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避讳趣谈

合集下载

令人哭笑不得的避讳

令人哭笑不得的避讳

令人哭笑不得的避讳◎十年砍柴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现象,意思是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避讳一般的对象为四者:帝王M圣贤M长官M长辈。

商周时期,民尚质朴,避讳的规矩还没有那么多,到了后来,避讳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礼记•曲礼上》所言“诗 书不讳,临文不讳”,有人也不么多,而是扩大避讳范围,以示不坏规矩,尊重 官长。

时,为了表示对至圣先师孔丘的尊重,硬是让姓“丘”的改成“邱”。

上姓邱的人士,其实和古 上的丘姓是一,丘 。

周 所 的《》, 记了好些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避讳故事,来。

和 ,字,的官,的名字视为人 不 的 讳 。

有 一 一来 ,说有写文到 I三次,还没有施行(已三状申府,未施 。

w申”了 的名讳,徐老爷大怒,:你作为知县,丨道不 官 的 名 讳 是 意君 为 ,不 名意。

哪想到这位知县是个硬骨头,毫不给官面子,回答说:情向 J 申报不回复,便应当向监司申报,否则向户部,向御台申报,向中书省报,申报来申报去,等到死了才拉倒(今 此 不,便当监司,否则申户部,台,省,申来去,直待死即休)。

说完,长揖而去。

这自E没趣的徐申老爷拿样的属也没办法。

五代时,一个叫石昂的人也是这样不媚权贵的汉子。

他被任命为临淄,上 司是监军太监杨彦朗,杨 的长辈讳“石”,于是跟着避讳。

有一石昂因公事上书杨监军,杨办的人,把 递呈文的“石昂”用笔成“右昂”,也 太欺负人了。

石昂径直走上公廷,对杨公说:怎么能以私害公呢?昂姓石,不姓右(内侍奈何私害昂姓石,非右也)。

杨 ,石昂干脆辞官回家,对儿子说:“我本来不在乱世官,果被刑 人 。

”不过古代官场如石昂这样的刚烈汉子不多,多的是避官的讳,地 官的尊,则是谄媚。

Illlll國看过《水浒传》的人应该知道权势熏 天的太师蔡京。

宋江因杀了阎婆惜,被发 配江州,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M ?被黄文 炳发现,向江州蔡九知府告发,被抓入牢 中。

蔡九知府依黄文炳之计,写家书给父 亲蔡京,报告J 爪获反贼M 。

“避讳”趣谈

“避讳”趣谈

“避讳”趣谈作者:李元芝来源:《师道·教研》2011年第06期避讳是我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兴起于周,盛于唐宋,清代日臻完密。

避讳一方面是为了规避贵族统治者、或长辈、先贤名字,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避免生活中某些不吉利的话语。

避讳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对于贵族或尊长不能直呼其名。

此外还包括,某些场合避免直接使用不吉利的言词。

如:家中长辈去世,告知亲友等人时要说,“XX过去了。

”皇帝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叫“不禄”,庶人叫“死”。

古代社会,避讳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一种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

一、避讳成因1. 古代封建社会,皇帝贵族直接下诏,强迫人民对本族名讳用字进行规避,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如: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为避“秀”,下令讲“秀才”改为“茂才”。

西汉吕后专权时期,吕后名“雉”,为避自己的“雉”讳,下令将“野雉”改为“野鸡”,由此,后世“野鸡”之称通行。

后来各级官吏也纷纷仿效,不仅要讳本人而且还要讳父母宗族的讳。

如: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了一则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可正月十五要放灯三天,小吏只好写成“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后来,就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

2. 历史文化的约束,避讳大家公认的圣贤名讳,如避讳“孔子”和“孟子”的名讳。

此外,个别朝代还有避讳中华始祖“皇帝”,周朝贤圣“周公”,道教始祖“老子”名讳的。

如:姓氏中的“邱”姓。

清朝规定凡是姓“丘”的,必须加上个“阝”,写成“邱”,并且规定不许发因为“丘”,要念成“七”。

结果,今天形成既有姓“丘”又有姓“邱”的。

当然,后来有部分又改回来了。

3. 封建礼教之妨。

避长辈,父母等的讳。

如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因“晋”与“进”同音,犯了其父名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

《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母叫贾敏,所以林黛玉凡是遇到“敏”字都读成“米”或“密”。

再如:唐朝诗人杜甫,父亲名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的所有诗中,从没出现过“闲”字。

略论历史上的避讳

略论历史上的避讳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宰相作 为皇帝的辅政大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朝代更迭和政治环境的变化, 宰相制度也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创新。这些变革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在不同历史时 期的调整、发展和完善。宰相制度也对中国政治体制、政府结构和整个社会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此外,武则天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她成功地抵御了外来 的入侵,保卫了国家的疆土,使国家保持了统一和稳定。
内容摘要
最后,武则天还在外交方面有所建树。她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与周边国家建 立了友好关系,促进了贸易和文化交流。
内容摘要
总之,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她采取的手段和方法 引发了很多争议,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她在推动社会进步、文化发展、 维护国家统一和开展外交活动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是不能被忽视的。
二、避讳的发展
皇帝对十三经和二十一史都做了避讳。宋代的避讳更是严苛而登峰造极, 《东都事略》记载:“(宋仁宗)天圣二年冬十一月癸卯朔,(中书门下)奏: ‘准敕,臣僚家讳与朝廷同者,今文武百僚其回避。’于是申严行下:应内直、 朝会、赐宴、对策及百司申状奏书等,切避御名及宗室名字;违者以违制论。”
Hale Waihona Puke 、避讳的发展4、社会效益优先:调制行为着 眼于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而 不是某个企业或个人的利益。
4、社会效益优先:调制行为着眼于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 某个企业或个人的利益。
1、调制行为是法律行为:调制行为是政府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实施的行为,具 有法律效力。政府机关在实施调制行为时必须依法进行,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3、调制行为是公法上的行为:调制行为是政府机关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控的 行为,具有强制力。它不同于私法上的自愿行为,而是公法上的强制行为。

从“不许百姓点灯”趣谈古代的“避讳”制度

从“不许百姓点灯”趣谈古代的“避讳”制度

从“不许百姓点灯”趣谈古代的“避讳”制度作者:于保东来源:《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18年第12期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定了一条规矩: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

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花灯三天,需要写布告告知州中百姓,这可把写布告的小吏难为坏了,不能写“灯”(登)字该怎么办,这小吏绞尽脑汁,只好把布告写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

看起来这是个笑话,但实则牵扯到我国古代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制度——“避讳”制度。

