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嘉陵区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生于忧患练习题

生于忧患练习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一、指出下列“之”的不同用法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环而攻之而不胜()3、委而去之()4、寡助之至()5、亲戚畔之()二、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1、池非不深也古___今____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___今_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通____()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通____()C.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通____()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通____()E入则无法家拂士__通__()四、阅读理解(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世。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1、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1行拂乱其所为 2入则无法家拂士B.1曾益其所不能 2曾不吝去留C.1舜发于畎亩之中 2发于声D.1百里奚举于市 2见山上人烟市肆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必先苦其心志便扶向路,处处志之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C.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人恒过然后能改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A.1所以动心忍性 2忍能对面为盗贼B.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任重而道远C.1人恒过 2国恒亡D.1管夷吾举于士 2百里奚举于市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苦:________劳:_________饿:_________ 空乏:______________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②人恒过,然后能改译文: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题目设计者:六店初级中学老爷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的人才观。

答案:《孟子·告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傅说()胶鬲()法家拂士()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入则无法家拂士(2)困于心衡于虑 (3)曾益其所不能(4)亲戚畔之(5)属予作文以记之。

答案:(1)拂通弼,辅弼(2)衡通横,梗塞,不顺(3)曾能增,增加(4)畔——叛,背叛 (5)属—嘱嘱托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所以动心忍性()答案:使……坚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答案:被举用,被选拔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答案:在外面,指国外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答案:是(代词,这个)苦(使……痛苦)劳(使……劳累)饿(使……受饥饿)空乏(使……受贫困)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答案:衡(同“横”,梗塞)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征验,观察到,检验)喻(明白)。

5、翻译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答案:(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答案: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案: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安能辨我是雄雌D.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答案:B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答案:法家拂士敌国外患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答案: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

【七年级语文】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七年级语文】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收获平台
一、积累与运用
1.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_家,_________家,是_________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解释下列画横线字的意思。

苦其心志_________ 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
入则元法家拂士___________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__________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节奏。

(标出两处即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二、中第1段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同点是什么?请你再举出这样的一个事例。


*三、读过本,使人不由想起这样一些格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纨绔少伟男。

(写出上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哪得梅花扑鼻香。

(写出上句) 宝剑锋自磨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句) *四.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发展空间
阅读下,回答问题。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已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后习题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后习题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后习题及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后习题一13.孟子有一句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被人们认为是千古的至理名言。

但是现在社会进步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安乐之中,不愁吃不愁穿。

那么在这种环境中的人就不能成才吗?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

共同成长合作共赢在班级组织一次辩论会。

正方观点:逆境出人才反方观点:顺境更易出人才要求:(1)在班中组织若干支参赛队,每队设教练一人,辩手四人。

(2)另设主席一人,评判团若干人。

方法与步骤:(1)主席开场,介绍对垒人物。

(2)正方第一位队员先发言,接着由反方第一位队员发言,然后是正方的第二位和第三位队员轮流发言,发言时间各3分钟。

(3)自由辨论,每队各有4分钟,队员的发言顺序、时间和次数不受限制,但整队的发言时间为不早不超过4分钟。

(4)正方第四位队员总结陈词,反方第四位队员总结陈词。

双方各有4分钟。

(5)主席宣布评判团评决。

(6)主席宣布最佳辩手和优胜队。

读书做人长在岩石间的树,总是物别苍劲;沙漠里的种子,遇到一点儿水分就能快速萌发;极地的苔藓,可以经历长期的干燥寒讼依然存活。

不平凡的遭遇常能造就不平凡的人生。

顺利的境遇、优越的地位、富足的资财、舒适的生活,似乎应该是个人、家庭以至民族发展的有利条件。

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却一再告诉我们:沉醉于安乐享受之中,国家的灭亡也随之来临。

一个对自己目前的环境不满意唯一的办法,是让自己战胜这个环境,超越这个环境。

譬如行路,当你不得不走过一段险阻狭窄的道路时,唯一的办法是打走精神,克服困难,把这段路走过去。

而不是停在中途抱怨,或索性坐在那里打盹,听天由命。

生活在优越安乐中的你,怎样才能把自己高楼大厦成锋芒的宝剑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后习题二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同步练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同步练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行拂乱其所为拂:(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1)管夷吾举于士于:(2)曾益其所不能其:3、用现代汉语翻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一句。

