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动机与社会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何形式的侵犯行为的控制和降低其实有两大策略 : 通过社会制裁、乡规民约等正式或非正式机制对侵犯行为加以外在控制; 通过社会教化使人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内在控制
四、亲合与利他动机
1、亲合动机
含义: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获得伴侣和友 谊的需要,都有与他人保持和谐相处以及与群体保持某种关系的愿望。在这类需要和愿望 基础上产生的动机就是亲合动机。 恐惧和忧虑与人类的亲合需要有关。 沙赫特的研究 方法:通过观察不允许人们合群时产生的后果来反观人类的亲合行为。 假设:恐惧感强的人比恐惧感弱的人具有更高程度的亲合需求。 验证: 实验前通过指示语使A(实)和B(控)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然后让他们选择在实验正 式开始前的休息方式(独自等待和与他人一起等待):结果是A中32名高度恐惧者有20人 选择与他人一起等待,而B中30名低度恐惧者有10选择与他人一起等待)
5、中国人的助人行为¡ª¡ª施与报
中西方助人行为的区别:在确定受助者方面,西方表现出更多的普遍性,而中国表现出 更多的特殊性;助人行为遵循的原则不同 中国人“报”的特点:往返性;情感性;增量性;延迟性;区别性;角色差异 中国人的助人行为及助人观的特点: ◎中国人认为对助人行为应有所酬赏; ◎ 中国人对助人行为的“施报观”由两个原则构成:“知恩必报”和“不思回报”; ◎ 酬赏的价值在于它是表达心意的方式; ◎ 反对“市恩“。
5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人们在相互作用中其认知因素由失调到协调,从而引起态度或 行为变化的研究领域。 认知失调 :由于个体的认知冲突而引起内心不自在的状态。 两类认知元素 :关于自身特点和行为的;关于周围环境的信念、看法或知觉; 认知元素之间的三种关系 :相互协调一致;相互冲突不协调;无关系 两个基本假设: 当人们出现认知失调的现象,会造成心理上的不舒服,从而驱使自己努力去减少失 调,力求恢复或保持认知元素之间的协调一致。(改变行为;改变态度;新增认知元素) 当人们出现认知失调的现象时,还可以能动地避开那些很有可能使这种不协调增加 的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
后天论:
多拉德&米勒:“挫折-侵犯假说” 侵犯始终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的,挫折 的存在也必然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侵犯可以通过对有侵犯行为表现的榜样进行观察和模仿习得。
5、侵犯的消除与控制 先天论:悲观主义色彩,侵犯行为的控制和消除是非常艰难甚至是不可能。
任何态度的改变都是由于一个人的内在态度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 产生压力,引起个体的内心冲突。为缩小这种差异,减少压力,人具有恢复心理平衡的能 力,其方式之一是接受外来影响,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二是采取各种办法否定或抵制外 部影响,以维持原有的态度。 沟通来源: 可信性(专长性和可靠性); 喜爱性(吸引力,相似性); 信息的内容与形式:
二、社会动机的理论解释
1、本能论 2、非本能论
1、本能论
欲求、渴望、需要和动力等来自本能的简单动机。
2、非本能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பைடு நூலகம்
每个人自身内部都具有一定的价值,这种内在的价值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潜能或者是基本 需要,它的根本特征就是要求得以实现或满足。 这种需要排成为不同的层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和自我 实现的需要。 需要的满足也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低一级的需要满足之后,高一级的需要才会产生。 需要满足后,其重要性就逐渐减少。
信息的差异; 信息的情绪效果; 一面之词与两面之词; 信息(观点)呈现的顺序; 沟通情境 : 强化作用; 预先警告; 分心 沟通对象 : 可劝服性; 自我涉入; 接种免疫
七、若干现实性态度
1、偏见: 定义 :针对特定群体及其成员的不公正的、否定性的社会态度。 特点 :不符事实;过分类化;先入为主;不易改变 原因 :群体间的利害冲突;社会化的影响 消除 :不同群体间建立共同目标;群体或群体成员间平等的交往与接触;外群成员个别 化 与刻板印象和歧视的关系 :社会认知;行为 表现形式 :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
2、孝道 改变: 传统孝道强调他律性,现代强调自律性; 传统孝道与家族延续有关,现代则无关; 传统孝道强调单益性,现代则强调互益性。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从人们对已有行为活动的因果关系的认知出发,来探讨人的行为活动的动机 问题。 归因虽是一种认知,却具有动机的作用。 是从人们内在的心理活动角度来认识行为动机的,对于解释人的社会动机的产生常常是 很有说服力的。
三、侵犯动机
1、侵犯的定义