避讳制度是指在封建王朝时代,要求臣民对当代、历代君主,及本朝所尊重的圣人,家族中长者的“名”“字”,不得直接称呼或者使用,要在口头上或文字上用其他方法表述。

我国封建社会绵延数千年,形成的制度文化在典籍中都有体现,从历史的发展演变来看,“避讳”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一直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起、发展、强盛、消亡。

避讳制度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善,民国时期被废除。

[01]封建时代避讳制度的形成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的。

《左传·桓公六年》记载“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

”其疏曰:自殷以来未有讳法,讳始于周。

周人尊神之故,为之讳名。

又曰:讳名,临时言语耳。

从这段文字记载来看,避讳制度也是当时礼仪制度的一种形式。

我国是礼仪之邦,在古代尤为重视礼仪,所以人们(尤其是统治阶级)在给自己起“名”和“字”的时候非常讲究,在交往中,称呼也需要非常注意,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

在多数情况下,对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是有礼貌的表现。

下对上,卑对尊,在写信或称呼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叫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

【推荐下载】中国古代的避讳习俗浅谈

【推荐下载】中国古代的避讳习俗浅谈

中国古代的避讳习俗浅谈中国古代的避讳习俗,避讳是封建时代等级制度的产物,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习俗。

 所谓避讳,就是中国封建时代人们为了尊敬君主、圣人、贤者和长辈,在说话时不直呼其名,在写文章时不照字直书,而用其他的字词代替来加以回避的一种习俗。

这种习俗,在古书用字上造成了许多混乱,给我们阅读古籍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因此,我们学习古代文化,对古代的避讳习俗很有必要认识了解。

 避讳起源较早,至少在春秋就有了。

据《公羊传》记载,孔子作《春秋》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左传》《礼记》及《孟子》等书对避讳也有记载和论述,但在整个先秦时代并不普遍。

秦统一六国之后,帝王的地位急剧升高,避讳才逐步盛行起来。

从秦汉到唐宋,避讳的趋势是愈来愈严,在宋代达到极盛。

并且不少朝代的皇帝还另外规定了一些避讳的范围和方法,让臣民必须遵守使用,否则就要砍头问罪。

 避讳的范围,历代并无统一规定,但一般来说,多限于国君和长辈。

因此,避讳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避国君或帝王的名字,这是最主要的一类,古人又称这类避讳为国讳。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第一次在全国正式实行统一的避讳。

秦始皇名嬴政,全国不得用政及其同音字,正月或被改称为端月,或改读正为征音。

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的名字也要避讳,因为庄襄王叫嬴子楚,所以秦称楚国为荆国。

西汉开国皇帝高祖名刘邦,改战国官名相邦为相国。

汉文帝名刘恒,改北岳恒山为常山。

汉武帝名刘彻,秦末汉初辩士蒯彻就被改名为蒯通。

汉宣帝名刘询,战国后期大思想家荀卿(荀况)就被改称为孙卿。

东汉光武帝名刘秀,改读书人秀才为茂才,鲁迅小说《阿Q正传》我也曾问过赵太爷的儿子茂才先生一句中茂才即指秀才。

汉明帝名刘庄,改光武帝年少游学长安时的同学庄子陵为严子陵,庄子陵在富春江上的隐居之地至今仍称为严子陵钓台。

汉安帝刘祜的父亲清河孝王名刘庆,于是庆氏改姓为贺氏,现今的贺姓就是东汉庆姓的后代。

到了宋代,避讳更甚。

古代避讳的笑话

古代避讳的笑话

古代避讳的笑话古代人讲“避讳”,即子女避祖、父名字讳,臣民避君王名字讳。

一般地说,是在写文章、谈话时避开要避讳的字,通常是用其他字来替换。

普通老百姓的避讳还好办,而帝王的避讳可没有商量的余地,它带有强制特点,弄不好就会被杀头。

由于皇帝的避讳如此神圣不可侵犯,结果造成了一个个让人喷饭的笑谈。

晋文帝名叫司马昭,那么“昭”字别人谁也不许用,于是,连古代的王昭君也得改名,叫“王明君”。

晋愍帝叫司马业,那么“业”字就为皇帝独霸了去,甚至连地名“建业”(今南京)也改名叫“建康”。

唐高宗叫李治,“治”字就变成皇帝独有的字,而且和“治”同音的字也得改。

在行文中凡是遇到“治”的字都改写成“持”“理”等同义词的字。

而“稚”字因和“治”同音,凡是用“稚”的地方,都必须用“幼”来代替。

好在汉语当中同义词较多,否则真不知如何办才好。

唐高宗的太子叫李忠,那么“忠”字也得避讳。

朝中实行多少年的官职名“中郎将”,也奉命改为“旅贲郎将”。

以上避讳是皇帝或太子的名字,还好理解,发展到后来,甚至连皇帝的姓、属相都要避讳,这一下子更出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宋徽宗因为属狗,因此天下的狗便走了运,有旨禁止天下杀狗。

元仁宗因为属鸡,降旨禁止在大都市内提到鸡。

从此买鸡卖鸡,都得抱鸡而行,以示对“鸡”字的尊崇。

荒唐的是,明武宗既姓朱,又属猪,所以在正德十四年,他下了一道圣旨,禁止民间养猪。

他认为养猪、杀猪,是把矛头指向了皇帝。

不想此令一下,几年后,几乎全国的猪都断了种,以至于节日用来祭祀天地祖庙的猪都无法找到。

后来,由于大臣们的劝谏,他才不得不取消这道令人哭笑不得的禁令。

清代的慈禧太后属羊,于是朝中有令,不许人们说:“养羊、杀羊、吃羊肉”一类的话。

但是慈禧太后嘴馋,又不能不吃羊肉。

于是又下令,管“羊肉”叫“福肉”“寿肉”,真是欺人欺己的可笑办法。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述了一个故事:“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搒笞。

避讳趣谈向景安 - 首页 - 天河部落

避讳趣谈向景安 - 首页 - 天河部落

避讳趣谈/向景安古代避讳的方法有三种:即是改字法、空字法和缺笔法。

空字是指遇到需要避讳的字时空着不写,或写个「某」字,或者写个「讳」字。

如《史记.孝文帝本纪》:「子某最长,请建以为太子。

」「某」字就是「启」字,指汉景帝刘启,因避讳而写「某」字。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写的《说文》一书,在「禾」部避汉光武帝刘秀讳,不写「秀」字,空着一格,下面只说「上讳」。

在「?」部避东汉明帝刘庄讳、在「火」部避东汉章帝刘炟讳、在「戈」部避东汉和帝刘肇讳、在「示」部避东汉安帝刘佑讳,都不写「庄」字、「炟」字、「肇」字、「祜」字,而是空着一格,下面只说「上讳」。

