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六章6.1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的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这节课是第二课时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和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主要涉及到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及东北的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发展机械化的优势。

关于重工业方面,上册书也有一些涉及的方面,对于这节课内容来说。

已经有了铺垫的作用。

学期分析: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东北的农业和工业在上册都有学习过一些知识,尤其是东北的农业方面,学生更是熟悉。

这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不是很陌生,难度不大。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2.运用工业分布图和工业结构统计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特点。

3.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条件。

4.说出东北三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策。

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以及它的气温特点和降水特点,那么,你们知道,东北三省的位置以及它的气候对于东北三省的农业有什么影响吗?有哪些有利因素,又有哪些不利因素?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东北的农业: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二、新授:上册书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北方的农作物是一年一熟或是两年三熟。

在纬度比较高的东北三省,这里的气候是冷湿的,所以,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的一年一熟。

而且,在春秋季节,由于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东北三省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

东北三省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高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原因: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地形平坦,土地集中成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三省教案晋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三省教案晋教版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东北地区的各种图片或录像资料,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
德育目标学习东北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增强学生热爱祖
国山川河流的情感。
教学重点归纳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找出主要的农业产区和林业基地,分析其形成的自然条件。
东北三省
课题
第六章东北三省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2
第1课时
教师
武承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读图6.2,找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地,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东北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描述本区山水环绕的地表形态。2.通过分析图6.3,归纳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在图6.9和图6.10上,找出主要的农业产区和林业基地,分析其形成的自然条件。4.渎图6.11,说出煤炭、石油、铁矿、交通运输和主要重工业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二
二、冷湿的气候
讲述东北地区的气候知识时,指导学生读图6.5,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1.先让学生把这四个城市的名称标在“东北地形”图中的适当位置上,并分析出它们所处的纬度位置的高低。2.从图6.5中,读出由低纬到高纬、由沿海到内陆气温值的大小变化和降水量的大小变化。3.从沈阳、哈尔滨图中,分析出一年中气温在O℃以下、10℃以下、20℃以上的月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读图6.2,找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地,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东北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描述本区山水环绕的地表形态。2.通过分析图6.3,归纳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在图6.9和图6.10上,找出主要的农业产区和林业基地,分析其形成的自然条件。4.渎图6.11,说出煤炭、石油、铁矿、交通运输和主要重工业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5.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的地理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各类地形图、直方图的判读,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增强学生从地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学习态度。

2.通过对东北自然环境的学习和欣赏,增进学生对东北三省的进一步了解。

3.使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地理要素对雪期长短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2.难点:分析并表达东北三省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原因。

三、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五、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播放东北代表性图片(背景音乐:大东北)。

教师:你能说出图片当中描绘的大东北的样子吗?想进一步了解那里的自然地理概况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秘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书写板书)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要描述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需要了解哪些自然地理要素,你还记得吗?学生:根据提问回答。

设计意图: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将要学习区域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考查学生区域地理要素的分析能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新课教学活动一:航拍东北教师布置任务:出示“东北三省在全国的位置”图及东北三省经纬网地图。

提问:东北三省的位置在哪儿?利用地图你能描述出来吗?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游戏:异口同述选择一组同学,逐个描述东北三省的位置及范围。

要求:不可出现重复的地理事物,限时1分钟。

《东北三省》 教学设计

《东北三省》 教学设计

《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说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了解东北三省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掌握东北三省的农业、工业等经济发展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地图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东北三省的独特魅力,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

东北三省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特点。

2、教学难点分析东北三省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理解东北三省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转型措施。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地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东北三省的风光视频或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如长白山、大兴安岭、哈尔滨的冰雪世界等,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东北三省有哪些了解?”从而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1)位置和范围展示中国地图,指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让学生观察地图,说出东北三省所濒临的海洋、相邻的省区等。

(2)地形展示东北三省的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如以山地和平原为主,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山脉,以及东北平原等。

(3)气候结合气候图,分析东北三省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及其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集中在夏季,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逐渐减少)。

(4)河流在地图上指出东北三省的主要河流,如黑龙江、松花江、辽河等,了解这些河流的水文特征。

(5)农业介绍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等)和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等)。

同时,探讨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冬季的低温对农作物生长的限制等。

七年级地理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七年级地理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七年级地理《“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及已有的知识,说出东北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说出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及原因。

2.通过分析相关资料,说出东北平原北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原因及措施。

3.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及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特色,并从资源和交通上说出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4.通过读东北三省部分工业中心的工业结构图,说出其工业结构特点及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东北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特色,并从资源和交通上说出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1.说出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及原因。