译文:4、文章中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何作用?答: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选用文中句子回答)阅读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

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注释:①诵:背诵。

②方:正在。

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

辍,停止,废止。

④喧:遗忘。

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恒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其母引刀裂其织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5、有人说“顺境也能造就人才”,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测试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测试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测试 北师大版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畎.亩( ) 傅说.( ) 胶鬲.( ) 空.乏( ) 拂.士( ) 忧患.( ) 2.找出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通______,________。

(2)衡于虑 ______通______,________。

(3)法家拂士 ______通______,________。

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理解(1)畎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空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恒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生于忧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死于安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辨析(1)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征于.色生于.忧患(2)而⎩⎪⎨⎪⎧衡于虑,而.后作而.死于安乐也(3)发⎩⎪⎨⎪⎧ 发.于畎亩发.于声(4)拂⎩⎪⎨⎪⎧ 行拂.乱其所为法家拂.士3.词类活用解释(1)苦.其心志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劳.其筋骨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饿.其体肤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乏..其身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动.心忍.性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行拂乱.其所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恒过.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入.则无法家拂士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今异义区分(1)举于版筑.之间古义: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及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题及答案一、文学常识: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下》作者是XXX,XXX,字子舆。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XXX并称XXX,也被世人尊称XXX。

二、字词解释:1.发:起,指被任用。

2.畎亩:田间,田地。

3.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

4.筑:捣土用的杵。

5.士:狱官。

6.市:市井之间。

7.任:责任,使命。

8.苦:使……受苦。

9.空乏:资财缺乏。

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1.所以:用来……的方法。

13.忍:使……坚韧。

14.是人:这样的人。

15.恒:常。

16.过:犯错误。

17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18.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19.征:征验,表现。

20.色:脸色。

21.喻:通晓。

22.入:指国内。

23.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24.拂士:帮手君主的贤士。

拂,通“弼”,帮手。

25.出:指国外。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三、写出文中通假字并解释:1.曾——增,增加。

2.衡——横,梗塞,不顺。

3.拂——弼,辅佐。

四、翻译句子略5、用原文回答题目:1.施展阐发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作者承上文例证承上启下得出的结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XXX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历: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经历磨难砥砺的好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XXX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作者由小我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提出了什么论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只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人恒过,然后能改。

8.面对客观环境的激起,人的主观世界又是怎样做出反应的: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尔后作;征于色,发于声,尔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后习题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后习题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后习题及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后习题及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后习题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相关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后习题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畎亩(quǎn) 胶鬲(h)B.傅说(shuō) 拂乱(f)C.曾益(zēng) 拂士(b)D.忧患(yoū) 后喻(yǜ)解析:A项"鬲"应读"g";B项"说"应读"yu";D项"忧"应写作"yōu"。

答案:C2.给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舜发于畎亩之中( )A.发展,开展B.发生,生成C.发现,显现D.起,被任用(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A.事故B.原因C.故意D.所以,因此(1)解析:发:起,被任用。

答案:D(2)解析:故:所以,因此。

答案:D3.下列对"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解释正确的一项( )A.因为上天将要降下大的任务给这样的人。

B.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的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

C.由于上天将要把大任务给这个人。

D.这是上天将要降重大的任务给这样的人的缘故。

解析:抓住关键词"故"应解释为"所以"。

答案:B4.下列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第12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初一下)1doc初中语文

第12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初一下)1doc初中语文

第12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初一下)1doc初中语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讲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因此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因此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担忧而死于安乐也。

〞1、加点字讲明正确的一项〔〕A委而去之(舍弃) 而后喻(了解)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B固国(国家) 空乏其身(资财缺乏) 得道多助(道德)C举于市(推举) 饿其体肤(饥饿) 寡助之至(少)D域民(限制) 威天下(威慑) 人恒过(过失)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讲明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傅讲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B.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作:发作D.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出:在不处,指国外。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明白得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困难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能,必须先经受困难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咨询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讲到个人,如此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专门清晰。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担忧,死于安乐〞。

4、对下面句子的意思明白得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田野中被发觉B.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楚C.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犯错误,如此以后能够改正D.生于担忧——担忧〔能鼓舞人勤奋〕使人一辈子存进展5、〝生于担忧,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欢乐中死去。