《宋书.武帝纪》在永初元年八月下说:「荆州刺史宜都王讳进号镇西将军。

」这里的「讳」就是宋文帝刘义隆,因避讳而不写「义隆」,只写一个「讳」字。

缺笔避讳大约从唐朝开始,如唐高宗干封元年立的《于志宁碑》中「世」字写成「卅」,缺最后一笔;仪凤二年立的《李绩碑》中「世」字改成「」,缺最中间一竖;《旧唐书.高宗纪》说:「显庆二年十二月,改民日叶宫(字)。

」意思是说: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民日」字改成「昏」字,「叶」字改成「」字,因为「民日」字上面是「民」字,「叶」字中间是「世」字,必须缺笔避讳。

从此「昏」字一直流行到现在,「」字后来又恢复成「叶」。

精于避讳学的岳珂识破假古董懂得了历代上述三种避讳方法,就可以鉴定古代文物和典籍的时代和真伪。

如南宋宁宗嘉定三年(公元一二一○年),岳飞的孙子岳珂在中都(今北京市),看到一个读书人拿着一张古琴到姓李的人家去卖。

这琴名叫「冰清」,制作非常奇特,断裂的纹迹和鱼鳞般的斑痕,显得很破旧,无论懂和不懂,大家都说这是几百年前的古琴。

琴的腹部刻着一行字说:「大历三年三月三日,蜀郡雷氏斫。

」意思是说,这是唐朝代宗大历三年(公元七六八年)四川姓雷的人制造的。

琴的风池(琴底)内又有一行字:「元十一年七月八日再修。

」意思是说,在唐朝德宗贞元十一年(公元七九五年)又修理了一次。

古人避讳太奇葩了

古人避讳太奇葩了

古人避讳太奇葩了古人避讳太奇葩了古人的这些“避讳太奇葩了,今天的人看了得笑死宋朝还专门编了一部《礼部韵略》,详细规定了需要避讳皇帝的字,总共是325个,其中宋高宗赵构的“构”字需要避讳的最多,达55个。

说起“避讳”,今天的人都没什么感觉,百无禁忌,但在古代,这可是人际交往的头等大事,一个不注意,就会让你万劫不复。

前几天看一档美食节目,做山药这道菜,主持人自作聪明地说,“山药”这个名儿起得好,既是菜,又是药,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其实,“山药”的命名,体现的并不是古人的智慧,而是古人的无奈。

山药一开始并不叫山药,而是叫薯蓣,在唐朝代宗时,因为唐代宗名叫李豫,为了避讳,凡是跟“豫”同音的字都不能再用了,于是薯蓣就改成了薯药(还好不是鼠药);后来又到了宋朝英宗时,英宗名叫赵曙,于是跟“曙”同音的字也不能用了,可怜的薯药又改成了山药,直到今天。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现在用的马桶,其实本来叫虎子,从汉朝就有了,后来到了唐朝,因为唐高祖李渊的爷爷叫李虎,虎子就改成了马子,后来又演变成了马桶。

还比如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本来叫启蛰,因汉景帝叫刘启,就改成了惊蛰。

还有嫦娥,也因为汉文帝叫刘恒,而从姮娥改成了嫦娥。

这就是古代的“避讳”,只要皇帝一上台,他的名字和他的爸爸、爷爷的名字就成了敏感词,老百姓都不能再用了。

总结起来,需要避讳的对象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皇帝,二是长辈。

先来说说皇帝的“避讳”。

说起严光严子陵,了解历史的人都不陌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顶级的隐士之一,“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四句话就是范仲淹专门为他写的。

东汉光武帝跟严光是同学,很钦佩他的才华,好几次请他出山,他都没搭理,牛X得不得了,让光武帝很没面子。

不过,光武帝也不用太伤心,因为他的儿子给他找回了个大大的面子。

其实,严光本来姓庄,当时还没有“严”这个姓,庄光叫着也挺顺口的,不过等光武帝的儿子汉明帝一上台,就不能再叫庄光了,因为汉明帝叫刘庄,从此“庄”姓就改成了“严”姓,牛哄哄的庄光也不得不变成了严光。

古代避讳趣谈

古代避讳趣谈

古代避讳趣谈与西方诸国以取先人之名表达缅怀纪念之情不同,儒家文化向来强调高低分明、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避讳便是这一制度的一个表现。

为长者讳,为尊者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无从查询,但习惯认为避讳“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

”帝王作为封建时代至高无上的尊者,与其相关的讳词更是普通人不能提及的,否则就是对皇权神圣性的挑战,有下狱甚至丢脑袋的危险。

帝王避讳最严格的莫过于宋代,宋人避讳之例最严。

《容斋三笔》里就说:“本朝尚文之习大盛,故礼官讨论,每欲其多,庙讳有五十字者。

举场试卷,小涉疑似,士人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

”宋太祖赵匡胤,避讳字有匡、筐、涯、眶、惟、勖、眶、胤、靷、引、鈏、酳等,更甚者其远祖、始祖、高祖、曾祖、祖父、父亲等已故受追封之人的名讳都一概要避,避讳之字词多达40余。

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

更有甚者,宋高宗名构,为避“构”字而牵及够、媾、购、遘……避讳的字达50多个!实在无法避免的常用字,也需要增减笔划或者改变读音,以示区别。

如宋真宗赵恒,“恒”字多见缺末笔者。

物极必反,当历史的车轮碾过宋代,进入元代时,草原民族蒙古入主中原,一改儒家世俗传统,以蒙古族的习惯,父子不避,尊卑无讳,因此避讳几乎终止。

照宋代周密《齐东野语》的说法,起码从周朝起,中国封建社会就有了避讳制度。

所谓避讳,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即是:“谓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例如,唐高祖的祖父名虎,凡写到或讲到“虎”,都得改为“猛兽”,或改为“武”。

又如,唐太宗名世民,他死后,“世”字、“民”字都必须回避。

于是,李世勣改名李勣,“为民作主”改为“为人作主”。

避讳制度影响甚广,连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受到影响。

据说五代时,吴越王钱鏐有子跛足,讨厌人说到“茄子”,因“茄子”与“瘸子”音相近。

后改“茄子”为“落苏”。

中国古代“避讳”习俗简谈,古人为“避讳”都吃了哪些苦头?

中国古代“避讳”习俗简谈,古人为“避讳”都吃了哪些苦头?