2.通过工业结构图,说出其工业结构特点及原因。

■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如《闯关东》影片,并以带领学生闯关东为线索设计本节课,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东北三省关于农业和工业的图文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给同学播放电视剧《闯关东》中有种田情节的片段,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东北地区气候很冷,那为什么当年有那么多的山东人,顶风冒雪地非要“闯关东”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找到答案。

教师:同学们可以以同桌互议的方式,共同回顾一下,东北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同学:同桌相互交流,完成老师给的任务。

教师:同学们刚才回顾了东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从我的观察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不错。

人教版八年级下教案第六章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人教版八年级下教案第六章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东北地形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说出东北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归纳其气候特征;说出东北气候的差异并分析说出这种差异的原因;说出东北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学习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分析并表达东北三省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原因。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如《闯关东》影片,并以带领学生闯关东为线索设计本节课,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东北三省的图文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给同学播放电视剧《闯关东》的片段,导入新课。

教师:电视剧所讲述的关东地区就是被称为“白山黑水”的东北三省,今天老师将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和大家一起“闯一闯”这关东,看看那里的山山水水,感受一下那里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今天让我们“一闯”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好吗?学生:好!教师:让我们先看看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和地形。

同学请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读课本14页的图6.11及本页的两段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有答案的同学可以在纸上或书上做出标记。

问题1:你能说出东北三省在我国的位置吗?问题2:你能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范围吗?东北三省指的是哪三个省?问题3:你能从地形类型、地形区、地势三个方面,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吗?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先自己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将个人思考的结果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老师抽一定数量的同桌组合,到前面指图交流各自对于不同问题的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肯定、鼓励或纠正。

这里重点纠正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少同学把东北三省的范围等同于东北平原的范围,其实我们看图,图中红线以内部分大致是东北三省的范围,蓝线以内大致是东北平原的范围,同学们能看出不同,在描述中就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啦。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 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 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这一章节主要介绍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资源等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培养学生对祖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东北地区的特点和特色,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东北三省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资源等特点,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观察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资源等特点。

2.东北地区的人文景观和特色。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东北地区地理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地图等资料的课件。

2.资料:收集关于东北地区的相关资料,如文章、报道等。

3.地图:准备东北地区的地图,以便学生观察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资源等特点,让学生对东北地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东北地区的人文景观和特色,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发展状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河流湖泊、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础知识,对中国的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东北三省的具体情况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对东北地区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本节课的一些知识点,如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河流湖泊、自然资源等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例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河流湖泊、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图片展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北地区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河流湖泊、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河流湖泊、自然资源等知识点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通过观察中国地图,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

2.图片展示:通过展示东北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河流湖泊、自然资源等图片,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东北地区的特点。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东北地区的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东北地区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2.地图:中国地图、东北地区地图。

3.图片:东北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河流湖泊、自然资源等图片。

(完整版)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完整版)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第二中学王红梅鸭绿江和图们江与朝鲜相邻,南到渤海、黄海。

让学生图上描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学生描出主要河流。

(河流塑造平原,让学生观察平原和河流的关系)活动:P16学生读图分析,观察积雪厚度的变化,总结出冷湿气候特征: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活动3: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房顶坡度大是因为降雪较多,可以减小测试题目内容:读下图,回答1—5题。

1.图中甲所在地区是我国著名的()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C.辽河平原 D.江汉平原2.本区域被三山环绕,其中三山依次是()A.①长白山②大兴安岭③小兴安岭B.①长白山②小兴安岭③大兴安岭C.①大兴安岭②小兴安岭③长白山D.①大兴安岭②长白山③小兴安岭3.乙是我国的()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4.图中大连和漠河的气候差异,说法正确的是()A.在1月份,大连气温比漠河要高B.冬季,大连积雪厚度比漠河要厚C.大连和漠河的气候差异原因主要是海陆因素,与纬度因素无关D.漠河的年降水量比大连要多5.此区域的气候类型属于()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6、7题。

6.图中所示地区主要农作物是()A.小麦、玉米、大豆 B.水稻、油菜、棉花C.小麦、水稻、花生 D.谷子、油菜、甜菜7.图中所示地区农作物的熟制制正确的是()A. 一年一熟B. 一年两熟C. 两年三熟D. 一年一熟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解放前以朱开山一家为典型的山东人到东北谋生创业的艰苦历程。