B.出生在悲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楚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担忧〔能鼓舞人勤奋〕使人一辈子存进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初中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阅读练习及拓展训练

初中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阅读练习及拓展训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阅读练习及拓展训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3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2)困于心,衡于虑(衡:)(3)必先苦其心志(使:)2、用现代汉语翻译“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分)3、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贫,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

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4、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文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4分)5.下列加横线的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 )A.人恒过;持之以恒。

B.行拂乱其所为;春风拂面。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家喻户晓。

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世瞩目。

6.翻译句子。

(4分)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孟子是怎样论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观点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本文是一篇说理散文,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致,这样会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从文中做具体分析。

(从排比或句式任何一个角度分析即可)(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人生就是一次远航,有艳阳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难能一帆风顺,你身处逆境时,本文会给你带来哪些启示?【回答时语言要生动,采用修辞方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加线加粗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2019-2020年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心志坚毅12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五十五

2019-2020年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心志坚毅12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五十五

2019-2020年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心志坚毅1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北师大
版习题精选五十五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
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面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野芳发而幽香
B、百里奚举于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故天将将大任于是人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D、入则无法家拂士随风潜入夜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属予作文以记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之杜少府之任蜀州环而攻之而不胜
C、于曹操比于袁绍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文言划线词的注音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夙夜忧叹(sù)一狼洞其中(打洞)
B、人不知而不愠(yùn)才美不外见(同“现”,表现)
C、及郡下,诣太守(y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案件)
D、属引凄异(shǔ)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因为)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标示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C、行拂/乱其所/为
D、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含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含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比较下列各组加横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安能辨我是雄雌D.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2.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田野中被发现B.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C.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能够改正D.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加横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A.委而去之(放弃)而后喻(了解)池非不深也(护城河)B.固国(国家)空乏其身(资财缺乏)得道多助(道德)C.举于市(推举)饿其体肤(饥饿)寡助之至(少)D.域民(限制)威天下(威慑)人恒过(过失)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篇课文,选自《孟子》。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用课文原名填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所摆出的事实论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75.0分)2.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1)一箪食( )(2)一豆羹( )(3)蹴尔而与之( )(4)人不屑也( )(5)畎亩()(6)法家拂士()3.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意思。

(1)故为不苟得也()(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4)蹴尔而与之()(5)万钟于我何加焉()(6)此之谓失其本心()(7)劳其筋骨()(8)所以动心忍性()(9)然后能改()(10)国恒亡()4.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找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在括号里解释。

(1)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_通___________ ()(2)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_通___________ ()(3)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__________通___________ ()(4)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通___________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____通____________()(6)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通____________()5.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翻译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心志坚毅12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五十七篇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心志坚毅12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五十七篇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心志坚毅1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五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划线字的字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B、管夷吾举于士(狱官)C、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D、然后知生于忧患(由于)【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指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

B、在三者的比较中,强调“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的因素。

C、点明了本文的主题思想,明示了本文写作的目的。

D、在结构上总领全文。

二,三两段和它是总分关系;第四段和它成递进关系。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句中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舜发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乐:安逸)C、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D、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B、益慕圣贤之道开卷有益C、苟富贵,无相忘一丝不苟D、管夷吾举于士举世闻名【答案】:【解析】:第5题【多选题】孟子以六位历史人物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

下面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是两句是(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作者是______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______名轲,字子舆。

他是______学说代表人物。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解释词语的意思:必先苦其心志:______劳其筋骨: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阅读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问题。

用“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的办法的目的是:______。

(用课文原句答)【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解释加线词:环而攻之而不胜______;是天时不如地利也______;兵革非不坚利也______;委而去之______;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寡助之至,亲戚畔之______。

七年级语文下册 12《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下册 12《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2021学年)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2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2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

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

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二、加点词不用“使……"这一结构形式来解释的一项是( )A。

苦其心志 B.劳其筋骨C.动心忍性D.生于忧患三、阅读下文,完成习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

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②,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③。

若嗣子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⑤。

”亮涕泣曰:“臣敢⑥竭股肱⑦之力,效⑧忠贞之节,继之以死⑨!”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⑩之如父.”(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12课《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12课《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第12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一、基础积累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对此句理解有误的项是()A.全文只有此句是用来论证“死于安乐”的。

B.此句是对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C.此句是针对国君治国而言,告诫国君要居安思危,否则死于安乐。