中国古代“避讳”习俗简谈,古人为“避讳”都吃了哪些苦头?在古代,中华文化圈中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避讳。

这指的是必须回避君主、尊长的“名讳”的一种要求,在言谈和书写时,遇到君主尊长的名讳一律要回避,可以用其他字代换,或是刻意将该字缺笔;取名时,不能取他们的名讳中字甚或同音的字;否则,可能触犯大不敬之罪。

现代人看来这是莫名其妙,但是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是很严明的,为了维护上级的权威,这个规矩还是立起来了,但是,维护等级制度按理说有很多方式,怎么会出现“避讳”这么一种怪异的规则呢。

至今,中国人仍然极不习惯直接叫尊长的名字,认为这不礼貌。

其实,大家也不要太奇怪,虽然现在已经不存在成体系的“避讳”规则了,但事实上“避讳”这一习俗至今仍对整个东亚社会有一定影响,有吗?有的,虽然文字上的禁忌现在不多了,但是至今东亚人还是认为直呼长辈的名字为不敬,所以会特别注意亲属称谓,起名的时候,有些人也会尽量不取同父辈或祖辈同名或同音的字作为名字,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律还规定了:与三亲等以内直系尊亲属名字完全相同者,得以申请改名及消极资格法源。

关于“避讳”这种规则起源于何时,观点不一,有周代说(最传统观点)、秦代说、汉代说甚至先秦说等各种说法,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习俗出现是非常古老的,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习俗,这很可能和是源于远古时期人类的禁忌,法国学者列维一不留尔在《原始思维》中说“原始人把自己的名字看成是某种具体的、实在的和常常是神圣的东西。

”这不仅是出现在中土,其实世界各地的原始部族一开始都有类似习俗。

然而在中国,“避讳”竟发展成一个极为庞大的文化体系。

一开始,“避讳”的方氏只是改字、改称呼,后来逐渐发展到改音、标讳、缺笔、析字、空字等各种方法。

周代在《尚书·金滕》记载的唯一避讳实例中,是将所避之字改为“某”。

秦汉时期,改字仍然是避讳的主要方式,而且,从古至今的各种“避讳”手段,有些至今都对汉语产生了重大影响。

【复习笔记】趣谈古人的避讳

【复习笔记】趣谈古人的避讳

【复习笔记】趣谈古人的避讳
避讳,在封建社会里是相当重视的一件事,特别是上层。

所谓“避讳”,通常是指在写文章或说话时遇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不能直接写出或讲出,甚至连同音的字也不能提到。

比如:皇帝的名人人要避,尊长的名子弟要避,上司的名下属要避,朋友之间交往也得留意,并且还需了解对方祖宗三代的讳,免得触犯而引起不快。

所以,那时候一个人从家庭到社会,单是要记住各方面的应避的讳,已是一件够麻烦的事,但因此却也产生了不少趣事,足以令人失笑。

 宋时有个州官田登,讳言“登”字,连同音宇也不许提,谁要是触犯必被重责,很多吏役因此而受了罚。

所以一州人都称“灯”为“火”,不敢有所触犯。

元宵节晚照例张灯,于是大书通告张贴市上,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见者无不骇笑。

流传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语即源出于此。

 更奇者还有自改姓名而避他人讳者。

北齐有个熊安生,去见和士开与徐之才,因为徐之才的父亲名雄,而和士开的父亲名安,他想自己姓名中“熊”字犯徐讳,“安”字又犯和讳,于是就自称“触触生”。

无独有偶,明末有个湖广巡抚宋一鹤,去参见总督杨嗣昌,因为杨父名鹤,为避讳计,他就在名帖上写上“宋一鸟”。

 但是,也有相反的趣事。

宋时有个徐申为常州知府,讳言其名。

属下有个县令申报地方情况,一连三次报告未见批复,就亲自去见徐申。

徐申非常恼怒,责问道:“你身为县令,难道不知道上司的姓名吗?”这县令不以为然,反大声说:“我申报的事到府不理,便申监司,监司不理,便申户部,申台,申省,申来申去,非到申死不止!”徐申拿他没有办法,只好一笑了之。

这倒颇有点“强项令”之风。

初中作文-避讳趣话

初中作文-避讳趣话

避讳趣话自古以来,避讳成风,讳名讳地讳事,无奇不有。

所以,古人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就是要避免触犯人家忌讳,自讨没趣,或是闹出许多不便来。

如果问起避讳的原因来,更是五花八门,妙趣横生,且举几种来说。

一是重礼尊上。

唐朝大诗人杜甫,一生不写海棠诗,在他留传下来的1400余首诗中,连一句涉及海棠花的也没有,因而引来许多议论。

苏东坡说:“少陵而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

”深为海棠未入杜诗而叫屈。

然而,杨万里却说:“岂是少陵无句子,少陵未见欲如何?”他以为杜甫没有见过海棠花,所以没有写。

其实,杜甫在海棠颇具盛名的四川寓居多年,怎能未见过海棠呢?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杜甫不写海棠诗呢?《古今诗话》里点明了此事:“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集》中绝无海棠诗。

”可见,杜甫是因为避母讳,才不吟海棠诗的。

这就像他避父名“闲”字之讳,诗中全无“闲”字一样。

因为父母名某某,便不做、不写、不听、不游、不践某某的,也大有人在。

过去,有个名叫刘温叟的人,因为父名岳,便终身不听音乐,连嵩山、华山等名山大岳也不去游了。

韦翼的父亲名乐,因乐是个多音字,他不仅一生不听音乐,不游高山大岳,而且连酒都不饮,更不参加任何有欢乐事的活动。

更有意思的是,北宋诗人徐积因,父名石,便一生不用石器,连走路遇到石头都不踏,如果是非走不可的石桥,就令人背了过去!二是避凶就吉。

传说有个秀才叫柳冕,生来好讲忌讳。

当他去攻举人的时候,就非常忌讳一个“落”字。

因为一“落”,便成不了举人。

因此,凡是人同他讲话,一带“落”字,他便要给人颜色看。

如果是仆人犯了他的讳,便要遭到鞭打棍敲。

而他自己,如果遇到了与“落”字同音的字,说话时定将它改掉。

因“乐”与“落”同音,他便把“安乐”改称“安康”。

似乎这样一来,便可以不落榜了。

等到考试完毕,发榜的时候,他派仆人去看榜,仆人问来,柳秀才一见面,便问:“得否?”仆人答道:“秀才康了!”还有一个太守,忌讳更多,凡是与“死”有关的字,如史、丁、孝、老、故,等等,都在忌讳之列。