据此完成3~4题。

8.电视剧中,大量山东人奔赴东北去开荒谋生,主要原因是当时东北地区()A.地广人稀,土壤肥沃B.森林资源丰富C.社会秩序安全稳定D.交通便利9.原来被称作“北大荒”的东北平原,现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北大仓”。

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B.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C.东北平原—中温带,华北平原—暖温带D.东北平原—湿润地区,华北平原—半湿润地区10.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制定了重要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第六章第二节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第六章第二节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请学生指图课本P11图6-2-1和练习说明东北的地形。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以下地形:
◆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山脉排列呈马蹄形。
◆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
板书:2、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呈现出山水环绕的格局
请学生指图课本P11图6-2-1说明东北的主要河流,主要有鸭绿江、图们江、黑龙江及相邻的国家朝鲜、俄罗斯。
[学生]农耕区畜牧业。
指导学生阅读“东北林区”,再一次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提问]为什么说我国东北的林海是一座森林宝库?(由学生根据资料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小结]东北的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森林资源宝库,这里的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森林可以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避免水土流失,改善气候环境。因此,保护森林资源也就是保护环境。我国是森林比较少的国家,国家已经明确规定禁止砍伐森林,原来林场的伐木工人的工作全部由伐木改为植树造林。(培养学生注意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东北林区不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中还有许多珍贵的动物和药用植物资源。
[学生]在我国的东北部。
[展示中国地图]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指出“东北”的位置和大致范围。
[师生小结]东北位于我国东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通常被人们称为“东北三省”。
板书:第六章第二节东北三省
一、冷湿的自然环境
1、范围
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P11图6-2-1,说明东北三省的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部。
[提问]那么东北平原主要有哪些农产品呢?
[学生]玉米、春小麦、水稻、大豆、甜菜等。
[教师]东北的农产品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50年来,一批批志愿者从全国各地来到东北开荒种地,将昔日的“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但长期的开垦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照此下去,“北大仓”是否又会变成“北大荒”呢?

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三省教案晋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三省教案晋教版
题型四:旅游发展分析
【示例】请分析东北三省的旅游资源,并说明其开发利用的潜力。
【答案】东北三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等。东北三省的旅游资源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首先,东北三省的自然风光独特,如长白山、镜泊湖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其次,东北三省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底蕴,如伪满皇宫、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最后,东北三省的民俗文化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如冰雪节、民俗村等,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东北三省”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地理特点,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结合课本中的地图、图片等资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东北三省的地理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附:题型示例及答案
题型一:地形特点分析
【示例】请分析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并说明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之一,土地肥沃,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山地地形也造成了交通不便和资源开发难度大等问题,对农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东北三省(第2课时)示范教案

东北三省(第2课时)示范教案

《东北三省》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教学难点】说明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播放家在东北音乐视频:“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师:提到东北,你还会想到什么呢?(板书)第二节东北三省二、重要的农牧业基地1. 农业特点师:读东北三省农业产值结构图,归纳东北三省农业产值结构的特点。

生:(可能的答案)农业结构比较完整,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部门齐全。

(板书)农业特点师:受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东北三省农业布局地域差异明显。

你能说说有什么差异吗?(板书)农业布局承转:了解了东北三省的农业布局,你知道东北三省主要农作物及其优势条件吗?活动探究1师:小组合作,读图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列任务:师:1.说说东北三省的主要农作物和耕作制度,并说说这些农作物生产的优势条件。

生:(可能的答案)优势1:纬度较高,日照时间长,各种养分积累较多,品质优良。

优势2:平原面积辽阔,耕地面积广大,黑土肥沃,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师:肥沃的黑土对于东北三省的农业十分重要,我们来了解一下。

生:(可能的答案)俄罗斯—东北北部、东部;朝鲜—东南部;蒙古—西部。

南邻:渤海和黄海,东部靠近:日本海。

师:2.有学者将东北三省种植业生产的特点概括为“大、高、优”,你能说说其中的含义吗?师:东北三省种植业优势明显,但是曾经的东北三省被称为北大荒,荒凉形容最为贴切,但是应该开垦以后,现在东北三省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被称为北大仓。

通过视频,我们简单了解一下。

(板书)商品粮基地承转:除了种植业,东北三省的畜牧业同样影响着全国人民的生活,你知道为什么吗?师:东北三省畜牧业主要属于农耕区畜牧业,你知道什么是农耕区畜牧业吗?生:(可能的答案)农耕区畜牧业就是以作物的秸秆、粮食作为饲料,喂养猪、牛、羊等牲畜和鸡、鸭鹅、等家禽。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第一篇: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讲述: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能影响我们的生活,那么东北三省这样的地理环境下的农业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北三省“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板书: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阅读:阅读书本17页文字,归纳东北三省的环境以及发展农业的条件。