D.此句是从正面论证受磨炼的益处。

答案:D解析:D错,此句是从反面论证的。

点评:此类题,要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句子表达的含义,判断正误。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安能辨我是.雄雌D.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答案:B解析:用反选排除法,A“亡”一为“灭亡”一通“无”;C“是”一为“这”一为判断词“是”;D“国”一为“国家”一为“国都”,答案为B。

点评:古文中的字词很多是一词多义,学习时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归类识记。

3、选出下列句中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舜发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乐:安逸)C.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 D.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答案:C解析:C句中的“过”是名词作动词,意为“犯过错”。

点评:古文中字词义的理解,一定要注意其变化,不可用现代意义来望文生义。

4、本文节选自。

孟子,名,(朝代)思想家,代表人物。

答案:《孟子·告子下》|轲|战国|儒家解析:根据知识积累直接填答即可。

《孟子》与《论语》一样,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作品,“四书”之一,由孟子及其弟篇著,共十一篇。

点评:学习中对有关作品的知识要有所了解。

5、《孟子》是一部记录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

南宋朱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

答案:《大学》|《论语》|《中庸》解析:根据知识积累直接填答即可。

我们常说的“四书五经”,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是由南宋朱熹提出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充市嘉陵区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积累 (共23题;共96分)
1. (2分)下面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项是()
A . 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 . 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 . 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 . 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2. (2分)下面是对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 . 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 . 第三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此句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

3. (2分)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舜/发于/畎亩之中
B . 行/拂乱/其所为
C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 . 然后/能自强也
4. (4分)《________》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的性格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_,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________。

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到小说结尾,性格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

5. (5分)《贝多芬传》是一部________紧紧围绕贝多芬一生中取得的音乐成就,记叙了贝多芬的一生,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顽强意志,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________家,贝多芬是________ 国人。

6. (2分)读《渔家傲·秋思》,羌________管:即________,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7. (4分)默写,然后回答问题。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战必胜矣。

①此段中能够解释“人和”含义的词句是:________
②作者只从反面指出了“域民”、“固国”、“威天下”不应当怎样,那么作者认为应当怎样做呢?________
③为什么说“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________
8. (2分)解释词语的意思:
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
劳其筋骨:________
9. (6分) (2018七下·绍兴月考)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 见往事耳________ 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愿为市鞍马________ 赏赐百千强________ 对镜帖花黄________
10. (4分)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________
②行拂乱其所为 ________
③衡于虑 ________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________
11. (15分)翻译下列句子。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12. (3分)读《游岳阳楼记》,本文行文思路可用三个词来概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3. (4分)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的程度。

14. (5分)《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3分)按提示填空。

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
写鱼静态的句子:________
写鱼动态的句子:________
写鱼情态的句子:________
16. (1分)用最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下段文字的总说句。

(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

一是点画的美。

古人曾形容“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让人产生丰富生动的联想。

二是用墨的美,书法用墨讲究枯、湿、浓、淡、轻、重,这让书法作品有了节奏与韵律的变化。

三是结构的美。

汉字笔画之间的穿插、组合、伸缩、呼应,千变万化,给书法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

17. (5分)课文《三峡》写出了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试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18. (2分)用《〈孟子〉两章》中的名句填写。

日本政府审议通过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主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________”,________。

19. (5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

20. (5分)第一段说明了人被老虎吃掉的原因是什么?
21. (5分)《人琴俱亡》中子猷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22. (5分)对夸父临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23. (5分)在《诫子书》中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二、课内阅读 (共1题;共7分)
24. (7分)(2016·苏州) 阅读《晏子使楚》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
A .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皆以美于徐公
B . 水土异也渔人甚异之
C . 橘生淮南则为橘君将哀而生之乎
D . 齐人固善盗乎固以怪之矣
(2)选文划线句中的“圣人”指“才德极高的人”,晏子的“德”指什么?“才”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

三、拓展阅读、 (共1题;共15分)
25.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

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解释下列句中线点的词语
①因起舞因:②不给铠仗给:③蹴琨觉蹴:④遂屯淮阴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

②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3)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祖逖的“大志”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一、基础积累 (共23题;共9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1-2、
11-3、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二、课内阅读 (共1题;共7分)
24-1、
24-2、
三、拓展阅读、 (共1题;共15分)
25-1、
25-2、
2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