【谈古论今】避讳杂谈

【谈古论今】避讳杂谈

对避讳、忌讳作壁上观,不难发现它的幼稚和愚蠢。

大年初一清扫屋子,就断送了一年的财运么?乘客不经意吐出“沉”“成”之类的字眼儿,日常维护得好端端的船就沉下去了么?不管相信天命或者人为,我们都能判定这些缺乏因果逻辑的避讳、忌讳,类似于远古巫术,徒增人们的恐慌和惊惧,实在毫无意义。

然而,令人沮丧的是:每当身处其间,我们常常身不由己,或遵循它的原则,或成为它的奴隶。

明代无名氏的《时尚笑谈》里有一则笑话,说“昔一士人,带仆挑行李上京赴试,忽被风吹落头巾,仆曰:‘帽落地。

’士人嘱曰:‘今说落物,莫说落地,只说及地(第)。

’仆如其言,将行李牢栓于担上。

士曰:‘仔细收拾。

’仆曰:‘如今就走上天上去,也不会及地(第)了。

’”自从隋唐开始科考,此类笑话层出不穷,讥讽嘲弄读书人对“落第”的迂腐避讳。

事实上,无论怎么避,绝大多数读书人都避不开几乎命定的落第厄运!明知投放的名额那么少,参考的人那么多,及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富贵荣华的希望太渺茫,内心当然战战兢兢忐忑不安,而这些饱读诗书不肯直面现实的家伙,除了做梦幻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还能做什么呢。

避讳并非酸腐书生的专利,一穷二白、头长癞疮疤的阿Q,不但忌讳“癞”“耐”,而且引申开去,忌讳“光”“亮”,乃至“油灯”“电灯”了。

可怜的阿Q,显然经常吃不饱饭穿不暖衣,但为了自己的避讳,却不惜与伤他自尊的王胡、小D大打出手,无益无趣地消耗着仅有的宝贵热量。

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更“怒其不争”——那种敢于正视自己、直面人生的抗争。

阿Q随同旧的制度死去了,可他不死的顽固忌讳,还时时闪耀在我们的大脑中,挥之而不去。

与当权为政者比,小民百姓的避讳只是小菜一碟,不能同日而语,岂可相提并论!汉文帝刘恒,改恒山为常山以避其名讳,大手笔吧。

到了唐太宗李世民作皇帝,普天之下只得用“人”字替代“民”字……谁敢不避皇帝之大讳?甚至他们咽了气,也有与众不同的专用说法:国君皇帝死,称崩;诸侯死,称薨。

中国古代的避讳

中国古代的避讳

中国古代的避讳初探中国古代的避讳,渊源流长。

“讳”是什么?讳就是“不敢说”,为什么“不敢说”呢?有的因为顾忌的缘故,有的因为隐匿的缘故,把一个名字或一件事实,知道了却不说,反倒说成别的,这就叫做“讳”。

为什么一个名字、一件事实,知道了要不说呢?照中国传统的高见,是因为说了就是不吉祥或不恭敬或大逆不道,所以才“不敢说”。

“不敢说”的意思,用文言文的说法,是“讳言”,是“讳莫如深”,这一类的说法,还有很多。

对一件事实的“讳”,大部分是指隐匿一种真相。

比如说,死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事实,可是古人却忌讳提到它,认为不吉祥。

所以古人说一个长辈快死了,用的表达法是“倘有不讳”。

“倘有不讳”的意思翻成白话是:“假若有隐瞒不住的时候”,就是“倘若死的时候”。

除了认为不吉祥的意思外,还有一种是指对某种事实的隐瞒。

汉朝的大才子司马相如,在他的《上林赋》里就有“鄙人固陋,不知忌讳”的话,这里的讳,就是指对事实的隐瞒。

《后汉书》刘陶的传里,有“敢吐不时之义于讳言之朝”的纪录,就是说;他敢在大家都隐瞒不说的朝廷里说真话。

照古代思想家兼政治家晏子的认定,一个国家大家敢说真话,“民无讳言”,才是政治清明的表示。

反过来说,若人人都“讳莫如深”,就是政治黑暗的证明。

一、皇帝的避讳避讳,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需要回避的东西,实在太过高贵,人们不能说,因此避;二是需要回避的东西实在太丢人,人们知道太现眼,因此要竭力回避;三是要避讳的东西实在太不吉利,太凶恶,就要避讳。

对皇帝的避讳,主要是因为皇帝太伟大,太高贵了,与皇帝的名字等有关的,就不得不避讳。

皇帝取名用的这个汉字,便由社会公共资源,可以由任何一个人使用,变成了皇帝一个人的私有资产,由皇帝使用国家权力,强行排他性地使用,禁止别人使用了。

在所有的文书中,皇帝的名讳都用改字来避免。

汉高祖叫刘邦,汉朝的书籍中凡邦字就用国字来替换;汉文帝名恒,于是恒山被改名为常山;汉宣帝名刘询,战国时期的荀卿(就是伟大的荀子)被改为孙卿;光武帝名刘秀,秀才便被改名为茂才;晋愍帝名司马业,建业(今南京)便改名为建康。

有趣的避讳知识点总结

有趣的避讳知识点总结

有趣的避讳知识点总结一、人名避讳1. 同名忌讳中国古代传统礼仪中,同名忌讳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古代人们认为同名的两人会相互抢夺对方的气运,因此同名是非常忌讳的。

如果家里已经有了一个孩子叫“小明”,那么第二个孩子就不能再取名为“小明”,只能取个相差较大的名字,以免抢夺兄长的气运。

2. 故人忌讳故人忌讳指的是对已故人的称呼避讳。

古代认为死者已经去世,不能再被提及,否则会引煞。

因此,人们在称呼已故之人时,都会使用长辈的称谓来代替,比如称已故的父亲为“家父”、称已故的母亲为“家母”等。

3. 韵律忌讳在古代,人们起名的时候还要遵循一定的韵律忌讳。

比如不能取名字中有三个一样的字,比如“明明明”、“芳芳芳”等,因为这样的名字听起来没有和谐感,会招致煞气。

二、动物避讳1. 猫忌讳在中国古代,猫被视为不祥之物,因此在很多地方都有避讳猫的习俗。

有的人认为猫眼睛会放光,所以晚上见到猫眼睛会感觉很可怕,还有的人认为猫是狐狸的化身,代表诱惑和邪恶。

2. 蛇忌讳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是一个不祥之物,许多地方都有避讳蛇的的传统。

比如在农历的蛇年,人们会忌讳吃蛇肉,生怕引来不祥的事情。

还有的地方会在蛇出没的地方摆放香火,以求趋吉避凶。

3. 老鼠忌讳老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被视为不祥之物,因此很多地方都有避讳老鼠的传统。

