于互不相同的直线l、m、n和平面α、β、γ的三个命题:
①若l与m为异面直线,l⊂α,m⊂β,则α∥β;②若α∥β,l⊂α,m⊂β,
则l∥m;
③若α∩β=l,β∩γ=m,γ∩α=n,l∥γ,则m∥n.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3 B.2 C.1 D.0
线面、面面垂直
1.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内的两条平行直线垂直,那么( ).
A. B. C.与相交 D.与的位置关系不
确定
2.已知直线a、b和平面,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3.若直线a⊥直线b,且a⊥平面,则有( ).
A. B. C. D.或
4.若P是平面外一点,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过P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平面相交
B.过P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平面垂直
C.过P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
D.过P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平面平行
5.设是直二面角,直线,直线,且a不垂直于,b不垂直于,那么( ).
A.a与b可能垂直,但不能平行
B.a与b可能垂直,也可能平行
C.a与b不可能垂直,但可能平行
D.a与b不可能平行,也不能垂直
6.设、为两个不同的平面,、m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且,有如下两个命题:①若
,则;②若,则届那么( ).
A.①是真命题,②是假命题
B.①是假命题,②是真命题
C.①②都是真命题
D.①②都是假命题
7.关于直线m、n与平面与,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且,则m∥n;②若且,则;
③若且,则;④若且,则m∥n.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已知直线m⊥平面,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①若,则;②若,则m∥n;
③若m∥n,则;④若,则.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9.下面四个命题:
①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只可能确定一个平面;
②经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垂直这个平面;
③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则;
④两个平面垂直,过其中一个平面内一点作它们交线的垂线,则此垂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其中真命题
的个数是(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0.设有不同的直线a、b和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若,,则;②若,,则;
③若,则.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