学生:阅读、讨论并发表意见。

展示:多媒体展示框架图,教师适当给予引导并板书:板书:1.农业发展的条件:人口、河流、气候、科技……[挖掘元素,建立模型]提问:东北三省地区通过改善从北大荒发展到北大仓,那么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并板书:2.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展示:图6.18 东北三省人口、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过渡:通过图表数据显示可知东北三省经过大力开荒,成为了我们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开发能带来发展,但我们必须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东北在开发的过程中带来了哪些生态问题?学生:阅读书本18页,并归纳生态问题。

教师指导并板书:3.生态问题:湿地锐减、生态恶化过渡:面对这样的生态问题,国家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学生:结合农业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并适当给予指导并板书: 4.合理开发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思维发散,探索求解]过渡:了解了东北农业的发展,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东北工业的发展历史吧!展示:播放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创造的“工业之最”的图片和资料,导入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学习。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东北三省发展的条件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发表个人想法。

教师:多媒体展示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并板书。

板书: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发展条件:资源、科技、政策等阅读:图6.20,分析图中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特点。

东北三省2-优秀公开课

东北三省2-优秀公开课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课时)
时间:年月日星期二
课题:“白山黑水”---东北地区第 1 课时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运用地图,简单评价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本区的主要地形,描述地形的特征,能运用地图说明本区共农业的发展和分布特点,能运用有关资料说明本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等。

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和活动,从认识本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入手,逐步认识到本区自然条件特点和人类活动的特点,充分利用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班级交流对话等方式,认识和了解东北三省的各种自然环境条件、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等等,运用简单的“人地关系”思想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为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东北三省的自然和人文知识的学习,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人地关系思想,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教学设计等。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简单评价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根据地形图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东北三省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认识东北三省不同产业(农业和工业)结构和产业分布于这里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关系。

难点:
1、运用资料分析东北三省各种自然地理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认识东北三省不同产业(农业和工业)结构和产业分布于这里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法、问题讨论法、启发式谈话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预习内容:如何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主备人:审批者:时间:。

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课标(一)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

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5.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二)课标具体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东北三省主要的地形类型及地形区、所包括的三个省区,能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并分析、描述其地形特征;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归纳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区域内的气候的差异;并通过雪期及雪厚实例说明区域内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

二、重、难点(一)教材的重点1.东北三省的地形、气候特征。

2.东北三省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及东北三省发展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难点3.东北三省区域内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教学的重点1.运用东北三省的地形图,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2.运用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分析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差异。

3.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归纳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商品粮的地位。

难点4.通过分析雪期与积雪厚度的实例说明东北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

三、学情分析(一)预测本班级可能达到的程度1.东北三省的位置、地形、气候特征。

90%的学生能够掌握。

2.东北三省气候差异及商品粮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

75%的学生能够掌握。

3.东北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

60%的学生能够掌握。

(二)普遍存在的问题东北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四、教学目标1.通过读东北三省的地形图,简要评价东北三省的位置与范围。

2.通过读东北三省的地形图,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

3.通过读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归纳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

通过读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比较说明区域内的气候差异。

分析说明东北三省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曲三中导学设计首页
阳曲三中导学设计流程
阳曲三中导学设计流程
阳曲三中导学设计尾页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要点
中医2007-12-20 15:19:22 阅读1458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
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10分)
1、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偏干风寒,后者偏干凤热
B.前者肺卫症状突出,后者全身症状重
C.前看呈散发性多后者呈流行性
D.前者病情较轻,后者病情较重
E.前者四季可发,后者冬春多见
2、王×,男性,25岁。

发热周余不退,咳吐大量脓血痰,腥臭异常,胸中烦满而痛。

喘甚不能平卧,面赤,烦渴喜饮,查: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应属于肺痈()。

A.初期
B.成痈期
C.溃脓期
D.恢复期
E.迁延期
3、自汗、盗汗总的病理是()。

A.卫外不固,腠理疏松
B.汗液外泄B.阴液亏虚,虚火内炽,逼汗外泄
C.阳虚气弱,摄纳无权,汗液外泄
D.肝火湿热,邪热蒸逼,迫汗外泄
E.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胰理不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