比如不能在老鼠过的地方建房子,也不能用老鼠的名字来取名字,害怕引发不幸。

三、自然现象避讳1. 日食避讳在古代,一些人们认为日食代表着大祸将临,因此日食时人们会尽量避讳外出,并在家中燃放香火以求平安。

2. 雷霆避讳古代人们认为雷声大作就表示有鬼在天上打雷,所以在雷声大作的时候,人们会在门外点香焚烧以求安宁,避免鬼神之灾。

3. 彗星避讳古人认为彗星出现时将会有大灾祸降临,所以人们会在彗星出现时举行祈福活动,以避免灾祸的发生。

四、时间避讳1. 死忌在中国传统民俗中,有些日子是忌讳的。

如农历正月初一,四月初四,七月十四,七月二十七有三忌,亡者的家人不能外出;农历十二月二十九、三十、正月初一必须守祠堂,宾客不可以往亲友处拜年等。

古代避讳文化趣谈

古代避讳文化趣谈

古代避讳文化趣谈作者:杨思源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文》2012年第02期儒家经典著作《论语·颜渊》中曾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论述,意思是君王就应该有君王的样子,臣子就应该有臣子的样子,父亲就应该有父亲的样子,子女就应该有子女的样子。

从这句话可知,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是森严的。

这种森严的等级制度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之一便是避讳。

避讳制度由来已久,起源于周代,到秦朝才初步确立,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避讳,顾名思义,就是封建时代对于君王或尊亲的名字要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而用其他方式代替,常用的方式就是改字、缺字、改音等方式。

有些避讳方式随着时间流逝和朝代的更迭,已经消失;但是另外一些避讳方式,历经千百年,依然焕发勃勃生机。

避讳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是改字。

例如秦朝,为了维持秦朝统治,维护始皇帝的威严,始皇帝实行严格的避讳制度。

其中一个便是“正月”的由来,正月即农历一月,秦始皇姓嬴名政,为了不直接说出嬴政这两个字的音,便改称正月为“端月”,或者也写作“正月”,但是通过改音的方式避皇帝讳,改“正”的读音为“zhēng”,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我们现在有人称秀才或者其他有文化的人为“茂才”,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东汉光武帝姓刘名秀,为了避讳不直接说出君王的名字,便改“秀才”为“茂才”,“茂才”这种称呼便流传开来。

尽管现在“茂才”已不指代秀才,但仍用来指代知识丰富、有文化的人。

此外还有一些避讳用法曾经流行,但因朝代更迭,影响较小,现已消失。

如汉文帝姓刘名恒,于是把恒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为“常山”,齐国权臣陈恒于是也就成了“田常”。

唐代唐高祖李渊,为避讳改“渊”为“泉”,唐代的古书文献中常把陶渊明称为“陶泉明”便是这个原因。

清康熙帝名玄烨,然后以“元”代“玄”,以“煜”代“烨”,“唐玄宗”在当时被称为“唐元宗”,“玄武门”被称为“神武门”,“天地玄黄”被称为“天地元黄”。

这均是避讳的体现,但是现在人们已放弃使用这种表达方法。

古人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避讳 , 古人避讳的方式

古人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避讳 , 古人避讳的方式

古人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避讳, 古人避讳的方式古人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避讳避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文化禁忌。

在封建社会,庶人避圣人讳、臣民避皇上讳、百姓避官员讳、子女避父母讳等,俨然一套森严的避讳制度。

这种避讳,有时为害甚巨,如文字狱,动辄以文字罪人;有时也令人喷饭,闹出不少笑话。

俗话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一例。

某州太守田登规定,在他治下的人们都要避讳其名字,谁误犯了,他就很生气,很多吏卒因此挨了板子。

于是,人们不得不把灯(谐音登)改叫火。

此州有个惯例,正月十五摆花灯,允许民众进城观看,那年,街上便张贴布告说:本州依照惯例,放火三日。

百姓看到后,惊慌失措,以为要放火三天,纷纷逃走。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在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中,鲤鱼有很多寓意,比如娶妻迎亲时,聘礼中要有鲤鱼;过年的家宴中,一定要有一道红烧鲤鱼;上梁、生子、做寿时宴客,也一定要有鲤鱼。

这样既有礼(鲤) ,又有余(鱼) ,是个好彩头。

然而,唐朝时,律法规定禁食鲤鱼,若捕到鲤鱼,就要立即放生,否则打六十大板。

因为,唐朝皇帝姓李,吃鲤就是吃李。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南宋谏官钱良臣有个儿子喜欢读书,每次读书见有良臣二字,因避讳其爹的名字,就改读为爹爹。

一次,读《孟子》中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一句,便改口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

一时传为笑谈。

(元仇远《稗史》)有个学生在私塾里读书,因他父亲名谷,每遇到谷字时,也都要改读为爹。

如读到《管子牧民》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五谷念成五爹。

读到刘禹锡《上杜司徒书》百谷之仰膏雨,百谷念成百爹。

同窗听了,取笑他道:你一会儿五爹,一会儿百爹,到底有多少个爹啊?十六国时的前秦国主苻生,是个独眼龙,因此讳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偏、只等字眼。

手下人无意犯了讳,就要受到剁腿、破肚、拉肋、锯颈等种种酷刑。

有一次他叫太医令程延配药时,问及所需人参的好恶与多少,程延回答:虽小小不具,自可堪用。

古人避讳趣闻

古人避讳趣闻

时 ,一 旦遇 到尊 长的 名 字 ,绝 不 能 直接 写 出
来或 说 出来 ,否 则就 是遇 到 河上 有石 桥 ,还 要 绕道 而
行 ,如 果 非走 不 可 的话 ,便 雇人 背着他 过桥 。
封 建礼 教之 下 ,不光 自己父祖 的名 讳 要避 。为
生 的 书生 ,去 见 当时的 朝廷 要 员和 士 开 与徐之 才。 徐之 才的 父 亲名 “ ” ,和士 开 的 父亲名 “ ” , 雄 安 他 想 自己姓 名 中的 “ 熊”和 “ ” 是 同音 字 ,犯徐 雄 父讳 , “ ” 字 又犯 和 父讳 ,于是 就在 诸 位 大人 面 安
时向考 官示 意 ,推说 自己 “ 口疼 ”之 类的病 心 忽 然发 作 ,答 不 了卷予 。此 时考 官 也 心领 神 会 ,允许他 离开考场 。试 想一个 寒窗苦 读十 几 年的 书生 ,千里 迢迢 来到京 城参加 “ 试” , 会 就 因为试卷上 的 一两 个字 而前功尽 弃 ,真的 太
里有 “ ”字 ,那 么对不起 ,你 就不 能在首 都 安 长安 当官 了 ;如 果他们 的 名字里有 “ 卿”字 , 那 么你 绝对 不 可 以 官任 公 卿 ;如 果 有 “ ” 军 字 ,即便是 有盖世 神 功、 万夫不敌 之 勇 ,你 这
辈子 也别 想 当 “ 军”… … 将
前 ,随 便 想 了个 “ 触” 字代 替 ,将 自己的 名 字报 为
避 讳是 封 建社 会 强调 纲 常礼 法 、尊 卑 伦
理 的 一 项 重 要 内容 , 例 如 在 写 文 章 或 说 话
还 有 宋代 诗 人徐 积 ,因 为父 亲名 “ ” .便 一 石
生 不 用石 器 。这 倒 也好 办, 用木 头或 者铜 铁 代 替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避讳趣谈与西方诸国以取先人之名表达缅怀纪念之情不同,儒家文化向来强调高低分明、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避讳便是这一制度的一个表现。