任何形式的以伤害他人为目的行为。
2、侵犯的特征
侵犯意图与动机的存在;在身体上伤害他人,在心理上伤害他人;以行为被施予者和社 会的判定为前提。
3、侵犯的分类
西尔斯:亲社会的侵犯;反社会的侵犯;被认可的侵犯
4、侵犯动机的起因 先天论:
弗洛伊德:人的侵犯行为的动机是本能的、无意识的,是死本能的产物 洛伦兹:侵犯的动因是本能的,生而就有的,这种本能的能量在机体内部是可以不断积 蓄的,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转变为侵犯的内在冲动而释放出来,从而引发侵犯行为。
第五章
社会态度
一、社会态度的含义与成分
1、含义 指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2、成分 单成分:情感 双成分:情感与认知 三成分:情感、认知与行为(意向)
二、社会态度的特征
1、指向性特征:指向某个具体的对象 2、稳定性特征: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持久性和不易改变性 3、中介性特征:态度是内在心理世界与外部行为表现之间的中介过程 4、整体性特征:知、情、行(意)三位一体 5、方向性特征:赞成或反对,肯定或否定,喜欢或厌恶、重视或轻视、趋向或回避、接 受或拒绝等。
2、利他行为
不指望未来酬赏而且是出于意志自由的行动。
3、亲社会行为
客观上有利于他人或整个社会的行为。
4、紧急状态下的利他行为的研究
旁观者效应: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境的人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 可能性就越小。 原因: 他人在场的抑制作用; 他人的暗示作用; 他人冷漠引起的错觉; 责任扩散。
六、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理论
1、三种主流的看法 学习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是一种社会学习的过程; 诱因论:态度的形成是主体在权衡各种可能情况的趋近(得)和退避(失)后采取最好 抉择的过程,是一个理性的、主动决策的过程; 认知相符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人的认知在整体上是否一致。 2、认知相符的两种理论 1)认知平衡理论:海德 2)认知失调理论:费斯汀格 1)认知平衡理论 主要内容:当主体的认知系统出现不平衡、不一致时,会产生不愉快等心理压力,从而 驱使认知主体设法恢复认知平衡。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认知主体的态度改变。 理论模式:P-O-X模型 三个要素: P:个体(认知的主体); O:另一个体; X:与P和O有关系的某些对象 两种关系:肯定与否定 (态度)
每个人的侵犯性有固定的量,可以通过某种不那么伤害他人的方式释放或渲泄;培 养或强化个体的“超我”来控制和减少侵犯行为;以社会许可和赞许的方式表现,从而化解 或降低侵犯行为。
后天论:
疏泄挫折引起的侵犯能量和减少外界环境的侵犯线索。 减少侵犯行为的楷模;树立起非侵犯行为的楷模,结合运用相应的奖励和惩罚。
四、社会态度与外显行为
1、态度与行为相关 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通过一个人的态度,可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 2、态度与行为不相关 拉皮尔: 3、态度与行为关系很复杂 态度与行为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五、社会态度的测量
1、量表测量法
瑟斯顿等距量表法、总加量表法、语义差异量表法 2、非量表测量法 自由反应测量法、行为反应测量法、生理反应测量法 例:女性角色语义差异量表
三、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
凯尔曼 态度的形成经历服从、认同和内化的三个过程。 服从(compliance)是个体为获得报酬或避免惩罚而在表面上持有某种态度; 认同(identification)是个体与其他个体或群体取得一致而自愿接受某种态度; 内化(internalization)则是真正把某种态度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
第四章
社会动机
一、社会动机的定义
1、几个相关概念:
内驱力:机体的生理(心理)平衡被破坏或失去时,就会导致生理(心理)性的紧张, 并由此产生一种驱使个体进行活动以恢复体内原有的生理(心理)平衡、消除生理(心 理)性紧张的动力。 需要:生理(心理)内驱力在个体心理和意识中的反映。
2、社会动机的定义
以心理内驱力和心理性需要为动力源泉而形成的促使行为主体朝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动 力。
强化理论:
人的行为动机来源于外界施加于个体身上的强化,这种强化决定了个体今后行为活动的愿 望强度和行为活动的方向目标。 强化:行为的后果对行为的影响作用。积极的影响是正强化;消极的影响是负强化。 强化理论不考虑人的头脑中所经历的过程和发生的变化,不考虑个体自身的内部过程对其 外在行为表现的制约作用,只注重外在行为表现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着眼于环 境因素对个体行为表现所具有的影响。它实际上是否定了个体自身内部动机的存在,否定 了个体自身的愿望和需要的独立性及能动性,是一种行为动机的外因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