为长者讳,为尊者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无从查询,但习惯认为避讳“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

”帝王作为封建时代至高无上的尊者,与其相关的讳词更是普通人不能提及的,否则就是对皇权神圣性的挑战,有下狱甚至丢脑袋的危险。

帝王避讳最严格的莫过于宋代,宋人避讳之例最严。

《容斋三笔》里就说:“本朝尚文之习大盛,故礼官讨论,每欲其多,庙讳有五十字者。

举场试卷,小涉疑似,士人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

”宋太祖赵匡胤,避讳字有匡、筐、涯、眶、惟、勖、眶、胤、靷、引、鈏、酳等,更甚者其远祖、始祖、高祖、曾祖、祖父、父亲等已故受追封之人的名讳都一概要避,避讳之字词多达40余。

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

更有甚者,宋高宗名构,为避“构”字而牵及够、媾、购、遘,, 避讳的字达50 多个!实在无法避免的常用字,也需要增减笔划或者改变读音,以示区别。

如宋真宗赵恒,“恒”字多见缺末笔者。

物极必反,当历史的车轮碾过宋代,进入元代时,草原民族蒙古入主中原,一改儒家世俗传统,以蒙古族的习惯,父子不避,尊卑无讳,因此避讳几乎终止。

照宋代周密《齐东野语》的说法,起码从周朝起,中国封建社会就有了避讳制度。

所谓避讳,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即是:“谓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例如,唐高祖的祖父名虎,凡写到或讲到“虎”,都得改为“猛兽”,或改为“武”。

又如,唐太宗名世民,他死后,“世”字、“民”字都必须回避。

于是,李世勣改名李勣,“为民作主”改为“为人作主”。

避讳制度影响甚广,连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受到影响。

据说五代时,吴越王钱鏐有子跛足,讨厌人说到“茄子”,因“茄子”与“瘸子”音相近。

后改“茄子”为“落苏”。

百姓只得跟着说。

至今上海人仍称“茄子”为“落苏”。

吴越王钱鏐不许用跟“鏐”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改石榴为金榴,改刘姓为金姓。

宋仁宗名祯。

宫中改正月为初月,蒸饼为炊饼。

以此之故,《水浒》中武大郎要称蒸饼为炊饼。

因为避讳,引出了很多不近人情的事。

《唐律》禁食鲤鱼,违者打60 扳子。

唐朝皇帝自以为是老子李耳的后代,李、鲤同音,吃鲤就是吃李。

鲤鱼也不让叫鲤鱼,改称“赤鯶公”(“鯶”音“涣”)。

北宋法令规定,官员所担任的官职的名称如犯高祖、曾祖、祖父讳,该官员有罪。

唐朝李贺因父名晋肃,不敢应进士举。

唐代冯宿父名子华,朝廷任命他为华州刺史,他以避讳不予接受。

贾曾被任命为中书舍人,以父名忠一再推辞,朝廷只得另外安排。

北宋xx 以父名xx,终生不听音乐。

徐绩父名石,终生不用石器,走路不踩石头,遇到石桥要人背着过。

因为避讳,还闹出了一场官司。

北宋时,有一年举行科举考试.刘攽、王介都是开封府考官。

有一名举子用了一个“畜”字,王介认为犯皇上嫌名(宋哲宗名刘煦)。

刘攽则认为礼部事先没有将“畜”字定为必须避讳的字,不可以因为用了这个字就将该举子黜落。

两人纷争不已。

御史张戬、程灏将刘、王二人一并弹劾,刘、王都被处以罚金。

御史中丞吕公著认为处分太轻,朝廷乃加重对两人处分,“夺其主判”。

奸佞小人往往利用避讳谄谀上司或当道。

北宋蔡京任宰相时,每当宰相们在相府一起吃饭(当时称作“堂食”),小吏要报菜名。

报到“菜羹”这道菜时,因“菜羹”音近“蔡京”,乃回避而报“羹菜”。

当时凡往来公文,都得回避“京”字,“京东”、“京西”分别改为“畿东”、“畿西”。

蔡京门下蔡昴避蔡京讳尤其谨慎,并要求家人也这样做,家人有违犯的,要打板子。

有一次他自己违犯了,家人提醒他,他便扬手打了自己一记耳光。

《捕蛇者说》最后一句道:“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此处的“人风”本应为“民风”,是柳宗元笔下误吗?不是。

看了古人的“避讳”习俗,大家就知其所以然了。

我国自周代起,就出现了避讳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

所谓“避讳”,就是在说话或行文中遇到应忌讳的人名、事名、物名时,不能直接说出、写出,就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或用其他方法来改说、改写,以表示尊敬的一种方式。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古人避讳的种类和常用的方法。

一、避讳的种类1. 国讳即当朝皇帝及其祖先(七世以内)的名字,全国臣民都要闪避。

否则,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如:唐代前,盛小便的容器叫虎子,因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虎,为避讳,就把虎子改叫马子。

今人所谓马桶,即源于此。

随着避讳内容的扩展,连皇帝的姓和属相都要避讳。

慈禧太后属羊,就不许人们说“养羊”、“杀羊”、“吃羊肉”一类的话。

但她又爱吃羊肉,便下令把羊肉改叫“福肉”或“寿肉”。

2. 家讳即父母、祖先的名字,应回避,以示尊敬。

如:范晔父名泰,他所撰《后汉书》中郭泰、郑泰的“泰”都改作“太”。

苏轼祖父名序,东坡为人撰序时,就改“序”为“叙”;后觉音同,又改用“引”。

3. 圣讳就是讳圣贤的名字,包括黄帝、孔子、孟子、周公等。

孔子名“丘”,宋代就改瑕丘县为瑕县、龚丘县为龚县。

二、避讳常用的方法1. 改字法在属文时,若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要用意义相同、相近的其它字来代替。

如:为避汉高祖刘邦之讳,凡遇“邦”字都用“国”字来代替。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先秦时叫“启蛰”,为避汉景帝刘启讳,改作“惊蛰”。

为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秀才”为“茂才”。

唐太宗名世民,唐人属文就用“代”字代替“世”字,用“人”代替“民”字,故《捕蛇者说》中把“民风”写成了“人风”。

2. 缺笔法即书写时遇到需要避讳的字,把此字缺一笔。

如:为避李世民讳,人们将“世”写作“丗”,将“民”写作“氏”。

为避宋真宗赵恒讳,不写右边“亘”字上面的一横。

宋朝和清朝的缺笔,一般都缺在字的最后一笔上。

玄烨的“烨”字,少写最后一竖;林黛玉母名贾敏,她写“敏”时,就少写最后一捺。

3. 空字法有多种情况:或把讳字空着不写,或写作“某”,或直写“讳”,或以○ 、□代替。

如:梁武帝父顺,《南齐书》中凡遇“顺”字就空着不写。

为避唐太宗“世”字,把“观世音菩萨”写为“观音菩萨”,将“世”字省去。

司马迁在《史记?孝文本纪》中记载道:“子某最长,请建以为太子。

” 某“”就指汉景帝刘启。

许慎在作《说文解字》时,对于“禾部”的“秀”字干脆注曰“上讳”。

古籍中以○、□代替讳字的很多,不赘述。

4. 改音法读书时遇到要避讳的字,要用与之相近的音来代替。

如:周代的阴历一月叫“政月”,因秦始皇名“嬴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的读音变为平声。

林黛玉读书遇到“敏”字,就念成“密”或“米”。

清朝时,为避孔子讳,姓丘的“丘”字右边要加上耳字旁,写成“邱”,读“七”音。

上述可见,由于历朝历代的帝王和文人墨客为避自己所“尊”、所“亲”和“圣贤”之讳,在撰文特别是在抄写、刊刻古书时都有或多或少的改动,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改头换面的现象,给今人的阅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产生歧义,得出错误结论。

因此,了解、掌握古人避讳的种类和常用方法,对我们阅读、理解古籍大有裨益。

在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十分讲究尊卑有序、长幼有别,于是人们在称帝王和尊长者之名时,在称呼和书写上都应有所避讳。

所谓避讳,就是不直接称呼帝王或尊长者的名字。

当朝的帝王和尊为至圣的孔子之名,全国人避讳之,谓之国讳或公讳;祖先和父亲之名全家避之,谓之家讳或私讳。

常见的避讳方法有二:一是改用同音、同义字来替代;二是用缺笔画来避讳。

下面是中国古代一些帝王和名人的避讳:孔子名丘,“丘”字就采用了缺笔书写,把中间的一竖去掉了。

秦庄襄王名子楚,秦朝就把“楚”改为“荆”。

如“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使将击荆。

”《(史记·秦始皇本纪》)今湖北省地理上又称“荆楚大地”,源于此。

秦始皇名政,与“正”同音,为避之,后人称“正月”为“征月”,写成“端月”。

汉高祖刘邦称帝后,把“邦”改为“国”,如“何必去父母之邦”。

因此现在常把“邦”国“”视为同义词,如“治国安邦”邦“国之交”。

汉文帝名恒,“恒”常改为“常”,在《史记》中,恒山常常写成“常山”,姮娥写成了“嫦娥”。

汉吕后名雉,因此雉鸟改称为“野鸡”。

王嫱字昭君,为避晋文帝司马昭之讳,改称为“明君”或“明妃”。

隋炀帝名广,“广”常改为“博”,因此隋曹宪为《广雅》作音释时,把书名改为《博雅》。

唐太宗名世民,“世”改为“代”或“系”,“民”改为“人”。

如柳宗元在“凌迟不救者三代”《(封建论》)句中把“三世”改为“三代”,在“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封建论》)句中把“生民”改为“生人”。

他在《捕蛇者说》中把“民风”改为“人风”。

此外,观世音菩萨也略称“观音菩萨”,三省六部中的“民部”改为“户部”。

唐高宗名治,“治”改为“理”、“持”、“化”。

柳宗元《封建论》中的“继世而治”写成了“继世而理”;《后汉书·王符传》中“治国之日舒以长”写成了“化国之日舒以长”。

唐代宗名豫,薯蓣曾经改名为“薯药”。

宋英宗名曙,薯药又改名为“山药”。

女真族唐时隶属于契丹,因避契丹主宗真之讳,曾经改名为“女直”。

清代入关后的第一朝皇帝清世祖名福临,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曾下诏布恩,特许百姓可不避讳“福”字,并假惺惺地说:“不可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无福。

”清圣祖康熙名玄烨,“玄”改为“元”,烨”改为“煜”。

因此清代著作或碑刻中许多应该用“玄”字的地方,都统统写成了元”字在历史上,说起称谓避讳,要数清代兴起的骇人听闻的文字狱,人们往往是不敢说错话,叫错人的,于是上演了许多有关帝王避讳的冤假错案。

据史载,康熙年间,前明大学士朱国祯生前在经清人庄廷全冒名出版的《明书》中曾直书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名,前后株连冒名的出版者以及修订、校阅、写序等人员达数百人,处于死刑的达70 多人。

雍正年间,主考官查嗣庭因摘录《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作为科举考试题目,经人告发说题中“维止”二字暗示将“雍正”砍头示众,查嗣庭最后病死狱中还惨遭戮尸枭首,儿子问斩,兄侄被流放。

乾隆年间,内阁学士胡中藻引用《周易》中的爻象之说,以“乾三爻不象龙”为试题,题目中有“乾龙”二字,因“龙”与“隆”同音,竟判定是影射乾隆被送上断头台。

举人王锡侯删改钦定的《康熙字典》重编时用《字贯》,触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帝名,王被处于斩刑,封疆大吏也因此失察革职治罪。

以上所列举的是避讳君王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避讳尊长者之名的,以示对尊长的尊敬。

譬如,司马迁父亲名谈,所撰《史记》避讳“谈”字,《史记·季布传》中有一人叫赵谈的,改名为“赵同”。

后世人沿用此法,将与父亲同名的字改为“同”字。

范晔父亲名泰,所撰《后汉书》避讳“泰”字,凡书中人名或地名含有“泰”字一律写成“太”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